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 星期日

怎樣才稱得上陪伴孩子成長

 


 

    香港當紅歌星姜濤去年推出的派台歌《孤獨病》,道出都市人無法言喻的孤獨感。相信不少人都試過,即使置身人群之中仍感到孤立無援。手機大行其道後,群體中的孤獨感突襲更嚴重,許多父母誤將手機變作「奶嘴」或「保母」,誤以為孩子在網絡上相識滿天下,不會覺得孤獨。沒想到兒童及青少年孤獨感越來越嚴重,這樣,就能解釋時下的青少年為何容易焦慮及憂鬱,精神健康越來越差。其實,孤獨不單止是一種感覺,若置之不理很容易會演變成各種身心疾病,更有研究指出,孤獨者早死的可能性比社交良好的人高一半。目前,有很多治療青少年孤獨的方法,有精神科醫生開立的藥物治療,亦有心理師的諮商治療。作為平凡人,原來,用心陪伴是最佳的良方。

    筆者在一所中學任教時,每當下午放學,有兩個在別校讀書的中學男生,總會來到學校門口,接在我校任英語教師的媽咪。看到他們離開的身影,手牽著媽咪,一邊走一邊談笑風生,我看到的是羨煞旁人的陪伴之美,更感受到家庭之愛的豐盛。

 

兒童與成人的基本需要南轅北轍

    美國人本心理學家(Abraham Harold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Hierarchy of needs) 指出,社交需求是人類其中一項重要需求,可見社交互動是人類天生的一種傾向。因此當社交出現上述問題,就會出現孤獨感。作為父母,當然懂得照顧孩子的最底層基本需要,如給一個安穩的家滿足其生理、健康、營養、及歸屬感等。然而,很多研究同樣指出,中國父母很著重生活的照顧,過度履行做為父母的責任。當孩子進入競爭激烈的學校教育場域後,許多父母就把孩子的學業成就看做是照顧孩子應盡的責任,卻忽略了孩子漸漸長大了,很多生活的照顧其實已經可以放手了。孩子開始覺得不受尊重,更認為父母似是無意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愛,更遑論孩子自己的自我實現可能跟父母的想法截然不同。可是,很多父母不知不覺地視把自己的自我實現等同於孩子的自我實現,誤以為讀好書,就有好前途,想孩子過父母更好的生活。許多父母自孩子升讀小學後,就把陪伴孩子學習,跟進學業的責任外判給補習社。慢慢,父母已經不知道現在的孩子要學的知識技能,遠比他們童年時更廣更深更艱困。許多孩子在艱困的學業路上,其實很需要父母的尊重、理解、關愛,尤其陪伴,即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而父母只著眼更高層次的需要,就是父母很殷切的自我實現。最近五年,澳門有不少十五歲左右的孩子自殺,究其原因,有不少是在學業路上覺得很孤苦伶仃,他們要的不是金錢或補習,而是父母與他們同行。在苦無出路又沒有陪伴的劣勢下,走上輕生的路也許是很多父母很費解的疑惑。

 

所有父母都要懂基本的依附心理學

    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是指所有動物都在成長的過程中,依靠親密的依附關係,才能健康成長。小孩打從出生就會去依賴身邊重要的人(通常是媽媽),藉此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並發展出一套自我和外在互動的方式,用來探索這個世界,並學習用更有效率的方式來參與社會。

    依附的類型大概分成三類1.安全型:照顧者離開的時候,嬰兒會感到焦慮、緊張,但照顧者回來之後就覺得安心了,可再繼續探索環境。2.焦慮型:這種類型約佔10%,孩子與照顧者分開時會有很大的負向反應(感到很不開心,可能有些哭鬧、尖叫的行為),不過就算照顧者回來後,他們也很難覺得安心,還是可能覺得很焦慮、憤怒。3.迴避型:這樣的孩子佔了大概20%。當照顧者離開時他們不會感到焦慮,照顧者回來之後也不會有特別想親近的反應。這就是心理學中的有效陪伴效應,孩子因為父母的陪伴,感受到來自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和關注,孩子往往也能夠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力求有更好的表現。

 

現在的孩子比較玻璃心,才需要更多陪伴嗎

    當代兒童及青少年身處環境與過去大大不同,生活節奏因為課內課外的學習內容激增而變得更趕更快,人與人之間有形無形競爭益發激烈,每天要應對各類無孔不入的資訊及其隱藏的要求,還要面對變化萬千的未來不確定感,現實是,孩子的學習能力及心理健康永遠趕不上如此多的要求。有心理學家說,現在有較多的學齡兒童被診斷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在過去大多以「調皮啦」、「不乖啦」結案,隨著精神疾病與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風氣漸長,但仍有很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問題尚未辨識出來,於是,孩子就被污名化為「玻璃心」、「好食懶飛」,其實,如果提前給予陪伴,又或是及早接受治療,情況就不會惡化下去。

    每個世代都有獨特的時空困境,或許在父輩一代只要認真唸書就可以上大學、拿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在這個時代,會唸書不代表就會有好的工作,反而很多青少年常感「我努力了也不一定有用」,變得越來越無力,如何安身立命,是個越來越遙遠及難以回答的問題。反過來,到底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去認識理解孩子的壓力與其處境,沒有陪伴又從何得知恰當處理的方法呢

    陪伴憂鬱症患者如果不知道該說甚麼,就甚麼也不說,陪伴、聆聽、但不要追問,這不是好奇的時刻。另外,也不要輕易給予評判與說教,評判令人否認自己、質疑自己是否做錯甚麼,說教又淪為教訓,他們此時最需要的,只是陪伴。

 

擁抱是最佳的陪伴力量

    不同的陪伴作用亦不同,高品質的陪伴會讓人有被愛被需要的感覺,有溫暖人心的力量,會讓人覺得安全、信任,對世界抱有希望,有勇氣去面對未知的挑戰。陪伴不僅僅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陪伴,還有我們自己對自己的陪伴,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獨處,不懂得如何自己陪伴自己,這的確是我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課題。

    自一九八六年起把每年一月二十一日定為國際擁抱日(National Hugging Day),可見擁抱對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何謂最高質量的陪伴,當然是指有擁抱力量的陪伴。美國知名社會暨心理治療學大師維珍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提出「四個擁抱」掀起廣泛熱潮,她認為每個人一天至少要有四個擁抱才能生存,八個擁抱是基本生活需要,十二個擁抱可促進身心成長。這不是隨便穿鑿附會出來,而是這位大師從事家庭重塑治療工作三十多年的心得。

    美國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研究發現,孩童在成長期得到父母經常性擁抱及撫摸,不但不會過度依賴父母,反而養成更健康的心理狀態及較強社交能力;亦有科學家研究嬰兒對擁抱及觸摸的反應,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Current Biology),證實擁抱或觸摸能使嬰兒的大腦成長得更健全。

    擁抱對孩童成長及人類健康有極大裨益,有些數據甚至令人驚訝!例如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調查發現,人在擁抱時大腦會釋出能降血壓、消除壓力的催產素(Oxytocin)。芬蘭亦有實驗顯示,擁抱十秒,催產素就會上升,血壓則隨之下降。

    題外話,傳統的育嬰,總告訴坐月子的母親,要儘快給嬰兒戒奶,不要經常抱寶寶,免得難以脫身,要儘快讓讓嬰兒獨自睡覺。這些都是沒有科學育兒根據的。有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許多孩子的孤獨與精神健康不振,跟從小缺乏擁抱很有關係。 

    當然,陪伴還有很多方式,如與運動為伴、 以閱讀書寫為伴、以自然為伴等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黎巴嫩詩人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在孩子這首詩中說你好比一把弓,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弓箭手看見無窮路徑上的箭靶,於是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希望祂的箭能射得又快又遠。

    要孩子健康快樂、獨立自主、振翅高飛,陪伴是成就一切的力量泉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