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會完成討論《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的專業發展制度》行政法規草案,該法規將於今年九月一日生效,此法適用對象包括公立及私立學校、公共部門及機構的教學人員。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指出,有關評核與培訓關乎教師晉級資格,培訓參與不足將影響教師晉級。所謂的晉級是指教師從第五級升到第一級的頂點,循序漸進的晉升,可能要花上二十幾年的時間,私立學校教師第一級的薪金是同校第六級教師的1.3倍或以上而已。
專業發展活動分兩類,第一類為核心發展活動和一般發展活動、第二類為校本培訓活動和其他實體培訓活動,活動時數須符合法定的百分比。而「專業發展活動」內容則包括:提升教學知能與素養、促進學生成長與輔導學生的能力,以及提升教育行政管理能力等。教青局局長龔志明指出,專業發展活動培訓是教師晉級的其中一個要件,即約為一年三十小時的培訓,若條件不足將影響教師晉級。龔局長說大概一年都有接近二十二萬個人次的培訓小時,準備好給老師去選擇。
一年進修三十個小時就是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制度是指為教師提供持續學習和專業成長機會的系統,旨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專業知識和教育質量。這套制度通常包括多種形式的培訓和發展活動,如工作坊、研討會、課程、課堂觀摩、合作學習和在線學習平台。先進國家地區的中小學教師每年規定的在職培訓時間和其對教師晉升機會的影響因國家和地區而異。美國教師每年大約需要二十到三十小時的專業發展培訓,但各州要求不同。完成規定的培訓是教師評估和晉升的一部分,有助於獲得更高的薪資和職位。英國教師每年需要至少三十小時的持續專業發展(CPD)。定期參與培訓對教師的評估和晉升有正面影響,通常是晉升至高級教師或管理職位的必要條件。德國教師根據聯邦州的規定,一般需要每年參加一定數量的培訓課程,具體時間不一。參加和完成培訓對教師晉升有顯著影響,並且是績效評估的一部分。日本教師每年需要參加約三十到四十小時的在職培訓。參加培訓是教師評估的重要部分,對晉升有積極影響。澳洲教師每年需要完成約二十到一百小時的專業發展活動,根據各州規定不同。完成這些培訓活動是教師職業發展和晉升的重要條件。加拿大教師每年需要參加約二十到四十小時的專業發展培訓,各省要求不同。持續專業發展對教師的評估和晉升有直接影響,有助於提高職業地位和薪酬。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世界趨勢呈現出多樣化和持續性,反映了教育技術進步、教學方法創新和全球化教育需求的變化。其中,澳門政府正努力趕上的是教師科技整合能力,包括在線學習平台、虛擬教室和教育應用程序的使用。教師可以靈活地參與各種線上培訓,獲取全球最佳教學資源,提高技術應用能力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教學需求。資訊科技發達更大力推進個性化教學,教師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培訓內容,提升學習效率和效果,並更好地應對教學挑戰。隨著跨學科學習成為顯學,專業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合作,有助於獲得不同學科和領域的知識和技能,促進教學創新和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推而廣之,教師專業發展越來越注重教師之間的社群學習和合作,建立學習共同體和專業學習社群,通過分享經驗和資源,相互支持和學習,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專業能力。這方面有代表性的國家實施如芬蘭,注重教師自主學習,提供豐富的資源和支持,鼓勵教師參與國際交流和進修;新加坡實施全面的教師專業發展框架,提供豐富的培訓課程和實習機會,強調實踐應用和創新教學。
總結來說,在大多數先進國家,完成規定的在職培訓不僅是法定要求,還對教師的職業發展和晉升機會有直接的影響。持續的專業發展被視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說真的,一年進修三十個小時是輕而易舉的事。
教師專業倫理操守是發展制度的靈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於一九六六年教明示:「教師應被視為一種專門性職業,是一種需要有教師嚴謹地與不斷地研究,以獲得專門知識與特別技能而提供的公共服務;教師對於其所教導之學生的教育與福祉,負起個人與協同的責任感。」所謂專業必須具備以下特質:一、必須運用專門的知識與技能;二、必須經過長期的專門訓練;三、必須強調服務的觀念,而不計較經濟報酬;四、必須享有相當的獨立自主權;五、必須有自律的專業團體與明確的倫理信條;六、必須不斷地在職進修。
教師專業發展制度通常不僅涵蓋教學技能和專業知識,還包括教師的倫理操守。教師的倫理操守是指教師在面對自己、學生、家長、同事、上司、以及社會大眾,在教學與非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的道德和倫理標準,以確保對學生和學校社群的尊重和公平。美國的中小學教師倫理守則和行為準則由各州教育部門制定,並要求教師遵守。這些準則通常包括誠實、尊重、專業行為、保密等方面。學區和學校會通過培訓、工作坊和手冊等方式教育教師相關的倫理規範,教師違反品德操守可能面臨紀律處分,包括警告、停職、甚至撤銷執照。 總體而言,先進國家通過明確的行為準則、定期的培訓和監督機制,以及嚴格的紀律處分來確保教師的品德操守,從而維護教育系統的整體質量和公信力。
澳門特別行政區第3/2012號法律《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第一條第二款訂明:「本法律的目的是提升教學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保障,以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學人員隊伍」,法理上賦予澳門教師專業的保障。不過,倘若從專業倫理的角度,澳門教師可自發性訂定相關的行為規範,其作用有二:一方面對內規範成員的專業表現;另方面對外保護服務對象的權益,進而取得大眾對此職業的肯定。
無論是公校和私校教師應自發性地訂定「教師公約」,以進一步提升其專業規範和專業地位。很可惜,直到今天,除了公職教師協會外,沒有看到由教師組成的專業團體,自然無法制定出恰當的「教師公約」。反觀社會工作領域,根據第5/2019號法律《社會工作者專業資格制度》第十條第一及第二款,《社會工作者倫理工作守則》是根據社會工作領域的核心價值及指導性原則制定,並由倫理規範及工作指引組成,而工作指引內載有社工執業所遵循的原則、責任和義務。根據同法律第七條(七)項及第十條第三款的規定,經社會工作者專業委員會於二零二零年三月五日全體大會通過的《社會工作者倫理工作守則》,
並於二零二零年三月六日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公報》以通告形式公佈。社工領域有社專會及社工倫理守則,教育領域內兩者皆欠奉。
教師倫理操守理應都是專業發展制度的重要組成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倫理操守趨勢體現了對教師職業道德的高度重視,並通過明確的行為準則、持續的倫理培訓和嚴格的監督機制來保障教育質量和學生福祉。綜觀各國,無論由上而下,或者是教育專業團體自發,都明確制定實施倫理準則,涵蓋誠信、尊重、公正、保密、專業責任等方面,提供行為標準,使教師了解並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教育質量和學校文化。近年,許多國家地區都出現教師嚴重違反倫理守則,甚至做出違法行為,於是,持續加強倫理培訓,包括道德哲學、道德判斷、倫理案例分析、情境模擬和討論,使教師能夠不斷更新和深化對倫理問題的理解和應對能力,促進道德判斷和專業決策。再者,學校和教育機構設立監督機制,定期評估教師的行為,確保其遵守倫理準則。在澳門,政府只有透過第42/2022《非高等教育公立學校教師的工作表現評核制度》去評核老師。其實,倫理守則除了保障老師外,更是用來保障學生的基本權益,包括尊重學生隱私、維護學生安全和保障學生公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