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循道衞理楊震社會服務處家庭健康教育及輔導中心曾經做過一個「香港小學生焦慮指數」調查,訪問一千三百多名小三至小六學生,發現他們焦慮指數達遠超出一個正常小學生應有的負荷,而壓力的根源來自學業及父母的過度期望。是項調查總結出香港小學生焦慮三大壓力來源,根源是他們太忙了,包括忙上課、忙做功課、忙上興趣班、忙四出比賽,真的忙到心都亡了。這就能解釋香港小學生承受不了壓力而自殺率高企的原因。
澳門的小學生其實亦不遑多讓,早出晚歸的已經不是父母,而是在補習社補到很晚才回家的小孩。如果說早餐與午餐一起吃的英文叫brunch,那麼,晚 餐連宵夜一起吃的叫late-night
supper嗎?
也許,我們的學校教育已走火入魔,遠離了學校成立的初心;再者,工業社會疊加資訊社會,身陷學海無涯的孩子,為勤是岸是謊言;教育本來就是要培養快樂學習及學習快樂的孩子;顛覆傳統的心智科學告訴我們,無所事事正是當前世界教育要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必具能力。
重新認識學校School的本質意義與價值
眾所周知,英語的單字、詞彙、句式及語法都經過漫長「演化」而走到今天的日常生活,成為各國學校教育的必修學科,甚至被評為世界最標準撰寫科學專題研究的語言。原來,英語的字母來源幾近來自拉丁文字母,而拉丁字母又來自希臘字母。在不斷的流變中,很多單詞的意思都被人為或地方風俗習慣改變了,甚至意思完全相反,而學校School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單詞之一。
學校School一詞是從希臘語Schole演變出來的,意思為「閒暇」。在古希臘時代,尤其在最文明的雅典社會,要搞戰爭的軍人,要勞動的工人,或者是要搞政治的政客,都是沒有時間及心機靜下來去學校讀書,而只有「閒暇」階級的人才有時間去讀書學習,這就是學校School最早的原意。
後來,古希臘的哲學大師柏拉圖及亞里士多德,繼承了蘇格拉底的隨時與青年人討論學問,只不過從街頭搬到Schole,這個詞以後又轉變成拉丁詞School,之後再被英語吸納借用,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學校School。另外,跟學校School關係比較密切的一個詞是Scholar,被尊稱為有學問的學者,同樣是指是一群有「閒暇」時間從事研究、辯論、甚至著書立說的學者。
本來,在政府承擔義務教育之前,能付費給孩子,又不必孩子承擔家事或農務的家庭,想必比較富裕閒暇。可是,自工業革命後,父母都成為工人,要為工廠生產,無暇照顧孩子,政府就利用工商業繳納的稅收廣設學校,義務教育就應運而生。可是,社會上仍然有一群菁英領導世界,所以,學校又從普及教育衍生出專為培養貴族菁英的私校。而這種菁英體制來到中華大地,與上千年以來的科舉文化一拍即合。
今天,學校已不再是採取閒暇的態度去辦學,而是不少家長、學生的人間煉獄。學校的課擔、作業、測驗和考試,成為大家在古羅馬電影中,抽打到奴隸血肉模糊的皮鞭,只不過孩子心裡淌的血淚我們沒看清楚而已。
何時,作為主持教育公務的政府,還有那些熱心教育的辦學團體,可有想到,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還他們一個「閒暇」的學習空間,去學自己喜歡的學問。
學習Niksen無所事事的哲學才能是真正快樂成功
儒家文化經過科舉的洗禮,更被漢代「獨尊儒術」的加持,深植國人的肌理血脈,加上身為農業民族的努力心態,就形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知識人格局。為了達成如此艱鉅的人生目標,寒窗苦讀、鑿壁偷光、甚至懸樑刺股都被視為高風亮節的行徑。於是,孩子自小就被灌輸「勤有功、戲無益」、「業精於勤,荒於嬉」的學習態度。
時代已經不同了,現代育兒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一再證實,勤有功,但過度努力會弄巧反拙;戲如果經過精心安排,又或者兒童樂在戲中,原來很可能比勤更有功更有益。
曾經在海上霸權爭世界地位的荷蘭,今天,不單是科技大國,而且都榮登世界最快樂的國家前列。了解一下這個風車之國,成功之道在於每一個小孩從小都被教會發呆,要懂得無所事事,要懂得元神出竅,這門學問叫Niksen。根據《無所事事的哲學》一書的作者阿涅特.拉弗艾森(Annette Lavrijsen)說:「當你工作疲憊時,你可以轉移視線,凝視窗外的風景,或輕輕地閉上眼睛;當你被各種訊息轟炸得不勝其擾時,你可以放下手機,還給自己一個寧靜的空間;當你躺在床上卻睡不著時,你可以起來為自己泡杯茶,讓身心重新歸零。Niksen不是冥想、不買精油、不點香氛蠟燭,不需要任何成本,沒有任何限制,只要你想,隨時隨地都可以Niksen,放下一切,為生活留白。」
現代都市人,家長及學生,有誰不忙到心亡的呢?Niksen正是一口活水!
心流Flow是什麼?是進入快樂、提升幸福感的狀態
心流在中國內地被譯成福流,已經有很多不同的心理學家利用心流的技術賺到盆滿缽滿,最賺錢的在中國深圳,已經有學校引進這種心理科技,把一個聲稱能提高孩子心流能力,即高度專注力的圈纏在孩子的頭上,發現孩子戴了這個很類似孫悟空的金箍,只要通上電,專家臨場給予適切的指導,就大大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讓孩子在短時間內成績突飛猛進。今天,在中華大地上,心流的學習工具五花八門,良莠不齊。
要認識真正的心流學問,首先要認識這門學問的創始者,一位來自匈牙利的心理學者米哈里‧奇克森特米海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米哈里教授在 一九七○年代,仍然醉心創意心理學時,發現多數人工作一天之後筋疲力盡,但是,有些人會工作一整天之後,竟然精神抖擻。於是,米哈里教授發現創意能力超強的人,如頂尖運動員、政治家、音樂家、學者、甚至可能只一名普通的家庭主婦,不約而同地發現,只要能全情投入,甚至進入忘我狀態,就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狂喜狀態,在那個境界,會發現自己身輕如倚睡在一葉浮萍上,甚至有人覺得自己好像根本不存在,聽起來好像充滿老莊哲學的色彩。
米哈里教授神來之筆,借用了一個簡單的英文單字Flow,來形容這種悅樂的心情。甚麼是心流?它是特殊的精神狀態,當你在極度專注時,完全沈浸其中,效率和創造力提高,讓你忘記時間、忘記飢餓、甚至忘記所有不相干的身體訊號。慢慢,米哈里教授發現能擁有心流能力的人精力與成就皆比一般人優勝。據了解,拿破崙及毛澤東一天只睡三小時,但就有無窮精力工作,深信他們精通心流之道。
研究發現,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重複且規律地進入「心流」狀態,也能夠提升你整體的幸福感(well-being)。如今,心流是「積極心理學」中的顯學,如何進入心流狀態,目前研究歸納出以下五個條件:
(1)你要熱愛你所做的事;(2)你要具備一定的技能,對你做的事有主控的能力;(3)要有挑戰性,難度大概微微超過你力所能及就可以;(4)要有階段性的回饋和獎勵;(5)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知道大致的步驟。
我們的學校教育只要求學生不斷拼命努力,卻完全沒有考慮他們是否喜歡學習。誠如前述,如果學校能重返樂園的世界,諸如當前歐美諸國,大幅減課減負,讓孩子在學校多了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而功課、測驗與考試都減到最少份量,孩子越來越喜歡留在學校,學校自然成為具有「閒暇」意義與價值的樂土了。孩子置身學習樂土,學習動機就容易增進,引導孩子進入心流狀態,應是水到渠成。
誠如前述,歐美諸國都慢慢減少上課節數,刻意在課節間排上「留白」課,讓學生獨自發呆,或者集體發呆,甚至有許多學校及公益社團舉辦發呆嘉年華會,大力提倡發呆。現代人,無論是學生及家長,都壓力重重,Niksen就是一道應時心理學藥物。積極而言,腦神經科學家發現發呆時,腦袋其實在作創意思考的準備,許多科學家、藝術家、音樂家的曠世成就有發呆的共同習慣。
也許,作為教育的各個持份者,理應放棄填鴨式教育,共同為可愛可育的孩子創造快樂的學習時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