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學校沒教但很重要的科目




  疫情期間,學生只要花一點時間,就可以應付學校的網課要求及電子作業,餘下的時間,除了睡覺打機外,實在有很多時間進行學習,尤其聰明樂學的孩子,會透過上網及購買圖書,學到學校沒有教但很重要的科目,諸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及經濟學等,有學生質疑,學校為何仍然那樣保守,只教中文、英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及地理,當然,有學校有開通識科,即把前述好像大學才學的科目,透過淺易的方式教給學生,填補了學校傳統教的一大片空白。近年,亦有從事兒童繪本的作家把誤以為深奧的社科書從新制作成社科兒童繪本;亦有如台灣著名漫畫家蔡志忠致力把中國哲學漫化化,讓小孩都能讀懂老莊列子等鉅著。到底,學校沒教但很重要的科目有那些?不如大家一起來探討。
  世界有名的未來學家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說:「學生必須學習如何拋棄舊的概念,學習如何取而代之,何時取而代之……學習如何學習,如何放下過去的學習,以及如何再學習。」著名經濟學家熊比得亦高唱創造性破壞,其實就是先破後立的觀念,這無疑是現今學校教育的當頭棒喝,值得我們好好思量與改善。

哲學是愛智之學
西歐諸國早在小學一年級就開設兒童哲學課,認識身心靈全面發展,讓小孩子建立對生活、健康、人生意義與價值的系統思考。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為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蘇格拉底說:「沒有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今天,填鴨式教學仍然大行其道,遠離儒家學思並重的教導,遠遠滯後於國際社會對哲學教育的重視。試看法國自拿破崙以還,從小學開始修習哲學,高考進大學必須通過哲學論述的考試,而這股潮流日益影響其他重視教育的國家。
傳統哲學課透過學習知識論、形而上學及倫理學成為愛思考、愛生活、愛他人及愛世界的熱血公民。知識論旨在追根究柢何謂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教科書要考試的知識嗎?是用來找到工作的實用知識嗎?還是為知而知的非實用知識才是最有價值呢?形而上學引領生學生探求宇宙的本質及終極目的,有神論與無神論的世界觀等。倫理學更重要,探求人與一切之間的關係,如何建立適切的倫理與道德判斷能力等。

腦神經科學是根本學習之道
    近年,腦科學的人文層面研究如雨後春筍,集中在禪修打坐對增強大腦認知及安穩情緒的助益,台灣著名腦神經科學兼禪修學者朱迺欣是這方面的先驅。朱博士在實驗室及生活觀察所得,正念禪修、放空腦袋打坐,對主管情緒穩定與否的杏仁核有快速的正面效益。另外,對於大腦重塑及增強認知學習能力亦有顯然的效果,更重要的是禪修打坐能使腦袋釋放更多的快樂分泌物多巴胺(dopamine),愉快的情緒既能延緩衰老,更能增進樂善好施的情懷,強化積極參與社會發展的動機。
    我們的大腦主管學習,而近年的腦科學發現,我們的大腦以視覺學習見長,視覺優於語言,我們是先能看、能辨識,之後才能開口說話,進而進行讀寫等抽象學習。舉例來說,古希臘幾何學之父歐幾里得精通圓、三角、曲線與長方的二維度分析,才能產生按圖索驥之效,形成今天的高等數學。
    還有,近年,腦科學家才發現在我們的腦袋裡有一組鏡像神經,功用是讓我們懂得模仿,才能打開真正的學習活門,學習才能成功。當我們不斷被要求用腦學習,又或是要生存就要靠食腦時,又焉能對腦科學一無所知呢

經濟學是成本效益之學
    甜甜圈經濟學(Doughnut Economics)作者凱特•拉沃斯(Kate Raworth)說:「經濟學形塑了我們所居住的世界,而且經濟學思維也確實形塑了我。」
    當大家打開報紙,又或是看電視新聞,充斥著我們的滿是經濟學的東西。惟是,我們對經濟學也許不求甚解。我們的孩子在整個義務教育階段,從沒正式學過一點正確的經濟學,但就被要求在進入社會工作後,事事要以經濟學的觀點來衡量。
    經濟學源於對事與物的稀缺,正所謂物以罕為貴,因為資源有限,必須衡量分配的正義,如何公平公正及公開地處理屬於所有人的稀缺資源,將是每一個現代公民必須懂的生活技能。再者,做每一件事都必須審慎考慮成本及效益,成本就是你得到的效益的損失,就如你去看電影就很可能損失了與家人相處的好時光。
    印地聖雄甘地說:「地球所提供的本該能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但就不能填滿每一個人的慾望。」如何學會善用資源,資源共享,以及能有效管理自己及整個社會的慾望,都是經濟學有趣且值得深入學習的課題。

環保學是愛大地之學
    當大家在新聞看到北極熊快要滅絕時,就知道全球暖化的嚴重,別以為升了攝氏0.8度就少事,已經觸發水災、旱災、颶風及海平面升高等。再過幾年,氣溫可能驟升至攝氏4度,災情更不可想像。當前,平均每一分鐘,就有相當一輛大型垃圾車的塑膠倒進海洋,如果大家仍然不斷濫用塑膠,如無節制地買手搖廢水,到了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肯定多過魚蝦蟹。
    這些可怕的數據也許離澳門莘莘學子太遙遠了,為何澳門這富裕的小城,大人小孩一點危機感都沒有,皆因我們的環保部門很不作為,亦因為學校欠缺必要的環保教育科。難道有一天,澳門水浸至大家的眼眉,快要滅頂時才悔悟嗎?如果我們都愛澳門,愛這個地球,懇請學校儘快開設環保科目,救救地球等於救救我們自己。

心理學是洞悉人心之學
    心理學很多屬於認知學習部份正被腦神經科學取代,而心理學朝向同理心與心靈治癒的方向發展顯然已經成為主流。今天,人與人之間雖然有很多溝通的渠道,但同溫層的普及與惡化導致人與人間的疏離與不解正日益嚴重。所以,在歐美先進諸國,早以把心理學普及到中小學的學習範圍去。誠如《EQ》的作者丹尼爾高曼說,一個剛進小學的孩子,應該記經掌握說多謝、說抱歉、能禮讓及肯表態四個情商,才能發展出很好的同理心,人人都能在孩童時就發展出健全的同理心,人與人之間,甚至國與國之間,都會為締造世界和平帶來無限動力。
    無論是生活在富裕或貧困的國度,心理創傷成為現代人的其中一個很困惑的生活難題。從小,讓孩子學習甚麼是情緒?甚麼是焦慮?甚麼是憂鬱症?如何透過正面思考,認識何謂真實的快樂,將有助於強化孩子的心理健康與韌性面對壓力的能耐,如何靠自身的反省及認知治療等方式去有效處理措折,將是這個世代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
    近年,同理心行銷大行其道,就是說同理心已經被廣泛用於生活各個不同的範圍裡,實用有果效。
    當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浩瀚無邊,科科都重要,尤如學校裡每一科的老師都話自己教的科最重要。也許,當下的澳門,如何透過教育發展興澳,上述的科目也許都值得大家參考,可以從少到多,循序漸進加入我們的正式課程裡。

疫情改「善」了學校的評核思維嗎?


    ○○三年,SAR爆發,人人為保命不停洗手,瞬間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莘莘學子每天上學都要戴口罩及量體溫。不到幾個月,疫情稍能控制,人人如常生活,很快故態復萌,甚至有些人已經不戴口罩上街,香港更因為鬆懈而疫情再次爆發。今年初,武漢肺炎肆虐,席捲全球,疫情比SAR凶險多倍,目前為止,全球感染武漢病毒已超過一千二百萬人,有超過五十五萬人死亡。 面對史無前例的武漢肺炎,各國被逼封關,停工、停市及停課,澳門亦不能幸免,自農曆新年後,幼稚園及特殊教育一直停課,中小幼亦延到五月才陸陸續續復課。教育行政當局及學校只有摸著石頭過河,邊抗疫邊學習應對,推出「溫故知新」、「宜鬆不宜緊」及「不計分數」等權宜措施;學校從傳統的面授改為網課,評核由測驗考試轉為更彈性的多元評核,甚且,大部份的中小學生全班升級。有說疫情會成為風土病,甚至不斷變種後捲土重來。於是,未來,學校不得不有兩手準備,即繼續開拓網課,亦要面臨如何平衡一試定終身的古老評核制度與多元實作評核之間的權衡取捨。

疫情讓孩子變鈍變笨嗎
    武漢肺炎史無前例地讓全世界的學校都停課,也許,在美國及歐美先進重視自學的國度,孩子沒有上學頂多只是停頓了與師生的社交往來,學習仍然可以透過在家進行,所以,在美國,有兩百多萬的孩子在家學習,成效仍然相當良好。
    港澳兩地,自農曆年開始就停課,本以為只是短暫的權宜措施,沒料到幾個月來,學校只能透過網課,又或是少許的電子作業,維繫著零星的教學活動。換言之,老師的確很花時間精力去準備網課,甚至比平常上課工作時間還要長,但是,無論如何,平常學校上課量遠比網課總體量超出很多倍。平時,一個學生八點十五分就在校園開始各種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一直到下午四點多才放學。而在家學習的孩子,由於是網課,未必要定時上,儘管要定時上,課總量都很輕。平常一節課又一節課上,學生腦袋要持續不斷反應,在家學習,就只要呆坐在電腦屏幕前靜態觀看視訊。於是,空出來的時間就可以用來打遊戲機、上網、甚至睡懶覺。一句到底,疫情之下,整體學生的上課態度已經陷入鬆懈狀態,久而久之,許多學生的學習能力整體下降,學習反應遲鈍,甚至有不少港澳家長認為疫情下孩子顯然變笨了。
   
當測驗考試不能執行時……
    華語社會,尤其中港台澳四地,一直沿用測驗及考試作為評核學生的重要工具,所以,靜態的測考顯然牽著教學的鼻子走,換言之,考試領導教學已經成華語社會的教育常態。武漢肺炎肆虐下,所有測驗考試都被擋住,只有網課及零星的作業。從小習慣靠測驗考試製造學習動力的學生,一旦沒有測驗考試,整個學習就徹底鬆懈。
   疫情稍為穩定,五月中下旬中小學循序復課,行政當局早已要求學校復課後不要馬上測驗考試,甚且,明示暗示學校要彈性處理學生的學年成績。於是,尚未通過執行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又再次成為許多學校評核學生的主要參照標準。即小學階段一至四年級,除非家長提出申請,否則不得要求學生留級;小學五年級及六年級的留級率均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初中教育階段各年級的留級率均不得超過百分之八等等。
    學年終究結束,有不少學校沒有舉行期末考試,只按照上學期的考試成績,加上下學期在家學習的平時成績,加權後成為下學期的成績,變相是許多學校的學生通通升班,皆大歡喜。亦有看似很嚴謹認真的學校如常舉行期末考試,明顯看得出亦作了彈性的處理。所以,最後,聽聞要留級或畢不了業的學生變得少之又少了。
    過去,一直堅持測驗考試才是正式的評核的學校,在疫情之下,不得不作些改變及調整,甚至改弦易轍,認為多元評核才是王道。事實上,疫情的確動搖了傳統評核的根基,不少家長、學生、甚至社會人士咸對緊逼的學習,嚴謹的測考是否真的能有效評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相當存疑。

讓多元實作評量成為學習生活的日常
    很弔詭,中小學幼稚園老師在大學接受師範教育或學位後教育文憑課程,一般大學教授會以出席、參與、個人及分組作業,再輔以期中期末考試作為評核的標準。換句話說,教師理應師承大學的教導,遵循如此平凡普及的多元實作評核標準。可是,當師範學員一旦畢業,走進課堂,卻把大學教授傳授的那一套忘得一乾二淨,自自然然重返中小學生時的學習軌道,輕視學生的平時表現,只計算測驗考試的成績。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黃素君博士認為,疫情下凸顯出本澳學生一直未能建立有效的終身學習理念實踐。黃教授精準點出澳門教育的弊病,一天學生仍然活在測考的緊箍咒,一天都無法建立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的態度。英國教育哲學家懷特海在其名著教育的目的》裡說:「教育是一種掌握種種細節的需要耐心的過程,一分鐘,一小時,日復一日的迴圈。」換句話說,學習不能單靠臨門一腳式的測考來衡量其品質,必須是一分一秒,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多元實作慢慢累積而成。只有視教學與評核為教學一體的兩面,只有把評核內化在日常的教學中,這就是多元實作評核又稱為形成性評核的真正意涵所在。疫情期間,深信家長、學生及校方都體會到多元實作評量擔當了重要的評核作用,亦讓平時努力學習,但不怎麼能應付測驗考試的學生取回公道,而那些天資聰敏但怠惰的學生,以為考前猛讀就過關,甚至拿得高分的學生失之交臂。

難道要取消考試嗎當然不是……
    從小到大,我們都知道很多老師輕看平時表現。試看大學有出席率要求,通常缺席率超過20%就不能參加考試,但中小學就沒有明文規定,只是學生請假太長或曠課嚴重才會被勸退學。至於參與,通常大學都會佔整體分數的15%20%,但中小學生的上課表現只會反映在操行或評語上,不計分就會等閒視之。通常中小學只會計算測驗分數,但遠遜於考試的分數比率。所以,很多聰明而又很會考試的學生,上學期都非常鬆懈偷懶。但到了下學期,尤其是最後一段考試,一般佔的分數最高,只要最後努力一點,就可以把分數拉高,自然又可以低空及格,年年升班。
    測驗考試是有必要的,但應該參照大學的標準,讓出席、參與及平時作業,尤其是實作功課佔比率高於總結性的測驗考試,讓教學與測驗考試形成良性競爭,產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教育效能。

澳門教師專業的困境與出路


    我讀小幼的時代,一般教師都是高中畢業生,亦有少部份是初中畢業生。那個時代,教師只是一份屬於文化界別的文職工作,未能稱得上是專業。到了讀高中時,絕大部份老師都受過大學教育,如讀化工系的教化學,讀生物系的教生物,那麼,他們又算不算專業呢?
    讀大學二時,教授教育社會學的老師說,儘管今天很多老師都接受過專業訓練,教師亦只能算是半專業(Semi-professional,難以像理科可以持續受到科學的重覆驗證。雖然,德國教育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說教師擁有許多的權威,有如來自傳統給老師的尊崇權威,來自老師應具榜樣的人格感召權威,來自教育體制賦予給老師的權威,甚至是教師必須受過專業培育才能持證上崗的專業權威。惟是,教師是主客觀兼顧的良心工作,同時受不同文化、地域及人文等因素而產生手段與效能差異,所以,難以用自然科學的科學衡量其價值。

    提起專業,最簡單的廣東俗語說法是「冇佢唔得,就如家中停電,自己不懂得修理,要請師傅才能修好,這就叫做專業。清高一點說,專業就是為了對方的福祉而全力以赴,如教師增益學生的品學福祉,治療師治癒案主的心理創傷為福祉等等
    世界著名研究教師專業的專家Eric Hoyle教授,曾多次撰文闡釋教師專業的十項發展里程:一、教師專業必定要能發揮社教化的功能;二、要發揮社教化的功能,必須具備教師專業技能;三、專業教師會不斷遇到新的問題與情況,不能純粹依靠常規(routine),因循辦事;四、純粹的專業技能不足夠,專業教師還必須有多元系統性視野及專業知識;五、教師專業與社會變遷及個體身心發展有密切關係,所以,必須持續進修,甚至要接受學士後的專業教育,如法國必須擁有教育碩士學位才能當老師。近年,本澳修讀教育或教學碩士的在職教師亦不少;六、這個漫長的持續教育過程,必須包括教師專業價值觀的深度培育;七、教育價值觀是以學生的福祉為核心,明確遵守教師專業守則;八、由於教師通常在非常規的情況下工作,必須給予專業判斷的自由空間;九、由於教師是專門化工作,必須有專業公會,以表達意見,影響有關政策,界定專業責任,提高專業自主。亦要把關教師專業操守,包括設立教師操守評議,裁決觸犯操守的教師,如師生戀或性侵等;十、由於長時間的培訓、責任的重要性、服務對象至上,應該獲得崇高的聲譽與客觀的報酬,如法國教師同工同酬,社會地位冠絕其他行業,備受社會推崇。

澳門教師專業發展之路
    澳門教師是一個無明文規定的行業,只要學校與教師兩雙情願就可以了。一九八四年,何思謙高票當選直選立法議員,全力爭取私校教師的權益,時任教育政務司黎祖智亦同意,稱許私校教師擔負公共教育的責任,於是,從一九八五年開始,每一位私校教師每月皆可領到教師津貼,而且獲得免費公共醫療及免繳職業稅,開啟了澳門教師專業發展之路。一九九一年八月,首部教育制度法律通過,明文規定教師必須受過其任教的教學階段的師資培訓才能上崗。惟法律既往不究,凡於一九九六年前入職的教師,就算只有初中或高中程度,仍然可以任教至離開教席為止。二○○六年,修訂好的《非高等教育制度》法律執行,將教師分為一至六級,從只有大學畢業的第六級教師,到了二十幾年後升為一級教師為止,奠定了澳門教師以學歷及經驗為雙主軸的教師專業發展之路。

澳門教師工會與教師公會的專業發展之路
    提起教育組織,眾所周知,在澳門有兩大教育社團,包括天主教學校聯會及中華教育會,嚴格來說都不能算是教師組織。在網絡上,可以找到的教師組織除了公職教師協會外,尚有私校教師會。看起來,兩個會都像是工會性質。
    澳門法律沒有賦予工會集體談判權,所以,澳門教師工會只能零散地爭取教師的職業保障及合理權益,說實在是弱勢社群,誠如近日狀告成功的黃寒冰老師,成功爭取公積金與解雇賠償不能對沖的權益。相較之下,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進會就是徹頭徹尾的工會,因為有其代表在立法會爭取權益。但是,漫漫長路,亦發展出制定教育工作者守則的教育社團。所以,澳門教師工會發展之路仍然漫長且崎嶇不平。
    至於教師公會,又稱教學專業議會,可以附加教師操守議會等組織。根據不少國家的慣例,準備入職的教師必須先得到教師公會的批核才能成為註冊教師,而所有新入職的教師先作暫准註冊,經試用期而又表現滿意才可獲正式註冊。教師公會亦有權限向教學質素表現欠佳者,提出延長試用期以待觀察,甚至取消其教師註冊。教師公會更有權透過操守議會仲裁教師專業失當及失德,事態嚴重者更可取消其執業資格。
   澳門只有弱勢的教師工會,教師公會欠奉。試看,澳門有大律師公會,為何就不能有教師公會。無論有沒有的資源及支援,教師都應該為了行業的專業發展團結起來,全力以赴組建教師公會,成功把教師註冊權從政府轉移到教師公會去。

澳門教師公約的專業發展之路
    每一個文明的都會,都深信教育是傳承文明及改變社會的重大力量,教師是成敗的關鍵。孟子曰:「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於後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單靠法治或單靠良心都不行,前述了很多法治及體制的建構,再下來就是高倡教師守則或教師公約。無論是守則及公約,都是一種良心規範的推動力或約束力,無強制執法的要求。誠如疫情當下,人人戴口罩是良知規範,並不必要立法強制執行。同樣,教師是良心事業,亦需要有相關的公約。目下,兩大教育社團、教育行政當局都各自表述其對教師的公約要求,但就無法建構一套通用的教師公約。先進地區,如香港、台灣及歐美等,不是由政府牽頭,就是鼓勵教師公會等專業組織制定教師公約。澳門教師真的要邁向專業,非得制定一套備受各方認可及具備公信力的教師公約不可。
   當年,負責制定香港教師專業守則的程介明教授說,教師專業自主與專業良心,是一個事物的兩面。專業自主,不等於教師就可以天馬行空,為所欲為;必須根據專業知識、專業經驗、專業判斷,種種考慮,就靠專業良心的驅動,這不是教師日常工作的現實嗎?

寒蟬日子下《陽光兔仔兵》的《美麗人生》


    最近,著名電影及電視劇網台Netflix商推出連續八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紀錄片,亦有很多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典電影。疫情多留在家,孩子又開始放暑假,可趁此機會與家人一起看這些很有歷史教育價值的電影。其中,兩齣值得大人與小孩一起看的,包括《陽光兔仔兵》及《美麗人生》。有時候,刻意形塑悲憤反而讓人生活得更沉重,喘不過氣,換個喜劇方式,就極具創意,還能反諷,笑看殘酷,讓人更有勇氣面對殘酷的威力。的確,活在言論不斷被收窄的年代,笑看人生,都付笑談中,實在是當下大人小孩都需要具備的軟實力。
 
何謂正邪、何謂常識?電影《陽光兔仔兵》講出戰爭之中的種種掙扎
      《陽光兔仔兵》(JoJo Rabbit)拿下了2019年多倫多國際影展觀眾票選大獎,成為口碑極佳的喜劇電影。故事講十歲的德國男孩祖祖,以希特拉為偶像,事事都以納粹信條為依歸。電影裡有一個希特拉的幽靈經常出現,指指點點祖祖。祖祖意想不到媽媽露絲竟然在家的暗室私藏一名猶太少女,祖祖整個人生信念如骨牌效應一一被推倒,讓他有充足的機會重新認識猶太人,也變相有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的童年。 
    在希特拉的青少年訓練營裡,孩子們被視作「預備軍」,灌輸男孩兇狠是被讚許的優秀品質,不眨眼地扭斷兔子的勃脖子是勇氣的證明。祖祖心地善良,不忍心殺兔子而被大家恥笑給綽號Jojo Rabbit。同時,女孩子們被教導成生育是光榮,因為可以延續高貴的德國血脈;焚燒書籍成為每天最歡快的消遣活動;猶太人則被描述成半人半獸的怪物,孩子們都被一一洗腦,誤信以為真。
    直至祖祖認識家裡被收容的猶太女孩愛莎時,在媽媽的循循善誘下,及至媽媽被吊死,才恍然大悟德國人與猶太人毫無分別,甚至可以和平相處。當時的德國,普通人的生活已然被納粹的龐大政府機器控制,然而,納粹政權已步入黃昏。譬如所謂的「預備軍」只更像是個打打鬧鬧的夏令營,將所謂的「作戰」能力硬塞在這些天真爛漫的孩子身上,完全是一個笑話。
    祖祖的母親被捕後,蓋世太保來到他家進行徹底搜查,訓練營教官第一時間趕來幫他解圍。蓋世太保發現了藏在家裡的猶太女孩愛莎,愛莎臨急生智,謊稱自己是祖祖的已故姐姐燕嘉。教官在檢查身份證時發現女孩報錯了自己的的生日,但他沒有當場揭穿給蓋世太保,使得兩小孩都逃過一劫。再後來,柏林被攻破,祖祖幾經險境,以為要穿上納粹制服,卻被教官扯下,並辱罵其為「骯髒的猶太人」,才能成功與愛莎逃脫,但教官就被當下槍決了。
    電影中有一段情節是:天氣晴好,祖祖和媽媽在綠樹林蔭的小路上騎自行車,剛好一輛滿載傷兵的卡車經過,媽媽對他們說:「歡迎回家,回去親吻你們的母親吧。」卡車遠去,一位傷兵向祖祖媽媽揮手致意。或許在經歷了初上戰場的熱血和戰爭中血肉模糊的慘烈後,他們只想要曾經平凡甚至乏味的生活,沒有波瀾壯闊,沒有主義和口號,每個人都能在陽光下快樂地騎車歡笑。
     德國戰敗,祖祖與問愛莎自由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愛莎說是跳舞。在平淡的日子裡,跳舞是件輕鬆平常的事,然而在不幸的日子裡卻變得彌足珍貴。有多少我們平時不屑一顧的東西,在失去後才知道要珍惜;某件對你我來說平凡無奇的小事,也許是另外一群人做夢都不敢想的幸福。祖祖的媽媽曾說:「跳舞是自由之人做的事。」(Dancing is for people who are free)。影片最後,躲在暗室多年的愛莎終於重見天日,在散滿陽光的街道上,隨著搖滾歌手David Bowie的德語版歌曲,翩翩起舞。

《為愛而活,甘之如飴》的《美麗人生》
    《美麗人生》是一部講述「幽默信念」對抗「慘烈犧牲」的義大利電影,卻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及最佳電影音樂。男主角蓋多為我們做了男人最佳示範:「一個人,為了深愛的女孩,能多麼義無反顧去追求,對於家人,又能做到多大的犧牲?」叔本華說,意志力戰勝一切。對蓋多而言,只要有心就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沒理由放棄,相信意念可以改變眼前的世界。
     一天,猶太人蓋多騎單車不小心撞倒了德國女孩桃拉,兩人一見鍾情,儘管是老天爺充當了紅娘,幫他們揭開了人生序幕,但接下來一幕幕的場景卻都是蓋多自己去爭取來的。他不管別人的眼光,因為他眼裡只裝得下心愛的女孩,而女孩就是他的世界。
    
蓋多是個天生樂觀狂,坦白風趣,讓這位富家千金瞥見一個充滿活力的全新世界。身為父母的掌上明珠,桃拉的人生早被安排妥當,她只需點頭說是,前方便是一路的順遂平穩,但他卻選擇了當侍應的蓋多。 桃拉單純的想法是為愛而活,甘之如飴。  
    
兩人婚後有了孩子若蘇厄,如願以嚐地開了一家二手書店。然而,隨著戰事陷入膠著,與德意志結盟的義大利舉國上下對猶太人的態度越來越惡劣,自身的種族優越感助長了對他人的種族歧視,隨之而來的,是恐怖悲傷的種族清洗。
    
慢慢,戰爭與迫害的氣氛彌漫整個街道,路上開始有士兵行軍穿梭,商店門口也貼出「猶太人與狗禁止入內」的告示時,已為人父的蓋多,很機智地對對若蘇厄說:「他們就是不許他們進去,那邊有一家五金行,不讓西班牙或馬進去。前面有間西藥房,不歡迎中國人跟袋鼠。他們就是不喜歡,我能說什麼?」接著若蘇厄很善意勇敢地回應說:「我要讓每個人進我們的書店。」蓋多的聰明竟然得用來掩蓋悲哀的事實,為了保護孩子的心靈,他只能把險惡的歧視用童言童語不著痕跡地輕描帶過。
    
不可思議的是,面對孩子的疑惑與不耐,蓋多居然能把這樣的殘酷事實解釋成充滿興味的遊戲,如同預告片裡所說的:「Turn the hard truth into a simple game.」而這一切,全出自於偉大的父愛。蓋多在德國軍官旁信口胡謅的這番話也算是經典片段了:「這一切都是個遊戲,先得到一千分的人,才能得到坦克,最輸的人要背笨蛋的牌子。他們會裝成很兇的人,不能怕,怕的人會扣分。另外有三件事情會扣分:如果哭了,如果想找媽媽,如果餓了想吃點心。
    
在那被步槍抵著的生命最後時刻,蓋多經過鐵櫃前面,知道若蘇厄透過隙縫正看著他,於是腳步停了下來,後面士兵隨即破口大罵呼喝他前進,此時我看到了一個父親對年幼的兒子所能做的最後犧牲:他向兒子眨了眨眼,露出笑容,雙手揮臂用力抬起腿,踢起正步來。最後這一刻,蓋多明知將死,卻仍盡力演戲以維持美好假象。解除孩子的疑懼,逗他開心,讓戰爭的魔爪伸不到約書亞身上,讓他相信人生依舊美麗。
  
美麗人生》由你說
    半杯水可以悲觀看待成沒了半杯水,亦可以樂觀看成是還有半杯水。的確,現實是可怕的,收窄言論是很不自由的。但是,無論是天主教抑或是佛教,都倡議內心的自由是不能被剝奪的,笑匠差李卓別靈在電影《大獨裁者》裡說:「人生近望是悲劇,遠望是喜劇」。

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骨妹》與《擺渡人》職場骨氣互助術 蔡梓瑜


    武漢肺炎肆虐,各國經濟重創,澳門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以博彩為龍頭行業,自然雪上加霜。眼看許多店舖結業,大型博企解僱中高層,前線員工放無薪假,特首日前說所有政府部門必須緊縮開支一成。看來,能有份工作已經很不錯,還敢說職場骨氣生活術,真是異想天開嗎?真是痴人說夢嗎

《骨妹》澳門人爭氣拍出的骨氣電影
    印象中,《骨妹》是第一齣澳門人執導的電影在澳門電影院上映,既是澳門電影零的突破,更是首次揭開澳門骨妹職場五味紛陳的好電影。
《骨妹》的導演是在澳門土生土長的梁欣羨Tracy,曾在台灣讀電影,學成歸來後拍了很多短片及紀錄片,獲獎無數。《骨妹》是梁欣羨個人執導的首部長片。過去,澳門被看扁了是文化沙漠,能登上文化中心劇院或戀愛館上演的澳門作品更是鳳毛麟角。可幸,陳欣羨為澳門吐氣揚眉。
梁欣羨很男生的打扮,性格爽朗,盡現傲骨,但就一點傲氣都沒有。也許,這個是職場眾兄弟姊妹要好好學習的。正因為有傲骨,才能鍥而不捨;正因為沒有傲氣,才能兼聽精進。
《骨妹》是小人物題材,劇情簡單,能獲得本土及外地觀眾青睞,取得商業利益,實屬難能可貴。在黃賭毒橫行的澳門,市井之徒眼中的骨妹,總被污名化為「邪牌」。編劇歐健兒運用人類學的調研方法,深入骨場的職場世界,輕而易舉地除去「邪牌」的惡名,透過四位情同手足的骨妹,一一化解骨場的種種險惡挑戰。
骨妹18號靈靈及19號詩詩,兩人的真實感人故事,貫穿及見證了澳門回歸前後十多年之間的變化。《骨妹》是產後顯然胖了不少的梁詠琪復出新作品,講述已屆40歲的詩詩,本來已經安穩結婚,且定居台灣,但因為要回澳門領取一筆保險金,才趁機回到土生土長,闊別十多年的澳門。舊地重遊,免不了勾起難忘往事,包括在骨場認識的另外三個姊妹,尤以同居共養一個小孩樂樂的靈靈。
詩詩是個好學不倦,知慳識儉,循規蹈矩,兩脇插刀的義氣仔女。靈靈是個表面堅強內裡脆弱的「大家姐」,既能賺錢養活鄉下的家人,又能好好照顧身邊每一個朋友,兼且很吸引男人,但就不知道情歸何處。劇情若隱若現地說出兩人的特殊關係。直到詩詩再回來,靈靈因交通意外身故,才恍然大悟,澳門才是自己的家,靈靈才是一生所愛,決意離開癡癡愛他的丈夫,立根澳門。
一齣講骨場服務色迷迷男人的女人辛酸故事,就算是要投其所好,亦有骨妹的底線。守住這底線,憑著四姊妹休戚與共與出生入死的情義,活出職場該有的傲骨。
天天在職場打滾的打公仔,可有想到要好好守住自己的職業底線,努力經營該有的傲骨,但就樂意在職場接受種種磨練,洗盡阻礙職場生涯發展的傲氣。

我們都是擺渡人,亦是被擺渡的人
    擺渡人是在渡口碼頭用船為人,提供交通服務的船夫。當我們去中國旅行,尤其要遊覽嘉陵江的美景,就要靠擺渡人沿途撐過一個又一個的渡口。電影《擺渡人》(See You Tomorrow)雖然影評毀譽參半,但為職場打滾的打公仔而言,絕對是一齣很有啟發的片子。男主角陳末(梁朝偉飾)是一個情傷重創者,為贏得紅顏何木子芳心,三度敗醉於她調配的烈酒See You Tomorrow,喝下後不到五分鐘就倒地,漫慢長夜瞬間過去,急不及待明天再來,就是為了能再見何木子。最終,陳末抱得美人歸,但何木子又在地平線上與陳末相擁後離世。
    陳末決意化悲痛為正能量,藉開酒吧為名,以擺渡人為己任,樂意把載浮載沉的人生遇溺者送到彼岸。擺渡人幫助每一個求助者經歷「我來了→我累了→我好了→我走了。」能越過這四個階段,就能放下痛苦,到達彼岸。電影總共由三個故事串成,陳末走出與何木子苦戀的陰霾,全力支持管春與失憶的毛毛再愛,以及教導小玉成為擺渡人,幫馬力從新振作。陳末跟每一個徒弟說:「擺渡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感同身受,才能擺渡對方脫離困境。」
  
疫情音陰霾下,既要有骨氣,更要彼此擺渡
    曾幾何時,澳門是個失業率很低的繁華都市,失業率通常徘徊在2.2%左右,等於說幾近全民就業,目下的疫情,失業率彈跳到3.4%,改寫了澳門蓮花寶地,金身不壞的傳說。失業為許多澳門人來說,只是個暫時喘息的機會,很快,幸運之神會再度降來,又會找到一份新工。但是,茫茫人海,總有比較倒霉的朋友,萬一你失業了,不!換個積極一點的說法,如我仍在待業中,可知道怎樣逆境求存,迅速返回職場。無論如何,守住作為職場該有骨氣的人,總有雲開見月明的一天。
    朋友是人生最寶貴的資源,在彼此砥礪之下,比較容意走出失意失業的谷底,向自己地理想人生邁進。今天,年輕打公仔們很多都並不快意,主要原因是澳門很單調,工種選擇不多,不是賭場、教師就是公務員。最新調查顯示,有40%的畢業生只想投考公務員,試圖在穩定的工作之餘,再開創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
    不錯,澳門的失業率奇低,但很多職場年輕打公仔說其實跟失業沒分別,工作沒有目標、沒晉升機會、更沒有滿足感,買不起樓只能買車,更嚴重的憂鬱只覺得是一根工作過長甚至過勞的螺絲釘。這個年頭,年輕打工仔最艱困的不是應付工作的要求,而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到特別的意義與價值。換句話說,就是要學懂如何樂觀尋找工作的特殊意義,有了意義上班才有動力,更不必刻意在工作以外尋覓另一個人生。
    簡單而言,辦公室通常透過分工合作展開業務,著名社會家韋伯說是科層體制,無論公司行號的規模或大或小,科是同級的各部門,層是上中下從屬的關係。縱橫交錯的職能必然形成合作關係。所謂的合作,不單是公事,亦不可能純是工具理性能完成。
    人是非理性且感情用事的動物,要成就一件公事,除了必須的辦公室專業能力外,人亦需要非正式關係的營造及扶持,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務。今天,如果要在職場有所成就的話,除了透過高績效的工作表現外,還應該努力建構成功的非正式辦公室人際關係。
    陳末說的感同身受,是職場非正式關係的重要能力,任何人都需要被愛,被扶持,都會因為家庭或感情等困擾,率先希望在辦公室找到傾訴的伙伴,渴望得到認同理解。打公仔可以致力透過擔當擺渡人,一方面學習助人的原理及技巧,一方面亦可以讓自己的處世能力更趨成熟。
    有天,你的伙伴來了,跟你說累了,你能讓他好了,無私地讓他走了,這將是非常成功的打公仔。職場路上,有擺渡人在,生氣盎然!
   

從《男人四十》與《熱帶雨》論迷情師生戀


    201912月,一所中學有懷疑師生戀男老師及高中女生,被發現在一間賓館房間廁所內燒炭雙雙身亡,警方調查認為涉及殉情。男教師三十五歲,任教化學科已十三年,女死者十六歲,就讀高一。事發突然,令人感到非常震驚和傷痛。20206月,一名「看不過眼的教師」透過電子郵件傳遍社會及本澳傳媒,揭發有資深男體育教師十多年來上下其手性侵女同學,校方多年對此置若罔聞,事件公諸於世,公眾才得以知悉此事,社會嘩然。涉事體育教師已移送檢察官偵辦,將控以對兒童之性侵犯對受教育者及依賴者的性侵犯」兩項重要罪行。
    兩案不約而同地涉及資深教師,本來,教師應該以身作則,以成熟的態度去引導學生認識迷戀與真愛的分別,卻泥足深陷,不能自拔,一是與未成年學生走上不歸路,一是為滿足一己私慾而傷害未成年學生的身心靈。也許,《男人四十》與《熱帶雨》能讓我們認清迷情師生戀,如何避免始亂而終棄的惡果。

    《男人四十》是許鞍華執導,張學友、梅艷芳、林嘉欣等主演的電影,講述中年教師張學友在妻子梅艷芳與青春少艾學生林嘉欣之間的情感游移,揭露男性婚後的寂寞原來是個感情缺口,遇上熱情奔放的少女卻把持不住,種種困擾與無奈煎熬難耐。
   
張學友飾演一名資深、性格傳統的書生型國文老師,與妻子梅艷芳的婚姻關係非常淡薄。梅艷芳年輕時愛上了盛老師,意外懷孕後盛老師選擇逃避,梅艷芳旋即與張學友結婚。二十多年後,癌症末期的盛老師回來了,梅艷芳想要送昔日戀人最後一程,卻招致張學友的嫉妒、憤懣,氣結地搬出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藉口,放任與林嘉欣飾演的學生發展出師生戀。明明張學友是師生戀的受害者,最終也步上盛老師的後塵,與林嘉欣產生微妙的情愫,逾越自己幾十年來一直自信滿滿能安份堅守的牢籠。
    《男人四十》由一個中年男教師的刻板工作經歷與婚姻生活枯燥為切入點,也許是眾多心態已步入中年男性的共同處境。回首學生時代,張學友是一名才子,品學兼優,深得師友愛戴,亦贏來旁人艷羨的目光。惟是,一直沉醉中國文學的他,很浪漫地選擇了當中學國文教師,繼續在學生前展現其文學才情。可是,現實歸現實,二十年是個不短的歲月,當年的同窗好友已飛黃騰達,名成利就,在應邀打高爾夫球時,更為自己仍是個落魄書生而倍感顧影自憐。沒想到,盛老師的再次出現,好像是一根針再度刺中多年還未癒合的傷口,歲月與感情也交織煎熬,在心底裡發出隱隱的哀痛。
    男人一旦進入四十的心態,中年危機霎時驟來,千絲萬縷的憂慮剪不斷理還亂,尤其於中年回望間,為中年事業無成而慨然,為不解兒子及青春學生而茫然,更為情慾躁動失控而糾結內疚。許鞍華的《男人四十》毫無疑問都有為前述的三大問題作描寫。比如說,張學友跟舊同學聚餐時,為朋友的經濟成就表現不忿,卻又暗含妒忌,更因看到友人的豪宅而向妻子大發氣,從而看得出他自問缺乏成就的無力;另一方面,他亦感慨與小兒子存有疏離與隔膜,向學生教授古文也要故作調皮風趣,可見他感歎與年青一代已有鴻溝。偏偏,中年悶蛋老師遇上熱情、挑釁、挑逗一起夾擊的林嘉欣,在保守的傳統思想與中年的迷惘沮喪間,編織出踩界到越界的迷戀愛情故事。
   
來得不合時宜的《熱帶雨》
    榮獲得第五十六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新加坡電影《熱帶雨》,故事講一段師生戀,帶出對愛的渴望會異化成迷戀、對家必有小孩的嚮往會異化成牢牢守住儒家吃人的禮教,這兩方面的澎湃衝擊絕不亞於突然襲來的熱帶雨。
    《熱帶雨》描述女主角阿玲因承擔著久久無法產子的壓力,偏偏丈夫搭上了外遇,都讓婚姻關係蒙上了陰影。同時,身為不受高考制度重視的語文教師,她熱心課後輔導,與學生偉倫有了近距離接觸。阿玲有家不願回,每天下班不是猛改作文,就是要獨自照顧坐輪椅的老爺;偉倫父母只顧工作,從沒給家添上一點溫暖及力量,所以,天天放學只能回到一個索然無味的家。同病相憐,兩顆孤寂的心靈終於越走越近,到最後兩個都越界。
    《熱帶雨》是壓抑崩塌的悲情故事,劇情聚焦於楊雁雁飾演的女老師阿玲,出身馬來西亞,嫁到新加坡為人妻,努力扮演好妻子、媳婦、姊姊、老師各種角色,但亦要面臨相應的困難、掙扎與挫折。阿玲善盡傳統婦德,用心照顧癱瘓失能的公公;她常常孤獨一人躲在車內打排卵針,想生一個孩子試圖挽救千瘡百孔的婚姻;她是認真教學的好老師,希望傳承中華文化美德與瑰麗文學。然而,一連串事與願違的遭遇接踵而來。
    新加坡本來就是奉行儒家男尊女卑的傳統社會,但是,導演陳哲藝試圖突破困局,為女權抱不平。所以,電影裡所有男性,無論老人家、中年人、少年郎,都只是配角。三位男配角相對的矮化處理,襯托出女主角的高危困境。
    導演刻意將攝影色調調暗,讓大家印象中乾淨明亮的新加坡變得黏滯灰暗,就像片中疏離的夫妻、父子、兄妹、親子、同事關係,一片荒漠了無生氣。無所不在的雨水與濕氣,彷彿阻滯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然而持續的大雨和水聲,也是情慾流動的具象化,阿玲與學生在雨中漫步、爭執、吻別,牽引的是暗自湧動、壓抑已久的情慾。相對於新加坡的潮濕灰暗陰冷,片末的馬來西亞場景則是陽光普照,顯得清爽明亮溫暖。陳哲藝刻意用這種反差對比來抒發胸中塊壘,當一個女人不需要男人的身體與金錢,她就超越了很多女人的宿命,幾乎可說是無所畏懼。
    意亂情迷後,阿玲不能繼續在學校工作,只好回到鄉下,與母親一起自在地生活,眺望遠處心儀已久的明媚陽光。

迷戀即是粉碎
    迷戀的英文是Crush,指的是對另一个人的沉溺喜歡,有迷戀、鍾情、愛慕、暗戀憐、偷偷愛上等意思。可是,再仔細查看字典,Crush亦解作粉碎的意思。兩齣講師生戀的愛情故事其實就是迷戀,最後只落得粉碎的結局。這裡,無意搶佔道德高地,對師生戀作無情的道德倫理審訊。也許,更有價值的是探討迷戀與真愛的分野。
    迷戀與真愛有五個分別。一是迷戀是短暫有趣,像火花,真情是恆久而溫暖;二是迷戀追求刺激及佔有,真愛追求兩人共處時的寧靜致遠;三是迷戀讓人持續不安,真愛卻是恆常安穩;四是迷戀不斷尋求新穎,真愛卻追求持守舊愛;五是迷戀魯莽易變,不斷在脆弱的關係中陷溺,真愛卻成熟,願意在交談及包容中互動成長。
    要是懂得在一開始的時候劃清界線,師生戀可以如釀酒般暫且擱置,待師生關係結束及孩子長大成人,再次解封,真愛濃郁,再好好品嚐亦不遲。

2020年7月1日 星期三

從《熔爐》與《守護有心人》對校園性侵的啟示

    近日,有多家報社收到舉報電郵,指筷子基某中學有體育老師性侵及脅逼女學生,事件曝光,全城嘩然。電郵內容並稱該名教師在校中十多年間對多名女學生下手。司警在回應傳媒查詢表示,已於六月八日以「對兒童之性侵犯」和「對受教育者及依者的性侵犯」將該名男教師移送檢察院偵辦。
    網上搜尋,原來跟校園性侵的電影不升枚舉,直教人不寒而慄。當中,最著名的是韓國電影《熔爐》,一齣真人改編的悲劇,幸能換來韓國對校園性侵案的嚴正處理。家園與校園,從來都是育人保護弱小幼苗的地方,《守護有心人》亦是真人真事改編,講一個本來有很多藉口學壞的黑人少年,怎樣在領養家園與讓他免於學壞的學校裡健康成長,既是典範亦是重要的警醒。

《熔爐》教會我們:不是要讓我們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2008年,真人真事長篇小說《熔爐》在韓國門戶網站連載,點擊率超過千萬。2012年,故事搬上銀幕,成為影響韓國社會及法律改革的重要導火線。故事講新任美術教師姜仁浩從首爾走到窮鄉光州,在仁和聾啞特殊教育學校任美術老師,發現校長和老師合謀對在校的殘障兒童虐待和性暴力,聯同人權中心的同伴與權貴抗爭,但是,涉案校長及教職員終究以金抵罪,輕判緩刑。
    姜仁浩與母親及女兒相依為命,妻子早年過世,女兒得了重病,母親負責照顧孫女,已多次警告兒子少管閒事,確保飯碗。姜仁浩是個溫順卻能持守公義與愛心的好老師。然而,社會中的善與惡常常就隱藏在家園及校園的尋常百姓間。作為一所照顧聾啞孩子,又有基督教背景的特殊學校,理應以愛滋養每一個身心靈受損的孩子。的確,他們確實受到了特殊對待,但卻不是善待,而是惡夢般的邪淫對待。姜仁浩以誠以愛對待學生,旋即獲得他們的信任及依靠,向老師和盤托出所有悲慘遭遇,姜仁浩亦義不容辭主動抗爭,勇於對抗校方這股邪惡勢力,告發校長及其團伙。姜仁浩抗爭還沒有勝利,就失去了工作,但他仍然誓不低頭。
    校長有權有勢,有教會的加持與光環保護,又很容易挑起當地民意來為自己聲援,更重要的是他們具有強勁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影響力,更有錢聘請名牌律師辯護,用盡一切法律漏洞脫罪。當姜仁浩找到CCTV的校長罪證,本來很樂意為孩子指證的律師亦被對家律師收買,加入他們的律師行。再者,辯護律師動用了一切人脈關係,用了合法的手段勸受害者的家庭接受賠款。受害男童民秀本以為法律是公正的,可以還他弟弟枉死的一個公道,但事與願違,只好與經常性侵他男老師攬炒在火車軌上,雙雙被火車輾斃。   
    最後,幾個受害孩子住在兒童中心,而姜仁浩卻返回首爾。有一天,孩子來信說不是要讓我們改變世界,而是不讓世界改變我們。」內心很激動,因為惡人逃之夭夭;內心又回復平靜,因為知道孩子能在傷害中重新振作。
 
《守護有心人》教會我們:這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
    守護有心人》(The Blind Side講好人好事,好得很理想,好得幾乎不真實,然而真的很確實,世界真的如此奇妙,真有如此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那件真人真事是指美式足球的黑人球員Michael Oher少年時候無家可歸,得到一個好心的白人家庭收養。養父母對他悉心栽培,而誼弟誼妹亦給他很大鼓勵,結果他能在美式足球新人選拔賽成為新秀狀元,成為全美大學爭相錄取的高中畢業生。他的傳奇由Michael Lewis寫成書出版,之後便由導演John Lee Hancock拍成電影。
    實在,種族歧視一直是美國的老大難題,所以,出現Michael Oher這樣的事跡,本身便是個新聞故事,有條件成為一本《讀者文摘》式的勵志書籍,而該類正氣凜然的故事,一般只宜拍成電視片,想不到現在它不單只被搬上大銀幕,還成為美國賣座電影,票房達到二億五千萬美元。
    一位有錢白人太太,在雨夜駕車回家,見路上有個大塊頭的黑人少年茫茫然的在走路,於是便邀請他上車,收留他在自己家裡過夜,亦主動邀情他加入成為家庭一員,最後成功向法院申領成為合法監護人。
    Michael人品單純簡單善良,在性向測驗中保護別人」項的分數最高,雖然大塊,但從不想衝撞別人。所以,開始時很不適合打美式足球,但是,聰明的媽媽告訴他,衝擊對方只是為保護自己的家人,你的隊友就是家人。突然開竅的Michael懂得在合宜的情況下打好美式足球。
    但是,Michael要入讀好的大學,必須高中畢業考滿2分或以上,但是,他的成績一直不理想,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智商只有60分。為此,媽媽為他請來最好的補習老師,一關又一關的闖過去。最後,他選上了跟養父母有捐錢的密西根大學。
    年少無知的Michael,卻被福利官誤導,以為進該大學是養父母早有預謀,只是為增益他們的社會聲譽。的確,Michael帶著一大堆疑團質問媽媽,聰明的媽媽卻果斷地跟他說:「It is your dicision and it is your lifeMichael深深感受到媽媽對他的愛,當中包含給他的自由選擇。Michael領得充裕的獎學金上大學,展開其美好的人生。

不要《熔爐》要《守護有心人》
    沒想到文明城市的澳門,竟然會發生駭人聽聞的性侵案。假如坊間傳聞屬實,該狼師已犯案十多年,而學校卻視若無睹,那麼,跟當年法治滯後,權貴呼風喚雨的韓國境況有何不同。狼師固然可惡,但包庇他的學校更可惡,要學生及家長密切配合,害怕醜外傳,出了事率先要簽保密協議,卻忘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守護所有學生的身心靈,免再受傷害。
    學校是守護孩子的樂園,絕對不應該是坑人的熔爐。《熔爐》片中的受害孩子雖然聾啞,但都做了十足準備去指控校長的獸行。眼看著有了伸張正義的機會,無奈,他們的家庭社經情況實在惡劣,一筆和解金就抵消了一切惡行。是的,片中受害的都是弱勢群體中又極弱勢的,他們的弱勢讓強勢的惡人「為所欲為」,他們的弱勢讓他們的訴求無人理睬,他們的弱勢讓他們有了追求正義的通道又無法承受這個過程的成本,於是,這些不幸的人們不斷承受著接踵而來的不幸。
難到今天,這些情節要搬到澳門嗎
    姜仁浩老師在美術課堂鼓勵非常沒自信的孩子時,引用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名言說:「世界上最珍貴的不是看得見的,而是看不見,聽不到,只有用心能感受到的。」一群受性侵多年的學生,聽到老師的美言,放下仇恨,療癒傷口,但堅守公義,誓要將狼師狼校長繩之以於法。
   《守護有心人》的媽媽講得對,這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出事的學校,除了跟涉事體育教師割席以外,到底應該提供怎樣的校園生活給學生,校方自己做主吧

多角度思考如何防治校園性侵案再次猖獗


              言猶在耳,又一單駭人聽聞的教師性侵案被揭發,涉事教師除了被停職外,亦已送檢察院偵辦。涉事學校搶先發出聲明,表示有關傳言嚴重失實,現正尋求法律意見作出跟進,對此深感遺憾,而網上所傳「十多年間對多名女學生下手」,應當交由警方作進一步調查及處理,校方必將全力配合。校方又稱,尊重和保護受害人及其家人,因應受害人家長的強烈要求,以及鑒於案件處於刑事偵查階段,須遵守司法保密規定,不能披露涉案情況,以及盡力避免對其造成二次傷害。教青局收到法院通知後,例牌感到震驚及譴責,要求學校及駐校輔導員關注是否有潛在受害者,承諾該名教師在法院所頒的強制措施期間不會在澳門任何學校任教。
    近年,澳門發生多宗校園性侵案,但都只出現上述的慣例處理,但就未能有效遏止性侵案再次發生。據此,必須有效檢視目前的法律是否空白,如何制定有阻嚇懲治作用的法律;教育行政及學校管理體制是否有諸多漏洞要堵塞;教師、家長及學生的性侵防治教育是否有待加強,都值得從多角度思考。

韓國真實電影熔爐》催生了防治校園性侵的《熔爐法
  一向男女平等失衡的韓國,男尊女卑。二○○五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爆出性侵醜聞案,一名新任熱血美術教師不畏強權,揭發案件,從校長、老師至警衛、工友,性侵數十位學生長達十數年,真是聳人聽聞。美術老師姜仁浩用愛心用理據打動受害學生出庭作證,無奈校方、警方、律師及法院形成一條多方相衛的權貴保護鏈,透過歪理說盡的辯護律師,法律允許禮遇退休法官,刑事也可以和解金煞停控訴。最終,主犯校長只判八個月有期徒刑,但能緩刑三年。
    真人真事搬上螢幕,只公映兩週,就有五百萬人聯署重啟調查,儘管維持原判,警察重新調查案件,才發現涉案校長老師不只原先的三人,確定為十四人,受害學生也增加到了三十多名。這齣電影除了打破多項韓國電影史上的紀錄,更讓韓國國會幾乎全數通過,制定了性侵害防止修正案》(俗稱熔爐法),為締造韓國公民社會男女平權開創先河,亦為保障校園學子安全打下堅實基礎,亦為韓國社會懲處性犯罪立下重要的法律。

  只要打開台灣蘋果日報,校園性侵新聞幾乎每天都有。台灣亦是從許多慘痛的教訓中,逐步學會如何構建以人本的校園性侵防治機制。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痛批台灣校園性侵歪風時說:「為人師表卻如此無恥,實在可惡;而學校隱瞞事實,未做處置,根本是共犯。社會大眾不只要練習不要譴責被害人,要求加害者離開校園,更要追究整個體制的責任。就是因為整體包庇,才能夠讓這些性侵案隱匿這麼久。」換言之,校園性侵為何如此猖獗,一是傳統家醜不出外傳的歪理仍盤據校園生活,二是學校體制封息事寧人,一切皆以大事化小,用錢理賠的方式處理,三是視校園性侵為風化案,忽視其對受害者身心靈的終生挫折影響。
  二一九年,《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性別平等教育法》和和教育部提供的調查處理程序參考流程圖相繼出台。如果在校園內發現疑似性騷擾、性侵害或性霸凌事件,任何人都可以申請調查或檢舉,而校內職員如果發現,就一定要在二十四小時內通報衛福部「關懷e起來」網站、並向教育部進行校安通報。如果教職員知情不報,可科處三萬至五萬元罰金。通報之後,校方必須在三天內,將事件送交「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跟進。   
    台灣除了從法治入手外,亦非常重視公民社會的討論與倡議,其中,前述的人本教育基金會及許多相關的學會經常舉辦研討會、講座及親師工作坊,務要把預防及抵制校園性侵做得最完善。說起性侵,人們多認定是「為了滿足性慾」,然而,馮喬蘭說性侵本質是滿足「控制慾」,性侵就是權力問題,控制誰、以誰的需求為優先、以誰的慾望為優先,這時,另一方就不再是一個,只是一個滿足對方慾望的工具而已。
  台灣最新的公民社會發展倡議是教會學生捍衛個人的「身體自主權」,即便只是想摸摸頭稱讚孩子,也要經過孩子允許。換言之,防治校園性犯罪發生,馮喬蘭認為讓孩子清楚身體界線是最為關鍵的,不是單純去防範特定的老師,而所謂「身體自主權」並不是一種教條式的宣告、單靠演講是沒有用的,必須提供孩子一個真實的情境去思考,「自主權」的思想才能真正實現及普及。

香港:受害學子如人球般被卸責各方踢來踢去
  香港雖然號稱世界金融中心,是因為有完善的法治及非常自由。惟是,校園性侵的問題卻暴露香港在這方面非常落後。面對校園性侵處理相當依賴大中小學校方是否通報或報案,家長通常被警告勿輕率報警。教育當局即使接獲懷疑學校不當處理校園性侵投訴,通常先把個案轉介至辦學團體自行處理,只有該投訴有證據顯示學校存有重大失誤,教育局才會正式介入調查,並按個案的實際情況及嚴重程度,給予學校管理層適當的建議或發出警告信,要求學校檢討處理程序及步驟。至於社會福利及輔導介入方面,則要待報警後,警方的「虐兒調查組」才會視乎情況轉介。但若當事人未成年,而校方及監護人不願報警,社署及警方均難以介入。可見目前機制下,校方對校園性侵的處理具有關鍵「生殺大權」。但性侵案件畢竟有損校譽,故校方傾向不報警,只求在校內息事寧人,或至多讓性侵者記過、向受害人道歉了事,整個過程未能顧及受害人的身心需要及個人意願。
  香港的平機會在二○○八年修訂《性別歧視條例》,之後,曾發出《防止校園性騷擾參考資料:制定校園性騷擾政策》,然而,這份參考文件沒有法律效力,成立調查機制與否,最終決定權仍在學校。近年,無論是學者專家,抑或是前線教育工作者,甚而最關切的家長,都敦促政府建立性犯罪者名冊,好讓托兒所及學校在聘請教師時能篩選有性犯罪紀錄的人士,起碼有防止危險人士進入校園,惟是,一說亦十多年,仍然得個講字,毫無寸進。當然,香港家長深知校方無能,通常都會自行報警處理。

澳門除了譴責及法辦外,還能怎樣? 
  澳門的狀況其實同香港差不多,就連中國大陸,都如台灣及韓國,都制定了重要保護學生免受性侵傷害的法律制度,這方面澳門不能只靠刑法,亦不能只靠教青局發出的指引行事,試問狼師怎會懼怕沒牙老虎呢?當務之急還是趕快立法,及適當建立性犯罪者名冊,起碼收阻嚇作用。
  台灣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所助理教授郭洪國雄博士說:「壞人永遠都不嫌你的孩子太小,我們卻嫌性教育與性別教育太早實施?這方面,無論是教青局及社工局,都必須投放適切的資源去辦家長性教育課程,務要家長學會從小在家教會孩子如何在信任老師的情況下亦懂得保護自己。
  在教師培訓方面,教育社團空有倫理守則送給老師參考,但就欠缺應有的.教師操守與師生倫理培訓,提升教師的道德情操標準及能力。據專業研究,有超過八成兒童性侵案是熟人所為,不是家長,就是教師。
    今天,師生權力不對等,校方與教師亦是權力不對等,才出現肆無忌憚的教師性侵學生案,亦有屢見不鮮的學校包庇教師惡行。孟子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建構防治校園性侵法律制度、完善學校性侵處置機制、做好親師家長防治性侵培訓等等以外,必須在公民社會形成更正面的防治校園性侵倡議,蔚然成風,才能徹底防治校園性侵惡行。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