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 星期五

澳門兒童性侵案激增五成 家校性倫理教育極待加強

 


        三月三日,保安司黃少澤司長在「二零二二年全年罪案統計及執法工作數據簡報會」上指出,去年,對兒童的性侵犯案件有所增加,共廿七宗,則是近四年中數量最多,激增50%。據正報報導,警方分析相關案件,發現兒童性侵案通常是透過社交平台而發生的,當中,同學或同齡朋友間發生性侵或自願發生性行為的情況也佔有一定比例。黃司長續指出,原因可能與疫情下停課或網上授課的情況增多,學生有更多機會使用社交平臺或軟件進行網上交友相關。由於未成年人普遍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導致容易被犯罪分子欺騙和侵害,因此加強未成年人性教育及防罪意識等問題應當值得全社會共同關注。

        兒童性侵害是指兒童被利用來滿足成人或另一位較年長兒童的性需求。侵害的行為可以有很多,包括愛撫、性交、口交、肛交未遂、以物體插、或是強迫兒童觸摸他人或自己的性器官。另外,如強迫兒童看色情刊 物、拍兒童色情照片、以及讓兒童目睹性交等等,都算是兒童性侵害。目前澳門處於資訊發達,但父母於工作,教師都忙教書的時代,防治兒童性侵害刻不容緩。無論是政府又或是民間團體,多年來都努力實施性教育,但是,教育往忘趕不上社會情勢的變遷,性教育知識也許已經很普及,但是,有關性倫理的教育也許極待加強。

 

「性倫理教育」為主,「性智能教育」,「網路防性侵教育」越加逼切

        性教育可分兩類:「性倫理教育」和「性智能教育」。「性倫理教育」包括性的個人操守,如慎獨與尊重別人的性取態與意願;再來是性別倫理關係的建構,從男女不同性別的相處,到尊重不同人的性別看待態度與不歧視;最後是愛與婚姻的承諾持守。「性智能教育」則包括性的生化知識、性行為的實行、技術、受孕與避孕等。不同的倫理觀會影響性的實行與取態,如基督宗教認為人體已內置最沒有入侵性負作用或傷害的自然機制,可以透過女性的排卵週期來奉行自然受孕與避孕方式,是上天賜給人類的恩物。

        孩童的性教育應該以「性倫理教育」為主,加上少許簡要的「性智能教育」,但現在在學校裡的性教育,卻將「道德」、「愛」、「婚姻」排除在教導範圍之外,集中教導「性智能教育」,這樣的性教育為孩童帶來極大的害處,所以我們作父母或學校教育工作者,要學習怎樣去保護孩子,換言之,成人更需要曉得如何對孩童的性教育作合理而適當的行動。當然,成人率先學習好「性倫理教育」和「性智能教育」。

         無可置疑,性知識和性行為對每一個孩子都有巨大的影響。性的誘惑是大的,也是很難避免的,必須要小心處理,因為良好的性行為帶來美滿、歡愉、幸福的人生,錯誤的性行為帶來充滿內疚、不健康、悲慘的人生。誠如保安司長說,許多的性侵的個案都來自在社交平台,又或是將社交平台視做裸聊、援交、甚至兩相情願的性行為的媒介,所以,如何教導孩子善用社交平台進行性教育,以及如何防治網絡上的性侵,這方面既困難,但又必須認真對待。

 

家校合作防治兒童性侵是當務之急

         現代社會「性」已被矮化成是一種中立的工具,沒有好壞可言。須知道,性可以帶來片刻狂喜的經驗,所以認為性行為及時行樂,只要做好避孕就毫無問題,這是非常不負責但被受吹捧的時尚態度;反過來,只有符合「性倫理教育」的道德性行為,才真正是健康良好的。

        由於各種媒體湧現,互聯網普及,正所謂日防夜防,手機的訊息影片最難防,所以,家長必須與小孩建立親和坦誠的關係,讓孩子願意更有透明的跟家長說出自己的性看法,還有線上線下朋友圈關於性的訊息,作好「性倫理教育」和「性智能教育」,甚至與孩子一起討論在實際生活中出現對性的標榜和性暴露,與孩子建構性教育無所不談的空間。

         當然,父母是孩子性教育最早亦是最有說服力的老師,趁孩子尚在幼兒期,就應該教導防止性侵的常識與態度,如儘早教孩子認識身體部位,有那些是私密的,甚至是父母都不能碰觸的;要向孩子保證,他們不會因為告訴爸爸媽媽暢論個人對性的看法而受到責罰;教導孩子如果置身有可能被性侵時該做的求救行動,包括跟孩子約定一個求救「暗號」等等。

         從黑暗到光明》(Darkness to Light 是一家非營利組織,致力幫助成年人防止兒童遭受性虐待,這個機構的工作以建立一個沒有兒童性虐待的世界,讓兒童能夠快樂、健康和安全地成長;與此同時,亦提供防治兒童性侵的教育及輔導資源。在這個平台上,致力推動家長教育,其中,家長必知五步驟的兒童性侵害防治訓練尤為著名且有效。筆者認為,這不僅僅是家長可以做的,學校其實可以從幼稚園到小學都應該幫忙一起做。

        步驟一是了解兒童性侵害美國有研究顯示大概每十個孩子中就有一位孩子在十八歲前曾經遭受過性侵害。在兒童性侵害的受害者中,大概有30%的孩子是被家庭裡的人性侵,40%的孩子是被年紀大的孩子性侵。澳門兒童性侵日趨嚴重,家校理應把這些數據告訴孩子,兒童性侵害並不是一件「不會發生的事情」。很多時候施虐者會很善於掌握孩子的恐懼心理,會告訴孩子「如果你說出來,我就會傷害你的爸爸媽媽」、「不會有人相信你」、「這是我們之間的秘密」、「如果你說出來,你的爸爸媽媽會討厭你」、「這是你的錯」、「我對你這樣是因為我愛你」,又或是誤導無知女孩「你跟我發生性關係才是惟一證明你愛我的方式」等等。面對兒童性侵的禍害,家校與惡勢力形成對抗的角力關係,絕不能輕言退縮或啞忍。

        步驟二是保持警覺有超過80%的兒童性侵害是發生在孩子與成人獨處的時候,而施虐者好大可能是家族裡認識或是信任的人。防治兒童性侵是家長及老師的責任,更是全民的責任。從行政防治角度而言,從事學校、安親班、托兒所、補習、圖書館、有隱蔽角落公園保安等,從業人員都應該要接受兒童性侵害防治訓練,知道如何察覺兒童性侵害、如何通報、以及回應孩子。更徹底的是如香港,已建立從業人員的性檔案,絕不容許有前科者從事密切接觸孩子的工作。

         步驟三是常和孩子談身體自主權與性侵害家長平日就要多和孩子討論身體自主權、甚麼是性侵害、身體哪些部位不該被人碰觸,並且教孩子他們有權利說「不」。身體自主權並不是說說而已,平常也要實踐。譬如說有親戚想要抱孩子時,要先問孩子並徵他們的同意。當孩子表示不想被抱時,家長以及親戚也要尊重孩子,而不是數落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沒有禮貌、小器,被抱一下也不願意。」

        萬一發生性侵害,孩子通常都不敢跟大人說,不敢說的原因有很多,前面已有提及。我們要鼓勵孩子有勇氣說出自己的經歷,就如香港影星方力申的女友Maple Yip勇於公開被韓國韓國攝理教教主鄭明析借宗教為名性侵女信徒的惡行。大人的反應必須積極正面,切忌責備孩子、否認、叫孩子不要亂說話,孩子才會慢慢說,並尋求支持與幫助。

        步驟四是是察覺症狀每個孩子被性侵後表現出來的症狀可能會不一樣,身體可能症狀可能有生殖器官、肛門、嘴巴流血、分泌物、或是疼痛、陰道感染、尿道炎、或是感染性病。至於心理以及行為上可能的症狀有很多,如焦慮或是憂鬱症狀、睡不好、做惡夢、突然對於某些人或某些地方會害怕等,最嚴重的是有自殺傾向或是嘗試自殺、自殘行為等。

         步驟五是適當回應孩子當孩子向你透露被性侵時,表示你是一個孩子值得信賴的大人。率先是大人要保持鎮定,不要情緒化,再來是相信孩子講的話,孩子在講性侵時通常不會說謊;還有就是鼓勵孩子說多一點,當然要尋求輔導或是精神科治療;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保護他們是我們成人的責任,如通報、報警、尋求任何法律協助。

         當今的澳門,性侵陷阱線上線下處處都有,真是防不勝防,從好好愛孩子,跟他們建立親和信任的倫理關係,才是防治性侵害的根本之道。

官民除罩斷捨離

 


         疫情三年,澳門市民戴足口罩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澳門人除了搭巴士或進出醫院仍然要配戴口罩外,可以脫罩,重獲自由。可是,路上行人估算仍然有八成人如常戴口罩,有人說澳門市民已經溫水煮蛙,任由擺佈。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溫水煮蛙」的隱喻,難道青蛙真的那麼傻,連求生的本能都失去,一直呆在溫水鍋裡被煮熟嗎?德國科學家格爾茲做了一個對比實驗:一隻被切除大腦的青蛙,沒能在逐步加熱的水中跳出來;而沒被切除大腦的青蛙,都能從逐漸加熱的水中跳出來。我們再來看一個叫亨滋曼的生物學家做的實驗,他用了九十分鐘,將水溫從攝氏二十一度加熱到三十七點五度,平均每分鐘的升溫速度不到零點二度,在這個過程中沒有青蛙會跳出來。一九九五年,哈佛大學哈佛大學生物系教授道格拉斯.梅爾頓說:「如果你把一隻青蛙放到沸水中,它不會跳出,而會死亡。如果你把它放到冷水中,它會在水變熱之前跳出——它們不會坐以待斃。」溫水是否能煮死青蛙,按常識要看具體的條件,不會有標準答案。中國人說,余人飲水,冷暖自知。雖然,我們必須尊重每一個人是否戴口罩的意願,但是,這股不尋常的社會現象實在亦值得探討。

 

點解還有那麼多人戴口罩呢

        澳門政府已經宣布取消室外強制戴口罩規定,仍有許多市民繼續堅持佩戴口罩,這種現象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並不罕見,例如香港、台灣及內地,這不禁讓人們思考為甚麼有些人堅持戴口罩,而有些人則不戴呢?以下是幾個可能的原因。

1.個人偏好和習慣首先,一個人戴不戴口罩可能會受到其個人偏好和習慣的影響。在病毒三年肆虐的背景下,人們戴口罩是為了避免感染病毒、保持個人衛生,亦有人已將口罩看成衣觀打扮不可或缺的部份。再者,一些人可能會戴口罩以保持自己的私人空間,保持人我的心理距離的媒界,這也是一種個人偏好和習慣的表現。

2.醫療知識和風險認知另一個影響戴口罩的因素是個人的醫療知識和風險認知。對於一些具有醫療常識的市民來說,可能會更加了解病毒傳播的風險和防範措施,因此會更加傾向無時無刻都佩戴口罩。此外,一些人可能會因為自知自己的健康狀況並不理想,又或是年事已高者,越加擔心感染病毒的風險比其它年齡較輕的人高,因此更加傾向戴口罩。另外,一些人可能會考慮到自己的工作場所或社區環境的風險因素,例如醫護人員、教師、院舍服務人員等,他們會更加傾向於佩戴口罩。

3.社會壓力和文化因素社會壓力和文化因素也是影響人們是否戴口罩的重要因素。疫情三年,無論是政府文宣、家庭教養、還是學校教導,都明示暗示佩戴口罩被是尊重他人和保護自己的行為。戴口罩已形成日常的社交規範,即使政府取消了強制戴口罩的規定,人們仍會堅持戴口罩以顯示對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此外,人們可能因為社會壓力而堅持戴口罩,例如在工作場所或公共場合中,即使政府取消了強制戴口罩的規定,看見絕大部份人仍然如常戴口罩,基於群眾壓力,仍會戴口罩以避免被他人指責或者排斥。

4.疫情的不確定性和變化性最後,疫情的不確定性和變化性也是影響人們是否戴口罩的因素之一。特首日前不是明確說疫情還沒有過去,所以不能總結。亦有醫療專業人士說,仍存在下一波疫情到來的風險,所以,為己為人,還是繼續佩戴口罩比較穩妥。甚或,當疫情再次爆發或者疫情風險加劇時,政府可能會重新實行強制戴口罩的規定。因此,一些人可能會繼續戴口罩以應對疫情的不確定性和變異性,以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5.溫水煮蛙效應:如果比方疫情三年是在煮一鍋水,三年來,沒有一個人能跳出這個由慢到熱的鍋,溫水煮蛙效應就能讓澳門市民會自我審查繼續戴口罩。為便利政府全面落實防疫及抗疫,極其量增加為市民詬病的龐大醫療、用品及驗核開支,但就能守住上級要求的動態清零任務。當然,目前已沒有再提這個政治任務,但是,溫水煮蛙的連鎖效應已經充份證明澳門市民是聽教聽話的好市民。

6.用得唔好嘥

    疫情三年,全民驗核酸十幾回,派發抗疫用品多次,許多家庭都被逼囤積自構及政府贈送的口罩,尤其是N95 高規格的口罩,丟又唔係,唔丟難道用做抹地布嗎不少市民認為用得唔好浪費,囤積在家亦佔用地方,這亦是每天有那麼多市民戴口罩上街的其中一個尚算無奈的原因。

 

是時候跟口罩「斷捨離」了

        日本著名「斷捨離」專家山下英子在其名著《斷捨離之術》指出,面對無窮無盡的擁有慾望,然後更要面對很多人都染上的囤積症,比起收納技巧,更重要的是在物資、生活及心靈都必須做到「斷」絕、「捨」棄、脫「離」。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六個要訣

1.只問這項物品對自己來說是不是「必要、適當、舒適」。

2.判斷是否該丟的標準,不是「還能不能用」,而是「現在有沒有在用」。

3.就算沒時間也可以順手整理錢包、臥室的一個角落。

4.習慣「贈送、賣出、捐獻」與資源回收再利用,可以處理的物品就別堆積。

5.自行設定期限,期限內不會用到的物品就處理掉,例如一兩年內不會穿到或用到的物品,就可以全部清理掉。

6.盡量在同一個空間裡面整理物品,不要把客廳的多餘物品堆放到儲藏室,又把儲藏室裡的多餘物品挪到其他地方放。

    其實「斷捨離」很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甚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以及「讓自己感到最愉快也最常用」?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的物品就請淘汰或送人,甚而看做抹地布或抹車布都可以。

  現代都市人多多少少都在家或辦公室堆積不同的用品。可是,處在這種環境中的人,容易被外在堆積的壓迫感影響,人的負能量亦慢慢囤積起來,身心靈都受到負面影響。我們老是被「捨不得」、「太浪費」、「好可惜」等心理因素煎熬,這些問題更需要果斷的「斷捨離」一一掃除。

  「斷捨離」並不是主張簡樸或清貧的生活,而是藉由對久久不用的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正能量生活加分。山下英子建議我們每一個當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如此一來,不僅周圍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帶也會改善我們的心靈面貌,更奇妙的是「斷捨離」是個一旦決心啟動,就會自動向前邁進,不斷良性循環,從身外物到內在自我,都能煥然一新!

        疫情三年,除罩之後,有讀幼稚園及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才真正看到同學及老師的真面目。良好的溝通技巧對所有人都很重要。對於兒童來說,關鍵是讓他們可以與同齡人和成年人互動以滿足他們的需求,小孩往往需要透過成人的面部表情所流露出來的情緒學習如何與對方相處,所謂的察言觀色就是既有語言的交往,更需要表情的交流。缺乏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語氣和上下文意味很容易讓人誤解對方,無論是成人與小孩皆是如此。

        疫情三年,我們因為要保命,要保住健康,才被逼戴上讓人無法辨識面部表情的口罩。疫情已放緩,為了重拾又或是增進人我之間的關係,是果敢對口罩採取「斷捨離」的態度。再者,當我們真的為了個人的長遠健康著想,適當的暴露在有菌的狀態下,比一直躲在與病菌阻隔的口罩後面,那一樣的選擇才是明智,想必大家心中有數。

         別以為除罩只是市民的權利與義務,其實特區政府比市民更要果敢採取除罩「斷捨離」。就如香港,連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都不用佩戴口罩,澳門卻顯得過於保守,予市民猶豫不決及拖泥帶水的觀感。一天不全面取消口罩的規定,一天市民都要繼續陷於溫水煮蛙的殘局裡。       

         溫水是否能煮蛙,也許真的看當事人的覺醒與選擇。樂意邁開「斷捨離」的第一步,請以本來真面目平常心看待一切!

 

是「看見希望而堅持」,還是「堅持才看見希望」?

 


    兒時的娛樂是聽收音機,等到家的經濟改善後,見異思遷,改看電視。逢週六日下午,我連老土到不得了的粵語長片都看。張瑛、張活游、新馬仔、白燕、陳寶珠等的電影,不斷輸出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哲學,就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又或是「苦盡甘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粵語長片的堅持觀確實在我輩身上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可是到了今天,經濟收入與社會福利都比過去好,反而很多人堅持不下去,踏上不歸路。

    粵語長片的「守得雲開見月明」、或是「苦盡甘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換成今天的話語,很可能就是:「不是因為看見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每年有七十多萬人自殺身亡,即每一百例死亡中有一例是自殺身亡,自殺未遂人數是自殺死亡人數的許多倍,自殺是十五到二十九歲人群的第四大死因,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自殺人數佔全球自殺人數的77%。到底,是我們的年輕人自覺沒有希望,所以不再堅持,還是堅持仍然看不到希望呢

 

不想等待的時代已經來臨

    記憶猶新,我輩經歷了很多要耐心等待的磨練,要等父親的收入好轉才能買到電視機,要等很久才有出頭天的日子。進入電腦時代,56K網速的初期,要等幾個小時才能下載一齣電影。可是,資訊科技革命最強大的力量,是大大縮減要等的時間,生活的起居飲食,甚至衣食住行育樂等,都可以在極速滿足需求,換句話說,我們好像已經活在不必等待,又或是等不久的年代,過去講分秒必爭,現在講是毫秒(ms)、微秒(µs)、奈秒(ns)、皮秒(ps)、飛秒(fs)、阿秒(as)、仄秒(zs)之爭的時代。

    不必等又或是等不久大大削弱堅持的能耐,許多次,同孫子去光顧快餐廳,當聽到店員說魚柳包要等一分鐘,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臉色一變,馬上改點立刻就有的餐點。孫女很喜歡一種能立刻滿足三個願望的巧克力,只要剝開包裝紙,就會品嚐到濃郁的巧克力外殼,接著是牛奶風味的巧克力內層,最後是內藏一個充滿驚喜小玩具。

    這一代孩子不乏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為他們而言,希望要馬上實現,為何要等待呢堅持在他們的生活似是大人的事,他們就像溫室小花,抗壓耐勞的心志越來越薄弱,許多家長很可能都不知道,孩子何故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輕生,連自己可能是幫兇都懵然不知。

  

到底有堅持先還是有希望先呢

    如果希望真的那麼值得期待,堅持就是理所當然的代價,但是,為甚麼能堅持的人還是不多呢?是因為過程太苦撐不下去嗎?還是即使堅持到最後果依舊意茫茫,覺得老是找不到岸,又看不到希望,才放棄堅持呢?

    要成就一件事,就以跑馬拉松為例,那怕是世界上最擅長的跑手,都必須承認要堅持,希望才能達成;又或是說充滿希望,才容易堅持。其實,堅持與希望是手段與目標的關係,堅持是過程與手段,希望是目標;又或者說,堅持與希望存在因與果的關係,堅持是希望的先決條件,而希望是堅持的充足理由。

    在堅持到希望的旅途中,我們會碰到很多困難,不是有句勵志話說「方法總比困難多」嗎?許多自殺的研究告訴我們,自殺者的想法剛好相反,他們認定困難多過方法,而且確認那些方法根本解決不了他們的困難,才會動唯有一死的念頭。

    在投入堅持之前甚或在過程中,若能選對了方法,那麼堅持就更能產生希望的價值。但如何選對方法策略才是關鍵所在。因為,正是因為方法可能比困難多,眾多的方法不但讓我們眼花撩亂,更會干擾我們做正確的決定。要做到「堅持才看見希望」,意味著要忽略沒用的方法,而又能精準找對了方法,希望才會逼近眼前。

 

堅持與希望可能是一體兩面的價值觀

    美國哲學家阿德理安娜馬田Adrienne M. Martin)在《我們如何希望──一門道德心理學》(How We HopeA Moral Psychology)一書中說「希望是對目標的欲求,以及對有可能但並不確定目標的信念的結合。」簡單而言,希望就是欲求與信念的結合。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希望是期待的愉悅,亞里士多德將希望結合到道德要求上,他批評絕望的人是個膽小鬼,因為害怕失敗;相反,勇敢的人充滿自信,對未來總是抱有希望。到了中世紀,經院大神學家聖多瑪斯說「世界有兩種希望,一是平常的希望,一是神學的希望,前者是現世的及激情的短暫欲求。神學的希望是永恆及永生的。」於是,希望就越來越跟宗教扯上關係,現世的希望未能達到不重要,重要的是按良知良能生活,就算遭受迫害,只要能換取永恆的希望都在所不計。

    中世紀後,西方進入文藝復興時期,許多想法都從神學下降到用人本的角度去思考。德國哲學家康德將希望、品德與幸福結合在一起。他常說「我能知道甚麼?我應該做甚麼?我可以希望甚麼?」我能知道甚麼是透過真實的生活歷練得出來的見識,如說謊讓人不安,誠實讓人心安。那麼,累積了很多不安與心安的經歷,會總結出我應該多做心安的事,避免做不安的事。慢慢,我不但希望自己能成為誠實而得快樂幸福的人,更希望能讓其他人透過誠實的生活獲得幸福快樂,而要練就幸福的功夫,非刻苦堅持與抱有希望不可。

    事實,每一個人都有過堅持的經歷與體會,都知道每堅持多一分,希望就多一分。所以,不是堅持到最後才看到希望,而是邊堅持邊看到希望,就等於越是堅持往前跑,越是知道會靠近終點。

 

堅持有機會看到希望,但不能強求一定會達成希望

    有人把堅持看待成一種道德律令,是一種自我約束,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他們會有持「不是看見希望而堅持」的信念,果真如此,堅持亦不一定能換來確切的希望。

    堅持與希望是是個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從低到高的歷練過程。記得讀教育碩士時,教學基本原理課的導師在課堂上講了一個摘蘋果理論,頗符合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小孩摘蘋果為例,輕而摘到的蘋果也許不會好好珍惜,但是,長在樹頂的蘋果一定無人問津,那些能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蘋果,會讓人加倍珍愛。同樣,當堅持與希望之間處於遙遙無期的狀態,怎可以苛求要堅持下去哪呢其實,看到希望才堅持也是有現實意義與價值的,因為,希望可以給予我們勇於邁進的勇氣與動力。反過來說,要是在沒有任何一絲希望的情況下仍然要堅持就是執迷不悟了。

    所謂堅持了才看到希望」也許可以教育我們,如果目標正確而且可以被看見,只要努力不懈,就能達成目標。記得小時候讀過李白鐵柱磨成針的故事,當然,堅持到底一定可以看到美境在前以及鐵針一根,可是,要一個稚齡小孩練就頑強的堅持鬥志而要求他去做鐵柱磨針,也許沒有必要。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必要付出這樣的堅持,我們要當一個聰明人,就不要做精神可嘉,但行為愚蠢的傻事,除非真的沒有其他出路。果真要做愚公移山」如此不可能的任務,亦可能等待孩子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才去要求吧

    話說回來,儒家文化教導我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怎樣才算是盲目的堅持,怎樣才算是有高瞻遠矚的能耐,就要靠從小給予孩子有價值的堅持與等待教育了。

    記得曾經讀過一段金句說「按照真理的指示去努力追求,也許最後得到的,不是開始預想的,可是一定比預想的更豐盛。」堅持不一定能達成希望,但聰明地堅持,定能喜出望外。

因「教」施「材」疑無路 因「材」施「教」又一村

 


         澳門又有家暴案鬧上法庭。據了解, 一名男子涉嫌受不了只有一歲多女兒哭鬧,拳打女兒臉部和後枕,引致她受傷流血,不幸之大幸,懷孕妻子和母親及時制止並報警,司警調查得知涉案男子,得悉嫌疑人曾多次拳打懷孕妻子及女兒,將他拘控。據澳門現行法律,一旦罪成,可處以八年徒刑。

         翻閱過往的家暴案,施暴者通常因為孩子難以管教,不聽話,不受教,經多次勸導,責罰無效,苦無辦法之下動手。當社工或警方遇上與孩子發生衝突時而要介入時,通常都會持兩個不同的觀點,一是父母不懂得管教孩子,二是孩子太頑皮。或許是我們過度因循這樣的教養思維,忽略了孩子的天性,誤判以為打罵懲治就可以改變孩子,誰知道,真正要改變的是我們要對孩子的天性有科學的認識,才能夠給予恰當的教導。

 

從因材造桶聯想到先因材後施教

         我家浴室有個香柏木造的浴桶,據裝修木工師傅說香柏木質堅硬、紋理細膩、密度高、耐腐蝕,含脂量適中,用上十幾二十年絕對沒有問題。師傅當年所言非虛,我家的沐浴水桶使用十多年,光澤明亮,木質絲毫無損,應該可以用到百年歸老。

         簡單而言,要不是香柏木,而是換成其它品質的木材,可能三幾個月就發霉破洞。同樣的道理,孔子兩千多年前就很明智的倡議,教育必須因材施教。換句話說,教育要照顧個別差異,差異首先是指每一個學生先天潛質,即是孩子的天賦基因密碼。
         孔子其實從未真正說過因材施教這四個字,只是在論語很多篇章,都記載了孔子因材施教的事跡。在論語先進篇中,就記載了孔子跟三個學生的對談。子路問老師說,如果聽到正確的教導就要馬上實行動嗎,孔子說有父兄在,怎能不先聽他們的意見就行動呢?孔子另一個弟子冉有問了同樣的問題,孔子說卻說馬上去做。於是,引來另一個弟子公西華好奇問:「子路問就要先徵求父兄的意見,冉求問你就立馬上做,我糊塗了。孔子說:「冉求性格過於謹慎,平日行事總往後退縮,所以我給他壯膽,推他一把;子路一向膽子大,容易莽撞,所以我要拉他一把。

        再舉一個例子,孔子有一個超齡學生子貢,是個發財想立品的富翁。有一天,子游問孝,子貢亦在場,同門師兄弟都知道子貢非常孝順,買了大的庭園,僱了很多奴婢,天天吃山珍海錯。所以,眾弟子都屏息以待老師的回答。沒想到,孔子不但沒有表揚子貢,還暗諷他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子貢聽了,百般滋味在心頭,不敢搭嘴,內心羞愧,但亦由衷地感謝老師點醒了自己該如何孝順母親。

        其實,因材施教語出清代鄭觀應的《盛世危言》:別類分門,因材施教」。教育者根據受教者的天賦、潛能及個性,選擇適合的教材與教法進行教育。問題是就算同一個學生,不同的教師都會用不同的教法。過去,我們只把因材施教看成是一個崇高的教育理想,甚或只是一個招生的手法。幾時,我們的學校教育真的從教師中心、教材中心,往學生中心去呢如果我們真的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教材、教法及學生都是教育成敗的關鍵,而教師及學生的天賦與個性實在是整個教育成敗關鍵。 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正判孩子的天賦與個性就能培養人才,錯判孩子的天賦與個性就埋沒了人才。

 

因材施教首要是科學認識孩子的天賦密碼

        學校最可怕的地方是表面上高唱因材施教,實際上是徹底奉行兒童白紙論的教育萬能說。換句話說,家長及學校從未認真放下身段問小孩他們真正的教育需求是甚麼,就設置好所有的標準課程及統一的教法,公平一致的考核。舉一個比方說,澳門許多學校中午都提供午膳,但就要全校學生吃同樣的菜,難道午膳就不必考慮因材施食的需要嗎學校一定會說不應該縱容孩子挑食,只要學校提供的午餐符合孩子的健康需要就沒問題。其實,很多學校亦是用統一標準的思維模式教育學生。

         孔子根據每個人的氣質將學生分為四類,即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每個人的智力水準不一樣,因此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當代最權威的行為遺傳學家艾瑞克.特海(Eric Turkheimer)提出兩條最著名的遺傳法則,一是所有人類的行為特徵都具有遺傳性,二是在同一家庭長大所得到的影響,比基因的影響還小。如果大家有留意那些同卵雙生,但後來失散的孩子,長大後,性格、嗜好、伴侶的姓名特徵竟然都很類同,就知道我們身體裝置著一個神秘且讓人著迷的基因,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天賦密碼。

         丹妮爾迪克Danielle Dick,Ph.D)是著名的教養專家,在她的新著《天賦密碼:從基因科學了解孩子天生優勢,實踐「順性教養」的必讀聖經》(

The Child Code: Understanding Your Child’s Unique Nature for Happier, More Effective Parenting一書中,簡要地把天賦密碼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外向型因子,第二類是內向型因子,第三類是自律型因子。望文生義,可是,每一類又可以細分不同程度的特徵。與此同時,別忘了父母及教師都有自己的天賦密碼,這些交互作用,就產生千差萬別的教育,亦教出不同性格與能力的孩子。

        研究嬰兒氣質的學者 Alexander Thomas Stella Chess 將氣質分為九類,分別為::1.活動量 2.規律性 3. 適應性 4.趨避性 5.反應強度 6.主導情緒 7. 堅持度 8.分心度 9.敏感度,這 九個向度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每人不同;因而組成獨一無二的個體。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輩通常有三五個兄弟姊妹,大家都在同一個家家庭及被同一的父母教養,雖然父母總會偏心,但在同一家的「出品」理應差不多,但實際上,有的較內向,而有非常外向,都證明天賦密碼的存在及不容輕視。

       基因會影響我們對發生在身上的事情的回應方式,都受到每一孩子的獨一無二基因所驅動。研究天賦密碼的專家說,孩子天賦與後天栽培各約佔一半,即是說,家庭教養與學校教育都可以因著孩子的個性給予恰當或微調的教育,切勿強求按照自己的期望去改變孩子,這都是徒勞無功,一廂情願。

 

因材施教是家校合作開發個性的工程

        教育不是把一疊疊教材強塞進學生的腦袋了事,材是因,教是果,施教必須要因材,要順著不同學生的天賦密碼去施教。教師要透過日常的教學與課後的搜集資料與情報,瞭解學生的天賦密碼,包括個性、長短處、優缺點、學習具體表現、與其他師生同學的人際交往狀況;教師可以採取具體的措施,如實施分層備課、分層教學、靈活使用教法、分層提問、分層佈置作業、個別輔導、關注特殊學生等,才能實際透過個別化教學,去幫助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對於較主動學習的外向型學生進行拔高教學,對於較內向學習慢的學生只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對於非常自律的學生給予更放手的自我學習教學。

         因材施教能促進學生發展的多樣性,培養孩子成為肯定自我的個體,亦幫助他們成為不同領域的人才。因材施教既要揚長,還要補短。誠如前述,每個學生的基因差異既是他們的優勢,也可能是弱勢,換言之,學生的學習風格既有利於學習,也可能同時妨礙另類學習,採用與學習風格配對的教學對策,可使學生學得更快、更多、更好。正如《禮記學記》中所說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誠如本文一開始引說的新聞個案,如果是外向型的父母碰上內向性的孩子,就可能衝突頻仍,父母會依仗其權威,漠視孩子的天賦密碼,就會發生家暴。再者,聊天機器人ChatGPT面世,更加速傳統填鴨式教育走向末路,  」即將走入歷史,  」才是教育的正道。  

 

難以應對ChatGPT時代對學校教育的龐大衝擊

 


   

    美國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第三代推出以來,短短兩個多月,用戶數飆破一億人,掀起全球AI(人工智慧)熱潮。只要你發出問題,無論是多麼低能,又或是多麼複雜,甚只把一堆大纜都扯唔埋的詞彙,它都能夠順理成章地寫成書信、論文、甚至詩詞與歌曲。

    有人問ChatGPT到底有雞先還是有蛋先,得到的回答是「這是一個著名的哲學問題,也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先有雞,因為雞是由一對特定的父母通過生殖過程產生的,而蛋則是由雞產生的。而有人則認為是先有蛋,因為他們認為蛋是孵化雞的前提,而雞則是後續產生的。不管哪一種說法最終是正確的,它們都提醒我們要思考先因和後果的相互後關係。」再者,透過其它的AI軟件,還能做到指定的真人發聲,可以是名嘴黃子華都可以。

    據說,ChatGPT是第四次工業革命,更是顛覆自喬布斯創設IPone、蓋茨的微軟、朱克伯格的fackbook等網絡革命,甚至已經能夠通過圖靈測試,讓人無法辨識是真人還是機器人在發佈訊息。筆者常期從事教育工作,深信ChatGPT對教育產生史無前例且難以承受的衝擊。

 

幾近無所不能的ChatGPT

    從本質上來說,ChatGPT是一個語言生成模型,是經過多次反覆運算,仿照人類的深度神經網路方式進行類近的思考,自然人單方提問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GPT全稱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預訓練轉換器。生成式人工智慧須要用戶輸入書面提示,可能是幾秒鐘,或半分鐘左右,就能接收由人工智慧生成的類似人類的新文本或圖像和視頻。誠如前述,用戶的要求ChatGPT可以產生類似人類的反應,從仿寫莎士比亞的詩歌到金庸武俠小說的風格,都能做到很神似。ChatGPT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且越來越受歡迎,是因為它能夠記錄使用者在一個執行程序中的早期資訊的上下文,並在不斷自我學習後,產生越來越優質的回應。

    也許,大家聽過圖靈測試Turing Test),這 是由電腦之父圖靈提出,這項測試的主要目的在於去 判斷一台機器是否具有跟人類同等的智能」。測試的方法是就由一個中立的觀察者做裁判,對兩個觀察對象機器A以及人類B去進行測試,若在測試結束後,裁判無法辨別何者是人類,何者是機器,那就代表 通過了測試。這項測試不斷優化後,成為了現在設計人工智慧最重要參考準則。

    ChatGPT除日常對話外,只要你提出合理的問題,又或是明確的指令,ChatGPT都能使命必達,亦已通過圖靈測試。最讓司法界恨之入骨的是,ChatGPT能仿製證據,包括看起來很陳舊的文件、發黃的照片,甚至某人的遺言等等。總的來說,ChatGPT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皆無所不能。說真的,它是傳統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產物,有刺激然後有反應,但其實中間的過程,不會像人類會思考、會感慨、甚至會猶豫,所以,才能有如此驚人的速度完成指令,真的做到不假思索,要完成過去幾十年才能運算的難題,易如反掌就做到了。

 

ChatGPT是從資料到自然人思考的演化歷程

    最早的電腦,就是幫助人類在搜尋資料Data)帶來很大的方便,而且速度遠遠比人腦快。慢慢,人類使用電腦將零散的資料組合成一大堆帶有少許相關性的資訊Information。隨著電腦模仿人腦的神經學習能力越來越強,電腦慢慢予人的感官是能形成知識Knowledge。今天,隨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技術一日千里,機器人學習越來越像人的學習。

    傳統以來,所謂的資料,就是單純指一項事實或紀錄,可能是一本書、一首歌、一個自然現象之類的,等到人們接觸過資料後,並以他人可以理解的形式來進行傳達時,那時資料就變成了資訊,也就是說用來表達資料的就是資訊,而若是接觸到資料或資訊的人能夠去理解並且應用其內容,就能內化成個人的知識。而最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是,ChatGPT是顛覆性的創造,變成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即機器人已經可以理解從外界接受到的語言資訊並能夠轉換成有意義的知識,且可以在一問一答的互動中短時間精進。另一方面,ChatGPT更能夠隨機隨著問問題的人的喜好做知識表達Knowledge Representation,即是說同時將資料、資訊、知識匯總成獨一無二的回答。同一個問題,同一個人,不同時間;又或是不同的,不同的時間,都能做出不同的答案,那麼,就無從判斷誰抄誰,絕不會出現依樣畫葫蘆,又或是鸚鵡學舌的低能表現。

 

難以應對ChatGPT時代對學校教育的龐大衝擊

    ChatGPT面世不久,已吸引全世界的媒體關注與報導,相關調查顯示,美國89%的大學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業,解答考試目,甚至用來寫報告、代寫論文等,香港大學率先宣佈禁止使用ChatGPT。最讓人頭痛的是校方或教師無從辨識功課是學生本人做的還是聊天機器人幹的好事。雖然多所世界名牌大學紛紛表示禁用ChatGPT的新聞,認為ChatGPT將顛覆學校的教育職志與功能。  

    雖然,仍然很多人持樂觀的態度看待ChatGPT,認為都是人發明的產物,很依賴於語言資料庫,是模仿人們語言習慣的智慧模型,它並不能自主創新,更不可能替代教師的教育情懷與功能。

    ChatGPT會給教育帶來什麼影響和挑戰?有人認為是顛覆性的,這種顛覆性是什麼?但亦有人認為ChatGPT可以作為一種教育工具,幫助學生更快地獲取資訊,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快地回答學生的問題。可能有一天,ChatGPT可能代替老師設計為學生度身訂造合適的課程,使得課堂教學、課外輔導和考試評估等方面都發生變化,損害老師的權力和地位,弱學生對老師的激情與關注,有可能砸了吃老本老師的鐵飯碗,甚至學校的權威及固有教育任務起了激烈的變遷。也許不久的將來,它甚至可以影響到教育的內容和目的,對傳統教育模式造成史無前例的衝擊。

    澳門的學校教育,其實含教育質量不高,說真是一個人才選拔鬥獸場。學校為了迎合家長及社會的需要,一定以應試為定位,以升學為目標,至於孩子學了甚麼,是否學得快樂,是否日進於德,他們都不關心。我們的學校教育,過於偏向選拔,學校及補習中心往往太專注於解命題的技巧,而忽視了定義命題本身,及其對學生帶來的學習意義與價值,尤其在提升理性批判能力。說真要解題, ChatGPT比誰都寫得好。要是澳門學校教育仍然充斥大量無意義填鴨,然後再進行無意義的選拔,是絕定承受不了ChatGPT對學校教育的衝擊。

 

善問與善待學生是學校教育面對ChatGPT衝擊的最強回應

    要填鴨學生,ChatGPT幾秒鐘就做到。中國經典教育古文《禮記.學記》早就痛斥「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我們不是一向強調教育不是給「魚」,而是「授漁具體而言,當前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利用、製造和創造工具所需的知識、能力和人格等綜合素質。首先,教育的核心價值在於發展學生善問的能力。能善問,ChatGPT瞬間奉上答案。

    《禮記.學記》說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後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ChatGPT嚴格來說,只是一個知識寶庫,要懂得善問才能打開這座知識寶庫。所以,必須馬上揚棄填鴨式教育,帶領學生學習思考,學習問好的問題。學從問來,學不再從不斷練習得來。

    學生認知發展的主要途徑是學校教育,主要表現是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ChatGPT雖然能快速提供問題答案,但它不能提供學生認識問題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和相互聯繫等系統知識。換言之,其並不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概念,以及判斷和推理等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中的批判性思維尤為重要,僅利用ChatGPT學習而言,需要辨別答案正確與否。

    俄國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很多教師都僅僅熱愛教育,我們只能稱他們為經師,一個教師如能把熱愛事業和熱愛學生相整合,我們會稱他為人師,甚至是善師。ChatGPT可以給學生無窮盡的滋養心靈的美文,可是,就不能有血有肉的關懷每一個學生,這亦是今天教師最強大的教育優勢。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