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是先從被照顧者,獲得充裕的關愛後,慢慢轉變角色成為照顧者,然後,到了人生最後階段,又變回被照顧者。簡單而言,人就是活在被愛與去愛的互動場域中。
電影《桃姐》與《淪落人》都是低成本製作,講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故事,前者是小主人Roger(劉徳華飾)從被照顧者的角色變成照顧者的角色,照顧在他家當了四代傭人桃姐(葉德嫻飾);後者是坐輪椅的主人梁昌榮(黃秋生飾),從被照顧者的角色變成照顧者的角色,去照顧幫打工的菲傭Evelyn (姬素•孔尚治飾)。有趣的是,兩齣電影都講家傭故事,一個是梳起唔嫁的本地家傭,一個是飄洋過海的外地家傭。許鞍華憑《桃姐》奪最佳導演,陳小娟憑《淪落人》拿新晉導演獎;葉德嫻拿最佳女主角獎,黃秋生拿最佳男主角獎。題外話,現實世界裡的葉德嫻及黃秋生都是社運尖兵,無懼影壇惡勢力的「封殺」,甘心情願成為社運青年的照顧者。
照顧者的身心靈及社會處境逐步受到關注,甚至寫成書出版,如有香港社工就寫成有血有淚的《我係社工,搵人輔導下我唔該》。在澳門,社工局亦接納外地研究,積極考慮是否要發放照顧者津貼給家中有特殊需要的弱勢社群。也許,這兩齣戲的主角正在不斷樂意置換對方的角色。
《桃姐》從照顧者老化成被照顧者的角色掙扎
《桃姐》英文片名叫A
Simple Life,就是簡單的生活,簡單的人物關係和簡單的故事。據說,故事改編自監製兼編劇李恩霖的成長經歷,也是因為親歷過像桃姐一般的照顧及關愛,才能編出如斯感人的故事。葉德嫻飾演的桃姐,從少女時代已「梳起」,進入梁家作傭工,照顧老老嫩嫩四代人。由於梁家大部分人已移居海外,只剩下劉德華飾演的大倌Roger留港,桃姐繼續留在梁家,把自己的母愛傾注在Roger身上,也享受與Roger一切起居可以被照顧的生活。
桃姐中風入院後,為了不想耽誤Roger,決定入住老人院,Roger經常到老人院,反過來成為照顧她的人。Roger關愛溫情,支撐著桃姐抵禦晚景的悲涼。有一次,桃姐臨推進手術室前,神父在病榻旁讀《聖經》:「天下萬物都有定時,哭有時,笑有時,生有時,死有時。」桃姐幽了大家一默說:「吃奶嘴有時,進棺材有時。」她對Roger坦言:「我不怕,半截身子都在土裡了,人的命,天注定。神會給我們安排的吧?」最後,桃姐在Roger的照顧中離開人世。
同樣,黃秋生的母親曾因病要坐輪椅,有照護她的經驗,讓他演起來特別傳神。導演陳小娟也透露自己的媽媽也曾因意外而坐上輪椅,揭開《淪落人》幕後的催淚作用。片名《淪落人》靈感來自於白居易《琵琶行》當中的名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導演陳小娟認為這兩句話代表著片中兩位主角共通之處,都是有緣千里能共住,他們都處於人生的谷底,而縱使人生經歷不同,既然有緣相遇就該好好珍惜這段緣份。
昌榮妻與子移民過新生活,因工傷意外半身不遂,要在輪椅上度過餘生。日常起居生活都要靠他人協助。要獨自生活,非得依靠不會講粵語的Evelyn照顧不可。Evelyn為了逃避失敗的婚姻,離鄉別井,來到昌榮家打工。為了生活,Evelyn要面對陌生環境,狹窄生活空間,學懂與昌榮相處,決志做一個稱職的照顧者。為此,必須放棄成為攝影藝術家的理想。
正正大家都是淪落人,在人生低潮中反而能相濡以沫,互相鼓勵。Evelyn告訴昌榮說:「雖然你無法選擇不坐輪椅,但是你可以選擇如何坐在輪椅上。」而昌榮亦從自己拮据的綜援中,調動一筆錢送了一台相機給Evelyn,給她更多的時間空間去拍攝自己的夢想,甚至幫她設計作品集參加比賽。Evelyn終於開個展,好評如潮,真的當起攝影藝術家,而昌榮亦義無反顧,樂意回到自己的老巢,過著被照顧的生活。
科學證實:「照顧者」比「被照顧者」更快樂
現實中,人性非常軟弱,每個人多少都傾向成為被照顧者。理想中,學校與社會都倡議「施比受更有福」,原來,真是有科學證據支持。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具有高度同理心的人更傾向成為「照顧者」,因為,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是主動關懷和協助的能力。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的一篇研究《The
empathic brain: how, when and why?》指出同理心能帶來積極的生理效應:
1.減少壓力:降低血液中皮質醇(俗稱壓力賀爾蒙)和腎上腺素的水平,提高抗壓性。2.幫助情緒調節 :付出與助人是正向思考的過程,若能得到對方感謝反饋,會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前額葉驅動愉悅感受,使人專注於正向情緒中。3.消除倦怠:「付出」並不是件累人的事,給予的過程會增加成就感與掌控感,並促使血清素濃度增加,幫助消除憂鬱和疲倦。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Elizabeth A.Segal告訴我們:「對人慷慨、付出關懷會減少我們專注在自身狀態上的時間 ,停止過度自我放大, 焦慮指數與壓力水平相對也會降低。」她補充說:「同理心就是感受和理解他人的經歷,以深刻而有意義的方式將人們聯繫起來,保持與他人的聯繫是刺激催產素分泌的要素之一,會使我們感到幸福快樂。」
溫馨提示,所有母親從懷孕至照顧嬰兒階段,腦部都會指揮製造摧產素,讓母親更有同理心,更有耐性去照顧新生兒。同樣,當我們樂意去照顧別人時,亦會製造摧產素,甚至是多巴胺,讓人充滿快樂的感覺。當然,在關心別人的同時,千萬別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桃姐》與《淪落人》讓我們看到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是有福的
Evelyn其實係摩登版《桃姐》,為何習慣成為照顧者就品性難移?因為照顧者在過程中享有摧產素及多巴胺的快樂。當然,人都是會累會情緒化的動物,只要過度照顧,抑或是過度被照顧,都讓人有織窒息的感覺。
美國親子心理學Carin Rubenstein寫了一本不朽著作,就是《犧牲不是美德─孩子不需要過度犧牲的母親》(The Sacrificial Mother),提醒我們,無論是照顧者抑或是被照顧者,一旦認定自己是個犧牲者,一份本來真摯單純的關愛關係馬上降格為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
人生中,好好享受成為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罷,亦應視為一份天賜的福分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