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1日 星期六

是時候對病入膏肓的小學語文教育動大手術

 


    世界著名未來學大師、未來學奠基開創先鋒艾文杜佛勒Alvin Toffler

在其扛鼎名著未來的衝擊》一書中講了一個故事,說一個非洲原始部落世代住在一條江邊,後來,有外來者在上游建了水壩,水壩一旦完成,下游的部落就會缺水,可是部落族人無視大壩的竣工,依然故我的生活。有一天,大壩完成了,這個部落與他們的文明就頃刻消失了。

    杜佛勒為何要在一本講未來的書說這個故事,是告誡人們必須順著時代的發展而做出必要的改變,才不會被淘汰,甚至被消滅。杜佛勒說世界在變的後面,存在三個推動變遷的元素,其中包括「一時性」、「多樣性」與「新奇性」。打一個簡單的比方,手機的功能為何不斷推陳出新,皆因為受了人們一時一樣的需求、多樣化的選擇及滿足人們的好奇好新慾望。

    同樣,今天的小學教育,在許多學科領域上,已不斷進步向前,惟獨是小學語文教育,除了墨守成規外,更是抱殘守缺,甚至走火入魔,以致病入膏肓。小學語文教育本來是推動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好方式,卻讓學生望「文」生畏,討厭語文科。所以,是時候對病入膏肓的小學語文教育動大手術了。

 

小學語文教學基本學力要求合情合理

    教育行政當局早於二一一年,推出小學中文科的基本學力初稿,再於二一六年推出相關的課程指引。其中,課程目標:(1)培養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使之能聽說粵語或普通話,基本能用中文與 人溝通。(3)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繁體字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的規範漢字的能力。完成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習時,學生認識常用漢字須不少於2000個,至少會寫其中的800個。(4)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學生在小學教育階段的中文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30萬字。(5)培養學生運用中文寫作的興趣;使之能具體明確、比較通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並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培養學生使用工具書以及運用科技和資訊學習中文的能力。(7)引導學生體認中華文化,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以及對中華文化的情感。

    單看上述的教學目標,簡單合理,沒有超出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再者,基本學力是要求學生完成一個學習階段後應當表現出的學習成果,包括認知、情意與技能,中文科特定的能力包括:(1)中文能力聆聽、說話、識字、閱讀、寫作、綜合能力;(2)共通能力思維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3)價值觀和態度良好學習習慣、中華文化、道德修養、審美情趣。一個小六的學生,在語文書寫能力應該包括記事能力、記人能力、記物能力、記遊能力、說明能力、議論能力、傳意能力。而在修辭方面,只需具備基本的技巧,如認識比喻、擬人、誇張等常用的修辭手法就夠了。

    從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有好者,下有甚焉。再者,學生人口下降,校與校之間的競爭非常白熱化,很多學校用不斷提高程度,功課測驗考試難度來標榜自己是名校中的名校,很多家長都誤以為程度艱深與課業刁鑽是好學校的重要指標,現實卻苦了學生,磨滅孩子喜歡語文學習的動機。

 

小學語文教學讓人抓狂的地方

    每一門學科都由其學習規律,如數學由加減乘除及點線面體發展,語文科學習就是從聽說讀寫,字詞句文,最後是綜合運用能力等有序開展,前述的都是澳門政府頒行的基本學力要求樣式。在小學,語文教學很快就跳過聽說讀,直接到了寫的部份。聽是語文學習的開始,嬰兒在母體就是憑聽母親的話語獲得安全感,亦在開始從辨別聲音的抑揚頓挫來猜想媽媽的情緒起伏。所以,聽是很重要的語文教育,很奇怪,在英語學習,就有聽的學習,甚至有listening課本,唯獨是語文教學就欠奉。事實上,從幼稚園開始,很多老師都給學生讀簡易的唐詩或兒歌,除了推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外,還想增進學生在聆聽中學習聲音的美感。可是,聽在小學教育只剩下學生很不喜歡的聽教聽話

    先聽後說,尤如有充足的被愛然後才有力量去愛人一樣。有了足夠的聽,就是學生說的時候了。可是,上課從來要安靜的傳統,讓說在教室只剩下回答老師的標準問題,毫無創意及趣味。說本來是自然、風趣、互動的教學活動,結果教室是死寂一片。讀就是把生活化的說變成有章法的讀,有規範有要求,我們稱之為朗讀。其實,很多小學語文老師自己都咬字不清,懶音連連,何德何能示範正確的讀音呢有機會請老師上網,看粵劇名伶任白朗讀,看到他們全張開嘴巴,字正腔圓地一個一個字很清楚吐出來,很清脆很有美感,讓讀與聽都成為美事。  

    從幼稚園開始,老師就佈置寫生字的功課,一寫就九年,起碼寫到小學畢業為止。從來,語文必須以整體語境來教授,而不是死抄生字死背範文。舉一個英文的教學為例,當我們教學生watch這個字時,名詞是手錶,動詞是,必須從這個字在句子或文章的前文後理去判斷其意思。目下的中文教學往往就是脫離語境的空洞學習,既零碎又沒有學習效益。

    小學語文教學最讓孩子及專家抓狂的詞語解釋,無論是學生的課本、練習冊、甚是學校外加的語文補充教材及詩歌,無不出現教人啼笑皆非,邏輯錯亂的詞語練習。如上當一詞,學生要背默的解釋是吃虧、受騙」。解釋的原意是原來的詞本身難以理解,通過簡單的解說讓學生明白其詞意。可是,現實往往相反,如上當」一詞,有常識的學生都知是何解,可是,當出現吃虧、受騙」的解說時,學生就要背比原詞更難的解釋,難道「吃虧」一詞,又用「上當」來解釋嗎?

    另外,小學語文很多填詞練習,小學低年級通常老師會給所有答案讓學生選正確的,到了高年級就不給答案,要學生自己填,同樣出現很多矯枉過正的難堪境況,如有題目是小學生上課應該(  )。有學生填(專心),結果不對,因為老師的標準答案是(安靜),真教人哭笑不得。

   前說的基本學力要學生懂一點簡單的修辭,如擬人法及比喻,可是,目前澳門小學的語文教學,從一年級開始就有很難的修辭要學,直到六年級,所有小學生都變成修辭專家,但就不會恰當運用,寫出真摯動人的美文。舉一個很嚇人的例子,目前小學五年級的語文修辭練習中,關於比喻要懂得更細節,如有修辭判斷題找出下列比喻句的本體、喻體、喻詞和比喻方法,常識告訴我們,連詩仙李白,又或是像唐宋八大家的蘇軾,亦不會先懂這些修辭技巧才能寫出絕世詩詞好文章。再說,難道要一個學生先掌握好人力工學、物理學中的力學及三角幾何,才能練就一身好球技嗎?

  

是時候對病入膏肓的小學語文教育動大手術

    小學語文教學本來就很像一門興趣科,老師有責任透過有趣有教育內涵的教材教法點燃學生的學習志趣,可是,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卻充滿工具論的語文觀,就是只訓練孩子零碎、高難、學不致用、旨在應付校內校外的語文考試要求,至於學生的興趣、基本學力的要求都拋諸腦後。在這種培訓中,活生生的語言、生動有趣、美麗動人的中華絢麗文化變成了一堆堆僵死的知識。

    筆者兒時到中學,只有一本範文課本,所有遣詞造句撰文,都在範文教學自然學會。筆者有孩子讀外籍老師為主的英文中學,英文科亦只有一本書,從閱讀到聆聽都在同一本書可以學到,應該說是同一個老師教得好,就能將聽說讀寫都學好。今天,課本加補充練習不但增加孩子書包的重量,徒然倍增其讀書壓力,事半而功半,揠苗助長。

    是時候對照語文科的基本學力要求,去蕪存菁,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中國語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