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追思亦師亦友的狄素珊修女

     我有幸與兩位超凡入聖的修道人共事,一位是已逝的慈幼會胡子義神父,另一位是剛離世的善牧會狄素珊修女。兩位都是為了福傳離鄉背井,遠渡重洋,視廣東話為母語、視澳門為家的鬼佬;兩位都是以弱勢社群的福祉而奉獻畢生的力量;兩位都是為他人工作到最後一分一秒方休的神職人員;兩位都是把自己視作天主的小工具,但都能發光發熱的聖人。

    多年前,我還在大學當講師,突然接到已故教區林家駿主教邀請,擔任公教婚姻輔導會執行委員會主席一職,真是受寵若驚。既然是邀請,當然卻之不恭,好好完成使命就是。記得林主教耳提面命,要將公教婚姻輔導會的服務推廣到社會大眾,有必要改名,於是,美滿家庭協進會應運而生。作為執行委員會的主席,擔任整個機構的決策工作,而同時合作的朋友亦有來自會裡的會員及神師,當然亦有委員會的秘書,即是日常工作的阿頭」狄修女。

    先不要說修女的社會工作志趣。作為委員會秘書,負責每次開會的記錄,參與討論及決策,然後下一次開會,首要的工作就是先傳閱上次開會的會議記錄,雖然都是用英文撰寫,但就可以看到狄修女的一絲不茍,一字不漏的把整個會議的重要內容與決議寫得清清楚楚。通過了上次的會議記錄,每個委員都要在末端簽署作實,我們才正式開本次會議。還要補充一點,每次開會前兩週,狄修女都會約我到聯邦大廈八樓(即前會址),又或是去善牧中心與她討論議程,一定談出明確的議程才放我走。這些陳年瑣事,讓我追思狄修女是一個行政管理非常認真的主管。

    再者,美滿家庭協進會除了獲得教區資助外,亦開始接受澳門社會工作局的資助,比例越來越高。記得林主教說,社會福利工作本是政府的責任,教區只是代理,所以,政府的承擔本是應有之義。當年,很多社服機構拿到社工局資助一個社工的薪水,自行分拆,變成兩個低薪水的社工及一個勤雜人員的開支。但在美滿家庭協進會,狄修女堅持程序公義,認為要執行社工局的初衷,要把一個社工的薪水完全給一個社工,頓時,澳門社服界的領導非常不滿,認為此舉是「做壞規矩」,其實,狄修女只是按公義行事。記得當年,一個社工月薪從只有不到一萬元,就躍升到一萬八千元,開澳門民間社工高薪的先河,還社工應有的專業對待及尊重。

    多年來,無數回與狄修女就會務從討論到爭論,狄修女是寸步不讓,據理力爭,尤起是非常堅持天主教的價值觀,我在她身上學到很多的擇善固執。但是,當事情解決後,狄修女會請我喝一杯黑咖啡,還有一塊西餅,侃侃而談,大家變成朋友,狄修女會很自然說起她的成長故事、傳教歷練,娓娓道來,雖然一半廣東話一半英文,但就是那麼親切動人。與狄修女閒聊,今天看來,真是美事。

    狄修女擔任美滿家庭協進會初期,已透過婚輔導活動,及入校進行的家庭生活教育,全力推動自然家庭計劃,力陳人工避孕的種種傷害。更重要是讓無數受眾,不論是婦女還是學生,甚至丈夫或男孩,都學會節制慾望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更重要的教導是何謂完整的生命。按照天主教的生命觀,精子與卵子結合,生命就開始了。多年來,狄修女四處奔波,力抗似是而非,歪理當真理的墮胎合情合理的詭辯,努力給每一位受眾明白,生命是天主的恩賜,不是隨我們的意願操縱,相反,每一個生命都應該得到基本的生存權。長久以來,狄修女苦口婆心,見人就解說這種崇高的生命價值觀。

    狄修女另一個身份是善牧會的修女,在隱密的院舍裡,照顧被家暴的婦孺,找人教導她們用縫紉機車衣,又或是教他們其他的生活技能,好讓他們能靠自己重返社會。而當我任校長時,狄修女或打電話來,或直接來學校,就是要我幫忙給受虐婦女的小孩一個讀書的機會,我當然義不容辭。歲月如梭,看著很多受虐媽媽,見到孩子用功讀書,自己都能振作起來,勇敢對家暴說不。

    年邁的狄修女,仍不辭勞苦,為不為澳門人所知的販賣人口奔波。原來,澳門是個國際販賣人口中心或中轉站。近幾年來,狄修女透過其國際人脈及國際警力,幫助許多販賣婦女脫離險境;也曾主辦過販賣人口的國際研討會,提升國際社會對澳門人口販賣嚴重的關注;她亦親子自與保安司聯繫,敦促有關當局嚴厲打擊猖獗的販賣人口罪惡。

    前幾天,傳來狄修女魂歸天國的消息,有點突然,因為前陣子還在路上遇上,邊走邊聊她的抗販賣人口大計。世事難料,修女壯志未酬,就要退下火線,放下她在世上的所有事工,回到天父身邊,願她永享天福,保佑我們能繼承其未竟之志。

生命誠可貴

 

    匈牙利人,裴多菲山陀爾Shandor Petefi,一八二三一八四九曾寫下的著名詩篇《自由與愛情》:「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自此,裴多菲的詩留傳後世,甚至成為警世恆言。的確,每一個人活在世上,人身的自由及內心的自由如同空氣般不可或缺。當人遇到不如意事,處理不了的衝突,或是自認身陷絕境而又孤立無援時,頓覺自由頃刻流逝。人會為生命,更會為愛情,甚至為爭脫一切羈絆的自由而了斷生命。無奈,自殺是一種充滿悲情、不滿、抗爭的踐行個人自由方式。

 

悼念兩位可能為自由而放棄生命的少年

    十二月三日,一名十五歲初中三女學生早上懷疑從家中露台墮下倒斃。事後,司警曾接觸死者母親,根據口供,事發前,死者曾與母親因學業問題爭執。十二月四日,據力報報導,教青局局長老柏生出席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時表示:「局方第一時間已經與學校溝通,校方收到消息已即時啟動相關機制,目前沒有收到報告指該名學生事發前有輕生徵兆,亦沒有涉及學業壓力和欺凌問題,他解釋目前沒有確實和絕對的資訊證實學生是輕生,目前警方只是列作墮樓案件處理,但強調局方好多工作可以做多啲,在生命教育方面多探討。老柏生認為,傳統教育教導學生向前衝及奪冠,但至於安身立命、遇到挫折時、受傷時如何解決,未來要加強生命教育工作,令學生能夠更正向地生活。 談及學生心理支援,老柏生指求助個案沒有上升。

     沒料到,言猶在耳,十二月十一日上午,黑沙環又發生懷疑跳樓事件,一名十六歲男中學生由單位廚房花籠缺口縱身躍下,倒斃大廈七樓平台。據死者父親表示,死者生前曾與家人發生口角。 據死者父親表示,死者性格內向,前日曾與家人發生口角。社會工作局呼籲居民關心自己、家人及親友的情緒。如有需要,可致電社會服務機構或社工局電話輔導熱線,尋求傾訴與所需協助。

    網上搜尋,青少年自殺已經成為都市日常,尤其亞洲社會。去年,香港青少年自殺率大幅上升50%。據了解,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第一大國,每年约有十萬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就有兩個人死於自殺,還有八個自殺未遂,而且大部份都跟學業有關。中國及香港年年都高喊教育減負,自殺率卻有升無降,問題在那裡有何教育處方?眼下這股自殺潮有蔓延到澳門的跡象,值得深思與行動。

 

 可以做多啲』之一:讓生命教育課中尤其自殺論置於一切課堂之上

    多年前,澳門熱切推行生命教育,甚至邀請台灣生命教育專家紀潔芳教授蒞澳開課,培訓很多對生命教育導師。不過,生命教育如斯廣闊,中國人對死視為畏途,有關自殺的教育難以走進尋常百姓家及學校課堂,更遑論引導學生明白知死,焉知生的可逆原理呢

    目下的中小幼教育課程,顯然以外在的知識攝取為主要教育目標。生命教育當然重要,但永遠排在課堂教育的末端,甚至光說不教。長期以來,死亡教育永遠被謝絕於家庭與學校課堂以外。但是,人一旦處於生死關頭,試問中英數物理化學地理歷史能解燃眉之急嗎?能幫忙在生死一線之間產生一念之轉的積極作用嗎?誠如愛因斯坦前述,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應該是對人的熱愛,對客觀事物的專心認識,認識自殺,甚而死亡教育,何嘗不是首要的客觀事物的熱愛和專心課題呢

 

可以做多啲』之二:那一堂課有教善意溝通與衝突管理?

    溝通可以是一扇窗,釋放自由,讓我們看見彼此用心對話,聽懂彼此的感受與需要,然後作出善意的回應。溝通也可以是一道牆,審判我們,讓我們分隔兩邊,衝突頻繁,關係惡劣,甚至引起各種形式的衝突與暴力。可惜的地方,我們從小到大,從家庭到學校,都沒有正式的課堂學好善意溝通,據此,人與人的衝突與誤解日深,終有爆發,不可收拾的一天。

    上述兩起青少年自殺案都與家人衝突有關,試問我們有那一堂課有好好教導學生學習衝突管理呢?當親子學會衝突可以是意見不一致,從而懂得彼此尊重;當親子學會衝突可以是觀點對立,就可以透過理性討論與爭論、凝聚共識、求同存異、順應妥協、甚至暫時「存而不論」,容後再議等方式來處理,讓衝突管理導向善意解決問題的路上。

 

可以做多啲』之三:課改引進社會科學課裡的自殺課堂

    當我們還停留在古希臘以來的傳統科目中打轉時,即語文、科學、數學、體育、美育及史地等。歐美先進諸國已經與時並進,將本來在大學才學到的科目轉化到中小學裡,如兒童哲學,社會學及心理學初階等科目。其中,法國非常看重視用哲學探討生命與死亡,而英美等國比較喜歡讓孩子從社會學及心理學認識生命及死亡,當然亦包括與所有人都有切身關係的自殺議題。

    談到自殺的社會學探討,不得不提這方面的先驅艾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一八五八年四月十五日-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十五日),涂爾幹於一八九七年發表其名著《自殺論》,旋即引起國際關注,亦成為研究自殺的顯學。涂氏提出自殺有四種:

一、自我本位型(egoistic):人是合群共生的動物,人一旦與他人分隔,孤立無援於社會體制外,便容易產生內在的矮化,例如自卑、憂鬱。因此,當與家庭及其他關係親密者發生爭執,而又認為自己不被理解時,逐漸斷絕與人接觸交往,長期經不起寂寞而容易萌生自殺傾向,甚至因為某些瑣事爭執引爆衝動的自殺行為。

二、失序型(anomic):人需要安全感來穩住個人的生命價值,當社會文化的結構無法維持穩定性,譬如新冠肺炎肆虐,導致喪親;又或是因為如此而失業,影響個人的經濟時,自殺率會上升。這些都是屬於價值觀念失序出現的自殺浪潮。

三、利他型(altruistic):

專指個人與民族或宗教有極強的精神聯繫,人會做出超越死亡的犧牲。例如屈原、文天祥之殉節;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神風敢死隊等為了榮耀自裁;狂熱信徒殉教,發動911自殺式爆炸案等。既有利他,亦有利己,深信死後得永生。

四、宿命型(fatalistic):

當個人感到被置於極度受禁錮的情境中,即使付出任何努力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命運,誠如當下的香港,特別是年輕人覺得香港已經沒有未來可言,但又苦無出路,頓然成為宿命論者,只待一個偶發事件,牽動其尋死的情緒,就會自殺。

    這些典型容易理解的自殺社會學學習,就如注射流感防疫針般,產生預防警惕的教育功能,亦讓身陷困境的學生得到主動及被動的支援及輔導。談到輔導,亦是學校課程裡沒有的心理學。在國外,心理學裡的道德心理、道德判斷、同理心學習、傾聽技巧,都已經普級到中小學。都是這一句,人如果在困難時懂得善意溝通、衝突管理、找到願意傾聽及能傾聽的人幫忙,怎會走上自殺的絕路上呢?

 

    特區政府推出《非高等教育十年規劃2021-2030》諮詢,文本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教育為重要的目標。問題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如何能幫助青少年擺脫自殺的念頭,甚至能勇於活下去,是繼續走老路仍靠中英數嗎?還是靠上述以人為本的核心素養呢?


   

 

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

《非同凡響》與《熱血合唱團》的熱血人生

      日前,一名十五歲少女與母親因學業問題爭執後跳樓身故,引來社會熱議,有署名為花媽在網媒寫了一篇動人文章,無論是在Facebook抑或是Instagram都有過千的點擊率,留言集中批評澳門教育制度已病入膏肓,亦有指目前的社會福利讓孩子陷入舒適圈,抗壓能力薄弱。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惟是,筆者認為目下的教育及社會福力制度皆以工具理性與功利主義出發,沒有考慮教育是要培養有血有肉的熱血的人生為目標。如果教育能培養出熱血、樂觀、自在的孩子,抗壓能力自然充沛,應付人生低谷的挑戰能力自然強大。

 

 《非同凡響》的熱血人生

     這齣電影改編自香港的真人真事,講述不同背景的老師,以及來自正常

 與接觸特殊教育的不同學生,他們為了共同完成一個音樂劇而努力的故事。過

 程中不論是有問題的學生,還是正常的學生,甚至成年人均面對不同程度的困

 難,而這些困難讓他們陷於社群的邊緣,變得消極,事事冷漠,熱血不再。

     《非同凡響》在過程中刻寫了不同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不同面貌,是一

 部意義非凡的電影。近年愈來愈多港產片是以社會低下階層或邊緣人士為題

 材,故事講在特殊學校任教的徐老師,一直不喜歡學童被標籤,更怕被同輩友

 好標籤低能,很想轉職卻又運氣不好從不成功。她正為學童籌辦一場音樂劇,

 並找來了名校生思穎及企圖「洗底」的珈豪協助。兩人生於不同的世界,價值

 觀各異,起初關係不合,卻因這場音樂劇而改變了二人的生命軌跡。思穎是名

 校裡的廢青,贏在起跑線卻一點活得不快樂,志願是跟隨外公學廚。珈豪無心

 向學,靠天天走水貨手機到大陸賺取生活費,甚至拖埋智障弟弟一起。但在幫

 忙舞台劇時發現很喜歡攝影,最終,都在父母諒解下離開正規教育,去學攝

 影,奔向自己的理想。

     一直很糾結的徐老師,總在特殊學校與家庭之間心力交瘁。音樂劇公演逼

 近,卻接二連三出現狀況,徐老師變得灰心喪志。劇中校長送了幾句話給她:「其 實樹葉和人一樣,每個都是獨一無二,所以每個人都非同凡響。」這正是

 整套電影的重要信息。就如電影中大部份演員是由素人演員和真正的特殊兒童

 協助演出,但當各人都懂得欣賞彼此,互相配搭;便能合力完成意料之外、出

 色漂亮的成果。同時又要寫她與學生的關係,在時間所限下,只能把一切變得

 理所當然,到最後還突兀地安排她來一段自白,完全是多此一舉。

 

 《熱血合唱團》重燃孩子的熱血人生

     由《五個小孩的校長》導演關信輝執導,劉德華親自監製與主演的《熱血

 合唱團》是一齣非常煽情,讓人感動落淚,但又能刺激大家滿懷熱血的勵志電

 影。劉德華飾演一位有教無類的國際籍指揮家,返港帶領一群不被看好的學生

 組成的洗底合唱團。
    
《熱血合唱團》講述了Band 3學校的問題學生在學校闖下大禍後,被要求參加一個「熱血合唱團試驗計畫」,在別無選擇的學生只得遵從。劉德華接受校長盧冠廷邀請,原來只是為了逃避。因為,他在美國一場比賽挫敗後醉駕撞傷人不顧而去。回到香港,看到一堆爛泥,卻被他們的青春重燃他的熱血去教導他們。

    這個合唱團其實由一群被標籤為廢青所組成,各自有不同且難以解決的生活難題。其中一個最矮小的男生小龍,多次為幫補單親媽媽的家計,偷偷潛進學校的物資供應室偷清潔劑去賣。但東窗事發,正面臨被開除,小龍抗辯說,我真的偷了很多次,但這次被護衛員發現時,我是用花更多錢把清潔劑買回來,想放回原位,因為我知道錯了。那一刻,劉德華深受小龍的澎湃熱血的勇氣所感動,願意放棄比賽時的指揮工作,趕緊返美投案。在機場候機室,看到有離團的學生用手機現場直播比賽,劉德華亦古道熱腸,一邊流淚一邊指揮,與現場的學生隔空心靈感應。我在戲院現場,看得我熱淚盈眶,亦看到不少觀眾低泣,亦有放聲大哭的。

    一群廢青透過音樂,給自己的迷惘人生一個熱血成長的機會!我們的教育制度可曾勇於改弦易轍,願意與所有孩子,一起追夢,一起哭泣,一起孕育人生必具的熱血。 

從德智體群美靈六育論兒童性侵(下)

德即智學習源於本能亦超越本能

    從腦神經科學的觀點來看,人天生好奇,好奇遇上生存的難題,就推動學習解決困難,要解決困難必先建立神經網路的歷程,後天的教育與教養,最重要的功用,就在於讓大腦鍛鍊出好的神經連結,以幫助我們面對人生的種種需求與挑戰,並發揮生命最大的潛能,進而透過哲學思考、科學探索、文學藝術的美,把我們從學習源於本能,引領我們超越本能而能展現出各種各樣的創新。

    我們人類為何學習為滿足好奇心,為滿足解決困難的欲望,為提升人類的人文藝術精神境界。學習為了拿好成績,然後進好的大學,拿好的成績找理想的工作,這是目前家庭與學校對學習的功利且偏頗的看法,慢慢,扭曲及異化了學習的純正本質。當學習重返正道,學校裡的不同課程,顯然都是為了滿足好奇、建構解難能力,進而提升學習者的生命境界。

    學校裡的每一門學科,都有其基本原理、規範、方法及限制。就如三角形必然由三條密閉組成的線段組成,三個內角總計一百八十度,兩邊和一定長於第三邊。我們亦知道三角形的限制,所以,我們無法畫出一個三角圓形。學習在於滿足人的好奇欲望,但好奇欲望不能無規無矩,橫行霸道。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教育非常成功讓孩子的腦袋裝滿了永遠裝不滿的知識,但就很失焦地忽略了各種課程原是為了要學生懂得原理原則,樂於按照其規矩去實踐。

  蘇格拉底說知識即道德,道德即知識。換言之,世界上本無單獨的知識,所有的知識都與道德是一體的兩面,學會知識的同時,亦同時學會遵循相對應的規範,數學如是,天文學如是,哲學更如是。 

 

體育運動更能體現從心所欲不逾矩的道理

    大家一定批評我是理想主義者,要飲食男女遵循孔子到了七十歲才做到的境界,實在強人所難。筆者都是凡夫俗子,都知道普通人都有正常甚至多於正常的欲望。不過,欲望要是不節制,做好欲望管理,欲望橫流,世界失序,非人類之福,亦非我們所樂見的悲劇。孔子是一個非常講情理的教育家,欲是要從心,滿足心靈的需要,不超越既定的倫理規範,欲是可以讓人快樂自在的。台灣研究欲望的著名學者彭明輝教授在新著欲望的美學一書就說:「對人類而言,學習倫理規範,並不是由滿足自己的欲望開始,而是由必要的時候克制、調節自己的欲望,展開學習過程。人類採明的倫理道德也會不斷進化。放眼人類進化史,人類控制自己的以至於無法滿足欲望的時刻仍比能滿足欲望的時候多。

    彭教授所言,就是指真正的欲望滿足與快樂,應該是建基於合情合理的倫理規範之內,就如足球運動都有標準球場尺度,公認的球例,限定的時間等等足。足球深信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運動及比賽,世界級的球星再厲害都只能在既定的規則上盡顯所長。換言之,只能在充滿合理的約束制度中,才能發揮人的潛能及偉大,體育運動如是,愛情如是,生活亦如是。一個從小就學習從心所欲,樂意遵循倫理規範生活的孩子,怎會成為向自己的孩子、伴侶、好友及學生下伸出狼爪呢?

   

在群體生活中學會必要的孤獨

  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Irvin D. Yalom畢生從事上癮治療,其案主亦不少是性侵兒童的犯人及受害人。總結其治療生涯,亞隆認為我們從小就忽略了孤獨對人身心健成長的重要價值,連在聖經中天主說人孤獨不好都被片面誤解。

  亞隆說孤獨有三種類型一、人際孤獨想找朋友談心的時候找不到人,失去最親近的戀人、朋友等等;二、心理孤獨:身邊或許存在關愛我們的人,但我們將自己內心封閉,不對任何人敞開心門。表面上有很多朋友,事實上內心誰也不信任;三、存在孤獨:無論是擁有多麼緊密的連結、多麼知心的陪伴,世界上沒有人完全了解自己,總會有某個時刻感受到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

  亞隆行醫多年的心得,認為許多人都因為按捺不住人際、心理及存在的孤獨而犯下性侵罪,誤以為愛是可以透過強行、強佔及強加得來;又誤以為只有跟別人發生身體的性接觸,那怕是充滿暴力性質的親密行為,都能遏制孤獨;又誤以為滿足性需要才能生存及活下去,那怕要付出身陷囹圄的高昂代價。

  原來,只是我們從小在家開始,然後到了學校,以及進了職業社群生活,我們都被苛求要能合群,彷彿能合群就等於健康,甚至是人生勝利必然的手段。偏偏,從家庭教養到學校教育,再到社會養成,我們都錯失了教會孤獨的良機。

  學會孤獨應是家庭及學校的重要課堂,許多外國的天主教學校,就經常舉辦退省,從普通班的三天到畢業班的兩三週。因為,孤獨是生命的禮物,是必要的自己跟自己相處,在孤獨中人才能充份了解自己,感受自己的存在意義與價值所在。一個懂得進退有道的人,怎會侵犯別人的自由與價值呢?

 

語文及美術可以上欲望的美學

    人是充滿欲望的動物,一是縱欲,一是節欲,一是把欲望昇華。語文教育就是能起這樣的作用。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可惜,目前學校教育的讀詩只降格為考核的手段,而忽略其提升學生人生境界的作用。經過孔子刪述後的《詩經》,其三百篇,孔子總結說「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其中蘊含「至情」,真實無偽,就是把人生提升到純美的世界裡。

    自古希臘以來,藝術總以赤裸人體美來表現,甚至露出生殖器官也是美,也是思無邪的表現。前說人是充滿欲望的動物,當然,我們可以依循原始生物的本能,棄禮教忽羞恥直往欲望奔馳。我們亦可以透過轉化,把澎湃的欲望化做雕塑、版畫、陶藝,甚至純美的音樂歌曲,與人共鳴共樂。試問從小就浸淫在人生境界不斷提升的教育氛圍的孩子,知書識禮節欲,那會蠢蠢思性侵,那會失控去性侵呢

 

靈育是反其欲而行的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楊國強博士歸納心靈教育的涵意:1.它強調人與神聖及超越連繫的經驗;2.它強調人與自己、與他者、與萬物的連繫;3.它嘗試助人將上述的經驗與關係整理及表達。即是說,靈育有宗教的導向,如天主教或基督教學校上的聖經課,就是透過倫理神學讓學生明白及掌握超凡入聖的生活之道,如祈禱、如無私施予、如修道等。靈育亦有非宗教的導向,強調自己與自己、與別人、世界、甚至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當萬物都在一個充滿正當連繫的關係裡,何來會作出非正當的性侵惡行呢

 

    的確,人非草木,誰屬無情,亦誰無欲望。惟是,從六育認識欲望、疏導欲望、提升欲望,也許是目下家庭與學校的當務之急。

從德智體群美靈六育論兒童性侵(上)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公佈上半年罪案統計,得意洋洋地細數警方防罪滅罪如何成功。但話鋒一轉,說到性侵案時,就顯得很憂心,因為,性犯罪案件只有六十六宗,雖然比同期減少二十八宗,但有十宗是對兒童性侵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在總結簡報表示:「數據顯示,對兒童性侵的案件多發生於學校或家庭環境,侵害者多為被害人的親屬、同學或老師。警方在加強打擊同時,亦配合相關部門宣傳教育,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並倡導家長與教職工時刻關注兒童的行為及心理變化。

    每當有性侵案,行政當局都會第一時間說很震驚,立刻給予加害者嚴重譴責,後續就是給予受害者及有關人等心理輔導。當被媒體及社會大眾質疑時,馬上搬出行之有效的性教育指引及汗牛充棟的性教育教材。然後,下一單性侵案揭發後,又是上述的說詞無限LOOP

    保安司的話確實讓人忐忑不安,因為兒童性侵案事發地點不是偏僻地區,竟然是受害者生活及學習的熟悉環境。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侵害者很可能是親人、同學、朋友,甚至老師。觀乎各國的兒童性侵案數據統計,熟人犯案佔總總人數的70.43%87.87%,顯示被害者一直生活在親密但原來很危險的群體中,真是防不勝防。保安司的職能就是透過立法與執法嚴打性侵案,藉阻嚇作用遏止性侵案上升。社會工作局會通常與保安局及教青局合作,為兒童保護提供法理所賦予的安頓及輔導服務。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徒教不足以治本

    面對兒童性侵案經常發生在熟悉的人與熟悉的地方,真的防不勝防。於是,善與法及教就成為試圖治標與治本的作法。國內外的教育倫理專家呼籲,制定充滿善意的師德規範將有助於處理校園性侵。中國教育倫理學會呼籲再次修訂《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台灣教育部二一八年發布的《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明確規定,不得與學生發生任何不正當關係,嚴禁任何形式的猥褻、性騷擾行為;美國《教育專業倫理準則》的規則層面有十六項條目均為禁令;在香港甚至建立教師名冊,曾經有性侵犯罪紀錄者都不可能註冊成為老師。各國教育倫理學家認為修訂教育專業守則、教師自律公約等,增設如禁止教師對學生性騷擾、戀愛和性行為;禁止接受可導致影響專業判斷的酬金、禮物或其他利益等;禁止洩露學生個人和家庭資料等等。這些不斷增補修訂的師德倫理規範是必須的,但仍然無法遏止性侵案的下降。

    在法治方面,利用親人、朋輩及教師關係之便與學生發生性關係,不僅嚴重違背倫理和職業道德,還可能構成強姦罪。在澳門,《刑法典》對侵犯兒童性自決作出了若干規定,包括任何人與未滿十四歲的人發生性行為,包括性交、肛交或口交等,均會觸犯對兒童的性侵犯罪」,「姦淫未成年人罪與未成年人的性慾行為罪等,可判監三年,最高可判監禁十年。除上述行為外,法律亦規定對未滿十四歲的未成年人作出性騷擾;暴露行為;說色情言語,展示色情文書、表演或物件等行為,同樣會觸犯對兒童的性侵犯罪,最高可判監禁三年。

    台灣相關規定就在強姦罪之外,還規定了利用權勢性交罪,規定「對於因親屬、監護、教育、訓練、救濟、醫療、公務、業務或者其他相類關係受自己監督、扶助、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交者,處予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裡說的教僅僅指有針對性及偏窄化的性教育,就算如此,目下的性教育仍然不足,仍然對性教育持保守及保留的態度。據女童保護基金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共同發佈的調查顯示,僅有37.35%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過防性侵安全教育,有48.42%的家長不知道如何進行,32.08%的家長認為孩子還小,13.58%的家長認為學校會進行,2.74%的家長認為會教壞孩子3.18%的家長認為難以啟齒。《2019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發佈 超過九成網友希望對孩子進行防性侵教育;女童保護」志願組織呼籲兒童防性侵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也建議教育部門將兒童防性侵教育納入義務常態化教學中。

    這一切都做好,為何無法有效遏止性侵案呢也許,我們需要一套統整的性教育,無論是從防治到補救都要努力執行。打開一般學校官網,都聲稱透過五育,甚至六育踐行全人教育,筆者深信,如果我們都徹底做好全人教育,理應是應對性侵的有效教育對策。   

 

多一點認識自己的渴望,就少一點性侵的欲望

    自我認識與性侵有何關係,真係大纜都扯唔埋。且聽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怎麼說:「我們必須先認識事物的本性與目的,才能夠適切地製造、修理和維護它。因此,關於生命,我們必須先瞭解自己的本性,然後才有可能獲得相關的技藝來提升它。」這正符合孫子兵法裡所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其實,我們不是要贏對方,相反我們是要贏自己。贏自己在於先認識自己,到底我是一個寡欲的人還是一個貪欲的人,瞭解了自己的本性,就自然找到要增欲還是要節欲的方法與技巧。在學校,從語文教育到體育都是可增可節欲望的好門道。

    目下的學校教育全力往外發展,致力要學生掌握外在的種種舊學新知,至於反求諸己,往內探索的教育活動則少之又少。那麼,教育無法讓孩子充份自己認識,何來能充份管理好自己的欲望呢?單靠外在的典章法制,只會像鯀用堵塞法治水,治標而不治本,惟有如大禹治水,用疏導之法,才能根治水患。要根治性欲不良產生的性侵惡行,惟有雙管齊下,內外兼備,即外在的法治與內心的自治同行,才能孕育出「發乎情、止乎禮」的良知良能。

 

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金都》與《叔•叔》教會我們甚麼是被掏空的人生

    福音中富貴少年聽聞耶穌的行實,趁他來到,就很謙虛地跪下,問耶穌怎麼樣才能得永生。耶穌單刀直入說:「誡命你都知道: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做假見證,不可欺詐,應孝敬你的父母。」少年回耶穌說:「師傅!這一切我從小就都遵守了。」耶穌非常喜愛他且說:「你還缺少一樣:你去,變賣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給窮人,你必有寶藏在天上;然後來,背著十字架,跟隨我!」結果,富貴少年面帶愁容,憂鬱地走了,因為他捨不得放棄他的產業。耶穌很慨嘆對門徒說:「孩子們!仗恃錢財的人,進天主的國是多麼難啊!駱駝穿過針孔,比富有的人進天主的國還容易。」

    耶穌其實是說,富貴少年本來德行已經不錯,如果更上層樓,放棄所有,不但可以進天國,更可以先在地上過內心真正自由,不受世物束縛的豐盛生活。可惜,富貴浮雲掏空了少年的人生。

 

《金都》教會我們甚麼是被掏空的人生

    《金都》(My Prince Edward)是香港女星鄧麗欣演張麗芳的現實片,電影英文名字就是男主角的名字,他們都在坐落香港太子的金都商場一個舊單位同居,男主角以廉價婚禮商品販售聞名,而女主角莉芳在金都的婚紗出租店工作。兩人相戀多年,正準備婚姻,可是,一連串突然發生的事情讓莉芳重新思考婚姻的意義。

    《金都》描寫已經是中女的張莉芳的困境,同時側寫香港高房價、地狹人稠的社會結構,將主角們夾雜在現實生活中的困境拋出,莉芳及Edward都以為結婚就可以解決當前的種種困擾。

    片頭講莉芳經過一家水族店,隨意救走起一隻反肚的小烏龜,老板就硬推銷給她,她亦不好意思拒絕,就買回家好好飼養,這象徵莉芳想獲取更多的生活自主與自由,若能逃離金都、太子區、甚至香港,事情是否會有轉機。就等於她的假結婚大陸丈夫,付錢給莉芳假結婚,亦欲拿到香港身份證,就可以離開大陸,甚至香港,而遠走到他心儀說空氣很好的美國洛杉磯。

    最後,《金都》片尾,莉芳最終關閉手機網路,拋下與世界的連結,穿上喜歡的衣裳(這件服裝在開頭被Edward嫌棄),於異地獨身一人吃碗熱湯麵,始恍然大悟,過去,苦悶、刻板、困窘的生活掏空了自己。原來,獨身也好,結婚也好,都不能還自我該有的自由,唯有隨心生活,儘管孤寂,但總算能為自己而活。

 

《叔叔》教會我們甚麼是被掏空的人生

    《叔•叔》故事講故事講述男主角阿柏與阿海是躲在櫃裏多年的男同志,委屈了自己,卻也自豪地建立美滿家庭。人到中晚年,退休了,很想重拾自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決定偷偷歡渡同性戀的短暫日子,卻又因為殘酷的現實被逼返回社會刻板認可的身份。

    太保憑此片拿下金像獎最佳男主角,而袁富華亦拿下最佳男配角。擔任計程車司機的阿柏結婚四十五年、養有一子一女,是傳統香港人眼中「幸福家庭」的典範;而阿海根本不喜歡妻子,寧願當起單親爸爸,跟兒子、媳婦及小孫女同住。阿柏與阿海的相遇,讓他們頓時陷入內心渴望與傳統道德壓力的拉扯,在愛情與家庭兩者之間掙扎難捨。

    阿海的兒子篤信基督教,強要父親上教堂及上查經班,兒子聲稱唯有如此,死後才找到對方。阿海很想死後仍然找到阿柏,希望他亦信基督教。但是,阿柏說當年他偷渡游泳來香港時,在中途浸死就是一個貼滿全身符的同鄉,從那時開始,阿柏就只相信自己。 

    就因為《叔•叔》有著香港人生活樣貌與細節的描寫,才使故事本身如此貼近社會現實及人心,片中看似簡單的家庭日常互動,也帶有著無法對家人們坦白的千言萬語,尤其幾場餐桌戲拍得極好,無論是前段交代一家人之間的關係、中段兩個男人一起到市場買菜回家料理、小三和正宮相見的喜宴,還有最後全家齊聚一堂,兩位老夫妻心事重重地看著餐桌上的豐盛菜餚,到拍合家照時,阿柏緊緊握住老妻的手,不得不讓阿海知難而退。凡此種種片段,讓《叔•叔》整部片變得更加深刻動人。

  

    張莉芳、阿柏及阿海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靈魂自由所在,都明白生活、眼光都很可能掏空自己的生活,變得毫無價值。那麼,我們又如何免除掏空,追求心靈的自由呢!

教育者的使命在引導孩子定義自己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把哲學從自然科學回歸人世間,他認為對於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感覺世界變幻莫測,得來的知識也很不確定;世間上唯一不變的、確定的、永恆的真理,只能返求諸己,認識自我,所以他說了名句認識自己know thyself),而想左右天下的人,須先能左右自己。

    從蘇格拉底認為萬物的主宰和原因並非外在的物質,而是內在的善。善希臘文agathon是指事物自身的本性,自然而然往自我實現的目標邁進,尤如植物往高往豐盛發展一樣。蘇氏說善就表現為德性」,而一切從學習及累積的知識都是為了日進於德,所以,蘇氏另一句名言是「知即德」。德性,希臘文arete,就是指事物的本性、長處、特點及完整的功能,如一個織布梭子,無論是金屬的、木頭的,織布就是梭子的本性,應該具有織布的能力,它的存在價值就是織布。同樣的道理,教育首要目的是引導孩子認識原始的自我,從而自本質往內往外展開出來,誠如儒家所說的往內是聖,往外是王,這個展開的過程就是定義自己的過程。


自我的兩面定義觀 

    人的內在自我通常包括兩個部份,一是自尊,另一是自信。先說自信,自信是一組多樣的能力組成,可能有點靠天份,但大都是後年努力而累己的成果,如能言善辯、球技精湛等等。自尊是與生俱來就有,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尊嚴。人就靠自己從小被引導或被養成自尊及自信生活及發展。

    所謂成也自我,敗也自我。可悲的現實,教育者也好,普羅大眾也好,經常馮京作馬涼,張冠李戴,把自尊自信混為一談。各國憲法保障人的基本自尊,不會因為種族、膚色、性別等而遭到不公的對待。自信就可能因為不同的天賦、因緣際會、個人努力等產生不同的能力差別。往往,家庭也好,學校也好,都很習慣憑學生的自信及能力去評定其價值,而忽略了無論是何人,我們都應以人為本,把人的自尊價值置於人的自信價值之上。

    孔子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自尊價值衛道典範,在《論語鄉黨》篇記載:「廄焚。子退朝,曰: 傷人乎? 」馬廄燒了,孔子退朝回來,只問傷人了嗎?

不問馬廄被燒的損失。因為,人的自尊價值最高,自信次之,身外物的得失更次要。

 

兩個觸目驚心的個案提醒教育者自尊遠勝於自信

    一位從小內向的男生小聰,父親任水警,母親在酒樓上夜班,姊姊比大長十二歲。從小,父母親擔心小聰學壞,叮囑姊姊要看實他,不讓他外出及結交朋友。小聰的確很聰明,亦用盡聰明才智於學業,年年考第一,拿品學兼優獎。高中畢業,順利上大學土木工系,成績不俗。升大二後,眼看同學的大學生活多姿多彩,而自己就很封閉,經常顧影自憐。

    有一天,他已撐不住了,跑去找升讀同一大學的高中同學阿賢,問如何認識朋友。阿賢非常驚訝,勉強教了一點方法技巧。從那天開始,小聰就陷於嚴重的憂鬱,學校的心理學家亦束手無策。小聰病入膏肓,最終跳河自盡。父母姊姊到今天仍然不解兒子為何自盡。

    阿明是獨子,從小無心向學,父親靠霸佔一快空地回收廢物養家,母親是家庭主婦,兩老把全部希望寄託在阿明身上。好不容易讀完初三,阿明就工作,可是,脾氣變得更加暴燥,經常與老闆鬧翻而失去工作。經常流連球場的阿明巧遇小學老師,一席話讓阿明重新振奮,決意白天用心工作,晚上讀夜高中。阿明好不容易高中畢業,亦考上大學教育學院,一心想把自己的經歷成為教材,將來引導學生不要像他一樣走歪路。可惜,這個想法與父母的願望大相逕庭。

    阿明大一期中考英文捧蛋,坐在圖書館門前低泣卻無人關顧。禍不單行,父親的工地被政府回收,頓時失業。內外交困,阿明步小聰的後塵,選擇從宿舍天台一躍而下結束生命。遺書上懇請父親把可用器官捐贈,作為對這個世界唯一的貢獻。

 

電影《奪冠》中的郎平引導我們從艱苦的自信走向悅樂的自尊

    陳可辛導演,鞏莉演郎平的電影奪冠,在片末,中國女排主力朱婷親自上陣演出。郎平要求她打球時要喊出來,她就是作不到。郎平要她一邊想為何打排球,一邊喊出來。最後,朱婷說最想成為你,滿意了吧郎平說不,你要成為你自己。

    郎平縱橫球壇三十多年,有一次被外國記者問我們中國人為何如此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郎平說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等有一天,我們的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比賽的唯一價值。對!自信會讓我們強大,可是,真正讓自己強大是能從自信走向自尊、自重、自愛及自在。

「小時了了」VS「大器晚成」---給師生家長及大眾的忠告

     也許,大家對孔融讓梨的故事很熟悉。實在,孔融還有流傳後世的事跡,有喜有悲。據《世說新語》所載,孔融十歲隨父親到洛陽,想去拜訪位高權重的司隸校尉李膺(字元禮),可是,李氏只接見很有才華的文士和親戚。於是,孔融自稱李膺的遠房親戚。李膺見他時問:「我和你有親戚關係嗎?」孔融回答說:「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老子(李耳,字伯陽)有師生關係,所以我和你可以算得上是世交。」李膺甚為欣賞孔融的聰敏。剛好,太中大夫陳韙在場,語帶教訓口吻對孔融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刻回了一句:「想必你小時候一定是很聰明機智囉!」陳韙頓時無辭以對。後來「小時了了」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在幼年時聰慧敏捷,但長大了就平平凡凡。

    孔融自作聰明,更不懂進退之道,兩人都多次得罪曹操。終於,曹操以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逮捕孔融。那時,孔融大兒子大九歲,小的才八歲,孔融對曹操的使者說:「罪全在我一人身上,孩子無罪。」 這時,亦很聰慧的大兒子說了一句著名的話:「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最終,孔融被要處死他,並株連全家。

「小時了了」VS「大器晚成」

    這個時代,家長也好,孩子也好,最想贏在起跑點,而這個具備優勢的先決條件是天資聰敏,亦即是小時了了。惟是,讀生物學出身的美國教育之父約翰杜威說:「人是所有動物中幼稚期最長的,人的成熟亦會因人而異,有些早,亦有些晚。」所謂晚就是大器晚成。

    孔融及其大兒子是小時了了一族,那麼,歷史上許多赫赫有名的古人都是大器晚成的。輔助周文王的姜子牙直到暮年始建功立業;撰寫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的吳承恩到中年才中了一個貢生,寫完西遊記已經八十二歲了;三國時代,忠心效勞漢室劉備的黃忠將軍,直到七十二歲時,始在定軍山之戰斬殺魏將夏侯淵,因而聲名大噪;漢高祖劉邦更是一位街知巷聞的歷史人物,早在秦末,劉邦只是一位亭長,參加了起義軍,到建功立業,漢朝建立時,劉邦已經五十五歲了。蘇洵也是歷史上大器晚成的人物。年少的蘇洵不好學,直到二十五歲始知讀書,發奮學習,到五十七歲才受到了歐陽修的重視,將他的文章推薦給朝中大臣,從此,名聲大震,與兩個兒子蘇軾及蘇轍同時被譽為「唐宋八大家」。

    讀完以上大器晚成的古人事跡,許多恨鐵不成鋼的家長,都仍然很想自己的孩子是「小時了了」,管他將來「大未必佳」,況且很多家長及孩子都不知道自己將來是否真的很戲劇化的大器晚成。

 

我們一直被洋特法則迫害

    人很想有獨特過人的成就,但又害怕與眾不同。所以,當家長都很穩妥,務要孩子在建制中成功突圍。另外,我們一代又一代活在標準化的教育制度中,像溫水煮蛙般被所謂的洋特法則」慢慢煮熟。

    根據維基百科說,洋特法則Law of Jante)最早出現在在丹麥裔挪威小說家阿克塞爾•桑德摩斯的挪威語小說《難民迷影》(英語:A Refugee Crosses His Tracks)中,他用此法則來形容小說中虛構的丹麥小鎮洋特(Jante),其中的人都彼此認識,亦被這十條法則牢牢控制住。這共十條總結一條是:不要以為你很特別,不要以為你比「我們」(一個集體)優秀。十條法則如下:1.不要以為你很特別;2.不要以為你比「我們」溫厚;3.不要以為你比「我們」聰明;4.不要想像自己比「我們」好;5.不要以為你懂得比「我們」多;6.不要以為你比「我們」更重要;7.不要以為你很能幹;8.不要取笑「我們」;9.不要以為有人很在乎你;10.不要以為你能教導「我們」任何事。其實,小說中還有第十一條:不要以為你有甚麼事是我們不知道的。

·           「洋特法則」不知毀了多少很有才華的異見學生。曾經被診斷為多動症,在師長眼中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搗蛋鬼,從高中輟學後就結婚生子的陶德羅斯Todd Rose。後來進大學夜間部讀書,遇見良師益友,最終,在哈佛大學取得人類發展博士,專門研究大器晚成的黑馬效應理論,還強烈鞭撻「洋特法則」的禍害。與好友奧吉歐格斯Ogi Ogas)合著《黑馬思維:哈佛最推崇的人生計畫,教你成就更好的自己》(Dark Horse: Achieving Success Through the Pursuit of Fulfillment一書中,語重心長的敬告家長,不要自視是社會大機器的小螺絲釘,又或是拼命要孩子成為學校的模範生,又或是灌輸按步就班始有成就的人生觀給孩子。反而,要同孩子同行,找出他們的獨特亮點,儘管可能輸在起跑點,但仍能贏在終點。

 

黑鑽定律告訴大家:成功沒有期限

    研究大器晚成的國際專家還有韓國學者鄭周榮(정주영,他在其名著《黑鑽定律:哈佛頂尖1%人士成就卓越的祕密》一書中,就揭示了只要我們能幫助孩子處理好「遮蔽信號」,就很有機會讓一直活在平均範圍裡,甚至一直被視為後進生的孩子釋放潛能,大放異彩,又或是大器晚成。

    鄭周榮研究許許多多大器晚成的名人,其中包括締造中美建交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基辛格一出生就流著猶太人的血,很喜歡踢足球,成績卻滿江紅,為了逃避納粹迫害,舉家移民到美國紐約。一口破爛不堪的英語讓基辛格既自卑又退縮。基辛格在刮鬍刷工廠當工人,月薪只有十一美元。幸運的是基辛格這匹千里馬終於遇上伯樂,就是工廠監工,她跟他說:「你人在工廠,心在讀書,別管其他人怎麼說,專心讀好書吧!」從此,基辛格決意把一切負面的信息遮蔽,專心讀書,終於考上哈佛大學,以最優秀的成績畢業,寫下長達三百七十七頁的論文,最終,成為能言善辯,舉世認識的政治家。

 

    孔子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這句話歧見甚多,常見的解說是上等的智者和最下等的愚笨之人,不容易改變;換成教育界的說法,就是聰明的學生可以自學,愚蠢的學生教都沒用。其實,孔子對教育現實的局限感慨良多,卻被誤會成為封建等級制度的鼓吹者,這完全漠視孔子說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其實,孔子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上智」和「下愚」這兩種人容易教化,我們中間的這些人,才是最難教的,最讓人頭疼的。因為,這兩種人不容易受制於標準化制度,不甘於安逸在平均範圍裡頭,只是讓予人桀驁難馴,又或是愚不可教的錯誤印象。
    世界很多知名的大學先後做了很多類似「黑鑽定律」的研究,不約而同得出很接近的結果,就是將「不會念書」的環境信號從不會念書的學生身上遮蔽,他們的成績就會大躍進。也許,孔子說的上智與下愚的不移,用上述的理論解說,只要移除或遮蔽負面信息,上智者更上層樓,中智者擺脫平均的窼臼,下愚者能突飛猛進。

    筆者不是奉行「教育萬能」,但是,不相信「學生可能」就「萬萬不能」。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