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娛樂是聽收音機,等到家的經濟改善後,見異思遷,改看電視。逢週六日下午,我連老土到不得了的粵語長片都看。張瑛、張活游、新馬仔、白燕、陳寶珠等的電影,不斷輸出一個很重要的人生哲學,就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又或是「苦盡甘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粵語長片的堅持觀確實在我輩身上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可是到了今天,經濟收入與社會福利都比過去好,反而很多人堅持不下去,踏上不歸路。
粵語長片的「守得雲開見月明」、或是「苦盡甘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換成今天的話語,很可能就是:「不是因為看見希望而堅持,而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每年有七十多萬人自殺身亡,即每一百例死亡中有一例是自殺身亡,自殺未遂人數是自殺死亡人數的許多倍,自殺是十五到二十九歲人群的第四大死因,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自殺人數佔全球自殺人數的77%。到底,是我們的年輕人自覺沒有希望,所以不再堅持,還是堅持仍然看不到希望呢?
不想等待的時代已經來臨
記憶猶新,我輩經歷了很多要耐心等待的磨練,要等父親的收入好轉才能買到電視機,要等很久才有出頭天的日子。進入電腦時代,56K網速的初期,要等幾個小時才能下載一齣電影。可是,資訊科技革命最強大的力量,是大大縮減要等的時間,生活的起居飲食,甚至衣食住行育樂等,都可以在極速滿足需求,換句話說,我們好像已經活在不必等待,又或是等不久的年代,過去講分秒必爭,現在講是毫秒(ms)、微秒(µs)、奈秒(ns)、皮秒(ps)、飛秒(fs)、阿秒(as)、仄秒(zs)之爭的時代。
不必等又或是等不久大大削弱堅持的能耐,許多次,同孫子去光顧快餐廳,當聽到店員說魚柳包要等一分鐘,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臉色一變,馬上改點立刻就有的餐點。孫女很喜歡一種能立刻滿足三個願望的巧克力,只要剝開包裝紙,就會品嚐到濃郁的巧克力外殼,接著是牛奶風味的巧克力內層,最後是內藏一個充滿驚喜小玩具。
這一代孩子不乏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為他們而言,希望要馬上實現,為何要等待呢?堅持在他們的生活似是大人的事,他們就像溫室小花,抗壓耐勞的心志越來越薄弱,許多家長很可能都不知道,孩子何故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輕生,連自己可能是幫兇都懵然不知。
到底有堅持先還是有希望先呢?
如果希望真的那麼值得期待,堅持就是理所當然的代價,但是,為甚麼能堅持的人還是不多呢?是因為過程太苦撐不下去嗎?還是即使堅持到最後果依舊意茫茫,覺得老是找不到岸,又看不到希望,才放棄堅持呢?
要成就一件事,就以跑馬拉松為例,那怕是世界上最擅長的跑手,都必須承認要堅持,希望才能達成;又或是說充滿希望,才容易堅持。其實,堅持與希望是手段與目標的關係,堅持是過程與手段,希望是目標;又或者說,堅持與希望存在因與果的關係,堅持是希望的先決條件,而希望是堅持的充足理由。
在堅持到希望的旅途中,我們會碰到很多困難,不是有句勵志話說:「方法總比困難多」嗎?許多自殺的研究告訴我們,自殺者的想法剛好相反,他們認定困難多過方法,而且確認那些方法根本解決不了他們的困難,才會動唯有一死的念頭。
在投入堅持之前甚或在過程中,若能選對了方法,那麼堅持就更能產生希望的價值。但如何選對方法策略才是關鍵所在。因為,正是因為方法可能比困難多,眾多的方法不但讓我們眼花撩亂,更會干擾我們做正確的決定。要做到「堅持才看見希望」,意味著要忽略沒用的方法,而又能精準找對了方法,希望才會逼近眼前。
堅持與希望可能是一體兩面的價值觀
美國哲學家阿德理安娜.馬田(Adrienne M. Martin)在《我們如何希望──一門道德心理學》(How
We Hope:A Moral Psychology)一書中說:「希望是對目標的欲求,以及對有可能但並不確定目標的信念的結合。」簡單而言,希望就是欲求與信念的結合。
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希望是期待的愉悅,亞里士多德將希望結合到道德要求上,他批評絕望的人是個膽小鬼,因為害怕失敗;相反,勇敢的人充滿自信,對未來總是抱有希望。到了中世紀,經院大神學家聖多瑪斯說:「世界有兩種希望,一是平常的希望,一是神學的希望,前者是現世的及激情的短暫欲求。神學的希望是永恆及永生的。」於是,希望就越來越跟宗教扯上關係,現世的希望未能達到不重要,重要的是按良知良能生活,就算遭受迫害,只要能換取永恆的希望都在所不計。
中世紀後,西方進入文藝復興時期,許多想法都從神學下降到用人本的角度去思考。德國哲學家康德將希望、品德與幸福結合在一起。他常說:「我能知道甚麼?我應該做甚麼?我可以希望甚麼?」我能知道甚麼是透過真實的生活歷練得出來的見識,如說謊讓人不安,誠實讓人心安。那麼,累積了很多不安與心安的經歷,會總結出我應該多做心安的事,避免做不安的事。慢慢,我不但希望自己能成為誠實而得快樂幸福的人,更希望能讓其他人透過誠實的生活獲得幸福快樂,而要練就幸福的功夫,非刻苦堅持與抱有希望不可。
事實,每一個人都有過堅持的經歷與體會,都知道每堅持多一分,希望就多一分。所以,不是堅持到最後才看到希望,而是邊堅持邊看到希望,就等於越是堅持往前跑,越是知道會靠近終點。
堅持有機會看到希望,但不能強求一定會達成希望
有人把堅持看待成一種道德律令,是一種自我約束,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到底,他們會有持「不是看見希望而堅持」的信念,果真如此,堅持亦不一定能換來確切的希望。
堅持與希望是是個從簡單到複雜、從易到難、從低到高的歷練過程。記得讀教育碩士時,教學基本原理課的導師在課堂上講了一個摘蘋果理論,頗符合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小孩摘蘋果為例,輕而摘到的蘋果也許不會好好珍惜,但是,長在樹頂的蘋果一定無人問津,那些能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蘋果,會讓人加倍珍愛。同樣,當堅持與希望之間處於遙遙無期的狀態,怎可以苛求要堅持下去哪呢?其實,看到希望才堅持也是有現實意義與價值的,因為,希望可以給予我們勇於邁進的勇氣與動力。反過來說,要是在沒有任何一絲希望的情況下仍然要堅持就是執迷不悟了。
所謂「堅持了才看到希望」也許可以教育我們,如果目標正確而且可以被看見,只要努力不懈,就能達成目標。記得小時候讀過李白「鐵柱磨成針」的故事,當然,堅持到底一定可以看到美境在前以及鐵針一根,可是,要一個稚齡小孩練就頑強的堅持鬥志而要求他去做鐵柱磨針,也許沒有必要。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必要付出這樣的堅持,我們要當一個聰明人,就不要做精神可嘉,但行為愚蠢的傻事,除非真的沒有其他出路。果真要做「愚公移山」如此不可能的任務,亦可能等待孩子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才去要求吧。
話說回來,儒家文化教導我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怎樣才算是盲目的堅持,怎樣才算是有高瞻遠矚的能耐,就要靠從小給予孩子有價值的堅持與等待教育了。
記得曾經讀過一段金句說:「按照真理的指示去努力追求,也許最後得到的,不是開始預想的,可是一定比預想的更豐盛。」堅持不一定能達成希望,但聰明地堅持,定能喜出望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