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生仔有整體配套支援系統 市民樂意出雞政府出豉油

 


 

    十一月二十三日,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議員建議要提升出生津貼,表示過去曾這樣做,但同期出生率並沒變化,甚不升反降。作為主持教育、社福、文化、體育等範疇的司長,少子化及人口老話的確帶來施政莫大的苦惱,司長慨嘆想來想去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不僅僅是澳門的問題,許多國家地區都推出若乾干具吸引力的計劃,試圖增加出生率,但都功敗垂成。

    關於提升出生津貼,歐陽司長瑜舉出一組「不太理想」數據。二一八年,出生津貼只有1957元,之後增加,至二○二○年已有5418元,即夫婦兩人共可申請可以獲得10,836元。惟是,期間出生率都是同一水平,現在還下降了很多。所以,無法印證增加生津貼可以推動生育、提高出生率。再者,政府由小朋友出生前的母親產檢,到生產出生,再到入托、入學,以及看病等,這些環節基本所要居民付費用不多,鼓勵生育、提升出生率,希望各界可就建言獻策,多給意見。

 

樓價、物價持續高企,工資持續低迷,何來意欲生仔

    的確,澳門是個高福利社會,澳門永久居民每年得現金分享高達一萬元,醫療券六百元,還有其他福利等等。孕婦從產檢到嬰兒出生,政府都提供免費服務,還給予夫婦共一萬元的補貼。嬰兒幾個月大,就可以進托兒所,費用由兩千多到三千多不等,如果能進慈善機構開辦的更是免費。近月有嬰兒在托兒所死亡事件,政府還猶豫不決要不要裝閉路電視,加劇父母對托兒所的安全管理的疑慮。當父母對孩子在托兒所的知情權是零時,更擔心孩子在托兒所內受種種虐待,而無法舉證申訴。三歲的幼兒進入學校,開始享受十五年免費教,就算留級政府仍慷慨付費。可是,學業壓力變成家長的壓力,孩子承受不了還會輕生,許多準備生仔的父母都不寒而慄,怎會放膽生小孩呢?一般市民如果不幸患了危疾,政府還會提供免費公共醫療,可是,澳門醫療質素一直為人詬病,尤其得了重症更憂心得不到精準妥善的治療。長者到了六十五歲,除了得到種種老人金外,還會得到政府免費醫療。可是,弱勢老人非常掛心是否可以善終啊

    要養大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要花多少的心力、腦力及耐力真是難以計算。香港恒生銀行在二○○六年邀請奧運金牌得主「風之后」李麗珊拍廣告,告訴全世界育兒的成本起碼要四百萬元;來到二二二年,恒生銀行的跟進調查算出,今時今日已經加碼至六百萬元。不要以為澳門一定不用六百萬,其實,澳門的物價不比香港低,就算不用六百萬,起碼都要五百萬罷了

    統計暨普查局就業調查結果顯示,二二三年第一季澳勞動人口共37.08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67.9%,就業人數為35.93萬人,本地就業居民為28.12萬人,第一季就業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17,000元(澳門元,下同),按季增加1,400元;從事博彩及博彩仲介業的收入中位數為20,500元、建築業為15,000元。本地就業居民月工作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

    澳門樓價近十年高企十多倍,閒閒地一個四百呎的單位,隨時要四五百萬元。很多未婚打工仔,根本就無法靠自己可以去買樓,何來心情及準備去談婚論嫁。去年,男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持續上升,男性增至30.9歲、女性增至29.2歲,逐年向後挪,晚婚是一個逐年加速的現象。就算有些幸運兒是公職,月入幾萬;又或是父母願意給老本作首期,如果一個雙職工家庭,幸運地兩人收入共34,000元,可能就花了接近一半的錢去供樓,變相已經是樓奴,何來悅樂的心情去造人」。就算很勇敢生,都只能生一個。去年本澳總和生育率(即婦女度過整個生育期可能生育的子女數量)為0.68,新生嬰兒只有4344名,按年減少682名。其中,分娩首胎母親年齡中位數以向後挪到三十一歲。孕婦無力提供天然健康的母乳,而要購入比較有質素的奶粉,加上紙尿片,每個月的開支四千多元。如果是雙職工,請一個外傭月花四千多元,如果進托兒所就要付三千元的費用。之後的開支更不敢想像啊!學許冠傑話齋,問你點敢亂生仔!

    單從成本開支角度衡量,政府送你一封一萬元利是,然後你負責其餘599萬元的育兒成本,未計含辛茹苦、棉乾絮濕、還要擔心孩子成長的種種問題與困擾,真的會讓父母精疲力盡。澳門現在失業率為3.1%,萬一兩公婆其中一個失業,家庭收入減少一大截,要生仔,市民要出雞,政府出豉油,鼓勵生育,政府還要很多具吸引力的政策出台才有指望。

 

看看顧其他國家地區如何鼓勵生育

    全球生育率自七十年代中起,一直以平穩速度逐年下降,去年全球生育率已跌至2.2。一般來說,生育率保持在2.1或以上,該地區的人口才不會縮減甚或有淨增長。然而,澳門不單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出生率更是屢創新低。為此,許多國家都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有些奏效,有些無效。

    南韓早在二○○○年已經集中火力提高全國生育率,可惜事倍功半。數據顯示,南韓新生嬰兒數字每一年都創新低,全國生育率只得0.78,比亞洲其他發達地區如台灣(1)、香港(0.9)、新加坡(1.1)的出生率更低。南韓晚婚情況嚴重,女性平均到三十三歲才初次懷孕。再加上樓價高企、學費昂貴、讀書壓力沉重等因素,讓青年男女更不願意生孩子。

    加拿大及澳洲是目前提供產假最多的國家,生育率起碼比新冠肺炎爆發這兩年微升,當然還有其他優質的福利措施,包括孩子越小,越重視體能性訓練、興趣與藝術類課程,以及基礎生活能力類培訓,而各類考試測驗很少。加拿大提供十八月的產假,雖然生育率有微升,但仍然大不如前。加拿大統計局二○二一年的數據顯示,當年生育率為1.44個孩子,「總生育率」為每名婦女1.7個嬰兒,高於二○二○年的1.59和二○一九年的1.67。澳洲產假是一年,根據澳大利亞統計局資料,二○二○年,生育率創下歷史新低,為1.59,在二二一年提升至1.70,即每名女性生育1.70個嬰兒。

 

市民需要的是更多支持生育的系統配套

    一般政府習慣以提供大筆現金鼓勵生育,這種政策當然必不可少,但很少單獨奏效。誠如前述,生育率低是多因素導致,所以,政府必須提供更多支持的系統,才能說服大家生小孩呢?綜觀諸國推出奏效的增加生育方法,可以歸納為

1.向家長提供可負擔的幼托服務這方面已經做得很不錯,如日本會發放生育獎金和育兒津貼,送小孩進托兒所的開銷政府補助一半。回到澳門,筆者認為資助還是次要,家長最關心是知情權,如果政府立馬所有公私營的托兒所,都必須安裝閉路電視,促使托兒所在受監督下運作,對孩子及托兒所都有保障。甚或,當出現問題時,家長及托兒所都可以具據力爭,還彼此應有的公道。

2.締造靈活彈性及可在家辦公的工作文化許多國家地區都實施傳統的工時制,而不是責任制。可是,隨著資訊發達,人工智能大行其道,其實,許多工種都不必要到現場才能完成,反而應該創造條件,讓員工上班更靈活,時間調度更有彈性,這樣,才能促進生率的提升。舉例如瑞典的友善生育福利政策與社會氛圍是生育率高的重要原因,加諸非常重視婦女工作與家庭的平衡,公私營企業都樂意制定對家庭有利的政策,甚至得到公開褒獎,這些政策近年相當奏效,生育率亦在提高。在南韓,首爾大學的金惠媛發現,當男女雙方可以在家辦公,男士如能承擔更多家任務時,生育率會上升。像來源,GETTY

3.安居樂業才有意願生仔澳門的房屋政策似是面面俱到,實在,為傳統的澳門市民而言,有樓大過天,沒樓沒意欲生仔,這是鐵一般的事實,如果可以居者有其屋,又能樂業,「優生優育、多生多育」,應是指日可待。

 

    毫無疑問,政府津助再吸引,配套再完善,都只能充當出豉油的責任。市民生仔,從冒險懷孕,承受十級產痛生子,到耗盡心力養育成人,都在承擔出雞的職責。要提高生育率,必須官民和衷共濟,才能水到渠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