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5日 星期五

《登峰造擊》與《激戰》的壯麗人生

     讀大學時,愛上了存在主義心理學,偶爾,在耶穌會辦的光啟書屋發現一本名為《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的小書,是一位猶太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弗蘭克Viktor E. Frankl撰寫。弗蘭克與妻子及女兒被分開囚禁在納粹集中營。雖然生死未卜,但弗蘭克在集中營看到有錢有地位的囚友先後自殺身亡,推動他不斷思索如何能活下去,一方面是要等有天離開時能與妻女團聚,另一方面亦發現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就沒有生存下去的勇氣。於是,弗蘭克發展出存在主義的意義治療法,認為有人用追求權力、財力及影響力來肯定自己的意義與價值,但弗蘭克看到在集中營的囚友失去了權力及影響力,就只好奔赴死亡。而弗蘭克了悟到唯有肯定人生的意義才能勇於活下去。換言之,每一個人都必須尋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才能活捯得精彩。

 

登峰造擊的悲壯人生

    《登峰造擊》又名《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是老牌明星,演過多齣《獨行俠》的奇連伊士活於2004年製作的電影,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獎項。故事講身兼拳館東主、經理人及教練的法蘭奇,由於女兒疏遠而身心煎熬,雖然每週寫一封信都遭退回,只好寄情與拳館。除了教拳以外,就是讀書及封閉自己,直到瑪姬掏錢去他的拳館練習。

    瑪姬在一個非常複雜的家庭長大,父親死了,母親及弟妹都靠社會福利生活,瑪姬不甘心這樣過活,於是,隻身搬到外面住,靠當餐館侍應生過活。許多次,瑪姬在執拾餐桌時,都會掏出一張司錫紙把顧客食剩的肉包起來自己吃,用這個方法省下錢才能去拳館練習。瑪姬既愛打拳,亦堅信打贏拳才能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生活。

    瑪姬多次請求法蘭奇教拳都遭拒絕,但是,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她的強烈意志要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實力,打動了法蘭奇,而法蘭奇亦將對女兒的歉疚轉化成好好訓練瑪姬的動力,決定讓瑪姬成為女拳擊手。法蘭奇並沒有看錯人,很快,瑪姬已經出能參賽,連場大勝,且能在一局內擊倒對手,從此,聲明大噪。

    正當瑪姬的事業一帆風順之際,即是說她賺了很多錢,用現金買了一棟大樓給她媽媽及弟妹住。雄心勃勃的她挑戰中量級冠軍,要是贏了就能贏得百萬美元的獎金。不幸,對方耍矛招擊倒她,導致不能自主呼吸,更嚴重的是下半身癱瘓,且要切掉左腳。最後,瑪姬求得法蘭奇為她打超量腎上腺針,安樂死去。非常沮喪的法蘭奇回到家後,竟然收到女兒的回信。自那天開始,法蘭奇像是人間蒸發,從此消失。

 

《激戰》的壯麗人生

   《激戰》Unbeatable)於2013年上映的港產片,導演為林超賢,由張家輝主演,他為了極速於九個月內長出六塊腹肌,一天吃十幾個蛋白、戒鹽、油、糖、澱粉質,中段要每日吃二三十隻雞蛋白增加蛋白質,真是為演好角色有幾盡去到盡,他的稀犧牲沒有白費,換來第二座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故事描述一名過氣香港拳王程輝曾勇奪兩屆西洋拳拳王,變得目中無人,一時錢迷心竅為賺黑錢打假拳,結果鋃鐺入獄狼。出獄後以開計程車維生,卻因常借高利貸遭人追債,不得不逃到澳門,藉由老友的幫忙,暫時棲身在健身俱樂部,以幫忙老友教跳健身有氧與清潔打掃維生。另一名原本四處雲遊四海,生活過得逍遙自在的中國富二代林思齊,因父親投資錯誤,一夜之間由百億身家變成窮光蛋。同樣為了躲避追債,與父親逃亡到澳門,父親天天買醉逃避現實,他則是為了生活養家,淪落到工地搬磚的地步。二人偶遇,且成為師徒,相互依靠。 
   
最初,張家輝只想當教練,但最後被逼出手,鏡頭中盡現他在牌坊、黑沙等地苦練的場景,最後,連場激戰後擊倒了對方。不要以為張家輝重拾過去的光輝,但就重振做人的勇氣。

 

人生總有高低壯麗的時刻

    在《登峰造擊》電影裡,負責打雜的過氣拳王跟瑪姬說,當你要打出一記重拳前,你必先要後退一步。張家輝在《激戰》中亦說:「打拳,光靠技術與力量無法致勝,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質,怕,就不要上台,上台,就不能怕, 怕了,就會輸上一輩子; 其實我每次上台都會怕,但我在上台前都會告訴自己做得到的,然後上去我就做到了!」  

    人生遇到未可知的事態時,總會恐懼不安,總會求一份額外的僥倖。人總要到了快要絕境時,才會臨急抱佛腳,或虔誠信靠天主。弗蘭克的存在意義學說,指出了瑪姬的悲壯人生,以為打贏就能肯定自我,以為打贏有錢買房子給家人就可以重構大家的親密關係。法蘭奇孜孜不倦地去教堂,去寫信給遠走的女兒,不斷讀有哲學意涵的書,終於,女兒給他回信,他亦遠走,離開這名利傷心的場景,活出自己的意義來。

    張家輝在電影裡展示出高高低低的人生,以為贏了就等於得到一切,原來只是萬事皆空。當最後贏了以後,反而能很踏實的當一名健身教練管理員。名利拳套金腰帶都是過眼雲煙,最後,找到活出意義來才是最有價值的。

    原來,人生最壯麗場景是活的意義的那一刻

後真相時代應對白馬非馬、指鹿為馬及殺君馬者

        自古以來,中國雖無「後真相」Post-truth)之名,實有眾多後真實之實,白馬非馬、指鹿為馬及盲人摸象等等。「後真相」一詞自美國總統特朗普選舉以後,竟然再次在西方社會炒得火熱,已收入二○一六年度的牛津字典內。「後真相」意指民眾已厭倦憑真知灼見去理解真相,再不依賴理性的思考,而是憑主觀直覺的感情去做側面的感知。換句話說,真相再不是真實面貌的同義詞,真相只是從個人感覺出發,把符合自己個人目的和利益視作真相。「後真相」是網絡時代所衍生的社會新觀念,社會大眾對於「真相」是否符合事實,已不再感興趣,相反地,只是著眼於「真相」「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或有助於達到自己的目的。」

    已故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古龍生前曾調侃說:「如果白馬非馬,那麼,女朋友不是朋友。如此推演,女學生不是學生,女老師不是老師,女校長不是校長,女家長不是家長。白馬非馬是白馬的子集與馬整個母集混戰的詭辯邏輯。而指鹿為馬,是鹿與馬,甚至是馬與其他的混戰,擴大了詭辯的範疇。趙高牽著一頭明明是鹿的動物,卻在秦二世及群臣前訛稱為馬。但是,趙高並沒有同時牽出一頭馬來,說馬即是鹿。換句話說,趙高改天牽來一頭馬時,他既可以說牠是鹿,亦可以訛稱是其他動物。就是說指鹿為馬比白馬非馬更詭計多端。

   「殺君馬者道旁兒」,語出東漢應劭的《風俗通義》,話說有一個人騎着馬在路上奔馳,馬跑得越快路人就不斷為其鼓掌喝采。馬匹很得意,騎馬人更樂此不疲,便要快馬加鞭,在路上繼續飛奔。馬兒最後一頭栽倒地上,一命嗚呼,騎馬人亦倒跌大哭說:「為甚麼這樣好的駿馬會突然死亡?」剛好有一老者經過說「殺君馬者,道旁兒也!」意思是殺你這匹馬的人,就是在路旁吶喊坐威,而毫不作為的好人。

    綜觀今天時局,吾人身陷後真相時代,政府要員、政商名人、甚至學棍、天天輪流上場,演出白馬非馬、指鹿為馬及殺君馬者眾劇目,市民看在心,亦記在心裡。既不滿亦不斷說不,更努力抵抗,免於被洗腦愚弄。

 

從認知心理學看後真相時代種種顛倒是非的歪風假

    認知心理學認為認知是個體對外在的人事物的知覺、理解、思考的內在歷程,這一派的先鋒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他對於知識是如何發生,認知能力又可以怎樣培養等問題,提供非常完整的解釋及系統的探索。為了要系統地解釋認知組織和適應發展,皮亞傑創造了四個概念:

一、機略(schemata):是指我們用以對外在刺激的理性化組織及分類過程,就像許許多多索引卡片,而每一卡片都代表著一個機略,如其中一個機略是【鹿】,另一個機略是【馬】。家長會引導兒童認知鹿及馬的特徵,有共同的地方,如都是四腳、素食、溫馴等。二、同化(assimilation是我們面對不同事物的分別能力。如人類把新鮮知覺到的物件如或刺激如【馬】融會於早前學會的機略【鹿】。從理論而言,同化會促成機略的成長及精密,但卻沒有改變其原有的結構及功能,即鹿就是鹿,馬就是馬,好像格格不入。三、調節(accomodation)是我們無法同化新舊經驗時,便改變自己既有的認知結構來迎合新的經驗。換言之,鹿與馬的確有同,亦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馬沒有角,鹿有角;馬比較高大,鹿比較矮小。同化是促進知識的生長與數量上地演變,而調節卻是促進知識的發展或質量上的演變。四、平衡(equilibrium):我們的認知能力處於一個適應的平衡點,即是說能完全辨別鹿與馬的分別,且不再混淆。

    我們從出生到成年的每一發展階段,都是依循著同一發展過程進行進化的,每遇到新的事物時,便會嘗試用現成的機略去同化。如果成功,便得到暫時的平衡。否則的話,便要作出調節,結果又可以運用新的機略對新的事物,最後達到平衡,在充滿著成功感的情況下獲得知識。

    有顏色的馬是我們認識馬的機略,到不管甚麼顏色的馬都是馬是平衡。指鹿為馬就是強行用馬的機略取代鹿。殺君馬者者就是袖手旁觀,拒絕機略,更拒絕同化,更遑論調節與平衡。

 

後真相時代應對白馬非馬、指鹿為馬及殺君馬者

「白馬」就是白色的馬,是馬族群的其中一種,「馬」就是馬這種族群。「非」即「不是」,而「是」有「屬於」及「等同」等意思,也就有「包含於」和「等價於」的邏輯關係。「白馬」屬於「馬」,但不是等價於「馬」。「白馬非馬」的命題錯在何處呢?是刻意割裂了個別與族群、個性與共性的關係,是主觀任意混淆玩弄概念的結果。盲人摸象同白馬非馬及後真相一樣,都是犯了以偏蓋全的謬誤,都堅持自己所看見就是事實與真理的全部,極具權威可信可靠。

指鹿為馬的鹿可以叫鹿,當然也可以叫做馬,只是人們已經從科學常識建立了鹿與馬之間不同的共識。那為甚麼我們會覺得白馬非馬及指鹿為馬都是錯誤的詭辯,因為他們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大家都已經有了對事物固定的普遍的認知且是共識的基礎上再來否定。就像一朵花,所有人的認知裡它是花,你卻偏偏說它是石頭,這就違反了認知的普遍性。指鹿為馬詭辯術,就是在論辯中把真說成假,把假說成真,是非顛倒的詭辯技巧。

    「殺君馬者道旁兒」這個故事中,有「君」,有「馬」,還有「道旁兒」。每個人有時候可能是「君」,有時候可能是「馬」,有時候「道旁兒」。為「君」的時候,就是我們手上握有權力的時候,可能是家長、老師或傳媒的角色,為了面子,就讓孩子不斷在教育賽道上奔跑,與其他孩子拼過你死我活。我們更多是為「馬」的時候,為了幹活、為了升職、為了陽名,不斷被鞭策,身心俱疲。為「道旁兒」的時候,不自覺地鼓掌坑人,置別人於死角才罷休。

  

白馬非馬指鹿為馬•盲人摸象•後真相時代的反洗腦對策

白馬非馬也好,指鹿為馬也好,甚至盲人摸象及後真相也好,這是故意以混淆概念來達到測試權力威信的一種假借法。也就是說,利用混淆概念來迫使人們對此作出當權者期望的唯一反應,並從中得到政客的預期的種種利益。

自古以來,玩弄權術者皆喜換透過上述四種詭辯去屈服群眾,達成極權統治。運用指鹿為馬等詭辯術成功的關鍵有三點:一是,抓住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似點,將甲混同於乙,將乙混同於甲。二是,能運用此技巧的人有無限的權力慾。三是,在上者昏昏庸庸,在下者如取如攜。

    不要以為後真相時代是民主自由的表徵,骨子裡,其實與白馬非馬等一樣,都在透過洗腦群眾,來追求極權統治的滿足感。面對洗腦,艾瑞克•李在及新著《反洗腦──自願為奴的真相》一書中說:「洗腦就是將一種理論植入他人頭腦的過程。」日本著名暢銷作家岡田尊司說:洗腦的本質是欺騙,現代社會的結構是便於欺騙也容易上當。我們正處於一個洗腦社會,日常生活中洗腦無所不在,它可以用於潛能開發、自我成長、戒除惡習、自我暗示療法,也可以拿來操控輿論、吸金、恐攻、騙選票、奴役勞工。洗腦往往成功的關鍵是被洗腦者甘心情願及自願為奴。

    孔夫子早就教會我們免於洗腦基本技巧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扮知是首要的。皮雅傑強調人的認知過程非常理性,只要老實,不斷調節與平衡就能免與被騙與洗腦。

    最後,不要總是作好人,尤其是袖手旁觀的好人,因為,一切成功的洗腦皆源於暢通無阻的利器,是不作為但吶喊的「殺君馬者道旁兒。」當我們指斥政府種種洗腦工程及種種不作為政策時,我們何嘗不是在作壁上觀的不作為旁觀者呢

勤有功,戲可以更有益

        回顧疫情停課不停學期間,電腦是一眾家長既愛又恨的工具,既愛其為孩子提供網上學習的平台,又恨是上課之後,電腦成為孩子沉迷的遊戲工具。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勤有功及嬉無益」,甚或是韓愈的「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等偏頗的觀念已根深柢固。當中,其實把即興的玩耍與精心安排的遊戲混為一談,前者是非結構性的,且漫無目的,提供短暫的感官刺激、富趣味及很迷人,如兒時在家門口與其他孩子打打鬧鬧,又或是當下的電子遊戲。但遊戲卻是有明顯結構性與目的性,透過精心的安排,把遊戲元素與遊戲設計有機結合,如玩兵抓賊、大富翁或網路圍棋等,既能延續樂趣亦能促進身心智的綜合成長。

 

從新檢視遊戲的意義、功能與綜合價值

    自古以來,遊戲與教育是一體的兩面,其聯繫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古希臘語中,遊戲(Paidia)與教育(Paideia)只是一字之差,二者均與兒童(Pais)的身心成長有密切相關。英語中的學校(SchoolSchule)源於拉丁語的Schola,原意為「閒暇」,其希臘語為Skhole,即休息的意思。由此看來,遊戲與教育同出一轍。事實上,很多學者早就注意到了遊戲的教育價值。柏拉圖認為兒童透過遊戲,飾演他們的人生角色,暗含遊戲有啟發及推動人生成長的價值;亞里斯多德認為遊戲是七歲半以前兒童教育的重要手段;夸美紐斯指出遊戲可以使兒童鍛煉身心;盧梭曾說:「兒童在遊戲場地所學的東西,比在教室內學的價值,要大上一百倍。」所以,在其歷久不衰的名著《愛彌兒》中,就呼籲家長及教師要順其自然,讓孩子從自然的遊戲中學習,而不是從外面強加成人以為有用的知識。美國教育家瓊•貝克也曾在其著作中提到:「兒童之智商,並非一生不變的,心智的成長也非天生就決定,而會隨著環境、教育、家庭等因素改變。」腦神經科學家認為遊戲增強大腦前額葉皮質掌控的執行功能,包括自我控制能力如抑制衝動行為、解難能力、社交能力及情緒管理等等。
   
皮雅傑認為遊戲具有發展智力的功能,他認為兒童的遊戲發展階段和智力發展階段是一致的,兒童通過遊戲滿足對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皮雅傑於一九五二年提出遊戲行為的發展階段學說,至今仍然被遊戲理論家奉為圭臬。皮氏將剛出生至十八歲之間分為不同的階段,並解釋遊戲行為在不同年齡層的成長價值。第一階段是感官期(0-2歲):為他們而言,一切都是玩具,所有活動都是遊戲,可以刺激視覺、觸覺和聽覺。例如:鐘鈴和有聲玩具刺激聽覺;毛茸茸的動物公仔刺激觸覺;推拉玩具吸引慢行;積木和旋轉木馬訓練協調;組裝玩具和配對可訓練解決問題。第二階段是前操作期(2-7歲):兒童透過遊戲理解世界,例如:騎三輪車、爬鋼架和跳繩等鍛鍊大小運動肌肉的遊戲;堆沙等創意遊戲;穿別人或成人的服裝、話劇等模仿遊戲;遊戲小組和合作遊戲等社交遊戲;拼圖、數字遊戲和串字等認知遊戲。第三階段操作期(8-12歲):兒童參與要守規則和秩序的遊戲,例如:數字運算磁石組合和圖書系列、波子棋、自行車,學習精細運 動技巧;紙牌遊戲和有組織運動,學習團體活動。第四階段是形式操作期(13-18歲):兒童和少年人透過解決問題遊戲、故事、電影,學習團隊合作和合群。

    一言以敝之,遊戲可以培養兒童解决問題、協作學習及創造能力。遊戲的結果,促進兒童心智之成長,包括規則、制度、律動、平衡、 思考、團結互動等因素,對孩子而言,可讓他們獲得體積、形狀、 位置、指揮、思考、協調、領導、統御諸能力,並強健他們的體魄。 無形當中,使他們日益擴大智力的活動,間接幫助他們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

 

所有遊戲都是好的嗎?

    誠如遊戲心理學家陳怡安教授說,好的遊戲應該能促進學習,其中包括四個層次:一是客觀性、二是感受性、三是體驗性、四是啟發性。遊戲的好壞,在於遊戲元素與遊戲設計是否精良,更重要的是能讓孩子與群體和產生互動的,才是好遊戲。試舉踢足球為例,其客觀性及元素為一個足球、球門、邊界、有時間限制等。遊戲設計是個零和遊戲、同樣水平的安排在同一組別比賽,透過合作、球技及創新策略贏取比賽增進其感受性及體驗性,從而更滿足大家的好勝、好強與競爭等樂趣。名列前茅者有獎等。亦會透過不同足球巨星的奮鬥故事,砥礪孩子的意志與韌力。

    廣義來說,象棋、撲克、足球、甚至打麻將都是遊戲,如果外加了輸贏等賭博元素,牽涉到實質的派彩,那就與遊戲漸行漸遠了。再者,所有遊戲都該有規則及時限,但亦應該以人為本,換句話說,人是遊戲的主人,並不是遊戲的奴隸,說停就停,才是遊戲的真意義與好價值所在。

 

蛻變中的遊戲生態與遊戲玩家

    活在網絡世界的e世代是遊戲玩家,但是,我們是遊戲新移民亦不是少數。據統計,二一八年,全球約有二十三億遊戲玩家,這數字還沒有包括玩紙牌及桌遊人數。不要以為遊戲就是兒童及青年的專利,全球有63%的玩家是二十至五十歲,有15%的玩家是五十至六十五歲間。

    一八年,全球電腦遊戲收入最高的國家是中國,年收入是三百七十九億美元。目前,電子競技顯然是遊戲的新貴,電競的產業年受入創下八億六千五百萬美元的可觀收入。

    近年,桌遊亦大行其道,在德國被稱為集體遊戲,二○一五年,大約50%居民,三千九百萬人參與桌遊遊戲,每年銷售額在四億歐元上下。集體遊戲是德國人在家裏度過一個舒適夜晚的重要形式,德國文化局把桌遊建構為重要的文化資產。計算機遊戲在回落,電視目前是桌遊最大的競爭,如果孩子從小養成玩桌遊遊戲,長大後仍然會保持這種習慣,就會遠離電視和電子遊戲。

    今天,遊戲已被廣泛運用在多個層面,如輔導層面的遊戲治療;在商業層面的遊戲化行銷亦大行其道。反而,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遊戲與教育的緊密叫歷史,卻停滯不前,只把寓遊戲於學習的美麗口號掛在嘴邊,就是很少用心把有趣的遊戲元素注入枯燥無味的課程設計裡,讓教育充滿遊戲樂趣,讓樂學提高教育的學習成效。

    近年,翻轉教室、STEAM教育模式大流行,都是把遊戲元素注入教育體制內的有趣作法。假如我們仍然疑惑孩子可以連續多個小時安靜地打電子遊戲,為何不好好設計把有趣的遊戲融入中小幼的課程裡,讓師生家長在多贏的局面下創造遊戲化的教育新天地,讓孩子成為學校教育的真正玩家。

    有一天,果真疫情再度肆虐,孩子再次在家學習,電腦不再是既愛又恨的工具,反而是家長孩子的恩物。

忠恕是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的核心價值

       孔子曾與眾弟子曉示自己一貫之道時問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他的大弟子曾子說:「唯。」即是廣東話的意思。一會兒,孔子離席了。眾弟子圍著曾子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即是做人做事,盡心盡力,對人儘量寬恕、包容,就此便可以入道了。原來,可以入道包括孔子的為師之道,即如何能夠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兩者得兼。 

耶穌講寬恕之道

    要了解孔夫子之道,藉用耶穌的話語也許很有幫助。在瑪竇福音中,耶穌的門徒伯多祿問耶穌,如果有人得罪自己,應該寬恕他多少次,直到七次就是極限嗎耶穌很不近人情說,是七十個七次,即四百九十次嗎如果人要寬恕一個人直到接近五百次,想當然只有兩個結果,一就是還不能寬恕,要不然就是早就寬恕了。

    耶穌認為門徒還不明白其意思,只好講一個欠債的故事來解說。話說一個僕人欠主人一萬元,主人在他哀求下全部寬免其債務。但是,僕人一出門,就追討只欠他很少錢的債仔,對方也曾哀求他,如同他哀求主人一般。但是,他就是沒聽見,亦沒有記在心裡。反而把他捉去坐牢。這僕人的舉措很令人反感,有人把僕人的惡行告到主人處,主人非常憤怒,把僕人交給刑役,且要還清債務為止。

 

我的兩個學生的寬恕領悟體驗

    多年前,還擔任校長時,帶領學生去甘肅從事社會服務。有一個經常離家出走的女生小美有報名參加。當天,我們到達甘肅,在旅館安頓後,就為一群小學生舉辦活動。兩個小時後,活動完結,但是,很多小學生都不肯回家。小美竟向小學生們說:「同學們天已黑了,家人已很擔心,快回家吧!」意料之外,那群小學生很聽話,陸陸續續回家去。當所有人走光後,我跟小美說:「你剛剛說得真好,可是,有否想到你說的話很似曾相識呢?」突然間,小美淚如雨下,邊哭邊跟我說:「校長!我今天才體會到媽媽一直很愛我,很擔心我,我卻麻木不仁。」

    小丁與媽媽關係極度惡劣,亦有報名是次活動。小丁被安排住在一個窯洞的家庭。須知道,甘肅位處黃土高原,非常缺水,所以甘肅人視清水如珠寶,非常珍惜涓滴。第一天傍晚,我帶小丁去那家,豈料主人媽媽打出一盆清水給小丁洗臉洗手,以便吃晚餐。小丁看著如此珍貴清澈的水,感受到主人媽媽的慷慨,突然,淚珠滴到水面,形成小漣漪。小丁對我說:「連一個陌生的媽媽對我都如此慷慨,我卻對十多年愛護有加的媽媽不不睬,我真對不起媽媽!」

    兩個女生大學畢業後,小美成為設計師,不再離家出走了;小丁成為家事調解社工,跟媽媽關係如膠似漆。

 

有教無類與因材施教是一體的兩面

    如果孔子只因有教無類揚名,他只是努力締造教育機會均等的理想;如果孔子只因因材施教而聞名,他只是努力盡好教導每一個學生成才的職責,正因為孔子能兩者兼修,才堪稱萬世師表。

    有過百萬粉絲的澳門網紅六毫子,出版了新書,提到自己讀過七所學校,都被開除。近日,六毫子出席本人的網台節目時,憶述當年被我踢出校時,曾經求我給他一個機會,我卻沒有答應。當年的我,滿懷有教無類的精神去經營學校,但就沒能徹底忠於自己的承諾,亦沒有給不少學生如六毫子等多次寬恕機會。我沒能找出這群學生的亮點,好讓他們有一展所長的機會,而能留在學校好好讀書,的確是一個錯失及遺憾。幸好六毫子能在不斷轉校的過程中,拓展自己適應新環境能力,學會在錯誤與跌倒中學習,終於站起來,創業有成,且能總結其管理哲學而著書立說。

歐俊軒,澳門著名藝術家及設計師。曾獲取「日本TDC設計大獎」、「GDC平面設計在中國」以及「第十一屆澳門設計雙年展」等獎項後,歐俊軒從眾多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Young Guns 17國際青年設計大獎」。作為ADC國際組織針對創意行業中三十歲或以下年輕創意人才所創立的奬項,評估團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審查來自四十五個國家數千份申請,最終,評判團在八十一名入圍參賽者進行項目辯論後,選出了二十八名新一屆Young Guns獲獎者。同六毫子一樣,喜歡讀書鑽研,卻不怎麼喜歡上學。讀書不成,不停轉校,剛好一個機會,轉到我任職校長的學校,亦剛好開辦美術與設計高一職業高中課程。歐俊軒像一條魚重返大海,又或是ET重返自己的星球。經過專業導師的悉心栽培,自己不斷努力學習及參加比賽。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在高中三年,已發光發熱,贏了許多大獎。更沒想到,自己可以進大學讀自己心儀的科系,成就自己光輝的人生。

    所以,單憑有教無類,或只靠因材施教,都可能錯過了一個可以塑造成才的學生。從經營學校的失誤經歷中,我深深體會到,對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是一份對自己及對學生的忠心承諾,在過程中,會誤判甚至錯判;會因為手執權力而忽視了學生的請求;會因為要維護制度的所謂公平而丟失了前途無量的學生。離開行政職位,轉到在大學碩士班教教育領導及變革管理,更願意引領我的師範生把教好一個學生比教一個好學生更有價值,更要投入更多忠恕之力去印證孔子的為師之道。   

    教師節剛過去,很想跟老師分享如斯的心得,如果我們能對自己有更忠誠的要求,如果能對學生有更寬恕的對待,就能好好承傳孔夫子的教育大業。

 

學生評核制度的「價值」非比尋常

    前,非高等教育委員會召開本年度第三次全體會議,教青局聲稱由於持續透過保底支援、教師培訓等降低留級率,小學留級率由高峰期的百分之七點三降至百分之一點六,中學由百分之十六點七下降到百分之六點七,高中由百分之八點二下降至百分之三點六。顯然,按照局方的說法,這兩劑藥一定很奏效,才能達到如此亮麗的成績。很多為孩子學業苦惱的家長,甚至研究後進教育的朋友,都切望有關當局公開更多保底支援的措施;研究教師培訓的專家學者更渴望知道那些教師培訓可以高效遏止留級率。從這個邏輯立論而言,再往前推進,留級率降到零相信指日可待,甚至給予資優學生跳班, 達成剛剛通過的第29/2020號行政法規《特殊教育制度》的特殊任務。 

用心良苦的教青局

      在同一會議上,教青局為好好完成《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生效後的要求:「推動學校實施多元評核,鼓勵教師運用多元教學方法,強化學習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及教育質素,完善學校規章及監督機制等。局方已開展相關配套工作,包括制訂有關學生評核制度的指引文件;支援學校制訂校本學生評核規章;設立監察學生評核制度實施的機制;有計劃地加強學生評核的相關教師培訓;繼續透過教育發展基金資助學校開展與促進學生學習成功有關的教育活動等。

    曾幾何時,澳門被國際社會揶揄為留級之都,從幼稚園到高中均出現留級狀況,而且留級率高至冠絕全球。多年前,在一次講座上,有教青局高官狠批留級是一種教育浪費,直指如果有十億公帑用於免費教育,至少要多撥一億給留級生。多年以來,教青局都銳意減少留級率,惟是,澳門是一個以私立學校為主體的教育體制,操控留級的權力不在官方,而全在校方。每年,私立學校只要向行政當局報備其評核制度,按此制度執行學生的留級措施。有些學校六個單位才要留級,有些兩個單位就留級;有些學校全班甚至全級排名次,有些學校只有全科及格的學生才排到名次,不管是否全科及格,包尾那小撮學生一定要留級,或選擇自動退學。因為,私立學校受教育法律保障,享有課程、教學、行政、財政等自主權,換句話說,私立學校擁有評核學生的自主權。

    一直到一九九一年, 11/91/M號《澳門教育制度》法律在立法會通過,行政當局才開始有法律依據賦予的權限介入私立學校校政,到第9/2006號《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法律通過,管理私立學校的權限越來越擴大。換言之,行政當局可以明正言順透過法律、法規及指引影響學校各種制度、政策及措施。多年來,行政當局苦心處理紛紜的評核制度及衍生的留級問題,終於可以透過法規及頒佈指引好好實現。 

《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處理不了的價值問題

    儘管行政當局再有為再進取,甚至有天消滅了留級問題,多元評核亦行之有效。評核的傳統價值及當下對每一個不同學生所產生的影響,卻是法律、法規及指引束手無策。

    要談論價值,不得不提近日才離世的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生前曾寫下許多本關於債的歷史及價值的巨著,其中債的歷史: 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邁向一門人類學的價值理論更是影響深遠。格雷伯熱衷討論價值,所謂價值不是僅僅是經濟學、社會學,甚至是一個關乎全人類的詞彙。格氏認為價值源於自由市場的生活及工作,如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就是因為勞心者是管理層,薪水高;勞力者是員工,薪水低,造成社會普遍認為勞心者比勞力者更有價值。據此,一切活動包括學習及評核都能產生價值,俗套一點說,一切都有價。格氏引用馬克思的名言批判說:「商品本來是人類意識造成的東西,現在反成為客觀的力量,支配了人類的意識。

    為甚麼家長要排長龍,甚至透過人脈關係,千方百計要把孩子送進名校,為的就是要透過名校特有的公信力所生產的評核成績表連畢業證書,來保障其在社會上贏來較高的價值,如入更好的大學、找到更好工作、獲致更好的聲譽地位及遷機會等。為甚麼私立學校在行政當局的全面管治下,仍然堅持保住自身的獨特價值及評核制度,目的就只有一個,確保品牌有價,才能生源不絕,才能延續菁英教育,才能永續生存及發展。據此,本來教育、讀書、成績、學歷皆應以人為本,為人的福祉服務,卻誠如馬克思所言,反客為主,支配我們的選擇。 

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的多元評核的啟迪

    馬克思認為所有的價值源於藉著自然資源及人類勞動創造生產得來,由於他的偏見,非常歧視家庭勞動的價值,但格雷伯不同意。格氏考察了很多原住民族的家庭生活,如巴西卡亞波族人Kayapo)的男孩八歲就要離開原生家庭,住進專為男生設立的宿舍,接受社會化教育,直到生下第一個孩子,就搬進妻子的家,對他們完全服從。卡亞波族的女人整天會為他們的男孩塗上不同的顏色,不斷重新界定其社會關係與社會價值。對卡亞波族而言,男生的價值並非固定客觀不變,而是不斷被塑造。換言之,是家庭及社會共同生產男生的價值,而非單憑某個階層或某些特殊的表現而決定。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異化批判更尖刻嚴厲,因為在資本主義世界裡,一切都是商品,把一切價值都窄化成為一個價目,異化為某些單靠個人努力的成果。格雷伯更進一步,指出一切價值源於家庭與社會共同創造的結果。

    試想,《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學生評核制度》不是行政當局單一努力的成果,亦不是某個資優生或天之驕子的努力成果,而是家庭、學校、政府及社會共同努力的成果。制度的成敗繫於是否彰顯出學生的潛能,繫於是否有日積月累的形成性評核,如卡亞波族女人為男生天天塗顏色一樣。目的要成全他們,還要鼓舞他們天天努力向上。

    試想,大學通常將學生出席、課堂參與、個人及小組作業看成是佔高比重的形成性評核標準,總結性的考試往往只佔三成或四成的比重。高等教育可以如此,為何非高等教育不可以如此。再者,許多先進國家已把家長參與納入學校的工作,家長在家評分及在校評分亦越來越流行。更甚,許多先進地區已經在初中,尤其高中把校外社會服務列入成績計算。看看,本地區大學,先後仿傚先進國家的大學,無論是自薦、推薦申請入學,都必須出示高中參與社會服務的若干證明。從以上的論述與引證,皆說明形成性評核是時時做,天天做,眾人參與的評核才能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表現與成績。

    社會應該建立形成性評核為主,總結性評核為副的認知價值,好好踐行多元學生評核。應以全方位,倡議眾校眾生平等的理念,讓名校學生及非名校學生都能在公平、公開、公正及多元的評核制度規則下做實力的較勁,為建構及累積個人具真實價值的社會資本而快樂地學習。

    莫忘初衷,評核是手段,人才是目的。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