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陽瑜司長列席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辯解學業非唯一因素造成學生壓力。司長說得對,不是唯一,試看澳門青年研究協會二○一二年的調查,又或是二○一○年聖公會的青年指標社會調查,學業壓力都高居學生壓力首位。別忘了司長主管衛生、教育及社工範疇,這三個範疇加起來幾近囊括應對青少年壓力的職能,而教青局主管本業就是學生學業,集中力量,坦然承擔學業壓力的職責是應有之義。
壓力、壓力感與壓力反應
根據《維基百科》,壓力包括以下三部分:一、壓力源即對我們產生壓力的事物和處境;二、壓力源會產生壓力感,壓力感的大小取決於個人對壓力源的重視程度,對有關事物和處境的管理控制能力,以及對自己的期望;三、壓力反應是指不同程度的壓力感,會引致不同的壓力反應;並在生理、心理、認知、情緒等方面表現出來。
目下青少年承受不同來源的壓力,有來自家庭關係,有來自學業,亦有來自人際關係等等。不同青少年就其性格、教育、歷練會形成不同的壓力感,而不同的青少年抗壓反應又不一樣。
舉一個簡易虛構的例子。十六歲的小明因學業成績欠佳,自我形象低下,與家人經常就學業衝突頻頻。有一天,學校派成績表,小明留級兼開除,一時間覺得天塌下來了,苦無出路,遂於家中三樓一躍而下,幸好有地舖簷蓬卸力,骨折送院。小兵亦是有同樣的遭遇,與家人熱吵冷戰了三天,就好像沒事了。小善也有同樣遭遇,只是跑了一趟大橋,冒了一身汗,就甚麼事都過去了。小樂都遭遇留級及離校,亦有痛苦的感受,但是,小樂不單復原快,而且從中汲取心得,既為重新站起來做出充足的準備,亦樂意陪伴有同樣際遇朋輩學習面對。
同樣是學業壓力,客觀壓力差不多,但是,小明的壓力感明顯比較脆弱,所以,才會自尋短見;小兵亦很不好過,只是選擇「閉關」熬幾天;小善的壓力感最強,跑大橋出身汗就沒事了;當然,最成熟的是小樂,能從壓力中學會抗壓,且有能力與他人同行。
澳門中學生壓力調查說甚麼
澳門青年研究協會早在二○一二年就做了一個《澳門學生學習壓力調查》,
有效問卷816份。過半中學生表示自己的學習壓力較大或非常大,近八成的本澳中學生認為澳門教育機構和學校有必要採取措施,減輕中學生壓力;有六成半澳門中學生認定學習壓力為自己的學習生活帶來負面影響;超過四成中學生認爲來自父母、學校和考試等方面壓力是最主要學習壓力來源。
到了二○一五年,澳門青年研究協會又發布《澳門中學生抗逆力調查研究報告》,有效問卷為751份。半數中學生在最近半年內遭遇過較大的逆境,逆境最主要來源是學業或生涯發展問題(如對升學、未來發展等生涯選擇感到迷茫)。二○一八年,受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委託,易研方案進行《澳門青年指標2018社會調查》,有近四成七受訪青年表示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會「積極尋求解決方法」;約四成一受訪青年表示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會「焦慮不安」;有三成表示「一切如常」,其次是「對任何事物失去興趣」、「不想接觸外界」和「恐懼」,可見受訪青年在面對困難或挫折時會作出正面反應、積極面對、尋求解決方法的佔比較多。二○二一年三月,澳門聖公會社會服務中心發佈了「澳門中學生情緒與心理復力(抗逆力)研究調查」,訪問630多學生本澳中學生情緒狀況以焦慮最高,近半數受訪者之情緒得分需要進行關注及跟進。青少年面對壓力時的處遇時,傾向選擇「不直接面對」的方式青少年的傾訢對象以朋輩為主,感覺同聲同氣總的來說,是次研究之受訪者之焦慮、抑鬱和壓力分數也屬偏高,而受訪學生傾向不會直接找人傾訴和處理。現今「I世代」青少年,大部份時間都用於網上活動和媒體,愛經網絡發表感受與想法、解決問題,甚至誤將網上觀點視為權威;社交媒體的「傳染效應」,令人變得不夠客觀、也會讓青少年在誤解自己情緒和需要,誤以為自己是脆弱,感到羞恥而錯過了求助和處理機會。同樣是聖公會的《青年指標2010社會調查》,約三千名受訪者,有2214名學生視學業為壓力來源首位,佔訪問人數的62.5%。
上述的調查數據顯示澳門青少年的壓力還是主要來自學業,別以為澳門升學壓力比其他地方低就掉以輕心。當然,他們在焦慮、人際、學業、抗逆及抗壓方面很需要接受輔導,少部份要接受深入治療。惟是,從家庭到學校都鮮少透過高素質的教養及正規的學校課程教導學生認識客觀的壓力,個人的壓力感及抗壓力反應強弱。於是,潛在高危的且不定時的壓力炸彈隨時爆破,近月接連的三宗青少年輕生就是不容忽視的案例。
眾多的研究建議
上述多個研究所示,學校和學生家庭間應建立長效緊密的聯繫和溝通機制,及時發現學生的壓力和負面情緒。鼓勵中學生理性面對壓力,通過主觀努力克服困難,增強信心。學校應減少不必要的考試,淡化單一以考試評定學生成績的觀念,減輕考試負擔給中學生帶來的壓力。近六成本澳中學生在遇到逆境和壓力時,選擇向朋友傾訴和尋求幫助;半數人會選擇自己積極解決問題。有近三成人會選擇忍耐;選擇尋求家人幫助和尋求途徑發洩情緒的各有二成半;選擇逃避和尋求學校老師或社工協助的各有近一成。本澳中學生經歷心理上的困難和低潮時,首先想到的交流對象是朋友(70.0%),其次是家人(35.0%),選擇專業人士(社工或諮詢師等)、網絡和老師的各在一成左右。當學習過程中遇到不理解的問題時,很大部分受訪者選擇「與同學討論」(396人,占47.4%),而選擇「向老師請教」的受訪者比例并不高(139人,占16.6%),極少數受訪者選擇「向家長請教」(18人)。
很明顯,青少年遇到困難,通常都會向找同儕傾訴及求助,老師及家長永遠排在最後,換句話說,多年以來,家長及教師仍然無法在青少年成長遇到困惑時,成為首選的求助對象。但是,教師與家長正正是兩股青少年成長最強大的教化及支持力量。據此,家長及教師面臨兩難,既要當一個具備專業權威的家長及教師,但亦同時要能放下身段,與青少年平起平坐,那是家校合作面對青少年壓力必須練就的能力。未來,家校合作,應以培訓對壓力管理的認知,了解青少年的壓力感,及栽培青少年的抗壓能力。再者,亦要學會同理心,敢於放下身段,主動聆聽青少年的困惑,敏感他們的需要,如此,才能有效幫助青少年免於壓力的蹂躪。
同儕輔導的力量
從種種調查訪問顯示,青少年有問題總愛找青少年,所以,輔導專業就發展出同儕輔導(peer guidance),台灣學者周富美說由受過半專業訓練的學生,在專業人員的督導下幫助有需要的同學。由於同儕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相近、不具有家長及師長的權威性,且年齡相近,所以同儕輔導員能夠在專業輔導人員督導下運用本身積極傾聽、人際溝通、關懷等助人技巧,使同儕所遇到的困擾能更快切入問題的膠著點,並提供適合的資訊與因應的方式。當然,同儕輔導只是輔導的一個環節,更深入的壓力管理應該盡快轉介給專業人士,效果更理想。
當大家在課餘及假日在快餐店看到一群又一群同輩相互幫忙溫習的景觀,就知道同儕輔導,尤其是學業輔導的威力有多大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