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有選擇才會有真正的因材施教

 


    大家一定聽過狼來了的故事,老師講完以後,總會問這個故事教訓我們甚麼標準答案當然是不要說謊」。可是,有一次,筆者聽到一個聰慧的小朋友說不要隨便相信別人。」嘩真是精彩的回答。精彩的不僅是答案跟傳統不一樣,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多一個選擇的思考空間。

    筆者大學讀教育,大三時要上教育經濟學,第一堂課,老師就講到有選擇才有真正的教育,他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教育經濟學者,有一回,他受邀請到莫斯科大學演講。他提前一天晚上到,晚餐後,在酒店房間,隨意打開電視,發現有十三個電視台。頓時,他很意外,沒料到有窮又落後的蘇聯,竟然都可以養活十三個電視台。結果很令他失望,十三個台都在播最高領導人布里茲涅夫的演講。這位教授在課堂上經常強調,有自由,選擇才有意義;有選擇,才有真正的因材施教。多年以來,筆者仍念念不忘教授的另類教育經濟學。

   自孔子以來,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明白有教無類,但又必因材施教,兩者不可偏廢。有教無論是起點的公平,因材施教是過程及終點的公平,要真的達成這崇高的教育理想,必須給予足夠好的選擇。

 

一模一樣的學校,很可能等於經營監獄

    法國著名文學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就是「多辦一所學校,可少建一座監獄。」當代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在其名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一書中,給我們論證了學校尤如另一所監獄。學校的運作要有三個條件:規範化、監視、考試。

    規範化是為了便於管理,更是為了大批製造同樣馴順而有用的個體。在學校,學生們必須要上相同/相似的課程,要用相同/相似的教材,要遵守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範,要有統一的考試和統一的評價標準。規範化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學生們都能接受同樣的知識,能夠習慣同樣的規定,訓練成既定的好學生,以便將來成為社會期待的良好公民。

    所有學校上課及課外活動都受到監視,諸如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管理人員之間,也存在於管理人員和老師之間,甚至存在於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老師之間,管理人員和管理人員之間,一旦發現有違規的狀況發生,就會馬上施予懲治。監視是為了驗證學校所制定的規範是否貫徹執行,規範的種類繁多,諸如要按時上課、按時交作業、不准帶手機回校,不准談戀愛等等。通過監視,學校體現辦學的權威。

    考試是監視和規範化的強有力的結合,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最終手段,會按照學生取得的成績是否及格,還有是否遵循學校的規範,來決定學生是否能留下、畢業、又或被開除。考試兼具擇優及淘汰的雙重功能。

    通過規範化、監視、考試的結合,能夠確保學校製造出馴化而有用的標準公民。就這一點來說,學校其實和工廠、公司、兵營、機關、醫院、囚犯並沒有甚麼不同,都是規馴人的機構。

    曾幾何時,澳門教育傲視世界,引來各地參訪團,皆因澳門學校多元化,尤其是私立學校佔整個普及教育的九成以上。可是,看清楚,這佔大多數的私校只是辦學團體的多元化,提供的課程與教育幾乎一模一樣,只是程度深淺及進度快慢的差異。也許,有人反駁澳門都有國際學校,高中有文理商組選,亦有職業高中選擇等,可是,我們沒有讓學生快樂學習的自然學校、沒有在標準課堂裡容讓學生按個人興趣、能力及需要而提供不同的選修科,更根本的是沒有不依賴考試去控制學生的學校。我們不是常常高唱「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棟樑」嗎?我們卻誤把學校建成無形的監獄。

 

有選擇才會有真正的因材施教

    自由社會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有選擇。在澳門,家長有擇校的自由,學校亦有選生的自由。也許,認識一點基本的選擇,對於如何達致因材施教是有幫助的。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通常是指帶有理性及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成本、代價、利害得失,對於較高的效用與利益顯示出偏好,並作為選擇的根據。選擇不僅指在量上有很多選項,而且亦在質上有所要求。

    西方國家從小就容讓學生在小學有很多選修,而大多數都可以按照學生的個人喜好去選科,而學校亦不會太在意小學的學術知識學習,通常都以生活教育為中心。到了中學,不同國家就有不同的課程特色,但就一定有充足的選擇給學生,尤其減省學習浪費,以及有利於發展個人及升讀心儀的大學。

    去年,有學生帶同兒子去紐西蘭讀書,聖誕假回澳,剛好有機會一聚,學生暢談了兩個兒子在當地的學習狀況,小兒子讀小學,大兒子讀高中。據了解,讀小學的兒子在澳門讀書,很多科不及格,非常有挫折感。到了紐西蘭後,非常喜歡上學,因為,學校以生活教育為主,興趣啟迪為輔,整天都可以在學校不同學習角落,選修自己喜歡的科目或活動。受過專業培訓的老師,個個都能正面看待,甚至讚賞學生的表現,那怕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亦會受到充份肯定,重拾多年蕩然無存的自信,加上完全沒有任何測驗考試壓力可言,學習更是賞心樂事。

    紐西蘭學制分為六年小學(Year 1-6)、兩年初中(Year 7-8)及五年高中(Year 9-13)。學生會在第111213年級時參加紐西蘭高中教育文憑考核制度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簡稱NCEA,共分三個階段Level 1-3,學生從11年級開始考Level 112年級考Level 213年級考階段Level3。如果要以NCEA成績申請大學,學生必須完成Level 3程度。NCEA科目選擇非常廣,除了一些恒常的課程如英語、數學和科學等,亦包含一些着重職業培訓的學科,例如電腦軟件應用/程式編寫、旅遊及酒店業管理、烹飪、舞蹈、繪畫及設計等。NCEA沒有必修科的要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打算修讀的大學學科要求自由組合,即可選全文科或全理科,這對有意修讀醫學或工程這類學科的學生比較有幫助,因為他們可以集中精力,重點學好某類學科如生物、物理或化學等。

    再談因材施教,一般分為四種由低到高的學習層級。第一個層級指學生個性及智力特質不受干預壓抑,如在澳門,很多老師會很武斷批評學生不是讀書的材料,誠如前述,在紐西蘭,老師無時無刻會欣賞每一個學生;第二個層級是指學生的個性及智力特質得以展示,要做到這樣的水平,必須提供學生多元優質的選修科目及活動;第三個層級是指學生個性及智力特質受到全面辨識,並得到個性化引導,要達這樣高級水準,必須給予學生進階的選修課程,讓學生能辨識自己的能力、興趣與需要;第四個層級是指學生對自己的人格及智力特質有充足的認識,且能做到自知之明,換句話說,能提供給學生恰到好處的課程與活動,引導學生能作深層自我認識及生涯規劃,勇於探索自己的人生路。

    澳門家長從幼兒入學開始,就做了很多資料收集功課,然後為子女選出心儀的學校,如中文學校、英文學校,或者是國際學校。可是,一旦進了學校,對於正式課程,我們幾近無選擇權,而只能選餘暇活動而已。到了初學,依然對於正式課程沒有選擇,到了高中,可以有文理商,又或是少數職業高中課程的選擇。

    在澳門,隨著政府的無形之手越來越延伸到過去擁有高度教學自主的私校,透過許多教育立法,從課程到基本學力,無形中就將澳門教育標準化,意味著選擇的空間越來越窄,因材施教的可能越來越低。

    阿恩斯塔基鄧肯(Arne Starkey Duncan)於奧巴馬總統時的教育部長,上任不久,擴大實施了標準化的考試,並推動學習共同的核心能力,以提高學生與教師的成績。可是,推動了七年的教育改革,鄧肯深切悔悟,於結束任期時慨嘆表示:「傳統正規教育,政府主導中學生的課程內容與核心,設定每個年級所需具備的能力與檢核方式,標準化的高壓考試會扭曲課堂實踐的好意。」

    紐西蘭及美國的普及教育改革,最終回到教育要有選擇,要給予學校、老師及學生充足的選擇自由,才會有真正的因材施教啊

 

《滯留生》教導好好陪伴也能春風化雨

 


    作為學校、教育行政當局、還有就是衛生部門,最關切的是做好學生身體及學業的防禦工事,至於思想、品德、心靈、情緒及人際的「滯留」,就管不了那麼多了。當筆者看過戲院公影的《滯留生》(The Holdovers)後,感慨萬千,更感受到事過,但心境可以不遷;始發現我們沒有把握疫情三年的「滯留」困境,原來,「滯留」都是一種可以好好發揮的教育場景,甚至帶領自己及學生走出「滯留」困境,可以領會另一種春風化雨啊

「滯留」的多個面向

    每一個人都經歷過「滯留」困境,搭飛機因為天氣惡劣、航班延誤而「滯留」機場;多年前,筆者搭船到廣州讀書,又是三月的霧氣濃密日子,船在海上「滯留」十多個小時,嚐過只有水沒有食物的體驗。「滯留」可以是前述的環境因素造成,人就很容易找藉口被客觀的「滯留」拖垮了;「滯留」亦可以指知識學問層面的。記得讀大學時,有一位老先生任教育心理學課,她用自己三十五年前出版的著作,然後照本宣科。有同學堂堂翹課,終於被教授逮到,被質問為何不上課,這名同學膽大包天頂撞說老師教的心理學已經過時,只好去圖書館讀最新的教育心理學。學期結束,這位同學竟然拿高分過關,多年以後,亦成為一名國際知名的教育心理學家,桃李滿天下;「滯留」當然可以是指思想心境層面的。「滯留生」這齣電影裡的三位主角,從年輕的高中生安格斯,到中年的廚娘瑪利亞,然後是教了幾十年的上古史老師保羅,同樣都因為過去種種不幸遭遇,而「滯留」在自設的籠牢裡,畫地自限,舉步維艱。

懷舊又新穎,銳智又暖心的美好電影

    故事設定在一九七○年的美國,講述在一所寄宿貴族男校巴頓學院,採取歐美開放教育方式,沒有對學生設太多的限制,只要達到最基本的要求即可,其他的就讓他們自由發展。對於有偏差行為的學生,包括校長及大部分教職人員都盡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他們的父母可能都是有贊助學校的有錢人。

    故事主角是一位上了年紀,孤僻又暴躁的上古史老師保羅,當他很不情願被校長要求留下時,校長跟他說:「不要太認真,反正放假,讓留校學生輕鬆過日子。」沒想到,這位古板的老師反駁說:「這群受寵壞的孩子,其實從出生到現在都過著輕鬆自在的生活。」由此可見,這位上古史老師與新生代的代溝有多嚴重。不過,話說回來,保羅的話亦一針見血,想想今天澳門的學生,有不少真的從小就過著養尊處優,好逸惡勞的生活。

    這位歷史老師陪伴不回家的學生度過耶誕節,本來有四五個學生,最終,只有一位最躁動反叛的高中生與一直陷於過去傷痛的廚娘,一同度過意想不到的美好佳節。整齣電影真的好像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敘事節奏緩慢,演員表現出色,歷史老師及廚娘都是耶魯大學戲劇系的碩士生,這齣溫情電影獲得本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及最佳女配角提名。最終,飾演廚娘的達芬·喬伊·藍道夫(Da'Vine Joy Randolph)贏得本屆的最佳女配角獎,真的實至名歸。

    精湛的演技把三個心靈孤獨的「滯留」人生演繹得淋漓盡致,表面上是「滯留」在特定的地點與時間。歷史老師保羅大學讀哈佛,被誣告抄襲同學的論文被開除學籍,然後在巴頓學院任教上古史,一教就幾十年,多年以來,無法放下難平的屈辱。廚娘瑪利亞本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可惜兒子被徵召參加越戰,在戰場上陣亡,多年以來,無法放下喪子之痛。最後唯一留校的高中生安格斯本來可以回家,臨出校門前,接到母親電話,要同新婚繼父旅行,要他留校過聖誕。原來,這個反叛孩子一直很記掛著生父,苦苦哀求老師,才能一起去波士頓探望多年沒見的老爸。多年前,安格斯父親無端得了精神病,胡思亂想,被母親送進精神病院。當見到兒子時教認得出來,還能輕聲跟他說,這裡有人在他的食物下毒。兩父子擁抱一下後,安格斯知道是時候要回到學校了。可是,心底裡還是很憎恨母親拋棄了父親和自己。三個非常孤獨的人之間的互動,透露出源於內心的自我「滯留」,故事一路發展,在冰天雪地的聖誕場景點燃一道溫暖的燭光,在他們迷茫退縮的人生中找到指引前行的燈塔。

不需要教導我,只需要安靜地陪伴

    在整齣戲裡,很輕鬆感受到三位主角所分享的孤獨經歷,最難能可貴的是,鮮少看到有任何刻意說教,又或博人同情的劇情。正所謂不打不相識,經過多輪的互打嘴炮及衝突後,三個人都發現,能夠輕鬆坐在餐桌前,細訴個人的經歷及心事,是最讓人窩心的樂事。無論是瑪利亞在派對上的突然情緒失控,亦或是安格斯父母來校時,又或是校長要炒保羅魷魚時,總有一個人安靜坐在身旁,默默握住對方的手,陪伴他渡過這徬徨難堪的時刻。

    我們常用「春風化雨」來形容老師對學生和藹親切的教導,無比的耐心與誠懇的勸勉,讓性格再頑劣的學生都感動,進而轉變想法與行為。甚或,我們總以為「春風化雨」要配上感人的情節與警語。看了這齣近乎老套沉悶的電影,發現感同身受的彼此瞭解,無須過多的話語,靜靜地陪伴,可能才會是最強大的心靈慰藉,才會感受到另一種滋味的「春風化雨」。

離開學校,才有機會停止「滯留」

    要留在學校度過沉悶的十天聖誕假期,實在讓三位主角都受不了,當安格斯提出要到波士頓時,老師保羅起初極力反對,怕他到處亂跑,甚至玩失蹤。可是,最後,連保羅自己都想出去喘一口氣,於是,想出一個「戶外教學」的名堂。到了波士頓,他們參加朋友的聖誕派對、打保齡球、滑冰、看電影、參觀美術館、探望安格斯在精神病院的父親,到一同倒數放煙花慶祝新年。就是因為離開學校,大家才能暫時不必背負既有的身份角色,才能坦誠相見。意料之外,同病相憐把三個人在相知相識的時空情境下,學會彼比接納,彼此照顧,一起走出「滯留」帶給他們的傷痛。

    《滯留生》最讓筆者感動的地方是,它貌似一個春風化雨、降伏頑劣學生的故事,但實際上,是這個老師怎麼把自己內心的高牆一點一點拆除,怎樣把生命的繭一點一點解開的過程。它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滯留」不一定是那些學生,而是保羅這位老師及廚娘瑪利亞,他們的人生已經封閉了太久,一成不變太久,而這次巧合的「滯留」,恰恰是他們不得不為人付出之後,獲得的最大饋贈。我們常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原來,施予可以是陪伴,可以是真正傾聽對方的心底話,可以是對方有困難是伸出溫暖的手。當然,被施予的一方不一定在給予的當下就有改變,真正發自內心的改變,才是生命裡最美好的禮物,超越了錢財,超越了物質,更加超越了成績。因為,唯有當我們的心不再被「滯留」限制時,我們才會變得樂觀,勇於迎難而上。

我們都是深陷教育場域裡的「滯留生」

    看看我們必須遵行的課程框架,基本學力,學校開設的課程,老師用的教科書,學生使用的課本,都「滯留」多年。回到「滯留生」的故事情節裡,保羅教了幾十年的上古史,從沒有將之活用在學生的每一個當下。於是,當他不再向安格斯及瑪利亞講公元前四百多年前的伯羅奔尼撒戰爭,而是帶著溫馨幽默的心境去波士頓,上一整天的所謂「戶外教學」,才能一點一滴的否決過去種種不是,才能活出真我。

    筆者有一位學生,高中時參加校園電台,高中畢業後讀資訊科技,大學畢業後,沒有找相關的工作,反而跑到電台去當一名DJ,慢慢愛上了戲劇,目前是澳門頗有知名度的演藝工作者。

    教育本來是要成就學生,現實往往變成滯留學生。幾時,校園不再是傅柯說的監獄,而是「滯留生」戲裡的波士頓,我們的師生才會自我實現啊

從朱銘自殺看長者自殺

 


    去年四月下旬,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在被家人發現在家中輕生,享年八十五歲,讓外界不捨亦不惑,一個成就顯赫,有愛妻有孝子亦有殿堂級殊榮的藝術家,為何會自行了斷呢?有朱銘的知心友私底下慨嘆說不能創作,生命等於到了盡頭。

    朱銘家的頂樓是一個小型健身房,每天到時到候,他都會上樓做運動。輕生那天,他在上樓運動前曾留下的字條,寫著「我上樓了」,卻成了他最後遺言。據瞭解,近年,朱銘疑似飽受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折磨、健康每況愈下,心情較為負面消極,家屬推測應是久病厭世而選擇離開人間。消息傳出引發了文藝界的震驚,多方皆發文表示悼念與緬懷。鄰居、摯友畫家吳炫三痛哭失聲,不相信他會結束自己的生命,並表示朱銘的人和作品一樣「充滿韌性」。

    世事難料,最堅強的人總會有軟弱的時候,長者輕生更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非常值得關注。據澳門衛生局公佈的資料,去年第一至四季分別錄得二十三、二十四宗、十五宗及二十六宗的自殺死亡個案,合共八十八宗,其中男性五十七名,女性三十一名。年齡最小的死者為十四歲,最年長則是八十六歲。衛生局公佈自殺死亡原因或與精神病、慢性或生理疾病,以及賭博或財政問題有關。有從事長者服務的專業社工說,有不少隱蔽獨居長者,在面對疾病疼痛、經濟困難時,普遍不願麻煩親友而獨自面對,缺乏生活上或心靈上的支援感無助時,都會自怨自艾,不想成為子女及社會的負累,會選擇輕生,一了百了。

 

全球長者自殺率一直高企不下

    自孔子以來,中國人都受到未知生,焉知死的觀念影響,還有很多傳統文化習俗都忌諱談死,漸漸,中國文化孕育下的國人,對於死亡多持負面看法,雖然國人中有不少信奉佛教,又或是傳統道教,可是,仍然不會主動談死。正因為這樣的關係,死就變成一道關卡,不到人生絕境,都不輕談死,可是,一旦臨死,卻苦無正面積極的準備。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超過八十萬人自殺,其中60%以上的自殺者年齡在五十歲以上。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長者自殺率尤為突出。據了解,中國人自殺率是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到五倍之高,排名全球第三。中國人類學家景軍早在十年前,已估算出七十五歲以上的中國老人自殺率會達到十萬分之四十,他的警語不幸而言中了。

    多年研究自殺研究的澳門理工大學關志輝教授表示,澳門是低自殺率的地方,以十萬人為單位,若每十萬超過十三人則屬高風險的地方,而澳門多年都為十萬之十或以下,間中去到十萬之十三,澳門基本每年自殺個案大概四十至七十宗,以每年四十至六十宗為常態,這兩年的數字不斷攀升。據統計,絕大多數地方成年人及長者的自殺率高,年齡越大則越高,尤以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最高;而且年紀越大,自殺行為越決絕。

    國外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的平均自殺率為0.0150.022%左右,長者會想尋死的百份比更高,可以分為三大類,其中包括我們常聽到的憂鬱症、久病厭世,以及老後獨居、沒有精神支持等,都是年長者在晚年選擇自殺的因素之一。

    全世界長者自殺率因地區和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普遍來說,長者自殺率普遍較高。長者自殺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

1.孤獨和社交孤立: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的社交圈變得越來越小,甚至面臨孤獨和社交孤立。這種孤獨和孤立感可能導致精神健康問題,包括抑鬱和焦慮,進而促成自殺的發生。

2.經濟壓力:長者可能會因為退休、失業或醫療費用等因素面臨經濟上的困難。經濟壓力可能會讓他們感到無助和無望,從而導致自殺的發生。

3.健康問題:老年人可能會面臨各種健康問題,如疾病、殘疾、疼痛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品質產生嚴重影響,從而導致他們感到無望和無助。

4.家庭問題:老年人可能會面臨家庭問題,如離婚、家庭衝突、失去親人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情感產生影響,從而導致他們感到無助和無望。

    總之,長者自殺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針對長者自殺問題,應該採取綜合性、多方位的干預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精神健康水準。

 

應對長者自殺的策略

    多年前曾引進英國「死亡咖啡館」的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希望透過「喝咖啡、聊生死」的方式,讓大家學習以正向態度面對死亡,跟長者溝通經驗豐富的她,提到長者的久病厭世,分外語重心長。她指出,若曾有自殺經驗的長者,有將近一半的人,會再度嘗試。因此,當家人在陪伴和關懷久病長者時,「談心」以及「同理」份外重要。

    日本推出了一個名為Silver Human Resources Center的項目,旨在為老年人提供社會支援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該專案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種類的培訓和活動,包括內在韌性訓練、聚會活動、運動和手工藝等。該專案的實施使得日本的老年人自殺率有所下降。

    澳洲一些專案和組織也在為老年人提供韌性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例如,澳洲國立大學的Active Ageing Program,旨在幫助老年人保持積極心態、建立社交網路、增強自我管理技能和應對逆境能力。

    瑞士的老年人組織Pro Senectute提供了廣泛的心理健康和內在韌性方面的服務,包括心理諮詢、活動和訓練等。該組織還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支持和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以幫助他們保持積極心態和社交聯繫。

    這些國家和組織的做法顯示出提高老年人內在韌性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可以有助於降低長者自殺率。然而,更多的研究和實踐仍然需要進行,以確定韌性教育對減少長者自殺率的影響。

    回到澳門,長者通常在公園,長者活動中心,快餐店出沒。實在,誠如新加坡,實在可以透過不同種類的活動,邀情志願工作者作長期的陪伴,藉此跟進他們的生活日常,當出事前都能及時處理。

 

培育長者內在韌性(resilience)是根本良策

    內在韌性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Emmy WernerRuth Smith提出,他們的研究顯示,內在韌性是指一個人在遭遇逆境時所表現出來的彈性和應對能力。內在韌性的要點包括:

1.自信心和樂觀態度:內在韌性的個體通常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困境。

2.適應性思維:內在韌性的個體能夠採取靈活的思維方式來應對逆境,包括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3.自我調節:內在韌性的個體能夠自我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消極和過度悲觀,同時也能夠接受自己的情緒反應。

4.社交支持:內在韌性的個體能夠尋找並利用社交支持來應對逆境。

5.意義感和目標:內在韌性的個體通常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生命意義感,這有助於他們在面臨逆境時保持動力和積極性。

    內在韌性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和提高,如心理諮詢、應對技能訓練、社交支援培育長者內在韌性(resilience),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預防自殺。以下是一些建議:

1.社交支持:建立和維護與家人、朋友和社區的聯繫,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交支援系統,減輕孤獨感和社交孤立。

2.心理諮詢:老年人可能會面臨許多心理壓力和困難,如疾病、失去親人、經濟壓力等。定期諮詢心理醫生或專業人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援和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困難。

3.健康維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當的飲食、鍛煉、良好的睡眠和定期體檢,可以提高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準,增強內在韌性。

4.學習應對技能:通過學習應對技能,如解決問題、積極應對、情緒調節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內在韌性,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5.尋求幫助:老年人面臨的問題可能超出他們自身的能力範圍,因此,如果他們感到無法應對或需要幫助,應該積極尋求幫助,包括尋求家人、朋友、醫生、社工、志願者等的支持。

    總之,培育長者內在韌性可以提高他們應對挑戰和壓力的能力,預防自殺的發生,讓長者享受有尊嚴的黃金晚年。

 

一家之「煮」的豬肉經濟學

 

 

 

    一六年,澳門進口豬肉批發價是每公斤27.03元,但零售價是75.2元,差不多是批發價的三倍。曾幾何時,每天有很多市民去光顧拱北街市,然後會在路邊,把一大塊豬肉用透明膠紙纏在身上,偷偷帶回澳門。曾幾何時,有人會在街市附近的路邊,擺一個小攤子,放上十多條切好的豬肉平賣。這些現象顯示,澳門豬肉價格比拱北昂貴很多,才會有很多市民偷偷帶豬肉回澳,既可自用,亦可出售賺錢。不過,這些已成歷史。這一兩年,澳門的豬肉價格一直往下調,而且售賣點不僅是街市,任何超市都可以買到。過了中午之後,在超市鮮肉櫃裡,還可以用買二送二,甚至買三送二的價錢買到便宜的豬肉。所以,引入競爭,打破壟斷,才是施行善經濟的良策啊就如疫情三年的蔬菜店林立,又或是近日鮮雞再次登場,街市雞販仍叫苦連天,皆因所有超市都可以買到鮮雞。星斗市民,精打細算是最淺顯的經濟學定律啊

 

中國人吃掉了全球一半的豬肉

    豬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之一,與馬、牛、羊、雞、犬並稱為六畜。豬之所以被稱為六畜之首,是因為可以圈養,但牛羊往往要放養;亦因為豬易於飼養,省時省事,經濟價值可觀。於是,人們總是把豬及雞養在自家中,就像家這個字,是個屋下有豬的會意字。

     再者,養豬不能不講豬糧比,即是說對比其它家畜,豬的糧食要求比較低,豬是雜食動物,很耐粗食,動植物食材都可以吃,如街市剩菜,家中剩菜廚餘,俗稱「豬餿」。研究指出,豬之所以對任何食物來者不拒是因為它對苦味不敏感,而且甚麼都愛吃,甚麼都吃得下,都能消化吸收,變成營養豐富的食物。

    豬肉的營養非常豐富,含豐富蛋白質,動物脂肪含量高達37%,遠超牛肉的13%,山羊的14%和雞肉的2.5%;伴隨著脂肪的,還有達到牛3.16倍、羊1.94倍的熱量,有效地補充了食用油的匱乏,在提供充足熱量的同時,促進多種維生素吸收、蛋白質代謝,也就難怪食物短缺,各種物資也十分匱乏的年代,人們會如此喜歡豬肉了。還有,從中醫食療的角度看,豬是最溫和平性的食物,不像牛雞魚般火熱。所以,豬很多時都被用作調理身體的藥湯中不可或缺的食材。

    豬與人的DNA97.7%相似性,人和豬的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異小。豬與人類同為雜食動物,在營養代謝、生理功能及組織器官解剖構造,非常接近。除了非人靈長類外,豬被視為最接近人類的醫學實驗動物,過去曾提供胰島素及肝素,且長久以來提供心瓣膜、豬皮膚敷料、去細胞眼角膜及小腸基質等諸多醫藥或醫療器材,甚至有用豬心移植到人身上。因此,豬在生物醫學及生物技術上,一直被學者視為極具基礎科學及生醫產業價值的研發對象。

    最後,豬炸出來的油比花生油、粟米油、橄欖油、芥花子油等都具營養價值,而且其副作用少之又少。豬油能爲人體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身合成,需要從膳食中攝取,具有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作用。其次,豬油還能幫助人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D以及維生素K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

    我們在典型的農業社會裡慢慢長大,生活及飲食習慣亦受農業耕種養畜影響,自自然然,豬是平民家庭中最重要的肉食,也是很多農民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據中國資料統計,二二三年中國豬肉生產量5800萬噸,可是,價格就下調20%左右,可見豬肉消售價持續下跌。二二二年,中國居民家庭人均豬肉消費量為26.9公斤,同比增長6.75%,二二三年中國居民家庭人均豬肉消費量達27.7公斤,見豬肉是中國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見的食品,同時也是中國民生消費領域的重要品種,提高豬肉自給率是中國肉類行業發展的首要目標。當然,除了豬以外,雞亦是很多國家地區資源投入低,卻回報率高的食物,就如美國及日本,雞已經爬升到所有肉類食用量的首位了。但是,國人對於豬肉的鍾情是文化習俗的積澱,不是其它家畜可以輕易取代的。按經濟學常理來說,物資供應量充足,人民生活水準提升,在日常消費中,食品價格的波動對生活水準的影響也越來越小。

   

一家之的豬肉經濟學

    尋常百姓,但求兩餐一宿,過溫飽健康的日子。所謂病從口入,我們絕大部份的病是跟吃有關,所以,近年,多了人吃素,認為對健康比較好。亦有人堅持雞牛魚羊都是健康食材,只是,中醫師會告訴你,這三種食材都很火,火會將身體的廢物帶到上半身,甚至頭部,這就是為何我們經常生病的主要原因。當我們豪花了金錢去大快朵頤後,可能要花更多的錢去看醫生,甚至去治療不會根治的漫性病。

    誠如前述,在諸多的肉類中,比較不會讓我們上火得病的,應該首選是豬肉。當然,天天吃乳豬或燒肉,一定會百病叢生。所以,用溫和的烹調方法去吃豬,既味美可口,更能保住健康身體及穩定情緒,算起來,真的很經濟實惠。筆者多年以來都是一家之,都靠食豬過活、養生、甚至保健康。有幾個豬的好位置及好吃的方法,樂意推薦給大家參考試試。

一、第一刀最好吃(梅花肉)

    100g梅花肉熱量207大卡,蛋白質18.9g,脂肪14g。由於花紋酷似梅花而得名。梅花肉指的是豬的上肩肉,也就是殺豬的時候,在豬頸部下第一刀,故又名第一刀。梅花肉肥瘦分布均勻,油脂含量也不像五花肉那麼多。適合做白切肉,就是放湯煮熟,稍為放涼,再切成薄片,沾點蒜蓉豉油,非常美味。第一刀還可以放在錫紙上燙成叉燒肉。最後,第一刀切成小塊,放點鹽,然後用來包粽,早午晚餐都適宜,非常經濟好吃。

二、豬板筋及豬蹄筋

    豬板筋是和裏脊肉相連的一層筋膜,簡單而言,就是包裹住整條豬扒外面白色的筋膜。豬板筋很薄,但卻分了兩層,上面是一層軟糯的筋狀物,上面是嫩滑的裏脊肉。通常用來炒菜,甚或炒麵,口感非常嫩滑,但又很爽口。在澳門,一般不容易在豬肉檔買到豬蹄筋,就算買到,仍然要很花時間泡軟。如果要吃上好的豬蹄筋,比較高級的上海菜餐館可以吃到。蹄筋含豐富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容易入口,配以金華火腿、竹筍及鮮菜更好味。

三、豬肺裙台灣稱肝連
   
豬肺裙是豬的橫隔膜和橫膈肌,也稱「隔間肉」或蝴蝶肚;也因與肝臟位置接近,台灣稱之為「肝連肉」。由於是一種從豬內臟裡剔割出的碎肉連肝肉,既碎且雜,有肥肉有瘦肉也有筋,所以不怎麼上得了宴席,通常都會在小炒店的菜單出現。肝連肉質軟嫩,肉本身帶有筋膜與油脂,是好吃到有「內臟的松阪肉」之稱。簡單而言,由於這塊肉接近內臟,最好清洗乾淨,然後白烚切片,再放一點在台灣食品店買的醬油膏,真的好吃到

四、嘴邊肉菊花肉

    我們去小吃店點黑白切時,會看到菜單上寫著「菊花肉」。但是請不要擔心,它並不是豬屁股肉,而是嘴邊肉喔!是因為臉頰附近的肉紋路跟菊花很相似,所以才取名菊花肉。每100g嘴邊肉熱量182.2大卡,蛋白質17.5g,脂肪11.9g。嘴邊肉分布於豬的臉頰兩側。由於豬隻吃東西的時候會不斷咀嚼,因此嘴邊肉吃起來比較有嚼勁。通常,台灣路邊攤喜歡整個豬頭放湯,然後撈起取其嘴邊肉,用來伴麵非常好吃。在內地,有店東每天到街市收購豬頭,再自制粿條,泡制香滑的嘴邊肉麵,非常受歡迎。

    民以食為天,幾大都是吃豬先,無論從經濟、文化、習俗、營養、健康等角度去看,豬都能讓我們身心靈飽滿富足。

植樹節怎能缺少認識與親愛樹木呢?

 


    在全球氣候急遽變遷的今天,各國紛紛透過植樹節來提升環境意識,保護地球生態,更希望透過植樹繼續帶給人類生意及治癒。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第二屆橫琴自然周,邀請琴澳家庭學生、團體等參與,共同推動深合區生態建設。據報導,有參與的同學說:「將肥料倒入泥中把它們混合,再把它們鏟進去再加水,我覺得這個活動非常好玩。」亦有受訪者表示:「因為植樹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我們植樹非常開心,沒有試過植樹但曾在家中種植花草。」亦有同學很興奮地說:「現時很難找到雀鳥的棲息地及遷移地,所以我很感恩能在澳門外這麼近的橫琴找到這個地方可以看到鳥類。」現場亦有關於古樹保育、垃圾分類、森林防火等攤位遊戲向學生普及環保知識。去年,第一屆橫琴自然周所種下,經過一年後他們仍然茁壯成長。今屆自然周啟動「萬樹計劃」,期望在活動期間種植一萬棵樹苗打造橫琴自然生態環境。主辦單位即日起至今個月三十一日,亦在澳門科學館展覽中心舉行橫琴生物多樣性展覽,讓市民認識橫琴豐富自然資源。

    無疑,植樹是非常具備環保生態教育價值的活動。惟是,如果只為環保,只為種植更多樹木,而忽視孩子對樹木的深度認識,進而喜愛親親樹木,就顯得捨近求遠及捨本逐末,非常可惜啊

植樹節由來──瞻望未來的節日

    植樹節起源與孫中山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有關。孫中山在創建民國時曾表示:「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為了緬懷孫中山,國民政府於民國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定為植樹節。

    美國植樹節由來非常有趣,原來與新聞編輯暨記者莫頓(Julius Sterling Morton)有關。早在一八七年代初,莫頓搬家到内布拉斯加州State of Nebraska,開始在荒涼的土地上種滿樹木,並在報紙上宣傳樹木生態的重要性。到了一八七二年,他向内布拉斯加州農業部提議,成立一個鼓勵大眾植樹的節日,「植樹節」也就此誕生。後來,為了紀念莫頓,就將他的生日四月二十二日定為植樹節。莫頓生前曾經寫過一句很有警世的話:「其他節日都是回首過去,植樹節卻是瞻望未來。這股風氣一直延續下去。美國為了減少經濟發展與碳排的環境衝擊,有許多組織致力於植樹和護林。其中一個是「植樹節基金會」(The Arbor Day Foundation),自一九七二年成立以來,在全球超過五十個  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超過五億顆樹。根據「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歐盟必須於二○三○年需至少再種植三十億顆樹,保護生物多樣性。種植時需要完全尊重生態原則,只種植符合在地生態的樹木。

愛植樹,更要愛樹

    澳門雖然已經是個石屎森林,眼看著政府相當費心去綠化城市。尤記得二○一七年超強颶風天鴿蹂躪澳門,吹倒了很多樹木,松山更是重災區,八年之後的今天,仍然無法整體恢復原貌。

    每年,很多學校及社區團體都參與了很多綠化植樹活動,無疑,在植樹量上很有成績,綠化活動更為政府管治加分。澳門學生從小就在常識科學會關於樹木的基本知識,亦對於澳門常見或不常見的樹木有初步的了解。惟是,我們的學校教育,甚至由市政署帶領的社區綠化教育,都集中在要愛護樹木山林,欠缺很有系統的教導市民認識樹木,更遑論如何與樹木好好相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大家走在路上,如果有記者突然出現在面前,隨便詢問身旁的樹木名稱,相信很多人都答不出來;不同樹木的生長狀況、特質與性格,對於生態造成的正負面影響,很可能一無所知。

    很可惜,目前的常識、生物及社區生態教育,都集中在認知上,我們會高呼要愛護樹木時,會引用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成果,批評人類一年砍伐的樹木量約一百五十億棵,但平均卻只種回五億棵,數量差別相當懸殊。換言之,我們一直用水土流失、樹木給予我們新鮮氧氣不斷減少來警告大家。甚且慨嘆說,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的樹木卻是現有數量的將近兩倍。幸好,學者陸陸續續證明了樹木對於地球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希望可以藉此停止森林的濫伐。惟是,我們就一直沒有從認知與情意相互整合的教育角度去看待植樹。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我們願意花在與樹木認真相處的時間,等於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我們的生命會在這微妙的過程中得到滋養。慢慢,我們的身體與心靈就會成為一座心花怒放的美麗花園。研究顯示,與樹木好好相處有助於減輕心靈憂鬱,進一步提升幸福感、增強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與社會連結(social bounds)。所以,當老師或園藝人員教導孩子植樹時,都要把認知與情感好好整合,讓孩子既明白陽光和雨水的作用,又能體驗感受植樹的樂趣,漸漸,從植樹到知樹,然後愛樹會產生身心靈的療癒作用。

    家庭與學校不斷教導孩子要愛人如人己,卻沒有把握愛樹如己都是一個很好的生命與道德教育。其實,我們跟樹木的關係,就好像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關係。今天,我們種植一棵樹,經過我們的呵護照顧,樹木逐漸長大,他日,這棵曾經被我們細心照料,茁壯成長的大樹,會反過來給我們遮光擋雨。甚至,我們更能從樹木歷經風雨後依然屹立不倒,學會堅忍不拔的生活態度。

先種樹後識樹繼而領會樹的人生教導

    人總是習慣以貌取人,其實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同樣,我們亦可以貌取樹。我們可以由樹木的外皮、生長型態、膚色等去判斷一棵樹是否健康,甚至,有經驗的種樹者會由此看出樹木的未來發展。了解樹木,跟讀一本有趣的書,或者上一課有意思的課,甚或與一個既風趣又有內涵的智者相處對談無異。

    記得小時候,都曾經犯下無知的錯誤,會跟著同窗好友用小刀在樹皮上刻上我到此一遊,甚至誤以為隨著樹木往上生長,留言亦會隨之升高。其實,樹木樹冠以下的部份,生長的方式是向左向右延伸,等於說是樹幹變粗,當年的留言只會變粗變模糊。

    中國人說「人要面,樹要皮」。真的,如果樹沒有皮,就一定枯死。樹皮是樹木的靈魂之窗,是樹木生長的永恆記號。須知道,樹皮與木質之間有一層被稱為「形成層」透明軟組織,把樹皮與木質連在一起,是樹木賴以生長的摩打,能向樹幹裡層分泌木質細胞,與此同時,又能向外分泌樹皮細胞。所以,樹皮受傷,可大可小,人流血不止會死,樹皮受重創亦會枯萎。當然,樹木與人都有自癒力,會慢慢修復好,但會留下疤痕。

    都市樹木經常受到傷害,首當其衝就是樹皮,尤其是枝節之間。一旦出事,樹木會產生領環」(Astring)作用,使得殘枝快速得到包裹保護,對抗來自真菌等的侵害,帶來非常好的保衛作用。過了幾年,曾經產生很皺摺的傷口變得平整,看起來就像健康的樹皮一樣。讀者看到這裡,會否覺得單單植樹,然後一走了之,是何等美中不足的事。原來,我們在與樹的相知相處過程中,學會更多韌性生活的本事。

    教育最好是親身體驗,但在主客觀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替代性學習也是很有價值的。人類具有觀察學習的能力,不需要經過冗長的嘗試與錯誤的親身經歷亦能學習,替代性學習的歷程對個人的發展和生存也具有重大教育意義,甚至能使個人避免致命的危險,即是避免重蹈覆轍。藉替代性學習,一個人可以學會生活技能,也可以學習社會規範,一個種族的文化,包括語言、生活習慣和風俗等,才能因此代代相傳。

    假如我們在帶領孩子植樹時,能深化替代學習,懂得觀賞及師法樹木的生態,從簡單的樹皮如何發揮順利生長及保護樹質的能力,就能遷移到自己的身上,從而學會如何欣賞自己,保護自己,遇到創傷時,如何保有韌力,透過自癒機制自行修復過來。也許,這才是植樹的真正意義與價值所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透過植樹及起延伸的愛樹活動,原來可以發揮重大的樹人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為甚麼我們會被詐騙

 


 

    二月二十八日,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回應傳媒提問說,去年涉及詐騙案總數共2,496宗,同期上升近九成,總損失約為3.1億澳門元。去年,電話詐騙共412宗,比二二二年及二一九年分別增加299宗及292宗,以假冒政府機關人員的手法為主;網絡詐騙共894宗,比二二二年及二一九年分別增加272宗及580宗,殺豬盤、門票詐騙、網購詐騙,以及刷單打賞等手法呈現多發態勢;「涉信用卡網上消費」的電腦詐騙共329宗,二二二年及二一九年分別增加155宗及212宗;「網上裸聊勒索」案件共148宗,比二二二年及二一九年分別增加56宗及142宗。

    據了解,一般市民雖然有接收防詐訊息,「但佢有一種心態:就係話,呢啲事一定唔關我事、我一定唔會受騙。」導致市民、受害者容易被騙,因對防詐騙意識「不入心、不入腦」。再者,現時有很多詐騙案,尤其是比較大額的個案或是高級知識分子受騙。

    政府為降低市民上當受騙的機會,司法警察局正參考內地和香港警方的相關做法,按澳門實況開發「反詐」微信小程式,並料今年四月正式上線。黃少澤又表示,當局將不斷更新防詐宣傳手法,惟是,黃司長敬告大家,最重要便是市民對防詐資訊要「入心入腦 」,而非看過就算。

    黃司長說得沒錯,市民對防詐資訊要「入心入腦 」。話雖如此,但是,騙徒總能魔高一丈。筆者一個朋友阿傑早前收到一封來自Apple的電郵,提及他的Apple帳號被盗用,買了兩台Iphone。但是,這個騙人的Apple偽裝善意,告訴他不是用常用的IP進行買賣,提醒可能是帳號被盗用,於是給了他一個連結,登入以取消購買。忙亂間,阿傑以為真的被盗了,就這樣相信了一個假的Apple,於是,阿傑就點進連結,帳號、密碼、驗證碼防線,全部輕而易舉地被對方拿走,到醒覺時,直接打去Apple客服中心,已經為時已晚了。

 

詐騙到底是甚麼

    詐騙等(fraud)是故意欺騙以獲取不公平或非法收益,或剝奪受害者的合法權利。詐騙的定義涵蓋透過欺騙誘使他人處置其管理的資產,從而造成有利於犯罪者或第三方的經濟損失的行為。其實,詐騙亦有善意利他的一面,就如家中有人突然得了癌症,而且已經進入晚期,家人都會訛詐只是染了其他不會致命的疾病,以免家人承受不了。

    詐騙必須包括四個連續從心理到行動的過程,首先是意圖,無論是損人利己,甚或損己利人,總有一個明顯的意圖。第二個是情境,騙徒一定要設置一個特定逼真的的情境,對騙徒有利,而對受騙者不利,讓人陷入圈套。第三個是行動,如假以善意說為安全起見,最好儘快把戶口的錢轉到指定的帳戶,其實就是想盜取金錢。第四個是結果,也許是騙徒真的得手,也許是因為某些差錯而失敗。

   詐騙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詐騙有面對面詐騙,如「補藥黨」,只要是一把野草,便可成寶,能賣出數千元!另一種當然是難以偵破的網絡詐騙,只需要一部手機花幾分鐘就能騙財,如恐嚇你有犯罪證據在手,又或是警方在調查你等,引誘貪心者掉以輕心,加入一個群組,以便取得對方的信任,慢慢,就成一隻自願被吃的豬了。

  騙徒通常會以容易得手,又或者警覺性低的人入手,誠如黃少澤司長說,高級知識份子都不例外。網絡上興起各種的社交媒體詐騙,通常是網路釣魚攻擊phishing,是一種駭客試圖提供敏感資訊,目的要登入帳號密碼、信用卡卡號,以及企業機敏資訊。此外,也可能會試圖以電腦感染惡意程式。另外,黃少澤司長少提及的是青少年或大學生的詐騙,因位兒童及青年的金融知識水準可能比較淺薄,入世未深,不瞭解騙徒的高明手法,更不知道後果有多嚴重。所以,經常聽到的詐騙新聞,受害者都是大學生,尤其是內地大學生,很容易墮進公檢詐騙的圈套,金額以萬元計算。一句說到尾,騙徒總是很成功掌握受騙者貪與懼的心理,成功詐騙且能逃之夭夭。

為甚麼我們會被詐騙

    我們常常自誇自己為萬物之靈,是物種之王,認為自己的腦袋相當聰明。不錯,我們比起其它地球上的動物是聰明是毋庸置疑,但是,人類思維其實存在著許許多多漏洞,總括來說,心理學研究指出,我們的思維受著各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影響,導致思維出現各種各樣的不理性(irrationality)。譬如,我們習慣信賴已有的常識去行事,我們深信自己不是笨蛋,可是,我們卻經常忽略,在騙徒心中,我們是非常容易受騙的動物。

    詐騙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行為,源自於輕易建立的信任,但又瞬間信任破產的可怕現象。通常,詐騙成功跟騙徒的形象、行為及詐術有關。因此,心理學家總結了我們為何容易受騙的陷阱,騙徒通常會有如下的賣點

1.有外表:騙徒額頭不會鑿住騙子兩個字,相反,他們衣冠楚楚,談吐有禮,甚至非常幽默風趣,這樣,我們就更容易信任對方,這是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halo effect),意思是我們對於他人的認知是來自於第一印象,從而去推論對方的其他特質,諸如對方是個好人,這也是為甚麼商界要重金禮聘劉德華、佘詩曼,甚至是碧咸做代言人。一旦被對方的外表及言談哄騙到,後續的騙徒大計就容易得逞了。

2.有學歷又有魅力:一般人都會認為受過高深教育,甚至擁有博士學位,而又在大學任教的人比較不會說謊。還有,坊間也有以國際名校的名字當作招牌的,比如哈佛訪問學人、又或是名牌公司的合作伙伴等。當然,口齒伶俐,加上一點個人魅力charisma,就更容易博得我們的信任。一旦信任建立好,而且越來越牢固時,就是我們鬆懈被騙的時候了。

3.有超強經濟財力我們通常覺得有錢人不會騙人,因為他已經那麼有錢了,為甚麼還要騙人呢?但是。那些大企業的詐騙案,比如美國的安隆案就是在會計上作假帳。世界上那麼多大公司,那麼多會計系統和監督,這種案例並不多,但也可見再嚴密的系統都會有漏洞。再者,許多所謂的有錢人只是做假,就如仍在戲院上演的金手指》,就是借用香港著名的佳寧案主人翁陳松青,看穿了他,只是一個買空賣空的騙徒。可是,當年,很多股民的血汗錢都被他騙光光了。

  再來說受害者,只要有情感和經濟需求,人人都有可能成為被害者。而被害者常被利用的弱點有貪財心理、需求心理、疏忽心理、迷信心理、同情心理、恐懼心理等,其中三者尤為主要。

1.疏忽心理︰現代都市人非常忙碌,分心是正常的,所以,騙徒總是利用我們的「不小心」、「不注意」,就像前述阿傑的真實個案,利用我們很容易相信人,又欠謹慎查核的態度,於是,就成為騙徒的獵物了。

2.恐懼心理︰騙徒很擅長假裝成政府、金融機構、司法機構,偽造種種讓人恐懼擔心的事件,讓我們不知不覺聽從騙徒的指示,將金錢或重要資料交給對方。所以,要努力練習臨危不亂,凡是再三思量再作行動。

3.貪財心理︰騙徒很會利用市民貪小便宜的心理,引誘受害者上鉤。「貪財詐騙」可分為四種:平面媒體、電話訊息、網際網路、人際傳播。換句話說,線上線下都滿佈貪變貧的危機,要心存知足,確立「邊有咁大只蛤乸随街跳」的認知,就不會上當了。

  騙徒利用上述心理創造各種詐騙手法,所以詐騙事件層出不窮。最新研究發現,「喜好孤獨」及「不善社交」者,基於認知失調理論,受害者在被騙過程中更處於孤立無助,只能任憑宰割也較容易受騙;亦因為欠缺充足的詐騙訊息,更容易失神被騙。所以,遇到懷疑是詐騙的情況出現,除了個人要再檢查再思考以外,最好馬上找親朋戚友參詳。當然,最妥當的的作法是是報警求助啊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