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時代教育經常被尖刻批判,就是教師用過去所學的知識,教導現代的學生,但就無理據確信所教的學生能應付明天的挑戰。同樣,一代又一代受著填鴨式教育長大的老師,又如何能教出充滿創意解難能力的未來社會棟樑呢!據未來學家研判,目前有百分之四十七的工種在未來二十年消失得無影無蹤,而相信有百分之六十五的新工種會陸陸續續面世。人工智能已逐步且很快取代刻板、重覆、無創意的工作,甚至進佔充滿情理兼創意思考的工作。如果填鴨式教育仍然雄霸教育界,終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就被機器人取替了。
填鴨式教育的原理原則
養鴨人家最清楚,填鴨是指鴨子在關鍵生長期,經常把魚等飼料塞進鴨嘴裡,且要減少鴨子的運動量,使牠極速增重,儘快拿出市場賣個好價錢。填鴨式教育由前蘇聯教育家伊.安.凱洛夫發明,指教育者用盡能掌控的權威,向受教育者施以單向灌輸式培訓,透過聽說讀寫等傳統教學技術,要學生囫圇吞棗所教的知識,不考慮他們是否學以致用。教育者還深信這套方式最能培養最高質素為工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填鴨式教育在中國歷史悠久,自科舉以來,為了達成考試公平,考生須背誦經典詩文,又能引經據典寫出優秀評論政事的文章,高中狀元的機會就更大了。今天,雖然中國已現代化,但仍然用科舉思維去辦教育及各種公開考試,包括高考。每年,應屆考生就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誰的腦袋記得更多更強,誰就更容易登上名牌大學的殿堂。我們訓練出一群考試的巨人,但就同時訓練出創新解難的侏儒。
在西方,自工業革命以來,無論是流水作業式的工廠,抑或是企業組織,都非常崇尚管理級大師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所發展出的理論,而且貫徹運用,且運用在培訓工業社會需要的人才,填鴨式教育就應運而生。
泰勒在其扛鼎巨著《科學管理原理》,透過工廠佈置、物料搬運、生產計劃和日程安排等,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泰勒提出新的管理任務:第一、對工人的工作、工序及工時進行精細的科學研究,深信這樣的科學管理才能培訓工業社會所需的熟練工人。第二、從底層無專業到頂層菁英的工人施以分門別類的教育,使之成長,且收到不同的經濟效益;第三、與工人建立協作關係,保證一切工作都按步就班完成,為工廠賺取最大利潤。第四、資方和工人們之間在工作和職責上存在不平等,資方有較大的話語權。
看看,泰勒的思想備受批評,人們指責他不顧人的情感,把人當成機器,過度傾斜資方的利益。雖然如此,仍無阻泰勒的管理理論引進工業革命後的大規模學校教育。今天,學校就像一家知識生產與複製的大工廠,美其名是因材施教,實質上是在將學生分類,從一般學生到菁英,按教育行政部門及辦學實體的教育方針完成教學任務,為社會各行各業培養所需要的人才。
填鴨式教育的優缺點
還沒有資訊科技前,甚至說在印刷術還沒有發達前,填鴨式教育實在是最佳的教育,老師單向式口述講課,將濃縮知識高速傳授給學生,再者,亞洲大多經歷過強人威權統治者並不希望國民會思考、會批評、能表達不同意見。當老師上課時,叫學生閉嘴,不讓學生發表意見,這種教室風景跟威權者的高壓統治沒有兩樣!老師關起教室的門來,居然成為教室裡的獨裁者!
填鴨式教育隨著社及科技發達,出現的缺點越多,主要包括四點:
第一、學生的學習意願低落:誠如前面介紹泰勒的管理思想,與威權政府和學校管理一拍即合。所有的教育宗旨、教學目標、教科書選取、教學法運用、甚至評核標準都是由政府及學校單方面設計好,學生完全沒有發言權。很奇怪,我們已經活在消費主義高漲的年代,可是,家長及學生仍然很懼怕政府及學校的權威,對學校安排的一切都順應,不哼一聲。這樣,試問做為學習主體的學生,怎會有意願學習呢?
第二、學生的學習成效低落:也許,很多家長都認識「學習金字塔」,當老師進行填鴨式教育時,就很快出現許多缺點。首先,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學習成效只有百分之五。老師運用現代的教學技術,加上了精美的簡報,學習成效可能躍升到百分之二十。從學生的專注學習生理規律而言,最佳的學習時間只有十五至二○分鐘,澳門一堂課通常是四十分鐘。如果老師有用簡報,過了二十分鐘,學習效能就開始倒數,學習效能就堂堂遞減。
第三、老師完全不知道學生的學習狀態:澳門學校天天都在趕進度,學校通常採用填鴨式教育,學生到底聽懂了沒有?老師按章教學就可以,考試就成為確認學習狀況的最佳憑據。泰勒的科學分工主義與學校的分數主義合拍下,自然而然就成為老師和家長獲悉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方式;升學率也就成為學校自身績效與其他學校之間競爭的憑據。澳門自從開始了變相的聯考,即四校聯考後,更讓填鴨式教育橫行,考試就成為推動學生讀書的強大動力,準確來說,是強大壓力,這不是倒退呢!
第四、破壞學生多元海量學習的機會與能力:活在資訊科技發達的教育時代,網絡上各種資訊與學識都有,如果把老師上課四十分鐘講詞寫成講義,打印給學生自己看,老師的存在價值成疑了。換句話說,當老師上課講愈多,純粹聽說讀寫背默老師指定的範圍,一定會大大削弱學生的多元海量學習能力。仿傚歐美教育先進國家,好好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發表能力,給他們海量多元的閱讀與討論,甚至爭論,就能讓他們自主吸收知識,解難能力亦慢慢形塑起來。
填鴨式教育成長的老師如何進化成有創意解難能力的老師
填鴨式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延續至今,今天在教育崗位的老師都經過填鴨式教育的歷練。要去蕪存菁,甚至浴火重生,當然要認清前述填鴨式教育的來龍去脈、背後的原理、甚至要覺醒,深深明悟這套方法已經受不了時代的考驗。
與時並進,栽培學生創意解難能力的方法很多,當代的教育思潮首推翻轉教室,到底甚麼是翻轉教室?如果傳統的教室等於媽媽一力承擔所有廚務,從買菜、洗切、烹煮、到擺上桌上吃,然後清洗碗筷。那麼,翻轉教室就是所有步驟都容讓學生一起參與,由選取教材、訂定教學目標及評核標準、一起備課、師生互動學習,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引起學生的興趣、教給他們能力,持續保有自學的熱情與方法,如結合藝術、音樂、多媒體、分組報告、流行文化、戲劇或桌遊等,教育效果更明顯。
今天,北歐教育強國如芬蘭、丹麥及挪威,都採用翻轉教室,他們的教育競爭力一直走在世界前端。法國更厲害,自拿破崙立國以來,就大力推動哲學教育,高考必須哲學科及格才能進大學,致力培養能用哲學思考解難的人才。
其實,近年澳門已經有一兩所傳統名校靜靜地起教學革命,大力引進翻轉教室,成效顯著。更可喜的是,有老師離開教職,創立翻轉教室學會,到學校推廣翻轉教室的理念,甚至做示範教學。更有老師運用「學思達」方法來推動翻轉教室,透過學生自學、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學生表達及教師統整等步驟,讓課堂更精彩,學生學得更好更快樂。
填鴨式教育是工業社會的產物,這家知識工廠企圖培養出能用固有知識去維生的工人。但是,教育不是工廠,孩子不是生產線上的產品,好的產品送出去市場,次貨及壞的就被淘汰。其實,自孔子以來,翻轉教室就存在,只是被工業化的龐大體制吞噬。今天,身受填鴨式教育其害的老師,理應奮發圖強,擺脫填鴨式教育的羈絆,好好善用自主學習的教育方法,為下一代創造美好的教育園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