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為甚麼成績好的學生畢業後會變得平庸

 


 

    二月一日,社交媒體上署名澳門中學同學家長討論區發出帖文,指出北區某中學十二月三日第第一段考試完結,十二月五日至一月九日復課前只上了十天課,一月九日至一月十三日只上了五天課,之後放新年假。但老師丶主任丶校長,安排學生在二月份十四次測驗,請問這是甚麼玩法?

    筆者看了非常感興趣去探問到底是甚麼玩法?先在這裡賣個關子,容讓跳到台灣著名節目《康熙來了》主持人、作家、電影導演蔡康永日前在其臉書上說

班上成績最好的,為甚麼離開學校以後,很少是各行業最厲害的?因為好學生過於信任世界上有標準答案,而且依靠標準答案得分。

    無論今天的世界教育發展趨勢如何翻天覆地?無論今天的職場有多麼需要具備不拘一格的創意人才,澳門學校大體上總是以不變應萬變。從幼稚園到高中三,一般學校仍然以標準的教學、作業、測驗與考試來培養能升上大學的人才。為中小學的辦學人或家長而言,能把所有孩子送上大學的就是好學校及好家長。

    誠如蔡康永話齋,學生一直被誤導,過於信任世界上有標準答案,而且必須透過標準答案才能獲得精準的知識。可是,校園的牆內一切皆有標準及固定答案,可是,校園牆外卻是無標準答案,必須隨機應變的現實世界。

 

i世代的成績陷阱:高分=美好未來?

   學霸由於學習成績優異,受到了老師家長的稱讚和喜愛,迎來同學的羡慕。可以說,學霸在家裡都是萬千寵愛在一身,是班級或者學校的風頭躉,但不少學霸離開校園,就沒有突出表現,有些還不如學渣,這到底是為甚麼?

    一個人發展得好不好涉及很多因素,不僅僅讀書成績厲害。為甚麼有些人讀書成績,出了社會後卻變得平庸?事實,構築成功人生,與一個人的性格、生活態度、機遇、解難能力及個人選擇等因素相關。職場心理學家點出三個重要原因。一、工作中更看重情商,不是智商。學霸優異的成績,主要是受惠於學校集中培育智商,但忽略了情商的教育。學霸在學校中享受的是周圍人的喜愛、羡慕、讚揚,在這種環境中難免會自戀,甚至高估自己,誤以為自己事事皆會,樣樣皆精。可是,到了職場就業時,眼高手低的情況屢見不鮮,在學校累積的成就感及自信心很快耗盡。再者,學霸在學校都是寵兒,沒有機會練就同理心,人際關係顯然不太好,事事要別人以他們為中心,要遷就他們。可是,到了職場,甚至經營自己的家庭時,卻完全是另一回事,始發現欠缺應有的溝通與妥協能力,要經過多番努力才慢慢學會待人處事之道。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育學院資深講師丹妮絲.波普(Denise Clark Pope)認為,幫孩子找到責任感、同理心、好奇心、品格力,是遠遠比在學校拿到好成績重要上百倍的大事。波普博士嚴厲批評有很多傳統學校其實在架設成績陷阱,製造高分等於有美好未來的假象,學校只關顧藉著學生在校內及校外考獲的優良成績,從而提升學校的聲譽及競爭力,並沒有著力從青少年角度出發,不太去聆聽學生的課程經歷,鮮少真正創造有利於學生成長的條件,傾聽年輕人的觀點。美國偉大的教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早在一百年前已敦促教育工作者「以同情心去理解每個獨立個體,了解那些學習者的真正想法。」今天,我們很流行說好國家故事、特區故事、甚至剛剛在香港出事的英華學校事件,為了講好學校故事而欺壓學生。其實,隨著教育學越來越重視敘事研究,說好學生的成長故事已經成為比培養高成績更重要的教育任務。波普博士說,傾聽孩子的故事用以增進其好奇心與加強進取心的教育體驗,才是培養真正健全學生的核心工作。

 

高分低能仍然是不少名校視若無睹的詬病

    曾經當過香港財政司司長及教育統籌委員會主席的梁錦松,曾在許多的教育論壇發表具影響力的演說,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他很嚴厲批評香港教育其實一直在培養高分低能的學生。二一七年,梁錦松出席接受國際媒體訪問時說「為甚麼全球都在罵教育?每個人都知道世界在飛速變化,但是方向在哪裏?」多年來,這位具備財經與教育素養的領袖,一直對教育問題長期關注和思考,對教育的未來有獨到的想法。他認為,未來人才需要具備「T型」的知識面,廣博知識是「-」,深度掌握一門知識是「I」。要有很強的素養和很好的價值觀,還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與興趣。年輕人面對世界的轉變才不會慌亂,年輕人才能夠應對以後的轉變和未來的生活。在信息時代,應試教育是最不適應的。換句話說,以前成功的,新時代是最不成功的。

    曾經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財經十大風雲人物之一」的梁錦松提出七大因素影響教育未來第一個因素是全球化,世界愈來愈成為一個「地球村」;第二個因素是新科技,正在迅速改變這個世界;第三個因素是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它導致發達國家債台高築,年輕人的負擔愈來愈重;第四個因素是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印鈔票,導致貨幣貶值,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全球化和新科技也會導致貧富懸殊;第五個是人的壽命長了,每個人要面對的變動更多,無論是工作還是家庭;第六個因素是整個世界的地緣政治變化,在歷史上從單極到多極的轉變過程都是不穩定的;最後一個因素是代際衝突,不同代際人群的需求不同。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滿足於物質需求,他們強調自我,關注的是自尊、自由、民主、人權等東西。

    筆者並不完全同意梁錦松提出的七個因素會注定未來社會。但是,這七個因素的交織卻導致當前的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產生嚴重的脫節,換句話說,學校的正式課程如中英數,又或是潛在課程,如課外活動、義工服務等,都未能趕上時代的需要。更讓人憂心的是,貧富懸殊、未來的不確定感都讓學校抱殘守缺,讓青少年更誤以為能掌握學校教授的知識就能應付未來的挑戰。切記分數是一定學習能力的體現,但只是固定知識而已,怎樣培養創新能力,而又能應付不同變化的挑戰才是學校必須迎頭趕上的任務。應試教育應該被拋棄,今後教給學生最重要的,是終身學習的能力和興趣,是素養和價值觀,其他交給機器做就行。

 

才能的真相

    中學理科成績優良的學生,都會接到來自四方八面的勸言,大學一定要讀醫,又或是土木工程。歷年以來,能考上這兩科系的學生就等於金榜高中的狀元。於是,不少擁有讀書能力的高才生,大學畢業後,一輩子就窩在一個只看頭暈身熱的平庸西醫,又或是被逼當不能開處方給學生的校醫。誠如很前述,為甚麼學霸的職涯很多淪為平庸,反而墊底的學渣卻大放異彩?

    日本著名補習班天王坪田信貴曾經為一千三百個被視為學渣的後進生補習,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思想比較狹窄,亦容易接受家長師長的升學建議,很少會主動考慮個人興趣,從而發展出獨特的能力與才華,對世界作出更獨特卓越的貢獻。反而,經過他精心補習的學生,連學渣都能考上名牌大學如私立慶應大學。讀者可以花一個多小時,看坪田信貴真人真事的賣座電影墊底辣妹》,就知道人才的真相,只要用對方法,人人都可以被塑造成頂尖人才

  英國著名女教師安卓亞.札非拉庫Andria Zafirakou)於一八年,從全球傑出教育家中脫穎而出,獲得「全球教師獎」,她在在倫敦的貧民區校園與飽受網路霸凌、幫派暴力、飢餓與匱乏的弱勢學生同行,用心教育他們,引導他們邁向光明,成功翻轉人生!
   愛因斯坦曾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靠爬樹的本領評斷一隻魚,那隻魚會一輩子相信自己很笨。」懇請傳統父母及學校教育,請放下只教孩子爬樹一樣本領,別再讓天才變庸才,讓他們多元發展,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成才。

年輕人!你為何厭世自盡呢?

 

 

    據澳門日報報導,一名陳性三十六歲男子於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在港珠澳大橋口岸附近停車場懷疑從高處墮下死亡,經司警局調查,屍體表面並未發現涉及刑事犯罪造成的傷痕,身上傷痕符合從高處墮下的狀況,死者身上和現場並未發現任何遺書。

    據了解,該名男子在離島某大型博彩機構工作,性格內斂,沉默寡言,從最低層的派發傳單,經過七八年的努力,終於爬上管理層,屍體被發現時仍穿著公司制服。

    三十六歲,正值人生奮進的美好年華,不知道真正死因。近年,澳門自殺不斷,特首呼籲大家要珍惜生命,亦大力調動政府資源,無論是社會的還是心理的,都想方設法降低年輕人的自殺率,惟是,成效明顯不彰,值得社會各方共同關注跟進。筆者曾多次在本欄撰文探討,本文試從另類角度去思索年輕人為何越來越容易走上厭世自盡的絕路上。

 

過於自我是年輕人自殺的重要原因

    我輩兄弟姊妹眾多,父母為口奔馳忙得不可開交,給予我們的照顧與關心很不足,所以,只能天生天養,手足彼此照應。換句話說,我輩從小就要面對種種挫折,反而變得更堅強更樂觀。

  澳門經濟好了,出生率反而低了,於是,一個家庭,父母總把萬千寵愛傾注在獨生子女,頂多就是兩個孩子身上。這樣,已經埋下不能承受壓力及失敗的種子,加上很多直升機父母只要孩子好好讀書,其他都不重要,更加遽孩子的自我中心,越是變成溫室小花。

    孩子越大,越感受到社會競爭激烈,壓力增大,是年輕人自殺的外部原因。仔細分析,為我輩而言,這些壓力遠沒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可是,為這一代的年輕人,卻成了作家昆德拉在小說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為甚麼會輕易地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現在的年輕人比較自我,活著就是為了自己,也就是只管愛自己。這並沒有錯,但是,一個愛自己的人,怎麼會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筆者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我們都集中教導孩子成為可造之人才,就很少教導孩子從認識自己。小學常識課及公民課,都用舉出個人的優缺點切入教認識自我。這是很糟糕落後的教法,裡頭暗藏功利教學思想,即是說,一個人的自我是由優缺點組成,優點多就是好學生,缺點多就要努力改善。須知道,我們理應教孩子用平常心看待自己及別人的優缺點,用欣賞看待優點,其實沒有甚麼了不起,用包容去接納自己及別人的缺點,缺點可能永遠跟我們生活在一起。

    年輕人容易輕生是因為從家庭到整個社會,都用很功利的有用沒用、優點缺點去看待人,而不是以人為本的態度去看待一切人。所以,當年輕人遭遇挫折時,只想到自己充滿缺點,數不出優點,就會厭世,繼而自盡。

  

論年輕人的缺失前,先正視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缺失

  現在家庭教養已經矮化成一個供給的關係,從祖父祖母、父母都親朋都不經意地把所有資源投放到孩子身上,希望男的將來成龍,女的成鳳。衣食住行育樂都一應俱全,孩子從小只知道被愛是理所當然的,但要求去愛卻非常吝嗇及不以為然。一個從小在家被調教到只有自我,沒有他人的孩子,是最脆弱的,因為沒有支撐生命的精神力量,一旦欲求得不到滿足,就覺得生命無意義,慢慢厭世,繼而自盡。

  現在學校教育已經窄化成一個功利的關係,就是分數至上,成績至上,好成績的學生就是優異生,甚至被無端評為品學兼優生。學校的修身課、公民與道德課淪為充滿教條的愛國教育訓練。對他人的尊重、社會公義、自由、寬容、多元等早應在學校好好學會的公民參與能力卻欠奉。

  現在社會教育比家庭與學校更功利現實,一切皆向錢看。不講善惡、是非、對錯、平等、博愛,只講如何成為更具競爭力的才俊。這樣,不少學生內心的抗挫折能力越來越薄弱,還沒有順利完成大學,又或是在職場不稱意,就動輒萌生尋死的年頭,日積月累,自然形成偏頗價值觀。如果成人不斷苛責年輕人一代不如一代,抗壓抗挫能力弱,可有檢討誰是始作俑者呢

 

智慧型手機成癮是年輕人輕生的重要主因

    特區政府自二○○八年實施現金分享到現在,年年派錢,派的錢剛好夠給小孩到青少年去買一台智慧型手機;當然,其他國家地區沒有這項福利,孩子們還是有辦法取得手機。當機不離手時,成癮就是自然的惡果。最近,更出現了「智慧型手機成癮」這類用語,只要手機放在身邊,就會不自覺拿起來看。根據腦神經科學家的研究,注意力會分散到陸續傳送而來的各種資訊上頭,大腦不由得疲勞起來,為了保護身體免受外敵侵犯,遇到外來的刺激時,自然會將注意力朝外。人們經常暴露在資訊爆炸的情況之下,意識會四處分散,難免會感到疲憊。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師尼爾.艾歐(Nir Eyal)多年以來,集中研究科技與心理之間的關係,得出了一個結論:「未來世界上大部分的人,注意力和生活,都會被科技產品所掌控。」青少年花越多時間在手機,越來越抑鬱,統計結果顯示i世代的青少年,普遍減少了出門、約會、打工的人際交流活動。二一八年,臺灣精神醫學者鄭玉賢與她的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針對網路成癮與自殺行為關係的薈萃分析(Meta分析),網路成癮者出現自殺觀念、自殺計畫、自殺未遂的風險為對照組的一倍半左右。其中,相比於十八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兒童青少年網路成癮者自殺觀念風險的升高更為顯著,呼籲社會對網路成癮者的自殺風險引起重視。二年,一項探討中國青少年自傷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表明,網路成癮已經成為一大危險因素,有網路成癮問題的青少年發生自傷行為的概率是沒有網路成癮問題的青少年的兩倍左右。而在二二一年,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循證醫學中心、聯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專家聯合發表的研究表明,網路成癮是導致青少年自殺傾向的一個強有力的影響因素,與自殺行為發生率的增加顯著相關。

 

垃圾食物讓身體向心靈發出想死的訊號

    這個年代,無論家庭與學校再加大力度,都很難幫助年輕人建立健康的飲食生活。我們常說的垃圾食物及飲料已成為這個世代年輕的人主要食糧。從自然醫學及自然飲食的角度看,我們人類很可能在遠古時代,是靠食氣生活,個個昂藏七尺,慢慢食生,再走進食熟,最後,就是只為滿足口腹之玉慾,不管垃圾食物對身體產生的負面影響。

    人類的身體是經過幾十萬年的慢慢演化而來,演化的目的就是要生存及發展,而生存的本能告訴我們要吃符合身體健康需要的食物。可是,長期不管身體的正常需要,不但病從口入,更不斷與本能的自然身體搞對抗,身體自然發出很多警告訊號,可是,我們卻置之不理。香港著名食生推行者周兆祥就說,身體長期抵受這違反其本能需要的侵害,身體會發出一個想死的訊號,而這個訊號慢慢會影響我們的情緒及精神,導致憂鬱症,慢慢變成厭食,然後厭世,最後是自盡。

   

    也許,大家以為筆者危言聳聽,可是,越來越多的自殺是是無充份理由,甚至是無跡可尋。這些無形的自殺,父母、家長、甚至專業輔導員都懵然不知。無可置疑,自殺者都經過孤獨的階段,而我們的傳統儒家文化就只要求慎獨,而很少教如何與孤獨為伍。其實,孤獨的英文是solitude,其中sol含有陽光的意思。古語有說,中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我們從小給小孩子愛自己的教育,教他們如何面對難以忍受的孤獨,教他們如何善用手機,教他們好好飲食,教他們好好生活。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

澳門人何時才擺脫集體錯覺的夢魘呢?

 


 

    二十世紀女性主義先鋒作家維珍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曾經說一旦從眾,就會跟著做別人所做的事,因為他們也這樣做了。但盲從會偷走靈魂中所有精細的神經與思考能力,並且變得虛有其表和內心空虛。

    沒錯,吳爾芙指出人皆會盲從,很不想被當眾指出盲從,因為會非常丟臉及尷尬;我們都很渴望被認同,同時亦很害怕被排斥。大家很熟悉的安徒生故事國王的新衣就是最經典最有說服力的盲從故事。任誰都應該知道故事裡的國王根本是光著身體出巡,可是誰都想被視為聰明人,結果,聰明的人只有三個,就是欺騙國王的兩個裁縫及直指國王光著屁股的天真小孩。  

    我們都是集體錯覺一族的成員,我們隨時會被自己的腦袋及五官,甚至過去的經驗欺騙,我們害怕與別不同,但又很渴望與別不同。我們身受錯覺之害,到底我們要做怎樣的改變,才能擺脫集體錯覺的夢魘呢

 

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險被集體錯覺放逐排擠Ostracism

    也許大家都知道,地球上最早有陪審團制度的是古希臘的雅典,可是,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地球上最早可以用投票方式決定一個人是否要被排擠流放的亦是雅典,這個制度名為陶片放逐制(Ostracism),目的在於驅逐可能威脅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每年,雅典都會召開城邦大會,其中一項議程就是要投票放逐有恢復僭主野心的雅典政治家,如果大會表決通過該提案,名單上的人就會被放逐,期間,被放逐者的公民權和財產權保留,回到城邦後自動恢復。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險步其祖師蘇格拉底的後塵,票數僅僅沒有通過,要不然,我們不僅失去一位接近全才的大哲學家,也失去用解剖青蛙來驗證真理事實的第一人。亞氏認為道聽塗說、人云亦云是非常不科學的,總必要親自驗證才做明智的決定。

    論到集體錯覺,從凡夫俗子到頂尖的科學家都會觸犯的。簡單如小學生在常識堂做的小實驗就能說明一切。舉例,我們在一張白紙上畫了兩個圓,一個大一點,一個小一點,很容易被錯覺成大圓在前面,小圓在後面。又如有甲乙兩條同長的線段,找來十個人來說那一條比較長,可是,實驗設計者早找來九個故意說成甲比乙長的人,到了第十個人說時,他通常都會受從眾的集體錯覺影響,明明兩條線都一樣長,都會說成甲比乙長,這種情況被稱之為「共識陷阱」(consensus trap)。

 

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

    我們的感官及大腦其實潛藏許許多多的錯覺,導致前述的種種集體錯覺頻頻出現,會讓我們錯誤判斷。另一個集體錯誤就是盲從。記得二○○三年香港SARS是突發事件,澳門很多市民都同樣擔心會在澳門大爆發,在苦無針藥應對之際,古法就變成辦法,於是,超級市場的醋、中藥店的板藍根等都被掃一空,控抬價格非常厲害。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同樣情況再次發生,日用品如廁紙、甚至蔬菜皆被搶購一空。原來,同一事件,群眾是事件的主要經歷者;一方面輿論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還有,群眾又是媒介傳播及施加影響的主要對象。綜合以上三點,在考察SARS期間的輿論傳播與媒體操作,就導致很多集體錯覺的事件屢屢發生,亦會重覆發生。檢視從眾的集體錯覺發事件,一般群體具有如下心理特徵:

1.免責推動下集體無意識:群體的數量很多,往往在事件爆發時難以一一追究,容易形成免責效應。因此,在不必承擔責任的鼓動下,人很容易發洩本能欲望,許多臆想、誇張、偏激、惡行平時藏在潛意識的裡,都會釋放,化做很多難以用理性衡量的集體錯覺行為。

2.易於接受暗示的心理作祟:最新心理學發現,人其實很容易受到別人,尤其是群眾心理的影響,會在某個時段失去本來的主人格意識,這種情況俗稱心理傳染,感染力強不亞於Omicronba5.1。不僅是個人,就算群體,都很容易接受暗示,群體感情的一致傾向會立刻變成一個既成事實,前述的搶購醋、消毒水及廁紙就是最日常的例證。

3.在外界刺激下,很容易促發非理性的行為:由於群體容易處於集體無意識狀態,又有免責的攩箭牌,及傳染心理的多重影響,個體很容易將自己平時不表露的內心渴望瞬間表現出來,從而引發許多非理性行為。記得SARS期間,板藍根能治非典型肺炎等謠言滿天飛,隨之而來的就是群體行動搶購風潮,台灣甚至有專業的醫護人員擅離職守。

4.群體傾向形象思維,拒絕邏輯推理:不要指望群體能在突發事件中能理智思索,群體通常都是非常感性的動物,容易陷入現實的形象思維,常常將歪曲的的幻覺和真實事件混為一談,如新冠肺炎爆發,上海嚴厲封城時,就有很多人受不了,以為是世界末日來臨,反正到要一死,何必要受那麼多的痛苦煎熬,不如從家中陽台一躍而下來得簡單。群體錯覺期間,不受推理影響,只能理解那些拼湊起來的觀念,邏輯定律對群體不起作用,只要一點的風吹草動,就會引發許多錯覺引發的反理性行為。

5.總有些意見領袖在帶風向為甚麼每次一有傳言衛生紙缺貨,就會出現貨架一空的搶購潮?哈佛大學著名教授陶德.羅斯認為,人們之所以會被「帶風向」,關鍵不在於媒體的偏頗或誤導,而是我們內心的「從眾心態」,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與認同,為了融入群體、獲得歸屬感,往往選擇閉口不言,甚至說出違心之論,人們心甘情願與錯覺共謀,最後卻迷失了心中的答案。

 

是時候喚醒心中理智的巨人

    儘管「集體錯覺」是出自於人性,永遠不可能從社會上滅絕,但我們卻可以選擇拆穿它,奪回思考主控權。只要時刻保持理智,以開放心態接納不同觀點,並隨時果斷提出自己的質疑,就能將內心的「從眾心態」,轉化為獨立的「批判思維」,做出最正確的人生抉擇!

    一個真正願意獨立思考的人,往往會在做大大小小的決定以前,都千方百計的讓自己的心理平靜下來,不要被當下群眾的情緒左右自己。舉一個例子,林肯當美國總統時,有一位陸軍部長向他抱怨經常受到一位上將的侮辱,林肯建議寫一封言語刻薄的信回罵上將。那位陸軍部長寫好了,正要寄出去時,林肯問:「你在幹嗎?你真傻,快把信給燒了。我生氣的時候也是這麼做的,寫信是為了解氣,如果你還不爽,那就再寫,寫到舒服為止,人重拾平靜時,就知道該如何處理衝突與不滿。」

    一個真正願意行使獨立批判能的人,往往在許多場合會表現從眾行為時,都會多給自己幾秒鐘緩衝一下頭腦,會樂意參照孔子及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言行事。孔子教我們要練就每事問的生活態度,而蘇氏就跟進到底要問甚麼關鍵性的問題,其實只有兩道問題,一是「這是甚麼意思?」二是「你怎麼知道?」就以最近在立法會一般性通過的「工會法」為例,推出此法案的經財司長李偉農非常強調「澳門需要一套如合穿的鞋一樣的《工會法》」。我們就可以問何謂合穿?怎樣才能滿足合穿的滿全條件?合穿但不能走路的合穿有意義嗎?再來是問怎麼知道時,我們會尋根究柢,發現澳門《基本法》有罷工權及集體談判權的規定,為何《工會法》就沒有呢?可是,連特首二○二一年接受媒體訪問時都說這兩個權利本身已經在《基本法》中賦予,是否一定要在工會法寫明罷工權、集體談判權?我點解要搬來搬去?係唔係呀?」看到如此聳人聽聞的說法,做為一個活在現代都市,處處都佈滿人為的集體錯覺的國際大都會,為了捍衛自身的權利及社會公義,真的要好好練成平常心看待不平常的非理性社會現象,以獨立批判思考能力去抗衡侵蝕社會健康進步的集體錯覺。

漫談兔對教育工作的啟發

 


 

    兔年假期在家,孩子們都愛上網,一天,女兒看到國內一段非常火紅的短片馴兔記,十分喜歡,強力推介我看,我亦順著她的心意,沒想到一看就來回看了好幾次,覺得很有教育啟發。

    故事講一個剛升上小一的男生叫皮皮魯,好奇、活潑、調皮,可是,這些本來是學習的優秀生卻成為班主任心中的不良學生,為老師而言,聽話才是好學生,同學在老師馴養下一個個長出兔子頭來的,而皮皮魯是班上唯一沒有變成兔子的人,老師決心要改造皮皮魯。可是,無論老師用盡威逼利誘的方法,或者與皮皮魯家長一起聯手,皮皮魯還是無法變成兔子。正當皮皮魯被全世界唾棄時,皮皮魯始在夢中驚醒,原來只是一場惡夢。

    故事以開放式結局引起發大家深思,到底皮皮魯要像其他同學一樣變成兔子才能生存,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還是應該全力維護皮皮魯的個性,還他一個特立獨行的基本權利呢這部短片不僅諷刺了教育,同樣諷刺了生活,當大多數認定一個人人都應該遵守的真理時,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再無人聽進耳朵。

    我問女兒,你想成為跟其他同學一模一樣的乖兔子,還是夠膽繼續成為皮皮魯呢女兒說只想成為現在的自己。

 

原來兔子並不喜歡吃紅蘿蔔

    女兒在家的陽台上養了一隻兔子,其實,女兒的性格真像兔子,溫順、可愛、活潑、愛奔跑、但就很怕陌生。一開始,女兒叫我買紅蘿蔔給兔子當主食,可是,女兒看到兔子的表情、反應及身上的膚色等,不認為紅蘿蔔是兔子真正需要的糧食。於是,女兒翻閱了很多有關兔子的網站,甚至去寵物店找寵物治療師,發現愛吃紅蘿蔔是人類對兔子的天大誤解,原來,兔子愛吃乾草攙雜一點嫩草。

    從小,我們在童話書及其他書中,都一直刻板地認定兔子最喜歡吃紅蘿蔔。雖然,兔子不會講人話,可是,就像女兒說的,只要花點心思觀察及做點功課,就知道這全是人類一廂情願的誤判。同樣,在教育領域方面,我們都替孩子決定何種知識是他們最需要,也是最喜歡學到的知識。可是,我們卻很少願意花時間走進他們的世界,放下身段,好好去問,全心去聆聽,他們到底喜歡學甚麼

    兔子的外觀最容易讓人辨認出來當然是牠們長長的耳朵。據了解,兔的耳朵相當敏銳,不單聽力特佳,而且耳聽八方,可自由轉動用以散熱。前說的故事馴兔記》講老師要學生變成兔子,其實首先要變成兔子的是老師。

    上主造人,給人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及一個嘴巴,正正提醒人起碼要多用一倍的心思去聆聽。現實偏偏是很多老師口若懸河,誤以為教育專業就是能滔滔不絕把知識灌到學生的腦袋。可是,目前的師資培訓已經從過去費盡心力去培養教師的演說才華,演變成多聽少說。的確,專業的老師不單要能耳聽八方,還要像兔子一樣的聽得遠。所謂的聽得遠,就是能聽懂學生真正的需要與心聲。雖然,目前為止,眾多的調查顯示,父母及教師都不是小朋友首選的聆聽對象,可是,過去如此並不表示永遠如此。誠如前述,最新師資培養率先讓教育工作者懂得聆聽的藝術,學會解讀孩子的心聲,懂得用最溫暖、最善良及最貼心的方法態度去建構優良的師生關係,那麼,孩子一定喜歡上學,喜歡老師教的學問,更喜歡在校園裡進行各種充滿聆聽的教學活動,身心自然能健康成長。
   
兔子的鼻子非常靈敏、經常嗅個不停、能分辨細微的氣味,呼吸急速時鼻子會動得很快。同樣,身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務必要練就靈敏嗅覺,這不是說真的要用鼻子聞過不停。人類有七情六慾,小朋友不應只有聽話的乖情緒,教育就是既要開發孩子的正常情緒,更要懂得辨別不同學生的情緒個性,起伏因由,給予恰當的輔導與指引,讓孩子從小就能發展出健康的情緒管理能力。
   
兔子平常很安靜,幾乎不會發出聲音來,當牠感覺周圍有危險時,才會發出嘰嘰的尖叫聲,或用後腳跺地,發出聲響來警告同伴。長年累月在中國教育文化影響成長的孩子,都懂得上課要沉默,因為老師通常在課堂上只會問學生明不明白,卻很少會主動引發熱烈的討論,更遑論是讓孩子面紅耳熱的激烈辯論。似乎,中國孩子的安靜沉默態度難在短時間扭轉。所以,身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別誤以為越安靜越沉默的孩子越健康快樂。反而,很多在家及在校受到欺凌的孩子比一般人更沉靜,更不快樂,更難子讓他們啟齒,一一道出他們的心聲。所以,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學會多方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從中解讀他們的學習困難,從而找出比較溫和低調的方法去幫助他們。

 

幾個關於兔的成語值得教育工作者警醒

    兔的成語最為大家熟悉的是「龜兔賽跑」,還有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先說「龜兔賽跑」,也許很多朋友都以為這個成語只用在努力與躲懶的學生。其實,更讓很多人詫異的是竟然是師與生的分別。師與生在知識域上理所當然有很大的差距。譬如說數學專業,合資格教數學的老師,對口學科是數學或相關科系,而一般中小學生的數學程度顯然跟一個大學畢業甚至碩士畢業的老師有天淵之別。可是,目前的情況下,很多在職老師,尤其是已經不用帶教科書進教室都能教得很順暢的老師,會不經意地陷入最近很流行的「經驗陷阱」。

    根據經驗陷阱:檢視經驗的偏誤,找回決策的主動權》(The Myth of Experience:Why We Learn the Wrong Lessons,and Ways to Correct Them)一書說,導致我們失敗的七大陷阱有1.自以為是的歸納;2.過度簡化流程;3.跟著感覺走;4.忽視警告;5.缺乏主動權;6.套用別人的成功或失敗;7.不去驗證故事的細節。套用在教育專業領域內,雖然目前教育行政當局都要求老師每年要額外進修三十至五十個小時,可是,一個已經很安逸有豐富經驗的老師,會有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中的教學心態。他們自恃學歷及經歷皆優越外,還認為就算自己教的學科知識歷年不變,只要教的學生年年不同,又有何不妥不專業呢?這樣的老師很可能忘了,我們是資訊科技年代的新移民,而學生已經是原住民。無論是搜索資料,甚至靠互聯網形成知識的能力都比我們強。所以,當不少老師在吃老本時,有聰明勤奮的學生很可能已經在學科知識上趕上了老師,只不過想留點面子給老師,沒有直接在課堂上揭穿老師的老本底牌而已。換句話說,老師本是兔子,學生是龜,可是,習慣一曲走天涯的老師就像在終點站前睡著,而不經意地被學生爬過頭。正所謂「做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年代早已來臨,身為引導學生成長進步的老師,理應日日新,苟日新才對。

    司馬遷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非常為後人所認識及引用。可是,還有兩句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也許很多老師都忽略了,尤其沒有意識到學校都充滿辦公室政治及利益先行的鬥獸場。
    自從政府於二○一二年通過實施《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法規後,私立學校老師分為六個等級,從第六級到第一級,薪水其實只差一點三倍,可是,不少私立學校為了省錢,年年把有經驗有能力的一級老師用無理解雇的方式捨棄。當中,有不少在同一所學校教學超過三十年的老師,卻在晴天霹靂下,被逼離開。學校如此作為,正是司馬遷說的能共患難,卻不能共樂共富貴。

    在澳門,教師一直沒有一套退休保障的制度,口停手停收入亦停。證諸先進國家,教師社會地位顯赫,福力退休制度健全。何時,澳門才能步上他國的芳蹤,為建構孩子身心靈的工程師提供優越的退休保障呢

家暴受害兒童「家內安置」還是「家外安置」呢?

 


 

    根據社會工作局二二二年一至六月的資料顯示,接獲家暴案通報共 1,335份,排除重覆後有1,003宗個案,兒童個案佔33.3%。俗稱《家暴法》的 《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實施至今已近五年,社工局副局長鄧玉華曾公開表示,疫情以來,家暴案數字攀升,家暴個案由歷年的平均每月五點八宗,上升至六宗,有輕微上升趨勢,並以虐待兒童個案明顯。其實,已經有不少立法會議員質詢中提出,家暴案「通報高、立案低、定罪更低」是普遍現象。儘管家暴在本澳屬公罪,即有關行為不取決於被害人是否追究,檢察院也會主動展開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程序。但據前線社工反映,普通居民法律知識未必足夠,不少人仍誤以為家暴屬半公罪,亦有不少個案經過一大輪法律程序後,或會由家暴案轉成普通傷人案,導致在刑期上,以及對受虐者日後的保護措施等都完全不同;此外,若不對施暴者以家暴入罪,受虐者或最終因「一時心軟」而選擇息事寧人,又或者害怕日後獨自生活難以支撑,選擇放棄追究因而令施虐者有機會再施暴,這種情況實屬常見,有團體估計約八成家暴受虐者仍在施虐家庭生活。

    在傳統觀念裡,家暴一般被視為家事,但家暴事件如果沒有及時阻止,也可能釀成傷亡悲劇,這其實也是社會問題。更可悲的是,無論是從本地社工職前教育,還是在職培訓,甚至有不少業內人士批評,社工局處理家暴的社工都傾向很讓人費解的家內安置」,予人不作為及息事寧人的觀感;更萬萬沒想到,本地區的大學社會工作教育,竟然有專業學者高談闊論說在家內安置」是大勢所趨,且用盡一切教學方法試圖令學生接受,真是匪夷所思,非常值得檢討與正視。

 

莫忘香港天水圍家暴案血的教訓

    也許不少人看過《天水圍的夜與霧》,深知天水圍是香港的「悲情城市」,真實的家庭慘劇是一宗「天恒邨滅門慘案」。二○○四年四月十一日,一名叫阿森的男子報稱有人殺死了自己兩名女兒,警方迅速趕往案發單位,發現一名女士和一名女童倒臥在客廳,還有另一名女童伏屍在窗旁,三人身上均有被亂刀斬殺的痕跡,並已氣絕。

    經警方抽絲剝繭,深入追查後,證實兇手正正就是報案男阿森,長時間性脅迫其妻阿英及虐待只有五歲的孖女。更讓人齒冷的是,原來女戶主阿英及五歲女兒曾逃出魔爪,負傷報警,但警察以「你這是家庭糾紛,不是案件」為由,拒絕了阿英的請求。阿英不得已,自己回去。在橋上見到了阿森,他在釣魚,兩個女兒沒事,在肯德基吃東西,一家四口一起回家。沒想到,這就是母女三口的最後晚餐,命喪阿森的刀下。

    此案在香港引起很大的迴響,其中一個是前文所述,今天在華人社會,尤其在警務界,仍然以為兩公婆爭執一定可以床頭打架床尾和,忽略事態的嚴重性,另外就是誤以為大人總可以保護自己及孩子,更從沒想過在家安置」等於埋下一個非常危險的計時炸彈。此後,香港在防治家暴案投下很多資源,尤其培訓警務人員的警覺專業判斷能力。

 

由一個很悲涼的聖誕街童真實故事說起

    一個低溫寒冷的聖誕節假期早上,才五歲的阿杰只穿短衫短褲,正在一家茶餐廳向客人討飯吃。店主很有愛心給他一個熱騰騰的豬扒飯,吃過後,阿杰仍然在茶餐廳附近閒逛。一位前線社工阿能路過,好心上前追問,才知道阿杰的母親因為欠下大耳窿賭債還不了逃走了,而家門的鎖匙孔被蠟封住,無法回家。阿能報了警,跟著由社工局接手,安排阿杰入住院舍,接著又安排阿杰上一所幼稚園讀書。

    上學沒幾天,阿杰就敲了校長的門,跟校長說很餓,校長問沒有在院舍吃早餐嗎阿杰說有,只是無論高矮肥瘦,都只分配到一塊方包及一小杯牛奶,我吃了還是覺得很餓。校長就安排阿杰可以在學校的合作社吃免費早餐。可是,不到一年,院舍的院長得悉校長的安排,竟衝進學校質問校長為何干預院舍的正常運作。之後,就把阿杰轉到別的學校,阿杰初中又被安排到另一所給青少年的院舍住,直到高中畢業。多年一直跟進阿杰的社工阿能說,畢業典禮當天,剛好出獄的母親有出席,跟兒子拍個照就匆匆離去,以後再也沒有出現。

    不知道那來的能耐與本事,阿杰高中已開始幫人補習及兼職,存下一筆錢,自費入讀台灣一所體育大學讀休閒運動學系,很不容易熬過四年,去年暑假畢業,回澳後在一所中學當體育老師,自食其力。阿能說,表面上,阿杰好像跟其他人沒有分別,但是內心世界卻很缺愛與自信。

    當然,如果一個小孩只是因為父母生氣而被打傷,經過驗傷及情緒評估,發現在家安置仍然比「在外安置」為孩子更好,筆者是同意的。但是,像阿杰的例子,或許很多不斷被家暴的孩子,理應獲得「家外安置」,也與是比較恰當的做法。

 

家內安置VS家外安置

    誠然,正常來說,家是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最開始亦是最好的搖籃,家亦是很多大人小孩的避風港。可是,家亦是最讓人痛苦的地方,尤其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aw)暢銷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新契機出版後,舉世好像突然被喚醒,家可以是摧毀人的地方。

    過去,原生家庭、親生父母是的家內照顧的唯一」選擇,慢慢變成「之一的選項。如此一來,甚麼是孩子的「最佳利益」(the best interest),隱含著從家內照顧到家外安置的鐘擺。無疑,種種的家外安置,包括院舍或寄養家庭,是孩子可以在一個長久安穩有愛的家庭繼續成長的手段或中途站。所以,何處是虐兒之家」是整個社會工作持份者的共同使命,從生態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及其家外安置的不同選項方案,進行主觀、客觀、評估與計畫及其優勢、限制、威脅和機會,都要做通盤的考量。再者,為了每一個受虐的孩子的整體身心健康著想,進一步地擴展到諸如醫療復健、早期療育、特殊教育、精神衛生、諮商輔導或身心重建等跨域整合的系統性調和,都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在還沒有《家暴法》通過之前,閂埋門打仔是家事,隨著社會普法意識增強,人們對保護弱勢社群的意識提高了,無論是家長、監護人、又或者存在任何利害關係人,都不得施以身體、精神、又或者是剝奪小孩日常生活需要的權利。雖然有法律約束,但仍有很多家長罔顧法律責任,在情緒失控下仍干犯法律,基於保障小孩的安全,所以,兒童虐待通常不是偶發事件,而是長期累積下來的教養衝突而造成的。所以,在小朋友的身心靈都充滿很多傷痛,一定要馬上做家外安置,起碼給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然後再做輔導及治療,等待時機再看看能否修復家庭關係!及後再討論是否要繼續家外安置抑或是「家內安置」。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小朋友的基本需要是安全感、歸屬感及被愛,如果小朋友留在家中仍然能得到的話,「家內安置」無疑是個好的選項。可是,通常留在受虐家庭是更危險的作法,必須將其立刻帶離開原生家庭,到一個有安全感,有歸屬感及真正被愛的環境中慢慢調適!再者,小朋友無論是身高、體重、氣力,甚至在經濟、日常生活都仍然要成人的照顧,形成親子間很不對等的關係,如果本來愛你、有責任照顧你的家長,竟成為加害者,試問小朋友留在家中還有甚麼保障呢所以,基於小朋友的安全及人權,理應馬上作家外安置

    澳門社工教育目前有理工大學、城市大學及聖若瑟大學提供,一時間,社工或相關專業的大學教授顯然不足,容易形成不專業的師資在誤人子弟,才會有家內安置是世界發展趨勢的歪論。另外,社會工作局的社工同時是公務員,目前的科層體制,任何舉措都要做建議及寫報告,獲得上級批准,有些社工為了減省工作量,自然選取「家內安置」,顯然是不專業不作為的行徑。

    稚子無罪,請所有熱愛社會工作的持份者多為受虐孩子請命,給他們一個恰當的安置與關愛。

河蟹《工會法》獲一般通過 官員議員邏輯教壞細路

 


 

    記得大學一年級上學期必修一科社會學,教授第一節課就說學社會學一定要懂得ABC理論,第一是和諧功能學派,講社會是一個有機體,由不同的部門組織起來,雖然各施其職,但就相互合作,共融和諧,這樣才能建構充滿健全功能的和諧社會。第二是衝突學派,社會變遷與進步,事實上是擁有經濟資源的「資產階級」和沒有經濟資源的「無產階級」間的鬥爭,透過彼此間認真面對衝突,始能找出進步與改變之道,想當然馬克思是這派的領軍人物。第三是是符號互動學派,指出社會只不過是由一群互動中的個人所組成,沒有這些互動,也就不可能組成所謂的社會團體,沒有社會團體的推動,社會是無法進步的。

    看來,政府與立法會非常和諧合作,顯然表現出明顯的立場,就是整個議會的社會理論鐘擺一定要側向以和為貴,重於捍衛工友的權益,這樣的《工會法》完全沒有機會經過馬克思的衝突鬥爭洗禮,真理越辯越明在議會立法漸行漸遠了。又或者說,這份充滿「河蟹」色彩的《工會法》正在封鎖、掩蓋了工友及工會權益,政府及立法會聯手控制工會及工友的集體談判及罷工權將成為歷史惡名。尤其甚者,這一場一般性通過的《工會法》議會辯論實在留下教壞細路的河蟹歪理邏輯。

 

河蟹歪理邏輯一李偉農司長說澳門要有一套像合穿的鞋的工會法

    經過十二次議員提案失敗後,立法會首次一般性通過首由政府提案的《工會法》法案,最終在廿七票贊成、兩票棄權下通過。經財司李偉農的辯證邏輯很簡單,無論議員發出很尖銳如直選議員高天賜的問題,抑或是很客氣的間選議員葉兆佳,都「冇有怕」,只要一本通書睇到老,李司長一道邏輯辯到底,就是《工會法》法案是依據去年四十五天公開諮詢的共識,明確工會的宗旨必須是以維護和促進僱員的勞動權益為目的;規範工會組成和登記;規範工會的權利及義務,可代表會員處理和協商勞資糾紛、就勞動條件及職業安全健康等代表會員向僱主發表意見,工會活動不得對公共秩序及衛生造成危害,亦不得影響公共及緊急服務的持續運作;僱員可自由組織、加入或退出工會,以及參加工會活動的保障。至於為何《工會法》當中不含集體談判權及罷工權,李司長表明用另一套邏輯,就是去年四十五天的諮詢沒有這方面的共識。言下之意,李司長一句到底,希望建立一套具澳門特色、適合本澳的《工會法》。所以,合適及符合澳門傳統特色遠大於《工會法》是否履行社會公義,是否真心為弱勢工友爭權益。

    作為一門邏輯思辯課,非此即彼或稱為OR邏輯,是歪理邏輯。試舉一例,過去我們說世界只有兩種性別,不是男就是女。可是,隨著生物及環境科學的不斷變異,今天,無論是在國際衛生組織,又或是國際權威醫學學會,都無法接受世界只有兩種性別。李司長的非此即彼的邏輯就是符合去年諮詢共識就納入法案,不是共識或未有共識就不被接納。請問李司長又如何科學論斷出去年那四十五天的公開諮詢就是有理有據的全民共識呢?相信李司長都無法提出足夠的論據,但是,官子兩個口,一介草民,又豈能登堂入議會,與李司長來一場理性的論辯呢?

    本來,《工會法》本質是用商討,商討不了就用衝突的方法處理勞資糾紛,可是,非常維穩的李司長說:「過去多年處理的勞資糾紛個案中,基本近九成三可經勞工局協調後解決,只有約百分之七要透過司法處理,主要是有關結業破產、勞動債權的問題,可見即使未有《工會法》已有很好處理機制,無數個案可協商解決。」李司長更上層樓,為立法「僭建」一個非和諧不可的最高指令,就是推進憲制性立法工作,也就是說,工友的權益一定在國家安全與社會和諧的範圍內,越界就甚麼權益都都「冇得傾」。

    當然,李司長更用一雙合澳門穿的鞋來硬銷《工會法》法案。無疑,合穿是很重要的,對於老一代從小就在窮困家庭長大,穿慣頂趾鞋的人來說,非常認同。可是,合穿只是一個成立的條件,但是,如果這只是一雙美觀但不能走的紙鞋,或是沒有保護力的草鞋,請問僅僅合穿有甚麼意義與價值呢?司長言下之意,《工會法》的實在價值並不重要,愛國愛澳的維穩價值更重要。當這些議會的辯論變成學生的課堂教材時,我們是要孩子獨立思考好呢?還是政治正確好呢?

 

河蟹歪理邏輯二:工聯會議員忘了為工友爭集體談判及罷工權是應有之義

    記得三年前,即二○二○年一月十六日,立法會全體大會就勞工界間選議員林倫偉、李振宇提交的《工會法》法案進行一般性討論及表決,多名議員均認同本澳需訂立《工會法》以保障僱員的合法權益,亦認同立法有助平衡各方利益及解決勞資糾紛。惟法案最終以九票贊成、十六票反對、七票棄權下再一次被否決,該次亦是《工會法》在立法會上第十一次被否決,當中棄權七人成為今次法案不獲通過的關鍵。最精彩的莫如投下棄權票的直選議員宋碧琪,竟然說投棄權不代表放棄。等於一個棄守城門的將領跟民眾說,大開宗門不等於放棄一樣荒誕不經。更荒誕的是賀特首於二○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說.「工會法立法無需列明罷工權和集體談判權,這兩個權利已由澳門基本法賦予,特區政府沒有否定相關權利。」

    沒想到,由特區政府親自提案的《工會法》法案在立法會辯論時,官員的歪理處處不在話下,連代表工友權益的大社團亦發出與宋議員及賀特首不遑多讓的驚人言論,更是教壞全城細路的歪理邏輯。筆者全程看澳廣視直播,看到尊貴的議員一面倒支持法案,充滿和諧功能學派的味道,連一直打著為工友爭權利的工聯會都非常支持。工聯會直選議員梁孫旭就在辯論法案時,非常欣賞澳門的和諧傳統,聲稱工聯會在澳門服務多年,都沒有發生過罷工事件,所以,就推論出這份法案應該維持沒有罷工的優良傳統。

    近年,很流行一句潮語,計劃趕不上變化,過去五十年,甚至七十年,澳門沒有出現大規模罷工事件,原因可以很多,而非官員及議員以偏概全的言論可以說得過去。其中一個可能是澳門工友勢孤力弱,一直沒有法律賦予他們可以在集體談判及罷工時不受資方的無理解僱。就算一如官員議員說,過去澳門勞資關係一直很和諧,這不等於未來一直不變。所有法律制定非常耗時及耗費心力,立法通過後用上十年或更長時間才有可能修訂,所以,必須有前瞻性,能預早看到未來的變化,更甚的是,法律是約束性的文件,不宜過於樂觀保守,而應該具備危機來臨時能及時處理的力量。我們在課堂上,會教孩子不要「守株待兔」、「故步自封」,要孩子學會「高瞻遠矚」,現實卻是「言行不一」。

    真奇怪,特區政府不是一直緊跟中央,習近平主席強調,領導幹部要做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可是,來到澳門,是否要表現一下一國兩制的分野,所以,必須要全面貫徹和諧精神,連本來應該充滿鬥爭色彩的《工會法》都被調校到很適合澳門區情。這樣,真讓澳門從事愛國愛澳教育的學校及老師非常惶惑,到底要致力奉行習主席的勇於鬥爭精神,還是緊貼澳門一直非常「河蟹」的傳統呢?!世界強國,無懼無畏工會及工友使用其集體談判權及罷工權,而澳門小城,卻視之為洪水猛獸,官員及議員們的才智見識與遠見何時才能成為細路的榜樣呢?

   

    早兩天傍晚,看了黃子華的《毒舌大狀》,片末,有兩句對白大狀林涼水說:「以前,人人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天,法律面前,窮人含」。看到對工友非常不平等的《工會法》,看到高官及高高在上的議員們,教壞子孫,只能用黃子華演的林涼水此話作結,不過,把林大狀的豪情壯語稍作更動,變成說:「以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今天,法律面前,工友只能永遠含忍地苦等」!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