「瑜目春風」作者蔡梓瑜|Choi Chi U,透過「瑜目」「U see」,將個人、家庭、職場及家國等生活範疇裡打滾了超過半個世紀的經歷,淬煉出的正向視野,與大家輕鬆自在走進如沐春風的理想世界;又一起略帶黑色幽默點出現實世界的種種魚目混珠。「See U!」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互聯網時代澳門教師人文精神專業發展探索
摘 要
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曾說過:「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最智慧的時代,這是最愚蠢的時代。」我們可以說這是互聯網發達的時代,這是人文精神發展的時代。
生活與工作在互聯網時代的教師,除了應該具備多樣電子計算機及互聯網的專業能力外,還應該具備更扎實的人文精神素養。過去,教師是知識的泉源,其知識權威備受推崇。互聯網時代,網絡正不斷挑戰教師知識的權威,更凸顯教師應該充實其人文精神的專業能力,好能在無涯學海裡,引領學生成為具備人文精神素養的個體。過去,借用「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來形容教師的無上權威實不為過,可是,互聯網時代,知識的更替迅速,教師不再強求成為「經師」,而應該努力在互聯網取代,成為既有人文精神謙卑、有血有肉的「人師」。過去,一日為師,終生為師的觀念營造師生間的密切關係。互聯網時代,師生關係日益疏離,更應該善用互聯網的正面力量提振師生間的人文精神情懷。
本文嘗試探索互聯網對教師工作的種種衝擊,提昇教師人文精神專業能力將是當前適切的應變之道。
關鍵詞: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 教師人文精神專業
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
科技以人為本。──手機生產商諾基亞廣告語
一、前言
澳門市民生活在三個網路裡,第一個是博彩業為主的經濟生活網。澳門勞動人口共40.25萬人。 其中,從事博彩業有8.7萬人,約佔全部就業人數的22%,加上酒店、飮食、出租車等博彩業的輔助及相關行業就業人數,應已達到全澳就業人數的40%或以上,澳門作為單一博彩旅遊城市的產業特色鮮明。 受惠於龐大博彩業績的賭稅收入,無論「醫、住、行、育」等範疇都得到豐厚的補貼。第二個是全民共享的互聯網。人人有手機, 澳門上網率增至76%,有超過 40萬人用手機上網, 數字天天在增長。第三個是人文精神教育網。2014年,澳門政府公佈了第15/2014號行政法規《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 規範了中小幼課程內設置人文學科。就算是高等教育及持續教育領域,都因為政府大力資助,亦開辦了很多跟人文和通識有關的課程。面對日益庸俗功利,互聯網資訊爆炸的澳門社會,如何更能以人為本,應對博彩經濟網及互聯網的挑戰,將是教師人文精神專業的重大任務。
面對博彩獨大、互聯網日益失控的澳門社會,人文教育恰好是一帖良方妙藥。人文教育可以衡量深知兩股洪流禁之不絕,亦不能聽之任之,如何中庸限制,端看教師的人文精神專業教學本領。
孫中山曾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正是一股前所未見的澎湃潮流,席捲全球,無遠弗屆。互聯網不只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對於當前的學校教育帶來洶湧的衝擊,顯然像一把雙刃刀,可以成為教師的好幫手,但亦可以成為教師的沉重負擔。
常言道,教育成敗繫於教師的良窳。互聯網時代對教師專業成長可說是好壞參半,本文最為關注的是教師的人文精神專業發展。誠如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所言:「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識的堆積。」換句話說,互聯網可以提供給教師及學生排山倒海的知識,但就不能取代教師陶冶學生心靈成長的崇高教育使命。據此,本文將從互聯網時代的徵候出發,探討其對學校教育的正負面影響,再論負起陶冶學生心靈的教師,如何在海量的互聯網世界裡,全面提昇其人文精神專業能力,好能引領學生邁向身心靈綜合成長的路上去。
二、四個反映互聯網時代人文教育素質的真實個案
(一)知名藝人黎明的公關危機及善用互聯網化解之道
曾被香港歌迷譽為樂壇「四大天王」的黎明,原定今年4月28日起在香港舉行六場露天演唱會。然而,會場容納4500名歌迷的防火帳篷未達防火標準,政府拒絕批出臨時准照,首場演唱會被逼取消。
本來,黎明正要面對公關災難,他卻善用互聯網的時代優勢,配合他深厚的人文精神素質,不單化解了困局,還贏得歌迷高度評價。黎明親自錄影抱歉聲明,呈現置觀眾感受及損失於個人榮辱之上的訊息,瞬間上載到社交網站,毫無託辭藉口,態度懇切有禮,贏來傳媒及香港市民的擊節讚賞。
(二)魏則西之死
陝西青年魏則西罹患滑膜肉瘤,在百度上搜尋明醫治病,獲知武警第二醫院聲稱能治此病,且競價排名在前列。於是,魏則西馬上動身就診,豈料花了20多萬元,魏則西還是病逝了。臨終前,魏則西在社交網站親自講述自己的悲情故事,從求診、療程、病痛難奈、病情惡化,到要面對死亡,深感連累父母等,賺得無數網民的「熱淚」,百度及武警第二醫院卻受到無數網民的譴責及唾罵。事件擾攘多時,不斷發酵,百度終被勒令停止競價排名,醫院領導被撤職。
(三)掙扎二十小時的企圖輕生故事
今年5月4日,澳門一名男子因沉迷賭博,愧對家人,在家中留有遺書,走出寓所陽臺危站企圖跳樓自殺,從早上8點上班上學繁忙時間,一直到深夜2時,未曾與人談過說話,只喝過警方提供的水,未有進食和上廁所,事件一直僵持18個小時後平息,自行入屋了事。企跳男子被批阻塞交通,惹來行人的不便。但是,有網民卻有空拿起手機,現場直播,放到社交網站上,引起熱烈討論。生死攸關的時刻,有同情關懷大於交通不便,但亦有讓人不寒而慄的是,路人的袖手旁觀及冷嘲熱諷。
(四)鄭捷的隨意殺人事件
2014年5月21日下午的台北捷運站,就讀東海大學二年級的學生鄭捷,拿起刀子無差別隨意亂殺途人,引發國際媒體關注。據報導,鄭捷從小就玩殺人電玩,有明顯的反社會性格,事件造成4人死亡24人受傷。2016年5月10日晚,鄭捷已經伏法。事件引起兩個關注討論點:一是殺人經過在網絡上瘋傳,引起對網絡轉播恐怖嚇人片段的控制。二是廢死刑及保留死刑的爭論。
四個真實故事都跟人文精素養有關,亦在意無意間跟互聯網扯上密切的關係。首先,黎明藉助互聯網瞬間與世界連結的力量,極速化解公關危機,凸顯黎明能發揮互聯網與人文精神相得益彰的效能。魏則西輕信互聯網的競價排名,卻要交出寶貴生命作代價。最後,魏則西還是作了好事,借助互聯網覆蓋面廣的功能,拍下要明智善用互聯網的警世短片,勸勉世人為了珍愛生命,必須審慎判別互聯網的訊息。澳門男子企跳本身就是一個嚴肅的人文教育困局,但此困局及其背後埋藏的人文教育失效,卻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鄭捷的隨機殺人,正正暴露互聯網時代青少年兒童的人文教育的空疏,充份反映贊成與反對死刑者,把法制偏見凌駕於人的生命尊嚴無價之上。
最為人關切的是,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透過人文知識及精神培養避免其負面的禍害,又如何藉互聯網的優勢可以增益人文精神的能力,端視如何讓教師充份發揮人文精神專業。
三、互聯網時代的脈搏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世界著名未來學家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在其全球銷量1000萬冊的名著《未來的衝擊》(Future Shock)中,提出三個未來的重要脈博,即一時性、新奇性及多樣性,預示互聯網時的來臨。 試想,今天一人一手機,24小在線,互聯網世界裡充斥的訊息非常多樣,但又因為一時,壽命短暫,瞬間被取代甚或淘汰,惟有不斷透過新奇及多樣的手法,源源不絕供應網民一時一樣的需要。
(一)何謂網絡
世界著名雜誌《連線》主編凱文‧凱利(Kevin Kelly)於十多年前出版《失控》(Out of Control)一書,2010年中文版面世,在中國互聯網界引起轟動熱議。凱文在書中定義網絡說:「它是一大群彼此相連的小圓點,是由一堆彼此指向、相互糾纏的箭頭組成的網……所有的電路,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相互依存,所有經濟的、社會的和生物性的東西,所有的通信,所有的民主制度,所有的群體,所有的大規模系統……看著它,你很容易陷入其自相矛盾的困境:沒有開始、沒有結束、也沒有中心,想要解開它需要很大的勇氣。」
(二)何謂互聯網
根據百度百科的說法:「互聯網(英語:Internet),又稱網際網路,這種將電腦網路互相聯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稱作『網路互聯』,在這基礎上發展出覆蓋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聯網路稱互聯網,即是互相連接一起的網路結構。」 大陸互聯網學者段王爺(本名段積超)說:「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經過互聯網改造後的在線化、數據化……目的是實現產業標準化、信息化、網絡化及數據化。」
(三)互聯網時代特徵簡介
2015年3月中國召開兩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畫,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互聯網+行動計畫列為中國重要的國家戰略,引起廣泛討論,也使「互聯網+」一詞成為熱議話題;互聯網+經濟迄今熱烈發展中。
台灣知名教育家邱莉燕說:「互聯網做為一種生產要素或基礎設施,如同水、電、瓦斯一樣,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產業各領域中,提高創新力及生產力,形成全新生活方式、商業模式及生產方式。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智慧互聯工廠等,皆是互聯網+的代表。」 換言之,透過互聯網把教育產業化,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若從不同的需求層面而言,互聯網的確是史無前例地滿足了不同的需求,其中包括:資訊需求、交易需求、交流需求、娛樂需求、辦公需求等。毫無疑問,互聯網技術只針對「服務」而與「目的」無關。
(四)哪一個族群會經常使用互聯網哪一種服務
根據澳門互聯網研究學會2010年的研究, 18歲以下至30歲的青年佔經常使用互聯網人數的55.74%(見圖1);澳門青少年上網活動裡,透過即時通訊軟件或社交網站經營人際關係的超過70%以上(見圖2);有超過40%的網民還是相當關心時事新聞(見圖3)。再者,港澳青少年網絡及潮流文化比較接近,香港中文大學李立峰教授剛發表報告,亦指出60%以上的18至29歲的青年非常關心時事。
圖1:澳門網民年齡分佈圖(2010年)
圖3:網民瀏覽網上資訊的類型(2010年)
圖5:香港不同年齡層接觸媒體的資訊比例
(資料來源:李立峰 網絡另類媒體資訊的接收者有多少?香港明報2016年5月26日)
上述的調查顯示。澳門青少年及年輕人的上網數據不相伯仲。換言之,教師及學生使用互聯網的情況相當接近,大家都是互聯網世界的「原住民」,而超過40歲後的成人,顯然會被邊緣化成為互聯網世界的「新移民」。再者,雖然成人社會都非常擔心青少年只會透過互聯網進行個人社交聯繫,又或是玩上線遊戲。但在張榮顯等的調查所得,青少年還是相當關心社會時事。從社會、文化的角度對互聯網的意義、價值和本質提出新的理解。
(五)互聯網的優勢
互聯網受歡迎的根本原因在於1.它的成本低,用戶只須繳付低廉的價錢,就可以享有全球化的互聯網資訊。2.互聯網技術的發達,使互聯網的受眾可以無限的增長,覆蓋面最廣,隨時隨地都能找到及開啟所需的資料;3.不受時空限制的資訊進出交換:自光纖普及以來,資訊進出互換更是極速之事,瞬間就可以往全球有網絡的地方收發;4.交換資訊更具互動性,無論是人與人及人與資訊之間的互動更多元頻繁;5.資訊交換的更趨個性化,從個人電腦面世,到今天度身訂造的社交網站程式配置,旨在滿足個性化需求;6.有價值的資訊不但可以永久儲存,更可以透過文字、數據、聲音、動畫、圖片,甚至真人現場直播等方式呈現。7.更具組織動員能力,試看中東的茉莉花革命,許多社會運動的動員,已不必透過傳統的紙媒及電視宣傳,簡單到在社交網站開通一個群組,瞬間就可以動員成千上萬的群眾進行網上公投,又或是集合去參與群眾運動。
(六)互聯網的危險
互聯網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刀1.可以用來盛載豐盛的人文精神文獻,亦可以充斥罪惡的淵藪,如虛假資訊、網路欺詐、病毒入侵、駭客攻擊、色情資訊、製造恐慌、網路上癮、數據失竊、隱私不保及及人肉搜索等;2.互聯網讓我們越來越笨:2008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發表了一個研究,指出「有了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後,你不再需要知道你在哪裡,你的目地地是在哪裡,也不用注意沿途的物理路標,或者向車裡或路上的人尋求幫助。」 隨著互聯網的資訊即時收到及送出,人們更依賴互聯網的搜尋及解難功能,變得越來越不願意思考及解難;3.互聯網是一場無限的遊戲:神學家詹姆士.卡斯(James P.Carse)在其名著《有限與無限的遊戲》裡說:「有限的玩家在界限內玩遊戲;無限的玩家玩弄界線。」 所以,為何互聯網可以佔去年輕人不少的光陰,不管是打訊息,又或是打遊戲,誠如凱文‧凱利說,我們正陷溺於一個失控的互聯網世界,載浮載沉。
四、互聯網時代對教育的衝擊
從教育而言,互聯網顛覆了傳統的教育手段及工具,除了教育的目標不變外,課程、教法、教材、師生角色與功能,都起了革命性的變化。不得不承認,學校教育仍然是最保守的行業之一。何時,學校教育才能在陽光之下讓家長及社區人士有全面公開的知情及參與機會。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催生教師不得不以陽光、透明、公開、多元參與的新教育生態來教育學生。
(一)知識的來源不只是權威的教師,亦不只是實體圖書館,後起之秀是互聯網
國際安全科技專家布魯斯.施奈爾(Bruce Schneier)在其新著《隱形帝國──誰控制大數據,誰就控制你的世界》(Data And Goliath)中說:「電腦不斷地產出資料。資料是電腦輸入和輸出的東西……當你連上網絡時,你製造的資料就會加倍。」 互聯網打破了權威對知識的壟斷,讓教育從封閉教室走向開放社群,人人能夠共享及創造知識。在全球化的互聯網時代,知識庫正在加速形成,優質教育資源正得到無限的充實和豐富,這些資源通過互聯網技術緊密連接在一起,使得人們隨時、隨事、隨地都可以獲取他們想要的學習資源。知識獲取的效率大幅提高,獲取成本大幅降低,這也為有期限的學校教育,及無期限的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互聯網時代,學生獲取知識已變得非常快捷,師生間知識量的天平已日趨對秤,甚至學生「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情況會越來越普及。此時此刻,教師必須重新思考定位自己的角色、功能及與學生的關係。
(二)既可以繼續奉行師徒制,亦可以小班制,更可以慕課的大班制教學
自孔子以來,師徒制的確深深影響了我們對於何謂優質教育的想法。自中世紀,英國老牌大學奉行的導師制,的確培養出很多卓越的菁英。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仍然可以面對面,但不同空間的進行師徒制的教學。亦可以開動一個小眾學習群組,不斷交流及交鋒,深化專題學習。名師跨校跨地域都可以透過視頻馬上解決。當然,像慕課的出現,迎合大班教學,隨時上線的彈性學習局面。這些衝擊,在在告訴我們,互聯網時代對教育班級的大小及形式提供了多元的選擇,也許,適應未來更多更新的選擇真的是互聯網時代對教育的龐大衝擊。
(三)加速學生學習自我進化
互聯網時代加速自我教育精進的能力。傳統教育滯後於社會發展,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落後、教學效率低下、門戶之見僵化,培養出來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這種自我精進化低下的原因在於傳統教育體制的保守與封閉。互聯網時代擊碎了傳統教育既保守且封閉的門第,加速了教育的自我精進速度,無論是透過自學還是線上專家指點。今天,人人都是受教育者,人人又都是教育的消費者及生產者,孔子三千年前說的「教學相長」的古早理想,很可能是互聯網時代的教育新常態。
(四)帶著Chalk and Talk實境教學奔向虛擬教學
多得資訊技術的優化,課堂教學不再總是線性的、平面的及單向灌輸的。代之而起的是立體的變化,可以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如虛擬體驗、3D列印,傳統媒體時代在課堂上難以做到的親身體驗也能輕易模擬實現。換句話說,互聯網時代,雖然無法完全克服直接學習的困難,但是,透過動畫技術,逐步收窄人類歷史文化成果與學生當下生活經驗及認知水準之間的差距。換言之,在互聯網時代,間接經驗透過直接呈現,將拉近了直接與間接的學習距離,讓學習更深入淺出更有效能。
(五)線上互動取代不了面對面互動教學
是不是可以不要學校教育呢?當然不是。恰恰是要求學校教育放棄傳統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換成是師生互動合作教學的模式。許多教育學者皆同意,學校是推動師生快樂教與學的場所,教師的優質教學有效促進學生自我學習動機。再者,面對面的教學,教師的人格感召對潛移默化學生的人格,實非單靠一面電子屏幕可以取代的。
(六)教師教育要敢於從知識教育向思維教育轉變
面對互聯網時代的衝擊,教師理應更多地承擔起「授人以漁」的責任。而要想現這一目標,教師應該視備課為師生的共同責任,上課時知識內容上應刪繁就簡,將課堂核心從知識為主轉向以思維,甚至批判為主。加拿大著名教育心理學家丹尼爾‧列維廷(Daniel J.Levitin)在其新著《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The Organized Mind)一書說:「教師的主要任務必須從傳播原始資訊,轉變為訓練學生各種批判性思考的心智技巧。」
(七)教師存在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以往,特別在考試領導教學的年代,教師的在知識傳遞任務緊迫、手段簡單、管道單一、卷面評量就是教育成果。教師其實可以在啟發、引導,與建構學生的價值觀等方面,可以大展所長。在互聯網時代,由於新技術的幫助,教師的知識傳遞職責已經可以借助互聯網分擔。教師的角色及功能更顯重要,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過程中,有意識有準備進行學生綜合能力和道德品質的培養,亦應該騰出更多空間,發展師生相互交流交鋒的優質教學。三千年前,亞里士多德面對柏拉圖的指斥時,很漂亮的回應說:「吾愛吾師,吾猶愛真理。」
五、互聯網時代的人文精神教育目標恆常不變
(一)教育的人文精神目標恆常不變
中國古典《尚書》:「惟天地萬物之母,惟人萬物之靈。」《荀子.王制》:「水火由氣兒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荀子亦有天地人三才知說:「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周易.賁卦》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總體而言,人文精神就是人活於天地間的靈性與正義的氣質展現。
(二)現代「人文精神」定義
人文精神一詞英文為humanism,通常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哈佛大學著名人文學者李歐梵說:「人文指的是和人有關的東西」。 其核心思想為:1.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重視人神兼融;2.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物化及神化;3.主張靈肉和諧、既立足於塵世生活,又嚮往超越性精神。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有三個層次:1.人性,對人的幸福和尊嚴的追求,是廣義的人道主義精神;2.理性,對真理的追求,是廣義的科學精神;3.超越性,對生活意義的追求。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
(三)人文教育為體,互聯網技術為用
中國著名學者,身兼北京大學東方哲學教研室主任的樓烈宇教授早就說:「中國文化中的人文思維方法是一種強調個性的思維,因為它是動態的、整體的、聯繫的、隨機的、綜合的」。 樓教授說明白了人文思維的廣寬深,是可以正面吸收互聯網的好處,足以應對互聯網時代給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們需要冷靜應對。首要堅持「人文教育為體、互聯網為用」。我們要始終牢記人文教育是核心目標,互聯網只是用來提升和變革人文教育的技術手段。
(四)人文精神素養的倫理考量
從學術的立場而言,早已有研究天象的天文學,研究地貌的地文學,當然有研究人倫的人文學,即人文主義精神的學問。從中國傳統倫理的考量,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世界、人與自然,甚至是人與天的人文交往能力,就是人文精神的素養。換句話說,教育要培養學生的多重倫常相處的人文能力,自然而然,負起教導學生的教師更應具備人文精神的專業能力。
六、互聯網時代教師的人文精神專業發展策略
研究權變理論的權威學者保羅.瓦茲拉威克(Paul Watztawick)等在其名著《變-問題的形成與解決》(Change:Principles of Problem Formation and Problem Resolution)一書中,提出問題的兩個應變策略:第一個是群論(Group Theory),即在宗族與社群內透過適切的互動尋求改變的策略方法,如校內教師互動或教師公會的公開人文教育論壇等,促進團結行內人文精神專業隊伍,強化自身的人文精神專業發展。第二是邏輯類型論(Logical Type Theory),即透過系統外的干預導致適切的改變,如人教教育立法、時事社會注入人文精神觀點的討論等。保羅說:「群論的變化可以在某系統之內發生,但系統本身維持不變。邏輯類型論是在系統外產生改變,讓系統產生改變。」
(一)群論的觀點:強化互聯網時代教師的人文精神專業策
教師必須時刻覺省,經常為自身教育價值定位,旗幟鮮明的成為學生學習的夥伴和引導者。社會日趨功利、科技及物化境況日益普遍,漸漸,人被視為符號、手段及工具亦已司空見慣。教師履行傳道、授業及解惑之責,理應更能掌握人文價值的意義、底蘊,且要化作潛移默化學生的力量,讓學生在充滿人文精神的氛圍下提昇其人文、利他及互愛的價值。所以,進行人文精神專業師資培訓乃首要任務:
1.開設教師人文精神專業培訓課程,其課程目標:(1)讓教師懂得人文精神是教育的核心價值及範疇;(2)讓教師課堂教與學皆充滿人文氣息;(3)指導教師學會人文學科的基本課程理念與課程設計;(4)指導教師學會在非人文學科教學中設計及滲透人文精神教育。
2.教師自學增進人文精神專業素養,如透過閱讀及研討,增進自我認識、強化與別人交往的人文能力,透過義務工作及發表關社言論文字,增益對社會的人文關懷,尤其應增添愛國的高尚情操,對普世價值、環保及天人關係的持續思索及關心,都是教師人文精神專業自我增值的不可缺乏部份。
3.學會用滲透式課程方式教導自己及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各級教師透過人文學科滲透教學課程,研習如何透過常識、公民、倫理、宗教、政治、語文、歷史等課程,讓學生學會以人文本的精神及價值,換句話說,這些學科除了教會學生知識、情意及技能外,還應該教會學生從課堂上學習人文素養。
4.餘暇活動指導教師透過人文學科滲透教學課程,研習如何透過學生會學會民主與尊重、校園論壇討論「援交」及電影欣賞如《偷書賊》,讓學生學會愛自己。當然還有許多社會參與及義務工作讓學生體驗到人文素養的崇高價值。
(二)邏輯類型論的觀點
1.互聯網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在《互聯網背景下校長成長之路的論壇》指出:「互聯網作為外在技術性的東西,它在某種意義上能夠幫助教育的改變,或者是手段的更新,但是它沒法改變教育的本質。」 今天,人文精神教育仍然守住其本質,互聯網只是手段,極其量造成其本質外圍的干預。所以,人文精神教育應該從艱澀難懂的文言文內容,以白話文易懂的教學手段,融入現代學生趨之若鶩的互聯網時代。
2.教育手段與工具天天在變:互聯網時代,教學凸顯了豐富及多樣的功能。即教學不僅僅是知識傳遞的手段,更是提升學生人文精神的力量,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價值導向往往起決定性的作用。哈佛大學生物系博士何江在畢業典禮致詞說:「教育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能夠把一個人從一個世界帶到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互聯網有關教育媒體平台非常多元化,鼓勵師生遊走於不同的網路上,透過自學及互動學習,盡用互聯網的功能,使成為互聯網時代教與學的天堂。
3.互聯網時代教師角色的充實與拓展受到多元的關注及監察:互聯網時代,正規教育好,持續教育也好,其課程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方式、評價體系、師生關係等方面必須有一系列的改變。透過透明度高的互聯網平台,學校及教師應該創設社會參與監察的平台,讓家長可以透過視頻及現場參與互動,知悉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表現。
4.要弄清楚教學的主次問題:據澳門天主教號角報報導,今年5月2日,美國Sonic Foundry公司宣佈澳門聖保祿學校獲評為「第12屆企業視頻獎最廣泛使用錄影」類的冠軍,表彰學校有系統大規模運用視頻於教學,這是唯一頒給美國以外的非高等教育機構。 我們鼓勵增設視頻教學的教學模式,如翻轉教室及慕課等,但是,以人為本及以師生為教學共同體,仍然位處所有教學活動的優先位置上。
5.幫助學生走出耽溺的互聯網世界:可惜的是事情還有另一面,對於缺乏自制力和學習能力的人來說,互聯網是人間地獄。近年,網癮如毒癮般可怕,大量青少年成為虛擬世界的奴隸,喪失了真實人文生活能力。選擇前述的禁止、自由及中間路線的限制政策,將有助學生走出網癮,邁向成功。
6.法治的幫助:從教育的人文核心價值出發合理使用互聯網,要積極防止不良資訊、網路犯罪、網路沉迷等現象對人文教育造成的負面影響,要及時立法,加強監管等方式淨化互聯網環境,讓互聯網更好在禁止、自由及限制等範疇裡適切地為教育所用。
7.科技的好處: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出版後多年,再接再厲,對於科技的正向力量作了很深刻的反省說:「科技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明白自己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告訴我們,我們可以變成甚麼樣的人。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會獲得個人獨有的富有潛能的靈活技巧和並不成熟的洞察力,以及別人無法分享的潛在經驗,當你盡可能放大自己的才能時,你就會發光,因為其他人都不具備你的能力。」 其實,人文精神教育確實能擷取互聯網的價值,把本來零碎、片段、短暫的特質融合成整體的人文教育力量。
七、結語
人文精神是教師打開學生人文能力的一根鑰匙,既能打開互聯網的人文殿堂,又能適時透過禁止及限制手段,把非人文的不良訊息拒諸門外。建構堅實教師人文精神專業能力,刻不容緩;化日益疏離薄弱的師生關係為面對面及線上互動的亦師亦友關係,更能增強師生的人文精神素養。
荀子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又說:「青出於藍勝於藍。」成敗得失,存乎於在體制內及體制外努力建設高質素的師生人文精神素養。
作弊文化下的德才兼備之道
作弊行為,自古皆然;作弊文化,彌漫職場;創業精英,德才兼備,方可贏來清譽品牌,且具永續經營之能事。
自有競逐以來,作弊杜之不絕,買官鬻爵、貪贓枉法更是司空見慣。一九九五年二月,新加坡霸菱銀行在一夕之間,因交易員利森違規買賣期貨,導致十四億美元的呆帳,周轉不靈而不得不宣告倒閉。二○○七年一月,澳門前工務運輸司司長歐文龍涉嫌受賄重囚二十七年,對澳門社會民生工務造成深遠延誤的負面影響。二○○八年九月,有百年歷史的雷曼兄弟申請破產,引發全球陷入金融海嘯,全球大面積小市民家財頓失。二○○九年七十歲的前納斯達克指數主席馬多夫承認詐騙投資者五百億美元,面臨高達一百五十年的刑期。二○○九年九月,台灣前總統陳水扁在貪污案中被判無期徒刑。二○一○年五月,中國國美電器集團原董事局主席黃光裕,承認高達八億人民幣賄案,被判十四年徒刑。二○一四年至二○一五年間,中國打貪雷厲風行,先後有多位軍政商體育界精英如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等落馬,先後鋃鐺入獄。
弊案從古至今一起接一起,讓人不寒而慄,更讓人震驚及憂心,質問我們的大中小學教育,又或是企業用人,甚至創業精英,是否只重才輕德呢?面對激烈的學業及職場競爭,「唯本領主義」大行其道。著名政經評論家南方朔在David Callahan的名著(The Cheating Culture)中譯本導讀裡引介說:「作弊文化其實是自私到底,強者為王,一切都只講究有沒有本領,再也不管人與別人、人與社會所必須的誠信也告消失。」
二零零九年上映的印度電影《作死不離三兄弟》(3 Idiots),相信大家仍記憶猶新,深深被三個試圖創新或創業的青年奮鬥歷程所感動。在小康家庭成長的Farhan,要掙脫的是其父指定要他將來成為工程師的命運;貧困家庭長大的Raju,要掙脫的卻是極為惡劣的經濟處境。至於象徵自由精神的Rancho,最初作弊以富家子身份出場,後來隨故事發展才揭曉Rancho原來只是園丁之子,不過代富家子上大學。整個故事帶出真正的創業精英有沒有學位不重要,要有學習熱情,追求理想和自由的勇氣,靈活彈性、樂觀進取,更重要的是具備誠信謙和的品德,你就可以成功創業,且形成個人的獨特事業風格。
世界著名趨勢專家Daniel H. Pink在其名著(A Whole New Mind),已清楚告訴我們「唯本領主義」已經落伍,「知識不再是力量,感性才是力量。」未來創業人才需要具備六種感性能力,其中包括:1.不只有功能,還重設計;2.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3.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4.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 ;5.不只講正經,還會玩樂;6.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
有志創業的年輕人,勿忘孟子教誨:「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今天,作弊文化歪風更趨狂飆,為了成功創業,逆風而行,德才兼備,才是創業致勝之道。
澳門學校創思課程的困境與出路 --學校道德與公民教育的探討
前言
21世紀除了是知識經濟的年代,更是中小型企業的年代。近年,澳門政府對於中小型企業的扶助與發展投放不少的資源(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1;經濟財政領域施政方針,2001)。唯是,人才總要透過學校教育培育出來,而面臨時代的挑戰,經營中小型企業者必須才德兼備。在才智方面,當然包括創新能力、解難智慧、管理及理財能力;而在德行方面,包括誠信、健康的人際交往能力、解難的勇氣及毅力等道德素質。學校必然要透過種種課程達成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素質要求。據此,在2001年的特首施政方針中,行政部門提出認真落實《科學技術綱要法》,「資助成立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並發揮創新與科技發展基金的功能,研究成立〈創業中心〉和〈創業基金〉」(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1)。在教育領域內,當年特首在施政方針中強調說:「隨著知識的急促增加和更新,填鴨式的教育實難於應付時代的挑戰。我們希望,廣大的教師和家長,在注重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注意對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政府將為此創設必要的條件」。(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1)。自2001年開始,教育行政當局舉辦了許多短期的教師創思課程及教學培訓,2002年中後期開始,行政部門及民間社團舉辦了許多電腦機械人設計比賽,強調是科普與創思課程的結合成果。換句話說,教育行政當局的創思教育全集中體現在科普教育、資訊科技教育、甚至是機械人設計為創思解難教育等科技能力方面。對於道德教育亦需要透過創思課程及創思教學推行,則乏善可陳。
另一方面,自2001年至2003年度三年,特首在教育施政方針領域內高度重視學生的道德及公民教育。2001年的施政方針説:「我們要進一步發展公民教育,特別是有關國家民族觀念的教育,有關權利和義務、自由和責任的教育。」(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1)在2002年的特首施政方針中說:「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都不能疏忽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溝通、理解、關懷、支援往往勝於刻板說教。」(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2)在2003年特首施政方針中說:「我們要大力促進品德教育和公民教育,讓學生自主地建立起應有的是非觀念、操守原則和倫理精神,使澳門人關心國家與社會、善良厚道和勤奮上進的人文傳統,透過教育得以葉茂根深,代代相傳。」(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3)
從特首連續三年對道德與公民教育的高度關切,可見行政當局對於道德與公民教育的重視。而且,其重視的視角從内容轉變成要求具有創思的課程及教學方法。一直以來,創思被簡單定義為解決困難的方法及技巧,而許多時候是指科學及技能層面上。唯是,當談到道德與公民教育,又或是學生人格成長等課題,創思教學則無絲毫立足之地。當代著名創思教育家Lubart對上述見解不敢茍同,他認為:「如果東方創世說和人類的誕生以輪回式的圓形運動為特徵,那麼西方創世說和人類的誕生則可認為是朝向新起點的直線運動。(Lubart,1999,p.341)」於是,西方直線式的創思是指科技層面的創思教育;而東方思想中的道德或人格教育是螺旋式自我實現的創思教育,就如人本心理學家馬斯洛(A.Maslow)提倡,人格成長的軌道是從基本需要螺旋遞升到自我實現等多層次的過程,那正是Lubart所倡議的東方式創思教育。
據此,本文擬從道德與公民教育的創思課程與教學出發,探討澳門的創思課程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澳門中小學道德與公民教育課程發展簡介
1987年,中葡兩國簽署了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確定了1999年12月20日為澳門回歸中國政府管治,中國政府透過《澳門基本法》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按「一國兩制、澳人治澳」的精神自行管理區內政務。澳門各界面臨當家作主的時代大任,率先意識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及逼切性,要達到「澳人治澳」的理想,必須紮根於公民素質的培育與提升,務必要朝著兩個重要的公民教育目標邁進:一是培養自我發展健全的公民;二是在健全公民的基礎上培育優秀的治澳人才。
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關推動公民教育的活動、講座、學術研討會、中小學公民教育課程與教材的編制與實行,如雨後春筍般不絕,蔚為一股強大的公民教育熱潮。1991年,澳葡政府更透過《澳門教育制度》法律明確規範中小學、甚至成人教育必須全面推動道德與公民教育。1994年起澳葡政府頒佈第38/94/M號法令,規定小學開設品德教育課;同年頒佈第39/94/M號法令,規定初中開設公民與道德教育或宗教教育科目;1997年頒佈第46/97/M號法令,規定高中要開設必修的德育科目;1997年5月30日,澳葡政府行政、教育暨青年事務政務司辦公室批示第13/SAAEJ97號,制定有關在職教師《個人與社會發展》(又稱道德與公民教育)師資培訓課程大綱,嚴格規定從事公民教育的老師,必須修畢有關之師資培訓課程,方可在中小學任教道德與公民教育科。直到今年,在澳門從事公民教育師資培育課程的機構,計有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澳門高等校際學院及聖若瑟師範,當中以澳門高等校際學院的課程最為完整,幾近13/SAAEJ97號法令的要求,提供160小時的個人與社會發展師資培訓課程(該課程已停辦)。
在中小學道德與公民教育課程及教材制定方面,1989年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成立中學公民教育編寫組,編寫了初中至高中完整的教材套和工作紙,並於1990年起陸續交付所屬學校使用;1998年,天主教慈幼會屬下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編寫了初中一至初中三共三冊的《道德與公民教育》課本,目前已為多家天主教中學及少數非天主教中學使用。澳門中華教育會於1990年4月起多次開辦「公民教育師資班」課程,以提高教師對公民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其後,更推出《基本法》課程,透過認識及研習《基本法》推動具有政治與法制教育的公民教育。2000年,一群在職小學教師應香港一家出版社的邀請,按照澳門教育暨青年司出版的小學〈品德教育〉與〈公民教育〉教學大綱,編寫了一套以澳門區情為本的小學道德與公民教育教科書,名為《做個好公民》,適合小一至小六學生使用。據悉,2003年度本澳共有32所小學正式設置公民教育科,並使用上述的教科書,學生人數為16,759人,約佔全澳小學學生人數四成。目前,澳門唯一為學校使用的道德與公民教育教科書是別具一格的,因為其沒有傳統教科書的課文與課後習作,減少教師在安排學生作業時,免於形式化的抄生字及死背課文的流弊。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澳門政府致力推動課程改革,先後制定中小學各科的教學大綱,而所有官立中葡中學及小學均按照上述有關之法令開設道德與公民教育課程,所有老師按已制訂的教學大綱自編課程教授學生。
綜觀近十餘年的澳門道德與公民教育發展,有如下的特點:
一、道德與公民教育受到澳門各界的普遍重視;
二、道德與公民教育開始進入政府的工作議程,這是一個重大轉變,並表現為法
律形式,尤其可貴;
三、開始出現了各種專門的系統教材;
四、學校道德教育開始改變以往僅重修身、品德養成的價值取向,開始關注政治以及澳門社會問題,以努力配合澳門過渡期發展的要求,配合澳門的文化觀、價值觀、社會觀的變革和發展的要求。(蔡梓瑜等,1999)
總體而言,澳門學校道德教育從傳統的倫理、聖經及修身幅度擴大到邁向道德與公民整合的教育,當中夾雜著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及公民教育共冶一爐的色彩。隨著社會進步及世俗化,宗教教育日益息微,道德教育與公民教育越來越往個人與社會發展的綜合路線走去,換句話說,以自我發展為本的道德教育將是宗教教育及公民教育的基礎與核心所在。
創造的意義與本質
創造有兩種:一種是原創造,就是從無中生有,早在聖經《創世紀》,信奉上主的人相信神是創造萬事物及人類的根源;世界上,的確存在讓人不解的創造天才,像晚近的天才音樂家貝多芬,現代日本音樂天才喜多郎等。另外一種創造是漸進式的,原全有規可尋,可以透國學習及努力獲取的。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巴隆(Barron,1976,P.190)說:「創造能力可簡約地界定為派生新事物的能力,但由於人類不可能無中生有,所以創造行為常是就某經驗及材料重組排列,包括物質的和心理的;而所謂新事物,事實上就是既有事物重新組合,再創造出新的型態來。」留美教育學者黃全愈在其暢銷名著《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說:「所謂創就是打破常規,所謂造就是打破常規的基礎上產生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包括方法、理論、產品、事物等。不打破常規,無所謂『創』;不『造』出具有現實意義的東西,只能是天花亂墜的想入非非。」(黃全愈,2000,P.11,P.31) 學校具有推行普及教育的責任,但同時亦兼負發掘每一個學生成為精英的責任(謝維和,2001)。據此,創造性思考教育並不是少數天才或資優兒童的教育專利,學校就必須提供有規可循、按步就班、因時制宜,鼓勵變異的創造性思考教育給所有學生,目的在啟動學生創造力的動機,鼓勵學生實現其創造的潛能,從而增進學生創造才能的全面發展。
澳門創思課程與教學推行中碰到的障礙與困境
要全面發展創思教育,必先掃除學校課堂教學外的種種不利措施,塑造開放健全的創思教育環境。國內知名教育學者黃全愈把創造比喻下種子一樣,「它需要一定的環境:包括土壤、氣候、科學的灌溉、施肥、培養才能發芽、生根、開花、結果。」(黃全愈,P.30)環顧現行澳門學校教育,傳統觀念及僵化的校規實在是窒礙創思教育發展的兩大因素。
一、.在傳統觀念方面:
1.教育傳統觀念:中國人常說:「勤有功、戲無益。」成人總以為遊戲會產生「玩物喪志」的惡果,相信遊戲與努力學習背道而馳。可是,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嬰兒的工作是吃及睡,吃是獲得營養,而睡是吸收營養;幼兒的主要工作是遊戲,透過四肢五官及思考的配合,從遊戲中學會知識及人際交往,尤有甚者,遊戲已成為教育及治療的重要工具。總結而言,幼兒及兒童的成長,是透過大量有意義的遊戲來達成的。中國人又說:「十年寒窗,苦學有成。」「熟能生巧」。很容易誤導教師及學生,非得通過大量而滾瓜難熟的閱讀及無數的考試,才能成才。但是,至聖先師卻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用溫和的態度質問我們,學過的知識與道德經常溫習,為甚麼會不快樂呢?換句話說,孔子認為學習應該是愉快的活動,筆者補充認為,就算在知識及道德學習的過程中,會碰到困難而痛苦,亦應該學會「苦中作樂。」在艱苦的學習中找尋到獲得知識或徹悟真理的快樂。創造性思考教育本質上一種愉快教育的旅程,也許在過程中亦呈現某些困難,但越過這些困難,將獲得創思學習的快樂成果。於是擺脫傳統觀念,就要把有教育意義的創思遊戲融入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中,同時要全面「減負」,全面檢討大量抄寫及死記硬背的教學規律,騰出更多時間及空間發展創思教育。
2.教師及教學的傳統觀念:許多時候,教師在準備創思教學的過程中,的確設計了充滿創思的課程與教學方法,唯是,這些前期的努力已耗費教師的精力;由於所設計的課程與教學過於嚴密,到了實際教學時,可留給學生的創思空間極其有限,甚至完全沒有。換句話說,教師的創思教學只重視教的創思部份,而學生學的創思部份卻乏善可陳。創思教育學家A.J.斯塔科認為:「圍繞培養創造力目標組織教學需要我們轉變自己關於教師和學生的看法。培養創造力的學習活動須將學生視為問題解決者和溝通者,而不是知識的吸收者。相應地,教師應從智慧的源泉轉而成為問題設置者、問題搜尋者、教練、觀眾。」(A.J. Starko,劉曉凌、曾守錘2003)
二、僵化的校規亦是障礙莘莘學子發展創思能力的關鍵,全面檢視澳門學校校規(教育暨青年司,94/95),有兩方面對學生創思培育有極為負面的影響。
1.過度重視成績:澳門大部份的校規均以學生的學業成績為主體,從入學要求、學段劃分、評核準則及升留級標準等都具細無怡遺;另一方面,亦清楚規範了學生學業操守的規則,即警告、優缺點、功過及開除等指標。筆者並不反對學校釐定學業校規,但是,社會不斷變遷,學校步伐應與時並進,逐步揚棄幾十年不變的課程、教學及評核模式,尤其應該趕上多元智能課程與多元實作評量。我們相信,考試或評核的確會領導教學,所以,應該致力推動具有客觀、民主及多元發展的學業規範,嘗試從學生的身心發展、社會變遷及學習效益等角度去制定學業成績的校規。
2.校規生硬及教條,不能超出成人的規範及期望:澳門學校校規多元,當中不乏各走極端,不是過於寬鬆就是過於嚴苛,就以學生請病/事假為例,過寬的學校只要家長出示請假信就行,過嚴學校會要求學生早上或下午第一節前先電召學校辦請假手續,然後家長要出示請假信,假如是病假,不管是一節課還是兩三天,均要家長出示本地註冊醫生的證明。許多學校對於頭髮長短、髮飾及鞋襪顏色、外套顏色、女學生的校裙長度及冬天攝氏幾度可以穿長褲等,都有密的規定,稍有差池,定當紀律處分;又如冬夏繼校服,許多學校都硬性規定日期,全校在同一天更換校服,就算遇到天氣驟變亦執意行事;再有家長為孩子編織愛心毛衣外套,只是略帶花紋,就被學校勒令禁止穿著,家長到校理論,校方持的理由是只能織「平針」的毛衣,怕款式不齊引起學生間的攀比之風。但是,校規裏並沒有清楚說明,最後家長有理,學校有權,家長敗訴而回。實在,推行創思教育,首要創設民主及、自主及彈性的空間給家長及學生,讓外在的環境與內心的自由相結合,為學生締造創思發展應有的卓越空間。
三、建基於學習者的文化背景:近年,教育行政舉辦了一波接一波的創思培訓,
但成效不彰,其中主要原因是圖借外國的創思經驗,毫無保留地移植到本地
區。A.J.斯塔科認為:「對教師來說,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考慮學生們生
活的文化背景。在提供教學媒體或採用教學策略時,不僅要因學生的能力和學
習風格而異,還要充份考慮學生的社會和文化價值觀。」(A.J. Starko,劉曉凌、曾守錘2003)台灣著名心理學者吳靜吉教授近年致力華人學生創思能力的研究,認為華人學生的創思能力還是處在「臥虎藏龍」的階段,究其原因如下:(吳靜吉,2002)
1. 過份強調I.Q.而忽略創造力
2. 重視外在動機而忽略內在動機
3. 強調知識來自權威的傳授,而忽略意義的主動建構
4. 強調競爭表現、單打獨鬥,忽略團隊合作、知識分享
5. 強調考試結果,忽略學習過程
6. 重視紙筆測驗、記憶背誦,忽略真實評量、多元表現
7. 支持乖男巧女、標準答案,排斥好奇求變、獨立思考
8. 重視創造知識的傳授,忽略創造歷程體的體驗及個人經驗與發展
9. 強調努力認真,忽略樂在其中
10. 重視言教要求,忽略潛移默化
11. 重視學科本位,忽略課程整合
的確,要突破傳統課程的框框,不是容易的事。不過,正因為道德與公民教育並不是一個以知識為主體的學科,而且許多學校也不以百分計來評定學生在這學科的成績,於是,中小道德與公民教育正好有偌大的空間發展創思課程與創思教學。
創思課程設計的基本原素--以道德與公民教育為例
近年,隨著資訊工業的發達,各國政府的資訊部門紛紛自設或鼓勵民間開設「孵化公司」。所謂孵化就是提供各種有助於資訊工業發展的措施。同樣,締造卓越的創思教育環境,就要把一系列創思教育必備的基本原素,注入在課堂內外的教學環節裏。
一、好奇:人類學家認為好奇是與生俱來的,是個體或民族賴以生存及發展的基本元素。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好奇是打開知識寶藏的鑰匙。透過預設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把好奇轉化成種種發問,尤記得孔子「入太廟,每事問。」就是因為當時主管太廟的官員循循善誘,孔子好奇好問,最後,孔子才能成為周禮的專家。同樣,今天,老師可以透過暫新的資訊科技及變化多端的教學法,使學生的好奇得到充分的發揮,本來「苦學」亦能變成「樂學」了。
二、敏銳觀察:好奇是孩子學習必然具備的心理素質,就像一把鋒利的刀,那麼,觀察是孩子學習的重要竅門與方法,就像一套厲害的刀法。庖丁雖然手持利刃,但還需要神奇的刀法,才能得心應手地解牛。傳統的課堂學習以灌輸及記誦為主體,學生的好奇潛能長期處於「冬眠」狀態。因此,引入主題活動教學,透過課堂內外的觀察,收集資料,然後分析討論,將有助於磨鍊學生的敏銳觀察力,進而不斷優化其好奇的學習素質。牛頓及達爾文等著名科學家,都是因為具備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在科學界立下輝煌的成就。
三、冒險:傳統課堂教學,老師把已經準備好的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學生一直處於被動接受的局面,整個教與學都單調乏味。但是,創思教學卻充滿冒險,所謂冒險指教學計劃具有極大的彈性,師生間都會隨著興趣、需要與能力等因素調整教學的方向與步伐。據此,創思教學以師生互動為教學的中心,學生成為知識的探索者,教師循循善誘者。教師透過發現教學法,帶領學生參與知識的冒險旅程,逐步讓學生發現知識。近年,遊戲在幼兒教育佔著重要的位置,主題隨機教學的趨勢日漸普及。更有課程專家提倡「空白課程」,就是在緊密的學習中騰出師生自由對話的空間,使學生更能自由思考,更有膽色參與各種知識的冒險旅程,甚至向種種既定權威挑戰。
四、挑戰: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權威不容侵犯。但在創思教學中,教師必須具備廣闊的教學胸襟,隨時願意接受學生的挑戰,甚至視學生的提問、不同觀點及對立觀點為提高創思教育的必然過程。孔子提倡「和而不同」、「舉一反三」,亞里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猶愛真理。」兩位名師不約而同地點出創思教育中,師與生都應具備開放的態度,相互接受對方的挑戰。記得唸高中時,有一天,最後一節課上幾何,數學老師要在課堂上證明九點共圓,但是老師失準,滿頭大汗,獨自背著我們,面對黑板上的難題埋頭苦「證」,當下課鐘聲響了,老師還是證不了,我們班中有位幾何高手毛遂自薦,數學老師亦欣然接受,全班同學亦參與思考,最後終於完滿解題,大家歡喜。
五、想像:總觀東西方著名的科學及文學名著,都是想像與努力的成果。課堂教學應該從狹窄的知識灌輸中騰出適當的想像空間,讓學生在想像中找尋學習的樂趣,從而找到創造及科學真理。多年前,一位中一的學生在「我的母親」一文中,把辛勤幹活,以洗衣養家的單親媽媽,想像為熨斗。他在文中的結語說:「我的母親就像一個熨斗,把我本來崎嶇冰冷的人生變得康莊且溫暖。」當年,學校開放日,筆者邀請其母親到校,當她看到自己孩子的文章時,激動得淚如雨下。有一次,一位老師上課,請一年級同學就「先…..,再……」造句。沒想到一個孩子竟然作成「先生,你好,再見!」幸好,那位老師先稱讚孩子的聰慧與想像力,然後再給予正確的指導。
六、變通求新:課堂上許多知識都是歷久不衰的真理或文學,當然亦包括歷史。老師要能把古老的知識現代化及生活化,那就要變通求新。現代課堂上,已看到很多老師致力變通求新,諸如透過角色扮演、網上收集資料、小組合作等不同型式,豐富及補足傳統課堂的呆板與不足。
七、直覺頓悟:中國文化中,常常把「學」解作「覺悟」,認為從學到悟才是真正的學習,亦就是能把客觀的知識領會及融入生活中,形成不可磨滅的生活智慧才是圓滿的學習。曾經在時代週刊(TIME)看過一則短文,是這份週刊一位記者與一位神父的對話。話說1989年末,全球記者蜂踴到波蘭,採訪總統選舉。記者連普通旅館的床位都找不到,最後,找到一座富麗的教堂,希望神父可以借宿一宵。本堂神父把者從金碧輝煌的領到家徒四壁的修院,記者好奇問神父傢俱收到那裏去,沒想到神父反問記者,記者不假思索地回答在美國家裏,神父幽默地回應說:「對!我的傢俱不錯都放在家裏,不過,我的家在…..」,記者看到神父把食指指向天上,心領神會。回到美國後,記者並沒有寫波蘭的總統選舉,卻寫了這一篇短文,文章末段,道出自己深受神父啟發,一洗過去奢靡之風,願意過簡樸的生活。
創造性思考的課程與教學
黃全愈教授認為:「凡是能傳給他人的,一定是可以重複的,而可以被他人重複的則一定不具有創造性。」(黃全愈,P.30 )黃氏強調創造性思考只能培育及鼓勵,而不能言傳身教。筆者同意培育及鼓勵,是最根本的創思教學總原則。
一、提供正面支持的教學氣氛:學校教育一直盛行負面的教學文化,不管是校規或是教室公約,氾濫著「不准」的命令,從不准批評校政到不准遲到等等。可是,學校不是執法機關,瀰漫著嚴禁之風將有礙於創思教學的培育,更遑論其發展。學校是教育機構,引導及開拓學生的正確人生是責無旁貸的。據此,學校應該積極創造正面的教學文化,更要加入支持學生質疑及發表的空間,讓學生能在正面廣闊的空間學習,創思能力定能發揮自如。諺語說:「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光明。」在課堂教學裏,與其嚴禁學生不准甚麼,不如共同制定或探討可以做甚麼。正面支持更是肯定學生的已經付出的努力,再去提點其尚需努力做甚麼,就如數學老師給十條堂課,大半堂後,發現某學生只算了三條,還有七條空白,老師如能先肯定其已做了三題的努力,再鼓勵其加油,盡快完成其他的題目,也許,就在開放與支持的過程中,找到學生的學習困難,進而提升其學習效益。筆者上道德與公民教育課時,常常鼓勵學生多去找出別人的優點而多加讚賞,甚至要有「拾荒者」的精神,意指就算是垃圾堆裏,都能找到廢物利用,有回收再造的價值。
二、接納學生不同的意見,不作隨意判斷:教育社會學家認為,隨著社會及資訊發達,傳統所賦予老師的權威已所剩無幾,老師應致力建立專業的教師權威。所謂專業就是不按照本能或常情去工作,而是透過高度理性與開放的態度去面對種種教學情境。因此,開明專業的老師先會廣納學生的意見及質疑,憑著其專業知識及操守逐一抽絲剝繭,以理服人,最終讓學生心悅誠服。專業教施在課堂上不隨意判斷學生,足以反映教師的才智、見識、勇氣、尊重的專業素質。在道德與公民教育課,老師常常使用價值澄清法,這個方法讓學生開發對某事物及價值觀的多元選擇,透過澄清及篩選,學習接納不同的意見,從而建構個人的價值觀。
三、鼓勵開放多元的答案:身處多元開放的社會裏,對同一個數學解題或是歷史事件的判斷,只要有理有據、合情合理,身為教師都應該肯定與支持的。一言堂的教學是猛灌及呆板的,唯有鼓勵學生多收集資料、多集體討論、多接納個人創見、最後是鼓勵持多元甚至對立的答案進行深度切磋砥礪,學生的創思能力才能飛躍奔馳。在甚麼是好學生的民主討論課上,老師會允許多元答案的並存,如服從、整潔、誠信、樂於服務、成績彪炳等,而不必索求一個單一絕對的標準答案
四、接納學生的挫敗:中國人要面子的性格根深蒂固,於是,課堂學習中。許多學生都害怕答錯而招致同學嘲笑,形成老師唱獨腳戲的課堂模式。老師應該在課堂上建立新的學習公約,不管是非對錯及優劣,只要是積極正面的參與,儘管錯誤頻繁,老師應全然鼓勵學生大可放下尊嚴面子,接納學生的挫敗,激發學生的學習鬥志,創思能力指日可待。有一位剛要到兒童院上任的教師,被學生預懸於教室門上的水袋打中,全身濕透,繼而被先放著的蕉皮滑倒,正當全班喧嘩叫鬧之際,那位教師卻氣定神閒地爬起來說:「人跌倒不重要,最重要是盡快起來!」頓時,教室裏鴉雀無聲,所有學生臉紅低頭,深受新教師的創意反應所感動,往後,打開了學習及創思的大門。那一課,也是一堂非常重要難忘的德育及人格培育課程,那位老師的創思教學亦非常成功。
五、允許學生有時間思考:傳統課堂中,教師發問,學生須馬上回答,而且要快而准,亦因為如此,在許多教師的教育心理學觀念中,以為快就是聰明,亦唯有如此聰明的學生才能發展創思能力。實在,教師提問,學生的腦袋瓜需要時間及空間運作,那麼,老師應該允許學生有時間深思熟,對自己的答案多作考量,從中確立自尊自信。這些創思素質的培育,遠遠比索回一個標準答案重要。
許多傳統課堂急忙趕進度,道德與公民教育科的進度相對較寬鬆。於是,分組討論及辯論就可以在課堂上舉行,效果非常顯著。
六、促進師生多向交流:近年,世界各國熱切提昇教育素質,認為班級人數越少,越能提升學生的創思素質。美國於2003年度開始,小學班級人數嚴格控制在十八人,目的是創造更多向更頻密的師生交流。此外,許多國家亦願意投放更多人力資源,建立師徒制,讓孩子更能在深度匯談及專精學習中,提煉出創思能力。在《論語》裏,大家看到孔子與學生就仁這個議題展開許多動人心弦、發人深省的師生多向交流,可見師生交流對於促進學生道德創思具有深遠作用。
七、改進現行的評量方法,引進多元評量方法:傳統考試評量制度一直制肘著創思教育的發展。把傳統背誦默寫式的考量改為多元實作評量,是全面發展創思教學的關鍵,試看歐美國家已遠遠領先,台灣亦進入多元實作評量的實行階段,可見其對創思教育,培育當今世界的高素質公民及人才的重要影響。近年,學校
都開設道德與公民教育科,澳門唯一為學校使用的道德與公民教育教科書是別具一格的,因為其沒有傳統教科書的課文及課後習作,減少教師在安排學生作業時,流於形式化的抄生字及死背課文。這不失為德育課程設計方面的創思教學。
結語
2001年,香港明報副刊,署名陳雲先生寫了一篇動人的創思教學文章,充滿感慨地說:「創意是一種對生活充滿寬容和好奇的態度,而不是一種系統紀律。創意頗難教授,但極易扼殺。」(陳雲,2001)2001去年10月,筆者赴北京參加一個國際教育研討會時,本澳著名教育工作者劉羨冰女士發表了文章,據其論文所述,「澳門留級生比率之高,是22國(連中國)之冠!學前教育0.7%,小學7.4%,中學15.4%……總的留級率為10.18%。比21國的平均值0.714%相去十多倍。每年大面積制造失敗者,浪費公共教育費還是其次,最壞的惡果是嚴重挫折了學生的自信,窒礙了下一代的學業前途。」(劉羨冰,2001,P.34)。看到陳雲先生與劉羨冰的評論,不禁讓我們慨嘆今天澳門學校創思教育的空間是何等的狹窄,化危機為生機,總要澳門教育行政當局、學校教育工作者、家長及學生共同努力,好好珍惜現有但脆弱的創思教育局面,在不斷發展知識與技術層面的創思教育的同時,務必要加強與鞏固學生道德與與公民教育的創思課程及教學發展,迎向未來,締造創思教育的環境及條件,孕育21世紀才德兼備的創意人才。
參考資料
《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1》,澳門特別行政區網站。
《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2》,澳門特別行政區網站。
《澳門特首施政方針,2003》,澳門特別行政區網站。
Lubart,T.I.(1999).Creativity across cultures. In Stember, R.J.(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pp.339-350).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澳門教育司(1991)。《澳門教育制度》。澳門:澳門教育司。
蔡梓瑜等著(1999)。〈澳門學校道德與公民教育〉。載馮增俊主編,《澳門教育概論》(第10章)。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黃全愈著(2000)。《素質教育在美國》。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謝維和著(2002)。〈淺談素質教育與優秀人才的培養〉。載《多元化教育的探討論文集》。澳門: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主編。
A. J‧Starko著,劉曉陵、曾守錘譯(2003)。(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 )
《創造能力教與學》。上海:華廣師範大學出版社。
澳門教育暨青年司(1996)。《澳門學校特徵:94/95校規2003》。澳門:教育暨青年司。
吳靜吉著(2002)。〈華人學生創造力的發掘與培育〉。載吳靜吉等主編,《創造力的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雲著(2001)。「先進」與「後進」--〈論語的一句話與創意社會〉。
明報副刊。日期已不詳。
劉羨冰著:〈讓人的發展與教育改革比翼齊飛--澳門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載於《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教育學術研討會》之會議資料集,主辦單位,北京市教育學會,2001年10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兩顆棉花糖與三
小儀初三畢業就投身博彩業,穿起紫色旗袍,月入過萬。第一次出糧,請我們幾個讀高一的同學吃下午茶,其實是直落到吃完宵夜才回家。小儀很快就嫁人,繼續日夜顛倒輪班勁賺大錢,但洗腳不抹腳,豪花買名牌。一做二十年,人老豬黃,丈夫另結新歡,兩口子終於不再吵鬧互毆,離婚收場,而小儀只窮得剩下繼續輪班幹活,苦無人生樂趣。
小芬及小丹也是荷官,收入豐富,勤儉持家。為了健康快活,小芬四十歲上岸,小丹殿後。最終,兩口子經營飲食連鎖店有道,放手交給店長打理,兩公婆袋袋平安,雲遊四海,樂不思蜀。
1966年,美國斯坦福史大學沃爾特•米歇爾博士進行了持續40年的棉花糖實驗研究(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米歇爾找來兩組幼兒,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實驗中,兩組小孩子的桌上都放有一顆棉花糖,如果小孩馬上吃掉,實驗就停止。如果小孩選擇等到實驗者返回房間才吃棉花糖,會得到多一顆棉花糖。
在後續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堅持忍耐更長時間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現,如更好的公開考試成績、身體健康更好、事業、人際及婚姻生活皆美滿。可是等不及要吃棉花糖的小孩,長大後不是生活與成就平平就是強差人意,甚至吸毒、偷竊、最後琅璫入獄。
2011年,廣州市華成小學四年級學生馬昊,做了一個有趣的米飯實驗。馬昊盛了三碗米飯,天天以固定三種態度對待三碗米飯,结果也不同。對著說好話的那碗米飯會發酵,散發出香氣;被恨恨臭罵的那碗飯很快變黑發臭;而不被理不睬的那碗飯更糟糕,甚至會流出髒水。
博彩職場裡,總有小儀的賺錢只為了花錢,也有小芬及小丹的賺錢只為將來。在博彩職場裡,實在不宜以博彩心態去經營自己的人生。早在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已清楚告訴我們「節制」是眾德之首。在我國,皁在 《大學》一書已教導我們「知止而後能定」的職場生存與發展之道。
我們可以選擇是馬昊的三碗飯其中一碗,也可以用對待那三碗飯的態度去工作。近日,香港神秘顧客服務協會公佈最新全球「微笑指數」報告,37個地區中澳門得53分,倒數第二,愛爾蘭獲100分滿分連續第二年蟬聯榜首,中國則以83排26位,排第2及3的分別是西班牙及瑞士,同得97分。
職場生存之道,即「留前鬥後」與「樂觀面對」!
在里斯本遇上令人神往的人文景觀(中葡文版)
妻子已經第四年踏足越來越教人著迷的里斯本,喜歡與來自異國的朋友在這個大熔爐一起學習葡語,其樂無窮。前年,陪妻子到里斯本讀葡語,她上午去上課,我就躲在民宿上網、閱讀。下午,妻子會帶我到處走走,從大街小巷到廣場、博物館,甚或到海灘感受冰冷的大西洋海水,充份領略葡萄牙的風土人情。
里斯本地貌風貌跟澳門很相似,有相同石仔圖案地磚,有葡式建築樓房,有蜿蜒高低大街小巷。不過,亦有很不一樣,但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文景觀,如數家珍。
在里斯本,我們住在一條非常繁忙的交通要道旁,由一位來自北京女士經營的大房子,住著十多戶來自中國的新移民,有的是偷渡來,一邊打臨時工一邊等中介公司幫忙辦入籍;有的全家都來了,已安居樂業;有的準備進大學讀葡語。很多個晚上我們無法入睡,簡直像睡在路旁一樣。但是,房東跟我說生活就是要克服艱困,漂洋過海,有命在異國生存,已屬萬幸,所以夜夜都能安然酣睡。房東雖然置身歐陸文化風情的葡萄牙,已經入籍,會說日常的葡語,但仍然過著中式生活,吃中國菜,勤快賺錢,每天營營役役打理租客及樓下百貨店業務。
來到里斯本,始發現很多來自中國的新移民都篤信基督教,房東亦如是,從一個無神論新移民,為了能在異鄉立足,為了克服孤寂,為了得到心靈及精神的慰藉,房東會有幾個傍晚上詩歌班,主日崇拜聚會後,又回到自己的崗位繼續拼搏。
就像存在主義哲學家卡謬(Albert Camus)筆下的薛西弗斯小神,周而復始把石頭推上尖峰。為房東而言,時間就是金錢,賺錢就是生活,花一點時間上教會是心靈撫慰,別跟她說葡萄牙人過的慢活,坐在太陽傘下喝咖啡及啤酒,吃葡撻及牛角包等等樂事。我又想起馬克斯.韋伯(Max
Weber)的經典作品《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說:「新教倫理一方面強調消費的節制,二方面則強調自願勞動的重要性,鼓勵人們不可以虛度光陰,否則會浪費掉上帝賜與人們的寶貴時間。」卡謬及韋伯説得很準!佩服!
在澳門生活超過半世紀,非常理解葡萄牙人是一個浪漫的民族,於是,你只能忍受他們的行政異常煩瑣複雜。妻子要辦一個地鐵月票,竟然要填一張超出所需資料的表格,還要等一天,再回到辦票的地鐵站辦公亭才能拿到。在里斯本坐地鐵,沒有台灣人自豪的博愛座,亦沒有港澳人非要看齊台灣不可的優先座。人人平等,腰板挺直的長者從頭站到尾,誰要人讓座,非得自己主動開口不可,總會有人樂意讓座。有位沒人座,有需要卻不敢座的畸形社會文化在里斯本可以說絕跡。在車廂內,不時有盲人乞丐穿梭討錢,異常受到尊重及包容。這種沒有博愛座但充滿人情味,行乞但不覺得討厭的人文景觀是別處難遇上的。
在里斯本,葡萄牙人同中國人一樣,喜歡沒有車就過馬路。坐公車也好,買東西也好,或是在地鐵充值也好,你都會碰到以人為本的場面。像我們是遊客,上了公車,無卡可拍,只好付零錢,我對歐羅硬幣一竅不通,當然手足無措,好心司機會在我的手掌零錢堆裡挑出等值車資硬幣投進錢箱,就算後面大排長龍,司機仍然氣定神閒,沒半點不奈煩,後面排隊的乘客亦毫無怨言。原來,低效率是一種人際美德。
說到低效率,不僅是另類人際美德,更是慢活的最佳寫照。本地人,甚至來自世界的旅客都喜歡里斯本,整個夏天日長至晚上九點,陽光普照,極少下雨,充份滿足及彌補歐洲人冬日失去的陽光與溫暖。在里斯本,坐了好幾趟船遊覽河岸風光,在船上,一件救生衣都沒看過。在船欄邊,沒有船員會跟你說這裡不能站,或是要看緊小孩。那一份自由自在,完全是過去沒有感受過的。
在里斯本,到處的牆壁都被塗鴉,為老舊建築添上不羈的朝氣。澳門的牆壁亦有塗鴉,但就充滿說教宣傳色彩,欠缺了那份自在、創意、包容及美感。里斯本滿街都是白鴿,牠們尤其喜歡在偌大的廣場或綿延不絕的海岸出沒,既不怕人,人亦不怕禽流感。在奧古斯都大街閒逛,沿路上的店鋪櫥窗非常懷舊古雅,綠色木框裡不但盛載著各式各樣的物品,原來,還剩滿了我童年的記憶。小時候的澳門,有很多葡式店舖,或賣葡酒,又或葡式芝士洋酒。我恍然大悟,以為自己一直過著道地中國人的生活,卻在生活肌理中被葡國文化潛移默化。來到這裡,似是故地重遊,更像是重返童年,重拾童趣,一下子,熱淚盈眶。
近年,葡國旅遊業發展迅速,旅遊出口經濟占全國GDP 的7%。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激增,無論參觀博物館,又或光顧葡撻專門店,隨時要排隊超過一個小時。妻子已經第四年去里斯本,一直喜歡上市場買冰鮮豬肉或排骨,拜夏天日照長所賜,蔬果生薑多汁美味。可是,由於遊客激增,必須大量生產種植,食物質素已失去本有的優勢。雖然如此,葡萄牙食物價格及名牌奢侈品,仍是歐洲最便宜,最有競爭力的旅遊之都。
慢活的葡萄牙人還是很願意花心思保存食物,展開別具一格的共享經濟。他們成立了一個名為FRUTA FEIA的消費合作組織,志在珍惜好水果,破除單憑外觀決定質素的陋習,推廣一種可以改變傳統消費模式的市場運動,即所謂的「醜陋水果」。原來,葡萄牙有30%的水果被浪費掉,只因為賣相醜陋,其實質量上乘,可口味美。「醜陋水果」於2013年11月開始營運,除了農民以外,亦招務會員及義工參與,每週逃過浪費厄運的蔬菜水果約10噸,滿足大眾價廉物美的訴求。反觀澳門,食物浪費深信比葡國嚴重,尤其大型博彩業旗下的食肆,每天浪費的自助餐食物更驚人,FRUTA FEIA這種人文景觀真的值得澳門借鏡及推廣。
耳聞目睹,葡萄牙人偏愛重口味飲食,攝取鹽量嚴重超標,據報,在葡國有超過一半人口超重,原因是他們太愛吃,大魚大肉、甜點、咖啡、冷飲、紅酒都愛不釋手。有80%的老年人患有肥胖症,高血壓和心血管病發病率持續高企。葡萄牙人的運動習慣也不佳,只有27%的人有每天適度鍛煉的行為,即運動半小時左右,從來不運動的人占總人口的41.8%。怎能不說葡萄牙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浪漫民族。到處都是露天茶座,任何時候都座無虛席,一天下來,傳來的救護車響鬧聲不絕於耳,但在露天茶座享受美食的葡萄牙人卻視作等閒事。
在葡萄牙,如同港澳一樣,公立醫療便宜,但輪候多時,私立醫療成效又快又好,但自然得多付鈔票。現時約有超過2萬華人住在葡國,遇上生病總習慣看來自中國或台灣的傳統中醫,離不開吃中藥,又或是推拿按摩、針灸拔罐等治病方式。面對葡萄牙人的健康情況日益嚴峻,這樣的人文景觀的確讓人憂心。近十多年,澳門公務機關,特意從香港引進善長筋醫學的中醫生來澳開班,教導澳門公務員如何透過非藥物的方式治病,換言之,只透過推拿按摩,更多是活動經筋等運動治病,這樣的人文醫療景觀值得葡萄牙參考,筋醫學也許是挽救今天葡國人健康的良方妙藥。
每年,都有很多澳門朋友到里斯本,無妨在忙碌之餘,欣賞葡萄牙的人文景觀,別有一番得著及寫意在心頭。
O fascinante panorama cultural de Lisboa
Este é já o quarto ano da minha mulher na apaixonante cidade de Lisboa. É neste caldeirão cultural que ela, juntamente com outros alunos de variadíssimas nacionalidades, estuda português. Há dois anos acompanhei-a na sua vinda a Portugal. Enquanto de amanhã ia às aulas, eu ficava em casa, a ler ou a navegar na internet. De tarde, levava-me a passear, passando por ruas, ruelas, avenidas, praças e museus e, por vezes, chegando até à beira-mar, onde sentíamos o frio da água do Oceano Atlântico, saboreando toda a cultura e costumes de Portugal.
Lisboa e Macau são muito semelhantes em termos paisagísticos. Ambos têm a mesma calçada, os edifícios de estilo português e as ruas cheias de subidas e descidas. São também diferentes em muitos aspetos, mas o impressionante panorama cultural de Lisboa tem algo de muito familiar.
Vivíamos numa rua muito movimentada, numa casa de uma senhora de Pequim, juntamente com mais de uma dezena de recém-chegados imigrantes chineses. Alguns entram ilegalmente, fazendo alguns trabalhos esporádicos, enquanto esperam que uma empresa intermediária os ajude no processo de regularização. Vários trazem a família inteira, satisfeitos com a confortável situação de emprego e residência neste país. Outros vêm ainda para estudar e aprender português. Passámos várias noites sem dormir. Era como se os carros estivessem a passar mesmo ao lado da nossa cama. A senhoria disse-me, no entanto, que consegue dormir sem dificuldade. Dizia ela que vida é feita de obstáculos. Atravessar o oceano para viver num país estrangeiro, só por si, já é uma grande felicidade. Embora esta senhora viva rodeada pela cultura europeia em Portugal, já possua nacionalidade portuguesa e fale português no seu dia-a-dia, ainda vive muito ao estilo chinês, comendo comida chinesa, trabalhando arduamente e gerindo diariamente a pensão e uma loja.
Depois de chegar a Lisboa, comecei a aperceber-me de que muitos imigrantes chineses são cristãos. É o caso da nossa senhoria. Originalmente ateia, como forma de criar raízes num país estrangeiro, combater a solidão e encontrar algum conforto espiritual, começou a participar, regularmente, em encontros do coro e a ir à missa ao domingo.
É como o pequeno deus Sísifo descrito pelo filósofo existencialista Albert Camus, obrigado a empurrar a mesma pedra até ao topo de uma montanha. Para a senhoria, tempo é dinheiro, e dinheiro é vida. Por isso, passar algum do seu tempo na igreja é algo reconfortante. Nem lhe falem do estilo de vida português, passado debaixo do guarda-sol, bebendo um café ou uma cerveja e comendo pastéis de nata ou croissants. Isto fez-me lembrar uma passagem de outra obra muito conhecida, desta vez de Max Webber, chamada “A Ética Protestante e o Espírito do Capitalismo”, onde diz: “A ética protestante, por um lado, dá enfâse ao consumo moderado, e por outro enfatiza a importância do trabalho voluntário, encorajando as pessoas a não desperdiçarem o seu tempo, pois estarão a desperdiçar o tempo precioso dado por Deus a todos nós”. Camus e Webber tinham toda a razão!
Tendo já vivido em Macau mais de meio século, compreendo que o povo português é um povo muito romântico, por isso não existe forma de evitar o seu complicadíssimo sistema administrativo. Para a minha mulher obter um passe mensal de metro teve de preencher um formulário com uma série de informações irrelevantes e esperar um dia até poder voltar à bilheteira e levantar o passe. No metro de Lisboa não existem lugares de cortesia como em Taiwan (de que tanto se orgulham), ou lugares prioritários como em Hong Kong ou Macau. As pessoas são todas iguais, idosos ficam de pé desde a primeira até à última paragem. Se alguém se quiser sentar, terá de pedir e haverá sempre alguém disposto a oferecer o seu lugar. Pode-se dizer que a cultura de precisar de sentar, mas não ter coragem para tal, é inexistente em Lisboa. Dentro das carruagens, pedintes cegos que aparecem de vez em quando são tratados com respeito. Um panorama cultural como este, sem lugares prioritários, mas humano, onde pedintes são tratados com respeito é algo difícil de encontrar.
Em Lisboa, os portugueses, tal como os chineses, simplesmente atravessam a rua quando não vem nenhum carro. Tanto em transportes públicos, como nas compras ou ao recarregar um passe, podemos muitas vezes deparar-nos com situações de caráter humano. Um turista, como nós, que entra num transporte público sem passe e por isso precisa de pagar com dinheiro, mas naturalmente não conhece bem o euro, ver-se-á naturalmente atrapalhado. Porém, numa situação como esta o motorista irá ajudá-lo, tirando o valor correto da mão do mesmo com total calma, independentemente do tamanho da fila, e sem tão pouco ser ouvida queixa alguma dos restantes passageiros à espera. Afinal parece que uma certa ineficiência se transforma em virtude nas relações humanas.
Falando em ineficiência, esta não só dá lugar à virtude humana como é o melhor retrato de um modo de vida calmo. Os locais, tal como estrangeiros de várias partes do mundo, adoram Lisboa. Durante todo o Verão o sol só se põe por volta das nove da noite. O seu brilho e a chuva rara ajudam a compensar a falta de luz e calor na Europa durante o Inverno. Andei várias vezes de barco nesta cidade, apreciando a paisagem das margens do rio, e não vi uma única vez um colete salva-vidas. Nenhum funcionário nos avisa para não estarmos perto do corrimão, ou ter cuidado com crianças. Existe um espírito muito livre, como nunca senti antes.
Em Lisboa, as ruas estão cobertas de graffitis, dando aos edifícios antigos um espírito rebelde. Também existem graffitis nas ruas de Macau, mas são apenas propaganda colorida, carecendo de liberdade, criatividade, tolerância e beleza. A cidade também está repleta de pombos, podendo ser encontradas em praças ou perto da costa. Não têm medo das pessoas, nem as pessoas têm medo de gripe das aves. Passeando pela Rua Augusta, as montras das lojas têm para mim um ar de nostalgia elegante, e os seus caixilhos verdes, além de emoldurarem vários produtos, contêm também em si memórias da minha infância. Quando era pequeno, existiam em Macau muitas lojas portuguesas que vendiam vinho ou queijo portugueses. Foi aí que me apercebi que, embora vivesse uma vida genuinamente chinesa, estava rodeado de cultura portuguesa. Chegar a Lisboa foi por isso como uma viagem ao passado, um regresso à minha infância. Fiquei extremamente comovido.
Nos últimos anos, a indústria do turismo em Portugal tem-se desenvolvido a uma grande velocidade, e a economia da exportação e do turismo ocupa 7 por cento do PIB nacional. Turistas de todo o mundo, quer seja para visitar museus ou entrar nas tradicionais confeitarias de pastéis de Belém, têm muitas vezes de esperar mais de uma hora em filas. A minha mulher, sendo este já o seu quarto ano em Lisboa, sempre gostou de ir ao mercado comprar carne de porco e costeletas frescas ou fruta e vegetais suculentos para aos longos dias de verão. Porém, devido ao aumento de turistas e à necessidade de uma produção com um foco mais quantitativo, a qualidade dos produtos foi afetada. Mesmo assim, a comida portuguesa e os produtos de luxo continuam a ter em Lisboa os preços mais baratos e competitivos de uma capital europeia.
Os portugueses, com o seu estilo de vida calmo, ainda dão grande importância à preservação da comida, desenvolvendo até uma economia de partilha. Foi criada assim uma cooperativa chamada “Fruta Feia”. Esta iniciativa procura valorizar boa fruta, e quebrar a ideia de que a qualidade é baseada na aparência, promovendo assim um mercado que mude este padrão de consumo. Aparentemente, 30 por cento da fruta portuguesa, apesar da sua alta qualidade, é desperdiçada apenas por ser inestética. Este projeto, que teve início em novembro de 2013, além de contar com a participação de agricultores, convida também a que membros e voluntários se juntem, semanalmente, para ajudar a salvar uma tonelada de fruta e vegetais de alta qualidade e a baixo preço. Em Macau, o desperdício será, certamente, ainda superior ao português, devido às impressionantes quantidades de comida desperdiçada em áreas de buffet de espaços de jogo. Macau deveria realmente aproveitar este conceito e promovê-lo.
Os portugueses são conhecidos pela dieta pesada. O consumo de sal da população é bastante elevado, e segundo dados estatísticos mais de metade está acima do peso ideal. A razão é simples, os portugueses adoram comer, desde peixe, carne, doces, café, refrescos e vinho. Cerca de 80 por cento da população idosa sofre de obesidade, e casos de hipertensão arterial e doenças cardiovasculares são extremamente comuns. Os portugueses também não possuem bons hábitos de exercício físico. Apenas 27 por cento da população pratica exercício físico na duração diária recomendada, aproximadamente meia hora. E 41,8 por cento não fazem qualquer atividade física regular. Não podemos negar que os portugueses são um povo romântico que vive no momento. As esplanadas estão permanentemente cheias, e ao final do dia as sirenes das ambulâncias ressoam nos ouvidos. Porém, os portugueses, sentados a apreciar a sua comida, parecem não se preocupar.
Em Portugal, tal como em Hong Kong e Macau, os serviços de saúde públicos são baratos, mas muitas vezes os serviços privados são melhores e mais rápidos, e por isso naturalmente bastante mais caros. Atualmente vivem mais de 20 mil chineses em Portugal, que em caso de doença estão habituados a medicina chinesa, vinda da China continental ou de Taiwan, tomando medicamentos tradicionais chineses ou outros tratamentos como massagens, acupuntura ou ventosaterapia. Numa altura em que a saúde da população portuguesa está continuamente a piorar, um contexto cultural como este é uma verdadeira preocupação. Há mais de uma década que órgãos governamentais de Macau, através de especialistas em medicina chinesa vindos diretamente de Hong Kong, ensinam a funcionários públicos de Macau formas de tratamento sem o uso de medicamentos, oferecendo assim tratamento apenas através de massagens, e muitas vezes exercício físico como alongamentos. Portugal deveria considerar a implementação de uma medicina como esta, pois poderá muito bem ser a cura para muitos dos problemas de saúde da população portuguesa.
Todos os anos, muitas pessoas de Macau visitam Lisboa. Não há mal nenhum em tirar umas férias da vida agitada para apreciar o panorama cultural de Portugal, experienciando assim um outro tipo de conforto.
Francis Choi*-Plataforma Macau 17.08.2018
*Académico
閱讀‧越讀‧悅讀──我的閱讀傳承之旅
大哥於年前往生了,留給我最寶貴的財產是閱讀。小時候,與大哥同房,他愛閱讀,舉凡《讀者文摘》、《紅旗》雜誌、《毛澤東選集》等都愛讀。大哥不善執拾,書報經常四散,我看不過眼,自告奮勇當打雜。有一次,我無意中翻閱《讀者文摘》,看到〈開懷篇〉笑得人仰馬翻,讀到〈浮世繪〉與〈珠璣集〉不禁讓我低頭沉思,讀到專題訪問更感動落淚。自此,我踏上閱讀之旅。
父親是我人生第二個閱讀啟蒙者,他跟母親都沒受過正式教育,母親終其一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父親卻非常用功,孜孜不倦早讀《澳門日報》,晚唸《星島晚報》,最終能寫流暢達義的家書。在父親的閱讀生涯裡,我看到自學的無限能量,更體會到閱讀是父親每天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大哥的閱讀興趣廣泛,感染到我甚麼類型的書都拿來讀,擴大了我的知識視野;父親的閱讀鬥志昂揚,激發我的持續學習的無窮意願。中學六年,放學後我都愛跑高德華主教紀念圖書館,夏日炎炎,既可閱讀又能涼冷氣,身心靈俱怡然自得。回顧六年的借書讀書歲月,看了很多世界名著,讀了很多名人哲學家傳記,非常感興趣思考宇宙人生的哲理。青春期的我,也是非常喜歡聽流行曲,尤愛許冠傑及羅文的勵志歌,旋律優美之外,更愛把有意思的歌詞抄下細味,如羅文的〈家變〉及〈前程錦繡〉,又如許冠傑的〈世事如棋〉、〈半斤八両〉及〈鐵塔凌雲〉等。不知不覺間,我不只愛上閱讀,更在閱讀過程中不斷超越,包括閱讀能力及人生哲思能力。高三結束暑假,有余老師贈我李宗吾的《厚黑學》,打開我讀正路書以外的視角,原來怪書偏書也很有意思。
唸大學時,熱愛鑽研教育哲學,記得大二修〈西洋教育史〉,教授林玉體老師經常提醒我們說:「生有涯知無涯,唯勤是岸」是不對的,因為你怎樣不眠不休,也不可能到岸。林老師說:「生有涯,唯讀第一流的書是岸。」我舉腳同意。自此,我專攻第一流的書,而且,在讀第一流的書時,倍感悅樂。大學時代,第一本讓我非常悅樂的書是國學大師,翻譯《聖經》的吳經熊法學教授,他寫了一本《中國哲學的悅樂精神》,一掃國學八股沉悶的頹氣,把中國哲學的優美興味內蘊,描繪得琳瑯滿目,很能夠引起讀者閱讀中國哲學的志趣。
大學畢業後,很快就結婚生子,帶領孩子走進閱讀世界責無旁貸。大兒子文凡深受我跟妻子的影響。我愛哲學,妻子愛歷史,伴隨著文凡長大的兩書,一本是《恐龍百科全書》,一套是《圖說中國及世界歷史》,前者啟發文凡的考古志趣,後者大開文凡的歷史視野。沒料到,兩者結合,導引出文凡的人生志業,成為一位愛授業又熱愛解惑的中學歷史老師。
大女兒文心是圖像閱讀高手,終於成為設計師;小兒子文丹是心靈閱讀愛好者,立志成為專業的心理輔導者;小女兒文青熱愛鑽研人際感情,最手不釋卷台灣人氣作家肆一的愛情作品;小小女兒文音不愛歷史哲學,但愛上設計、心理及言情,雖然讀高一,案頭上的是專業心理學叢書,且記下微批閱讀心得在旁。
閱讀開始時也許只一個試圖透過越讀解困的歷練,慢慢,蛻變成不求甚解的逍遙悅讀之旅,始料未及,我從父兄「承」來的,竟能「傳」到孩子身上去,越讀悅樂並駕齊驅。
越南峴港遊的十個人文觀察
女兒盛意報了越南峴港遊,我不太想去,印象裡越南是個實行共產主義且樣樣落後的國家。但是,已經報名,又成團,且可以聚天倫,勉為其難同行,卻不寄予厚望。從開始進入峴港相當不滿,到離開時卻滿心歡喜,峴港之旅改變了我對越南及共產國家的偏頗看法。澳越有時差,越南把時針調早1小時。唉!如果我能提早一點認識越南,或者更快收窄我對越南觀感的落差。
一直孤陋寡聞,澳門有航班直飛峴港,大概1個半小時航程,抵達峴港機場,彷彿時光倒流,回到30年前的大陸,入境大廳裝修簡陋、關員穿起綠色制服卻衣不稱身,不茍言笑,擺出一副好大的官威。由於要辦落地簽證,所有團客的護照一律「沒收」,無人能知何時發還護照。旅程共5天4夜,結果是回程前一夜才獲發還,可見越南如同所餘無幾的落後共產國家一樣透明度低,效率差劣,威權至上,投訴無門。
上了旅遊車,已經是當地時間夜晚10時,沿路上,烏燈黑火,所有店舖都關門,越南導遊阿正說,越南人早上6時起床,7點鐘開工上課,11點午休,下午1點繼續,到5點下班下課,或買菜或到鄰近海灘暢泳,回家吃飯,看看電視,晚上9點上床睡覺。原來,就算峴港是旅遊勝地,各行各業依然要遵行簡樸生活規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阿正說本有條件考上英語系及工商管理系,將來可以在銀行及商業機構工作,收入豐厚,前途無可限量。阿正卻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考上外語大學中國語文系,4年發奮讀書,從認字到聽說讀寫皆得心應手,能操流利普通話及懂少許粵語。阿正說舊時越南用中文,後來國家政策改了,去中國化,堅決走向拉丁拼音之路。不過,越南曾受過中國、日本、法國、葡國等國家的政治文化影響,所以越南話是粵語、國語、法語及葡語等的「大雜燴」。阿正說「醬油」越南話就是粵音「豉油」,廣東人一聽就明;「多謝」越南話是普通話的「感恩」;著名景點「巴拿山」,就是法語香蕉(bananes)直譯等。
來越南前,跑了多家銀行及找換店,甚至走到拱北地下商場,均無越南幣。正所謂「弱國無外交」,越南政府亦沒有刻意製造越南盾的國際競爭力,只好拿著在當地通行無阻的人民幣入境兌換越南盾。來到峴港,始發現越南盾面額超誇張,100元人民幣換30萬越南盾。我先換500人仔,得來是150萬越南盾,暴發成百萬富翁;如果換3000元人仔,馬上成為千萬富豪。越南盾最低面值100,最大面額是50萬,閒閒地要付2萬越南盾才買到一瓶礦泉水,自費吃一頓飯50萬跑不調。當你走在街上,看著落後的城市,越南人愛穿唐裝,時光倒流,就好像回到上世紀抗日戰爭時期的香港,在「三年零八個月」的苦日子,豪花幾近不值錢的日本軍票一樣!
大數據年代,且藉某些來自導遊及上網查閱的數據,來認識越南。越南有9800萬人,男女比例是8:10。女生為了嫁得出,非常照顧自己的皮膚,務必皮光肉滑才有競爭力。所以,在陽光猛烈的越南,個個以電單車代步,女生只好包裹全身,一點不露,為了嫁個如意郎君,焗到抽筋都值得!全越南有6500萬台電單車,在峴港沒有公交車,只有很便宜的計程車。這裡平均月薪2000元人民幣,在鄉下大概3年就可以買地,在大城市就要10年,尺價為每平方米600元人民幣。男生有能力買「地皮」,再蓋房子,才有資格娶老婆生仔。越南是一個滿天神佛的國家,有超過2000萬人信奉不同的宗教,佛教徒就超過500萬,佛像臨立,敬拜佛祖、媽祖、但又熱切敬拜關公。天主教亦大行其道,法國人統治越南時,興建很多法式教堂,至今保留完好,驚見有羅馬教宗頒行慈悲僖年聖門的教堂。路上,佛教僧侶及神父修女隨時出現。教人難以想像,一個奉行無神的共產社會主義國家,竟然宗教自由度不亞於民主國家,且能彼此融恰相處。再說,越南政府不但沒有像在中國境內鋪天蓋地的政治宣傳,甚至低調得如老子倡議的「無為而治」,處處體現「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峴港曾是中日葡法經商集散地,有400年中西文化交匯色彩的會安古城,於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占婆王朝時期已成為連結中國、日本、印度、阿拉伯及西歐諸國的貿易重鎮,繁華富裕。「來遠橋」由日本和中國商人籌建於17世紀初,是日本人留給峴港人的最美麗建築,見證會安古城的歷史興衰,成了古城的標誌。福建會館又名《金山寺》,是會安古城最大的中式會館,是1759年由福建華僑所建,供奉天后聖母、觀世音菩薩、財神,和保護生育女神及12為穩婆。陳富街是古屋,售賣各種手工藝品,沿途再經過廣東會館、廣肇會館、福建會館、百年古屋、中央市場,處處顯露了中國文化的獨特氣息。中間橫置了一道小河,把古城分成對岸兩邊,沿河散步,又添加了許多越南地貌風情。
法國人於1858年始,先後發動三次戰爭,成功入侵越南成為殖民地。由於越南天氣炎熱,法國人真的受不了,遂到處找尋避暑勝地。1920年發現離峴港市以西約40公里,海拔1487米,地形平坦像縮小的平原。滿山香蕉,就直譯為巴拿山;又有說同名是因為法人想把巴黎拿過來,包括法式建築教堂。目前,巴拿山度假區已成為高級酒店、高空纜車與主題樂園融為一體的娛樂景點。巴拿山纜車是世界上單線最長和世界最高的纜車系統,沿山上下,會充份感受到氣溫急遽升降。山上還有一座靈應寺,寺中有一尊巨大的白玉坐佛守護整個巴拿山,連同峴港另外兩間靈應寺則守護著整個港口。
不單是會安古城,就像是占婆雕塑博物館也是彌足珍貴,為法國人於1915年所建,是世界上最早收藏占婆人雕塑的博物館。博物館典藏豐富,約有300多件千年占婆文化「美山聖地」的石雕作品,占婆族的石雕有古樸之美,其中不乏有男女生殖器官雕塑,亦為他們信奉的宗教圖騰。相傳,秦漢時期,已有林邑人遷往越南,至今約剩300遺民。今天,仍然有讓博物專家解不開的林邑紅磚聖殿之謎,殿門狹窄,殿頂也是男性生殖器的圖騰。每當慶典,只能讓最高法師一人入內主持法事,然後向在外頭跪候的林邑皇朝帝王宣告時年該如何趨避凶吉。
峴港是一個花園城市,雖然落後但實而不華,整潔自律,連公私營的洗手間都是無臭乾淨,予人很強烈的道德自律感。越南的海岸線長達3260公里,沙灘無數,聽說越南人都會游泳,所以沒配備救生員,是下班下課及假日的免費消閒活動,也是散步洗滌心靈的好去處。為了增加收入,峴港政府把幾個沙灘給予外資管理,興建酒店,亦有賭場,必須持外國護照始能進去,嚴禁民眾入內賭博。我問導遊阿正為何海灘旅客稀疏,他說峴港雖窮,但仍希望給予民眾及旅客悠閒的感受,所以都有限制旅客,尤其是陸客,阿正說峴港是越南最後的美處女地,很耽心早晚守不住。
下次來,不必報團,買直飛峴港機票,網上辦好簽證,預訂海灘旁的酒店,一家人享受藍天白雲、在人煙稀少潔淨怡人的海灘上聆聽海浪波濤聲,甚至跳進溫暖透明的海水裡載浮載沉,別有一番潔身自愛的修行體會。始料不及,短短數天的峴港之旅,顛覆了我對一個落後共產社會主義政府必然假大空的偏見,無限欽佩越南人個個瘦身、知足、自律、常樂的生活態度。
離開峴港,向仍然衣不稱身的關員遞過護照,關員依然茍不言笑,但我卻報以滿心歡喜的笑容與他道別,與可愛的峴港話別,後會有期!
風災滿目瘡痍裡的澳門人文風景
國步猶艱難,兵革未衰息。萬方哀嗷嗷,十載供軍食。
庶官務割剝,不暇憂反側。誅求何多門,賢者貴為德。
韋生富春秋,洞徹有清識。操持紀綱地,喜見朱絲直。
當令豪奪吏,自此無顏色。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
揮淚臨大江,高天意凄惻。行行樹佳政,慰我深相憶。
──唐•杜甫
滿目瘡痍,民不聊生,何處是吾家?
香港電視大台熱播《超時空男臣》,袁崇煥,左光斗及魏忠賢超越時空來到四百年後的香港。突發奇想,公元七百多年的杜甫超越千多年來到澳門,成為「超時空詩聖」,其名詩《送韋諷上閬州錄事參軍》吐盡澳門人此刻的心聲。首句「國步猶艱難」點出當前中國國力似強,澳門許多基建民生供需過度依賴大陸,而其質量常為國際社會所詬病,是次風災澳門斷電正是鐵案。再者,「庶官務割剝」,「必若救瘡痍,先應去蟊賊」實一語道破,今天澳門真的要救治滿目瘡痍,就必須除去庶官務割的歪風,更要除蟊賊。今天港澳特區,誰在做務割,誰是蟊賊,市民看在眼裡,實不言而喻!
1964年9月5日,颶風〈露比〉正面吹襲港澳,一死十五人傷。今天,松山登塔內仍有當年風災的記錄供市民參閱警惕。53年後的今日,一個名字溫順善良的颶風〈天鴿〉正面襲擊澳門,〈天鴿〉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但留下滿目瘡痍的景象卻教人驚嚇,欲哭無淚,一方面是因為〈天鴿〉的自然威力,另一方面卻完全敗露特區政府失職處處。台灣作家龍應台引用雨果小說《悲慘世界》的名言寫道:「驗證一個國家和城市是否發達,一場雨足矣,因為它或許有錢建造高樓大廈,卻還沒有心力來發展下水道;高樓大廈看得見,下水道看不見。你要等一場大雨才能看出它的真面目。」原來,風災更能劃分清楚社會的貧富階級差異,大財團博彩業有用之不竭的水電,住高山貴價屋苑的富人亦無愁水電,一般市民家居有電無水,或有水無電,下環區及筷子基區等草根階下層的家居卻缺電缺水,很多飽受風災蹂躪的居民仰天慨嘆何處是吾家!
風暴潮只需十多分鐘,沿海多處海水倒灌如排洪或瀑布,瞬間,水位高至二樓,澳門頓成澤國,叫市民觸目驚心。筆者撰文時已造成九死兩百多人傷,多個地下停車場仍然淹水,蛙人日以繼夜全力搜救生還者;保安司取消所有休假,總動員搜救;亦有不計其數的市民在家裡被玻璃碎片割傷,財產損失更是難以估算。由於不少大樹連根拔起橫越交通要道,許多天台簷蓬被吹脫、樓房外牆磚塊剝落,遍地破窗的玻璃碎片,公共交通幾近癱瘓。多特首亦請准解放軍駐澳部隊加入救災及善後工作。
美國政治家Thomas Paine講過:「一個真正愛國者的任務,是保護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免受當權者之害。」 (The duty of a true Patriot is to protect his country from its government.)。〈天鴿〉的侵襲,本來有責任保護我們生命家園的當權者,卻暴露種種劣績及不作為,成為市民痛罵草菅人命的鐵證。
曾經聽過香港前天文台長林超英公開演講時說:「天文台的職責是準確提供天氣變化引起災害的預警,這預警為基層弱勢社群尤為重要,一方面是他們接受氣候知識的意識較薄弱,另一方面比其他階層人士更要充裕的時間及空間面對。」一個專業科學工作者,竟有如此人文關懷情操,澳門官員怎不汗顏?
難以啟齒的澳門人死亡筆記
風暴潮導致海水倒灌是可以預知的,就連小強都能預警,有網民拍攝到成千上萬的甴曱擁到岸邊安全逃難。澳門氣象台卻漫條斯理,愛理不理,風災前並無發出具強而密集的預警通報,加上到了上午九點才改掛八號風球,少數不幸的上班一族,不是在路上遭殃,就是在地下車場被淹死。
今天,用「九死一生」來形容澳門風災下的生死實錄絕不為過。風雨交加,一名62歲的男長者從高樓墮下身亡,一名中國遊客被重型車輾過喪命,另一名35歲大廈管理員因為大風吹致撞牆頭部重創而死,最駭人聽聞的另外有多人於風災期到停車場查察,欲取回貴重物品,又或要開車離開,卻於瞬間被大水沒頂喪命,當中都為家庭經濟及心靈支柱。
最讓人扼腕的是十月初五街的雄記糧油店,創業兩老正計劃退休,欲把店舖交給兩子女傳承。颱風天一家四人正在店內收拾,兩兄妹快要將地庫的存米搬到高處,天意弄人,洪水突然大量湧入,先沖毀鐵閘及門前小矮牆,繼而撲向四人。兩老及時往閣樓躲避,但兄妹卻被洪水沖到地庫,街坊及兩兄妹試圖用硬物敲碎玻璃,最終失敗,眼白白看著兩人活活淹死。眾人無語問蒼天,敲問到底是誰之過?
澳門電力「有限」公司何時了
兒時,澳門電力經常供不應求,多年來,停電仍然經常發生。經歷過是次風災,不少市民才知道只是專營公司,澳門電力供應主要向珠海購入,今次颱風令珠海供電網重創,澳門受拖累,大規模停電。翻閱資料,澳門自1984年起向廣東購電,直到2004年只佔7.1%,但近年博彩業起飛,帶動工商業用電大幅上升,依賴程度亦大幅提高,到2013年,澳門政府從南方電網購入約40億度電,已佔總電量逾90%,其餘電力則來自本地電廠(5%)和焚化爐(3%)。也許大家沒有注意,中國內地的電網多數使用架空電纜,容易受天氣及人為因素影響,案例不勝枚舉。澳門很多低窪地區的電箱就在大廈門口,離地僅僅一公尺高,大水淹過,馬上停電,試問這小家小戶的停電力問題何時才能根本解決呢?而這種滯後的設計又何時能更換改良呢?小市民管你甚麼原因,只問如何根治停電問題。再者,有直選議員及專業人士猛烈批評當局過度背靠大陸,從沒計劃開發其他電力來源如天然氣等,由於官員及專營公司的疏失,卻要勞苦大眾承受惡果,又是怎樣的道理啊?
重返排隊輪街喉汲水的艱困歲月
由於氣象局不斷誤判延判風暴潮,瞬間大半個澳門頓成澤國,這正凸出幾個根深柢固的政策頑疾。經年累月,澳門工務部門,包括工務局及海水局,治水無能如歷史上的阿鯀,其實,街坊市民的真正渴求是選出能治水的賢士,徹底整治澳門水患。
澳門鮮有同時陷於斷電水斷網的危機。因澳門電力供應中止,幾個水廠均受影響停產。澳門自來水公司亦聲稱已啓動全面應急方案,不過,小市民真的不解是何等的後備方案,幾天以來,仍然缺水,高樓街及下環是重災區,垃圾滿街,臭氣沖天。市民被逼大開街旁消防水泵輪流盛水,彷彿回到童年去打井水及輪街喉的艱苦歲月。鄰近食肆、麵包店,就連快餐店都缺水而被逼停業。想不到這個世界旅遊悠閒之都,竟然淪落到如斯田地。
氣象局長下台又如何
氣象台為人詬病的問題多多,諸如屢屢沒有提前發出預警,多次誤判,讓市民低估災情,來不及做好防風防澇工事。或者說是故意延誤掛出適當的風球,市民強烈批評全因為了傾斜博彩業,好能爭分奪秒賺大錢,庫房亦多稅收,卻致市民生命財產於不顧。
災情如斯嚴重,特首才「施施然」到民防中心指導工作,又去災情輕微的離島作「離地」視察。深夜,特首才發表照稿讀的講話,予人欠缺誠意的冷漠感。翌日,國際輿論壓力龐大,特首才召集主要官員招開記者會,鞠躬向市民道歉,然後只說處理風災有不足及改善空間,氣象局長因私人理由提前退休。許多市民看了都非常「火滾」,直斥只道歉卻不認錯,亦沒有公佈是否查找不足,局長下台換人上台實難以平息民憤。
澳門政府再不可以窮得只剩下派錢
特區政府的一貫作風,講就天下無敵,做就有心無力,遇事快閃,死不認錯,多多錢都肯花,最緊要捂住澳門人把口!甚麼陽光政府?甚麼科學施政?都是空話。
特區政府坐擁6000億儲備,崔特首宣佈透過澳門基金會發放13.5億賑災善後,其中給予死難者30萬元慰問金,資助維修家居等3萬元。此刻,澳門市民不須要高員作人肉紙板,最需要的是適切的關懷,還有就是同心合力移走堆積如山的垃圾。
(原載於香港明報副刊2017年8月27日)
2018年12月15日 星期六
《骨妹》的職場骨氣生活術
印象中,《骨妹》是第一齣澳門人執導的電影在澳門電影院上映,既是澳門電影零的突破,更是首次揭開澳門骨妹職場五味紛陳的好電影。
《骨妹》的導演是在澳門土生土長的梁欣羨Tracy,曾在台灣讀電影,學成歸來後拍了很多短片及紀錄片,獲獎無數。《骨妹》是梁欣羨個人執導的首部長片,延續其女性主義與同性戀的電影風格。過去,澳門被看扁了是文化沙漠,能登上文化中心劇院上演的澳門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可幸,陳欣羨為澳門吐氣揚眉。在面對面聆聽梁欣羨的拍攝苦樂時,很男生的打扮,性格爽朗,盡現傲骨,但就一點傲氣都沒有。也許,這個是職場眾兄弟姊妹要好好學習的。正因為有傲骨,才能鍥而不捨;正因為沒有傲氣,才能兼聽精進。
《骨妹》是小人物題材,劇情簡單,能獲得本土及外地觀眾認同,取得商業利益,實屬難能可貴。在澳門黃賭毒盛行的澳門,市井之徒眼中的骨妹,總被污名化為「邪牌」。編劇歐健兒運用人類學的調研方法,深入骨場的職場世界,輕而易舉地除去「邪牌」的惡名,透過四位情同手足的骨妹,一一化解骨場的種種險惡挑戰。
骨妹18號靈靈及19號詩詩,這段真實感人故事,貫穿及見證了澳門回歸前後十多年之間的變化。《骨妹》是產後顯然胖了不少的梁詠琪(Gigi)復出新作品,講述已屆40歲的詩詩,本來已經安穩結婚,且定居台灣,但因為要回澳門領取一筆保險金,才趁機回到土生土長,闊別十多年的澳門。舊地重遊,免不了勾起難忘往事,少不了在骨場認識的另外三個姊妹,尤以同居共養一個小孩樂樂的靈靈。
詩詩是個好學不捲,知慳識儉,行規蹈矩,兩脇插刀的義氣仔女。靈靈是個表面堅強內裡脆弱的「大家姐」,既能賺錢養活鄉下的家人,又能好好照顧身邊每一個朋友,兼且很吸引男人,但就不知道情歸何處。劇情若隱若現地說出兩人的特殊關係。直到詩詩再回來,靈靈因交通意外身故,才恍然大悟,澳門才是自己的家,靈靈才是一生所愛,決意離開癡癡愛他的丈夫,立根澳門。
一齣講骨場服務色迷迷男人的女人辛酸故事,就算是要投其所好,亦有骨妹的底線。守住這底線,憑著四姊妹休戚與共與出生入死的情義,活出職場該有的傲骨。
天天在職場打滾的打公仔,可有想到要好好守住自己的職業底線,努力經營該有的傲骨,但就樂意在職場接受種種磨練,洗盡阻礙職場生涯發展的傲氣。
可以失業不可以失志
澳門是個失業率很低的繁華都市,失業率通常徘徊在2.2%左右,等於說幾近全民就業。失業為許多澳門人來說,只是個暫時喘息的機會,很快,幸運之神會再度降來,又會找到一份新工。但是,茫茫人海,總有比較倒霉的朋友,萬一你失業了,不!換個積極一點的說法,如我仍在待業中,可知道怎樣逆境求存,迅速返回職場。又或者說,天天上班的打工仔,為何有那麼多朋友說跟失業的心情一樣呢?
1981年暑假,我讀完大二回來,真的整整一個假期找不到暑期工,耗在家裡,心很不踏實,偶爾逛街,看了一齣與我當時情況很接近的港產電影《失業生》,至今印印象深刻。還好,2017年電影再度修復,可以在網絡上找到欣賞。電影由張國榮、陳百強、鍾保羅等擔綱演出。故事講學校裡的幾個好同學,畢業後面對自己人生道路各自做出了不同的決定。張國榮家境清貧但性格叛逆,經歷了很生活磨難,人變得成熟,亦容易化解與富貴好朋友陳百強的嫌隙。富家子陳百強熱愛音樂,一心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在不被家人理解後憤然出走,與阿國榮等人一起去打工,並熱切追求真致摯純淨的愛情,最後開了自己的個人演唱會,弟弟鍾保羅選擇了一條父母喜歡的道路,但也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者哥哥和朋友。
也許,這齣電影不完全講失業,但就道盡年輕人的得意與失意,朋友是人生最寶貴的資源,在彼此砥礪之下,比較容意走出失意失業的谷底,向自己地理想人生邁進。今天,年輕打公仔們很多都並不快意,主要原因是澳門很單調,工種選擇不多,不是賭場、教師就是公務員。最新調查顯示,有40%的畢業生只想投考公務員,試圖在穩定的工作之餘,再開創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
不錯,澳門的失業率奇低,但很多職場年輕打公仔說其實跟失業沒分別,工作沒有目標、沒晉升機會、更沒有滿足感,買不起樓只能買車,更嚴重的憂鬱只覺得是一根工作過長甚至過勞的螺絲釘。這個年頭,年輕打工仔最艱困的不是應付工作的要求,而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特別的意義與價值。換句話說,就是要學懂如何樂觀尋找工作的特殊意義,有了意義上班才有動力,更不必刻意在工作以外尋覓另一個人生。
默劇大師差理說人是大時代工廠裡的一根螺絲釘,但要建立置身整個機器的自豪感,螺絲釘鬆開甚至脫掉都讓整台機器失靈,失業不要緊,失意才關係重大啊。
邊個介紹你架
兒時週日下午,都會安坐家中看粵語長片,張活游、南虹、新馬仔、鄧碧雲等主演的小市民角色,經常為口奔馳而跑荐人館。原來,荐人館就是職業介紹所。幾乎,所有負責見工的人,都會問新馬仔、張英才等……「邊個介紹你架?」應徵者不是拿著荐人館的信,就是說出某某人介紹我來。如果沒有荐人館或後台推薦,通常都會被視為「白撞」。
一九八一年,方育平憑《父子情》電影榮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故事有兩個男主角,少年羅家興及父親羅山木。羅山木是一家公司的文員,由於沒人事後台推荐,加上英語不好,一直屈屈不得志,錯失多個升職的機會。羅山木恨鐵不成鋼,但兒子羅家興卻在作文課寫我的志願是戲院帶位,可以一看再看同一齣電影,又有薪水。其實,羅家興並沒有興趣出國浸鹹水讀好英文,然後穿西裝打領帶在洋行上班。但父子情深,羅家興還是完成父親的期望,出國讀商科。畢業了,羅山木從家樓下信箱拿到兒子輝煌的畢業證書,誤以為可以擺脫沒人事的厄運,憑兒子的實力就能入行上位。過於驚喜的羅山木心臟病發,在樓梯昏厥失救。羅興國沒有學以致用,走進白領階層,反而千方百計找人推薦,進軍電影界,最後,一嘗所願。
無論是粵語長片的舊時代,又或是今天資訊年代,中介人仍然不可或缺。傳統的荐人館,到今天的人力資源中介公司,職能就是介紹工作。廣義而言,舉凡衣食住行育樂,婚姻介紹,陰陽相隔的問米,以及宗教神人交往的神職人員,都在履行中介者的任務。
不管名稱如何,無論是介紹普通工作,抑或是協助跨國企業從事獵頭找CEO,我們都說在作「第三方專業」。所謂「第三方專業」除了配對工種,還要幫忙入職的所有事務、必要時給予適切的心理精神輔導。當遇到勞資雙方有衝突時,還必須提供非常專業的調解談判服務。
有志從事中介服務的朋友,可有想到該具備的人格特質嗎?首先,對人與事都有心有力,既能管理一大堆的文案,而又能敏於回應雇員及雇主的各種心理需要。再者,樂於學習最新的調解及談判之道,並勇於迎接任何相關的挑戰。
任何時代找工作,仍免不了多少的人事後台,但隨著社會進步,有機會取而代之的是專業的人力資源中介機構。當然,實力及誠信依然是最重要的職場資本。
職場關公災難有得斟
論到澳門公務機關的職場關公災難真的不勝枚舉。八月六日下午一點多,風雲變色,突然下大雨,氣象台旋即掛出暴雨警告。但是,有網媒發現氣象台網站上的雨量竟然是零。記者追訪氣象局,回答非常吱支吾其詞,不是說沒電就說網頁程序出問題,關公再次出現,公關災難一發不可拾。今年三月,山頂再爆出醫療糾紛,一名病人因肺炎救治無效死亡,山頂醫院回應事件時,批評事主女兒高醫生只是實習醫生,不能和山頂的專科醫生相題並論。後來,傳媒追查高醫生是醫學博士生,有多年行醫經歷,並非剛畢業的實習醫生。顯然,關公又大駕光臨山頂醫院,公關災難紕漏百出。面對公關災難,請關公出來,找藉口或說謊,又或是顧左右而言他,甚至「死雞撐飯蓋」,都是惹人討厭的敗筆。其實,真誠說一聲對不起,承諾改善及勇於兌現就比較容易化解公關危機。
香港有位專門教人化解關公災難的專家徐緣,先後出版多本消災解難的公關拆局書,書中舉出中外香港不同關公災難的案例,還有拆局之道,看了不但讓人捧腹大笑,更重要是點出如何化解職場公關災難。
近日,徐緣又出版一本新書名為《銷災》,主打教大家如何避免在網絡上犯下重大的公關錯誤。徐緣說網絡是EQ及氣度的試練場。素人突然變網紅,網紅一下子被罵跌到谷底。網絡公關災難源於沒有思前想後的方寸大亂或虛榮燥動所致。所以,徐緣出版了這本網絡公關手冊,職場打工仔也好,從事PR的朋友也好,老細也好,多少學點公關技巧,少點請關公出場,顯然是職場致勝之道。
《銷災》分上下篇,上篇講避免自製危機。香港名導演王晶兩年前於大台批評香港青年人很不濟事,口氣大且苛刻,引爆港青發起罷看《賭城風雲3》,結果票房慘收,最後道歉賠罪,風波才平息。這就是財大氣粗自製的關公災難。今年四月,聯合航空爆出超賣機票抽籤趕人下機的事件,執行長還反駁一切按本子辦事,但受害人David Dao兩度開腔表示受傷仍在留醫,事件交由律師處理。網絡瘋傳此事件,皆譴責聯合航空超賣不當,公關拙劣。最後,聯合航空主動與事主和解及賠償,並向公眾道歉,且承諾往後會認真處理超賣。
凡是爆發公關災難,一旦勞動關公出臺,公關專家Lazare說,無論如何先道歉,而且說明好的道歉包括認錯、解說、真誠自責及進行補償。當然,改善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人愛面子,抗拒道歉,卻引發更多公關災難。真誠說一句對不起,其實不難,比不斷拆解關公災難更費力更難。
職場擺渡人
新派台電影《擺渡人》(See
You Tomorrow)毀譽參半,但為職場打滾的打公仔而言,絕對是一齣很有啟發的片子。男主角陳末(梁朝偉飾)是一個情傷重創者,為贏得紅顏何木子芳心,三度敗醉於何木子調配的烈酒See You Tomorrow,喝下後不到五分鐘就倒地,漫慢長夜瞬間過去,急不及待明天再來,就是為了能再見何木子。最終,陳末抱得美人歸,但何木子又在地平線上與陳末相擁後離世。
陳末決意化悲痛為正能量,藉開酒吧為名,以擺渡人為己任,樂意把載浮載沉的人生遇溺者送到彼岸。擺渡人幫助每一個求助者經歷「我來了→我累了→我好了→我走了。」能越過這四個階段,就能放下痛苦,到達彼岸。電影總共由三個故事串成,陳末走出與何木子苦戀的陰霾,全力支持管春與失憶的毛毛再愛,以及教導小玉成為佰渡人,幫馬力從新振作。陳末跟每一個徒弟說:「擺度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感同身受,才能擺渡對方脫離困境。」
無疑,職場打公仔上班盡責,做好份內事。阿媽教落,「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各家自掃門前說,不管他人瓦上霜」。換言之,多管閒事就是職場大忌。職場職場有兩種人際關係,即正式的工作關係及非正式的人情關係。
簡單而言,辦公室通常透過分工合作展開業務,著名社會家韋伯說是科層體制,無論公司行號的規模或大或小,科是同級的各部門,層是上中下從屬的關係。縱橫交錯的職能必然形成合作關係。所謂的合作,不單是公事,亦不可能純是工具理性能完成。
人是非理性且感情用事的動物,要成就一件公事,除了必須的辦公室專業能力外,人亦需要非正式關係的營造及扶持,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今天,如果要在職場有所成就的話,除了透過高績效的工作表現外,還應該努力建構成功的非正式辦公室人際關係。
陳末說的感同身受,是職場非正式關係的重要能力,任何人都需要被愛,被扶持,都會因為家庭或感情等困擾,率先希望在辦公室找到傾訴的伙伴,渴望得到認同理解。打公仔可以致力透過擔當擺渡人,一方面學習助人的原理及技巧,一方面亦可以讓自己的處世能力更趨成熟。
有天,你的伙伴來了,跟你說累了,你能讓他好了,無私地讓他走了,這將是非常成功的打公仔。職場路上,有擺渡人在,生氣盎然!
職場上罵人與回話的本領
香港著名職場演說教練黃桂林 先生一次受邀到澳門演講,非常幽默精彩。問答環節,有教師說經常上課被學生用粗言穢語問候,求教黃 先生。黃 先生語出驚人回話說:「大家咁話!」一句話簡單漂亮的回話,一定讓對方無辭以對。現場,即時掀起雷動的掌聲,充分反映這曲線回話,既不辱斯文,亦可以吐一口烏氣。
最近,澳門到處掘路,日掘夜掘,塞車擾民,從未想像從西灣燒灰爐坐巴士到水坑尾,足足塞了一粒鐘才到,死未!怨氣無路訴,有人二次創作,在社交網站瘋傳《連希特拉都頂唔順澳門塞車》的配音短片,傳神的廣州話粗口滿天飛,換來二十幾萬的點擊,罵得痛快,看得心爽。
有朋友在政府部門「捱騾仔」,上司精神失常,三日一小罵,五日一大罵,罵到體無完膚,罵到麻木,但真的很難受。回到家,不自覺地把負面情緒發洩在妻小身上。我建議他讀自卑心理學家阿德勒的書,他看到書上說:「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老是尋求認同、在意他人評價,到最後我們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別人的課題,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要區分是誰的課題,只要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朋友頓時醍醐灌頂,脫胎換骨,以後不再介意上司罵。
有一天,你當上了上司,切勿「媳婦熬成婆」,重蹈上司的覆轍,切記要成為罵下屬也會被愛戴的上司。聽起來好像很理想,其實不難做到。首先,當上司要明白發火與罵人的分別。發火完全是自我中心,非常情緒化的惡表。但是,罵人卻是以對方的成長及機構的利益著想,大義凜然,有大條理由罵。其次,要針對「事」去罵,甚至是可以大罵一頓,但就不能「人」身攻擊。再來,罵完以後,還應該指出可以改善的地方,且給予機會及支持。更厲害的上司完全懂得公私分明,明明上一分鐘罵到頸筋都現出來,下一分鐘,就能與下屬稱兄道弟,甚至給予更多的關懷。到了下一次,再罵下屬時,身為上司倍感理直氣壯,身為下屬亦倍感痛快地改善。
罵人不是潑婦罵街,要懂得罵人的本領;挨罵的亦不是消極的「跪地餵豬乸」,亦要懂得回話的本領。如此,上司下屬才能在罵與回罵的衝突中成長。
梅長蘇的職場防禦敵人術
職場如戰場,爾虞我詐,兵不厭詐,實乃職場兵家常事,你不害人,人會坑你,你不以人為敵,對方卻處處以你為(假想)敵。孫子教落,知己知彼,方能禦敵有道,始能百戰百勝。一位名不經傳的職場少女,化名海宴,寫下四冊巨著,2015年最受歡的內地電視劇當然非《瑯琊榜》莫屬,故事不但情節扣人心弦,推理慎密,高潮迭起,打破過去老套的橋段,大快人心之處,在於能屢屢展現邪不能勝正。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這部小說教會我們如何防禦職場敵人。
《瑯琊榜》是個復仇的故事,講梁朝隨父親林燮出征梅嶺的赤焰少帥林殊,大難不死,但身中劇毒無比的火寒毒。林殊幾經多番削骨挫肉之痛,終於解除火寒之毒,但就完全改變樣貌,體質陷於虛弱畏寒,只能活到四十歲。後來,林殊在瑯琊閣潛心學習謀術,化身為天下第一大幫派江左盟盟主梅長蘇。十二年後,梅長蘇已是名滿天下的麒麟才子,卻刻意化名為蘇哲,以養病為由,憑一介布衣書生論政之才,重返帝都管治核心圈,決心在自己有生之年令靖王成為儲君,最終為祁王及赤焰軍復仇及雪冤。
綜觀梅長蘇的謀略智慧,很能轉化如何面對職場敵人。首先,是引蛇出洞,換成現代的術語,就是讓對方先以為贏,勝利沖昏頭腦,於對方冷不防時,再佔上風,甚至打敗對方。職場的讓利,不單是謀略,更是謙讓得體的道德品質。其實,小說裡的梅長蘇從沒有故意設陷阱坑人,只是處處表現退讓,而對方就更是咄咄逼人,不單露出狐狸尾巴,更目張膽地自曝其短,最後敗於自己的弱點及邪惡。
不過,單是謙讓退避不是職場上策,更重要的是懂得保護自己。梅長蘇的著名警語:「當你不知道敵人的箭究竟會射向何方時,一定要先護住自己最要害的部位。只要不被一招將死,其他的都可以徐而圖之。」換句話說,只要守住關鍵死線,不讓自己身陷死角,還能保住飯碗,又保住做人處事的道德操守,鬥長命,終會反敗為勝。
其實,職場敵人不難對付,難就難在於我們有沒有沉靜看待全局的能力,讓利只是讓敵人分心,守住要害是生存之道,害人之心不可無。穩守之後,始能圖謀成功大業。
再忙都要拿《瑯琊榜》來好好一讀,能給大家的,又豈止於禦敵之術呢!
職場裡的350個童話法則
童年時,大家都以為童話是說給孩子聽的,怎料到,原來童話也可以說給大人聽的,甚且,童話是可以說給職場打工仔。近日,日本著名職場專家上阪徹出版了新著《職場裡的350個童話法則》,透過35個知名及不知名的童話,帶出職場打工仔該有的生存智慧及應對之道。
第一章是〈培養質疑力的7則童話──耳熟能詳的童話,應該從「後面」開始讀〉,裡頭包括七個大家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但就不會落入俗套,給予大家無限的驚喜。試舉第一個〈龜兔賽跑〉為例,兔是因為輕敵懶惰而敗給烏龜。上阪徹卻認為兔落敗的最重要原因是過份把注意力放在龜速的烏龜身上,而龜卻非常專注,往終極目的邁進。同樣,在職場上,不乏優秀卓越人才,惟是,卻經常陷於辦公室政治而忘了專注工作。第二個故事是〈北風與太陽〉,上阪徹認定原著故事一直先有北風壞太陽好的結論,然後再鋪排對太陽有利的情節。事實上,北風與太陽各有優勢及劣勢。在職場上,通常溫良比較好,但有時卻要強勢處理辣手的問題,尤其是面對不稱職的員工,更應果斷俐落。
第二章是〈培養思考力的7則童話──日本民間傳說真正值得學習的地方〉,其中〈摘瘤老爺爺〉的故事,提醒在職人士只要樂觀,很多根深柢固的問題都可迎刃而解。第三章是〈改變習慣的7則童話──透過鮮為人知的故事,重新審視每一天〉,裡頭的〈兩個袋子〉說到天神給人兩個袋子,一個在胸前,掛滿別人的缺點,一個在背後,掛滿自己的缺點。人往往只看到同事的缺點,甚至放大,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引發出許多不智的人我矛盾衝突。第四章是〈改變人際關係的7則童話──從小地方著手,改善人際關係〉,內裡有〈搬運神像的驢子〉,驢子以為人人敬拜牠,心生驕傲,後來才知道是敬拜牠背上的神像,寓意要懂得分寸及謙讓,更要懂得不居功。第五章〈成為精英的7則童話──完全改變心態〉,裡面有〈狐狸與貓〉的故事,說到狐狸自以為最聰敏的動物,臨危應變能力強,貓卻說自己遇到危險就往樹上躲。有一天,獵人派出獵犬四出圍捕狐狸,但再聰明的狐狸終歸難逃一劫,而貓卻一躍跳到樹上。上阪徹說,在職場上,不要自滿,而應找一家能不斷自我增值的工作,學會在困難與挑戰中成長發展。
這本書正在熱賣,可有想到案頭書架上都放一本,隨手翻閱,必有所得。
訂閱:
文章 (Atom)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
-
人的一生,都是先從被照顧者,獲得充裕的關愛後,慢慢轉變角色成為照顧者,然後,到了人生最後階段,又變回被照顧者。簡單而言,人就是活在被愛與去愛的互動場域中。 電影《桃姐》與《淪落人》都是低成本製作,講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故事,前者是小主人 Roger...
-
誠如上週本欄所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兩個星期內爆紅全世界,六月十二日有一百零三萬上人上街她面不改容,且於當晚遊行結束後十一點,宣佈 《逃犯條例》 仍然如期於十六日硬闖立法會,此舉「辣 㷫 」 全香港市民,立刻引爆當晚的警民衝突事件,還導致六月十六日兩百萬人上街遊行,高...
-
近日,一段二○一一年的香港小學辯論賽冠軍賽片段在社交媒體瘋傳,又重新引發熱議,點擊超過三十多萬。油麻地天主教小學與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就「香港兒童真幸福」為題展開激烈辯論,片中一名女生突然激動地質問對手:「你哋係咪嬲我呀?」這句話瞬間在網上爆紅。許多網民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