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五日,青年事務委員會召開了閉門會議,議程之一是關於如何更好的推廣非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非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制度》法律已於今年九月生效實施。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中學教育處處長梁怡安在會議後向傳媒說,今個學期有共九所公立及私立學校開展四十個高中職業技術課程,就讀學生約一千人。
梁怡安處長表示:「局方將會扶持私立學校在高中開設職業技術課程。他舉例,很多學校現時開設的商組、工科重視理論,很少實踐,該局將與校方探討有否條件將這些科目轉為職業技術課程。接受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絕大部份選擇接受高等教育,與一般的文組、理組學生一樣有機會升學。他表示,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既有高中畢業證書,亦有專業技術證書,具有優勢。」
看到了局方說到職技比傳統普通高中文理科教育更有優勢,既然職技畢業生同時可以拿到高中及職技兩張畢業證書,為何就讀學生只佔整個高中全體學生的0.07左右,換言之,每十三個學生約只有一個學生就讀職技課程。為何政府及私校持續推動職技教育多年,為何入讀人數仍然少得可憐呢?要怎樣做才能讓學校、家長及普羅大眾接受職技教育不亞於普通教育呢?有沒有短中長期的計劃擴大職技學生人口?積極而言,如何讓職技教育發揮普通高中做不到的獨特優勢呢?
回顧過去,始於足下
澳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歷史,最早追溯至一八七八年,由「振興學會」興辦的商業學校,即是目前的澳門土生教育協進會創辦的葡文學校。翻查一九二○年的《政府公報》,商業學校的開設初級及高級商業科目,包括商科、會計、打字、速記等實用商業課程,畢業生通常在受聘到港澳大小洋行工作。
再翻閱一八九三年七月二十七日政府公佈,當時統領澳門市政教育文化康樂等工作的市政廳,在以葡人或土生葡人子弟就讀的利宵中學創辦商業課程,為期三年,課程包括有簿記、讀本及中葡翻譯、商業信札等,應該說是澳葡政府開辦的公立職業技術中學課程。
天主教會對職技教育亦是不遺餘力,慈幼會於一九○六年由雷鳴道神父創辦了無原罪工藝學校,其後易名為今天的慈幼中學,服務對象為貧困無依的兒童,除了提供木工、縫紉、革履、印刷、釘裝、電機與機械等課程,亦增設寄宿部。到了一九七二年,慈幼學校廢除了某些工藝科目,跟隨慈幼會香港英文工業學校編制,改成一所英文工業中學。但是,隨著家長及學生都有升大學的願望,加上時任校長亦認為學校應該放棄工業教育,改為文法中學,所以,慈幼中學保留了部份具工業設計的科目,一九九四年度開辦中六數理班,實質上已走上完全普通中學的路上去了。
今天的鮑思粵華小學前身為葡光工業學校,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曾開辦葡語教學的職業技術教育課程,也曾設立寄宿部。到一九七六年該校停辦職技課程,改辦普通初中,後改為小學。
一九八五年,慈幼會胡子義神父在九澳開辦雷鳴道主教紀念學校,為貧困無依及被其他學校開除的學生提供寄宿及走讀的教育,開辦小學四年級到初中,有簡易的木工及金工課程。明愛在大興街開辦庇道職業先修學校(即現時的庇道學校),亦開設木工、金工、機械,及汽車維修課程。該校曾經與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簽定合作協議,為在讀學生提供駕馭建築機械實用課程,會聘用隨時棄讀離校的學生。汽車維修曾與日本豐田汽車維修部合作,學校為學生及豐田的技術員提供汽車維修理論課程,而豐田維修部為學生提供維修技術課程,學生修畢技術課程會拿到合資格的維修技工證書,能在全球的豐田及萬士得公司任維修技工。可惜,後來,如同慈幼中學一樣,明愛把庇道職業先修學校改為普通中學。
天主教耶穌會屬下的海星中學,亦於本世紀初開辦職業高中課程,包括社會服務,培養活動協調員,亦為有志就讀社工或心理等相關科系的學生給予最基本的專業培訓。另外,開設美術與設計專業,曾羅致本地區大學教授及知名藝術家任教,培養出的專業人才包括知名設計師歐俊軒。之後,加開了保安職中,為保安部隊及保安界提供有體能及有品德的新血。最後,亦開設了教育服務職中課程,為有志將來成為教育工作的學生提早在高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後來,海星中學停辦所有職中課程,改為普通中學。
在公立職業教育方面,教育暨青年局高屬下美士中葡中學於一九九六年開辦了夜間的職業技術高中課程,一九九八年中葡職業技術學校開始運作,開設日間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外,亦承接高美士中葡中學夜間所有高中職業技術課程,為在職成年和失學青少年提供工業維修電機技術課程、行政暨商業科課程、電腦技術課程及社會服務課程。後來,因為報讀人數銳減而停辦。
中葡職業技術學校、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三育中學中文部、還有培華中學、浸信中學、創新中學、澳門演藝學院舞蹈學校等學校有開辦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從行政暨商業、旅遊、電腦、服裝、電子、武術、工業維修電機、社會服務、會計、翻譯、製冷及電梯、商務、體育及舞蹈等,為澳門高中學生提供更多的課程選擇。上述幾所學校培訓對象主要為失學青少年,這群被拒於普通教育門外的青少年,盼望他們在離校前能學得一技之長,在社會上有一定的謀生能力。慢慢,變成能銜接技術大學的高中職業課程。
都是「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陳舊觀念在作祟
自孟子以來,更好說是自科舉制度創設以還,中華文化的教育傳統明示暗示一個成功的人就是坐辦公室,靠「食腦」治人,而失敗者是在工場日曬雨淋,汗流浹背,被勞心者管理的勞力者。上千年以來,這種傳統並沒有因為社會已經走過工業化而有所動搖。據非正式統計,在華人社會裡,無論是高等或是非高等的職技教育,就讀學生人數一直事與願違。試看疫情下的社會,公務員、教師、社工受疫情影響的不多,但是,如今年六一八疫情肆虐澳門期間,許多打工仔失業,免於失業都要遭逢減薪或放無薪假,才能保住飯碗。讓勞工界非常憤怒的是,竟然連室內裝修工程都因為疫情關係要停止,在手停口停的狀況下,更加劇勞心者比較穩妥,勞力者朝不保夕的心態。
近年政府致力推動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甚至修訂《非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制度》。近年,特區政府求才若渴,成立人才發展委員會,又透過貿易投資等方式試圖吸納更多技術專才。可是,要知道萬丈高樓從地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天,整體社會都職業教育的偏見與歧視不掃除,都難以有效推動職業技術教育。
近十多年,台灣為了為自小培養孩子正確的職技教育觀念,從法律制定到課程修改都做了很多,甚至有財團願意出一分力,於二○○七年打造BabyBoss,是華人地區第一座專為三至十二歲兒童建置的職業體驗場所,讓孩子透過扮演各種職工體驗,增進對職技教育的重視。可是,台灣少子化的情況極為嚴峻,二○一九年,終於宣佈歇業。二○一九學年,台灣教育部長潘文忠高呼「選技職,好好讀,有前途」口號,當地技能小將,更在國際技能競賽名列世界第三,躍升媒體焦點,就讀技職學校的人數仍逐年下降。
全球化環境下,學術人才可以四處挖角獲得,但是,中等技術人才,尤其是維修人才更是日見短缺,加諸過去師徒制已經息微,更加劇高中學生寧願就讀水平差的學校,都不願意入讀職業高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