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澳門人車爭路點算好

 


    記憶尤新,去年十一月十六日傍晚,女兒給我看一斷網絡片段,靠近中午時段,在高美士街利澳酒店對出,一名身穿黑衫黑裙的妙齡女子,在未有停下腳步左右觀望是否有來車,就踏步橫過馬路,結果就被一輛白色私家車撞到,凌空翻騰後墮地不起。整個過程被附近車輛的行車紀錄器拍到,畫面可見,尤如電影特技,尚幸少女無嚴重受傷。最終,少女和涉事司機均被檢控,各罰款三百大元。治安警察局後來指出,遇事司機「未有安全停車」,卻引來大量網民質問,有請當局示範如何在行人突然跑出來亂過馬路,如何能做瞬間安全停車。實在,行人亂過馬路的影片多如牛毛,見怪不怪。

    根據治安警察局公布的交通資料數據,二二三年全年行人違規過馬路的檢控個案有4,705宗,比前年大幅增加三倍有多。值得注意的是,其實亂過馬路的旅客與本地人人數相若。治安警察局副局長梁慶康曾透露,本地居民佔去年一至九月檢控數的39%,旅客佔31%,外僱佔24%。去年因交通意外死亡的行人共三人,前年同期共四人。根據當局資料,過去十年約有十三宗致命交通意外是在斑馬線發生,亦有二十條斑馬線一年內發生兩宗或以上意外。

    事實上,行人亂過馬路及駕駛者魯莽駕駛的背後,反映人們守法意識薄弱,這很容易理解為需要再做大量的宣傳教育工作。交通事務局去年回覆議員質詢時,已持續透過大量的教育和宣傳工作來灌輸交通安全意識,包括舉辦講座、到旅遊景點提醒市民旅客遵守交通秩序、在出入境口岸電子顯示屏、電視台、巴士車內廣告屏幕等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短片。有關當局做了大量的工作,澳門交通事故仍然頻繁發生,還好致命事故鮮少。想來想去,道路與交通設計、宣傳教育、執法效力顯然形成人車爭路多年來不解的迷思。

人車爭路的歷史與迷思

    前兩個星期一個中午,我從家裡沿路走到龍嵩街,靠近正在興建的舊司法處地盤,正要橫過斑馬線時,有一輛重型電單車從馬路的下方高速向高處駛過來,我以為自己已踏在斑馬線中間,對方一定慢駛停車,豈料沒有。千鈞一髮,我舉步維艱,往前踏上一大步,那輛電單車在我身旁衝過,真的險象環生,差點命喪黃泉。種種經驗告訴我,人命關天,一眼關七,稍有不慎,就會一命嗚呼

    澳門人車爭論的博弈多年以來未有明顯改善,折射出行人與駕駛者都亂來,再者,跟道路設計與交通燈的密集裝置有關。交通意外中受害人絕大多數都是行人,其次是單車、電單車、再來是汽車。若發生涉及駕駛者和行人交通意外,一般會從刑事和民事處理。首先,如果交通事故導致身體受傷,但又未到永久殘疾或失去某些器官,就會以過失普通傷人入罪,這個罪行屬半公罪,即受害人不追究,可能就歸檔處理;若是堅持追究,檢察院才會進行有關司法流程。至於民事索償方面,則取決於法庭作責任比例分判處理。講得難聽一點,在澳門駕駛撞死人,通常都只會判兩年可以緩刑的有期徒刑,停牌兩年,而遇事駕駛者通常都依賴保險公司付出百萬賠償,自己只需支付少額金錢就了事。所以,行人的人身安全是最不值錢亦最沒有保障的。   

    行人路權另一重點,是行人路有沒有足夠的空間寬度。澳門人流密集,但行人路極之狹窄,導致行人被逼走上馬路,例如從關前後街走到十月初五街,人車爭路的情況畢時發生。政府近年常以擴闊行人路及疏導交通為由,甚至將某些道路改為行人專用區,就如福隆新街,但是,針無兩頭利,許多當區商戶抱怨生意大跌,皆因遊客坐計程車無法直達飯店或旅館門前。

    馬路就是給人與馬走的路,但是,汽車發明後,人車爭路的歷史就展開序幕,汽車製造商大賣廣告,有車就有自由,還鼓動社會污名化行人,創造了亂過馬路的人」(Jaywalkers)這個名詞,甚至高唱有車才有真正的自由。可是,為何沒有「亂咁開車的人」(Jaydrivers)這個名詞呢?一九三年之後,才有紅綠燈發明及使用,為了解決人車爭路,城市規劃就是不斷開發新馬路,就如澳門不斷填海造地,及不斷向澳門的離島後花園下手。還好,澳門地窄人多,無條件開發高速公路,因為,這種路只惠及車不利行人,沒有一條速公路有設行人通道就可見一斑了。

    汽車本來的原意是增進人移動的自由及空間,現實的澳門,撇開人車爭路,車與車的爭奪已經很讓人氣結,諸如爭衝出重圍及爭停車位已經讓車主苦不堪言。租車位的費用昂貴,買一個停車位更是天價。近年,政府又不斷刪減路旁的車位,真是天怒人怨。最後,變成很多人一天只開兩次車,就是上下班,甚至改為搭巴士上班,然後週日及假期開車去離島吃過飯,遊一個短程的車河,又趕緊回家找車位。

斑馬線多如牛毛的道路設計迷思 

    根據地籍局資料二二一年資料,本澳行車道路總長度454.4 公里,其中澳門半島佔44.5%,行車道路長度共202.4 公里,路氹填海區佔,行車道路長度146.1 公里,目前本澳共有組斑馬線,當中1,323 組位於澳門半島,708組位於路氹區。以行車道路總長度計,平均每223米就有一組斑馬線。

    本澳斑馬線之多,經常為市民詬病,一條短短百多米的路就有一條甚至兩條斑馬線,在殷皇子馬路葡文學校門口,就有多一條斑馬線,距離新葡京門前的斑馬線只有幾十公尺,但就製造大塞車,尤其在放學時段,走路快過搭車。澳門是棋盤街揚名國際,十字路口,四個路口都有斑馬線,又有交通燈,過了紅綠燈,又見斑馬線,轉個彎在路口又有斑馬線,駕駛者真的不勝其擾。以新馬路為例,在市政署門前,已設置超寬闊的紅綠燈的步行線。可是,不遠處的大西洋銀行與中國銀行門前,另一邊,在大豐銀行及斜對面是華僑銀行,都有斑馬線。可是,總會有人不在斑馬線過馬路,如十多天前,就一位六十多歲的長者亂過馬路被撞倒。

    疫情過後,澳門經濟旅遊復甦,在大陸社交平台如小紅書,充斥大量遊澳「打卡」景點,當中不乏大陸及外國遊客竟站在馬路中央拍攝地點,當中以東望洋新街最紅,在小紅書博主譽為「新葡京最佳拍照位」。近月,被票控的亂過馬路亦以東望洋新街最多。可是,看不到當局有果斷的應對策略。有交通諮詢委員建議交通事務局在「打卡」熱點多架設守法指示牌,亦有建議多派員到熱點去作宣教工作。當我們看到牌坊每天都有旅遊警察執勤,為何「打卡」熱點就不可以呢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澳門的巴士路線依稀只有五條線,都是從媽閣起站,或是去青洲或關閘。七十年代,嘉樂庇大橋通車後,才有汽車及巴士往返澳門及離島。當時,澳門人不會相信有人車爭路的場面出現,行人被車撞倒的事故少之又少。所以,交通安全宣導只得一句口號,就是慢慢走,馬路如虎口。就 算澳門不斷填海造地,

    本澳的斑馬線一直沿用澳葡時期的道路規劃,原則是行人優先,君不見在皇朝廣場兩條大馬路,行車龜速,皆因斑馬線太多,雖然近月有縮減,但根本問題是行人優先的縱容問題,每當有一個人踏出馬路,車龍必停,如果在下午六點放工時段,塞車的景觀更是壯麗。隨著本澳人口激增邁向七十萬,機動車量及路人人口大增,馬路並沒有明顯增多,行人優先的斑馬線設計如今已變得不合時宜,間接造成行人大晒」,有不少市民認為斑馬線劃位上需要重新作合理編排,亦應該再教育市民人車互諒遠比行人大晒」有利出行

    綠色出行遙遙無期,許多國家地區如台灣都YouiBikes,許多歐洲國家實施電子道路收費計劃,都卓然有成。汽車就會帶給城市空氣污染,理應承擔惡果,徵收費用可以補貼公交及醫療費用,才會讓車主感到肉痛進而改變。

    城市設計越為市民,創造出來的廣場、行人專區、行人道越多越多寬闊。城市設計越是側重車,車只會越多,塞車只會更惱人。想想,我們只會在超市推著購物車,一旦用完就棄置,不會帶回家。同樣,車要充份提升使用價值,要設法減低其負荷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