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著名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男主角郭靖就是個很笨拙的男兒,他師從江南七怪,就已經被這群功夫一般的師傅批評得體無完膚,認定不是學武之材。可是,郭靖有的是源源不絕的「將勤補拙」鬥志,終於集天下武功之大成,武功蓋世。黃蓉是個武功學霸,師從父親黃老邪及丐幫洪七公,為人聰明絕頂,足智多謀,心思細密,協助郭靖擺家國江湖事。
近日,內地火紅被稱為「求學逆襲王」的學生周信靜,是「將勤補拙」的勵志經典案例。他十六歲時只是一名平凡的職業高中生,資質平平。讀高三時突然覺醒,整整花了十一年時間,天天苦讀,從中專、大專、本科、碩士、最後甚至被錄取為MIT博士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將勤補拙」的邏輯很簡單,一是「勤」可補「拙」,兩者之間存在保持暢通的神經迴路,這是我們一直深信不疑的;二是「勤」不能補「拙」,這樣的話,學校的教學育專業要求將更嚴謹,而補習無絲毫的果效,補習社幾近沒有生存的價值;三是「勤」有時可以「拙」,有時不能,有人一補就固本培元,有人就虛不受補,甚至越補越差。也許,「將勤補拙」仍存在家長教師補習社的一廂情願,仍存在尚未揭曉的教育迷思?
「將勤補拙」的典故與意義
「將勤補拙」最早出自於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他在詩作《弄筆吟》中寫道:「人生所貴有精神,既有精神卻不純。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輸勤。因饑得飽飽猶病,為病求安安未真,人誤聖人人不少,聖人無誤世間人。」綜觀整篇詩文,邵雍對「將勤補拙」持保留甚而是負面的態度,容易看出邵雍的詩文想表達動機勝於一切的理念。人世間很多人想要追求的目標,光是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可能會選擇錯誤的手段,而導致動機不純;同樣,弄虛作假最後不會變成真;因為饑餓而求飽,人就會會不停想吃,只為滿足吃的慾望;因為身體有病而祈求平安,到了病除後,就不會記掛著平安了!在邵雍眼裡,因為自知笨拙才想到要勤奮,彌補不足,這樣為了勤奮而勤奮,自然就比不過真正動機單純的勤奮了。同樣是北宋詩人的黃庭堅,在《跛奚移文》中說「截長續短;鳧鶴皆;持補拙;與巧者儔。」黃庭堅也許是歷史上多元智能學者,用優秀的一面去彌補你不足的一面,如透過擅長的唱歌智能來補不足的語文能力。
我們在小學時都讀過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1%的靈感,和99%的努力。
我們從小教被權威地灌輸「將勤補拙」這套想法,且深信不疑。我們的小學教科書還在教「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及「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的典故。大人們常掛在嘴邊說:「讀一次唔識就讀十次,讀十次唔識就讀夠一百次」。顯然,反覆練習及熟能生巧是國人的讀書及成功邏輯。
加拿大暢銷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二○○八年的著作《異數》(Outliers)中,提到了「一萬小時法則」(10000-hour
rule),也就是要讓某項技能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人們必須要練習一萬小時,他說:「一萬小時是成就偉大的神奇數字。」其實,一萬小時定律就是中國文化中的千錘百鍊罷了。
「將勤補拙」是學校及補習社一本萬利的生招牌
邵雍及黃庭堅的說法,就很接近木桶理論。顯然,一個人的成功不能只靠彌補自己的不足,也是要靠充分發揮自己的另類特長,讓自己的長板更具優勢。有人認為,「勤」和「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拙」是先天不足,「勤」是後天奮鬥。到底「勤」是否能真的補「拙」,「勤」用以補「拙」是否有極限呢?甚或會否弄巧反拙,越「勤」越「拙」呢?在今天的腦神經科學及認知科學,仍然是個沒有科學定論的迷思。現實是,無論是家庭、學校及補習社都一廂情願,視「將勤補拙」是學生能迎頭趕上的唯一金科玉律。
學習包括學跟習,學含有啟蒙及覺悟的意思,習就是充份練習。換句話說,學習是包括啟發與勤練兩個部份。今天,從家庭教養、學校教育、甚而補習,都輕學而習。不管學生的智愚差異,均佈置沉重的勤練功課及測考,務要把教的內容塞進孩子的腦袋瓜裡。要是測考的成績如預期,就等於成功「將勤補拙」。如果出來的成績未如理想,甚或強差人意,就會馬上推諉說,是孩子還不夠用功,甚或說孩子已經很努力,只是天資及能力欠缺,安撫家長小孩說能拿到如此稱已經是超出極限了,慢慢補,成績就會慢慢進步啊!於是,「將勤補拙」就成為學校及補習社賴以生存的商機,但卻成為耗費家長心力財力的無底洞,最可怕的是,「將勤補拙」無止境地折騰孩子。
紐約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蓋瑞.馬庫斯(Gary
Marcus)教授,專門研究大腦如何學習語言及正確練習的重要性。馬庫斯認為練習很重要,但用心練習更重要。他說:「要經常保持自我評估的念頭,專注在弱點上,而不僅只是東遊西走,只玩你拿手的。針對弱點進行改善的練習,比起單純的練習時數,更能預測一個人的技藝是否能夠精進。」
根據馬庫斯的理論,「將勤補拙」要發揮效能,就必須制定有效的補救策略,針對學習的弱點及難點,還要提出精準的改良方法,才能讓學與習產生相輔相成的效果。換句話說,也許未必真的要花上一萬小時去惡補,就能補拙。相反,盲目投入一萬小時,亦未必產生預期的果效,甚至越補越差。
固定思維VS成長思維
從學習心理學而言,學習沿著四階段慢慢進展。嬰兒出生,就展開人生的習之旅。可是,他們對自己及世界一無所知,只知肚子餓要吃奶,睏就要睡,不舒服就會哭鬧,這就是不知道也不會做的原初階段。慢慢,幼兒是透過聽說觀察學習,但都是零散的,需要父母及老師有系統的教導與練習,如乖乖喝水水、吃飯飯及玩車車等。到了小學,已經掌握了很多知識的基本原理,如玻璃杯會摔破,火會燙傷等。最後,許多知識及技能都能充份掌握,精熟,甚至可以教導別人,如兄姊會教弟妹功課及踩腳踏車等。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Carol Dweck),提出人在學習的時候,會同時產生兩種思維習慣。第一種是固定思維模式(fixed
mindset):就是你特別相信天賦的作用,擅長的東西就是擅長,要是不擅長怎麼學都沒用。譬如有小孩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就以消極的態度去面對學業。可是,這個小孩認為自己充滿運動細胞,就會全情投入,盡顯運動才能。第二種是成長型思維(growth mindset):簡單說就是你認為學習不在天賦,而在於努力,只要努力用功,甚麼東西都能學會。
德韋克敬告家長、教師,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成長思維,因為,這樣的孩子會相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與努力做得更好。相反,習慣抱持固定思維的孩子,總會認為自己的天賦是無法改變。在學校教育方面,固定思維的教師認為資質差的學生還是差,智力是決定性因素,但抱持成長思維的教師認為所有學生是可以透過適當的方法發展其能力。補習老師如果只是惡補,成效有限,如果願意找到孩子的弱點與亮點,加以疏導與改善,亦能產生樂意成長思維的孩子。
當我們及孩子都從固定思維轉向成長思維時,對自我及人生的態度也會有所突破及改變。總括說來,身為家長及教師,必須抱持成長思維不斷學習成長及自我精進,以提升更好的生活品質。切記,人是有限的,當用盡一切力量,還是補不過來時,就要懂得欣然接受,一個人不是甚麼都要學會,亦不是甚麼知識技能都可以透過千錘百鍊而有所成就。
作為教育工作者,亦是金庸粉絲,深信得天下學霸如黃蓉而育之,當然一樂也;要是得庸才如郭靖或周信靜而教之,「將勤補拙」也許是唯一的出路。人生在世,率先追求生存,然後是健康,再來是快樂。「拙」真的非「補」不可嗎?為何老子要倡議「大巧若拙」,而陶淵明著迷於「守『拙』歸田園」呢?別讓學習及惡補摧毀孩子的生存意欲,更別誤導孩子必須經歷「將勤補拙」,才值得快樂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