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也許,我們都是淺層生活的凡夫俗子

 


 

    聖經》〈路加福音〉第五章,講耶穌站在湖邊,看見有兩隻船在湖邊停著,漁夫下了船正在洗網。耶穌上了西滿的船,請他把船划到遠處時說:「划深處去,撒你們的網捕魚吧!」西滿回答說:「老師,我們已整夜勞苦,毫無所獲;但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他們照樣辦了,網了許多魚。

    沒有一個人甘於被批評是個膚淺的人,要做一個能深入淺出的人殊非易事。划深處去不僅是宗教警語,更對凡夫俗子有醍醐灌頂的警世價值。活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手機屏幕閃過的消息多過牛毛,走馬看花都來不及。可是,想過有意義豐盛的生活,值得划到生、教、老、病、死的深處,一窺究竟

 

深呼吸的年代正呼喚著現代都市人

    打從我們出生就與呼吸共存亡。當我們離開母體時,先來一口深呼吸,當我們撒手離世時,呼出最後一口氣。可是,整個人生旅途,原來越來越不懂得呼吸,我們只會淺層的胸式呼吸。

    專家說,胸式呼吸是淺層呼吸,通常只有三分之一的肺部有空氣進出,腹部經常處於緊縮狀態。吸氣時,橫隔膜活動不會自動下降,助骨擴張也受到局限,所以,胸口吸入的氣量自然較少,氣體交換率就更低,導致身體必須加快呼吸,否則體內的二氣化碳無法有效地排出。淺層胸式呼吸本身不是問題,可是,長期以往,會慢慢損害健康。都市人的頸痛、腰痛、運動受傷、運動時呼吸不暢等,都和不正確的呼吸模式有很大關係,每一次不正確的呼吸會讓你不該發力的肌肉發力,從而變得緊張,該發力而不發力的肌肉功能逐漸衰弱,形成都市人各種身體的疼痛症候頻繁。

    腹式呼吸特別著重橫膈膜蠕動,吸氣時使橫膈膜下壓,讓胸腔擴得更大,空氣就能進到肺的深處。當橫隔膜下降時,上腹部也會隨之突起。吐氣時橫膈膜上升,有助氣體排出。腹式呼吸不只可以幫助唱歌,還有三大好處一是紓解壓力、放鬆肌肉、消除疲勞、幫助睡眠;二是使腹腔臟器活動增強,消化道內的血液循環加快,促進消化和吸收功能,也能預防都市人常有的便秘。消化功能提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對於減肥也有幫助。三是增加肺活量,運動功效也跟著增加,爬樓梯、疾走、甚至跑步時比較不會喘氣,運動時間可以拉得更長,對身體健康更有幫助。

    已故高僧一行禪師畢生推動正念呼吸,倡議惟有深度呼吸,才能安住當下,健康快樂

 

淺層閱讀時代的深層思考

    人生存不僅是靠動物本能,還要依靠教育才能發展,而懂得閱讀就能進入知識世界的殿堂。活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凡夫俗子已被調教到習慣淺層閱讀。所謂淺層閱讀,就是簡單、快速甚至跳躍式的閱讀。搜索式閱讀、標題式閱讀、跳躍式閱讀成為閱讀的主要方式,追求的是一種暫時的心理愉悅和短期的資訊攝取,對閱讀內容則淺嘗輒止、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熱切追求實用資訊或短暫視覺的快感。淺層閱讀以快餐式、跳躍性、碎片式為主,是直線式閱讀,不深思、不熟慮、不玩味、不感悟、然後就像喝完一杯廢水樣,把塑膠樽即棄。淺層閱讀以日常生活、跟自身沒有直接關係,甚至是娛樂八卦消息為主,只有在與工作及學業有關時才稍作深層閱讀。為了盡快明白資訊,我們已進入讀圖時代,用語音代替文字,用貼圖代表感受,淺層閱讀日益普遍,慢慢侵蝕我們的深層閱讀能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新聞與傳播系博士黃楚新說: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各種網路閱讀平臺、電子書、手機報等新媒體的出現深刻地改變了大眾閱讀方式,引起了閱讀習慣的根本性變化,大眾閱讀在網路環境下日益體現出一些淺顯化的特徵。淺層閱讀的出現實際上是閱讀載體正在發生變化的一種標誌。」亦有專家說現代人正陷於心理學的趨避衝突中,既想不斷吸收各種的資訊,但又陷「資訊迴避」(information avoidance)的排斥中,陷入進退兩難的心理困境。

    人的一生,就在一頁又一頁讀自己及別人的人生,累積閱歷,感悟人生,才能越過淺層生活的藩籬桎梏,活出有意義與價值的豐盛人生。

 

對老年的三大淺層誤解

    過去,中國人崇尚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確認長壽是人生的善報。如果家仍有一老,通常會聘一個外勞照顧老人,或者安排老人每天去長者活動中心,甚至,有經濟條件的安排住進老人院。骨子裡,我們都害怕面對老化的種種問題與困擾。隨著社會越變現實功利,現代工商業社會強調年輕、成長、進步、活力與競爭等價值,老年人的社會地位卻逐年下降,不再享有昔日農業社會中所受到的敬重與和安樂。慢性病多發生在老人身上,不少老人要獨自面對孤獨的餘生。所以,政府才會出台很多惠及老人的福利政策,如長者免費基礎保健及全費醫療;資助許多民間社團開辦日間長者活動中心及老人院;給予老人各種福利金,如生果金、免費搭乘公車等,確保長者晚年能過有尊嚴的日常生活。

    這些是舊時代由家人及後輩肩負的共業,為何在新時代卻變成政府的公共責任呢也許,是我們對老年只給予淺層的理解,日積月累成諸多淺層的誤解。對老年的淺層理解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認知層面,是指家人及社會大眾對老化存在淺層的認知,甚至是錯誤理解,如老年人身體心智都日漸衰退,尤其是得了失智症及各種頑疾,會造成家人的時間及金錢等沉重負擔。其次是情意方面,認定照顧老人很難相處,囉唆、頑固、厭煩、瑣碎、讓人非常納悶,造成家人間的隔閡越來越深。第三個方面是行為方面,指對老人與老化的種種鄙棄行為,由日常的輕蔑、疏於關心、甚至虐老都可能。

    許多教育強國,開始從家庭教養及學校課程加入愛老教育,糾正對老化迷思與偏見,學習錯誤的老化概念與知識,喚醒孩子感謝和珍視老年人對社會的貢獻,如此,糾正社會整體老化刻板印象與害怕變老的情結。到孩子長大後,才能正面成熟地面對自己的老化。換句話說,從小就給孩子擺脫對老化的淺層誤解,是教育的重要職志。

 

病向淺中醫具雙重意義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唐代大醫家孫思邈說:「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 的確,上醫是醫國及治未病,想當然是講防病教育,當中亦包括釐清對病痛的淺層不解。

    古代醫書已明言,懂得呼吸就能防病治病。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人生病通常是免疫力下降,而造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情緒低落。換成現代醫學,情緒要為生病負上一半以上的責任,所以,確保情緒穩定,懂得舒緩情緒壓力,人就不容易生病。再來,發燒不是病,只是生病及發炎的警號,提醒要找出病灶及病因,然後對症下藥,方可藥到病除。癌症亦不是病,反而是身體對抗惡疾所能掌控的最後一招,是為了執行保護心腦等重要器官的救亡圖存計畫,透過癌細胞致命的致癌物質,包裹成腫瘤,遠離淋巴液及血液,進而保護生命重要器官。所以,很多醫學專家說,得癌症的人是被嚇死多於病死。

    病不但要在淺中醫,對病的淺層認知與誤解,更要在淺層階段治好。

 

未知死焉知生

    自孔子以來,國人一直對死亡非常忌諱,誤以為只要好好生活,就能安然面對死亡。其實,這是非常淺層的認知,須知道,死亡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不單是宗教家,甚至心理學家及醫學家,咸認為自小該對死亡要有足夠及深入的認識,才免於對死亡的恐懼,才能好好珍惜生命。正在網路熱播的韓劇《死期將至》,主角不滿際遇惡劣選擇輕生,卻要承受死神給他十二次死亡的輪迴懲罰,他才明白「活在恐懼中的人生,並不算是真正的人生;我在死後才明白,生命其實就是機會;其中給予我最劇烈痛苦的死,不是被火燒死,也不是四肢被切斷後的死,而是心愛之人死去時感受到的痛楚。

   

   

當推動生育成為國家級任務時

 


    去年十一月下旬,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議員建議要提升出生津貼,表示過去曾這樣做,但同期出生率並沒變化,甚不升反降。作為主持教育、社福、文化、體育等範疇的司長,少子化及人口老話的確帶來施政莫大的苦惱,司長慨嘆想來想去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不僅僅是澳門的問題,許多國家地區都推出若干具吸引力的計劃,甚至將推動生育視為國家存亡的重大任務,生育率一直下滑的澳門,特區政府又怎能坐視不理呢?

 

中國人口自然增加率呈負成長趨勢

    一九八二年,中國全面實施「計劃生育」,視之為基本國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計畫的生育,同年十二月寫進憲法裡,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為抑制人口成長,從一九八年代起到二一五年底以前,中國大陸計劃生育以「獨生子女」政策為主。除了只有一個女孩的農村夫妻、夫妻雙方至少一方為獨生子女、自治區和一些省的少數民族等幾種情況可以生育兩個子女。

    中國政府為了推行計劃生育,讓獨生子女家庭可領補貼,但補貼只是一時。當前這批中年獨生子女,兒時為家裡帶來「光榮」,如今則面臨上有老、下有小、獨力奉養父母的壓力。中國一胎化政策的紅利以近尾聲,如今的憂慮則是奉養父母的責任無人分擔。「中國統計年鑒2023」公布了三十一個省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加率資料,發現二二二年有二十個省的人口自然增加率呈現負成長,出生人口只有956萬人,比二二一年減少10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比二二一年下降0.75個千分點。二二二年,中國一孩出生數量為441萬人,二孩出生數量為372萬人,三孩及以上出生數量為143萬人。

    儘管中國各地推出鼓勵生育的措施,其中包含發放生育補貼、購房補貼等措施,但如同澳門一樣,沒有顯然的功效。二二二年韓國與中國出生率都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每個婦女分別只生0.781.1個小孩。有許多大學及研究中心建議,要再推出更具體的推動生育措施包括現金、稅賦與購房的補貼,建置更多的托兒所,不分男女的性別平等產假,引進外籍保母,推動彈性工作形式,確保單親媽媽權益,使輔助生育技術合法化,以及改革升學入學制度等。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中國人口問題專家易富賢表示,中國人有三大難題:不願生、生不了及養不起。易富賢補充說,不願生則是出自於外在的政經與個人的心理因素;生不了則是食物、營養與個人健康維護失當等生理因素;養不起因物質條件不滿足,比如住房壓力、可支配收入低及子女教育成本越來越高昂等因素組成。中國的不孕不育發病率,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僅1%3%,至二年劇增至18%,對於不願生、生不了,政府能做的就更加有限。所以,中國人口結構的未來趨勢非常顯然很不樂觀啊

 

南韓推出生仔送一億及上樓兼升職

    南韓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去年第三季總和生育率為0.70,創下歷年第三季最低值。Tesla老闆、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向來關心全球「嬰兒短缺」(他自己有心有力、生了十一個仔女)。去年,他警告南韓正經歷「最快速的人口崩潰」(the fastest population collapse)。他解釋,一個地區的總和生育率最少要有2.1,才可以維持人口長遠不會減少,而南韓明顯低於這個水平。其實,澳門亦好不了多少。南韓總統尹錫悅上台執政後就指出,最近十多年,政府累計投入逾2000億美元鼓勵生育,堪稱不遺餘力。可是這些措施成效未如理想,南韓生育率反而一步步走向低谷。

    為了催谷生育率,南韓仁川市政府率先推出鼓勵生育的先導措施,向每名新生嬰兒豪派一億韓圜(約61萬澳門元)的獎勵。政府除了「派錢」,還奇招百出,將生育與「上流」和「上樓」掛鈎,試圖化解人口銳減危機。

    作為南韓第三大城市,仁川市政府剛剛宣布「1Plus我的夢想」鼓勵生育計劃,將生育津貼由原本的7250萬韓圜增至一億韓圜。這封生仔大利是由三個部分組成,首先是派發第一筆現金,包括懷孕及分娩津貼、孕婦交通費、生活補助金、父母慰勞金等,總共3110萬韓圜(約19萬澳門元),在嬰兒誕生後由父母領取。再來是每月現金發放,由嬰兒零至七歲,父母每年可獲120萬韓圜(約七千多澳門元),由八至十八歲則每年可領180萬韓圜(約1.1萬澳門元)。最後一部分包括保育和伙食費、小學至高中教育學習雜費等,合共4190萬韓圜(約二十六萬港元),在兒童成年之前分階段陸續發放。換句話說,南韓用了「出糧」的方式發放津貼,總計可得到約61萬澳門元,相比起澳門只派萬多元,仁川當局顯然慷慨豪爽得多。

    值得留意,生育率除了敬陪世界之末座外,南韓的自殺率高居全球發達國家之冠,平均每年每十萬人口有超過二十人死於自殺,比全球平均九人自殺高出一倍多。今天,年輕人覺得生活環境有如「地獄」,「生存」和「生活」已不輕鬆,何來有心有力去生仔呢

    南韓是個讀書壓力超大,找工作難,不進大公司,不依附財閥難以向上流動,生育率低迷跟所有社會深層次問題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南韓政府意識到單靠「派錢」恐怕不足以扭轉生育率下降的危機。所以,自二○○六年以來,南韓政府不斷採取「銀彈策略」催谷生育外,仁川市政府旗下觀光公社早前宣布試點政策,該部門公務員生育第二胎可獲得升職加分,生第三胎更能立即得到特別晉升,此舉變相把「生育」與「上流」掛鈎。

    事實上,「儒家文化圈」地區近年一直面對「生育意欲低迷」難題,除了香港、南韓、日本,還包括中國內地、澳門、台灣、新加坡等,生育率排名全皆位於210位以下。顯然,我們都深受科舉、怕輸在起跑點等等根深柢固的文化影響,令年輕人覺得生活壓力巨大,不敢隨便把新生命帶來這個世界。

    另一邊廂,香港政府有見及此,亦於去年十月份推出兩萬港元生育獎勵金之餘,也宣布新生嬰兒家庭可獲得優先編配公屋以及特別居屋名額(每個項目預留一成配額),同樣算是把「生育」和「上樓」掛鈎。澳門政府除了派錢之外,其實都有很多補貼措施,只是仁川市的鋪陳包裝得很得體,澳門政府可以以考慮參照南韓的做法啊

 

要不要生仔誰說了算

    不要以為用銀彈、房屋、彈性上班、甚至升職加薪就能推高生育率。隨著義務教育年限延長及高等教育普及,現代人比從前更加追求自我的成長與發展,當傳宗接代不再是年輕人必須完成的人生使命,有更多後生夫妻選擇將生涯最重要的目標放在工作、旅行、自我發展等能提升生活品質方面去。

    在傳統的父權制結構之下,女性的身體,不論是行為舉止、價值導向,抑或是生育意願等會受著不同程度的壓迫。目前,全球仍有近44%的女性無法行使生育自主權。聯合國人口基金年年作出同樣的呼籲,應該賦予女性更多自主權,讓她們對於何時、如何生兒育女擁有掌控力。

    低生育率及延遲生育的現象,除了歸因於女性接受了更高教育及有更高勞動參與機會之外。女性經濟地位大增,獨享教育回報大幅增加。晚婚、晚育、少生、甚至拒絕生育的現象也大增,大致可歸因於整體經濟環境不佳、氣候惡化、社會政治環境不友善、教養的心理及經濟成本高昂等因素都是低生育的重大原因。近年,嬰兒、兒童及青少年的欺凌傷害案件層出不窮,加上教育體制不健全造成孩子的課業壓力沉重,許多家長憂心無法提供給孩子安身立命的優質環境,不敢多生仔是很自然的想法。

    養兒防老、沒有子孫老來寂寞的觀念已經過時,也行不通,孩子長大了各自離去,到頭來老夫老妻還不是照樣孤獨?如果沒有很吸引的誘因,如果沒有很快樂自在的自我實現及相關回報,有誰還願意膽粗粗成為父母呢?

「將勤補拙」是「一廂情願」的教育迷思嗎?

 


 

    金庸著名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男主角郭靖就是個很笨拙的男兒,他師從江南七怪,就已經被這群功夫一般的師傅批評得體無完膚,認定不是學武之材。可是,郭靖有的是源源不絕的將勤補拙」鬥志,終於集天下武功之大成,武功蓋世。黃蓉是個武功學霸,師從父親黃老邪及丐幫洪七公,為人聰明絕頂,足智多謀,心思細密,協助郭靖擺家國江湖事。

    近日,內地火紅被稱為「求學逆襲王」的學生周信靜,是將勤補拙」的勵志經典案例。他十六歲時只是一名平凡的職業高中生,資質平平。讀高三時突然覺醒,整整花了十一年時間,天天苦讀,從中專、大專、本科、碩士、最後甚至被錄取為MIT博士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將勤補拙」的邏輯很簡單,一是」可」,兩者之間存在保持暢通的神經迴路,這是我們一直深信不疑的;二是」不能」,這樣的話,學校的教學育專業要求將更嚴謹,而補習無絲毫的果效,補習社幾近沒有生存的價值;三是」有時可以」,有時不能,有人一補就固本培元,有人就虛不受補,甚至越補越差。也許,「將勤補」仍存在家長教師補習社的一廂情願,仍存在尚未揭曉的教育迷思?

 

將勤補拙」的典故與意義

    將勤補拙最早出自於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他在詩作《弄筆吟》中寫道:人生所貴有精神,既有精神卻不純。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輸勤。因饑得飽飽猶病,為病求安安未真,人誤聖人人不少,聖人無誤世間人。」綜觀整篇詩文,邵雍對將勤補拙」持保留甚而是負面的態度,容易看出邵雍的詩文想表達動機勝於一切的理念。人世間很多人想要追求的目標,光是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可能會選擇錯誤的手段,而導致動機不純;同樣,弄虛作假最後不會變成真;因為饑餓而求飽,人就會會不停想吃,只為滿足吃的慾望;因為身體有病而祈求平安,到了病除後,就不會記掛著平安了在邵雍眼裡,因為自知笨拙才想到要勤奮,彌補不足,這樣為了勤奮而勤奮,自然就比不過真正動機單純的勤奮了。同樣是北宋詩人的黃庭堅,在《跛奚移文》中說截長續短;鳧鶴皆;持補拙;與巧者儔。黃庭堅也許是歷史上多元智能學者,用優秀的一面去彌補你不足的一面,如透過擅長的唱歌智能來補不足的語文能力。

    我們在小學時都讀過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和99%的努力。

我們從小教被權威地灌輸將勤補拙」這套想法,且深信不疑。我們的小學教科書還在教「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及「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典故。大人們常掛在嘴邊說「讀一次唔識就讀十次,讀十次唔識就讀夠一百次」。顯然,反覆練習及熟能生巧是國人的讀書及成功邏輯。

    加拿大暢銷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二○○八年的著作《異數》(Outliers)中,提到了「一萬小時法則」(10000-hour rule),也就是要讓某項技能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人們必須要練習一萬小時,他說:「一萬小時是成就偉大的神奇數字。」其實,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中國文化中的千錘百鍊罷了。

 

將勤補拙」是學校及補習社一本萬利的生招牌

    邵雍及黃庭堅的說法,就很接近木桶理論。顯然,一個人的成功不能只靠彌補自己的不足,也是要靠充分發揮自己的另類特長,讓自己的長板更具優勢。有人認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先天不足,「」是後天奮鬥。到底」是否能真的補「」,「」用以補「拙」是否有極限呢?甚或會否弄巧反拙,越「」越「拙」呢?在今天的腦神經科學及認知科學,仍然是個沒有科學定論的迷思。現實是,無論是家庭、學校及補習社都一廂情願,視將勤補拙」是學生能迎頭趕上的唯一金科玉律。

    學習包括學跟習,學含有啟蒙及覺悟的意思,習就是充份練習。換句話說,學習是包括啟發與勤練兩個部份。今天,從家庭教養、學校教育、甚而補習,都輕學而習。不管學生的智愚差異,均佈置沉重的勤練功課及測考,務要把教的內容塞進孩子的腦袋瓜裡。要是測考的成績如預期,就等於成功將勤補拙」。如果出來的成績未如理想,甚或強差人意,就會馬上推諉說,是孩子還不夠用功,甚或說孩子已經很努力,只是天資及能力欠缺,安撫家長小孩說能拿到如此稱已經是超出極限了,慢慢補,成績就會慢慢進步啊!於是,將勤補拙」就成為學校及補習社賴以生存的商機,但卻成為耗費家長心力財力的無底洞,最可怕的是,將勤補拙」無止境地折騰孩子。

    紐約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蓋瑞馬庫斯Gary Marcus)教授,專門研究大腦如何學習語言及正確練習的重要性。馬庫斯認為練習很重要,但用心練習更重要。他說「要經常保持自我評估的念頭,專注在弱點上,而不僅只是東遊西走,只玩你拿手的。針對弱點進行改善的練習,比起單純的練習時數,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技藝是否能夠精進。

    根據馬庫斯的理論,將勤補拙」要發揮效能,就必須制定有效的補救策略,針對學習的弱點及難點,還要提出精準的改良方法,才能讓學與習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換句話說,也許未必真的要花上一萬小時去惡補,就能補拙。相反,盲目投入一萬小時,亦未必產生預期的果效,甚至越補越差。

 

固定思維VS成長思維

    從學習心理學而言,學習沿著四階段慢慢進展。嬰兒出生,就展開人生的習之旅。可是,他們對自己及世界一無所知,只知肚子餓要吃奶,睏就要睡,不舒服就會哭鬧,這就是不知道也不會做的原初階段。慢慢,幼兒是透過聽說觀察學習,但都是零散的,需要父母及老師有系統的教導與練習,如乖乖喝水水、吃飯飯及玩車車等。到了小學,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的基本原理,如玻璃杯會摔破,火會燙傷等。最後,許多知識及技能都能充份掌握,精熟,甚至可以教導別人,如兄姊會教弟妹功課及踩腳踏車等。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提出人在學習的時候,會同時產生兩種思維習慣。第一種是固定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就是你特別相信天賦的作用,擅長的東西就是擅長,要是不擅長怎麼學都沒用。譬如有小孩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就以消極的態度去面對學業。可是,這個小孩認為自己充滿運動細胞,就會全情投入,盡顯運動才能。第二種是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簡單說就是你認為學習不在天賦,而在於努力,只要努力用功,甚麼東西都能學會。

    德韋克敬告家長、教師,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因為,這樣的孩子會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與努力做得更好。相反,習慣抱持固定思維的孩子,總會認為自己的天賦是無法改變。在學校教育方面,固定思維的教師認為資質差的學生還是差,智力是決定性因素,但抱持成長思維的教師認為所有學生是可以透過適當的方法發展其能力。補習老師如果只是惡補,成效有限,如果願意找到孩子的弱點與亮點,加以疏導與改善,亦能產生樂意成長思維的孩子。

  當我們及孩子都從固定思維轉向成長思維時,對自我及人生的態度也會有所突破及改變。總括說來,身為家長及教師,必須抱持成長思維不斷學習成長及自我精進,以提升更好的生活品質。切記,人是有限的,當用盡一切力量,還是補不過來時,就要懂得欣然接受,一個人不是甚麼都要學會,亦不是甚麼知識技能都可以透過千錘百鍊而有所成就。

    作為教育工作者,亦是金庸粉絲,深信得天下學霸如黃蓉而育之,當然一樂也;要是得庸才如郭靖或周信靜而教之,將勤補拙」也許是唯一的出路。人生在世,率先追求生存,然後是健康,再來是快樂。真的非不可嗎為何老子要倡議「大巧若拙」,而陶淵明著迷於「歸田園別讓學習及惡補摧毀孩子的生存意欲,更別誤導孩子必須經歷將勤補拙」,才值得快樂生活!

三齣少年電影給孩子的生命教育啟迪

 

 

    每年三月,日本厚生勞動省都訂立為「自殺對策強化月」,據據統計,二二二年年自殺人數為21,843 人,中小學及高中生自殺人數更高達512人,創上世紀一九八年以來的歷史新高。更值得注意的是,去年香港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少年自殺率創歷年新高達到12.2、即是每十萬這個年齡層的年青人有12.2人死於自殺,高於國際指標。澳門青少年自殺數字不斷攀升,可怕到政府都不太願意獨立計算。無論是日本,香港及澳門,政府都搞盡腦汁,各出奇謀,務要遏止青少年自殺高企狀況,可是,成校還是不理想。本欄曾多次提及,孤獨死是一切自殺的主要死因,陪伴是非常重要,也許重要過去看精神科醫師。如果能陪伴青少年一起看他們感同身受的電影,再作深入的同理討論,未嘗不是一個另類生命教育的好方式。

 

《白日之下》的弱智少年明仔的生命教育啟迪

    《白日之下》的主題雖然是講老人院虐老的真實故事。其實,在香港這個金錢至上,利益先行的社會,政府只給予微不足道的開支用在老人福利,更嚴厲的批評是,凡是回報率低的社會邊緣人士服務,都是不肯花錢的。所以,許多香港的非法老人院都是老少並擠在一個非常骯髒狹隘的空間等死。

    由周漢寧飾演心智僅有六七歲的明仔,外表是十多歲的少年,口齒不清,甚至不能自控自理。明仔與母親相依為命,五十多歲的母親做勞動工作,工時長人工低,但很愛明仔,雖將明仔托於「彩橋之家」,但一有時間便會探望兒子。可是,院方人手不足,明仔常受到姑娘的毒打,明母心疼得很,只好將兒子接回家同住,但開工時只能獨留明仔在家,始終未能兼顧,無奈再次將兒子送回院舍。明仔其實在院舍終日惶恐,因為耳聞目睹,甚至親身經歷嚴苛的虐待,毫無安全感,又無人可以陪伴傾訴,到最後,為了逃避姑娘虐打,爬出窗外,不小心摔死。

    明仔雖然是個智障人士,但院裡只有另一個智障女看出他的善良與敏銳,更只有余香凝主演的記者凌曉琪懂得欣賞他的畫作。雖然很多觀眾不認為明仔的戲份有作為。但是,與其他主配角對比,凸顯明仔更展示善意及樂於幫助別人。再者,不要以為智障童沒有夢想,只是他的夢想都在他的畫裡,可惜,他的畫中話無人主動陪伴解讀,然後恰當地伸出援手。

  

《年少日記》袖手旁觀的弟弟有俊的生命教育啟迪

    「不要放棄,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加油!」是低自尊的哥哥有傑心愛的漫畫的座右銘,亦是他的精神支柱。然而,隨著漫畫家的逝世、關愛他的鋼琴老師被辭退、父母不睦、師友鄙視,一點一滴的輕蔑亦一分一寸地摧毀僅存的自尊及純真;就連失眠想去看精神科醫生,也被母親拒說是瘋子才會去的地方。他也試著找解方,如教弟弟大聲呼喊會舒緩心底的不快。可是,一切努力都徒勞無功,終於走上絕路。

    如同《白日之下》的明仔,很多不善於表達,甚或無人關注的孩子,總喜歡尋找最後且隱密的方法,就是畫漫畫,又或是寄情漫畫,甚或是從含蓄到公開哀求很不捨得鋼琴老師等。如果我們能多走進孩子的臥室,坐在他們的床邊,問問他們為何如此喜歡讀或寫漫畫,又或是討論他寫的日記,然後跟他們聊一會,也許就能挽救一個又一個孤獨的靈魂,甚至陪伴他們走回人生的光明康莊路。

 

《蒼鷺與少年》中蒼鷺引領少年牧眞人帶出的生命教育啟迪

    高齡八十二歲的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剛剛推出新動畫片《蒼鷺與少年》,即是他在《風起》相隔十年後,再度捲土重返影壇之力作。在戲院上映前,謝絕一切劇透、劇照預告全無曝光,保持神秘感引發觀影熱潮。故事講主角牧眞人的母親久子居住的醫院意外失火喪生。三年後,作為軍需工廠經營者的父親正一與母親的妹妹夏子再婚,牧眞人隨著工廠一同疏散到母親的家族所在地。在那裡,夏子的已故舅公(真人的曾舅公)建造了一座大宅,宅內有一座高塔,住著一隻蒼鷺。眞人對此感到好奇,試圖從被掩埋的入口進入,但卻被宅邸外又有一座的僕人們勸阻了。但是,為尋找種種讓人費解的事故真相,牧真人鍥而不捨,在蒼鷺的帶領與救援下,破解一切迷團。牧真人經歷兩年的探險,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落幕。之後,牧真人與家人過著幸福和樂的生活。電影結束在一家人返回東京、真人聽見夏子媽媽的呼喚離開自己的房間的時刻。電影裡高塔世界中的重重角色,映照現實平凡人、獨裁者、掌權者的生存困境,隱隱批判父權專制社會的荒誕,也藉由多重時空交疊的劇情,重塑母子關係的裂痕,隱喻死亡何以即是新生的哲思等等。

    當然,這是一齣讓人撲朔迷離的電影。可是,《蒼鷺與少年》的故事,靈感源自於吉野源三郎在一九三七年發表的同名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它講述一個十五歲的少年面對個人成長、貧困和戰爭的種種思索經歷。事實上,蒼鷺的日文為「サギ」,發音則是「Sa-Gi」,這和日文的「詐欺」讀音完全一模一樣,而電影中的蒼鷺,一開始就是誘騙牧真人,最後兩人卻還因此成了最好的朋友。而真人的代表就是「真誠」、「正直」和「善良」,雖然他也因為走偏而傷害自己、欺騙他人,但最後依然能走回正途。

 

三齣戲三個躁動不安的少年發出生命教育的求救信息

    《白日之下》的主場是老人院,所有的院友都因為不同的弱勢原因而住在同一屋簷下。明仔雖然不是主角,戲份亦不多,但是,筆者深信,導演很想告訴大家,人不是到了年邁才會受到孤獨的煎熬,不是老人才會受到冷冰冰的照護,不是老人才會想找個人傾訴心聲。就算是只有智商六七歲的明仔,都很想跟人訴說他在老人院裡所見所聞,都想透過畫作為院友發出生命救援的呼號。要不是這份熱切的關心,記者曉琪不會想到老人會在院舍裡受到更無情的虐待,就是在天台無遮無擋,全身赤裸被冷水喉噴洗全身。

    蒼鷺與少年兩個就是彼此最好的映照,象徵著生命的真意,取決於你用甚麼態度看人生。也許,無論生活在甚麼樣的時代,都應該用最純真的信念活下去,甚至,無論是真實或虛幻,甚麼是真、甚麼是假?似乎也暗示著唯有自己成為好人,才能帶來更好的世界。

    《年少日記》的主角有俊從袖手旁觀的弟弟,變成長大後事事關心,樣樣以人為本的中學老師,都是因為看到哥哥日記,才感受到只有十歲的哥哥,原來已經是個孤獨老人的靈魂。有俊不想有人步哥哥的後塵而無人伸出援手。有俊雖然是個平凡無作為的中學老師,但他被學業優異成績冰封多年的靈魂,果然重新熾熱起來。因為,他終於覺悟,只有充滿生命熱忱的老師才能陪伴學生走出冰冷孤單的人生。

    《蒼鷺與少年》中的蒼鷺與少年從互不信任到莫逆之交,是因為兩者都很想看清眼前的世界,更想尋覓出美麗新世界。牧真人本來只相信世界是充滿殘酷悲量涼,但是樂天幽默的蒼鷺卻引領牧真人知道,悲慘世界的盡頭就是亮麗的人生。

    本來,人生該如宋朝詩人辛棄疾所言,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今天的愛上層樓,就是要有人陪伴、手牽手、扶一把,才能登高望遠。這個一千年前的詩人,竟然超越時空,知道少年都會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可是,只要大家願意,不必專業知識,都可以成為陪伴者,與孤獨的少年一起道天涼好個秋。

    語人老師說,愁是離人心上秋的意思。當今的社會,物資豐厚,人際交往頻密,可是,沒有比這個世代的青少年更孤寂。愁源自人分離,更感到晚秋的蕭瑟。別只關注青少年的學業,更要關注他們有意無意之間發出的生命求救信息,且給予馬上正面的回應,更要與他們結伴同行。

《新聞女王》是尚佳的職場成長好教材

 

 

    香港無線電視劇《新聞女王》創頒獎禮紀錄,橫掃八大獎項,包括「最佳劇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電視歌曲」、「大灣區最喜愛TVB劇集」、「大灣區最喜愛TVB女主角」、「馬來西亞最喜愛TVB男主角」、「馬來西亞最喜愛TVB女主角」,成大贏家,挽回一直以來被罵為爛劇之台的毀譽。

    重金禮聘回娘家的佘詩曼擔大旗,沒有辜負眾望。可是,不要太天真,以為這齣電視劇是在講新聞自由、新聞倫理,甚至每集都在標榜的真相。誠如主管無線新聞部的助理總經理(新聞及資訊)袁志偉獲「萬千光輝榮譽大獎」時,罕有上台致謝「老闆冇干預過新聞部運作」一樣讓人啼笑皆非。其實,這是一齣學習職場生存之道,甚至是學習辦公室政治的最好教材。

 

職場三大生存發展板塊

    職場也好,家庭也好,甚至社群也好,要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經歷三個重要階段,第一是被人領導,第二是領導自己,第三是領導別人。

    打從我們出生,就進入首個被父母領導的階段,無論是生理上及心理上的基本需要,都要聽命他們的安排。雖然,所有嬰兒都有共同的利器,就是哭鬧,只要不喊過不停,父母都要屈服,放下一切雜務,專注滿足他們的需要。換成道德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說法,嬰兒處於無律的狀態,一切皆自我中心,無議價的空間。

    其實,我們在別人領導自己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如何管理好自己,就如嬰兒長成幼兒時,會用盡一切討父母歡心的舉動,如笑面迎人,一本正經吃東西等,都為了博取更多的照顧與關愛。同樣,在一個教室裡,一個學生都會很乖地聽課,既為了學習知識,亦想得老師歡心好感,更想給大家證明自己是個能管理自己的好孩子,不用父母師長操心。換成皮亞傑的專業術語,就是他律邁

向自律的階段。

    當我們的父母年事已高,一切都漸見衰老時,就是我們履行去領導照顧他們的時候了。那時候,他們的衣食住行育樂通通都由我們來安排。換到學校教室裡,也許我們已經是班上的幹事,或者是學生會的領導,一展我們的才華。到了職場,我們就是晉身領導階層,從獻謀劃策,到帶領整個團隊打拼,都由我們一手包辦。換成皮亞傑的說法,就是一個完全成熟自律的人了。

    我們從被別人領導,學習受制於權力的約束;到了學會領導自己時,就是懂得自我制約;再到了去領導他人時,就要學會善用權力,甚或不慎濫用權力的時候了。《新聞女王》其實就是講佘斯曼為首的新聞專業工作者,如何從被領導爬上領導別人的寶座故事。

    很弔詭的事,終其一生,人都不斷在被領導、領導自己及領導別人三大板塊穿梭遊走,誠如領導力權威魏特利Denis Waitley)在其扛鼎名著《領導自己》一書中說「要領導別人,先學會領導自己。人一生其實不斷在被領導與領導別人中學會認識自己及領導自己。」筆者深表同意,更沾魏特利的光,覺得唯有能領導好自己,才能在被領導與領導別人的過程中獲得真正的快樂。

 

《新聞女王》揭示職場從初哥到上位的九個階梯

    《新聞女王》其實是巧妙地,或者是誤打誤撞地用上不同的人物,顯示其職場生存之道,當筆者一口氣看完二十六集後,始發現可以用人物的鋪排,帶出由職場初哥到職場老手的生存之道。換句話說,這一套劇實在是鮮活的職場修道場。

1.初生之犢:剛出道不久的劉艷,心中仍然懷有一份向觀眾揭示新聞真相的記者,在她的辦公桌電腦屏幕下角贴上stay hungrystay stupid類似的座右銘,提醒自己要非常努力,博到盡才能採訪到好新聞。劉艷求真好學、敢想敢幹,在思覺大叔發瘋案、大廈失火案中,兩次化身成「衝向風車的堂吉訶德」,令到她很尊敬的師傅張家妍不得不評說:「愚蠢但勇敢」。也許,每一個職場初哥,都懷有理想夢想,很想在本行發光發熱,貢獻社會。

    筆者第一份工作是教歷史,要從中國現代史開始教,講到日本侵華,真的慷慨激昂,卻被學生訕笑說老師都係搵食嗟洗唔洗咁認真啊事隔多年,筆者雖然自覺有點傻,但無悔當年勇。

2.有學歷有才幹的張家妍有美國名牌大學對口的新聞專業學歷,曾經有過有專業就有發揮擔正的想法,既想登上主播之位,亦想踐行理想,獨立制作有正向新聞影響力的節目。不要以為新聞界就很崇高,一如筆者曾誤以為教育界很講究夢想一樣天真。張家妍兜兜轉轉,發現還是敵不過辦公室政治,於是,在最後五集裡,步入妖魔化階段,不得不透過一買一賣,講條件講交易,才能做自己想要作的事。甚至,連很愛她的律師男友都要放棄,始發現世界是個利益角力場,事事講籌碼。幸好,張家妍卻能臨危知返,有人卻越踩越深。

3.假學歷肯犧牲的徐曉薇:這是個文憑主義當道的職場世界,有真學歷都未必能順利上位,何況是低學歷,甚至是假學歷。當真正的本事不夠時,唯有犧牲色相。可憐的徐曉薇既要言聽計從上司,即文家軍的阿頭,即SNK News首席女主播文念心。為求買個安全保險,不知是真情還是假意,投懷送抱給另一上司梁景仁。

    職場真的如此可怕嗎沒學歷沒真材料,就只好事事委曲求存嗎上司要做甚麼都得,甚至可能不道德的交易都要做嗎?也許,讓讀者自行判斷取捨罷?

4.身材好得英文唔得許詩晴:職場中,有學問有真材是基本的,能否從被領導脫穎而出成為領導人,真的要看天時、地利及人和。可是,許詩晴卻以為只靠身材、敢裸露、又肯見客搏出位就能攀上主播之位。可是,當面對國際新聞事件,英文程度未逮的她,只好認命。

    當前,在職人士,除非你已經是位居食物鏈的頂層,持續進修是必然的,世界日新月異,無論你是從事保險、金融、就算是老師,都得要面對沒完沒了的進修。要保住飯碗,要晉升上位,進修只是一個門檻而已。

5.緇銖必計的梁景仁曾經也曾是劉艷,也曾是家妍,也曾拜文念心為師的梁景仁,劇情沒交代何時何事讓他變成辦公室裡一隻狐狸。天天在下屬前威風凜凜,卻又在上司飛爺前低聲下氣,獻謀劃策,務要打敗文念心,一雪多年被欺壓的憤怨。

    這個天天穿梭於不同上司與下屬之間,事事以個人的利益為出發,沒立場亦沒倫理道德可言的梁景仁,都會在所有職場見到他的身影。怎樣能不卑不亢,而又能合作愉快,也許是眾多打工仔必要學會的生存之道。

6.永遠不要站在火山口的飛爺:辦公室裡總有A字膊的上司,從來只會分派工作給下屬,從來只會拍老闆馬屁的公公,就是飛爺之類。要當上飛爺亦非易事,要懂得察言觀色,很能吞聲下氣,但又能作威作福,時刻遠離火山口,事事不出面,有功就領盡,有鑊就甩盡。

    像飛爺這類職場老油條,深諳李宗吾的《厚黑學》,面如城牆厚,心如墨炭黑,擅長鋸箭法與補鍋法,即不是甩鍋就是唯恐天下不亂,是他們的職場致勝之道。

7.只記當威風八面的趙敏華過氣主播,經常想當年,以為人脈仍在,其實已經做了老海鮮都不自知。以為可以東山再起,搶走文念心主播之位,卻已不會玩耍新時代的辦公室政治,不到幾個回合,就敗北給MAN姐,只好回家湊仔。

8.深懂知己知彼,然後運籌帷幄的MAN:她是懂得化危為機的辦公室女王,深懂忍一時之氣,化做最戰勝對方的動力。一個能遊走辦公室,對所有人都能相處,都能合作的人,才是真正會借用領導別人來增強自己資本的職場高手。

9.適時會給你皇后棋子的老闆方太:她是SNK News的老闆,很少露面,通常都在家打麻將時調兵遣將,還有就是當她給你一個國際象棋的皇后時,代表你已經盡得她的信任,並大權在握。要是錯過了,別再跑到她前跪求。

    職場機會除了是給有準備的人外,也是留給能學會充份掌握機會的人啊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