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漫談兔對教育工作的啟發

 


 

    兔年假期在家,孩子們都愛上網,一天,女兒看到國內一段非常火紅的短片馴兔記,十分喜歡,強力推介我看,我亦順著她的心意,沒想到一看就來回看了好幾次,覺得很有教育啟發。

    故事講一個剛升上小一的男生叫皮皮魯,好奇、活潑、調皮,可是,這些本來是學習的優秀生卻成為班主任心中的不良學生,為老師而言,聽話才是好學生,同學在老師馴養下一個個長出兔子頭來的,而皮皮魯是班上唯一沒有變成兔子的人,老師決心要改造皮皮魯。可是,無論老師用盡威逼利誘的方法,或者與皮皮魯家長一起聯手,皮皮魯還是無法變成兔子。正當皮皮魯被全世界唾棄時,皮皮魯始在夢中驚醒,原來只是一場惡夢。

    故事以開放式結局引起發大家深思,到底皮皮魯要像其他同學一樣變成兔子才能生存,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還是應該全力維護皮皮魯的個性,還他一個特立獨行的基本權利呢這部短片不僅諷刺了教育,同樣諷刺了生活,當大多數認定一個人人都應該遵守的真理時,少數人的不同意見再無人聽進耳朵。

    我問女兒,你想成為跟其他同學一模一樣的乖兔子,還是夠膽繼續成為皮皮魯呢女兒說只想成為現在的自己。

 

原來兔子並不喜歡吃紅蘿蔔

    女兒在家的陽台上養了一隻兔子,其實,女兒的性格真像兔子,溫順、可愛、活潑、愛奔跑、但就很怕陌生。一開始,女兒叫我買紅蘿蔔給兔子當主食,可是,女兒看到兔子的表情、反應及身上的膚色等,不認為紅蘿蔔是兔子真正需要的糧食。於是,女兒翻閱了很多有關兔子的網站,甚至去寵物店找寵物治療師,發現愛吃紅蘿蔔是人類對兔子的天大誤解,原來,兔子愛吃乾草攙雜一點嫩草。

    從小,我們在童話書及其他書中,都一直刻板地認定兔子最喜歡吃紅蘿蔔。雖然,兔子不會講人話,可是,就像女兒說的,只要花點心思觀察及做點功課,就知道這全是人類一廂情願的誤判。同樣,在教育領域方面,我們都替孩子決定何種知識是他們最需要,也是最喜歡學到的知識。可是,我們卻很少願意花時間走進他們的世界,放下身段,好好去問,全心去聆聽,他們到底喜歡學甚麼

    兔子的外觀最容易讓人辨認出來當然是牠們長長的耳朵。據了解,兔的耳朵相當敏銳,不單聽力特佳,而且耳聽八方,可自由轉動用以散熱。前說的故事馴兔記》講老師要學生變成兔子,其實首先要變成兔子的是老師。

    上主造人,給人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及一個嘴巴,正正提醒人起碼要多用一倍的心思去聆聽。現實偏偏是很多老師口若懸河,誤以為教育專業就是能滔滔不絕把知識灌到學生的腦袋。可是,目前的師資培訓已經從過去費盡心力去培養教師的演說才華,演變成多聽少說。的確,專業的老師不單要能耳聽八方,還要像兔子一樣的聽得遠。所謂的聽得遠,就是能聽懂學生真正的需要與心聲。雖然,目前為止,眾多的調查顯示,父母及教師都不是小朋友首選的聆聽對象,可是,過去如此並不表示永遠如此。誠如前述,最新師資培養率先讓教育工作者懂得聆聽的藝術,學會解讀孩子的心聲,懂得用最溫暖、最善良及最貼心的方法態度去建構優良的師生關係,那麼,孩子一定喜歡上學,喜歡老師教的學問,更喜歡在校園裡進行各種充滿聆聽的教學活動,身心自然能健康成長。
   
兔子的鼻子非常靈敏、經常嗅個不停、能分辨細微的氣味,呼吸急速時鼻子會動得很快。同樣,身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務必要練就靈敏嗅覺,這不是說真的要用鼻子聞過不停。人類有七情六慾,小朋友不應只有聽話的乖情緒,教育就是既要開發孩子的正常情緒,更要懂得辨別不同學生的情緒個性,起伏因由,給予恰當的輔導與指引,讓孩子從小就能發展出健康的情緒管理能力。
   
兔子平常很安靜,幾乎不會發出聲音來,當牠感覺周圍有危險時,才會發出嘰嘰的尖叫聲,或用後腳跺地,發出聲響來警告同伴。長年累月在中國教育文化影響成長的孩子,都懂得上課要沉默,因為老師通常在課堂上只會問學生明不明白,卻很少會主動引發熱烈的討論,更遑論是讓孩子面紅耳熱的激烈辯論。似乎,中國孩子的安靜沉默態度難在短時間扭轉。所以,身為專業的教育工作者,別誤以為越安靜越沉默的孩子越健康快樂。反而,很多在家及在校受到欺凌的孩子比一般人更沉靜,更不快樂,更難子讓他們啟齒,一一道出他們的心聲。所以,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學會多方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從中解讀他們的學習困難,從而找出比較溫和低調的方法去幫助他們。

 

幾個關於兔的成語值得教育工作者警醒

    兔的成語最為大家熟悉的是「龜兔賽跑」,還有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先說「龜兔賽跑」,也許很多朋友都以為這個成語只用在努力與躲懶的學生。其實,更讓很多人詫異的是竟然是師與生的分別。師與生在知識域上理所當然有很大的差距。譬如說數學專業,合資格教數學的老師,對口學科是數學或相關科系,而一般中小學生的數學程度顯然跟一個大學畢業甚至碩士畢業的老師有天淵之別。可是,目前的情況下,很多在職老師,尤其是已經不用帶教科書進教室都能教得很順暢的老師,會不經意地陷入最近很流行的「經驗陷阱」。

    根據經驗陷阱:檢視經驗的偏誤,找回決策的主動權》(The Myth of Experience:Why We Learn the Wrong Lessons,and Ways to Correct Them)一書說,導致我們失敗的七大陷阱有1.自以為是的歸納;2.過度簡化流程;3.跟著感覺走;4.忽視警告;5.缺乏主動權;6.套用別人的成功或失敗;7.不去驗證故事的細節。套用在教育專業領域內,雖然目前教育行政當局都要求老師每年要額外進修三十至五十個小時,可是,一個已經很安逸有豐富經驗的老師,會有以不變應萬變,萬變不離其中的教學心態。他們自恃學歷及經歷皆優越外,還認為就算自己教的學科知識歷年不變,只要教的學生年年不同,又有何不妥不專業呢?這樣的老師很可能忘了,我們是資訊科技年代的新移民,而學生已經是原住民。無論是搜索資料,甚至靠互聯網形成知識的能力都比我們強。所以,當不少老師在吃老本時,有聰明勤奮的學生很可能已經在學科知識上趕上了老師,只不過想留點面子給老師,沒有直接在課堂上揭穿老師的老本底牌而已。換句話說,老師本是兔子,學生是龜,可是,習慣一曲走天涯的老師就像在終點站前睡著,而不經意地被學生爬過頭。正所謂「做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的年代早已來臨,身為引導學生成長進步的老師,理應日日新,苟日新才對。

    司馬遷的《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非常為後人所認識及引用。可是,還有兩句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也許很多老師都忽略了,尤其沒有意識到學校都充滿辦公室政治及利益先行的鬥獸場。
    自從政府於二○一二年通過實施《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法規後,私立學校老師分為六個等級,從第六級到第一級,薪水其實只差一點三倍,可是,不少私立學校為了省錢,年年把有經驗有能力的一級老師用無理解雇的方式捨棄。當中,有不少在同一所學校教學超過三十年的老師,卻在晴天霹靂下,被逼離開。學校如此作為,正是司馬遷說的能共患難,卻不能共樂共富貴。

    在澳門,教師一直沒有一套退休保障的制度,口停手停收入亦停。證諸先進國家,教師社會地位顯赫,福力退休制度健全。何時,澳門才能步上他國的芳蹤,為建構孩子身心靈的工程師提供優越的退休保障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