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九日,特區政府再搞新意思,規劃要建「專家住宅樓」,選址石排灣經屋業興大廈對面、收回閒置地的SQ2地段,並已判給建築設計公司編制工程計劃。也許關心時事,尤其是公帑開支的市民,都非常想知道甚麼叫做專家?澳門需要那些真正有貢獻的專家呢?
五月十三日,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專家住宅樓」終於揭開其面紗。雖然,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已投資建成員工宿舍大樓,不過,衛生局證實,在石排灣擬建的「專家住宅樓」也是為其所設,以利吸引外地高端人才來投,要為高端人才提供生活住宿保障。
據衛生局介紹所知,「專家住宅樓」所涉及地段面積有三千七百平方米,可建築面積為三萬七千平方米,規劃提供二百三十二套不同面積戶型的住宅單位。其定位為離島醫院附屬設施,建成後交由院方管理,現正交由公共建設局設計、建造。不要忽略,從內地來的可能較低級的醫護相關員工離島醫院規劃其住宿安排,即七幢建築裡已有一幢員預留作員工宿舍大樓,不過對比將建的「專家住宅樓」,前者顯然細得多,其佔地只約一千一百平方米,不到專家樓的三分一,而總建築面積則稍多於專家樓的一半,有約二萬平方米。
離島醫院的員工宿舍大樓早於去年九月經已竣工,耗資逾三億六千萬元,「專家住宅樓」的建築設計,亦已交付給經常投得政府的設計公司,價格為一千三百二十七萬五千元,未見官先打八十大板。
記得多年前有一個很著名的電話騙案團伙叫「猜猜我是誰」,真有點像是跨國集團,活躍於大陸、香港、澳門、台灣等華人聚居地。騙徒會隨機打一大堆電話,叫接聽電話者猜是誰打來,如果對方不小心說出名字,就會冒充其名義去騙財。澳門市民非常不想看到專家樓到最後變成「猜猜我是誰」。既然如此,特區政府理應更詳盡向澳門說明專家及專家樓的一切。
一切從有關專家的意義與實質價值說起
所謂專家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有高度專業知識、技能、擁有豐富經驗、較高的權威和聲望。不過,專家亦一個相對及受場域限制的概念,如家裡馬桶壞了,請師傅來修理,那一刻,他就是專家。可是,回到家,他可能是一個拿孩子沒辦法的父親。再舉一例,普通市民常以為「物以罕為貴」是恆常的真理,可是,鑽石很稀罕,可是只是一種奢侈品,但為澳門普羅市民而言,並不是必需品。又如精通核子工程是專家,在澳門,這樣的專家是派不上用場,亦不會被視為專家。
許多先進國家都有專門為專家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以鼓勵和支持專家在該國工作和生活。首先,會給予專家簽證,以便他們可以來到澳門合法工作和生活;再者,給予高薪專家,通常可以期望在其領域中擔任高級職位,以鼓勵他們繼續留在澳門做專家應有的特殊服務。再來就是前述的「專家住宅樓」,通常以特別優惠的房屋租賃,甚至免費,以確保他們能夠輕鬆地在澳門服務;澳門政府一定很豪爽,除了正式的薪俸外,相信還會專家特殊補貼,好讓他們能長時間留澳服務。
從經濟財政的角度看,專家也被視為一種人力資本,可以為國家、政府、企業和社會創造優質價值。政府通常需要專家來解決技術性或專業性問題,並為其提供專業知識和經驗。
特區政府可有先計算這些醫學界的專家的社會回報率嗎?
一般以為,高等教育的社會回報率一定高於普及教育,其實是一種偏誤。普及教育通常提供基礎的學習,如讀寫能力、數學基礎等,這些是現代社會中就業所需的基本能力。這些技能對於在工作市場上找到就業機會至關重要,因此普及教育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不過,話說回來,人望高處,專家的在社會上獲得的回報或影響力,包括專業聲望、社會地位、收入和權威等,的確是很惹人羨慕。
目前,有許多學者都研究過專家在社會上的回報率,其中一位是美國社會學家墨頓(Robert K. Merton)。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提出了「專家的權威」(The Authority of Experts)的著名論文。墨頓的研究發現,專家通常擁有高度的社會地位和聲望,他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被認為是值得信賴的,這使得他們在決策制定和公共政策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此外,他還發現,專家的權威性和社會地位可以對其在研究領域中的工作和研究產生積極的影響,並可能帶來更多的資源和機會。另一位奧匈帝國出生的英國物理化學家波蘭尼(Michael Polanyi),他提出了「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的概念,認為專家的知識不僅包括明確的、可以說明的知識,還包括無法明確說明的、依賴於其豐富經驗和直覺的隱性知識,說穿了就是這方面的獨特解難智慧,這就是專家最可貴的地方。
的確,澳門本身只有科技大學設置醫學部,由中醫藥學院、醫學院( 藥學院納入醫學院)、醫學人工智能研究所及精準再生醫學中心組成。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及科大醫院將在教學、科研等方面持續助力醫學部的發展。一般仁伯爵醫院治療不了的病患,經評估後會轉介到香港及其他地區,成本昂貴,亦很沒有面子。也許特區政府真心要解決專業醫療的問題,離島醫院真的任重道遠。
惟是,筆者無意唱反調,為反對而反對。從正本清源來看,澳門雖然只是個彈丸之地,專業醫療的成本尤其高昂。可是,繼科大中醫專業,可有想到開辦更健康更環保的自然醫學課程,培養這方面的專業本地人才。舉一個例子,作為政府,為面對新冠肺炎的肆虐,提供針藥口罩及隔離治療是無可厚非的。可是,衛生局不是醫療局,理應更強化目前的基本保健與基礎護理服務,配合體育局的大眾體育倡議,全面提升全面體質及免疫力應該是重中之重,就正如前述的優質普及教育理應優於少數成本昂貴的高等教育一樣。
專家與普通人的差異對待就存在不公平的社會現實,會引起一些社會不公平的批評,尤其是在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的情況下。如果政府或其他機構給予某些特定專家特別的優惠,而這些優惠是基於私人關係、政治利益或其他不公平的原因,則這種做法可能會引起其他人的不滿和批評,認為這種優惠對於社會的公正性和平等性產生了負面影響。
人工智能尤其ChatGPT盛行下專間可能是首當其衝被淘汰的對象
瓦特的蒸汽機革命讓很多以體力為生的勞動者丟了飯碗,人工智能尤其ChatGPT盛行的今天,威脅最大的可能不是體力勞動者,而是自以為構築了知識安全邊界的腦力勞動者,如醫生、律師、工程師、新聞編輯、翻譯員、市場分析師、客服等專家工種已經天天被ChatGPT淘汰。
筆者大半生從事基礎教育及高等教育、師資培養、教育行政及研究工作,深深知道澳門目前最欠缺的專家不是醫學人才,而是懂得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教育專家。再者,澳門新生代內在韌性與抗逆能力低,形成自殺率高企,因此,輔導專家在培養輔導人才和指導學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兩個領域的專家是澳門非常缺乏的頂尖人才,香港有馳名世界的教育專家程介明博士,輔導領域有享譽全球的李維榕博士,澳門能數得出教育及輔導的專家嗎?澳門市民已經習慣,一旦有危疾,必須靠早已購入的人壽醫療及自費到外地就醫,醫療是很客觀的科學,無地域國界的差異,可是,文化教育社會心理服務就有顯著的文化地域差異,亦是目前AI及ChatGPT難以完全取代的。
當然,策略性決策和領導力的專家亦是澳門最欠缺的,這種高度複雜的思考和領導能力在經濟、政治和商業領域中很重要,AI雖然能提供數據支持,但最終的決策還是需要人類的判斷和洞察力。別浪費公帑去花在是專家,但不是澳門需要的專家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