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拙文《學校課程堅離地,哲社心學救孩子》一文刊出後,沒想到在網絡上迎來兩萬多人的點擊及兩千多人的回響,意見非常兩極,有批評筆者更離地,完全不了解當前澳門學校教育的實況;亦有正面認同澳門學校教育堅離地。筆者非常感恩拙文能收拋磚引玉之效,引發更多的討論,即是說很多人非常關心今天莘莘學子的學習狀況,更甚的是非常關切他們的心理及精神健康。筆者必須澄清一點,完全無意要廢除傳統學科的學習,只是不要為了競逐名校及校內外的考試成績,把本來要教的常識,置換成高深莫測堅離地的專業知識;而每週傳統的學科節數應進一步縮減,好騰出課時上哲學、心理及社會普及通識課,好讓孩子能在校內學到更多與生活有密切關係的知識。甚至,當心智單純脆弱的孩子走在他們以為的末路時,也許哲學輔導就力挽狂難,在最危急的時刻發揮理性解難的力量,讓焦灼不安的心能平靜下來。
自一九八九年以來,教育行政部門首先在公立學校提供學生輔導服務,並於
一九九四年開始資助民間輔導機構,派駐輔導員到私立學校提供學生輔導服務,據官方的文件顯示,輔導諮商服務秉持以生命教育核心理念,提供預防及發展性輔導,且按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及就學狀況,分別以駐校學生輔導服務及離校生支援服務
等形式開展。服務的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生建立正向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學習面對逆境
和困難,解決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從而發展潛能健康成長並達至全人發展。目前,駐校的學生輔導員約有兩百多位,包括駐校社工和心理輔導員,服務本澳現約有接近八萬名學生,比例為一對三百左右。除了駐校社工輔導員外,亦有越來越多的學校樂意自行投放資源,自聘專業輔導員,填補駐校的不足與限制,就如有學校專門聘請服務家長的專業輔導員,成效卓然,值得借鏡。
從學校輔導員通常必須具備社會工作或心理輔導相關學位的人士才有資格升任。澳門學校輔導服務快接近三十年,從最開始輔導員就是社工的代名詞,到今天已經細分成社工、心理及精神健康等專業,從被投閒置散到今天專職負責幫助學生解困,確實已經起了很大的改變。惟是,學校輔導服務永遠趕不上社會變遷所衍生的學生問題,譬如有中學生在社交媒體組成鎅手群組,不斷上傳鎅手的片段,令學校、社工及駐校輔導束手無策,難以應對。
據筆者走訪多個不同團體的學校輔導員,工作上的無力感非常強烈,主要原因是難以被公開認同是在進行專業且有成效的服務,經常被誤解輔導員的工作就是陪學生聊天,疏導一下他們的情緒而已。實在,有需要接受輔導的學生不是得了傷風感冒,多喝水多休息,頂多吃幾天藥就好。幾十年來,學校也好,社會工作服務單位也好,一直視輔導是心理及精神範疇的工作,換句話說,只要做好心理諮商,又或者是精神復康,就等於完成輔導任務了。近年,輔導專業復古,重返哲學世界,發現哲學的理性、邏輯、甚至解難智慧對與輔導學生,尤其是對人生充滿迷茫的對象,都起了一定的輔導,甚至徹底治癒的作用。其實,許多教育心理及諮詢輔導都是憑藉一些哲學理論而逐漸建構出來,那麼,哲學為何不直接出手來應對愈加嚴峻的精神健康問題呢?
哲學輔導(Philosophical
Counseling) 是甚麼?
哲學是愛智之學,哲學重理性探討,理性探討必須有知識的支持,而甚麼是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哲學尋求的第一任務。今天,我們從不問學校提供給孩子的知識是最有價值的嗎?還是已經過時甚或與生活脫節的呢?如果給孩子從小研讀哲學,就能在師生的良性互動下不斷精進學校的課程知識,而不致於造成教育浪費。同樣,為幫助孩子解困,最有價值及最恰好的知識是最能派上用場的。哲學亦探討倫理人生,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先教會學生做個善良的人,然後才知追求知識。哲學還會追問根本的問題,如世界的創始與終結,宇宙的本體是甚麼?又與我們又何關係?當人遇上生命陷於最低沉迷茫的時刻,這樣的形而上學就能幫助孩子渡過當前思緒煩亂的關卡。
哲學輔導是一種以哲學思考和探究為基礎的心理輔導方法,旨在幫助人們通過哲學的理性思考來應對生命中的挑戰、困惑和疑問。哲學輔導的核心理念是個人的問題或困境往往是在思想層面上產生的,因此通過哲學思辨和對話,人們可以深入探究其問題背後的意義和價值,從而找到更深層次的解決方案。
哲學輔導通常由一位經過專門培訓的哲學輔導員與受助對象進行對話,以促進受輔者的自我探索和思考,不僅可以幫助人們解決當前問題,還可以幫助人們建立更健康、更有意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哲學輔導通常使用的方法技巧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在他的哲學對談人生中,不斷向自己及別人指出「認識自己」(know thyself)的重要,人的一生可以說是自我認識、自我追尋與自我實踐的旅途,可是,現實的學校教育卻只教導孩子認識學科、認識國家政治,卻不教孩子認識自己。
哲學輔導其實就是一門透過理性思考認識自我,從而能好好靠自我的力量去生活的學問。哲學輔導通常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括:
1.問題討論:哲學輔導使用哲學概念和問題輔導受助者思考其所面臨的問題。透過問題討論,受助者可以深入探究問題的本質和意義,並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譬如有受助者求助時說自己不想活,那麼,哲學輔導就會用類近剝洋蔥的方法,層層敲問,從甚麼是生活?為何不想活?怎樣才能找到生活的意義與動力等。
2.反思澄清:哲學輔導提供反思練習,讓受助者進一步思考和探究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反思練習可以幫助受輔者更清晰了解自己,以及自己的信念、偏執和行為對生活的影響,從而透過必要的理性澄清技巧,幫助受助者撥亂反正。
3.詮釋分析:哲學輔導會使用詮釋分析的方法來幫助受助者探究其所面臨的困惑和疑問。詮釋分析是一種對話技巧,蘇格拉底是這方面的開創者,他每次與別人辯論時,都會先問兩個問題,一是你的意思是甚麼?二是你是怎麼知道的?就如蘇氏碰到士兵,會問勇敢是甚麼意思?士兵說上陣殺敵。蘇氏再問如果打不過對方,退守重整軍容又算不算勇敢呢?士兵回應說都應該是啊!這就是哲學輔導常用的詮釋分析。
4.對話練習:哲學輔導經常進行對話練習,幫助受助者學會更有效的溝通和表達方式。對話練習可以幫助輔導對象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觀點和意見,從中學會同情理解及理性批判,從而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及自信心。
哲學輔導已經走進世界各國學校受教者的腦與心
哲學輔導作為一種復古又新穎的輔導模式,具有獨特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特點,已經受到教育及諮商界的關注和認可。以古希臘經驗主義鼻祖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為例,他指出人的行為是由心理性向
(psychological
disposition) 所引導,然而,心理性向是由他對什麼是好的判斷 (what is the good)所構成。所以,這就是為何我們今天要倡議哲學輔導要大行其道的原因。再舉一個例子,斯多葛主義(Stoicism)雖然同屬於古希臘哲學,但今天,已經被廣泛採用作治療焦慮的哲學輔導良方。據這個主義的倡議,人不僅是被發生的事情困擾,更受困擾的當事人對事件的負面解說,我們很多時候控制不了事情的發生,但可以控制我們以何種中肯樂觀的態度去面對。就如學生失戀自殺,也許失戀不受控制,但可以控制的是該如何積極解說及面對。又或者我們都很熟悉的半杯水,負面的解說是少了一半,正面的解說是還有一半。
換言之,哲學輔導既能補充心理社會輔導的限制,更能鞤助受助者喚醒大腦的理性力量去面對自己的困難。
總的來說,哲學輔導在世界各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教育改革和學校輔導的重要發展方向。哲學輔導的成效也得到了證明,它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考能力、道德素質等方面的素養,讓學生更好地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敬告家長及政府,今天澳門的學子正陷於思緒異常脆弱的境地,是時候引進哲學課程與哲學輔導,讓孩子在顛簸的人生路上能手持照耀前方的哲學明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