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6日 星期一

從文化與教育應視繁體字為瑰寶

 


    近月,嘉諾撒聖心中學(中文部)爆出簡體字語文教科書事件。根據《論盡》媒體報導,由嘉諾撒聖心中學(中文部)家長撰寫了一封陳情信,直接向校方與教青局提出,請學校收回成命,取消下學年起使用內地出版社出版的簡體中文課本教授中文,對此決定感憂慮,並指出小朋友未來或難正確學習、書寫繁體字。事件公開後,校方曾向家長發公告,指出該決定是響應當局《非高等教育中長期規劃(2021-2030)》提出的重點發展方向——「培養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發展學生軟實力」等目標,而未來將教授繁簡字,並用繁簡教材。

    作出投訴的聖心中家長指出,從新一年書單發現小學將使用內地出版社出版的簡體版中文課本教授中文,對此深感憂慮。「我們深知中文科才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石,試想,一個小朋友自小一開始以簡體字學習中文,將來如何期望小朋友能正確書寫繁體字?⋯⋯繁體字是澳門文化的重要一環,作為澳門巿民的我們有責任守護繁體字在澳門的傳承。」校方回應中文科教育課程指,授課仍以粤語為主,以「滲入」的方式使用普通話教學,課堂中將粤普並用。而考卷將以繁體字列印,學生可同時使用繁簡作答,校方要求「小學生對簡體字的掌握至少維持至小學畢業」。另外,在初小設有普通話課,餘暇活動亦設有初小、高小及初中的普通話學習,學生可因應自己的需要選擇。

    最終,聖心中文部向家長發出通告,將取消改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簡體字中文教材的決定,新學年改用教青局出版的中國語文繁體教材。的確,從歷史文化與教育的角度而言,先繁後簡確是有理性的討論空間。

繁體字源遠流長的沿革與文化瑰寶特色

    繁體字的演進過程可以說是源遠流長,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特徵和發展:

1.甲骨文(約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甲骨文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出現於商朝晚期。很類似圖案畫象的刻在龜甲和獸骨上,多為象形和指事,主要用於占卜和記錄重要事件。

2.金文(約公元前11世紀-前3世紀):金文主要刻在青銅器上,用於紀念重大事件、祭祀和頌揚功德。相較於甲骨文,更具線條美和結構穩定,開始有一定的規範化,比較接近有文字的意圖。

3.大篆和小篆(公元前3世紀):在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發展起來,文字結構更加簡潔和規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李斯推行小篆作為官方文字。小篆進一步簡化和統一了文字形態,成為全國通用的書寫標準。

4.隸書(約公元前3世紀-公元3世紀):隸書在秦漢時期發展起,是由小篆演變而來的,適應日常書寫需要。筆劃趨於平直,結構更為簡單和實用。隸書的出現標誌著古文字向近代文字的轉變。

5.草書、行書和楷書(公元3世紀-公元7世紀):草書的出現是為了快速書寫而發展出來的書體,筆劃連綿,簡化了字形。慢慢,就出現行書,介於草書和楷書之間,兼具快速書寫和可讀性,為日常書寫常用。最候,到了漢末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始發展起來的正體書寫形式,字形工整,筆劃分明,成為後來的標準書寫形式。

6.宋體(公元10世紀-公元13世紀):宋代木刻印刷的需求促使宋體字的出現,字形方正,筆劃平直,易於印刷,成為印刷術普及的重要基礎。

7.明清楷書和現代繁體字(公元14世紀-現代):到了明清時期,楷書進一步標準化,成為書寫和印刷的主要字體。到了民國之後,繁體字在台灣、香港和澳門等地持續使用,成為這些地區的正式文字。尤其港澳兩地實施一國兩制, 繁體字就在歷史洪流中在全中國的土地上被好好保育下來。

    其實,綜觀歷史演進,從最早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到商周時期的金文,再到秦漢時期的小篆和隸書,隨著歷史發展,文字結構逐漸簡化和規範化,最終形成了楷書為代表的現代繁體字。這一過程反映了中國文化和書法藝術的演變和發展,也展示了文字在適應社會需求中的不斷改進和創新。所以,無論是就讀中文、歷史、地理、文化人類學等科的學生,儘管從小學的是簡體字,都必須充份掌握繁體字,要不然就不能讀懂歷史典籍。坦率而言,所有書法藝術皆以上述的書體為本,從大篆和小篆,到草書行書楷書等,極少看到用簡體字書寫,可見在歷史文化層面看到繁體字的彌足珍貴。

從漢字六書看到繁體字的獨特不可取代之處

    漢字六書即造字的六種方法,是文字學的重要內容。六書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以下是每種造字法的解釋和具體字例:

1.象形是模仿實物形狀創造的字,直接描繪事物的形態。如日字的形像太陽的形狀,月字形像月亮的形狀;山字形像山的形狀。

2.指事是用符號或簡單的圖形來指示抽象概念。如上字是在一橫線之上加一短線,表示上方。下字是在一橫線之下加一短線,表示下方。

3.會意是把兩個或多個字合在一起,表示新的意思。如明字是由日和月組合,表示光明。休字是由人和木組合,表示人倚靠在樹上休息。又如塵是會意字,即鹿疾走揚起的埃土。可是,簡體字就自創,即小土兩字,勉強可以但就失去塵的會意動態觀感

4.形聲:是由形旁和聲旁組成,形旁表意,聲旁表音。如江字的形旁是氵表示水,聲旁工表示發音。清字的形旁氵表示水,聲旁青表示發音。又如蕭字從草肅聲,即香蒿,後來變成國名及姓氏。簡體字後的蕭就完全消失了成了肖字。肖是會意字,有骨肉相似的意思,即子孫肖似祖父輩的意思。

5.轉注:是同義或相近意義的字互相注釋,這種方法在六書中較難理解。如考和老兩個字在古文字中相互注釋,都有年老的意思。角和觝兩個字在古文字中相互注釋,都有抵觸的意思。

6.假借:是用現成的字借來表示沒有字表示的音或意。如北字原本表示背部的字,後來借來表示方向的北方。

    六書是漢字造字和演變的基礎,通過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等方法,漢字構成了豐富多樣的文字系統。每種方法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應用範圍,這使得漢字既有形象性又有表意性。可是,一旦經過簡化之後,六書的意義與價值可能就流失殆盡了。簡體字於一九五六年誕生,旨為掃文盲而設,簡化的過程也許都可以在網上找到,爭議性不多,這裡就不再贅述。

繁簡之爭值得成為中國語文的重要課堂

    一九九五年,山東濟南工人在修築公路,不料卻發現一座石室墓葬,隨後考古專家介入,根據出土的墓誌銘介紹,發現這是唐朝開國名將秦瓊父親秦愛之墓。這一篇墓誌銘有一句寫作「魏後稱其愈疾」,如果不知道背後典故,也許真以為從前有個叫「魏後」的傢伙說什麼東西能治癒疾病。其實,原文是寫「魏后」,指魏武帝曹操(后,即君王)看到陳琳的檄文,精神大振,彷彿連頭風也治癒。很明顯,這是繁簡轉換的錯誤。簡化字只有「后」這個字,沒有小「後」,電腦一轉換就自動把「后」改「後」,而不懂正體字的中国人看見這句古文,相信絕大多數也無法判斷古人是寫「後」抑或「后」,兩字毫無關係。眾所周知,「后」是個會意字,從從一口,有施令以告四方的意思,後來變成帝君之稱,後來變成帝王的正式配偶。後雖然都是會意字,但從行省(雙人旁),表示道路,後字的右偏旁「是小及紙趾的意思,意指小孩走路步寬短且慢,落在成人之後。看到如此解釋,就知道繁體字博大精深,非輕易簡化就能了事。繁體字中包含的偏旁部首和筆劃較多,能夠更清晰地表達字的意義和來源。例如字的繁體寫作,其中的部首表示愛是發自內心,而簡體字則省去了這一部分。無論是從字的結構與意思都無法說服為何簡體字要省掉中間的」字。

    今天,各種字體的輸入法已經無法證實簡體字比較方便,反而,簡體字會讓中國字的故事、意義與價值慢慢消失。說好中國故事,復興中華文化也許由視繁體字為瑰寶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