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網劇冠軍《魷魚遊戲》引爆熱議,劇中血腥及暴力場面成為眾矢之的討論焦點,多國政府及民間關心兒童道德成長的組織紛紛發表譴責聲明,擔心引起模仿效應,又或是造成孩子成長的陰影,更有說歪曲的價值觀會侵蝕善良的社會風尚。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十月十八日亦發聲明,不公開點名指《XX遊戲》含有大量暴力血腥、驚慄元素,會對兒童及青少年產生心理上的影響,甚至模仿劇中的暴力行為,扭曲的價值觀也深埋內心,必須予以正視,提醒有關作品屬限制級別,不適合兒童及青少年觀看亦需要家長和學校正確的教育以及輔導。
站在維護兒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教育行政當局此舉是恰當的。惟是,《魷魚遊戲》剛好在疫下停課時在串流平台及非法網台熱播,一定會有很多漏網之孩已經看了。如今,無論是家長及學校,都要好好面對「萬一小朋友看了《魷魚遊戲》點算好」這個不能迴避的教育及輔導課題。
一、防疫vs免疫的較勁與共存
家長們該給小孩看《魷魚遊戲》嗎?當然要視乎孩子的年齡、認知能力、價值判斷能力及接受血腥暴力的能力等錯綜複雜的因素。譬如多年前有香港電視廣告,鼓勵孩子別成為溫室裡的小花,所以才會有「落雨,洗乜驚喔!」當然,要是遇上暴雨大颱風,自然要教導孩子做好防風雨措施,置個人於安全的地方。再如新冠肺炎爆發,我們都教會孩子要戴口罩、勤洗手、配合政府各種防疫政策,當然,亦要努力增強個人的免疫力。
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國皆先從防止疫情擴散,設法滅絕病毒著手,但根據世界傳染病史來看,只能透過提高衛生防護,再來就是透過些擷取病毒血清製造滅絕或活性減毒疫苗來遏止病毒造成的災難。慢慢,人類只能等這些傳染病毒弱化成一般流感,更被逼學會與病毒共存的生活態度。
同樣,面對如《魷魚遊戲》這些血腥、暴力、揭發人性醜惡的電視劇,能禁當禁,能阻當阻。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鯀用防堵的方式治水必定失敗,只能靠禹用疏導的方式才是根治之道。所以,一方面可以繼續羅織密不透風的社會及教育防護網去照顧溫室裡的孩子,另一方面亦應該練就孩子抵禦血腥暴力的抗疫力,更理想的是培養孩子的免疫力。要想具備看《魷魚遊戲》而不受傷害的免疫力,理應學會與病毒共存一樣的能力。
二、去蕪vs存清的轉化選擇
真人真事改編,由史提芬史匹堡執導的電影《捉智雙雄》(Catch Me If You Can),飾演FBI警探的卡爾(湯漢斯飾)如何輯捕經常逃之夭夭,擅於僞造支票的天才少年慣匪法蘭克(李安納度飾)。片中演法蘭克的父親有一句名言成為法蘭克的畢生座佑銘。這句警語是:「兩隻小老鼠掉進了一桶奶油裡。第一隻老鼠很快放棄并淹死了。第二隻老鼠,并沒有放棄。他拼命掙紮,最終把奶油攪拌成了黃油,爬了出來。先生們,此時此刻,我就是那第二隻老鼠。」
法蘭克十七歲就轉學到另一所學校,竟然不是當學生,而是假扮法文老師無人發現。他屢屢犯案,亦屢屢逃脫。從假扮副機師、律師到醫生,維肖維妙。最終,都被卡爾逮到入獄。坐了幾年牢後,卡爾申請法蘭克在獄外服刑,但條件是要在FBI上班,幫忙鑒別偽鈔及逮到匪徒。法蘭克還設計了很多防偽的支票,全球超過五百家大銀行沿用到現在,改邪歸正的法蘭克與卡爾更成為管鮑之交。
日前,紐西蘭發生一單有趣的事件,警方報案中心竟接到四歲小孩來電,事緣因為這小孩有件好型的玩具,想同警察分享。為孩子而言,又的確好大件事㗎!不過,報警真是不對,所以,父親急忙向報案中心道歉。但不久,居然有警員上門,甚至同這小孩一起玩這玩具。
無論《捉智雙雄》或者是紐西蘭報警案,都教會我們如何要心存善念,懂得去蕪存菁的生活態度。不是有句格言說:「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燃光明。」同樣的原理,與其不斷站在道德高地譴責《魷魚遊戲》種種不是,不如好好給小朋友上一堂正面的《魷魚遊戲》課吧!
三、好好認識何謂「免疫」
唔講大家可能唔知,「免疫」不是一個屬於醫學衛生的專業名詞,反而是一個政治法律詞彙,表示免除特定主体的義務或責任,就如立法議員在議會裡有言論免責權。
須知道,一個呱呱落的小生命,就要面對疾病、意外、死亡等風險,「免疫」就是透過法律的保護,讓小孩在家庭、學校及社會等生活範疇裡可能會遇上的風險而得到的保障,如幼小學生在暴雨及三號颱風天不必上學。慢慢,「免疫」才從政法體系借調過醫學衛生範圍,「免疫」表示生物體對於感染疾病的抵抗。換句話說,疫苗發明後,生物體藉由微量的感染以抵擋更可怕的感染,這代表生物體醫學從自然免疫力過度後天人為的免疫力。
即是說,要能產生對血腥、驚慄、恐懼及暴力的免疫,很弔詭地就要先經歷這些體驗,而不能紙上談兵。然後,透過教育與輔導,減輕其巨大殺傷力,自然可以產生適切的免疫力。其實,在資訊發達的年代,上述種種的血腥暴力場面,現代都市孩子已司空見慣,甚至覺得「濕濕碎」。再者,如果大家有看抗日神劇,手撕鬼子把人撕開兩邊,爆頭爆血的情境不下於《魷魚遊戲》;又或者日本暴力動漫的血腥場景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真的是溫室小花,未見過血腥暴力大場面的孩子真的是不多了。
三、中文老師用《魷魚遊戲》教墨子
高中有許多語文教師自選的課外閱讀,看完《魷魚遊戲》剛好可以用來教墨子的〈公輸〉篇。墨子提倡非攻兼愛,並不是要弱者坐以待斃,而是要鼓勵弱者自保,面對攻擊也要有能力逆襲。墨子身處的戰國很像《魷魚遊戲》的場景,強者越強,墨子組織社會草根階層人民,不是好戰,而是反戰。〈公輸〉篇就是講墨子為困在水深火熱的人民,伸出溫暖的手,強勢救贖的內容,精采程度不輸給《魷魚遊戲》。
公輸就是成語「班門弄斧」的魯班,要幫楚國製造「雲梯」,能讓楚國士兵快速攀越城牆,要滅宋國。墨子靠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辯論技巧,輕鬆把魯班KO。墨子的類比邏輯。其中,讓魯班落入思辨陷阱:我請魯班兄替我殺一個人,你當然不願意,你拒絕的理由是「義固不殺人」。但是,楚王要你去殺宋國的人,你卻完全沒有抗拒,難道殺宋國之人,不算「義固不殺人」的價值?魯班頓時啞口無言。
這和《魷魚遊戲》貧與富、強與弱、貴與賤的彼此掠奪、自相殘殺的戲碼是否很雷同?墨子搞定魯斑後,就找上了楚王,可說是頂級魔王,墨子用對付魯斑的譬喻類比指斥楚王,你擁有的財富、土地、物產等都比孱弱的宋國強上百倍、千倍、萬倍,你去欺負比你弱的,算甚麼英雄好漢?難道你有怪癖,你不正常?最後,再搬出「臣見大王之必傷義而不得」來搶下話語權。楚王雖然講不過墨子,但仍不願放棄吞併宋國。墨子以退為進,逼魯班用小型雲梯進攻,趁機展示了自己強大防守的武力裝備,但都被墨子擊潰,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擬對戰中,楚王最後打消了滅宋的念頭。
《魷魚遊戲》中的惡霸張德秀在過玻璃橋時,怎樣都不願往前,情況就像楚王,男主角成奇勳就像墨子深諳環境的詭譎變化,懂得隨機應變。當然,論德行操守當然是墨子高無數倍。墨子教導人活著要學著適應社會立下的生存規則,還是要遵守自己的價值?而利人利己的價值,不斷被利益左右拉扯時,我們的選擇標準是?當然,無論如何決定,你都要為自己的抉擇負責,畢竟人生的掌舵者是自己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