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3日 星期二

新舊許喜劇之王的夢想人生



    當年看張堅庭的《表姐,你好嘢》,觀眾都認為是一齣搞笑、誇張及荒謬的喜劇。女主角鄭裕玲飾演的女公安大聲威嚇說︰「我老頭子一不高興,你知他老人家,脾氣不好,一度令下,叫弟子兵開過來。嘿!到時聯合聲明,完了!一國兩制,完了!基本法,完了!」多年後,曾經讓大家捧腹大笑的對白竟然成為可怕的政治現實。
    同樣,周星馳的電影亦如《表姐,你好嘢》般有未卜先知效應,像《少林足球》中飾演球隊班主的謝賢很傲慢說「球證、旁證、足協、足總、足委,全部都係我的人,點同我打呀?」這就是今天中國、港澳兩地的政經血照。可以說,周星馳的電影可以很現實,但是,或者說他曾經做過多年兒童節目主持,保有一份童真,所以,他的電影可以很有夢想,當中,最讓人感受深刻的該是《喜劇之王》《新喜劇之王》
    
《喜劇之王》中的尹天仇
    尹天仇對表演十分執著,而這一切有個大前提:我是一個演員。在電影裡,他時常這樣激勵自己,也常對別人這樣說,如果不是有這股鬥志,周星弛永遠只是一個電影的臨記,而不能用主角的身份去一演再演臨記的角色。從尹天仇到後來所有的電影,包括《新喜劇之王》的如夢,周星馳都在教導他人臨時演員也是演員。的專業精神。尹天仇屢次提及這句台詞,無論旁人如何揶揄,他都對此堅信不移,一遍一遍重複著我是一個演員」。想想我們自己,是否還在為自己所熱愛的事物而堅持而奮鬥?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都成為不了尹天仇那樣純粹堅持夢想之人,所以當我們看見他的奮鬥史,或者說是周星馳的奮鬥史,它輕而易舉地打動了我們。我們感動於他的堅持不懈,感動於他的樂觀積極,感動於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對於夢想的執著,我們越感動,就越能與電影裡的周星馳產生莫名的矛盾感覺,既有距離但同時又很有共鳴。
    周星馳筆下的尹天仇是個沒有演戲才華的臨記,只知道一味用理論知識來詮釋演戲,經常掛著演戲必須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要訣,可是,一個演員要表現情緒戲時,真的需要這麼多條條框框嗎?他從頭到尾也沒有用心去演過戲,他用腦子去演戲,用眼睛去演戲,卻獨獨不會用心去演戲。他整日閱讀《演員的自我修養》,已表明他不認為演員是要靠天分,而只需要通過努力學習就可以獲取演戲的知識。而現實的周星馳呢?據記者真的去訪問他時,周星馳坦然說根本沒興趣讀這樣的書,這就是有天分與沒有天分的差別。

從尹天仇到如夢:年少不知戲中意,再看已是戲中人
    2019年《新喜劇之王》與二十年前的《喜劇之王》雷同,都是一個關於臨記的成長發跡故事。相信,這就是被批「炒冷飯」的主因。可是,公道一點說,純粹就劇本而言,《新喜劇之王》不單沒有太多重覆自己,而且各條劇情線都更上層樓。必先一讚的是,同一個臨記為主題,二十年一炮而紅,二十年後再拍,要取得更火紅的成果,要不是天才,就得要加把勁,有意外的突破才行。《新喜劇之王》無疑有不少《喜劇之王》元素,尤其是電影初段的片場一切,好像跺扁腳、派飯盒、玩摺櫈等等,這些片段也許要勾起觀眾對二十年前電影的回憶,或者說是當老師在課堂開始必要做的引起動機活動。周星馳已經從幕前退居幕後,處理並非簡單重現相關經典,而是加滲新的喜劇點子,例如跺扁腳的受害者原來是導演、拿飯盒居然靠自殘威脅、玩摺櫈則涉真演員與假替身的互換。
    事實上,周星馳的舊元素利用均適可而止,《新喜劇之王》愈來愈不似《喜劇之王》,亦即徹徹底底地形成新的故事。轉化為新版尹天仇的如夢,便洗去了舊版帶點光說不練、有理論沒實際之感。配合鹹魚翻生卻不懂把握機遇、惟最後卻又死灰復燃的馬可,正如他覺悟後在頒獎禮說「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人生就要『如夢』」,本片宗旨無疑呼之欲出。事實上,周星馳也在電影海報上點題大書特書:「努力!奮鬥!」
    相對尹天仇在事業與愛情,尹天仇選擇了當年演張柏芝的女友一起,而如夢卻能從歪理說盡的職業男友查理(張全蛋飾)騙局中重生。這種變調已顯出新舊《喜劇之王》大不相同,也絕對比《喜劇之王》更加「笑中有淚」。周星弛在新戲中加入張全蛋(真名是賴宇恒)演賤男,一看他的臉就像是粵語長片裡年輕時的鄧寄塵,予人一種土聲土氣的鄉下老實人感覺,盲目鼓勵如夢追夢騙得紅顏芳心,更是血汗錢;又說自己同比爾蓋茨一樣有口有腳,都可以當上世界首富;然而,所謂「俾你估到,仲叫食神?」原來查理真箇「假癲不痴」的情場騙子。始料不及,如夢揭穿查理真相一幕,竟然成為如夢面試成功所要演繹的故事,殘酷的現實際遇竟成了成后的代價。
    有一點必須補充,緊接上述面試之後,戲裡便直接跳到她獲頒影后,完全略過她如何演好角色的過程。有人批評這種處理會否太過兒戲?拍了幾十部好戲的周星馳怎會犯如此低級錯誤呢從尹天仇的執著演戲只靠努力與奮鬥,到了如夢,就知道只能永不放棄,機會才會降臨。要花篇幅去講後來如何努力和奮鬥,只會落入俗套及說教。《新喜劇之王》是為了完成喜劇之王的壯志,如夢亦從《演員的自我修養》突圍而出,成功由一個臨記變成女主角。
    真實的世界裡,鄂靖文事實上是一位臨時演員,參演過的電影演出,都是配角為主。就連片尾字幕都不曾出現她的名字,確確實實是一名「茄哩啡」。據知當她收到副導演的電話,得知自己被選中成為星爺新作《新喜劇之王》的女主角時,第一個反應是難以置信。她表示:「副導演總共打了三次電話,給我看了微信截圖後我才相信,一開始以為是詐騙。」現年二十九歲,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後她曾在煤礦文工團入面工作,但最後還是想向喜劇方面發展,於是她辭去公職轉戰娛圈。由2014年開始,她就開始參加多個內地喜劇類選秀節目,以及搞笑視頻節目和情境喜劇等,共通點都是跟喜劇這個元素有關。到底這次原是「茄哩啡」的鄂靖文,能否因《新喜劇之王》走紅呢?就要拭目以待。

馬丁路德金的夢與名言
    今天,港澳政治環境雖然讓人喪氣,但黑人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不是提醒我們必須懷有夢想嗎除了夢想,他還勸勉我們說:「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的,那就蜷伏於牆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換成周星馳非常市井的說法是:做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甚麼分別?」聖人方濟各不是亦說:「在有絕望的地方,讓我播種希望。」


別再用教育壓榨我們的下一代



    兒時,母親總愛買甘蔗回家,我們幾個兄弟會蹲在家的門檻,地上攤開了過時的報紙,一邊咬牙切齒吸取甜美的蔗枝汁,一邊把榨乾的蔗渣吐在地上,然後用報紙包裹起來再扔進垃圾桶。後來,覺得咬蔗的吃相太難看,榨蔗汁機又面世,所以,只會光顧買方便就手的蔗汁了。長大後,聽說蔗渣可以化身成為木櫃,甚至教室的黑板。雖然蔗渣很有用,但每次看到本來圓碌碌的甘蔗瞬間被壓榨成乾枯的蔗渣時,都有一種莫明的傷感湧上心頭。
    讀中學時,遇上一位非常崇拜魯迅的語文老師,簡直可以用「粉絲」來形容。這位老師閒來就搖頭晃腦地朗讀魯迅的名言,尤其「橫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孺子牛」,尤其「我好像一頭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影響我成為老師的金句
    近年,動植物權利備受關注,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是當代關注動植物生存及生活倫理的權威,連同世界保護動物組織,非常關過度砍伐及殺生。母牛的乳汁只為供應給小牛,卻被人掠奪成一門龐大的工業。牛乳的份量其實僅能供應給小牛,卻被注射荷爾蒙而被大量壓榨,經消毒加工成為超市貨架上的牛奶。
    從教育經濟學看,牛吃草,但榨出的是牛奶,完全符合以少賺大的原則。可是,從人本教育看,老師吃草,榨給學生的是學問道德,就是委曲犧牲了老師。同樣,要學生被逼接生目前過時的教育,跟牛吃草沒兩樣,但又被高度期望要很有成就,如牛奶般。顯然,從本來圓碌碌」被壓榨成「扁踢踢」的甘蔗,又或是大量過度壓榨的牛奶,都是粗暴及貪婪的壓榨行為。今天,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很可能是一套經過不斷改良的壓榨工具,畢業長大,孩子又被逼陷入充滿壓榨的成人世界。

學習是混沌的天生本能 教育是提早榨取潛能的系統
    人天生好奇,自然喜歡透過學習滿足好奇。可是,當成人為了孩子好,設計出各種各樣的教育系統,包括課程、教學、排名及評核,本來快樂學習的孩子,就變得苦悶、厭學,甚至逃學。所以,法國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至1778寫了一本自然教育經典小書愛彌兒》,對整個歐洲的教育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錯蕞爾小國芬蘭,全世界教育領先的國家,很願意面對教育造成的危害,率先執行七歲以前的孩子不能進學校接受教育的政策。七歲以後,進入「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讓七歲到十五歲的中小學生,不分年級,都在同一所學校學習。在九年一貫教育中,學生課本、交通和午餐費用,全由政府負擔,經費則由中央政府出資五七%,地方政府分攤四三%。這個決策延續三十年至今,不因政黨輪替,很可能從一直左翼政黨執政改為右翼政黨執政而有所改變。
    非常弔詭,芬蘭很清楚學校教育一定要配合孩子的學習天性而設計,最後,才培養出我們非常嚮往的競爭力。我們一直奉行「有競爭才有進步」的叢林法則,怎知道這一套本來只適合森林動物的法則,照搬到傳統的學科教育,透過測驗考試去評定學生,卻變成壓榨學生學習潛能的利器,結果弄巧反拙。
在競爭力方面最權威的專家瑪格列特•赫費南(Margaret Heffernan)在其新著《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競爭》一書裡,就痛斥說:「我們極度仰賴競爭,對於競爭造成的問題卻避而不談。想要創造新的生活及共事方式,就需要高度的信任與包容,但那正是競爭在暗地裡破壞的要素。」
    何時,當教育系統願意來一個大變革,從傳統的學科教育學走向以人為本,以能力為中心的學習,打破傳統課程教學及評核的框框,我們才能回歸教育本義。其實,澳門有幼稚園及中學曾努力實施多元智能教育,甚至成績單都以多元智能代替學科,這是值得慶幸的,只是最後承受不了內外的壓力才放棄。何時,孩子拿著一份成績單回家,家長不再問孩子考第幾名時,我們才回歸到沒有壓榨的教育系統。
    澳門是一個彈丸之地,財政豐厚,絕對能創造資源步舞芬蘭教育,從系統往學習靠攏,還孩子一個快樂學習的童年,亦讓他們練就必要的生存恆毅力,去迎接成人社會的種種壓榨仍能愉快生活。

被壓榨的一代有感
    今天,澳門人真富貴,失業率只有1.7%,到了二年,成為全世界GDP最強勁的城市。可是,統計局最新宣佈的堅尼系數,正顯示澳門已經進入M型社會,貧富懸殊非常嚴重。換言之,我們的下一代長大了,就算是中產,但可能會陷於M型社會的痛苦。
    今天的美國,就是先例,就是警鐘,就是一個受壓榨蹂躪的M型社會。很難想像律師、大學教授和藥劑師等受過高等教育,理應是社會中生活優渥的一群人,在今日的美國社經大環境下,居然淪為必須仰賴食物救濟劵過日子。哈佛大學尼曼研究員(Nieman Fellow),目前擔任非營利組織「經濟困難報告計畫」(EHRP)的執行主編艾莉莎.奎特(Alissa Quart)在新書「被壓榨的一代」書,探討了美國的中產階級,面臨外在環境的快速變遷,讓自身陷入財務窘境而無法脫身。
學歷貶值和產業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興起,也是讓學有專精的專業白領,落入貧窮線以下的兩大關鍵因素。很難想像擁有博士學位的高級知識份子,時至今日也只能遊走在各大學間兼職任的流浪教師,朝不保夕地賺取低廉的授課時薪。在過去,取得博、碩士學位,是確保進入安穩的中產階級的入門券,而事實證明這一切都已過去。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學歷將不再是職涯的避雷針,反而會讓學生背負了不必要的貸款負債。
    今天美國 可以不是明天澳門,還看澳門如何制定未來的教育願景。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從「拼圖」與「積木」遊戲看心儀的幼稚園



每年到了三四月,又是一群熱鍋上的家長東奔西跑,為子女能進一所心儀幼稚園四出張羅。根據目前教青局規定,每個幼兒都可以報考六個學校,通常學校會透過面試錄取學生。為了進心儀學校,報讀六間學校實是情非得已,身心備受煎熬。近日,竟然有學校要求首次入學的幼兒進行第二次面談,再次引發一眾家長的擔憂。幸好,教青局副局長龔志明馬上撲火,強調第二次面談不符合相關指引,已即時與有關學校溝通,並已取消第二次面談。龔志明補充說:「太多面談會影響小朋友身心健康,家長亦會疲於奔命。」
日前,教青局另一位副局長梁慧琪向傳媒表示,2016年約有6,600名新生兒,本澳共有7,400個幼兒學位,至今已有三分二家長列印註冊憑條,但僅500人向心儀學校遞交,相信今日起會有更多家長陸續遞交。她稱,根據過去兩年資料,最終約90%幼兒可入讀其中一間心儀學校,而對於一些已作中央登記但未註冊的幼兒,教青局將逐一聯絡提供學位諮詢及安排服務,因應居住地點、語言、家庭情況,小朋友特性進行配對,確保所有適齡幼兒入學。根據二○一八/二○一九學年學校開設幼兒教育一年級的班級數,以及二○一六年出生人數推算,預計二○一九/二○二○學年幼兒教育一年級約有七千四百個學額,而有需要入讀幼兒教育一年級的幼兒約六千三百人,學額充足。
的確,梁副局長說出了所有家長的渴望,就是讓子女進心儀的幼稚園。可是,甚麼是心儀幼稚園呢真的很值得思索探求。

甚麼是心儀的幼稚園
    根據《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第四條幼兒教育課程發展準則〉,
為適用上款的規定,政府、學校及教師發展幼兒教育課程時尤須注意下列事項:
(一)為幼兒提供全面的、啟蒙性的教育;(二)課程須切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及其學習特點;(三)關顧各幼兒在體格、認知發展及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及其教育需要;(四)重視課程內容的綜合;(五)善用幼兒的好奇心及生活經驗,促使其主動學習;(六)以遊戲為基本的學習活動方式;(七)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
心儀的幼稚園必然是透過遊戲作為基本的學習活動,而且經常透過善用幼兒的好奇及生活經驗,促使其主動學習。當然,按照幼兒的身心及認知發展設計各種課程教學,就更是心儀中的首選。

由《小學問:告別知識焦慮時代的聰明思考》一書說起
小學問:告別知識焦慮時代的聰明思考》是一本在台灣剛出版且非常暢銷的思考書。由馬薇薇及黃執中等人聯合撰寫。其中有一章〈小學問,就是把知識積木化〉,講到人類對知識的想像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拼圖」,另一種是「積木」。原來,用來比喻兩種家長心儀的幼稚園亦是非常恰當。
 作者說:「拼圖論者認為,所謂知識,應該是一張完整、巨大而瑰麗的宏偉圖像。」實在,我們從小到大,學了很多不同的科目,而每一科都堆積了許多由淺入深的知識,學習就像按圖索驥,把圖拼出來就等於完成學習任務。
 作者又說:「玩積木的目的,是要拼出你『想要的模樣』,不像拼圖,得拼出某個『預設的圖像』。所以,積木中的每個零件,都沒有所謂的『固定』位置,同一個零件,造火車時,可以拿出來拼火車頭;造飛機時,又可以拿來組飛機翼,所以,相較於拼圖,每一塊積木本身就已是『完整』的。」
 活在互聯網過度發達的年代,所有知識都被「碎片化」,尤如作者說:「人們學習的知識,越來越是片段的、摘要的、被抽離了系統或被拎出了某個整體脈絡的。」看了上述的引文,有家長為求穩妥,當然選「拼圖」教學模式的幼稚園。以學生為本,採取玩積木的心態去辦學,就是「積木」教學模式的幼稚園。
   
拼圖積木」是兩種不同的教學模式
    其實,拼圖積木」是兩種不同的幼稚園,更好說是兩種劫截然不同的教育體制。
    說是預設的,「拼圖」式就像傳統的教育,課程專家作為教育局、辦學者、校方、家長及學生的總代理人,設計中小幼學生該學習那些課程及科目。再下來,校方總動員來執行有關當局頒下的《本地學制正規教育基本學力要求》。學習果真像「拼圖」如出一轍,就呈現缺一不可的緊張局面。今天,所謂的全人教育,就是各種學科都要併湊學到及格的教學完美主義。不要以為只是小學、初中到高中的畢業證書,才列出「修業期滿,各科及格」,方可「准予畢業」,連幼稚園畢業證書都有如此要求,這就是鐵證。
    所謂積木」式教學,就是沒有既定標準圖像及答案,這樣,才能往孔子說「因材施教」的理想教學思路全速前進。積木是另闢蹊徑的教學模式,主張大力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及創意,在不拘一格的自由學習裡發展孩子的獨特個性與優勢。同一樣的積木,可以拼出不同的立體造型;多一塊可以,少一塊亦無妨。如果說拼圖是小心翼翼的聽說讀寫背默,那麼,積木就是在自由玩樂中成就自我。
    有一天,當我們在路上為孩子尋尋覓覓一所心儀的稚園時,抬頭一看,擺在眼前的有兩所幼稚園,一所名為《拼圖幼稚園》,另一所名為《積木幼稚園》,各有粉絲。聰明的家長,那一所是大家期待已久的心儀幼稚園呢?你懂的!

澳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與出路



    陸志豪,微辣創辦人,人稱六毫子,剛獲頒澳門商務大獎的青年企業家,亦是歷來最年輕的得獎者。多年前,在正規教育讀書失敗的六毫子,轉讀職業高中保安課程。後來,入讀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系,但就中途輟學。五年前,年僅二十歲創辦微辣文化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一條《買雪糕不能夠分心》的九秒短片紅遍全球,讓大家眼前一亮,成為網紅,今天更成為微辣CEO
    歐俊軒,人稱軒仔,擅長視覺傳達設計、視覺形象設計及品牌設計。先後榮獲多項國際及亞洲獎項,包括東京Tokyo TDC  TDC PRIZEGDC17平面設計在中國評審大獎、墨西哥國際海報雙年展、台灣金點設計獎、澳門設計雙年展銀獎。作品收錄於多本設計出版物,亦常應邀參展。可知道軒仔讀初中時,因為成績差劣而幾乎被踢出校。幸好入讀職業高中美術與設計課程,還沒有高中畢業,已經奪獎無數,自信心大增,完成高中課程後入讀大學,今天成為國際知名的年輕設計師兼藝術家。
    小娟,一個不願透露真姓名的小女孩,就讀初中時成績不好,英文勁差。但酷愛時裝與美術的她,很不容易考上職業高中的美術與設計課程。有遠大志向的小娟,很想高中畢業後入讀全世界時裝設計最頂尖的學府英國St. Martin College。於是,下課後去英語中心惡補英語,努力讀好美術與設計課程。高中畢業,與全球二十五萬個學生競逐大一只有二十五個名額的學位,小娟突圍而出,考上了這所還未畢業就有名店聘請的大學。五年後,小娟畢業了,亦順利加入全球知名的時裝品牌公司任設計師。
    上述三個學生都在同一所普通中學就讀職業技術課程,都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但是,多年以後的今天,有誰知道他們曾經都是正規文法課程的失敗者。可見,給予學生適性教育,陪伴他們走他們喜歡的路,誰都可以成就顯赫。

二○一九年的三月二十九日
教青局於三月二十九日在澳門科學館舉辦「教育與青年工作前瞻——教育規劃研討會」。教青局長老柏生表示:「為科學謀劃二○二○年後教育事業發展,配合澳門發展定位,培養國家和澳門發展所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受教育者的個人和社會福祉,將分四個階段開展下一輪教育規劃的研製工作,預計二○二一年將頒佈下一階段教育規劃。」。
老局長在研討會上以「澳門非高等教育的現況和發展」為題開講,指未來教育規劃將有四大著力點,包括重點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軟實力、幸福感及創意與資訊力,培育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助力推進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及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綜觀老局長指出的四大著力點,已揭示非高等教育的未來十年規劃的一鱗半爪。如果要實現上述的美好願景,過去,軟弱滯後的高中文理分科教育一定要來一場大變革洗禮,方能取得預期的成果。

目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瓶頸
    二○一七至二○一八年度,澳門只有九所中學開35門職業課程,共83個班,就讀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學生共1291人。而就讀普通高中文理課程的學生共有133379人,共開設526個班。文理高中學生在非文即理的選擇下,入讀人數竟然是職業教育共35門課程的人高出一百倍多,充份顯示就讀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學生及家長意願非常低。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根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明明規應高中職業技術教育是培養中等程度的職業技術人才,但是,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有 87.9%的職業高中學生升讀大學,其中就讀與高中相關的大學課程只佔45.3%,而就業的只有2.1%,而投身與就讀高中職業課程相關的工作只有50%。顯然,已經實施二十二年的第54/96/M號〈職業職術教育之課程組織〉法令已滿足不了當前的教育發展需求。
    鄭焯基先生在《澳門職業技術教育的反思》一文中說,職業技術教育的問題有三個,即生源問題、認同問題及出路問題。要改革觀念,社會要認可職技學生是可造之材,家長要改變觀念,政府、企業和學校三方加強協條和合作,提高職技課程質量,還有就是能與高等教育銜接才能扭轉當前重文法輕職業課程的偏頗態度。

澳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出路
    目前,只有中葡職業技術學校、演藝學院、工聯職業技術中學及創新中學為職業中學,其他只有四所普通高中開辦高中職業技術教育課程。要突圍職業技術課的瓶頸,也許要多管齊下,既有當下要做的,當然亦要設定短中長期的願景與措施。
    法國教育部早於一九九九年公佈《面向21世紀的高中》文件,是一份具有前瞻願景的文件,揭示高中職業教育必須做到普通教育、職業培訓和經濟環境的平衡,要使學生在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同時,獲得所有高中學生都應具備的文化知識,獲得從事職業工作的必要能力。經過二十年的努力,這個文化古國的高中職業技術教育直逼德國,成就非凡。
    另外一個願景的示範是芬蘭,芬蘭在八十五所職業高中的基礎上,組建二十二所對口的高職院校,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畢業生均有機會升入高職院校深造,為職業高中成為理想的選項打下堅實的基礎。再者,芬蘭更致力將職業高中融入終身教育體系,其表徵之一是職業教育不再被看作是終結性教育而是一種階段性教育。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紐西蘭從幼兒教育就開始讓小孩接觸不同職業的工具,把工具玩具化,讓小孩從小建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平等的態度。台灣有商人投資興建BABYBOSS CITY職業體驗任意城,願景是培養學子校園外技能學習能力,提早了解職業性向。透過扮演不同職業的角色,讓學子以平等開放的態度去認識及接納不同行業的特性。
    傳統以來,我們都深受孟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念左右,要是行政當局、企業及學校願意從小給學生各種職業的體驗薰陶,一定能讓澳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邁向美好的將來。
    我們正拭目以待,看看教育行政當局如何為澳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架設美好好的願景與發展大計。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多角度教導孩子「愛」與「慾」

  有性愛專家說:「男人用愛換取性,女人用性換取愛。」換言之,男人對性的渴求甚於愛,相反,女人對愛的渴求甚於性。從另一個角度看,男生很容易引起性愛的慾望,那怕是一幅豔照、一首撩人情歌、甚或幾個愛慾激情的片段,都讓男生的情慾如一級方程式般瞬間起動到極點。女生比較心儀「柏拉圖式」的愛情,浪漫至上,當女的非常信任男之後,在濃情蜜意下才比較容易挑起性慾,就像最原始的蒸汽火車一般慢慢來。
  近日,澳門爆發一單頗轟動的男生求愛未遂強姦女生的案件。一個年僅十六歲高中男生愛上同班女同學,藉詞到女生家,求愛不遂,拿出保險套,強行在客廳強姦女同學逃去,事後被警方逮捕移送法辦。
  關心性教育的朋友會摸不著頭腦,為何有那麼多的性教育課程及教學指導下,仍然會發生如斯傷風敗德的醜事。澳門孩子活在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育體制裡,不愁不懂性教育相關知識,筆者更關心的是,愛的教育遠比性教育寬廣深,而且更加迫切,但有多少家庭及學校會教孩子愛人的原理原則,態度及方法呢?有了愛的教育作為性教育的最底層基石,再給予孩子以人為本的性教育才扎實,然後以多角度統整學生的性教育,尤其教導學生健全的「愛」與「慾」。
聖經教孩子何謂美麗堅實的愛
  在聖經新約格林多人前書,聖保祿宗徒就說出愛的真諦:「愛是含忍的,愛是慈祥的,愛不嫉妒,不誇張,不自大,不作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卻與真理同樂: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中國古聖或者是西方先賢都同聲提出「含忍」很接近的愛情價值觀及態度,就是「知止」及「節制」。聖保祿宗徒說愛的初始要含忍,愛的終結更要忍耐。換言之,凡事從頭到尾都要付出等待及含忍,其中要透過鍛鍊諸多美德,塑造美的人格品質,才能迎來及贏得絢麗雋永的愛情。
以人為本的愛情觀
  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 》一書裡,很清楚告訴我們愛包括照顧、責任、尊重及了解。當一個人真的覺得很愛對方時,會時刻想好好照顧對方,慢慢,這份外在的照顧會內化成持續的責任感,甘心情願及隨時候命去愛對方。但是,人與人間總有差異,一個真正懂得愛的人,會能尊重對方與自己的差異,不管是思言行及性格。最後,就在一系列的尊重過程中學會了解對方,從而得出更好照顧對方的方法及內容,讓愛越來越豐盛精彩。
  弗洛姆的人本愛情從沒有提到要佔有對方,更沒有把性慾視為愛對方的必要手段。多年前,筆者在一個性教育活動中,就被一名害羞女孩問說,我的男朋友說要我跟他上床才能證明我愛他,我不知道怎樣才好?當時,筆者很明確告訴她愛是照顧及保護,而不是佔有及交易。也許在澳門,政府及各校在實施性教育時,不僅僅提供知識及技術層面的性教育,更重要是給予具備以人為本價值觀的性教育,才能成為孩子在性疑惑困境上的明燈。
孩子在物化功利的社會被調教成慾強情弱
  過去,澳門曾以天主之城享譽國際,從社會宗教文化氣氛及人文風情都實至名歸,贏得如此美譽。當澳門踏入工業化社會後,尤其是進入無煙工業,即旅遊業及博彩業後,社會文氣氛顯然變得庸俗功利,如果用慾望之都來形容今天的澳門實不為過。
  今天的澳門,GDP快要躍升世界之冠,政府年年派錢,樣樣津貼,事事免費,造就消費,鼓吹經營物化生活,而物化生活更刺激慾望。澳門也是個速度換取經濟的社會,從買快餐到手機上網,都是瞬間要完成的。慢慢,我們已經被調教成不能等,不耐煩的都市獵人。
性慾教室
  從神經化學去看性慾,不管是男生女生,都源自睪酮激素所引起的,浪漫愛情那種悅樂是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激素在起化學作用,而男女的依附及排他是源自催產素。由於飲食、營養、情緒及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的性慾可以不受控制,但其實是可以透過學習來管理及疏導。
  性是為愛服務,如果只追求性慾的滿足,那跟追求物慾並無分別。性慾可以視作行為經濟學來學習,即教導學生一旦決定要滿足性慾可能要付出的成本及代價,或者是說要冒的風險,讓學生學會事事作風險評估及管理。
  目前,西方有許多性教育課程集中教性慾的節制管理,如簡單的生命教育種植一棵植物要付出等待、呵護及欣賞;懲處沾污及始亂終棄的壞行為,又或是藉社會服務等矯治方式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慾望。
  弗洛姆說:「性慾的目標在於融合──而這絕不只是肉體的慾望,如果性慾沒有愛的先導,性只是狂歡式的行為。」中國最早寫男女之愛的詩經有說:「發乎情,止乎禮。」就是提醒我們不是要禁慾,而是要教導孩子學會性慾的本質及如何疏導,最終達到性愛融和。
讀書會+輔導=療癒
  近年,教青局及學校都鼓勵閱讀,其實,透過讀書會,一起閱讀有關愛與慾的圖書,過程中,有導師指點,也許是中文老師、或德育老師,更要加入專業輔導老師,在互動討論,甚至爭論中釐清許多關於情愛慾念的原則與態度,深信能產生端正觀念及療癒創傷的功效。
  推介幾本值得閱讀的好書:《聖經》新約聖保祿宗徒致格林多人前書;前述弗洛姆的《愛的藝術 》;在香港有何炘基教授從生物到文學探討的《情為何物》,非常幽默有趣;台灣著名愛情專家曾昭旭教授的《解情書》道盡了愛的苦與樂;近日,河南大學文學教授王立群新著《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試圖以中國文學的美學角度探討情為何物;若是要討論慾望,尤其是性慾, 威廉.爾凡(William B. Irvine)的《欲望解剖室》(Why We Want What We Want)很能鞭辟入裡將人類的慾望解說得非常徹底。

校園欺凌何時了



    港澳兩地校園欺凌一單比一單嚴重,早前有人向《澳門平台》爆料指聖保祿學校發生在校外的學生欺凌事件,《澳門平台》於三月一日刊出一篇名為〈知情人士:學校不作為致事件惡化〉的報導說:「聖保祿中學有女學生疑不滿吸煙被人篤背脊,找八名同黨將多嘴女同學從祐漢快餐店挾走,對她以水淋濕身、強迫抽煙,迫食燒燶薯條、以雪糕擺頭上凌辱,並以手機錄下過程,勒索六千元。涉案學生年齡介乎十一至十四歲。有知情人士報料,老師就算知道亦不能插手處理,因為由於校內制度,老師只做教學工作,無權對有關問題作出調查及處理,否則即『越權』。」據報導又說:「有校方高層下令,無論校內校外的均一律禁止老師討論事件,以免影響校譽。」
    無獨有偶,香港聖保祿中學亦發生一單校園欺凌,不過是學校欺凌學生。話說聖保祿中學上月底有中六畢業生「Last day」在校拍照留念,竟遭訓導主任驅趕,被趕至教室,仍窮追不捨,學生最後只選在學校門外拍照,但仍遭訓導主任報警驅逐。事件遭各界批評,學校早前「補鑊」,向全體中六學生發電郵,承諾開放部分校舍兩小時予回校拍照,但有現學生及家長不滿學校欺凌,至本月十一日,學校「認低威」道歉,事件才告一段落。

2015PISA報告校園欺凌澳門排第四名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2015年發表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報告,接受調查的澳門十五歲學生,在五十三個國家地區被欺凌排名第四,「名校」學生比「非名校」學生更有可能受欺凌。調查亦發現,學生的「生活滿足感」在四十七個國家地區排名倒數第二。
    根據《澳門平台》三月八日的報導:「這份反映2015年全球學生情況的報告指出,欺凌可以是不同的形式。例如物理(拳打腳踢)和口頭(辱罵或嘲笑)上的欺凌,這是直接的虐待;另外,關係欺凌(Relational bullying)是指社會排斥現象,有些學生被排斥在遊戲或聚會外,被同齡人拒之門外,或是八卦羞辱的受害者。網路欺凌現象亦透過手機等渠道出現。報告亦發現,澳門27.3%學生報告被「任何形式的欺凌」(全球平均值為18.7%);19.9%學生指被同學取笑(全球平均值為10.9%);6.2%學生指受其他學生威脅(全球平均值為3.7%);4.2%學生指被人打或推撞(全球平均值為4.3%)。經常遭受欺凌的學生對學校歸屬感較弱,對生活的滿意度較低,經常被欺負的學生也更容易逃學。報告指出,身體欺凌可能是學校中最明顯的暴力行為,教育工作者傾向於認為身體欺凌比口頭和關係欺凌更嚴重。
校園欺凌面面觀
    近年,腦神經科學發展一日千里,漸漸用於解釋人的各種行為,進一步透過教育優化我們的知言行。與校園欺凌有密切關係的是杏仁核(Amygdala),位於側腦室下角前端的上方,是邊緣系統的皮質下中樞,主要用來調節內臟活動和產生情緒的功能,引發應急的本能反應,即對當前情境產生恐懼情緒,繼而作出包括挺身而戰、堅守陣地或逃離危險的選擇。人是無法擺脫恐懼,但可以透過努力學習,認識恐懼的真相,優化同理心的能力,從而控制情緒,懂得情理法兼備去處理人我之間的衝突,達致人我和諧相處。
    欺凌源自恐懼情緒,引發不安的感受,為了撫平復不安,只好透過上述三個本能選擇去解決,換言之,欺凌的發生是人我權力關係不對等,有權有勢一方甚且會在低風險低成本的情況下縱容自己去傷害對方。2015PISA報告同時提到:「教師和學校教育工作者有獨特的地位,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健康關係,並作出干預,與父母一起,與欺凌事件中的學生們重建健康關係,保護兒童免受虐待是所有成年人的責任,家校之間的密切溝通至關重要。年輕人與父母或學校有更緊密的接觸,被欺凌的情況會有所減少,即是受到欺凌,亦不會令情況惡化。

比青少年同輩更具殺傷力的校園欺凌
    香港理工大學去年爆發民主牆風波,校方在沒有與學生溝通的情況下遮蓋民主牆,引發學生會的強烈反彈。經學校裁決,闖入辦公室的四名學生分別被勒令退學、停學或判社會服務。理大校董劉炳章兩度抨擊學生行為囂張、給人「黑社會」感覺。
    身為校董的劉炳章被揭發曾與江湖人士有飯局,且在懲治學生時用了黑社會用語「刮友」,引來批評劉才是黑社會。原來,香港的大學在懲治學生時,其裁決具法律效力,換言之,校方坐擁無限權力,學生顯然處於下風,非常不平等。除了申請司法覆核外,再無其它途徑與學校抗衡,爭取應有的權益。事件讓人產生對大學的不良觀感,大學江河日下,歪理橫行,欺凌學生到極點,教人不寒而慄。
    另一單更可怕的校園欺凌是香港天水圍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林老師自殺控訴校長欺凌。據報導,羅校長經常不滿林老師的工作,甚且要求一個已經四十八歲的老師寫悔過書,更多番退回重寫,這無疑是重創一個人的尊嚴及人格。事後,東華三院主席王賢誌挺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跟進,承諾老師們若爆料不會秋後算帳。原來,香港法律規定,法團校董會主席身兼校監,只要校監包庇校長,校長就可以隻手遮天。實在,根據香港教育資助則例,教育局長有權開除校長,但現實是像楊潤雄這識時務的局長怎會挺身主持公道呢

勉懷教育哲人的言教身教
    香港理大事件,讓人想起北大蔡元培校長,當山東問題激起全國的民族情緒時,他反對學生罷課抗議,勸說他們回到校園,理性思考。雖然學生沒有接受他的意見,但他沒有任何冷嘲熱諷的反應,亦沒有懲處過任何一個學生。反而是對學生的決定表示理解與同情,更多番為被捕領袖而奔波,最終學生重獲自由,北大繼續保住言論自由的。
    要遏止校園欺凌,重在有權不用,用得適切。今天,無論是大中小學,掌權者有權用盡,內心的恐懼及玻璃心不言而喻。惟有致力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的對等平衡,校園欺凌才能根治。
    






  

過勞城市眾生相



    新生嬰兒每天大概睡上二十三個半小時,別以為他們好食懶飛,其實,睡覺就是工作,好讓大腦能全速發育,以備日後學習及工作之用。沒料到,讀書生涯讓我們初嚐過勞的況味,到了就業及成家生小孩後,我們不但睡眠不足,還經常過勞。到了中晚年,本來可以想睡多久都可以,但為時已晚,偏偏就是輾轉反側,夜不成寐。澳門許多長者晚上九點多睡,凌晨兩點後就睡不著了,難怪三點鐘已經有長者上松山晨運去了。
    粵港澳大灣區綱要出台,澳門的主要任務是「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真心問話事人,每年要招待三千六百萬旅客,澳門快要陸沉,各界過勞的員工全天候照顧旅客,澳門如何能成了旅客中的休閒中心,卻成為澳門人的勞役中心。難道「休閒」是「休想得閒」的意思;難道「休閒中心」實質上是「過勞城市」嗎?

中國人的勤勞觀真累人
    小時候,最怕母親端著腥味難耐的魚肝油要我吃,更怕經常扁桃腺發炎要喝苦藥。到了今天,你要檸檬味及橙味等任君選擇「苦口良藥」已經可以被「甜口良藥」輕易取代;隨著教育科學的長足發展,「苦讀有成」亦已經可以換成「樂學有成」。常言道「忠言逆耳」,經過心理學家努力經營,今天「忠言順耳」可能更奏效。大家一定聽過「多勞多得」這句職場金句,但是,從經濟學而言,能做到「少勞多得」深信更讓人稱善,這亦是世界文明熱切追求的願景。同樣,傳統認為「勤有功,戲無益」,今天,懶人管理學大行其道,沒有懶的想法,我們仍然要走路赴京考試,何來有高鐵飛機代步呢!所以,勤一定有功嗎?自2006年始,中國躍升為過勞死第一大國,每年過勞死人數高達六十萬,數字還逐年攀升。戲一定無益嗎?一如暢銷名著《魔球》作者路易士(Michael Lewis)所言:「懶惰才能讓我專注寫作,那正是成功的關鍵」。我們像被溫水煮的蛙,身陷過勞時代的種種所煎熬而必須好好察覺,尼采說「現在是重估一切價值的時代」,又像胡適說「現在是不疑處存疑的時代」。

過勞眾生先說學生
打從小孩進幼稚園開始,為了恐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所有持份者各出奇謀,讓天真爛漫的小孩頓時成為讀書的奴隸,課後補習及各種才藝活動把小孩的課餘時間塞得滿滿的。在中國有84%的學生有補習,一年的補習費連才藝學費約六萬元人民幣,竟佔家庭開支的一半。澳門補習社及教育中心林立,絕少聽聞學生不用補習。社會學家說,過勞就等於「低等勤奮」,事倍而功半。
根據《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中規定如小學生最高學年上課時數不得超過二十九萬一千二百分鐘,即每年要上七千二百八十堂,每節課四十分鐘計算大概要上三十七點三節課。其中,皇恩浩蕩,每週上體育課時不少於一百五十分鐘。另外,餘暇活動亦納入正式課程,每學年上課不少於一萬四千二百四十分鐘。
澳門學生每週上課時數約為一千五百五十二分鐘,大概等於廿六小時,但中午及下午放學後的督課安兒班還沒有算進去,再加起來可能三十小時。可是,不要忘記很多工作不必加班,學生放學後還要回家做功課,或上補習社,動輒要再耗上四個小時,一週六天加起來肯定超過五十個小時,比二零一五年香港位列全世界每週工時最長地區的五十小時不惶多讓,讀書過勞厭學厭世,在兩岸四地,甚至有華人聚居的社區已經是個不爭的現實。
根據友邦保險的研究報告,澳門人平均每天只睡六點七小時,比諾貝爾獎醫學獎得主Michael Rosbash的研究報告指該睡的時數少接近兩小時。從國民生產總值(GDP)而言,歐洲智庫Rand Europe分析,因為睡眠不足而令生產力大打折扣,反而讓美國每年損失一百二十萬個工作天,相當於三點二萬億港元,佔GDP2.28%。經濟學家Matthrew GibsonJeffrey Shrader都發現,每天多睡一個小時,長期收入會增長百分之五。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於1930年發表了一篇文章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樂觀預測人類在一百年間會解決所有經濟問題,經濟水平有八倍之高,一個人每周只要工作十五小時,就能滿足亞當斯密所講基本生存需要。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凱因斯的願景不單全數落空,情況比他當年更嚴峻。
反觀北歐諸國如德國、荷蘭、挪威、丹麥及芬蘭等國家,每週上課二十多節,每天上課三至四小時,課間及課後都有很多「留白」課堂,讓師生可以自由的時空,慢的步伐中從事學問及生活的互動暢談,對於增進孩子的身心及學問發展大有裨益。

二十四小時不夜城代價沉重
「多勞多得」是定律,但工時愈長就代表經濟愈好嗎?《哈佛商業評論》研究20年資料,結果發現勤力工作與經濟增長沒有必然關係。國際勞工組織(ILO)勞動環境專家Jon Messenger進一步指出,「長工時會令每小時勞動生產力下降」。
根據澳門《勞動關係法》規定,一天工作八小時和一周工作四十八小時,還有法定假期及超時限制等等。
    法律歸法律,現實歸現實,澳門是一個二十四小時不停運作的旅遊博彩都會,連刮颱風,懸掛八號風球,從事博彩及周邊服務行業仍然照常開工。超時過勞在澳門已見怪不怪。就連外地僱員,也得不到該有的保障,月前爆出體育局救生員外判服務公司涉嫌違反外僱法和勞工法有關超時工作的事件,竟要鬧上法庭就是血淋淋的過勞例證。
    就算最文質彬彬的私校教師,雖然有私框相關的法律規定工時及超時補水,可是,一向奉行良心工作的教師鮮有計較超時工作,過勞更從不噤聲;一向漠視教師權利的辦學團體及校長,更詐傻扮懵。補水是一個問題,長期忽視教師過勞,要怎能提高教師的生產力呢!誠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更佳的教育有助提升生產力。問題是過勞城市怎能提供更佳的教育

《危情十日》與《斗室》對自由的呼喚


 《危情十日》與《抖室》都講主角被困的慘痛經歷,更重要的是宣示在被困時,更覺得自由的可貴,不單是身體的自由,亦是心靈空間的自由。

《危情十日》危機四伏
   《危情十日》(Misery,又譯《苦難》)是根據史蒂芬同名小說改編的一部心理恐怖片,由凱茜貝茨Kathy Bates)及詹姆士凱恩主演。凱茜貝茨因本片奪得屆學院獎女主角獎的桂冠,亦憑此作登上奧斯卡影后寶座。1990年上映,意外票房高收,亦讓很多人思索自由的可貴。
   《危情十日》講保羅是一名暢銷作家,有很多狂粉絲。保羅在回紐約的路遇上大風雪,座駕失控撞毀,受傷昏迷。一名叫安妮的護士將他救出並帶回家。看似溫柔的安妮其實是保羅的讀者迷。她把受傷的保羅綁在床上不讓他離開,又燒掉令她不滿意的手稿,強迫他按照她的意願繼續創作「Misery」系列。最經典的一幕,是安妮發現她的男神嘗試逃走,於是狠心用大鐵槌擊碎他的腳踝,好使他能終生與她一起。
    保羅遭遇車禍後住在安妮家,逐漸意識到安妮是個精神分裂者,行徑讓人恐懼,所以,保羅只能不動聲色與安妮周旋,這些個情節都統一在一個冷靜、溫暖及細心的照顧敘事基調中。一旦保羅的想法與安妮大相逕庭時,安妮會在毫無徵兆的歇斯底情況下虐打保羅,讓人不寒而慄。
   
慢慢,保羅暗地計畫逃脫,但多次行動都告失敗,最終在肉搏戰中打昏了安妮才成功逃脫。《危情十日》的成功,飾演變態護士的女主角功不可沒,她將一個看似面善,卻在作家毫無防備時歇斯底里的精神分裂者演繹的惟妙惟肖,表情從慈祥到兇狠的瞬間變化逼真恐怖,讓人驚慄的同時充份感受到自由的可貴。

讓人顫抖的《抖室》困境
    《抖室》Room,又名《不存在的房間》,是一部2015年由愛爾蘭導演藍尼亞伯漢森執導的驚魂電影,編劇艾瑪多諾霍改編自她本人所寫的同名小說。布麗拉森雅各特倫布雷主演。入選2015多倫多影展特別展映單元,並贏得最高榮譽「人民選擇獎」。
    故事女主角從小深信母親的教誨,尤以要樂於助人。喬伊十七歲時在街上遇上陌生男人老尼克,被騙幫他而被囚禁在他家後園的一間一百呎的工具房內,頭頂上只有丁方天窗看到藍天黑夜。一困就是七年,期間誕下了男孩傑克。五歲男孩傑克因留有長頭髮,外表像女孩。傑克從生下來就在房間裡與母親相依為命,從未見過外面的世界。
    拐子佬老尼克通過密碼門進出此房間,並不時會拿一些食物進來,母親兩年後被迫懷孕生下了傑克。喬伊看到聰明可愛的兒子,不想他永遠獃在房間,就與勇敢的兒子密謀逃亡大計。起先,喬伊要兒子裝病,想老尼克帶兒子去醫院看病時要兒子設法求救,可是老尼克堅持自己買藥回來給傑克吃。於是,喬伊又把兒子捲入地毯裡讓其裝死,在老尼克開車運送「屍體」時讓兒子找車子慢駛時跳車求救。傑克果然順利逃脫,在警察的營救下傑克成為第一次救母的英雄,老尼克也很快被逮捕歸案。
    這只是上半場,下半場更精彩。喬伊很快與父母相聚,並搬進了母親的家裡居住,自己不幸遭遇,怪罪媽媽年輕對自己的教育誤導,輕信陌生人。而此時她母親與一個名叫里奧的男人生活在一起。喬伊的父親不能接受傑克,因為傑克是那名犯罪嫌疑人的孩子,這讓喬伊很難受。喬伊接受記者的採訪,談到了她對兒子的看法,女記者問道當初剛剛生下傑克有沒有想過求那個老男人送到醫院,得到自由會有不一樣的童年,她看到自己的自私,羞愧難當,想吃藥自殺,幸被兒子發現及時就醫,這是傑克第二次救出母親。
    喬伊被送進精神病院,傑克在外婆的幫助下剪掉了自己的長頭髮,並把頭髮送給了住院的母親,以希望母親獲得自己的力量。最後母子二人在警察的陪同下又去看了看他們長期居住過的那個房間,向它做了最後的告別。
    傑克自出生到五歲,一直沒有離開過房間,以為房間就是全世界,即使小房間裏有個小電視,媽媽自小便告訴他,電視裏的東西都不是真的。人不是真的,樹木不是真的,動物不是真的,只有這小房間裏的一切才是真的。男孩自小沒有「裏」和「外」二元對立的概念,一切就是眼前,沒有其他。小小的心靈把抖室內陪伴他成長的所有物件當作朋友,每天一早會逐一跟他們說早晨,後來才知道原來可以說再見。

若為自由故,生命與折騰皆可拋
    《危情十日》中的保羅,沒想到受到讀者追捧竟然是一件壞事,甚至差點連性命都不保。保羅很清楚寫作只是虛構,但沒想到有讀者會沉醉在他的小說世界而不能自拔。這讓保羅看到人可以為了逃避,然後一頭栽進小說虛幻的世界。可是,一旦你讓她回到現實,她會瘋狂地發飆,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會傷害對致死。換言之,故事裡的安妮其實只是一個依附在保羅小說的病人,既沒有自我,更欠缺身心靈的自由。
    《抖室》的喬伊從小就自由突然變得毫不自由,傑克從小就不知自由為何物,只是愛媽媽才冒險,為了把自由當成一份禮物送給媽媽。三次救回媽媽讓喬伊更感受到原來自由是源自勇敢的愛。
    今天,我們非常幸福,因為,我們活在自由的城市,但是,可有想到,物質充裕的同時,我們卻面臨言論及政治權利的不自由。別甘心情願作一隻溫水蛙。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