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日 星期日

政府大可以柔性管理調整家長式領導

 


 

    立法議員林宇滔總結現屆立法會第二會期工作,批評政府對議員所發的書面質詢態度敷衍,令質詢制度形同虛設;與此同時,政府很多政策諮詢專場只是「走過場」,並非有心認真聽議員意見,他感覺議員職能被政府弱化,議員與政府溝通出現倒退情況。

    再者,林宇滔議員批評政府落實政策時抱著大家長心態,不是從居民需求角度出發,又拒絕與居民溝通,他促請政府優化與市民及議員的溝通機制。他慨嘆說曾經收到過七份不足三百字的質詢回覆,舉例如二今年八月一日就已討論多年的公共電信服務的相關制度以及電信匯流牌照發放提出的書面質詢,但收到的回覆僅以「有關未來電信業的發展,包括《電信法》及各電信批給合同等的事宜,特區政府正進行內部討論,倘有具體消息將適時公布。」僅僅五十五個字。

    林議員批評議員質詢發言時間只有兩分鐘,政府代表回答沒有時間限制,沒有足夠時間讓議員提出第二次發言,也沒有正式的發言排序,認為沒有尊重議員意見及發言的權利。

    也許林議員沒想起行政長官賀一誠早於二○○九年起任立法會副主席,並於二○一三年擔任主席,對於立法會的組成、功能、規程與運作非常了解,當然應對立法議員駕輕就熟。再者,立法會由三十三名議員組成,其中選民一人一票直選只有十四席,間選議員共十二席,行政長官一人就可以委任七席。通常,間選及委任議員都偏向政府,換言之,就算直選十四席站在同一陣線,議案都會被否決。即是說,澳門奉行行政主導的家長式管治體制,行政與立法之間無法產生制衡作用,所以才被譏諷為橡皮圖章」,甚至被罵為「垃圾會」

 

大家長心態即是家長式領導

    曾幾何時,行政長官賀一誠被網民高呼「賀爸爸」,皆因上任初期有讓市民眼前一亮的政績。二零一九底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澳府果敢地遏止疫情擴散、取得零死亡、零社區感染、零院內感染、低重症率和高治癒率,還即時推出澳門健康碼,實現與粵康碼互認互換,恢復兩地人員正常流動等等舉措,贏得全澳市民的熱烈掌聲,亦奠定了其家長式領導的端倪。可是,家長式領導最大的問題往往失去審時度勢的敏感度,必須緊跟比其更有權威的頂頭大家長,一天中央大家長說要動態清零,一天澳門小家長就要唯命是從,澳門市民就要為了一兩個病例在社區出現,就要全民通宵達旦排隊驗核酸。然後,中央大家長說要與病毒共存,澳門小家長亦要緊跟。

    所謂家長式領導﹙Paternalistic leadership﹚是一種行政主導的管治方式,由個人、組織、到國家,一廂情願地替群眾的好處設想去施政,自然會有種種限制人群的自由或自主權。這種領導方式往往被定性為帶有威權的意涵,象徵父權、專制、蠻不講理。有趣的是,在中國人的政治生態中,從政者往往很容易以父母官自居,愛民如子樂此不疲。

  家長式領導的基本取態就是無視市民大眾的意願,要接受政府認為對大家有利的政策。借用哲學家傑拉德德沃金Gerald Dworkin的分析,家長式領導須符合三項條件:1.政府實施的政策干預市民大眾的自由或自主;2.實施的政策措施就算諮詢過市民,但不必接納意見,更遑論要同意;3.實施的政策措施純粹由於政府認定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能夠增進或保障市民大眾的利益。由此可知,家長式領導最主要的弊病是違反現代公共行政倫理的基本價值。面對質疑,政府通常辯解說,市民可以透過政府的官網,能夠接觸更多資訊,又或者參與公開諮詢,發表意見,可是,是否接納,就看政府,市民完全無力影響政府最終的決策。

    一個家長式領袖及團隊既專制、仁慈、自侍有道德操守,這種建基於儒家思想和集體主義的領導風格,非常符合民眾對父母官的期待與敬仰,並依靠其保護。家長式領導通常有三種領導風格

一、關懷型開發者被認為是最有效的領導風格。因為專制,所以不必經過漫長的民主諮詢,所有舉措都是為了市民的整體福祉,附以讓市民覺得政府是仁慈關懷,加上有廉政、審計及保護隱私等機制運作,更專制都可以暢行無阻。近日,政府突然宣佈六家博企向政府提交發展六個舊城區的計劃,說做就馬上做,到底這樣的活化對舊城區的老商舖及居民會產生任何影響,市民不容置喙。

二、冷漠的威權主義者這種領導風格顯示在同情心、德行以及賦權等水平都相對較低,並且較為專制。在保安範疇,為了確保治安良好,快速撲滅罪行,過去十年前後四階段安裝共一千六百二十支鏡頭,到二二八年增至四千兩粨 支,未來只會有增無減。警方更高調說,去年透過「天眼」協助調查的案件共三千六百六十五宗,包括殺人、販毒、搶劫、盜竊、縱火、持禁用武器、傷人、詐騙及對拾獲物不正當據為己有等刑事案件等。

三、平庸的管理人員顧名思義,這類領導者風格全為自保,免不了就要得失市民,於是,市民大眾的自由及公共參與權就在社會要平穩的假大空前題下被收窄。一天澳門沒有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一天政府都可以視民意如無物。尤記得二○二一年立法會選舉,終審法院就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撤銷民主派參選名單資格(DQ)事件作出裁決,駁回關於其中三張名單的上訴,強調必須有充份愛國愛澳的人士才能有資格參選。

 

政制雖未改,官員的家長心態可以改變成柔性家長式領導

    雖然,澳門大部份官員都抱持著強烈「精英尊嚴」的思維,認為自己的政治及行政謀略都很到位,而會視市民為不諳政治及公共行政,所以,應該由政府決定一切,所有政策都只能夠由他們決定,其後,亦不會聆聽任何意見,強硬地要人民逆來順受。簡單而言,就是「大人講野,細路仔唔好加把嘴」、「大人既事,細路你無資格理」,這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採用的方法,父母如是,政府官員亦如是。

    權威的父母習慣不會向子女解釋太多,只會作單向溝通,直接來說,是「發命令」。同樣,家長式領導亦不習慣向說太多,向議會解說尚且如林宇滔議原評論般敷衍了事,更何況是一班星斗市民。

    當政府一而再、再而三這樣做,強硬地通過不同政策,不願意放棄以往的舊思維,也不願意增強與市民的溝通,就算逼不得已,要作各種公開的諮詢,都如林宇滔議員說的「走過場,說穿了就是市民皆知的「假諮詢」。政府最習慣用很間接的方式如使用官網製作懶人包。長期以往,自然亦無法阻止各種不利的謠言和誤解散播。那麼,市民對政府的不信任,只會越來越深。

    前述的學者德沃金提出,家長式領導依其干預的強度區分為:1.剛性(hard paternalism)的家長式領導,政府出於增加公共利益,某程度上會不顧市民的主觀意願,也可以限制其自由。2.柔性(soft paternalism)的家長主義,只有在市民欠缺成熟的自主決定能力或欠缺充足知識而行動時,方可干涉其自由。誠然,要特區政府拋棄家長式領導是完全不現實的,但運用起來應該設立有政治及行政管理真實效益。
     無可置疑,澳門政府有足夠的權力主導一切公共行政,可是,吊詭的是,政府公共行政的受惠對象是市民,所以,官民必須主動建構與市民的信任關係。聰明的政府更應善用公關策略,能夠好好閱讀及管理市民的施政情緒,所以,除了開闢更多廣納市民意見的情緒,更應重整曾經很受歡迎的澳門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甚至再重啟在曾經在祐漢公園及綜藝館每週舉行的澳門論壇》,讓市民與客席主持的多元意見都被聽到。

    政府理應視市民大眾為社會資本,以目前的非常保護政府的諮詢體制,除了建制派外,實屬可以放膽聽取不同政見的人士的意見,擴大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渠道,活躍的公民參與是推進良好施政的有效保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