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從朱銘自殺看長者自殺

 


    去年四月下旬,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在被家人發現在家中輕生,享年八十五歲,讓外界不捨亦不惑,一個成就顯赫,有愛妻有孝子亦有殿堂級殊榮的藝術家,為何會自行了斷呢?有朱銘的知心友私底下慨嘆說不能創作,生命等於到了盡頭。

    朱銘家的頂樓是一個小型健身房,每天到時到候,他都會上樓做運動。輕生那天,他在上樓運動前曾留下的字條,寫著「我上樓了」,卻成了他最後遺言。據瞭解,近年,朱銘疑似飽受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折磨、健康每況愈下,心情較為負面消極,家屬推測應是久病厭世而選擇離開人間。消息傳出引發了文藝界的震驚,多方皆發文表示悼念與緬懷。鄰居、摯友畫家吳炫三痛哭失聲,不相信他會結束自己的生命,並表示朱銘的人和作品一樣「充滿韌性」。

    世事難料,最堅強的人總會有軟弱的時候,長者輕生更是一個不定時的炸彈,非常值得關注。據澳門衛生局公佈的資料,去年第一至四季分別錄得二十三、二十四宗、十五宗及二十六宗的自殺死亡個案,合共八十八宗,其中男性五十七名,女性三十一名。年齡最小的死者為十四歲,最年長則是八十六歲。衛生局公佈自殺死亡原因或與精神病、慢性或生理疾病,以及賭博或財政問題有關。有從事長者服務的專業社工說,有不少隱蔽獨居長者,在面對疾病疼痛、經濟困難時,普遍不願麻煩親友而獨自面對,缺乏生活上或心靈上的支援感無助時,都會自怨自艾,不想成為子女及社會的負累,會選擇輕生,一了百了。

 

全球長者自殺率一直高企不下

    自孔子以來,中國人都受到未知生,焉知死的觀念影響,還有很多傳統文化習俗都忌諱談死,漸漸,中國文化孕育下的國人,對於死亡多持負面看法,雖然國人中有不少信奉佛教,又或是傳統道教,可是,仍然不會主動談死。正因為這樣的關係,死就變成一道關卡,不到人生絕境,都不輕談死,可是,一旦臨死,卻苦無正面積極的準備。

    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超過八十萬人自殺,其中60%以上的自殺者年齡在五十歲以上。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長者自殺率尤為突出。據了解,中國人自殺率是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到五倍之高,排名全球第三。中國人類學家景軍早在十年前,已估算出七十五歲以上的中國老人自殺率會達到十萬分之四十,他的警語不幸而言中了。

    多年研究自殺研究的澳門理工大學關志輝教授表示,澳門是低自殺率的地方,以十萬人為單位,若每十萬超過十三人則屬高風險的地方,而澳門多年都為十萬之十或以下,間中去到十萬之十三,澳門基本每年自殺個案大概四十至七十宗,以每年四十至六十宗為常態,這兩年的數字不斷攀升。據統計,絕大多數地方成年人及長者的自殺率高,年齡越大則越高,尤以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最高;而且年紀越大,自殺行為越決絕。

    國外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六十五歲以上的平均自殺率為0.0150.022%左右,長者會想尋死的百份比更高,可以分為三大類,其中包括我們常聽到的憂鬱症、久病厭世,以及老後獨居、沒有精神支持等,都是年長者在晚年選擇自殺的因素之一。

    全世界長者自殺率因地區和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但普遍來說,長者自殺率普遍較高。長者自殺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

1.孤獨和社交孤立: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的社交圈變得越來越小,甚至面臨孤獨和社交孤立。這種孤獨和孤立感可能導致精神健康問題,包括抑鬱和焦慮,進而促成自殺的發生。

2.經濟壓力:長者可能會因為退休、失業或醫療費用等因素面臨經濟上的困難。經濟壓力可能會讓他們感到無助和無望,從而導致自殺的發生。

3.健康問題:老年人可能會面臨各種健康問題,如疾病、殘疾、疼痛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品質產生嚴重影響,從而導致他們感到無望和無助。

4.家庭問題:老年人可能會面臨家庭問題,如離婚、家庭衝突、失去親人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對他們的情感產生影響,從而導致他們感到無助和無望。

    總之,長者自殺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針對長者自殺問題,應該採取綜合性、多方位的干預措施,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和精神健康水準。

 

應對長者自殺的策略

    多年前曾引進英國「死亡咖啡館」的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希望透過「喝咖啡、聊生死」的方式,讓大家學習以正向態度面對死亡,跟長者溝通經驗豐富的她,提到長者的久病厭世,分外語重心長。她指出,若曾有自殺經驗的長者,有將近一半的人,會再度嘗試。因此,當家人在陪伴和關懷久病長者時,「談心」以及「同理」份外重要。

    日本推出了一個名為Silver Human Resources Center的項目,旨在為老年人提供社會支援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該專案為老年人提供了不同種類的培訓和活動,包括內在韌性訓練、聚會活動、運動和手工藝等。該專案的實施使得日本的老年人自殺率有所下降。

    澳洲一些專案和組織也在為老年人提供韌性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例如,澳洲國立大學的Active Ageing Program,旨在幫助老年人保持積極心態、建立社交網路、增強自我管理技能和應對逆境能力。

    瑞士的老年人組織Pro Senectute提供了廣泛的心理健康和內在韌性方面的服務,包括心理諮詢、活動和訓練等。該組織還為老年人提供了社交支持和各種形式的娛樂活動,以幫助他們保持積極心態和社交聯繫。

    這些國家和組織的做法顯示出提高老年人內在韌性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服務可以有助於降低長者自殺率。然而,更多的研究和實踐仍然需要進行,以確定韌性教育對減少長者自殺率的影響。

    回到澳門,長者通常在公園,長者活動中心,快餐店出沒。實在,誠如新加坡,實在可以透過不同種類的活動,邀情志願工作者作長期的陪伴,藉此跟進他們的生活日常,當出事前都能及時處理。

 

培育長者內在韌性(resilience)是根本良策

    內在韌性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Emmy WernerRuth Smith提出,他們的研究顯示,內在韌性是指一個人在遭遇逆境時所表現出來的彈性和應對能力。內在韌性的要點包括:

1.自信心和樂觀態度:內在韌性的個體通常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困境。

2.適應性思維:內在韌性的個體能夠採取靈活的思維方式來應對逆境,包括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

3.自我調節:內在韌性的個體能夠自我調節情緒,避免情緒消極和過度悲觀,同時也能夠接受自己的情緒反應。

4.社交支持:內在韌性的個體能夠尋找並利用社交支持來應對逆境。

5.意義感和目標:內在韌性的個體通常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和生命意義感,這有助於他們在面臨逆境時保持動力和積極性。

    內在韌性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和提高,如心理諮詢、應對技能訓練、社交支援培育長者內在韌性(resilience),可以有效地幫助他們預防自殺。以下是一些建議:

1.社交支持:建立和維護與家人、朋友和社區的聯繫,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社交支援系統,減輕孤獨感和社交孤立。

2.心理諮詢:老年人可能會面臨許多心理壓力和困難,如疾病、失去親人、經濟壓力等。定期諮詢心理醫生或專業人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援和指導,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壓力和困難。

3.健康維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適當的飲食、鍛煉、良好的睡眠和定期體檢,可以提高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準,增強內在韌性。

4.學習應對技能:通過學習應對技能,如解決問題、積極應對、情緒調節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內在韌性,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5.尋求幫助:老年人面臨的問題可能超出他們自身的能力範圍,因此,如果他們感到無法應對或需要幫助,應該積極尋求幫助,包括尋求家人、朋友、醫生、社工、志願者等的支持。

    總之,培育長者內在韌性可以提高他們應對挑戰和壓力的能力,預防自殺的發生,讓長者享受有尊嚴的黃金晚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