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4日 星期六

學校教育的「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日本高收視電視劇《派遣女醫X》自二○一二年第一季播出後,大受歡迎,於是,一路「添食」到目前仍熱播的第七季,每季約十集,可以在串流平台NetflixTVB看到,我亦是女主角Doctor X大門未知子的粉絲。我非常喜歡她遇到其他專科醫生都認為無能為力時,未知子仍然很堅決地表示:「我是絕對不會失敗的!」大門未知子每次都公開宣示其工作條件,包括:協助教授研究,我不做;收集論文,我不做;院長與教授巡房,我不做;陪同參加學術會議,我不做;接送教授往來高爾夫俱樂部,我不做;配合掩護小三,我不做;不需要醫師執照的事,我不做。」一個靠真才實學的女醫大門未知子,直言敢諫、討厭結群、討厭權力、討厭束縛,以其專業執照以及高超的技術作為武器,勇於挑戰白色巨塔的封建體系。

    為甚麼這齣電視劇如此受歡迎,除了痛斥日本醫療系統的腐敗,一般民眾看了大快人心,更重要的是點出做為醫師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目前,澳門學校教育亦存在許多「有所為」而不為,而「有所不為」卻大有可為。

   

聖經新約耶穌講「有所為」與「有所不為」

    在路加福音中,講到耶穌及門徒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邀請耶穌到她家中作客。她有一個妹妹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他講話。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罷!」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份,是不能從她奪去的。」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私校教師每週閒閒地上二十五節課,上三十節課的亦大有人在。雖然教師的課如此多,但許多教師仍然撥出時間去關愛學生。二一二年,《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實施後,私校教師每週課擔大幅下調,中學教師為十六至十八節,小學教師為十八至二十節,擔班主任課更少。立法會亦於今年四月通過《修改〈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教學人員通則〉》法案,來年,公立學校教師將與私校教師相約。本來,下調上課節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減輕教師教學工作量,更是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讓教師有更充裕的時間備課,進行各別化教學,透過言教、身教與境教增進學生的品德修養,這些都像是瑪利亞專注在更好的工作;雖然教師的課擔少了,學校亦得到教育行政當局撥出津貼,聘請專職人員,讓老師更「有所為」。可是,事與願違,教師的非教師工作明顯增多,而「有所不為」的情況亦日益嚴重

   

來看台灣一所「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模範學校

    在台北市大安運動中心旁,有一所空間寬廣、色調明亮、裝置藝術吸睛、特別教室特多的學校,名為和平實驗國民小學。沒敲上下鐘、沒有廣播、沒有教科書、沒有考試、沒排名,也不選模範生,只注重孩子主體性的課程設計,展現出獨特的學習樣貌,以「自主學習」為核心概念,透過主題課程引領孩子,逐步邁向「健康自主」、「情緒自主」及「學力自主」。

    和平實小校長黃志順說:「很多人的成長經驗,都是大人說什麼做什麼,大人不說就不會做。」他談到,現在加諸在孩子身上的學習,其實大多脫離以孩子為主體的學習。因此,一開始籌備學校時,思考如何貼近實驗教育,決定回到孩子學習的根本,讓他們自己掌握學習的動機和步調。回到學習的根本,教會學生掌握學習動機與步調就是「有所為」有所為。

    沒有鐘聲更讓孩子學會感受時間與掌握時間,好好用這一分鐘,知道下一分鐘該做甚麼,孩子就會自主學習。不使用坊間出版的教科書,採行春夏秋冬四學季制,課表以體適能活動、導師時間、主題課、自主探索時間及基礎課等為主;看不到傳統的科目,充滿即慶色彩,亦有留白給師生討論,到了中、高年級則會有選修課。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學習進程,是和自己競爭和比較,不鼓勵或強調兩個人在同一件事的競爭,而是同儕之間相互合作,朝共同的目標前進,並允許孩子之間拉出來的落差,因為每個孩子都不相同、但致力平等(different but equal)。別以為這樣的實驗學校沒有作業,的確,和平實小沒有大量反覆抄寫的無意義練習,但有需要思考、蒐集資料或動手做的作業。

學校只有形成性的評量,沒有考試、成績排名,也不選模範生。

 

學校教育的「有所不為」實在罄竹難書

    學校的教育模式來論斷,教育就是教師透過教學法,把課程教給學生,為了完成指定的教育目標。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本身沒有目標,只有學生發自內在的自然成長。可惜,今天學校教育捨棄內聖,卻要強迫孩子要完成社會體制設定的外王目標,學校教育目標就惡化成為了升學,幼稚園為了升上小學,小學為了升初中,初中為了升高中,高中為了升大學,大學為了升碩士,然後博士。校園裡的目標完成了,就輪到逐一挑戰職場生存發展沒完沒了的目標。本來,學校教育的唯一有所為目標是因才施教,卻異化腐化成「有所不為」的汰弱留強,既捨內聖之本,又窮追外王之末。

    學校教育學生首要在求學與學問,可惜,打從一開始,學校教育就放棄了點燃學生的好奇心,只管猛灌成人認為非常重要的知識,而為了照顧客觀公平的評量要求,日常知識不學,只學零碎容易考核的離地知識。為了應付同業的競爭不得不教偏頗及高難但無用的艱深知識。譬如中國語文教學,沒有把教學焦點放在如何透過文學陶冶性情,卻在文法修辭上刁難學生,結果,學生還是文句不通,文意無情,義理貧乏。

    更荒謬的是,連宗教信仰與情操培養的科目,都變成菁英學生比拼的鬥獸場。如某校的歷史常識工作紙其中一題十六世紀中葉以後,在澳門成立分會的天主教修會不包括以下那幾個?選項是A耶穌會、B主業會、C奧斯汀會、D加爾默羅會、E方濟各會及F杜明會。別說一般學生不懂,就算是資深教徒的家長都可能要仔細查找才知道答案,就算知道真正的答案,為一個普通學生的身心社靈成長又帶來怎樣的效益呢?在未看到學習效益前,學生已被折騰到充滿挫折感,原有天賦的好奇、好學與好問會蕩然無存,變成厭學,甚至棄學。

  學校教育的體育科從過去只教打球,漸進到體適能,多元化了,卻多了有所不為,體適能淪為只追求外在的體式。在先進國家,近年已將瑜伽納入中小學的體育課程裡,既是體適能,更是剛柔並重,身心思想合一的運動,對個體的身心靈健康及自我療癒均能帶來終身的裨益

  學校教育的音樂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音感、音樂欣賞與音樂才華。可是,又是為了服務菁英教育與客觀評核,許多學校的音樂課變成艱深的樂理課,在名校裡,音樂不及格的學生大有人在,這又是有所不為的強證。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有所不為,即不屑做非義之事,

才會有所作為,做合義之事。學校教育持份者,要下定決心,去有所不為之蕪,存有所為之菁,學校教育始能真正造福學生,造福社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