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青洲大馬路的某中學三月二十二日下午一時,一名十四歲的女生懷疑在學校墮樓,被發現倒臥於校內操場地面,前額裂傷,右小腿懷疑骨折,左腳擦傷,送院時清醒,情況嚴重,由救護車送往山頂醫院搶救,事故原因有待警方調查。其實,該校另一名女生亦於早前在筷子基墮樓,幸好消防及時張開救生墊救她一命。
翻閱傳媒報導,早於二○二○年十二月二日,一名十五歲初中三女學生早上被發現倒斃在筷子基快意樓對開街道,司警曾接觸死者母親,事發前死者曾與母親因學業問題爭論。同月十二月十一日,一名十六歲男學生疑與父母口角,父母勸導不果目擊他從住所跳樓亡,哭成淚人。○二一年一月底,又是十四歲女中學生在家留下儀遺書墮樓亡。同年九月一日,一名十六歲女中學生在家高處墮下,經送醫院搶救後證實死亡,司警在死者的住所發現遺書。
按一般程序,消防或警察會將自殺事件通知教青局和社工局跟進,而有關當局就會展開個人及團體的輔導,並且呼籲遇上困難的同學要找人幫忙等等,這些跟進舉措都對。可是,正本清源,如果我們真心為孩子的健康成長著想,理應大刀闊斧改革目前的課程,尤其當人工智能,及最新的ChatGPT登場後,澳門傳統的填鴨式教育應該退場,而學校設置的科目亦應該加入更多哲學、心理學及社會學的元素,讓孩子在學校從認識自我,如何與自己相處,又該如何與別人、跟世界建立良好的關係中學會珍愛自己。
學校沒有教從哲學、心理學及社會學認識自我及如何與自己相處
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在聖殿裡就看到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法國思想家蒙田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你自己。可是,打從我們呱呱落地,我們就被逼要學習擁有(to have),從物質到學問,因為如此才能保證我們找到工作,能安定的生活。可是,我們一直忽略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
(to be),這比擁有一大堆身外物更重要。如果說自我有兩面,一面是往外伸展的,就是前述的名利、財富、知識及地位等。另一面是往內心挖掘,就是我是誰?當我們從來都沒有好好學過我是誰時,有一天,當我們碰到自我動搖時,陷於質疑自己的存在價值時,悲劇就隨時發生了。
歐美先進國家,自拿破崙東征西討以來,這位到那裡開戰都不忘讀書的領袖,革新了學校教育,直接把哲學列入基礎教育的正式課程,甚至大學入學考試要哲學科及格才能進大學。這樣的傳統一直影響整個歐美,以奧地利為例,中學生必修哲學及心理學,亦可以選修社會學。為他們而言,這些課程是為了「讓學生去探討生命的意義,並從中得到一些自己人生方向的指標。」奧地利教育部對心理學課程下的定義是:「探討人的行為舉止現象,嘗試了解自己還有自己周遭親友的行為舉止,進而培養學子的同理心。」在新加坡,心理學和社會學是高中的必修課程,學生需要O-level水平考試中通過才能畢業。
通常,哲學與心理學課程都集中教孩子用哲學愛智的方法去認識自己,探索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甚至帶領學生了解人為何會自殺,自殺能解決甚麼問題或不能解決甚麼問題等等。其實,學校教育的最重要任務不是灌輸學生應付考試及謀生的知識,而是如何認識自己。大底而言,歐美國家的哲學及心理學課有關自我認識的課程都集中在三方面:
第一方面是教導學生探討「我如何有效認識自我?」第二方面是教導學生在道德倫理層面思考「我應該做什麼?」第三方面是「我對自己及他人的期望是甚麼?總體而言,自我教育是討論多數人一生中最關心的問題,比如幸福、自由、愛、人生和死亡等的意義,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回答,卻又都此中英數物理化學生物科來得重要。
學校沒有教的壓力光譜與壓力模型
誠如前述,學校的課程其實與生活非常脫節,專為考試及升學而服務,許多在學校學過的知識離開校園就毫無用處。反而,如何面對壓力及應對之道這些非常實用的課程卻被拒諸校門外。
幸好,無論是線上或線下,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都可以學到很多關於應對壓力的課程。總體而言,壓力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良性壓力,就如我們有充份的準備去應付考試或其他比賽,有十足把握,這樣的壓力只會帶來少許激勵作用,甚只滿足感,身體會分泌征服世界的快樂物質多巴胺,可是,要記住這種快樂是建基在滿足外面慾望。也許,多巴胺很受追捧,可是,比多巴胺更能給予我們平靜的快樂元素是血清素,這是一種「維持情緒平穩」的要素。當血清素的量充足時,我們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意義有價值的。相反,若是這個神經傳導介質不足,孤獨感、憂鬱的心情,也就像影子一般死跟著我們。如果我們做了錯事,心裡有罪惡感,很想儘快心情安穩下來,這些都與血清素的存在有關。人能夠分清楚真實或虛妄,是因為血清素的分泌與釋放恰當才能達成的。換言之,當讀書是為了得到獎賞時,我們會得到多巴胺;如果讀書是為了得到內心的滿足感,我們會得到血清素。
第二類是可忍受的壓力,比預期的稍為高一點,荷爾蒙及腎上腺素有點飆升,但最終都能應付得來。其實,來到這一段落壓力光譜,身體已響了輕微的警號,只是我們慣常置之不理。
第三類是毒性壓力,是遠遠超出能應付的,只能採取逃避,但亦可能逃避不了,很多人長期陷於這樣的壓力不自知,於是,會導致專注力下降,人際關係不良,自尊自信持續不足。 耶魯大學醫學院兒科護理學院院長的馬德隆.維桑泰內(Madeline Winters)做過一個非常成功的實驗。實驗中,她給老鼠注射了一定量的癌細胞,然後把老鼠分成三組。她讓一組學會按下控制杆來關掉電擊開關;讓第二組學會無助;而第三組為對照組,心理狀態保持不變。結果,無助組的患癌率是掌控組的兩倍半還多,是對照組的兩倍左右。
今天,芳華正茂的十幾歲年輕人,為何會走上不歸路,是在短暫的人生路不斷地「習得無助」,充滿挫折感,而又很少表露及求助。中國孩子都是含蓄內斂的,如果正常的課堂都可以學到認識自我,接納自我及保護自我,深信自殺率會大大減少。
正式課程學習壓力理論非常實用有價,當一個學生面臨壓力時,會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反應,以應對壓力的影響。以下是中小學生都易懂的基本的壓力理論模型:
一、應對-回避模型:這個模型認為,當學生遇到壓力時,會採取兩種策略,一種是積極應對,即主動解決問題和減輕壓力;另一種是回避,即避免問題和逃避壓力。這兩種策略的選擇通常取決於學生面對壓力源的認知和對應方法的有效性。換言之,從小給學生認識自我,包括應對壓力的能耐是非常重要的,教會學生量力而為、天下沒有大不了的事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緊迫-緩解模型:這個模型認為,壓力是一種從環境對學生的威脅和挑戰,當學生感受到威脅和挑戰時,會產生緊迫的生理和心理反應,當老師能夠協助學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反應就會得到緩解。
三、資源-應對模型:這個模型認為,學生的應對能力取決於可用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如果學校正式課程能提供學生足夠的身心靈社會資源,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應對壓力。問題是我們的學校教育從沒有教學生建立、儲備及使用這些在危難時會救他們一命的資源。
四、程序化模型:這個模型認為,當學生遇到壓力時,會按照固定的程序進行應對。這個程序通常是根據學生過去的經驗和學習所形成的。如果這個程序是有效的,學生就能夠成功地應對壓力。換句話說,著名的瑞士美籍精神病學家和臨床醫生伊莉莎白.庫伯-羅斯(Elizabeth
Kubler-Ross)創立的悲傷的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學說,值得從小就教給學生。其中包括1. 否認/隔離、2. 憤怒、3. 討價還價、4. 沮喪、5. 接受。不是等到有學生面臨生死關頭才學習如何應對悲觀的情緒。
看了多起青少年自殺案,不禁讓人扼腕慨嘆。政府及學校何時才果敢揚棄目前大而無當的離地課程,注入有用的哲學心理社會課程,以促進莘莘學子的心理健康和福祉。
總體而言,哲學、心理及社會等課程不是萬能,但是,今天的沒有這些真的能幫助孩子了解和解決問題的課程就萬萬不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