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2日 星期六

教心輔導力有不逮 哲學輔導救腦扶心

 


     

       上週拙文《學校課程堅離地,哲社心學救孩子一文刊出後,沒想到在網絡上迎來兩萬多人的點擊及兩千多人的回響,意見非常兩極,有批評筆者更離地,完全不了解當前澳門學校教育的實況;亦有正面認同澳門學校教育堅離地。筆者非常感恩拙文能收拋磚引玉之效,引發更多的討論,即是說很多人非常關心今天莘莘學子的學習狀況,更甚的是非常關切他們的心理及精神健康。筆者必須澄清一點,完全無意要廢除傳統學科的學習,只是不要為了競逐名校及校內外的考試成績,把本來要教的常識,置換成高深莫測堅離地的專業知識;而每週傳統的學科節數應進一步縮減,好騰出課時上哲學、心理及社會普及通識課,好讓孩子能在校內學到更多與生活有密切關係的知識。甚至,當心智單純脆弱的孩子走在他們以為的末路時,也許哲學輔導就力挽狂難,在最危急的時刻發揮理性解難的力量,讓焦灼不安的心能平靜下來。

        自一九八九年以來,教育行政部門首先在公立學校提供學生輔導服務,並於 一九九四年開始資助民間輔導機構,派駐輔導員到私立學校提供學生輔導服務,據官方的文件顯示,輔導諮商服務秉持以生命教育核心理念,提供預防及發展性輔導,且按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及就學狀況,分別以駐校學生輔導服務及離校生支援服務 等形式開展。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生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學習面對逆境 和困難,解決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從而發展潛能健康成長並達至全人發展。目前,駐校的學生輔導員約有兩百多位,包括駐校社工和心理輔導員,服務本澳現約有接近八萬名學生,比例為一對三百左右。除了駐校社工輔導員外,亦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樂意自行投放資源,自聘專業輔導員,填補駐校的不足與限制,就如有學校專門聘請服務家長的專業輔導員,成效卓然,值得借鏡。

         從學校輔導員通常必須具備社會工作或心理輔導相關學位的人士才有資格升任。澳門學校輔導服務快接近三十年,從最開始輔導員就是社工的代名詞,到今天已經細分成社工、心理及精神健康等專業,從被投閒置散到今天專職負責幫助學生解困,確實已經起了很大的改變。惟是,學校輔導服務永遠趕不上社會變遷所衍生的學生問題,譬如有中學生在社交媒體組成鎅手群組,不斷上傳鎅手的片段,令學校、社工及駐校輔導束手無策,難以應對。

        據筆者走訪多個不同團體的學校輔導員,工作上的無力感非常強烈,主要原因是難以被公開認同是在進行專業且有成效的服務,經常被誤解輔導員的工作就是陪學生聊天,疏導一下他們的情緒而已。實在,有需要接受輔導的學生不是得了傷風感冒,多喝水多休息,頂多吃幾天藥就好。幾十年來,學校也好,社會工作服務單位也好,一直視輔導是心理及精神範疇的工作,換句話說,只要做好心理諮商,又或者是精神復康,就等於完成輔導任務了。近年,輔導專業復古,重返哲學世界,發現哲學的理性、邏輯、甚至解難智慧對與輔導學生,尤其是對人生充滿迷茫的對象,都起了一定的輔導,甚至徹底治癒的作用。其實,許多教育心理及諮詢輔導都是憑藉一些哲學理論而逐漸建構出來,那麼,哲學為何不直接出手來應對愈加嚴峻的精神健康問題呢?

 

哲學輔導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是甚麼?

哲學是愛智之學,哲學重理性探討,理性探討必須有知識的支持,而甚麼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哲學尋求的第一任務。今天,我們從不問學校提供給孩子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嗎還是已經過時甚或與生活脫節的呢如果給孩子從小研讀哲學,就能在師生的良性互動下不斷精進學校的課程知識,而不致於造成教育浪費。同樣,為幫助孩子解困,最有價值及最恰好的知識是最能派上用場的。哲學亦探討倫理人生,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先教會學生做個善良的人,然後才知追求知識。哲學還會追問根本的問題,如世界的創始與終結,宇宙的本體是甚麼又與我們又何關係當人遇上生命陷於最低沉迷茫的時刻,這樣的形而上學就能幫助孩子渡過當前思緒煩亂的關卡。

哲學輔導是一種以哲學思考和探究為基礎的心理輔導方法,旨在幫助人們通過哲學的理性思考來應對生命中的挑戰、困惑和疑問。哲學輔導的核心理念是個人的問題或困境往往是在思想層面上產生的,因此通過哲學思辨和對話,人們可以深入探究其問題背後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找到更深層次的解決方案。

哲學輔導通常由一位經過專門培訓的哲學輔導員與受助對象進行對話,以促進受輔者的自我探索和思考,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當前問題,還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哲學輔導通常使用的方法技巧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在他的哲學對談人生中,不斷向自己及別人指出認識自己」(know thyself的重要,人的一生可以說是自我認識、自我追尋與自我實踐的旅途,可是,現實的學校教育卻只教導孩子認識學科、認識國家政治,卻不教孩子認識自己。

       哲學輔導其實就是一門透過理性思考認識自我,從而能好好靠自我的力量去生活的學問。哲學輔導通常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括:

1.問題討論:哲學輔導使用哲學概念和問題輔導受助者思考其所面臨的問題。透過問題討論,受助者可以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和意義,並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譬如有受助者求助時說自己不想活,那麼,哲學輔導就會用類近剝洋蔥的方法,層層敲問,從甚麼是生活?為何不想活?怎樣才能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動力等。

2.反思澄清:哲學輔導提供反思練習,讓受助者進一步思考和探究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反思練習可以幫助受輔者更清晰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信念、偏執和行為對生活的影響,從而透過必要的理性澄清技巧,幫助受助者撥亂反正。

3.詮釋分析:哲學輔導會使用詮釋分析的方法來幫助受助者探究其所面臨的困惑和疑問。詮釋分析是一種對話技巧,蘇格拉底是這方面的開創者,他每次與別人辯論時,都會先問兩個問題,一是你的意思是甚麼二是你是怎麼知道的?就如蘇氏碰到士兵,會問勇敢是甚麼意思?士兵說上陣殺敵。蘇氏再問如果打不過對方,退守重整軍容又算不算勇敢呢?士兵回應說都應該是啊!這就是哲學輔導常用的詮釋分析。

4.對話練習:哲學輔導經常進行對話練習,幫助受助者學會更有效的溝通和表達方式。對話練習可以幫助輔導對象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觀點和意見,從中學會同情理解及理性批判,從而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及自信心。

 

哲學輔導已經走進世界各國學校受教者的腦與心

        哲學輔導作為一種復古又新穎的輔導模式,具有獨特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特點,已經受到教育及諮商界的關注和認可。以古希臘經驗主義鼻祖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例,他指出人的行為是由心理性向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 所引導,然而,心理性向是由他對什麼是好的判斷 what is the good)所構成。所以,這就是為何我們今天要倡議哲學輔導要大行其道的原因。再舉一個例子,斯多葛主義(Stoicism)雖然同屬於古希臘哲學,但今天,已經被廣泛採用作治療焦慮的哲學輔導良方。據這個主義的倡議,人不僅是被發生的事情困擾,更受困擾的當事人對事件的負面解說,我們很多時候控制不了事情的發生,但可以控制我們以何種中肯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就如學生失戀自殺,也許失戀不受控制,但可以控制的是該如何積極解說及面對。又或者我們都很熟悉的半杯水,負面的解說是少了一半,正面的解說是還有一半。 換言之,哲學輔導既能補充心理社會輔導的限制,更能鞤助受助者喚醒大腦的理性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困難。

        總的來說,哲學輔導在世界各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教育改革和學校輔導的重要發展方向。哲學輔導的成效也得到了證明,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考能力、道德素質等方面的素養,讓學生更好地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敬告家長及政府,今天澳門的學子正陷於思緒異常脆弱的境地,是時候引進哲學課程與哲學輔導,讓孩子在顛簸的人生路上能手持照耀前方的哲學明燈。

這個世界會有一種職業是兒女嗎?

 


        

         「啃老族」是一種全球化現象,尤其是在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日本、南韓、遠至歐洲義大利、西班牙和北美等地,由於高昂的生活費用和經濟不穩定性等因素,「啃老族」層出不窮。這個席捲全球的社會風氣,吹到今天人口紅利積弱,失業率飆升的中國,衍生出一種新的職業,竟然為人兒女都可以是一種職業。「啃老族」不好聽,形象很負面,全職兒女感覺正面,甚至予人冠冕堂皇的印象。

         現代社會經濟不穩定和成本高昂的生活費用,全球化使得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對於那些缺乏資源和機會的人來說,尤其是年輕人,經濟上的生存壓力可能會讓他們不得不依賴家庭的支持,尤其是財政支持。此外,現代社會的價值觀也在改變,許多人認為,職業發展、事業成功和賺取高薪不再是人生的唯一目標,而是更注重個人生活品質和生活滿足感。因此,有些人選擇放棄高壓工作和繁忙的生活節奏,選擇與家人在一起並享受生活。這種價值觀的轉變可能會導致一些人成為「啃老族」。

         總體而言,全職媽媽司空見慣,全職奶爸亦日漸普及。如今的年輕人,則流行化身為職業兒女回家就業,說是一種新型的脫產生活方式,其實,由來已久,只是新瓶舊酒而已

 

「啃老族」搖身一變成為「全職兒女

         疫後中國經濟就業形勢非常嚴峻,不只出現大批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回家做全職兒女照顧父母,就算拿到碩士博士學位,也可能淪為低收入一族。最近,大陸公佈就業及失業的數據,北京最大的飲食集團美團的外送隊,原來有很多是碩士生,甚至是博士生,而每趟外送的費用竟然下調到三元一次。舉了解,內地民營工人月薪約五千元,公務員月薪約八千元,整體失業率為5.4%,而青年失業率高達20%。面對就業困難,有部分內地年輕人決定放棄在求職市場繼續掙紮,選擇回家做全職兒女。根據中國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近日發佈的《2023『考公人』求職觀察報告》顯示,有13.3%受訪者坦言自己是父母的「全職兒女」,靠照顧父母、做家務等賺點生活費。在豆瓣上一個「全職兒女工作交流中心」群組內有接近三千人,幾乎都是高學歷的年輕人,礙於當前就業形勢不佳,只好選擇成為「全職兒女」。

        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二○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語重心長地強調中國有六億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們平均每個月的收入也就在一千元左右。今天,中國人口與人才紅利降為人礦,中國新任國務院總理李強還是解說。中國正迎來六十一年來首次人口負成長,而養老金缺口越來愈大,於是,失業大軍回家當全職兒女,家中老人憂心微薄的養老金會被「啃老族」侵蝕殆盡。

        看起來跟日本的啃老族不太一樣,在日本,這群人回避一切社交,宅在家裡,完全靠父母養活,並對未來沒有任何欲望,所以又稱為低欲望隱蔽族,而全職兒女好像比較積極正面,按照他們的說法,暫時靠父母養活,只是一種緩兵之計,先在家養精蓄銳,積極提升自己,等待時機。

        中國父母總是一邊望子成龍,一邊心軟想多扶持他們多一點,會全力支援孩子考公考編考研考博。所以,也並不排斥畢業後的兒女繼續留在家裡。實在,時代雖然過去,但是養兒防老的心態仍然盤據在很多國人父母心中,兒女能留在身邊多陪一段日子,總比兩個孤獨老頭守在家中好。

        很多人開始當起全職兒女時,都曾經安慰自己說只是過渡階段,只要一有機會就會找到工作,而做父母的大多也小心翼翼,生怕傷害了兒女的自尊心,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了。甚且,更有些照顧子女無微不至的家長,深怕兒女長時間呆在家裡會喪失存在感,誤認自己已無價值可言,會產生焦慮憂鬱,還主動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幫他們作心理輔導。

 

家庭本來是個溫馨團體,正被冷漠組織化吞嚥

       全職兒女身分的流行,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原因是中國的經濟環境不好,很多人失業。在一些發達國家,特別是年輕人進入工作市場後,他們可能會遭遇到高房價、高學費、高生活成本等問題,很難承擔這些費用,因此依賴家庭成為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此外,社會不穩定、經濟困難等因素也會導致許多人失去工作或收入減少,從而成為全職兒女。第二個原因是中國進入了老年化社會,很多老人到了高發病時期,有基礎病等,他們需要有人護理,與其請外面的人,不如花錢請自己失業在家的兒女。第三個原因是有一部分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不適應社會的競爭,也不願意出去找工作,家庭條件也好,就在家做做家務,討好一下父母,然後父母給他發一點工資。第四個原

因是文化因素。在一些文化中,對家庭的職責和義務有較高的要求,包括照顧年長的父母和其他親屬。因此,全職兒女在是當今比較普遍的全球化現象。

        從社會學的考量,職業兒女是一個相互矛盾的概念。首先,要懂得團體組織這兩個概念的分別,簡單而言,家庭是團體,而公司是組織,表面上看有著相似之處,但也存在一些不同點。團體通常指的是一個由少數人組成的群體,他們有著共同的興趣、情感需要及價值觀,甚至有血緣關係,通過相照顧、責任、尊重與了解促進彼此的成長。

         相比之下,組織通常指的是一個較大的、正式的、有明確結構和管理層次的單位,其目的是為了實現特定的目標和任務。組織通常是由一組人員組成,他們在各自的職位上扮演特定的角色,並遵循特定的制度、規則、評核來達成目標。團體通常更加靈活,沒有明確制度,關係更為平等融和,組織通常更加規範化,成員之間的關係更為等級化,並且決策通常由管理層或特定的人員做出。組織的成員通常需要有工作表現和貢獻,來換取合同或薪酬關係。

         簡單做了對比以後,就知道在家庭要實施組織的制度規範是難上加難的事。譬如怎樣去制定子女在家的工作時間及工作量如何評核他們的工作表現怎樣制定獎懲制度,表現不好會辭退他們,甚至趕出家門嗎家本來就是一個講究人情的團體,硬要搪塞組織的要求進去,家就不成家,組織亦不成組織。慢慢,會衍生更多衝突,隨時家變。

        全職兒女是個得不償失的下下之策,會出現很多難以處理的後遺症:

1.子女更難以獨立:全職兒女通常會依賴父母的經濟和生活支持,因此他們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獨立面對生活和人生的挑戰。2.欠缺人生規劃:全職兒女很可能缺乏人生及事業目標和計劃,因為他們不需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這可能會導致他們缺乏動力和方向性。3.造成家庭更沉重的負擔:全職兒女可能會感到愧疚,因為他們需要依賴父母的經濟支持,但這種依賴關係可能會對父母造成負擔,長遠會造成親子間既愛又恨的關係。4.生活習慣衝突:全職兒女的生活習慣可能與父母不同,例如睡覺時間、飲食習慣等,這可能會導致生活習慣衝突,正所謂相見好同住難,有著利害關係的生活更會衝突多多。5.家庭角色衝突:全職兒女的角色定位可能與父母不同,他們可能希望維持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但父母可能希望他們為家庭做出貢獻,這可能會導致家庭角色間期望落差巨大的衝突。

 

        解決全職兒女的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努力。首先,政府可以制定更開放多元的自由經濟政策,提供更多要償還的福利措施,以幫助那些需要經濟支援的人。其次,教育和就業機會的提供也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此外,鼓勵人們自力更生,擺脫依賴家庭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最後,加強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自立自強的能力,也可以幫助減少啃老族的出現。

         家是一個短暫的避風港,家是一個彼此扶持的園地,別讓家不成家

澳門公共藝術何去何從?

 


        

        疫情大幅放緩,市面再次一片榮景,尤以中區旅遊旺區,更是遊人如鲫,絡繹不絕。過年過節,市政署更會在噴水池等公共空間裝置節慶燈飾,星光點點,看似能收倍增節日氣氛之效。要是認真一點觀看那一帶的美麗懷舊建築,如市政廳大樓、郵局、仁慈堂、還有玫瑰聖堂,就會予人格格不入之感。因為,市政署只有一堆頭腦僵硬的擺設思維,才會年年月月的擺設都是燈飾紮作,市民遊客都看厭看膩了。

         翻閱澳門文化藝術社團資料,自一九九九年回歸那年開始,文化藝術社團已只有八十八個,到了二一四年便已經有接近一千二百個。惟是,無論是藝術家抑或是藝術團體,都是絕處逢生,生存及經營非常困難。政府對藝術的投入和支持,不管是透過政府的力量,還是要求博起企給予支持,都有助於改善澳門藝術工作者的生存及發展,進而讓澳門公共藝術亦會得到在地及國際視野雙線的健康發展。

        澳門從二一三年九月已推出社區藝術資助計劃,希望借用此計劃鼓勵澳門本地民辦藝術團體深入社區或特定社群,順應社會的脈絡,廣邀居民共同創作及參與,用藝術的形式活化社區,讓作品的創作過程成為對話與溝通的契機,讓更多人對社區藝術與澳門自身的歷史有更多的認識。再者,文化局曾於二○二一年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推出共三十項大型展覽,其中公共藝術展以幸福技術為主題,表現出藝術家對創造幸福的思考,其中,由泰國藝術家貢坎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想念你》現已亮相南灣.雅文湖畔,為公眾呈現美好的幸福風景。

        的確,要是特區政府願意將澳門的公共空間,尤其露天的空間,全交給文化局管理,不僅僅是邀請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將其裝置藝術品放在適當的空間展覽,更應該讓澳門本土藝術家有更多的機會,發揮去獨特的藝術才華,兼融其對澳門的歷史文化底蘊體會,一定可以創作出非常有意義與價值的公共藝術品。也許,是時候讓我們思考一下澳門公共空間的公共藝術何去何從的問題啦?

      

何謂公共藝術?

         簡單而言,凡是設置在公共空間裡的藝術作品都可稱為公共裝置藝術。顧名思義,它同時兼具有「藝術性」與「公共性」的特質。它既具有屬於這個空間、這個地點、這個傳統、及這個時代的獨特性,並且是藉由「藝術家」、「公共空間管理者」以及「民眾」共同參與,在「政府及專業人士」提供適當的支援下,共同開展整個城市的「藝術」、「生活」與「文化」之「開拓與發展之旅」。

        著名藝術學者歌定(A. Goddin)曾在《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 雜誌上提出兩個定義:「第一、公共藝術訴諸廣泛的觀眾,常係由它的規模與設置狀況來決定;第二、它處理的是具有認知可能性的社會意義的主題」。紐約市藝術協會的公共藝術委員會會長弗利曼(D. Freedman),在其《公共雕塑》一文中( Public Sculpture)所定的基準是:「第一、具有高度的審美水準;第二、規模;第三、與公眾的關係。」 波士頓當代美術研究所(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對公共藝術的定義比較寬鬆,他們說:「公共藝術的定義是由人們能否接近他來決定」,「普通談到公共藝術乃是指戶外的藝術」。        

         公共藝術通常是一個較為廣泛的概念,包括各種在公共空間中展示的藝術形式,如雕塑、壁畫、地面設計、建築物外觀裝飾等等。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為公共空間增添藝術氣息,讓人們在城市中的環境中感受到藝術的存在,並且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

         公共裝置藝術則是一種更具體的藝術形式,它通常是指在公共空間中展示的具體裝置作品,如銅像、水泥雕塑、燈光裝置等等。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為公共空間增添視覺上的吸引力和美感,讓人們在城市中的環境中感受到藝術的存在,並且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西方國家在二次大戰後,忙於重建家園,包括古蹟名勝的維護,以及豎立都市新地摽。「公共藝術」立法成為強制執行的文化藝術政策,在美國是始於賓州費城都市重建局一九五九年所制定的「藝術百分比」方案。六十年代興起於美國的公共藝術。更重要的是,公共藝術所重視的民眾參與過程,已經跨越了現代社會於專業分工底下所形成牢不可破的階層權力關係,且進一步發展社會基層都能參與公共藝術的社區意識,逐步形成新的公共藝術美學思潮。其實,許多國家城市都已經有一套成熟的公共藝術的政策與舉措,廣義而言,凡是發生在公共空間且能與周遭環境互相配合的各式各樣藝術創作,都可視作公共藝術。跨領域合作的時代趨勢,並藉由「無牆博物館」觀念的延伸,致力於消弭藝術與生活的界限。

 

讓澳門藝術工作者成為公共藝術的主角

         現代都市的「公共藝術」非常強調為特定地點度身訂造site specific的特質,如噴水池及塔石廣場就充滿歐洲建築群的特色。因此,「度身訂造」的定義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面向:(1)針對不同的空間屬性創造作品,以達成作品和空間的對話與互動,如大三巴牌坊側,就豎立了一個由本地著名雕塑家黃家龍先生造的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穿的儒生服像,為本地及遊客增加其對耶穌會來華傳教的歷史文化藝術意義與價值;(2)呈現空間所在區域的社區特質,深入居民共同情感的核心。記得二○二一年十月,《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1》公共藝術作品《全球城》在龍環葡韻登場,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本地作品徵集展,在市政牧場舊址(牛房)展出共十二件/套由本地藝術家創作的優秀作品,媒材包括繪畫、立體裝置、雕塑、攝影等,提供直觀澳門當代藝術及本土文化的重要現場,同時鼓勵創新,並讓澳門藝術家與國際藝術平台連線。其實,這些裝置藝術充滿澳門本土情懷,值得繼續辦這些有公共藝術的活動。(3)強調社區民眾的參與及認同。澳門是個有二十個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城,座落在不同的區域,澳門又有許多的本土歷史學會或歷史教育學會,加上有專業的旅遊學院,更可以發展出具歷史片區的公共藝術聯合活動,這樣的「公共藝術」的價值,不但在於作品內在觀念的呈顯,藝術家對地區歷史、地理、風俗、意識形態等文化脈絡的援引、消化能力,以及作品與空間、環境、觀眾的互動關係,都是「公共藝術」在創作領域中可以自成體系的重要原因。

政府、商界及博企支持本地藝術工作者創作公共藝術發展

         澳門真的是個與別不同的城市,別以為澳門是個文化藝術沙漠,著名的藝術家大有人在,前述的雕塑家黃家龍、著名版畫家有王禎寶及蘇沛權、畫家李志岳、還有躋身國際級的年輕設計家歐俊軒,當然還有很多還沒有成名的藝術家。可惜,大多數的本土藝術家白天要上班,下班後廢寢忘餐地投入藝術創作,但就無法養活自己。於是,無論是市政署、文化局、還是澳門基金會等單位,都可以加大力度去支持本土藝術家從事公共藝術創作,亦合理地給予報酬。再來,可以作出多方面的支援(1)提供資金:政府可以提供資金來支持公共藝術項目的開發和實施,包括藝術家創作、裝置設計、場地租用等。(2)提供場地:政府可以提供公共空間來展示公共藝術作品,例如公園、廣場、街道等等。政府也可以在政府機構、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內展示藝術作品。(3)制定相應政策:政府可以制定相應政策,例如藝術家創作獎勵政策、公共藝術設計指南等,來推動公共藝術的發展和提升藝術品質。(4)建立藝術基金:政府可以設立藝術基金,用於支持公共藝術的發展和推廣,並且向社會公開基金的使用情況和效益。(5)加強宣傳推廣:政府可以加強對公共藝術的宣傳推廣,例如舉辦公共藝術展覽、演出等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公共藝術並參與其中。

        總之,燈飾紮作的時代應該過去,要讓澳門這個文化名城再展藝術氣息,政府、商界及博企都可以出錢出力,扶持本地藝術工作者登上自己的公共藝術舞台,一展所長。

當一個城市只有百份之七的學生讀職中時

 


     

       正報》報導,四月四日,離島社諮會昨邀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長張子軒、勞工局聯技培訓處長黃慧茵,以及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標準管理及培訓部高級經理李藹倫等,介紹在疫後經濟復甦契機中的人力資源培訓計劃。在職技教育方面,現有九間學校提供近四十個職技課程,而近三年就讀職技課程學生人數佔高中生總數約百分之七。勞工局去年全年開辦九百八十五期職業培訓計劃,逾二萬一千八百人次參與。未來會著力提供語言、接待技巧等方面的培訓項目。另外,技能鑑定課程開辦十三年來,共二萬八千人次獲發本地、內地及國際認可技能證明,當中逾五千四百人考得內地或國際認可。會上委員關注當局開辦培訓課程計劃的準則考量等,官員回應稱,各部門會優先考慮特區產業結構和配合,尤現要配合「一加四」多元適度發展,如在四大產業都通用的管理技巧,以及考慮人才需求清單,以緊貼發展趨勢去做。

         看罷一大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數據,尤其攙雜了勞工局及生產力的課程與數字,更讓人擔心澳門高中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前景。當一個城市只有百份之七的學生讀職中時,顯示還有很多有待開發的課程,理應積極想方設法,創造最佳條件,讓更多的家長支持及學生樂意入讀職業高中。

 

放眼世界就讀職中才是主流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報告,全球大約有4.4億人在就讀中等教育,其中包括了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一般中等教育。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目前有大約60%的中等教育學生就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因此,可以大致估計全球有大約2.6億人就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佔中等教育總人數的60%左右。

         中國自有科舉制度以來,就播下勞心者治人勞力治於人的的階級分野,普羅家長都望子成龍,千方百計要子女就讀普通高中,似乎如此才能通往成功之路。可是,世界不斷在變,這種勞心者至高無上的心態亦日漸退褪色。同樣,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最新數據,就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家是中國。中國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規模很大,據報告顯示,二一八年中國有大約1.21億人就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佔全國中等教育總人數的69%。在中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課程涵蓋了眾多行業和職業,包括機械製造、建筑工程、交通運輸、餐飲服務、電子商務等等。此外,中國也開設了一些特殊類型的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如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其課程更加專業化和實用化。

        當然,論及全球高中職業技術教育的領頭羊一定是德國,就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佔總學生數多少據德國教育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約有48%的德國中等教育學生選擇就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德國的中等職業學校通常分為三個主要類型:職業學校(Berufsschule)、技工學校(Fachschule)和技術學院(Technikerschule)。其中,職業學校主要提供職業教育課程,如烹飪、電工、機械製造等,技工學校則更加專注於某一特定領域,如經濟、管理、醫療保健等,而技術學院則更加注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結合,提供更高級的專業課程。在德國,很多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科目都很出名。例如,位於巴伐利亞州的Munich Technical University的技工學校(Fachschule)以工業工程和商業管理聞名,該學校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用的職業培訓課程,並且具有很高的就業率。此外,柏林的費爾斯特費爾德中央學院(Centr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Commerce)也是德國著名的技術學院,該學院提供高級技術和管理課程,並且與許多國際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德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畢業生有多種升學和就業出路。畢業生可以選擇繼續深造,例如通過完成更高級別的職業教育課程或攻讀相關的大學本科學位,以提高其專業技能和知識。畢業生也可以直接進入工作場所,從事與其所學技術相關的工作,並且擁有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根據統計,德國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畢業生的就業率相對較高,且他們的收入也相對穩定。職業技術教育畢業生的平均起薪通常比普通大學畢業生的起薪要高,這是因為職業技術教育畢業生擁有實際的技能和經驗,能夠迅速地進入工作場所並貢獻自己的價值。另外,職業技術教育畢業生在德國的職業發展前景非常好,他們可以在自己的職業道路上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機會。

         除了德國以外,還有很多其他國家也非常重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瑞士就是歐洲另一個職中強國,其職業教育和培訓系統被認為是全球最好的之一,而學徒制度和實習計畫也非常出色。在亞洲,日本也是一個非常重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國家,尤其學校與產業合作的實踐課程和實習計畫,為日本培養了很多出色的中等技術人才。新加坡也是一個注重職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國家,其精準開設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的中等職業課程,讓近年的新加坡經濟繼續騰飛。

美國雖然在高等教育方面更加著名,但它也有許多職業技術學院和機構,提供各種實踐性的職業培訓課程,例如醫療保健、工程、資訊技術等。這些國家都重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通過提供實踐性的課程和實習計畫,為學生提供了實用的技能和知識,幫助他們在就業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澳門中等職業高中課程其實大有可為

       誠如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長張子軒指出,現有九間學校提供近四十個職技課程,仔細了解,其實相當多元化,有體育、音樂、設計、電腦、健康照顧、中葡翻譯等等,既能培養中等職業技術人才,亦可以提升就讀學生高中畢業後的升大競爭力。

近年,澳門演藝文化事業有不錯的發展,除了文化局有開辦演藝學院,提供中等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外,教育行政當局可以大力推動民間機構開辦類似課程,為澳門創設適合澳門地區且有獨特競爭力的職中課程。

         舉一個例子,澳門澳門天主教教區近年投放了很多軟硬件資源在教育文化事業上,如天主教文化協會、紐曼樞機藝文館、更將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遷往很有建築文化特色的舊利瑪竇校舍內。曾幾何時,澳門大會堂是澳門市民看電影,甚至話劇表演的最優場地。今天,澳門多了很多戲院,尤其在大型博彩業的場館內。澳門大會堂可以與教區傳播中心及教區所屬的中學開辦傳播或演藝的職業高中課程,為澳門新聞、電影、傳播、演藝、甚至網紅等培養中等職業技術人才,更可以提高學生升讀大學相關科系的競爭力。補充一下,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奉木匠大聖若瑟為勞工主保,開設職業高中實在符合主保精神,深信亦大有教育可為。

         再舉一個例子,一般診所或醫院都會提供很多醫藥人工的避孕方法,可是,大家都會知道會為婦女帶來身心的負作用及傷害。同屬於澳門天主教區的美滿家庭協進會,已經倡議用自然方法受孕及避孕,亦有專業的醫生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其實,早年已引進澳大利亞醫生約翰比林斯(John Billings)發明的比林斯自然生育調節法。這個方法是根據女性排卵週期協調性生活,到達避孕的目的。近年,這套方法正式引入中國後,取得了巨大成功。事實上,中國多年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只允許城市夫婦生育一名子女(農村地區可生育兩名)。得益于比林斯教授的研究,許多女性成功地避免了墮胎——通常是強制性的墮胎。目前,比林斯自然生育調節法是北京政府唯一批准的自然調節法;並在全國十八個省份中推廣。據比林斯夫人發表的一篇文章報導,大約一千九百名中國教師在各地近五萬個場所推廣這一方法。其實,這套方法已進成為許多學校的家庭生活教育講座的熱門議題。可是,仍然大有可為的是,公立中學有開健康照顧的職業高中課程,教育行政當局可以將與相關機構合作,加入更多自然醫學的職業課程進去,甚至可以邀請香港自然生食專家周兆祥創辦的綠野林合作,在目前中西醫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創設自然醫學特色的健康照顧的職業技術課程,既率先讓就讀學生受惠,亦可以成為社會發展的健康動力。

 

        除了德國以外,亞洲許多國家都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國家,近年都落力改弦易轍,致力提升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地位與競爭力。中國能、新加坡能、日本等國家能,沒有理由澳門不能

何時澳門才能進入腦基礎教育時代

 

 

      

         據《澳門日報》報導,利瑪竇中學於三月十四日邀請了香港腦基礎教育學會會長陳惠良,為學校中高層領導人員進行腦科學的教學基礎培訓工作坊。陳惠良指出廿一世紀成功的教學,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肯定對學生腦中的前額葉發展產生關鍵性影響,往往是決定學生能否學習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培養出自律、具分析能力和解難能力的學生。陳惠良向與會的教育人員介紹腦區的概念和人腦造影圖片,分析腦部結構和不同部分的功能,並教導如何透過提問和回應技巧誘導學生多思考和表達意見,也透過短片展示合作學習模式的交流策略,展示如何鼓勵和引導學生抒發己見和反思,從而提升學習成效。

         也許,大家有空去逛書店,近十年,有關腦科學的書真是汗牛充棟,而有關腦神經科學運用在教育的專書及論文亦多如繁星。只是,要讓腦科學踏入學校的門檻,仍然只是起步。何時,澳門才能進入腦基礎教育時代,深信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領導、教師甚至家長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從左腦管理智右腦管感情跳躍到多元智能的腦科學年代

         上世紀八十年,國哈佛大學教授霍華迦納(Howard Gardner)就致力打破傳統左右腦分工的陳舊學習理論,提出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智能組合,如孩子在語文方面有學習優勢,音樂方面可能比較弱勢;也有孩子在肢體律動上比較強,在數理邏輯上相對較弱。原來,孩子的智能不是絕對,智力亦不是天生就決定一世,而是可以透過多元智能教育好好栽培與發展,讓孩子的心智能力可以適性且多元的發展,達到因材施教的理想。
  一般而言,我們的腦袋裡潛在九種多元智能,其中包括語文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邏輯數學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肢體動覺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樂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觀察者智能( naturalist intelligence )及超越性智能(Transcendental Intelligence)。

  孩子先天的不同學習優勢,其實是需要有不同的教養與教育策略,父母及教師應該透過對孩子的慎密觀察,開發孩子的先天潛質,善用孩子既有興趣又有能力的智能去幫助表現稍遜的智能,做到多元智能均衡發展的教育理想。
        
也許大家對九大智能中的八大智能已經有所認識,亦有不少老師努力在課堂上踐行多元智能去幫助學生有效學習。可是,最後發現的第九個智能就是超越性智能,不少家長及教師都感到相當陌生。其實,超越性智能是指對生命、宇宙、宗教等超越性主題的理解和探索能力。不少教會學校都致力透過聖經課或品德教育課幫助學生追求靈性,開發對靈性、哲學、宗教等能力。人是唯一不斷渴望追求意義的生物,具有超越性智能的孩子可能會更關注人生意義和目的,並且會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宇宙的本質。再者,由於擁有這方面智能的孩子都具備悲天憫人的情懷,所以,努力栽培他們的同理心和憐憫能力,將有助於理解他人的處境感受,並且會主動關注社會和全人類福祉。

 

腦神經科學在學校教育上的應用

         認識腦神經科學是教師、家長及學生都必須有基礎的認識,這是一個涉及學習、記憶、注意力、思考等方面的學科。簡單而言,學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栽培學生的專注學習能力,還能把所學的知識在適當的場合學以致用。

        一九九二年,腦神經科學家致力發現推動學習的神經系統,終於發現人腦有一套鏡像神經(Mirror Neuron),通過內部模仿而辨認出所觀察對象的舉止動作進行學習,這就告訴我們言教身教的重要意義與價值。

        過去,我們憑藉言行舉止來認識學生,今天,我們就必須藉著九大智能去 因材施教,可能將來會發現更多的智能。近年,許多國家都只把傳統的智力測驗視作一個基本且邊際性的參考,而腦部成像技術就日益受到追捧,現代的腦部成像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大腦在學習和思考活動中的運作模式。教師可以使用這些技術,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和掌握知識。

         我們從小到大,體育課都被看做是閒科,總會排在上午或下午最後一節課,而且都不被納入成績計算,只給學生一個等級就算了。腦神經科學發展告訴我們,原來推動我們學習的動機及專注力跟體育課有因果密切關係。上體育課時又或是進行其他運動時,大腦會分泌出讓我們很有動機參與活動的多巴胺(Dopamine),對於接著下來的課堂學習提供持續的動力。與此同時,學習一方面靠外在的誘因,亦要努力建構內在興趣,越是有興趣學習,身體內越是能分泌增強專注力的血清素Seretonin,中國人講的寧靜致遠境界就是要靠血清素來維持。近年,心流理論(Flow)大行其道,指人在非常專注學習的情況下所表現出的最高悅樂境界,在此狀態時,不願被打擾,也抗拒中斷,而創造力就會騰飛。教師可以透過如冥想、放空腦袋等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從而更好地應對壓力和情緒波動。為了能測出這樣的表現,腦神經科學家發明了腦波儀,這是一種測量人腦電波的儀器,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且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對於學生的情緒管理和自我調節能力的提高非常有益。

        中國傳統對於遊戲採取非常負面的批判態度,如勤有功戲無益就是指千萬不要浪費時間去遊戲。可是,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遊戲化學習非常有學習價值。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對於遊戲化的學習方式更為接受和喜歡。教師可以透過設計適合學生的遊戲化學習模式,讓學生在玩遊戲的同時,自然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學校教育最欠缺的就是情緒管理的學習。腦神經科學可以幫助學生管理好自己的壓力情緒。最簡單的法是學校除了教課間的眼部鬆馳操外,實在應該教導學生深呼吸,深呼吸可以放鬆身心,減輕壓力和焦慮,刺激副交感神經系統,減緩心跳和呼吸速率,從而使人感到放鬆和平靜。再者,情緒調節學習亦是非常重要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發現,人類的情緒調節與大腦中的前額葉皮層有關。教師可以透過各種情緒調節練習,如正向思考、情緒轉移等,幫助學生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前述的腦基礎教學就是透過種種體適能活動提高學生的思考及情緒管理能力。

      

學校教育及研究機構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腦神經科學提供了關於大腦運作和學習的許多重要知識,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需求,從而更好地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以下是腦神經科學如何與學校教育相關的一些具體應用:

1.瞭解學習和記憶過程:腦神經科學可以研究學生在學習和記憶過程中的神經活動和行為表現,進而發現學生的學習模式和習慣,從而設計更有效的教學策略。2.適應學生的學習:腦神經科學可以通過研究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和特點,提供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工具,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成效。3.適應教學環境:腦神經科學可以研究教學環境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如燈光、聲音、氣味、溫度等,並且根據這些研究結果設計更適合學生的教學環境。4.預防學生學習問題:腦神經科學可以研究學生學習障礙和注意力不足等問題的成因和治療方法,幫助教師預防和處理學生學習問題。

 

         去年,澳門聖若瑟大學成立應用神經科學實驗室,已展開中國兒童的傳統學習研究,及如何開拓更好的腦神經學習空間。教育行政部門可以透過資助,讓大學提供科普教育給家長、學校甚至社會人士,使大家明白腦神經科學在今天家庭教養及學校教育日益扮演重要的角色。聖若瑟大學亦準備開辦許多與腦神經有關的碩士課程,如如何應用相關的知識於商貿方面,如開辦神經科學與行為學研究碩士課程。近日,聖若瑟大學成立了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所,其實亦可以透過兩個不同的部門,加強教師在腦神經科學運用在教育的專業發展培訓,不斷提高及普及腦神經科學在學校教育的應用價值。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澳門各教育持份者理應通力合作,締造優良條件,讓澳門真正走進腦神經基礎教育時代

遺失與拾遺的思想博弈

 

  

        

         上週一天晚上,小孫女在回家路上撿到一個ipad,返家後問我該如何處置,我二話不說,明天送到警察局。翌日一大早,我拿著這台ipad送到附近的警查局報案,填了一張表格後,主事的警員忙於把相關資料輸入電腦。一會兒,我拿到一張憑條,證明我路不拾遺。警員跟我說,由於這台ipad內有私人資料,在無人認領一年後,都不能變成我的物品,我說知道便離開回家。真感謝當席警員讓我增廣見識,我不知道路上拾遺,一年後沒人認領就能歸我所有。我想路不拾遺的好市民,絕大多數都不會心存僥倖,反而是盼望那個丟失物件的冒失鬼能去報警,然後雙喜臨門,既是物質上的失而復得,免於蒙受損失,更是獲得錢買不到的失而復得的喜悅。路上,腦際不斷浮現很多自己及家人遺失或被偷竊的經歷,有趣之餘,來一場遺失與拾遺的思想博弈。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路不拾遺

         一個人一時失神,就很容易在路上或車上遺失銀包、證件、文件等,如果來得及回頭找,也許能失而復得。可是,如果有另一個人撿起,然後據為己有,失而復得的希望可能永遠落空了。當前,澳門天眼處處,地上執到寶,問天問地摞唔到,可能已成絕唱。當想到一時貪念,會換來刑事後果,天眼的確發揮了無形監督市民不要做壞事的功能。可是,仍然會有人鋌而走險。因此,無論是遺失、被偷竊,甚而是當個好市民路不拾遺,都跟倫理、人性、社會和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首先,遺失是一個非長普遍的現象,試看很多食肆商店門口的雨具架都被堆滿極待失主認領的雨傘,就知道善忘而遺失是都市人的特色。多年前,與家人去中國旅行, 一個好心導遊就曾經很幽默風趣提醒我們說「包包掛在身前,財物是你自己的;掛在身旁,財物很可能與小偷共享;要是掛在背後,那可能全歸小偷所有。」

        論到被偷竊,我的經驗真是非常豐富。歷年以來,都是個把包包背後。有一次,筆者背起慣常使用的背囊,走在路上,突然有種很輕鬆的感覺,於是,往背後一看,發現背囊的拉鍊被拉開,孫子寄放的ipad不翼而飛,一定是個小偷趁我一邊走一邊做白日夢時,順手牽羊了。雖然立刻去附近警局報案,可是,當年的澳門,一台CCTV都沒有,當然白白損失不便宜的ipad了。又有一次,在提督馬路上了一輛巴士,沿途站著,又是魂游四海,被小偷拿走了銀包,裡頭有幾百元及證件,還目睹那小偷瞬間就下車,連忙趕上,可是,就在義字街附近消失了。真是盜亦有道,幾個小時後,一個社會服務機構致電,說有人撿到銀包,重拾銀包時,錢已經被拿走,幸好證件還在,真是不幸中的萬幸,那一份失而復得的喜感真的難以言說。

        有失就可能有得,得是指有另一個人拿到你失去的物品。拾遺是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忘記東西或者不小心遺失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物品,也可能是重要的資訊或者是人際關係等等。而其他人則可能會發現這些遺失的東西,並主動拾起來歸還或者處理。這種行為不僅是一種道德和倫理上的表現,也是一種對社會和文化的貢獻。

        其實,遺失與拾遺都充份體現人性和品格的重要方面。當一個人失去東西時,他會產生一種無助和焦慮的感覺,而當其他人幫助他拾起這些東西時,他會感受到一種溫暖和關懷。同時,對於那些主動幫助他人的人而言,這也是一種對自己價值和自我認同的肯定。他們會因為這種行為而感到快樂和滿足。好幾年前,我們家到台灣遊玩,晚上去逛士林夜市,女兒不慎丟了銀包,裡頭有錢及證件,我們在非常壅塞的人潮中來回找了多趟,苦無結果,女兒馬上到附近派出所報警,正好有幾個染金髮的少年把撿到的銀包送上,女兒當面鞠躬感謝他們,還教導她的孩子人不可貌相,別以為看起來像流氓的就不會做好事。

         小兒子在台灣生活及工作,跟我一樣經常背著背囊,所有錢財物品都一股腦的放在裡頭。有一次,他從捷運站上地面,走了一會,背囊裡的一個裝著手提電腦及錢包的小袋子被偷了。在台灣,遺失通常都會有善心人撿到送去派出所,可是,被偷就麻煩多了。小兒子雖然有去報警,看警方不會刻意透過警力去追查,可是,錢丟了還可以接受,但是,手提電腦裡就有很多公司及私人的資料,雖然早已備份在雲端,可是,還是很渴望能尋回。所以,小兒子向公司請了一個星期的假,變身現代福爾摩斯,從捷運站附近被偷地點開始,沿途逐家商店查詢可否讓他看當天的CCTV片,當然,一般善良的台灣人很願意幫忙,亦有店主覺得很麻煩而拒絕。經過一個星期的追查,拼湊所有CCTV的片段,終於案件重演,小兒子將片段送到派出所,警方不好意思再推三搪四,只好憑著影片錄下疑犯的樣貌追查小偷。幾個星期後,終於逮到了疑犯,很快就上庭,法官問小兒子如果對方願意賠償所有損失,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嗎這就是台灣是個人情味濃厚但法治還不成熟的地方。

 

學習放下遺失的失落   淡然迎接失而復得的喜悅

         我在一個相當貧困的家庭長大,節儉與謹慎是從小父母給予的最大教養禮物。貧困意味著沒有資源及條件可以浪費,謹慎可以盡可能把遺失或被偷竊的損失減到最低。所以,就算丟了一毛錢,還是會耿耿於懷。

        正所謂大富由天,小富由儉。人生一路走來,憑著努力及節省,尚能過著安和樂利的生活。可是,害怕遺失很容易就成為生活中一個無形的枷鎖,多年以來,總會有多多少少的遺失,又總是會被遺失的自我譴責所煎熬。慢慢,生活越歷豐富,這個無形的枷鎖好像越來越鬆弛,加諸退下所有的工作後,更覺得自由自在的可貴,更覺得被已經無法挽回的損失羈絆是很不值得,於是,就開始學習接納遺失,儘快放下。原來,遺失不是徹底的損失,失中原來有得,會得到放下的安心智慧,深深明白世界沒有萬無一失」的現實

         不錯,失而復得完全是一個意料之外的驚喜, 真的會讓人有格外珍惜的情懷,更有趣的是會發現以前沒有發現的價值所在。失而復得可以是一件物品,更難能可貴是一份情意。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大學畢業後回到澳門工作,同班同學從此各散東西,忙工作忙家庭,一忙就三十年,腦際偶爾會浮現大學同窗的美好時光,但不敢多緬懷。三十年是一代人,轉瞬就過。偶然在臉書搜尋某些同學的名字,意料之外,竟然一個一個慢慢找出來,除了各別幾個一直失聯以外,通通都榜上有名。相約三十年同學在台聚會,亦相約三十年同學在澳門聚會,那一股失而復得的喜悅溢於言表。四月中,疫後第一次赴台,迎來四十年的聚會,也許是疫情真的讓大家更要以平常心看待一切無常,但心情已經沒有三十年的激動,反而樂意以淡淡幽情來看待多年以來沉澱的同窗情誼。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詩聖杜甫的〈偶題〉一詩中,就有「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這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意思是說,文章是傳之千古的宏大事業,而其中的甘苦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裏知道。也許不必寫詩言志,常人都有「得失寸心知」的深刻體會,中國人更從佛家得來生活的智慧,沒捨何來得呢達摩大師說: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佛家講因果,講緣份,講際會,認為眼前的一切都是過去種因所結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該得到的,用不著過份得意;失去了是你該失去的,似乎亦不必過於後悔懊惱。

  佛家亦教導我們要有隨緣的人生境界,其實不妨理解為順其自然。而順其自然實在是由許許多多的不自然歷練而成。隨緣」不是躺平,只是看淡結果,而不是放棄個人努力。

  人生就是在得與失的鐘擺中運行,如果一直被得失、遺失、又強求一定要失而復得的情意結綑綁,就會失去生活的喜悅。遺失也好,被偷竊也好,都曾讓人悲傷grief),人異於禽獸在於人會為此而哀悼(grieving),然後放下。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