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杏壇諍語 精神健康普及教育 青年工作重中之重

 


       

         據《正報》報導,青年委員會日前召開本年度第二次全體大會,就「澳門青年指標二零二二年社會調查」將於九至十一月開展,收集青年數據,協助完善青年政策。教青局青年發展廳廳長張敏輝表示,十三至三十五歲相關年齡人口約佔本澳二零二一年人口的三成二,將就十個領域、四十五項指標進行調查。會上委員有關注青年身心健康成長問題。

 

頭腦風暴正衝擊澳門青年

        中國大陸把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翻譯成頭腦風暴,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今天澳門的青年,無論是學業、自我接納、人際關係、生涯規劃、談情說愛、成家立室、置業安居都面臨史無前例的衝擊,產生巨大的壓力及無力感。要這佔澳門人口三成二的青年對社會有貢獻,首要是從家庭到學校,甚至是終身教育,都必須加強精神健康的普及教育,打穩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基礎,讓全民包容、接納及愛護患有精神疾病的個體,給青年人一個精神健康的生活環境。

        去年五月,澳門大學和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公佈《新冠疫情後期澳門市民精神健康狀況調查》的研究報告指出,在1,005名受訪者中,有70.1%認為疫情對其生活有「中至重度」的影響,另有7.7%表示疫情期間曾遭受嚴重經濟損失。在精神健康方面,有11.5%6.3%受訪居民分別感受到明顯抑鬱及焦慮情緒困擾。此外,在疫情後期,有26.4%受訪者反映感到中重度疲憊感,有6.4%受訪者曾經歷過中度至重度失眠。另一方面,澳門婦聯的諮詢服務中心二○二○年收到了更多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個案,當中近五分之一的個案有自殺或自殘的念頭。 

       直選立法議員李良汪今年四月,提出一份《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書面質詢,引用世界衛生組織資料,精神衛生疾患中有半數於十四歲開始患病,大多數病例由於未被發現而沒有得到治療,而全球約有10%至20%的青少年出現精神健康問題。特區政府亦曾指出,近年本澳青少年自殺死亡原因,有部分與精神疾病有關。值得指出的是,有關青少年雖然沒有外顯的情緒或壓力反應,但往往不擅長表達個人不安情緒,尤其與他人交流或相處時會顯得更為遲疑,若遇到對他們重要的情緒事件時,容易一觸即發。 然而,面對精神健康問題,即使成年人亦未必能完全理解自身狀況、正確識別病症及準確判斷風險,更遑論仍身處發育階段的兒童及青少年。故此,當局有必要從政策層面提供支援措施,為青少年及家長作出應有的支持及協助,減低相關家庭的壓力與負擔,避免因此而衍生更多社會問題,甚至不幸事件。

        可惜,不幸的自殺事件接而連三發生,上半年澳門自殺個案更破歷年以來之多,顯然,我們整個社會對於精神健康及有關的疾病,如精神分裂及人格解離症等的認識都非常落後,仍然持有很不正面的偏見與歧視,值得推廣全民認精神健康與精神疾病,提高全民對精神疾病的包容、接納與幫助的態度。我們需要用腦力激盪的方式去面對日漸受到嚴重打擊的頭腦疾病。

 

認識精神健康與其相關的疾病   

        在精神健康與疾病方面常流行一個笑話, 有一天,幾個醫生一起聚會,期間相互挖苦對方,外科醫生嘲笑內科醫生是know everything but do nothing,內科醫生不甘示弱,嘲笑外科醫生know nothing but do everything,因為他們只懂得開刀,甚麼都刮得跟乾乾淨淨。但是,內科與外科醫生聯合起來,嘲笑精神科醫生是know nothing and do nothing

        確實,我們對精神科醫療的了解,只是以為看了病人,開一點精神科藥物遏止病情惡化,免得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 很多人都對精神健康有誤解,以為就是心理病的另一種說法,既然心有病,用心藥就可以,即提供心理諮詢,為何要使用很有副作用的精神科藥物去治療呢?

         其實,精神健康出現問題就是腦袋有病,尤其是指大腦。當大腦出現失常的表徵、或者是大腦區與區之間出現迴路不常的問題,就是精神不健康的狀況。如憂鬱症通常是難以面對過去產生的精神壓力表現,如焦慮症剛好相反,是對未發生或未知的事情產生難以掌控的精神壓力表現。舉焦慮症為例,其實就是腦袋主管恐懼情緒的杏仁核過度活躍有關,當一個滿懷信心在考試的學生,發現很多同學更自信滿滿提早交卷,他就會產生焦慮,很擔心自己成績不如人,恐懼情緒會影響其考試的表現。

         一八九五年,第一屆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倫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發明了X光,讓我們看清骨頭或內臟的某些疾病,可是,要到幾十年前,磁力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才面世,我們看到腦造影的圖像,就可以判斷我們的大腦那一個區域出現毛病,從而提出治療的方案。精神健康出現的疾病如前述有憂鬱症及焦慮症外,還有思覺失調,一個患有思覺思調的人通常是腦袋的多巴胺(Dopamine〉過多引發,如果沒有及時透過藥物及精神治療,可能會使患生產生更多幻覺等。筆者多年前在一所學校工作,經常有一位美術老師會在我耳邊說,有人經常跟蹤他,試圖殺死他。又如果大家去看電影《幻愛》,演體育老師的男主角就是因為思覺失調而幻想很多人物,可以跟其談戀愛,甚至影響他的生涯規劃等等。

         除了思覺失調症外,還有近年越來越受關注的人格解離症。甚麼是人格解離症?其實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當一個小孩受到龐大的心理壓力或身體傷害,超過其能承受的限度時,就會透過個人意識或行為短暫性的改變,來迴避傷害,甚至反過來攻擊對方。於是,很有可能發展出多重人格,每每有被欺凌事情發生,個體就會釋出一個強大的解離人格來保護自己,又或是碰到哀傷事件時,又或釋出另一個很溫柔的解離人格去安慰自己。有趣的是,不同的人格出現,各不相讓,亦各不知道,尤如精神分裂的人一樣。最著名的人格解離症是美國一名青年,分裂出二十四個人格,後來,這個人的事跡拍成電影,亦出版了著名的暢銷書《24個比利》。香港是一個非常緊張的城市,近年,都多了很多以人格解離為題材的電影,劉青雲早年的《暴瘋語》及正在上映的《神探大戰》,還有吳彥祖的《一念無明》。目前,在串流平台非常受歡迎的韓劇《殺死我治癒我》就是講如何治癒七個解離人格的故事。

         為何要介紹如此多的電影及電視劇給大家,筆者不是人格解離到變成另一個人在寫影評,而是這些電影都是很好的教材,都容易找到成為精神病的現實及精神因素,就如《殺死我治癒我》就很清楚告訴大家,小時候遭遇家暴或目睹家暴,極有可能得到難以治癒的人格解離症。

 

從學校到社區該有普及認識精神病

        二○一八年四月八日澳門日報有一篇名為《普及認識精神健康》的報導,就一宗駭人的弒父案,一名九十後的青年與患有精神病的父親爭吵,一時失常,用利刀殺害父親。案中死者患病長達廿幾年,好似一直沒有和社服機構接觸。

        面對生活多方面的壓力,無論是身陷多重壓力的青年,也許當中有不少是家庭經濟支柱,又或是家中有長期病患的照顧者,面對龐大的生活壓力,容易得到心理病或精神病。世界衛生組織預期兩年後,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重症。據資料顯示,近年,本澳精神科求診人次持續增加,更有年輕化趨勢,不容忽視。

         要社會放下標籤 精神病患者得從中小學教育開始,現實上,我們的小學常識科一點都不常識,絕大部份都是離生活非常遙遠的學術知識,反而如何應對都市生活種種該有的常識就欠奉。再者,雖然近年多了很多社區中心,又多了很多精神健康學會等社團,盡力推廣要關注及不要歧視精神病患。但是,成果不彰,是因為在普通市民心中,仍然有很多對精神病的刻板印象,誤以為患者一旦發作就會有暴力行為等。其實,現實的多數精神病患更怕與人打交道,甚至怕歧視寧願與世隔絕。

        疫後的澳門, 認識精神健康,努力推廣精神健康,正確認識及包容愛護精神健康,如何幫助青年成為身心精神健康的個體,如何讓精神康復者融入社區,正是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亦是青年指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