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氣候急遽變遷的今天,各國紛紛透過植樹節來提升環境意識,保護地球生態,更希望透過植樹繼續帶給人類生意及治癒。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第二屆橫琴自然周,邀請琴澳家庭學生、團體等參與,共同推動深合區生態建設。據報導,有參與的同學說:「將肥料倒入泥中把它們混合,再把它們鏟進去再加水,我覺得這個活動非常好玩。」亦有受訪者表示:「因為植樹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我們植樹非常開心,沒有試過植樹但曾在家中種植花草。」亦有同學很興奮地說:「現時很難找到雀鳥的棲息地及遷移地,所以我很感恩能在澳門外這麼近的橫琴找到這個地方可以看到鳥類。」現場亦有關於古樹保育、垃圾分類、森林防火等攤位遊戲向學生普及環保知識。去年,第一屆橫琴自然周所種下,經過一年後他們仍然茁壯成長。今屆自然周啟動「萬樹計劃」,期望在活動期間種植一萬棵樹苗打造橫琴自然生態環境。主辦單位即日起至今個月三十一日,亦在澳門科學館展覽中心舉行橫琴生物多樣性展覽,讓市民認識橫琴豐富自然資源。
無疑,植樹是非常具備環保生態教育價值的活動。惟是,如果只為環保,只為種植更多樹木,而忽視孩子對樹木的深度認識,進而喜愛親親樹木,就顯得捨近求遠及捨本逐末,非常可惜啊!
植樹節由來──瞻望未來的節日
植樹節起源與孫中山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有關。孫中山在創建民國時曾表示:「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為了緬懷孫中山,國民政府於民國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孫中山逝世紀念日定為植樹節。
美國植樹節由來非常有趣,原來與新聞編輯暨記者莫頓(Julius Sterling Morton)有關。早在一八七○年代初,莫頓搬家到内布拉斯加州(State of Nebraska),開始在荒涼的土地上種滿樹木,並在報紙上宣傳樹木生態的重要性。到了一八七二年,他向内布拉斯加州農業部提議,成立一個鼓勵大眾植樹的節日,「植樹節」也就此誕生。後來,為了紀念莫頓,就將他的生日四月二十二日定為植樹節。莫頓生前曾經寫過一句很有警世的話:「其他節日都是回首過去,植樹節卻是瞻望未來。這股風氣一直延續下去。」美國為了減少經濟發展與碳排的環境衝擊,有許多組織致力於植樹和護林。其中一個是「植樹節基金會」(The Arbor Day Foundation),自一九七二年成立以來,在全球超過五十個 多個國家和地區,種植超過五億顆樹。根據「歐洲綠色政綱」(European Green Deal),歐盟必須於二○三○年需至少再種植三十億顆樹,保護生物多樣性。種植時需要完全尊重生態原則,只種植符合在地生態的樹木。
愛植樹,更要愛樹
澳門雖然已經是個石屎森林,眼看著政府相當費心去綠化城市。尤記得二○一七年超強颶風天鴿蹂躪澳門,吹倒了很多樹木,松山更是重災區,八年之後的今天,仍然無法整體恢復原貌。
每年,很多學校及社區團體都參與了很多綠化植樹活動,無疑,在植樹量上很有成績,綠化活動更為政府管治加分。澳門學生從小就在常識科學會關於樹木的基本知識,亦對於澳門常見或不常見的樹木有初步的了解。惟是,我們的學校教育,甚至由市政署帶領的社區綠化教育,都集中在要愛護樹木山林,欠缺很有系統的教導市民認識樹木,更遑論如何與樹木好好相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當大家走在路上,如果有記者突然出現在面前,隨便詢問身旁的樹木名稱,相信很多人都答不出來;不同樹木的生長狀況、特質與性格,對於生態造成的正負面影響,很可能一無所知。
很可惜,目前的常識、生物及社區生態教育,都集中在認知上,我們會高呼要愛護樹木時,會引用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成果,批評人類一年砍伐的樹木量約一百五十億棵,但平均卻只種回五億棵,數量差別相當懸殊。換言之,我們一直用水土流失、樹木給予我們新鮮氧氣不斷減少來警告大家。甚且慨嘆說,早在人類出現以前,地球上的樹木卻是現有數量的將近兩倍。幸好,學者陸陸續續證明了樹木對於地球永續發展的重要性,希望可以藉此停止森林的濫伐。惟是,我們就一直沒有從認知與情意相互整合的教育角度去看待植樹。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我們願意花在與樹木認真相處的時間,等於花在自己身上的時間,我們的生命會在這微妙的過程中得到滋養。慢慢,我們的身體與心靈就會成為一座心花怒放的美麗花園。研究顯示,與樹木好好相處有助於減輕心靈憂鬱,進一步提升幸福感、增強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與社會連結(social bounds)。所以,當老師或園藝人員教導孩子植樹時,都要把認知與情感好好整合,讓孩子既明白陽光和雨水的作用,又能體驗感受植樹的樂趣,漸漸,從植樹到知樹,然後愛樹會產生身心靈的療癒作用。
家庭與學校不斷教導孩子要愛人如人己,卻沒有把握愛樹如己都是一個很好的生命與道德教育。其實,我們跟樹木的關係,就好像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關係。今天,我們種植一棵樹,經過我們的呵護照顧,樹木逐漸長大,他日,這棵曾經被我們細心照料,茁壯成長的大樹,會反過來給我們遮光擋雨。甚至,我們更能從樹木歷經風雨後依然屹立不倒,學會堅忍不拔的生活態度。
先種樹後識樹繼而領會樹的人生教導
人總是習慣以貌取人,其實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同樣,我們亦可以貌取樹。我們可以由樹木的外皮、生長型態、膚色等去判斷一棵樹是否健康,甚至,有經驗的種樹者會由此看出樹木的未來發展。了解樹木,跟讀一本有趣的書,或者上一課有意思的課,甚或與一個既風趣又有內涵的智者相處對談無異。
記得小時候,都曾經犯下無知的錯誤,會跟著同窗好友用小刀在樹皮上刻上「我到此一遊」,甚至誤以為隨著樹木往上生長,留言亦會隨之升高。其實,樹木樹冠以下的部份,生長的方式是向左向右延伸,等於說是樹幹變粗,當年的留言只會變粗變模糊。
中國人說:「人要面,樹要皮」。真的,如果樹沒有皮,就一定枯死。樹皮是樹木的靈魂之窗,是樹木生長的永恆記號。須知道,樹皮與木質之間有一層被稱為「形成層」透明軟組織,把樹皮與木質連在一起,是樹木賴以生長的摩打,能向樹幹裡層分泌木質細胞,與此同時,又能向外分泌樹皮細胞。所以,樹皮受傷,可大可小,人流血不止會死,樹皮受重創亦會枯萎。當然,樹木與人都有自癒力,會慢慢修復好,但會留下疤痕。
都市樹木經常受到傷害,首當其衝就是樹皮,尤其是枝節之間。一旦出事,樹木會產生「領環」(Astring)作用,使得殘枝快速得到包裹保護,對抗來自真菌等的侵害,帶來非常好的保衛作用。過了幾年,曾經產生很皺摺的傷口變得平整,看起來就像健康的樹皮一樣。讀者看到這裡,會否覺得單單植樹,然後一走了之,是何等美中不足的事。原來,我們在與樹的相知相處過程中,學會更多韌性生活的本事。
教育最好是親身體驗,但在主客觀情況不允許的情況下,替代性學習也是很有價值的。人類具有觀察學習的能力,不需要經過冗長的嘗試與錯誤的親身經歷亦能學習,替代性學習的歷程對個人的發展和生存也具有重大教育意義,甚至能使個人避免致命的危險,即是避免重蹈覆轍。藉替代性學習,一個人可以學會生活技能,也可以學習社會規範,一個種族的文化,包括語言、生活習慣和風俗等,才能因此代代相傳。
假如我們在帶領孩子植樹時,能深化替代學習,懂得觀賞及師法樹木的生態,從簡單的樹皮如何發揮順利生長及保護樹質的能力,就能遷移到自己的身上,從而學會如何欣賞自己,保護自己,遇到創傷時,如何保有韌力,透過自癒機制自行修復過來。也許,這才是植樹的真正意義與價值所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永恆不變的真理。透過植樹及起延伸的愛樹活動,原來可以發揮重大的樹人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