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不僅造成全球超過六百萬人死亡,還因為防疫禁足鎖國造成很多商業機構倒閉,許多打工仔失業,當中尤以家庭經濟支柱及中老年人情況更坎坷。所以,當他們長期找不到工作,種種來自四方八面的壓力讓他們喘不過氣,甚至無地自容,造成近年中老年人自殺率高升的重大因素。
司警表示,十一月十八日上午八時許,接獲治安警察局的通知,在路環和諧廣場石排灣某大廈單位內一名六十多歲男子吊頸自殺,送院搶救,要求派員調查。據報導,經調查事主是個長期病患,與家人同住上址,於當天早上約七時五十分自行在單位房間內反鎖木門,家人見狀感到異常,故報警求助。警員到場破門進入房間,發現事主用皮帶打結後掛在上下格床上方位置懷疑吊頸自殺。及後由消防員將事主送往仁伯爵綜合醫院搶救,惟延至昨早約六時不治。
也許,社會對於自殺存在很多誤解與迷思,對於自殺的家人、好友、同窗及同事的負面影響都很少受到重視,值得政府、業界、及社會大眾給予適切的關懷與支援。聯合國將十一月二十一日訂定為「世界問候日」(World
Hello Day),暢議通過溝通而不是暴力來解決衝突。為意欲自殺者,也許一句問候,就能救人一命;給自殺遺族一句問候,也許能產生一定的心靈撫慰。
自殺的十大迷思
其實,一般民眾對於自殺的認知都很片面,如自殺新聞、經炒作的八卦新聞、渲染戲劇等,鮮少會透過學術及心理諮商等正確途徑獲知。所以,道聽塗說的自殺常識也許充滿迷思與誤解。今天,自殺率高企,或許我們的親友群就有企圖自殺者,或是自殺成功者,都產生自殺的遺族,即有密切關係及來往的親友。對自殺的認知由過去遙不可及,已經變成近在咫尺。據此,透過對自殺迷思的了解,可以增進對自殺的認知,甚或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
迷思一:經常說要自殺的人絕不會真的去自殺,他們都是發洩情緒而已,事實上,研究顯示有超過六成自殺的人會公諸於世,如果沒有受到關注,真正動手尋死的機會就大增。
迷思二:想自殺的人都有精神方面的問題。事實上,想自殺的人通常長期壓力超過身心所能負荷,又或是有突發悲劇發生,承受不了都會輕生,不必然是患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才會自殺。
迷思三:和想自殺的人談論自殺會增強其自殺的意欲。事實是,談論自殺並不一定會促使自殺,反而有助於釐清他們自殺的想法。真正導致自殺是親友的冷漠。
迷思四:自殺會遺傳,研究表明,遺傳僅僅是提高個人自殺風險的眾多因素之一,與其他如社會學習因素有關,即使有人自殺的風險很高,也無法準確預測是否與已自殺家長的方式類近。
迷思五:大部分自殺的發生先前沒有徵兆。事實上有八成自殺的人會有遺書、簡訊、錄音、致電、情緒低落、茶飯不思等留下警訊,線索或明或暗。所以,辨識這些警訊及如何應對是人人有責。
迷思六:自殺的人都是決心想死。事實是,不同人用不同的自殺方式都可能顯示其想死的決心,如高樓墮下,一了百了,導致倖存者的內疚;亦有服不足致死份量的藥物,可能以此方式引起關注,逃避痛苦,甚或表示抗議等訊息。
迷思七:自殺者不會尋求醫療協助。據統計,有超過五成試圖自殺的人會於前一個月內就醫;只有一成多曾主動看心理或精神科。所以,仍然有超過一半的企圖自殺者隱藏在家或社區裡,成為計時炸彈。
迷思八:能力強的人比較沒有自殺的意圖。事實上,能力強是多方面的,有的是讀書能力強,但心理韌性弱。所以,不能單靠外觀的優異表現去衡量人的自殺意圖。
迷思九:自殺不成而有所改善的的人意味著危機已經過去。事實上,一天無法解開自殺的根源,治療好有關創傷,短暫的改善無助於後來決心尋死。必須把握黃金改善期,給予恰當的治療。
迷思十:只有專業人員才可以防治自殺。事實上,人人都可以做到聆聽、尊重、接納、陪伴,這些都是幫助自殺者解除當下危機的優良方法。當然,透過專業治療及自癒決心,才能真正擺脫自殺的陰霾。
倖存遺族的關懷
上世紀七十年代,心理學家史奈曼(Edwin S. Shneidman)提出自殺者遺族(Survivor)的觀念,開創「自殺學」的先河。倖存遺族是指自殺者的密切接觸者,因為難以處理所疼愛的人自殺離世,帶著餘悸與悲傷,痛苦地面對生活。史奈曼同時用受害者(Victims)來描述自殺者遺族,他們是被死者棄絕與被社會批判的對象,是自殺後被留在世間隨時被公審判的生存者。原來,相對於疾病或是自然死亡,親友自殺會帶來更沉重的身心靈打擊,難以面對自我質疑、自責、憤怒、無意義等情緒。
史奈曼主張,每一人自殺至少會影響周遭六位親友。澳門自殺人數一直偏高,在疫情正盛的二○二二年,綜合各種暫停、經濟、疾病壓力等,自殺人數較同年上升三分之一,錄得八十宗。即是說,去年的自殺者,其將帶來約五百人的身心靈創傷。
根據統計,遺族自殺的比率相比一般人高三倍,然而,這種關係卻難以歸咎為基因或遺傳,而跟情緒困擾又缺乏出口導致的焦慮憂鬱有關。當自殺遺族無法找到適當的理論說服自己親友為何輕生時,自責就成為唯一可以做的事。遺族可能就生活在我們周遭,我們的沉默和不理解可能會間接把他們推向自殺的深淵。據此,讓他們正確地表達悲傷,放下情緒,扶持他們走出自責的無形枷鎖,好好理解及陪伴他們,幫助他們重新與死者建立友愛的關係,才能與自己和解,生死兩相安。
比「粗口」更難聽的話是「加油」及「節哀順變」
面對試圖輕生的人,大家總是說著「加油」、「明天會更好」、「不要想太多」、「船到橋頭自然直」之類安慰的話語,可是,過多的鼓勵往往造成反效果,使他們變得更加沮喪,而這些本來是用以安慰的話變成比粗口更難聽。這些跟我們的成長歷程及經驗有關。從小到大,我們就在一個總是要努力學習的社會文化中成長,無論是成績優秀,還是成績不好,都會聽到來自父母師長的勸言,就是繼續「加油」,即是說要再加倍努力,卻忽略了人都是有血有肉,需要放鬆、休息及被理解。也許,一句簡單的問候,一直在場的默默陪伴,一個擁抱、一個誠意的微笑、一個握手、一個肩膀的輕拍,或遞上一些食物和飲料充飢,肯定優勝過千言萬語的加油話。
面對患者沮喪的話語,傾聽就好,對處於喪親之痛的人,請別說「請節哀順變」。「節哀」意謂要求哀悼者壓抑自己的悲傷;「順變」,則又是對哀悼者說教,否定了哀悼者必經的哀悼歷程。千萬別說你瞭解他的痛苦,其實,你無法真正瞭解他的痛苦,也難以體會他的痛苦。因為痛苦是很個別的主觀感受,連當事人都難以言喻,何況是一個局外人。再者,請別要喪親遺族盡快走出親人死亡的陰影,這正在暗示憂傷是不積極的態度。請別鼓勵喪親遺族盡快移除亡者的遺物,或做出重大的生活改變,這樣會容易讓對方覺得你在想用切割死者的關係來終止憂傷。亦請別用自己是過來人,或是說能盡快走出憂傷才是正道的方式安慰對方,結果會適得其反。更重要的是,別建議喪親者遺族專注在工作或其他事務來忘記悲傷。愈是想對哀傷速戰速決,愈會在多年後冒出一種莫名的憂鬱,不斷地困擾自殺遺族的日常生活。
別輕視陪伴,是世界上最簡單幫助企圖自殺者及其遺族走過身心靈受傷的路程。當我們能秉持「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陪伴他們走過這一段「苦路」,勝過千言萬語,難以言說的療癒價值會慢慢展現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