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代人讀幼稚園時,老師會教A for
Apple,但是,到了我的孫子這一代,老師教A for Astronaut。這一代孩子已經進入海量學習的年代,不但廣更要深,於是,孩子帶著過剩的知識進入小學,然後從小學帶著過剩的知識到中學,再來是大學,甚至碩士及博士,到他們出來工作時,才發現這一大堆證書原來只是好職業的入門券,甚而只是廢紙一張,就算進場以後,很可能是學非所用。雖然如此,無論是家長、學校及政府,都對於學習過剩視而不見,更荒謬的是還樂此不疲。
從教育經濟學看學習過剩
從經濟學來說,過剩就是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經濟現象,用比較哲學的表述,即有歷史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原委。過剩在當下都市生活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如飲時過剩、衣物過剩、車輛過剩、產能過剩等等,背後都有其深刻的經濟及人性軟弱原因。
無法避免的歷史必然與人為任意的惡化造成今天教育低能及學習過剩的歪風。傳統以來,中國人就一直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教育經濟學觀念,加上近年非常流行的「不可以輸在起跑點上」的推波助瀾,學習過剩總被認定為是一種保險,甚至是保障,其實,跟經濟學講的最少投入最大回報自相矛盾。但是,歷史的必然告訴我們,這些世代相傳,被視為人生圭臬仍然盤據在國人的心思肌理中。所以,飽讀詩書,做更多練習就能達到熟能生巧,順利升學就會結出豐厚的人生果實,仍然是家長學校的主觀教育期許。
前述是家長及社會大眾普遍的教育經濟學觀念及心態。當孩子長大畢業,到了職場工作時,才發現人浮於事,學不致用,甚至有知識過剩,生活歷練不足的不均衡現象。換成現代經濟學的說法,社會供給和需求出現缺口,也可能出現不均狀態。雖然,經濟學家常說供給和需求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彼此之間只存在相互適應,而不必強求相等,即是說供需之間總會發生或大或小的差額,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換句話說,一個帶著過剩甚至不均衡知識的孩子進入職場及人生都是可以接受的。
所謂的過剩不僅僅是只知識的學習及生產方面,即是說學生在校內是否接受過時過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分配過剩問題,即是說有學生因為家庭條件豐厚,既可以上學,又可以於課後接受額外的補習,保障其升學路暢通無阻,有學生連一台像樣的電腦都欠奉。
大家都聽過「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古語,其實就是講過剩,但它不是商品的過剩,而是分配的過剩,或者說分配的不公。今天,許多學校的教育宗旨不約而同都說要培養德智體群美均衡健全的人,現實上教育不僅僅出現知識的過剩,還出現分配的過剩,為何主科一週上的節數要比非主科要多兩倍甚至三倍。近年,青少年健康及不喜歡做運動引發出很多問題,社會開始注意到如過不從小養成孩子樂意經常健康運動的習慣,長大後,甚至到老年時,政府的醫療負擔就非常沉重。所以,才開始在非高等教育階段將體育課的時數增至每週不少於一百五十分鐘。荒謬的是,當教育行政部門及社會工作部門都非常關注自殺率高企時,卻依然忽視學校的生命教育及情緒教育,依然獲得的課時分配少得可憐,如果沒有真正把生命教育、情緒教育、倫理教育在正式課表上做公平合理的分配,一天,就別妄想在基礎教育培養學生的樂觀人格。
再者,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雖說是聽說讀寫,但就獨欠說話,更遑論討論、辯論與說服的能力。我們可能學好語文及英文,無論是文法與修辭,甚或可以寫一篇亮麗的文章,但我們就是個啞巴,無論是中英文,我們都有口無言。當德國在基礎教育大力推進邏輯陳述說服技術時,我們的孩子仍然啞口無言低頭寫筆記,言聽計從學校安排的一切教學,從不質疑,亦沒有質疑的自由與權利。
一起來看看甚麼是學業過剩陷阱
產能過剩都是都市人熟悉的名詞,沒想到學業也會有過剩的現象,不但會有過剩,還可能是個可怕的陷阱。何謂
「學業過剩陷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院長劉堅教授說:「就是指以獲取標準答案和高分數為取向,以死記硬背為主要方式的學習、教學和評價的總和。可以理解為學生過分關注成績,分數,標準答案,缺乏獨立思考,缺乏創新等,說白了就是高分低能,會讀書而不會研究。」說白了,今天,華人的教育理念仍然是得英才而育之一樂也,家有英才更是無尚的光榮。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才發現有許許多多的生活問題是書本及課堂上沒有學到的,而孩子已經深陷「高分低能」的困局,到時候,家長師長及官員亦愛莫能助。
童年時家住議事亭前地,就讀一所教會辦的平民學校,學業輕鬆但不缺學識,課後經常在大三巴玩樂,晚上與父母在噴水池前身的空地納涼,無驚無險度過非常快樂的童年。中學畢業後,還能順利讀完大學,找到一份不錯的教育工作,然後成家立室。
確實,現在的孩子們真的「辛苦」,星期一到五在學校上課,課後還要補習四五個小時才能回家,彷彿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睡覺以外都在學習,學完學校的知識,還要學習課外的知識,深陷沒完沒了的學習惡性循環。這不就是過剩嗎?難道學習就是真的不用思考,學過的知識就不去用來解決生活問題嗎?
劉教授懇切說:「當前的基礎教育為了就是能夠培養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創新實踐能力的學生,這樣才能為國家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人才。」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展出全球有公信力的「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最新制定了二○三○年的教育框架(Learning Framework 2030),第一是培養自律,靠自己獨立思考而產生的負責任行動力;第二是培養尊重多樣性、接受爭執、在困境中都能與人合作達成目標的能力;第三是具備創新解難能力。在今天仍然以記憶默寫為主的澳門學校教育,如何培養能及躋身國際社會的創新領導人才呢? 換句話說,當我們仍然以過去的知識技能去教現在的學生,但就要他們要能應付明天的挑戰,豈不是很過剩浪費嗎?
我們已經踏入工智慧的社會,很多的答案都是可以通過機器去完成,那麼,我們必須順著世界潮流去培養能獨立學習、創造性思考和規劃未來的個體,這些能力是機器無法相比的。我們的教育不應該令孩子像電腦一樣,只會做刻板運算及大量儲存知識,既欠缺彈性創新思考,亦缺乏人本價值觀、同情心和對自然世界的敬畏,這些都是需要通過教育來傳授的重要內容。基於知識的學習可以由學生自己完成,也可以由機器教授。但教育人需要學校和教師來完成,機器是無法取代的。教育孩子最大的目標,不是養出「成績好功課強大的學霸孩子」,而是「懂得自我管理,懂得生活習慣,從小就會做家事照顧自己與家人的好孩子。」是時候好好檢討學習過剩,勿繼續製造學習過剩陷阱,令孩子浪費寶貴快樂的青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