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當年,大兒子在鼠年出生,整整八個月,晝伏夜出,三更半夜還不停哭鬧,害得我精疲力盡,天天都要教務主任敲桌子叫醒我去上課。到大女兒出生,我求神拜聖母,幸運地賜我一個乖女兒,提前戒夜奶,晚上八點喝了一瓶奶後就倒頭大睡十二個鐘,彷彿消聲匿跡一樣。的確,許多父母苦無辦法,為求片刻小睡,「買佢怕」都要給吵鬧孩子有糖吃。不但如此,奀皮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大的關注。對不起,乖孩子總是被繁忙的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忽略。不過,若是生在有家暴的家庭,吵鬧的孩子除了一定沒有糖吃外,還會被痛揍一頓。
乖孩子VS鬧孩子
乖孩子總是安安份份地做一個父母期待的好孩子,家長完全毋須憂慮他們的一舉一動,由於他們不會帶來任何煩惱,家長可以放心讓他們照顧自己。乖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循規蹈矩,聽教聽話,家長自然樂意獎勵他們,只是他們的乖巧已是常態,表現得再好也難以帶來驚喜。筆者初出道教書,薪金微薄,只好靠補習幫補家計。我的補習生考第一,他跟我說甚麼獎勵都有,只差天上的月亮而已。也許,乖孩子要的不止一粒糖,而是父母的認同,甚或是內在自我獎賞已經很足夠。
奀皮的孩子常常令父母頭痛欲裂,他們的哭鬧總是層出不窮,老是讓家長招架不住,必須花更多時間、精力與資源去應付。當父母發現一粒糖可以遏止哭鬧,就會屢試不爽,但是,別小覷那些小鬼,他們會不段升級和變更策略,讓父母防不勝防,得了一整包糖還不滿足啊!
看起來當然很不公平,乖孩子再乖也只得一粒糖,但是奀皮的孩子只要偶爾乖巧就能得到一整包糖,再耍花招可能得到更多。雖然說這世上本來就沒有絕對公平這回事,但家長總會在非常矛盾與內咎的情況下避免製造不公平。長期處於不公平的環境令孩子的價值觀扭曲變形,乖孩子不一定渴求任何獎勵,但他們一定渴求公平的對待。
奀皮的孩子不一定沒有道理,更不得一口咬定是鬧事。說實在,奀皮的孩子最開始都很可能是乖孩子,但是,長久的被輕忽,乖孩子知道再乖再沉默都於事無補,只好搖身一變,成為奀皮孩子,為的都是拿回應得的權益。
建築工人抗議為吃一粒糖嗎?
日前,有大批本地建築工友到勞工局反映失業慘況,部分人不滿強行闖進勞工局,部份人更衝出馬路,與警察發生衝撞。疫情下,截至今年一月底,官方說本澳外地僱員有十七萬五千七百七十八人,較去年同期減少一萬七千七百二十人。勞工局長黃志雄更表示:「高度關注本澳居民就業需要,局方已積極協助及跟進就業配對情況。又鑒於大型建築工地須按施工階段招聘,本澳工地大部分現處於地基階段工程,需求較多的工種是模板、紮鐵、機手(挖泥機、吊機),當局陸續根據登記順序跟進安排就業配對,預計一個至個半月內完成上述技術工種就業配對安排。隨着工程進入主體結構及內部裝修施工,將有更多空缺提供,預計地盤雜工需求會逐步增加,呼籲居民理性表達訴求。」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本地建築工人長期開工不足,甚至失業已是不爭的現實。天一亮,就有大批外地建築工友從不同的口岸湧入澳門各個不同的大型工地開工,只要抬頭一看,幾近都是具中資背景的大建築公司壟斷各大地盤,本地工友被拒諸門外,又或只能當散工實在司空見慣。勞工局再有多套美麗的說詞,都平息不了本地建築工友的怒憤。一日不徹底採取本地工友優先就業的舉措,示威、堵路、闖關、甚或引起肢體衝撞只會陸續有來。
上週示威,本週立頒經援措施,引起諸多不必要的猜測及怨憤
上週建築工友的工運行動,引起本地及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無疑是為特區政府高效施一直贏來良好口碑打了一記耳光。一向維穩至上的特區政府,為了平息這群奀皮工友的風波,只好再耍黔驢之技,馬上推出《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除了提早派錢外,還加推一個與市民期望大相逕庭的助消費措施。經財司記者會還沒有開完,不但沒有博得抗疫成功及力推消費券的原來掌聲,更惹來市民及議員的嚴厲批評,不到一天,社會上已凝聚共識,盼望特區政府收回成命,唔好搞咁多新花樣,都係派消費券好啦。
其實,特區政府沒有像去年抗疫時,拿出快狠準的果敢措施應對。去年下旬,第二期消費券快到尾聲時,社會上已有清晰一致的聲音,希望政府再接再厲,馬上推出第三期經援。惟是,特區政府卻陷於猶豫不決的泥沼中。經財司雖然辯稱第三期經援與建築工友示威無關,但現實的確予人吵鬧的孩子才獲得關注,甚至有糖吃。
澳門市民本來就很簡樸、單純、愛穩定、易滿足。特區政府卻小學數老師上身,偏偏要全澳市民(除了小孩)天天要腦筋急轉灣,齊期玩個先消費後補貼的數學遊戲,原來,到最後揭開數學迷底,要大家補一補小學的折扣數學,搞了一場大龍鳳,經援措施就是打七五折的消費活動。如果這個推論正確,要市民先消費後補貼,實在難以推論出經援有助於改善澳門經濟劣況。再者,此舉對於長期失業、正在放無薪假或低收入人士,幾近毫無幫助。
真正的經援應劍指有助工友能自食其力的舉措
自第一任特區政府以來,賭權開放,賭收豐厚,導致政府錢多人傻,年年派錢,時間一到,萬眾期待,現金滾滾來。疫情下,澳門賭收大跌,年年派錢可以派到何年何月何日始坐食山崩。
特區政府還在使用老掉了牙的行為學派「刺激→反應」心理學,使出強迫誘導式消費,既迂迴、複雜、但誘因弱,何來得到刺激消費,進而振興澳門經濟的果效呢?連小孩都知道,一切的扶持資助措施就如扶小朋友學騎單車一樣,總不能永遠牽著方向舵不放,總該學會適時放手。何時,特區政府真的拿出勇期氣,讓本地人真的優先就業,拿出真的讓澳門經濟能適度多元化的措施來,這樣,能保就就能保民生,人人安居樂業。
別誤會吵鬧的澳門工友!他們自信有實力,充滿信心,可是也知道政府及商家可能沒看到或故意忽略,所以會想盡辦法讓大家清楚看到自己的價值,還在期待等值的回報。會吵是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職場本事,更是捍衛個人及業界權益的方法。主動積極和勇敢承擔,開拓機會,掌握機會,一路走向理想的人生樣貌。
三月二十日是聯合國世界幸福日,盼望特區政府順應民意,調整第三期經援舉措,更期待特區政府拿出真本事來,讓澳門各業能適度多元,人人幸福過好日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