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1日 星期五

當離婚比結婚人數還多時

 


    二○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民事登記法典〉》法律草案,當中建議擴大登記局受理兩願離婚的範圍,讓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亦可到登記局辦理兩願離婚,優化以往只能透過法院才能辦理離婚手續的流程。法案當中亦提及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利益,規定檢察院須審視兩願離婚的協議,以便在協議內容不利於未成年人時依法介入處理。

    澳門家事調解協會理事長何嘉欣表示贊同修改措施,將有助減低雙方處理離婚程序的壓力及負擔,讓雙方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照顧孩子、生活和工作當中。她表示辦理離婚的雙方在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激動的情緒反應,往往無法理性與對方進行溝通,導致無法和平理性地共識及執行離婚協議內容,包括協議子女的親權、探視權、撫養費等子女權益問題,最終導致關係惡化及對孩子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近年,澳門離婚率不斷攀升,行政會及民機間社團大力推動修法,也許從理性角度去考量,的確為正在鬧離婚的夫妻減輕了壓力,但是,針無兩頭利,此舉亦可能讓離婚變得更隨意方便,會否導致離婚率更往上攀升,真的值得全社會好好審視思量。

 

總有一天離婚會比結婚人數多

    最新數據,澳門登記結婚人數為2,727人,較前期少550人;離婚人數為1,106人,較前期少了209人。近年,澳門女權不斷提升,經濟獨立狀況其實比鄰近地區要好,換句話說,女性的家庭地位與話語權隨著經濟能力向好,在婚姻觸礁,如被家暴等惡劣狀況下,女性主動提出離婚的議價條件不斷提高,離婚率只會不斷上升,單親家庭亦日趨普遍。

    看看中國大陸的狀況,五月下旬第一季度民政資料公佈,今年第一季度一共有210.7萬對新人登記結婚,比2022年同期又下降了1.17%,別輕視只有一個百分點多的增幅,數字之驚人,是歷史新低。在結婚人數屢創新低的同時,中國的離婚狀況相當嚴峻。離婚率的國際通行演算法是某年的離婚次數,除以這一年該地區的平均人口數,換算成離婚和結婚的比例,相當於每十個結婚的人裡有六個離了婚。即是說,中國與歐美許多國家一樣,正步入結婚人數下降,離婚人數不斷上揚,甚至走向離婚多於結婚的局面。

    眾所周知,結婚成本太高、離婚又過於容易,就算成本不低,如單親撫養子女的壓力非常龐大,依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選擇離婚,寧願獨力面對撫養未成年子女及其他種種困難。

 

結婚離婚既不是零和賽局,更像是個無正解難題

    一八三八年,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創始人達爾文碰到比他的專業更難以對付的難題,就是要聽父母之命要結婚呢?如果結婚,不愁衣食,可以繼續享用父母的財產,繼續他的生物學研究。可是,要是堅持不結婚,可能要獨自承擔以後的生活費用,要去打工的話,就沒有那麼多的空餘時間去研究他的進化論。針對這樣的難題,後人在他的日記手稿裡找到一張表。在結婚的欄目上,他列舉了五個好處,其中包括1.有個家、有人打理房子;2.有談天與聽音樂的伙伴;3.不得不浪費時間去招待親朋戚友;4.有個能鍾愛一生的伴侶,起碼比狗好;5.如果是神的意思,就生孩。可是,在不結婚的欄目上,寫上的包括1.膝下無子,晚年沒有人照顧自己;2.如果沒有親朋戚友的認同,工作及研究毫無意義;3.想去那裡都自由自在;4.要承擔養育小孩的一切責任,甚至會因此與家人吵架;5.沒有人管住,可能會很懶惰,無生產無建樹。

    達爾文開玩笑說,這個列表權衡利害得失的方法並不是他首創的,也許早在原祖亞當要不要聽厄娃說要吃天主不許吃的禁果時,已經考慮過成本效益才聽厄娃的話。最後,達爾文結婚了,娶了比他大一歲的表姐艾瑪。婚後,達爾文雖然愛妻愛子女,但仍然把全副精力去研究他的進化論。達爾文七十三歲病逝,臨終前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給妻子:我最不害怕死亡,記住你是對我多好的妻子。不過,十個子女夭折三個,活下來的七個子女都是百病纏生,有三個沒有後代。適者生存的理論,在進化論之父的家族中得到了最殘酷的驗證。

    其實,是否結婚、生小孩、然後離婚,的確可以從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去考量,換句話說,所謂的成本就是有得亦必有失。可是,心理學家說,結婚、離婚、是否生小孩,應該是個無正解難題(wild problem),人的一生難免碰上猶豫不決的關卡,許多難題不能以推理、演算、數據資料來破解,可是,我們還是要做一個可能很冒險的決定,就如當一個女生聽到一個男生說很愛他,相信與否都是個無正解的難題,因為沒有人知道相信一定會幸福快樂。又如「結婚是戀愛的墳墓」,可是,到目前為止,甘心情願跳到墳墓去的飲食男女還是比不願意的多。養兒育女所費不菲、心力交瘁、甚至衝突頻繁、折損健康,看似「賠本」,為甚麼許多父母仍選擇生養小孩?事實上,看到小孩的成長會帶來計算不了的喜悅。

 

婚前是生物,婚後是植物,之後變成死物

    兩情相悅,是世界上最浪漫不過的頭等大事,一天擄獲不到對方的心,一天仍然會花盡心思去追求對方,兩造顯然是精力充沛不過的生物。直到有一天,兩口子在婚姻證書上簽了字,成為合法夫妻,住在同一屋簷下,柴米油鹽、衣食住行育樂,都要打點妥當,男女朋友變成夫妻,夫妻變成父母,父母變成合伙人。婚後,夫妻白天忙碌工作,晚上回家還要料理家務,更要勞心教養小孩。當一切都安頓好,兩口子可能都變成勞累不堪的植物,躺在沙發上無力動彈,可能已經變得相對無言,直像一棵盤根錯節的植物一樣。現代婚姻也許太多事情要兼顧,所以,很多婚姻專家都說七年之癢往往提早來臨,假使欠缺婚後情的滋養,夫妻營營役役,每天按照既定刻板的作息日程生活,了無生意,更遑論新意,兩個活生生的人異化成死物般。

    近年,很多婚姻組織都舉辦夫婦懇談會,設法挽救瀕臨崩潰的婚姻,甚至有專業的家庭治療師舉辦一個星期的家庭重塑生活營,讓許多夫妻重返童年時的生活,找出童年的傷痛,並輔以簡要的治療活動,希望有助於夫妻的內在小孩得以長大,對增進兩者間的溝通與關係很有助益。

 

別陷入因誤解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的淵藪裡

    婚前一切美麗動人,婚後一切現實嚇人,這是很多夫妻的現實寫照。許多新婚的夫妻,滿以為自己已經很了解對方,能掌控彼此的情緒與關係。誠如前述,或許那只是在表面美麗的幻影,因為兩人的童年經驗差異,對過去傷痛的不解,以及那些會遮蔽著彼此認識對方的幻想,像是一堵阻隔著彼此的高牆。其實,很多伴侶之間不是因為誤解而結合,而是因為無知及不了解,再加上很多美麗的期盼無法落實,才會產生如此的誤解。

    夫妻都是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都帶著許許多多成長的「問題」去一個新的家庭。所以,專家說婚姻不是兩個人結合,而是兩個家庭文化的碰撞,牽涉到兩人的認知差距、喜好不同、習慣相異,因此也沒有標準的正解方法,而是需要深入理解,藉著包容、接納,在每次靠近感到挫折之後,依然能注意到對方的善意,這樣,才有動力去迎接從內在到外在的種種問題與挑戰。

    誤解是了解的踏腳石,而不是絆腳石,中國人說的,床頭打交床尾和,就是鼓勵夫妻要看到當前的打是為了建構更美好的和,是恆久的過程與歷練。美國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姆在其名著愛的藝術一書說,夫妻只要努力做好照顧、責任、尊重、了解,然後再生出更好的照顧、更完善的責任,更切實的尊重,更至善的了解,這樣螺旋式的愛,終會結出美麗動人的婚姻果實。

    我們都不想看到離婚,更不想社會的離婚率高於結婚率。所以,從婚前情到婚後情,都要努力加把勁去耕耘。人與人從男歡女愛,到相知相愛,不是結了婚,又或是乾脆離了婚,就能輕描淡寫解決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