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手機主宰通訊的社會,不論何時何地何事,講與聽是人們的溝通方式。在人類表達的學習歷程中,「聽、說、讀、寫」缺一不可,其中傾聽能力更是居首,亦是決定溝通素質優劣的首要因素。
平情而論,絕大部份人都不善於聽,據專家說,在人與人的交流中,能聆聽而又能明白對的語言表達只佔7%。原來,對方的語氣,表情,體態等等多表達的內涵竟佔93%。最新的聆聽研究告訴我們,我們最多只能保留大約25%聽到的內容,近50%聽到的內容都會在八小時內忘得一乾二淨。所以,僅僅聽對方表面要表達甚麼,而經常忽略弦外之音,是現代人的生活日常。
從「聽話」到「講話」的教育歷程
從小,我們就被訓練成一個多聽少說的乖孩子。從家庭到學校,再從學校到社會,我們從來就沒有上過一堂聆聽課。在家與校,能迅速回答父母師長的問題,就被認定為聰明孩子。傳統的教育,總以為能培養出「聽話」的孩子為首要目標。言下之意,「聽話」就是乖乖聽大人的話,跟著大人的意思去做就對了。慢慢,「聽話」的文化不斷往外擴充,孩子到了學校要聽師長的話,師長要聽校長的話,校長要聽董事長的話,當然亦要聽局長的話,而局長要聽司長的話,司長要聽特區首長的話。
眾所周知,「聽、說、讀、寫」是教育的四個主要進程,惟是,聽只停留在聽話,很快,就要訓練成能言善辯的學生。孩子在課堂上既要「聽話」,但又要能回答師長的提問。之後,所有的教育活動都集中說與寫,我們有演講比賽、辯論比賽、寫作比賽,但是,從來沒有「傾聽」比賽。那些從小就善於聆聽、傾聽、甚至能諦聽的孩子,從來不會得到欣賞及獎勵。
隨著工作及生活不斷精進,我們已慢慢意識到,懂得聽遠比會說重要,然後總結出「說是一種能力,聽是一種素養」。許多從事精神健康工作的醫師及社工,都深切明白「傾聽」能救人一命。也許,從家長到師長,甚至學校的最高領導校長,都要練就傾聽的素養。
「聆聽」→「傾聽」→「諦聽」
上主造人,給了我們兩隻眼睛、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個嘴巴,也許,天意都期望我們能作個多看、多聽、少說的謙謙君子。美國著名小說家、新聞記者兼編劇丹.萊昂斯(Dan Lyons)在《閉嘴的藝術:以退為進的刻意沉默,讓你趨吉避凶,家庭與事業如沐春風》一書中,就提醒人們,誰要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就要先練就好閉嘴的藝術。他指出人們習慣多話,而多話通常有六種類型:自大型、緊張型、反芻型、脫韁野馬型、欲罷不能型、話癆型。當中兼具心理性和生理性的成因,如果能好好戒掉這些壞習慣,就能學好閉嘴,打好傾聽能力的基礎。
一般的聆聽(hear)和傾聽(listen)是截然不同的,在人與人溝通的過程中,「聆聽」,並不代表我們有在「傾聽」。聆聽只是「不經意聽到」,甚至是左耳入然後右耳出。真正的傾聽是主動的過程,稱為「傾聽」(active listening),「傾聽」是對話的基石,也是精神修行的重大象徵。當我們發自好奇和關心,願意且能夠傾聽,就正在打開一個管道,讓連結和理解發生。「傾聽」不單是用耳朵聽,更需要用心去感受,並以適當的肢體語言去回應,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投入和參與。
在《莊子,山木》篇裡講了一個隱喻故事:話說一個人在乘船渡河時,前面一隻船正要撞過來。這個人高呼了好幾次沒有人回應,於是破口大駡前面開船的人。結果,撞上來的竟是一隻空船,於是剛才怒氣衝衝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簡單的心理學告訴我們,生氣與不生氣,取決撞來的船上有沒有人!因為,我們不會白費氣力跟空氣發怒。諮商師教育的課堂,莊子這個隱喻就經常被用作優良的教材,提醒諮商師或社工,如果我們要做好一個傾聽者,請將自己清空如無人的船,這樣,才能讓求助者放下一切負面的情緒,坦然表白。切記只管聽,不要插嘴,更不要建議。傾聽需要從根本上放下自我中心,暫時放下自己的想法、觀點和感受,才能真正傾聽。這是一種全心全意、全靈的感受過程。
「傾聽」是身體會稍稍傾前,傾盡全力,傾心專注去聽,絕不插話,絕不提問,絕不給建議。日本著名精神科醫生,醫學博士,長年從事諮商師培育的高橋和巳在其名著《一流精神科醫師的傾聽術:深入人心的全方位傾聽養成法》一書中就說:「聽技術細分為四大步驟:一是靜靜傾聽、二是認同並傾聽、三是傾聽情感、四傾聽內心的糾葛。在傾聽過程中,諮商師開始思考個案可能的問題類型、並隨著療程感受個案的情緒變化,更深入個案的內心,而療癒也逐漸發生。學會傾聽他人,也是傾聽自己的過程。當人們不急著批判自己並轉為認同自己時,許多難題也能迎刃而解。」高橋和巳強調傾聽者的認同,只是以同理心對待對方,而不是必須贊同對方的意思。
聽的最高境界或素養是擅長「諦聽」,是一種大智大慧。「諦聽」是聽出對方要說的內容的真諦。常言道,我們聽到別人的聲音,可是,「聲」是具體的形式,如講話、唱歌、演奏樂器都會發出聲,可是,要聽懂發自對方內心的「音」。
學習如何傾聽
我們清楚傾聽孩子心聲的重要,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次? 在與孩子分享的過程中,我們總是重複著「聽,卻沒有傾聽」的毛病。忙碌的生活總會讓家長及師長急不及待趕著發問,少管事情的來龍去脈,就馬上給予「最好的建議」。可是,評價和成人的意見真的是現在與你分享的孩子最需要的嗎?有時,家長覺得孩子越長大,便越難懂,因為他們不願意分享。但其實不是因為孩子不願意說,而且在孩子願意分享的時候我們很少傾聽,久而久之,孩子們才變得不再樂意分享。
傾聽,包含了等待,讓對方按自己的節奏說了事情的始末與感受。聽的方式很多,我們可以聽一個人說話的內容、聽他有甚麼感覺,以及聽這些話語底下有甚麼重要之處。台灣著名已故教育心理學家張春興教授曾經主編一本書,名為《心聲愛意傳親情》,蒐集了很多孩子及父母的心聲,舉一些動人例子給大家參詳。
先聽孩子的心聲:1.爸!請不要一看到我成績不如人就罵我,你可知道,我已經全力以赴,聽到你不停罵我,我很難受痛苦啊!2.爸媽!請把我的錯告訴我,不要只是搖頭嘆氣!接著,來聽聽父母的心聲:1.孩子!不要以為父母只會要求你,內心是很疼愛你,只是不知道為何難以宣之於口啊!2.孩子!我不懂讀心術,你不說,我怎知道你真的要甚麼呢?
家長及師長要學會傾聽,先要懂得善用沉默,所有對話都需要沉默,如果沒有沉默,我們就無法傾聽,也不會產生真正的溝通。傾聽的沉默並不是強迫或壓抑的,它是因為感興趣而自然產生的安靜,樂意慢慢等待,等待孩子主動吐出心聲。有心理學家打比方說,等待傾聽就好像守護一朵快要綻放的花。想要聞一朵花時,我們會閉上眼睛、靠近花朵,然後緩緩吸氣。探索那個香味時,也許我們的頭腦要靜止了,甚至屏息以待。
伏爾泰說,耳朵是通向心靈的路。大自然教導我很多傾聽的方法,古老紅杉樹的穩重、高山湖泊的寧靜,或小溪中的歡快旋律,這一切都有讓心靈沉靜下來的力量。面對這樣的美妙世界,心靈的喋喋不休消失了,剩下的是一種純粹傾聽的狀態。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顯然,「傾聽」是一種軟實力。也許,請家長、師長、校長、甚至特區首長,身先士卒,放下身段,學習靜心傾聽,也許,澳門可以成為一個「傾聽」之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