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Post-truth)一詞來自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選舉以後,再次在西方社會炒得火熱,更沒料到會在全球「發揚光大」。「後真相」意指民眾已厭倦憑理性去求解真相,而是憑主觀直覺的感情去做側面的感知。換句話說,真相再不是真實面貌的同義詞,真相只是從個人觀感出發,把符合自己個人目的和利益視作真相。「後真相」是網絡時代所衍生的社會新觀念,社會大眾對於「真相」是否符合事實已不再感興趣,相反地,只是著眼於「真相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或有助於達到自己的目的。」
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最新電影《怪物》講校園欺凌,原來都借用「後真相」的技巧,多角度呈現一宗校園欺凌的不同面貌。無論是你相信真相只有一個,又或是有多個不同的碎片組成;又或是你根本覺得世界沒有真相,甚或是真相只是由不同的人羅織出來。作為教育工作者,追根究柢,找出真相,始能讓學生理性看待問題。
電影《怪物》裡各執一詞的校園欺凌真相(含劇透)
單親媽媽早織白天在洗衣店上班,一下班就回家照顧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阿湊。圍繞一個小湖泊的寧靜小村鎮,某夜,一棟旅館突然火光熊熊,兩母子在陽台隔岸觀火,導演故意用事不關己,己不勞心來處理母子閒話與生死關頭的火災。阿湊突然問母親說:「人的大腦如果被置換成豬腦,那他算是人?還是豬呢?」早織不以為然,只以為孩子很無聊。後來,直升機媽媽早織發現兒子的行為很不對勁,包括上學穿的鞋無故少一隻,水壺摻了土石和落葉,還莫名受傷流血,心想兒子一定在學校被欺凌,要去學校討回公道。
當早織聽學生說班主任保利說兒子是豬腦,並動手打人後,再按捺不住,馬上跑到小學部大興師問罪之師。沒想到好幾次找校長,校長都是支吾其詞,出席的老師全部雙眼無神,不停顧左右而言他,或是不停打岔逃避問題,難怪早織覺得學校的人都是「怪物」,甚至大發雷霆罵校長說:「你內裡不是人心!」
是枝裕和先交出一個先入為主的版本,就是單親媽媽早織道聽塗說,誤信欺負兒子的同學,從愛子心切的角度,肯定是學校老師欺負學生。
到底是誰欺負誰?雖然連校長及所有老師都指向保利老師,但沒有一個說清楚保利老師有打學生。更讓人覺得荒謬的是,校長竟然要其他老師加入綵排保利老師如何向家長道歉。但是,整個家長會面又從不交代事件始末,誰對誰錯,只想用一場敷衍了事的公關秀打發早織,校長甚至對保利老師說:「實際上發生過甚麼事,一點都不重要。」沒想到,保利老師竟然低聲向早織抗辯說:「你兒子才是欺凌別人的人啊!」早織異常驚愕,轉而從保利老師口中,去找可能真正受欺負的學生星川依里,卻發現事情更加撲朔迷離。由於保利老師堅持自己沒欺凌學生,可是,早織咬住不放,搜羅很多對保利老師不利的證據。但是,保利老師堅持自己清白,拒絕低頭,甚至失去工作,失去女朋友都在所不計。
這是是枝裕和要帶出的第二個真相版本,即是說,從保利老師的角度去看欺凌的另一個真相,原來是學校編出來的一場公關鬧劇。
第三個真相的主角阿湊的同班同學依里,生得非常矮小,又非常害羞。依里的父親常在家指罵兒子的腦袋裡裝著隻豬,阿湊有樣學樣,回家就用來問母親。依里父親甚至毒打兒子,以為這樣就可扭轉兒子的性取向,重回正軌,但只會導致依里離家出走。依里在學校亦遭到類近的苦況,一直被同學質疑及取笑其行為怪異,甚至性取向異常,所以,常常遭到同學的欺凌,阿湊總是看不過眼,每次為依里出頭都遭遇群毆,而保利老師又試圖保護他們,同樣被同學打傷。所以,阿湊受傷、說謊、搗亂都是為了保護好友。依里與阿湊變得相依為命,兩人發現離家遠處叢林中,有一輛廢棄的火車卡,就成為兩個小朋友的天地,甚至是他們的家園。
到這裡,大家就知道,只要你矮小,行為古怪,甚至性取向異常,都會遭到欺凌,都被標籤為《怪物》。其實,孩子都是純真可愛,在他們小宇宙裡,友誼比父母的愛、學業、其他人的期許都來得重要。
保利其實在一所稱得上《怪物》的學校工作。首先,校長曾經因為孫子車禍死亡而傷心休假,表面上,是校長丈夫不小心倒車時沒有看到孫子而釀成意外。可是,保利老師獲得可靠的消息,真正開車的是校長,為了保住飯碗及聲譽,由老公頂包。再者,保利明明沒有有錯,卻被「老屈」有打阿湊,只因學校怕單親媽媽早織會把事情鬧大至地方教育局,只好委屈保利。更荒誕的是,阿湊遇上校長,校長還擺出一副循循善誘的慈顏姿態,很誠懇地教阿湊吹小號,還借喻說:「如果講了大話,就等於吹奏了一下小號,把事情吹走就沒事了。」
怪獸家長、惡質老師、大話精校長、同儕霸凌,每一個標籤都呈現出不同角度的「惡」。外顯的惡包括肢體施暴、言語霸凌、未經查證就四處傳播的流言蜚語等;還有更厲害更有殺傷力的無形的惡,如貶低他人,鞏固自己信仰的價值觀念。
電影一句說教話都沒有,藉由一起校園體罰霸凌事件,展示群體的「惡」。反而認真傳遞了大量優質的教育話語給觀眾。
「後真相時代」我們需要甚麼樣的教育?
許多年前,有一個公立學校的學生阿強被同學拳打腳踢,甚至用掃帚、地拖、滅火筒虐打致死。這是第一個真相。原來,阿強才是最早欺凌同學的惡霸,是一群受不了阿強虐打的同學群起反擊,沒料到會釀成悲劇。
面對愈來愈複雜、模糊、真相不確定的年代,愈來愈多有心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思考,我們到底要擁有哪些知識才可以讓學生明辨後真相的可怕呢?資訊量越來越龐雜、倫理道德判斷越趨兩極化,令教科書越來越厚,要學的知識愈來愈多,但卻又愈來越不管用。甚麼才是真實與事實,愈來愈多的人有着自己的分析與異見,這使得甚麼是知識,甚麼是意見,甚麼是觀點,甚麼是事實都變得愈來愈眾說紛紜。
另一方面,由於學生的學習經驗、個人能力的差異,使得在接受、處理,以及最終判斷上都會產生極大的紛歧,尤其個人喜好、觀點,同溫層理解,都導致有很多不同的後真相和事實出現。《伊索寓言》的〈狼來了〉故事,我輩小時候只有一個教訓,就是不准說謊;到今天的小孩,他們會多給一個答案,就是不要隨便相信人。
《怪物》宛若一場羅生門,透過不斷轉換視角,從單親媽媽、老師到孩童,慢慢拼湊出事情全貌。誰在說謊?誰是怪物?縱火案的犯人又是誰?
《怪物》一戲就出現了多個不同版本的真相,亦出現了不同人對所謂真相的矛盾對立理解。真相與真相又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處理聯繫及發現現象背後的本質的過程,所以,後真相教學其實是高級的批判思維的學習過程。
首先,學校教育應當承認和正視當前社會道德多元化的現實,將它們當作客觀存在的、競爭性的道德事實加以深入分析,避免簡單武斷的善惡、優劣、敵我的二元對立之辨。其次,學校教育應視批判為一種寶貴的思維模式和思維品質。面對網路社會的多重真相,具備篩選資訊、明辨信息多源、評估證據的高級思維,也許是學生保持冷靜清醒的先決條件。
誠如《後真相時代》的作者赫克托.麥克唐納所說:「歸根結底,更具代表性、更加全面的真相是對抗誤導性真相的最佳武器。我們需要承擔起這方面的責任,更加充分地理解問題。」儘管這個求真、求善的過程非常辣手艱困,但學校作為一個教導學生理性批判的重要公共場域,教師作為一種價值引領的導師,應責無旁貸地回應時代挑戰,在禮樂崩壞及真相難測的社會,與學生同心同行。
真相的面相可以有很多,但真相只有一個。《怪物》雖給觀眾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就是阿湊對依里說的金句:「我們還是原來的樣子,我們是某些人眼中的怪物,卻是彼此眼中最美好的存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