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舉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澳門健康城市成立二十周年總結大會暨《健康澳門藍圖》發佈會,明確訂立了二十項具體目標和五十二個評估指標,涵蓋了健康風險因素、精神健康、慢性病、傳染病等範疇。有關精神健康問題,衛生局局長羅奕龍受訪時表示,政府會優化四級聯防機制,在社區上營造關愛的環境,通過不同層面去做健康教育工作,使市民面對壓力情況時可以更加學會如何支援自己的情緒。
羅奕龍致表示,特區政府期望到二○三○年本澳能達致總體目標,即全民健康素養有所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重大慢性病得以控制以及居民生活質量持續改善。「藍圖」又提出三大政策方向,包括關口前移,將干預的關口前移到疾病的病因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治療;第二是資源下沉,一方面通過公私營醫療機構的協作,共同做好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通過與機構、社團、企業和學校的合作,創設有利居民健康的環境;第三是觀念轉變,鼓勵居民從被動變成主動採取措施-預防疾病發生。
健康比財富更重要,特區政府力倡澳門健康藍圖,市民一定舉腳贊成。際此國家成立七十五年,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澳門健康城市成立二十周年,一起說好澳門健康藍圖故事是每一個居民應有之義。故事總有起承轉合,凡是賣座的電影電視劇例必開拍前傳或外傳,也許,特區政府先給市民一個全面的的健康城市二十年回顧傳,如二○○九年到二○一九年,慢性病有60%增長,有80%死於慢性病;每四個十六歲澳門市民就有一個患上高血壓等;亦要把這二十年的成就說好給市民知道。正所謂鑑往知來,才能制定精準政策及相應評估指標。
充分借鏡《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特區政府非常強調《健康澳門藍圖》的制定主要是參照二○一六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世界衛生組織及若干國家的發展藍圖制定而成。所以,關心中國同胞及澳門市民健康的大眾,也許值得瀏覽有關文件,尤其是中央制定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綜觀而言,特區政府的確是根據這份完整詳細的文件去制定澳門的健康藍圖。不過,好像亦有蒼海遺珠,就如第九章,就主打要「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這是非常值得參考運用。
在這一章裡,第一節很鮮明的說:「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實施中醫臨床優勢培育工程,強化中醫藥防治優勢病種研究,加強中西醫結合,提高重大疑難病、危急重症臨床療效。大力發展中醫非藥物療法,使其在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中發揮獨特作用。發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近年,中醫及中西醫結合已經是醫療及基礎保健的發展趨勢。尤其是中醫是我國的文化及醫療瑰寶,從日常的養生、推拿按摩、針炙放血等療法,到精準用藥,都是西醫所欠缺的。
再者,西醫的設施及藥品一向都是佔整個醫療開支的重要且昂貴部份,而傳統中醫,從望聞問切到服食草藥,其開支遠比西醫便宜,但又不失其療效。當特區奉行量入為出,節省公共開支政策,也許,讓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置入相關藍圖也許可以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
第二節主要是發展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服務,「大力傳播中醫藥知識和易於掌握的養生保健技術方法,加強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運用,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從小,我們就聽過上醫治未病,凡是健康藍圖首要任務在預防而治療次之。所以,普及全民上醫治未病的觀念應該是重中之重。官方非常重視健康藍圖由學校做起,換句話說,學校的健康教育理應加入更多中醫及養生的教材,從觀念、中醫常識、養生之道,都大有可為。傳統以來,學校都以儒家文化教導為主,如果說養生,也許老莊及佛學的說法亦非常重要,如果,小孩從小就懂得呼吸、無為、禪修、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等養生想法,對於身心靈的整體健康成長是很有裨益的。再者,「拓展中醫醫院服務領域,為群眾提供中醫健康諮詢評估、干預調理、隨訪管理等治未病服務。」不知道這些重要的評估是否已經列入《健康澳門藍圖》裡,也許都可以跟市民說說看。
在第三節有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亦是很重要。過去,普羅大眾一直誤以為中醫不科學,陳腔濫調。其實,近年澳門致力中醫產業,不斷創新,也許,應該把中醫的創新成果展示在這宏偉的藍圖裡,亦應致力推廣普及教育,豎立端正的中醫養生治病的優秀文化觀念,如此,才能達到「自家健康、自家管理」的目標。
最後,第二章的戰略主題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共享」的概念比《健康澳門藍圖》的「下沉」較積極正面。「關口前移」是國內近年慣用語,用廣東話讀真的很蹺口,但凡蹺口就不容易記住。「預防在先」或者「提前預防」也許比較順口容易記。
高齡化的澳門,全民謹記健康決定因素,每天過好健康生活
根據《澳門人口預測2022-2041》,預計二○二三年老年人口上升至14.2%,步入老齡社會,二○四一年接近超老齡社會的臨界點;同時,據有關資料顯示,二○二二年澳門新生嬰兒出生率處於全球第四低水準。嚴重的老齡少子化問題對社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日益凸顯,澳門如何應對這一嚴峻現實問題?二○二三年澳門步入老齡社會,到了二○三六年長者人口將佔本地人口比例24.7%,每四名本澳居民當中便有一名長者,到二○四一年接近超老齡社會的臨界點時,就更難推展健康藍圖了。
綜觀整個《健康澳門藍圖》,似是沒有把高齡化列入重點考慮。以目前官方的資料,以高血壓為例,患病率已高達26%,知道自己已得了病的知曉率是70%,進行治療的79%,而最不樂觀的是控制率只有50%。須知道,澳門從二○○七年開始全面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涵蓋幼稚教育、小學教育、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各個階段市民。換句話說,目前的長者,受過大學教育的並不多,高中畢業已經很不錯。普及教育水平不足的高齡人士,要能掌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是很困難的,政府相應的長者保健與慢性病的醫療開支仍然是個很沉重的負擔。
從衛生當局提供的健康決定因素的理論,一個人的健康狀況受四個因素影響,遺傳佔30%。筆者查閱資料,發現目前醫學界確認與遺傳有關的癌症分成兩大類,一種是「遺傳性癌症」,發生在少數家族,因為遺傳了某種特定的基因而致癌,但它占所有癌症的罹患比例不到1%;第二種是「家族性癌症」,就是家族成員中有多人罹患一種或多種癌症。家族性癌症可見於多種常見的癌症,這類癌症占全部癌症的5-10%。就算有遺傳因子影響,政府也好,患者或高危人士也好,都應該循其他途徑改善自己的健康。
第二個佔20%的健康決定因素是環境與社會。澳門是個不夜城,都市生活壓力龐大,尤其是學生的學業、職場打工仔、甚至家庭緊張關係,都造成很無形的健康壓力。須知道,身心醫學發達的今天,情緒是佔疾病發生因素的50%。所以,目前,精神醫學更是整個醫療體系中佔比重越來越大的部份。目前,澳門自青少年到長者,自殺率高企不下,環境社會因素是幕後的黑手,但又難以應對。
第三個佔40%的健康決定因素是個人行為,政府能做的很有限,儘可能從社區教育及立法入手,如控煙及限酒。至於健康飲食及堅持運動,政府只能透過大眾體育,或者持續教育津貼幫忙一點。誠如前述,一個人的情緒好壞絕對左右健康的好壞,這又牽涉到市民是否願意學習更多中醫或養生哲學。
第四個健康決定因素是僅佔10%的醫療服務。顯然,政府都很清楚,醫療是最花成本可是成效遠比預防差,所以,大家都應該說好健康澳門藍圖故事,更應該管好自己的健康。
中國人常說,病從口入,在美食非常多樣又吸引的澳門,管不了嘴,百病自然叢生,管得了嘴,健康基本得到保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