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聽過《狼來了》的故事,老師講完以後,總會問這個故事教訓我們甚麼?標準答案當然是:「不要說謊」。可是,有一次,筆者聽到一個聰慧的小朋友說:「不要隨便相信別人。」嘩!真是精彩的回答。精彩的不僅是答案跟傳統不一樣,更重要的是給我們多一個選擇的思考空間。
筆者大學讀教育,大三時要上教育經濟學,第一堂課,老師就講到有選擇才有真正的教育,他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作為一個國際知名的教育經濟學者,有一回,他受邀請到莫斯科大學演講。他提前一天晚上到,晚餐後,在酒店房間,隨意打開電視,發現有十三個電視台。頓時,他很意外,沒料到有窮又落後的蘇聯,竟然都可以養活十三個電視台。結果很令他失望,十三個台都在播最高領導人布里茲涅夫的演講。這位教授在課堂上經常強調,有自由,選擇才有意義;有選擇,才有真正的因材施教。多年以來,筆者仍念念不忘教授的另類教育經濟學。
自孔子以來,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明白有教無類,但又必因材施教,兩者不可偏廢。有教無論是起點的公平,因材施教是過程及終點的公平,要真的達成這崇高的教育理想,必須給予足夠好的選擇。
一模一樣的學校,很可能等於經營監獄
法國著名文學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就是「多辦一所學校,可少建一座監獄。」當代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在其名著《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一書中,給我們論證了學校尤如另一所監獄。學校的運作要有三個條件:規範化、監視、考試。
規範化是為了便於管理,更是為了大批製造同樣馴順而有用的個體。在學校,學生們必須要上相同/相似的課程,要用相同/相似的教材,要遵守每個人都要遵守的規範,要有統一的考試和統一的評價標準。規範化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學生們都能接受同樣的知識,能夠習慣同樣的規定,訓練成既定的好學生,以便將來成為社會期待的良好公民。
所有學校上課及課外活動都受到監視,諸如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管理人員之間,也存在於管理人員和老師之間,甚至存在於學生和學生之間,老師和老師之間,管理人員和管理人員之間,一旦發現有違規的狀況發生,就會馬上施予懲治。監視是為了驗證學校所制定的規範是否貫徹執行,規範的種類繁多,諸如要按時上課、按時交作業、不准帶手機回校,不准談戀愛等等。通過監視,學校體現辦學的權威。
考試是監視和規範化的強有力的結合,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最終手段,會按照學生取得的成績是否及格,還有是否遵循學校的規範,來決定學生是否能留下、畢業、又或被開除。考試兼具擇優及淘汰的雙重功能。
通過規範化、監視、考試的結合,能夠確保學校製造出馴化而有用的標準公民。就這一點來說,學校其實和工廠、公司、兵營、機關、醫院、囚犯並沒有甚麼不同,都是規馴人的機構。
曾幾何時,澳門教育傲視世界,引來各地參訪團,皆因澳門學校多元化,尤其是私立學校佔整個普及教育的九成以上。可是,看清楚,這佔大多數的私校只是辦學團體的多元化,提供的課程與教育幾乎一模一樣,只是程度深淺及進度快慢的差異。也許,有人反駁澳門都有國際學校,高中有文理商組選,亦有職業高中選擇等,可是,我們沒有讓學生快樂學習的自然學校、沒有在標準課堂裡容讓學生按個人興趣、能力及需要而提供不同的選修科,更根本的是沒有不依賴考試去控制學生的學校。我們不是常常高唱「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棟樑」嗎?我們卻誤把學校建成無形的監獄。
有選擇才會有真正的因材施教
自由社會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有選擇。在澳門,家長有擇校的自由,學校亦有選生的自由。也許,認識一點基本的選擇,對於如何達致因材施教是有幫助的。選擇理論(Choice theory)通常是指帶有理性及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成本、代價、利害得失,對於較高的效用與利益顯示出偏好,並作為選擇的根據。選擇不僅指在量上有很多選項,而且亦在質上有所要求。
西方國家從小就容讓學生在小學有很多選修,而大多數都可以按照學生的個人喜好去選科,而學校亦不會太在意小學的學術知識學習,通常都以生活教育為中心。到了中學,不同國家就有不同的課程特色,但就一定有充足的選擇給學生,尤其減省學習浪費,以及有利於發展個人及升讀心儀的大學。
去年,有學生帶同兒子去紐西蘭讀書,聖誕假回澳,剛好有機會一聚,學生暢談了兩個兒子在當地的學習狀況,小兒子讀小學,大兒子讀高中。據了解,讀小學的兒子在澳門讀書,很多科不及格,非常有挫折感。到了紐西蘭後,非常喜歡上學,因為,學校以生活教育為主,興趣啟迪為輔,整天都可以在學校不同學習角落,選修自己喜歡的科目或活動。受過專業培訓的老師,個個都能正面看待,甚至讚賞學生的表現,那怕看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亦會受到充份肯定,重拾多年蕩然無存的自信,加上完全沒有任何測驗考試壓力可言,學習更是賞心樂事。
紐西蘭學制分為六年小學(Year 1-6)、兩年初中(Year 7-8)及五年高中(Year 9-13)。學生會在第11、12及13年級時參加紐西蘭高中教育文憑考核制度(Nation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簡稱NCEA,共分三個階段(Level 1-3),學生從11年級開始考Level 1,12年級考Level 2及13年級考階段(Level3)。如果要以NCEA成績申請大學,學生必須完成Level 3程度。NCEA科目選擇非常廣,除了一些恒常的課程如英語、數學和科學等,亦包含一些着重職業培訓的學科,例如電腦軟件應用/程式編寫、旅遊及酒店業管理、烹飪、舞蹈、繪畫及設計等。NCEA沒有必修科的要求,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打算修讀的大學學科要求自由組合,即可選全文科或全理科,這對有意修讀醫學或工程這類學科的學生比較有幫助,因為他們可以集中精力,重點學好某類學科如生物、物理或化學等。
再談因材施教,一般分為四種由低到高的學習層級。第一個層級指學生個性及智力特質不受干預壓抑,如在澳門,很多老師會很武斷批評學生不是讀書的材料,誠如前述,在紐西蘭,老師無時無刻會欣賞每一個學生;第二個層級是指學生的個性及智力特質得以展示,要做到這樣的水平,必須提供學生多元優質的選修科目及活動;第三個層級是指學生個性及智力特質受到全面辨識,並得到個性化引導,要達這樣高級水準,必須給予學生進階的選修課程,讓學生能辨識自己的能力、興趣與需要;第四個層級是指學生對自己的人格及智力特質有充足的認識,且能做到自知之明,換句話說,能提供給學生恰到好處的課程與活動,引導學生能作深層自我認識及生涯規劃,勇於探索自己的人生路。
澳門家長從幼兒入學開始,就做了很多資料收集功課,然後為子女選出心儀的學校,如中文學校、英文學校,或者是國際學校。可是,一旦進了學校,對於正式課程,我們幾近無選擇權,而只能選餘暇活動而已。到了初學,依然對於正式課程沒有選擇,到了高中,可以有文理商,又或是少數職業高中課程的選擇。
在澳門,隨著政府的無形之手越來越延伸到過去擁有高度教學自主的私校,透過許多教育立法,從課程到基本學力,無形中就將澳門教育標準化,意味著選擇的空間越來越窄,因材施教的可能越來越低。
阿恩.斯塔基.鄧肯(Arne Starkey Duncan)於奧巴馬總統時的教育部長,上任不久,擴大實施了標準化的考試,並推動學習共同的核心能力,以提高學生與教師的成績。可是,推動了七年的教育改革,鄧肯深切悔悟,於結束任期時慨嘆表示:「傳統正規教育,政府主導中學生的課程內容與核心,設定每個年級所需具備的能力與檢核方式,標準化的高壓考試會扭曲課堂實踐的好意。」
紐西蘭及美國的普及教育改革,最終回到教育要有選擇,要給予學校、老師及學生充足的選擇自由,才會有真正的因材施教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