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屢出奇蹟,先是台灣圍棋小子許皓鋐連敗世界前三強奪下台灣第一面亞運圍棋冠軍。再來是香港網球選手黃澤林決勝局奇蹟大逆轉,反勝中國吳易昺闖八強。台灣男子乒乓球隊,男雙組有「桌球教父」莊智淵,伙拍林昀儒,上演「輸二贏三」逆轉勝,力退中國組合梁靖崑及林高遠,戲劇性晉級四強。令一個讓人稱慶的奇蹟男子一百一十米跨欄決賽,日本的高山峻野及科威特的Alyouha Yaqoub同樣以13秒41衝線,就連時間準確至千分一秒,最終成為雙冠軍,罕有地打破冠軍只有一個的傳統。
最讓人嘖嘖稱奇的是滑輪溜冰男子三千公尺接力賽,南韓最後一棒選手鄭喆元稍微領先,在臨近終點的一刻以為穩操勝券,高舉雙手慶祝,萬萬想不到的是後面的台灣選手黃玉霖及時伸腳壓線,結果南韓以0.01秒之差敗給台灣,痛失金牌,全隊人也不能免除兵役。這個教訓除了應驗「驕兵必敗」的道理外,還道出許冠傑的名歌中說的,贏左得餐笑,輸光唔駛興的豁達人生哲理。
給要贏在起跑線上的怪獸家長狠狠打一記耳光
著名時評家馮睎乾在其《十三維度馮睎乾》專頁上日前發表〈不輸在終點線,才是智慧〉一文,其中說:「華人強調的『贏在起跑線』,也不是沒有好處,但行之不善,則往往流於揠苗助長,後勁不繼。試看中国大陸,每代都有無數『天才神童』,但最後真的能為人類文明做出重大貢獻的,又有幾人?世界的進步,從來不是依靠那些「贏在起跑線」的幸運兒,而是取決於『不輸在終點』的堅毅者。贏在起跑線,只是聰明;不輸在終點線,才是智慧。」
若論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就是最近非常受人關注的內地天才躺平生中國神童張炘煬。張今年二十八歲,兒時是個天才兒童,身為公務員的父親及小學教師的母親當然喜出望外,全心全力要栽培他成為菁英。張炘煬十歲上大學、十三歲讀碩士、十六歲讀博士,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可惜八年內都無法畢業,只能算是博士結業,拿不到博士學位。畢業也就是失業,也許多年寒窗苦讀,已經疲憊不堪,寧願躺平,就像古希臘犬儒學派鼻祖迪奧尼西斯般,一天到晚都躺平在一個缸裡,連亞歷山大帝親訪他,邀請他出山,都給他一口拒絕,還指斥大帝擋住他曬太陽。
事實上,贏在起跑線,還貪心一直要贏到尾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今天,多元智能已經非常普及的時代,告訴一眾家長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古往今來的全才算起來真是鳳毛麟角,如亞里士多德、達文西、及美國的富蘭克林等。世界上只有局部智能聰明的孩子,只不過目下的傳統教育制度偏幫了數理智能強的孩子。實在,教育路上,條條大路通羅馬,兒時的天才,到了大人,亦會歸於平凡,何不從小教孩子過一個平凡人應有的知足善良價值觀呢?
從來,孩子的成長都沒有一條既定的起跑線,而所謂的起跑線都是父母、師長及社會期望畫出來的。誠如美國教育之父約翰.杜威說:「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時間表都不一樣」。為何我們總是愛幫孩子設定一切,然後一定要揠苗助長不可呢?」
零和遊戲場中的平常心才是致勝之道
杭州亞運不但屢出奇蹟,更出現在零和遊戲中以非零和態度致勝的局面。最佳的案例是男子網球單打賽,世界排名第458位的香港球手黃澤林,對着排第98位的中國名將吳易昺。吳易昺先拔頭籌,以六比一遙遙領先領先第一局,只要再贏一球就可淘汰對手。沒料到,黃澤林連救五個賽點(Match Point),追成六比六,最後反超前以八比六力壓吳易昺,爆冷贏了比賽。
在球場上,經常看到打逆境波。一般以為,咬牙切齒堅持下去,不輕言放棄,展現超凡意志,就會扭轉敗局。但是,專職研究心理韌性的學者認為如果心態不對,那麼就算有鐵柱磨成針的頑強鬥志,最後還是會失敗的。到底甚麼是不對的心態,什麼才是真正的心理韌性呢?
黃澤林賽後接受媒體訪問時,稱在搶七「決勝局制」(Tiebreak)落後時,橫豎都會輸,就開始轉成沒想太多,一球一球打,最後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怎樣一分一分回來了。然後是六比六,就覺得有機會了,最後,不知道怎樣最後就贏了。如果問黃澤林有頑強地堅持嗎?肯定有,但他在訪問中多次強調的不是「堅持到底」,而是多次重複說「沒想太多」、「不知道怎樣」就追平了,「不知怎樣」就贏了。
近年,心流(Flowing)心理學大行其道,說簡單一點,就是當人在學習、工作、運動、思考、冥想等時,如果能進入元神出竅,又或者說是高度投入專注時,都會專精致志,心無罣礙,渾然忘我,如老僧入定,將事情做到最好。最近,一本名為《雪洞》的禪修書剛出版,書中的女主角是一位女禪師丹津葩默(Tenzin Palmo),曾在喜瑪拉雅山一個山洞裡獨自坐禪十二年,出來後,人變得更開朗活潑,談笑風生。
也許黃澤林已經沒有任何負擔,才會「沒想太多」,放開手腳與對方作最後拼搏。反觀對手吳易昺,為何大好形勢下會連輸七球呢?有網民留言說:「賽點被追幾分之後,吳易昺臉色嚇得蒼白,緊張到完全不知道怎麼出球。」也許他最先是太自負輕敵,之後將勝負得失看得太重,精神意志一鬆懈,馬上兵敗如山倒,結果大熱倒灶。
成功之道不光靠堅持到底,更重要是不要想得太多,平常心看待,心理韌性的力量就會全然發揮出來。
教育從來都不是零和賽局
在教育園地裡人和人,包括親子、師生、同窗應是同行隊友,不是零和賽局的對手。現實是,班級內外、學校之間、國與國間,都常見很多教育的零和賽局,很可惜,為了爭冠,難免會有摩擦、意見不和、利益衝突等。當發生摩擦或對立時,每一方都不想退讓,為自己的權力和利益力爭到底,慢慢,就忘了教育的初衷。
這種矛盾對立,讓人失去理性善良的局面一旦發生,就可能是一種零和賽局(zero-sum game)。所謂零和(zero-sum)是指贏家和輸家兩者得到的總和是零。例如前述的黃澤林與吳易昺的對決,一定要分出輸贏,兩者加總起來,就是零和。換句話說,在這樣的比賽中,一人贏了,即另一人輸了,贏加輸就得出零的結局。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教育也變成殘酷零和賽局,全班三十五個同學去爭第一名,甚至有學校瘋狂到每一科全級排名,也許名列前茅的幾位同學會興高采烈,但可有想到敬陪末座的學生有多無地之容的悲傷呢!
教育的零和賽局已經形成一種難以打破的文化。當學生派成績表時,學校通常都要家長親子去領,表面上是同家長說一說孩子的種種表現,以及要改善的地方。可有想到,家長最緊張最關切的是自己的孩子到底考第幾名。名次就是零和賽局的最明顯表徵。多年以來,無論是教育行政部門,又或是地方有勢力社團,都愛用簡單的零和賽局辦活動,如校際球賽,甚至書法美術都可以拿來比賽,稍為收歛一點就是把名次從冠軍改為優等。青少年兒童自殺率高企,很多學校都調整了排名的措施,如只排前五至十五名,又或者是全科及格才排名次。姑勿論如何,排名其實只對競爭有用,對教育孩子健康成長可能會弄巧反拙。
再來就是分數,華人社會總愛以百分制作評核學生的標準,一百分就是滿分,學校為了讓競爭更激烈,更容易發現菁英,近年自小學低年級開始,由小測到考試,都採取加分題,這些題目通常都是課外題,難度相對較高,要拿到一百分,甚至多過一百多分,難度更高了。
要打破零和賽局的方法就是創造雙贏(win-win),真正落實因材施教及多元評核,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特質。愛因斯坦曾經說:「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來評價一隻魚,牠一輩子都會認為自己是個笨蛋!」 歐威爾在其名著《動物農莊》裡亦說:「所有動物生來平等,但有些動物(豬)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教育是刺激孩子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學習動機,製造專注學習的場景,讓他們在愉快學習中成為不必想太多的健康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