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日 星期日

當口罩變成一只面具時

 


     

         據官方日前公佈的統計數據,澳門去年十二月底總人口為六十七萬二千八百人,按年減少百分之一點五(一萬四百人)。當中,老年人口(六十五歲及以上)比例按年上升一點一個百分點至百分之十三點三;成年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比例則下跌零點七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七十二點六。老化指數攀升十點七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九十四點四,反映澳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數目進一步接近少年兒童人口數目。去年新生嬰兒共四千三百四十四名,按年減少六百八十二名;出生率下跌至千分之六點四,是一九八五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低位。

        疫情三年,澳門市民戴足口罩三年,按照上述的人口數據算一下,平均每天沒人戴兩個口罩,三年共消耗超過十四億個以上的口罩。一般口罩最外層為紡黏不織布 ,高透氣防潑水及防飛沫;中間層為熔噴不織布,用以過濾空氣病毒、細菌、粉塵、飛沫等;而最內層為水針不織布,吸收汗水、油脂外,柔細纖維讓使用者有良好的配戴體驗。總而言之,除非某些口罩刻意顧及環保,否則,三年來,澳門為了抗疫保命的同時,亦帶來極大的生態環保災難,請問環保局又該如何面對如此嚴竣的反環保議題呢

 

疫情高峰期已過,政府為何仍主導配售口罩?

        日前,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保障口罩和快測供應計劃仍如常進行,目的是為了方便市民及安定民心。在元宇宙生活及工作的羅局長說,數月前受到感染的人群會否同期再受感染?羅奕龍回應,無論是接種疫苗或自然感染,三至六個月後,免疫力將會下降,加上可能出現新的變種,再現高峰是可以預期的。 特區政府到底還滾存多少口罩及相關針藥,普羅市民也許並不太關心,不少市民更關心的是如何儘快消耗家中囤積的口罩,尤其是N95口罩更是堆滿家中的某個角落。

        不知道羅局長指出疫情高峰期還會再現的理據何在,筆者不是醫療專家學者,只從一般常識及專家了解新冠妃肺炎的最新發展。根據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去年九月的表示,新冠大流行的結束應該在今年稍後時間明顯放緩,許多國家已將之視為流感看待。美國喬治城大學衛生健康法教授勞倫斯•戈斯廷Lawrence Gostin)及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法暨人權協調中心主任勞倫斯·高斯廷Lawrence Gostin對美國之音說:新冠仍將在世界範圍內傳播,我們仍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看到(因新冠導致的)住院和死亡,但我確實認為,有理由認為,我們將在二二四新年前看到大流行結束。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全球健康中心主任紀駿輝表示,有效的治療藥物、有效的疫苗和奧密克戎的出現是協助走出疫情的三個重要因素。美洲、歐洲和亞洲很多地區現在已處在一個走向後疫情時代的過渡期,而新增感染還處在高峰的都是過去疫情管控比較嚴格的地方。紀駿輝認為,面對奧密克戎,感染人數增加並非是負面的新聞,因為感染增加可以提高人口的群體免疫,關鍵是要有充足的醫療能量和抗病毒藥物,以及通過疫苗的施打,降低重症和死亡。紀駿輝補充說:這個病毒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會消失的,它會繼續存在。所以我們要學習,不是和平、而是安全地跟它共存,就是也許會感染,但是不會導致重症和死亡,就像流感一樣。我們在心態上,還有在政策上朝這個方向走,我們就是會一步一步走向後疫情時代。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我是非常樂觀,在今年結束之前,全球大部分地區跟國家會走向後疫情。

       自去年底動態清零急煞停後,官方公布,去年死亡人數破三千人,是自一九七年、五十三年以來最高。當中單十二月有七百八十五人亡,今年一月臨時統計也有七百九十八人,兩個月下來較往常死多逾千人。當中,有近一成人死於肺炎,若單以這兩個月與前年同期比較,是死多逾一千一百人,增長百分之二百六十二。

        按目前的情況,政府已取消口罩的政令,只要求在公車或醫院必須配戴口罩,其實此舉澳門比鄰近地區更保守。一天政府依然是驚弓之鳥,一天會繼續配售口罩,澳門繼續成為重抗毒捨環保的落後城市。

 

當口罩變成一只面具時

        根據本地媒體《正報》日前刊出一篇名為《除罩之後》的文章,引用二○二一年美國心理學協會(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已開始提出「除下口罩,壓力漸升」的說法(Mask Off, Anxiety Up),文章指出:「由於戴口罩已成習慣,讓不少人感到有安全感,一時脫下反感不安;而更有甚者,部份青少年更會有一種戴口罩有助自我形象建構的錯誤想法,一但脫下反會出現心理危機。」換句話說,當口罩已經逐漸淡化甚或失去其本有的功能,而仍然人人都戴口罩時,正反映口罩已產生人格面具的社交功能。

         記得由著名演員基利主演的電影《變相怪傑》(The Mask,講述一名小白領在戴上了一個具有超能力的面具後變成超級英雄的經歷。其實,這齣電影是透過著名心理學家容格Carl Gustav Jung提出的人格面具的概念。逤所謂人格面具是指人們公開示人的那一面,目的在於給他人一個好印象,以便得到社會的認可。作為社會一份子,個體要想融入環境、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那就多少得弄清周邊人的期望,瞭解所處環境的規則,這樣才能扮演好與之對應的角色。

  但是若一個人過分沉迷於其所扮演的角色,那就可能出現面具膨脹現象:過分認同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甚至排斥自身人格中的其他部分。現代社會的競爭日益加劇,出於嚴苛的職業要求,很多白領都需要長時間維持自己的面具,佩戴面具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卸下面具的時間,這就可能增加了面具膨脹現象出現的可能性。現代都市人,從小學生到職場打工仔,甚至是官商場合,隨時隨地都要分身扮演符合自身及其他人期望的角色,上述的現象正好說明為何疫情後期,依然有那麼多人繼續戴口罩。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Carl Ranson Rogers提出,人格面具越多,越要不斷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但同時真正的自己可能就會越來越模糊,人本真我就越發被社會期望所掩蓋。

        首先,口罩變成面具可能會影響人們的社交互動方式。根據容格心理學的理論,人格特質對人們的社交互動方式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口罩變成面具對社交互動方式的影響是根據個人的人格特質而有所不同。其次,口罩變成面具可能會影響人們的情感表現和情緒共鳴。容格心理學認為,人格特質對個人情感表現和情緒共鳴的影響也非常重要。比如,情感穩定的人更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情感不穩定的人則更容易受到情緒影響。當人們戴上口罩時,其它人難以觀察到其情感表現,這可能會影響到情緒共鳴的效果。比如,在某些情況下,當一個人感到悲傷或憤怒時,其它人會從他們的臉部表情和身體語言中感受到這種情緒,進而產生情緒共鳴。但是,當人們戴上口罩時,這種情緒共鳴的效果可能會減弱或消失,因為其它人無法觀察到其情感表現。

       最後,口罩變成面具也可能會對個人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產生影響。根據容格心理學的理論,人格特質對個人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也具有重要影響。比如,自我尊重的人更有自信和自尊心,而自我不尊重的人則更容易感到自卑和無力。當人們戴上口罩時,其它人難以觀察到其身份特徵,這可能會影響到個人的自我認同和社會認同。比如,在某些情況下,當人們戴上口罩時,可能會感到自己失去了個人特徵,從而產生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困惑。同時,戴上口罩也可能會產生一種集體認同感,因為大家都在戴口罩,這可能會讓人們更加認同整個社會團體。

       何時,特區官員及仍然堅持戴口罩的市民,果敢卸除這只口罩面具,還原本來的真我生活呢?也許值得大家深思熟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