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黃金週,澳府宣佈將迎來五十萬以上的遊客,不料,五一當天,就發生賭場大打出手事件。澳門氹仔一娛樂場有多名內地賭客互毆,現場混亂不堪。經調查,相信起因是早前兩方賭客因投注「莊」、「閒」引起對罵,雙方數名朋友加入爭執繼而打鬥。期間,多名保安員上前制止將雙方分隔,到場警方人員即時介入處理。保安司長黃少澤當天下午出席活動時強調,事發後相關影片在網路迅速傳播,嚴重影響澳門形象,已嚴令相關人士兩年以內不得進入澳門賭場。賭場是澳門稅收的主要來源,是次事件有損澳門形象,但應該不會直接影響這幾年一直低迷的賭稅收入。
講到稅收低迷,香港《東方日報》五月三日頭條報導,受到港府劣質施政拖累,香港近年出現移民風潮,大量中產高收人才流失,直接令納稅人口大減。香港稅務局五月二日向全港納稅人發出約兩百四十萬份報稅表,較二○二二年課稅年度發出的二百七十三萬份報稅表,大減三十三萬份,會讓稅收大減。與佌同時,受着樓市交投疲弱影響,繳納的印花稅亦按年暴跌兩百九十七億元。有議員建議要檢討現行稅制,擴闊稅基,否則年年赤字預算,庫房更空虛,將進一步萎縮影響民生。
普通人都知的常識,有為政府理應以謹慎理財為原則,即開源節流,量入為出。惟是,澳門為了緊跟清零政策,就對抗新冠肺炎就豪花了一千六百多億澳元的開支。香港,民調只有6%支持的《明日大嶼》,接近要豪花進六千億港元的開支。事實告訴我們,再怎樣的節流都無補這樣的龐大開支。難怪英國已故首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稅收很容易被詬病為「必要之惡」(necessary evil)。
為甚麼稱稅收是必要之惡呢?
稅收被稱為是「必要之惡」,是因為政府維持運作和提供公共服務所必需的資金來源,但是這些稅收往往會對納稅人產生一定的負擔,所以才會有很多逃稅避稅的另類惡行發生。關於為甚麼稅收被稱為必要之惡,通常有以下多種原因:1.政府需要資金來提供公共服務,例如醫療保健、教育、體育、文化、交通、基建等基礎設施。2.納稅人需要支付稅收,這意味著他們必須支付一定的金額來支持政府提供公共服務。這可能會對個人和企業產生負擔,尤其是對那些收入較低的人來說,稅收可能會對其生活造成不良影響。3.稅收制度可能存在不公平,例如對不同收入階層的人收取不同的稅率,或者給予企業稅收優惠等。這可能會導致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進一步加劇社會矛盾。
相比其他東南亞國家,澳門的稅率較低,如果跟歐美諸國比較,更是低稅的城市。事實上,澳門的經濟非常單一,主要收入來自賭收,沒有賭收,澳門的公共服務馬上陷於癱瘓狀態。澳門是個外向型經濟體,低稅率是吸引外商以及本地投資的基本動作。在其他國家,有比較健康的稅收來源,主要是薪俸及個人所得税,當然還有資產增值稅等。澳門的稅基比較狹窄,除賭稅外,稅務種類以直接稅為主,包括營業稅、所得補充稅、職業稅、房屋稅、專營權給予的稅收等。近十年,澳們賭收豐厚,政府年年減免房屋及地租稅。另一種是間接稅,包括旅遊稅、印花稅、消費稅、地租及機動車輛稅。當中,消費稅佔整個間接稅收益的最大部分。當然,還有就是公司的營業稅項等。近年,政府為了遏止樓市炒賣之風,加收第二套房產買賣的稅項,但是,成效存疑,許多澳門居民都用親朋戚友的名義買賣第二套房產,藉此減稅逃稅。可見,在一般市民及工商機構的老闆而言,納稅會損害其利益,一定視為必要之惡。
作為普通市民,不少心態是認為稅收與自己的關係很疏離,其實,儘管賭收的稅項真的不是一般市民「進貢」得來的,但是,從成本的角度來說,澳門卸棄了很多可以興建房屋、學校及公園的用地,而改為賭場酒店,賭博對社會風氣及教育都會帶來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都應該納入成本及補償計算,所以,一分一毫市民都可以理直氣壯視為我們的血汗錢。做為市民,理應善盡公民監督政府稅收使用的責任,以確保稅收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避免稅收成為經常之惡,其中可以做的包括:
1.學習政府的預算報告:政府每年都會在立法會發佈年度預算報告,其中詳細列出政府的收支情況、稅收來源和支出專案等資訊。作為普通市民,可以閱讀這些報告,瞭解政府如何使用稅收。
2.參與公共事務:參加政府組織的公共諮詢會議或立法會公聽等活動,以瞭解政府的決策和政策,以及稅收的使用情況,亦可以監督收受稅款作為薪俸的立法議員是否有盡其監督批評之責。當然,澳門是個非常客氣的地方,不像以前的香港,立法議員真的會讓預算卡住不通過。
3.使用政府提供的資訊公開平臺:政府通常會提供資訊公開平臺,讓市民瞭解政府的收支情況和政策決策等。作為公民,理應熱切注視這些平臺,查看政府的收支情況,並提出疑問和建議。
4.參與審計監督:政府通常會進行審計監督,以確保稅收使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市民可以參與審計監督,例如在網上查閱審計報告,批評財務違規行為等等。
5.組織聯合監督:組織社區居民或民間組織,共同監督政府稅收使用情況,提出建議和意見,並通過媒體等途徑公開信息,推動政府提高稅收使用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學習豐厚的賭稅國家新加坡不斷成功轉型取代香港
三年疫情過去,澳門經濟再次復甦,眼看著旅遊、餐飲、賭博都開始有明顯的起色。看來,澳門還是靠吃老本生活。誠然,從澳門政府官員到一般小市民都知道,過去賭收的榮景不再,可是,又看不到政府有明顯的作為。過去,澳門政府總愛大撒金錢,組團到其它國家取經,從教育到財金領域,可惜,不少出訪的團體或代表回澳後,都異口同聲說,澳門區情有別於當地,當地可以,澳門未必可以就了事,徒然浪費不少納稅人的血汗錢。
就算不離開澳門,今天資訊發達的世界,仍然可以搜集資料,學習其它國家地區如何通過賭博稅收來發展其他經濟,逐漸減少對賭博稅收的依賴,並成功實現了經濟轉型。
新加坡是一個小國,沒有像許多其他國家那樣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它一直致力於多元化經濟發展,以減少對任何單一行業或收入來源的依賴。新加坡之所以能夠取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主要是由於其政治穩定、高度透明的政府體系、發達的物流和基礎設施、高科技產業發展和金融科技的積極推廣。
新加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通過開放賭博業來創造新的收入來源。它成立了兩個賭場,分別是由世界上兩家最大的賭博公司——新加坡賽馬博彩(Singapore Turf Club)和濱海灣金沙(Marina Bay Sands)管理的,同時也對賭博實施高額的稅收。這些賭稅為新加坡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財政收入,使其能夠在其他領域進行投資。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多元化,新加坡逐漸減少了對賭博收入的依賴,並實現了經濟多元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新加坡政府逐漸發現,過度依賴賭博業可能會導致一些負面影響,如社會問題和賭博成癮等。因此,政府開始著手推動其他經濟領域的發展,如金融、旅遊、教育和科技等。
新加坡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和創新企業,如設立稅收優惠政策、大力推動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研究和開發基金等。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公司和創新企業來新加坡投資和落戶,從而促進了經濟多元化的發展。
除了前面提到的嚴格的監管和控制、教育和預防措施、治療和康復服務以及社區監督等多種手段外,新加坡政府還採取了其他具體措施,以避免公民沉溺于賭博中,如實行賭博限額,以防止賭博成癮。又規定每次停留在賭場不得超過十二小時等,以控制公民在賭場中的時間。新加坡賭場採用了高科技手段,例如面部識別和身份驗證技術,以確保玩家符合賭博限制和不被允許進入賭場。再者,賭場一帶不設立自動櫃員機,亦沒有典當業,更有助於賭錢的人輸了就離開,避免沉淪賭海。為了保護青少年和弱勢群體,新加坡禁止未滿二十一歲的人進入賭場,同時還禁止有犯罪前科、精神障礙或賭博成癮等問題的人進入賭場。
澳門不斷強調要靠人才,從成立相關的委員會,到架床疊屋,依然予人躺平的觀感,新加坡能,為何澳門不能,值得大家深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