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澳門人!你幸福嗎!

     人類天性渴望及致力追求幸福,與此同時,亦盡可能避免痛苦。我們不管讀書、經營人際關係、努力賺錢、貢獻社會、建立家庭、養兒育女等等,都只是一個過程,又或是手段及工具,終極目的是追求個人及所愛的人幸福快樂。就算是受苦,人仍然能苦中作樂,享受犧牲,為的都是增進幸福感。慢慢,社會國家的為政者,皆視增進國民幸福快樂作施政的終極目標。

    中國人信奉先苦後甜或苦盡甘來等先成功後快樂的傳統價值觀,甚至學生都要懂得先苦學後才有成的道理。無疑,這是從農業立國的民族性自然生成的人生觀。但是,真的要苦盡才能甘來嗎?苦口才是良藥嗎?苦學才能有成嗎   

   

三月二十日為聯合國的世界幸福日

    中國的鄰國不丹雖然是一個蕞爾小國,有三分之二的國民信奉藏傳佛教,經濟不是很好,但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不丹便首次提出並開始著手落實 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縮寫GNH的概念,其重要性更甚於國內生產總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簡稱GDP。二一一年不丹向聯合國提議設立一個世界幸福日International Day of Happiness)。聯合國大會在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宣佈每年三月二十日為國際幸福日,確認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類生活中的普世目標和願望,具有現實意義,在公共政策目標中對此予以承認具有重要意義。又確認需要採取更包容、公平和平衡的經濟增長方式,以促進可持續發展,消除貧窮,增進全體人民的幸福和福祉。聯合國邀請無論男女老少的每一個人,以及每個教室、每家企業、每個政府,一道慶祝國際幸福日,至少用短短二十分鐘做一次簡單的「幸福冥想」,從心底感知自己的幸福。

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倡議的幸福關鍵變量

    剛出爐的2020年全球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20)調查指出,一百五十三個國家和地區中最幸福國家,前十名依序為芬蘭、丹麥、瑞士、冰島、挪威、荷蘭、瑞典、紐西蘭、奧地利、盧森堡。台灣排名第25,蟬聯東亞及東南亞各國之首。芬蘭連續3年穩坐全球第一,最不幸福的國家則是阿富汗。新加坡(31)、菲律賓(52)、泰國(54)、韓國(61)、日本(62)、香港(78)、蒙古(81)、馬來西亞(82)、越南(83)、印尼(84)、中國(94)、寮國(104)、柬埔寨(106)、緬甸(133)。幸福指數是基於六個關鍵變量,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慷慨和不腐敗。隨著社會不斷變遷與進步,人們已經覺得用GDP去衡量一個國家地區的人民是否幸福,已經越來越不可靠。反而,健康、社會支持、自由等是越來越是讓人感到幸福的重要關鍵指標。可惜,澳門是一個彈丸小城,沒有加入排名,如果仍然用GDP單一項目計算,澳門人的確是世界前列幸福的人。綜觀這些國家地區,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不是有錢就幸福,亦不是貧困就不幸福。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

    此項指數衡量焦點在於個人及家庭,著重於福祉成果Outcomes而不僅是總體經濟規模,並同時考量福祉的主、客觀面向。美好生活指數一方面著眼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領域,包括攸關福祉的物質生活條件三大層面(居住、收入及就業),另方面觀察生活品質相關的八大領域(社群關係、教育、環境、政府治理、健康、生活滿意度、安全、工作與生活平衡),以綜合且全面的方式衡量國家發展實際狀況與人民感受。

    由於OECD不想這個指數引來惡性的攀比與競爭,已決定不進行有關指數的國際排名,反而更著力在PISA等測試活動中,從小推動各國在教育領域內就該開始重視主觀幸福的培養。根據PISA的定義,學生幸福感student well-being是指學生能夠過上幸福而充實圓滿的生活所需要的心理、認知、社交和身體素質的功能和能力總和。PISA視幸福感為一個動態的過程,一定要從孩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開始,才能期望他們成年後會有幸福的人生。OECD幸福感2030教育宏圖,以培養學生成為有遠見、懂反思、坐言起和重福祉的終身學習者。澳門學生在近兩次PISA的學科及閱讀成績非常亮麗,但是歸屬感及幸福感仍然有待努力。換言之,學校教育必須正視在主要科目所投放的資源及心力遠遠多於促進學生幸福感的投入。

 

如斯亮麗的GDP就等於澳門人幸福嗎?

    由澳門婦女事務委員會撰寫的《澳門婦女現況報告二一二》,十六至二十五歲女性幸福感分數最高,平均分數為七點二二分;二十六至四十五歲女性幸福感分數低於平均分數七點一一分。此外,三萬元或以上收入之受訪者幸福感分數最高,平均分數七點四五分,三萬元以下收入受訪者幸福感分數低於平均分數七點一一分。其中家庭環境、就業環境、身心狀況,較個人、社會交流、政府施政影響女性幸福感。

    一個人說幸福,兩個人說幸福,說的人多了就變成了幸福指數。二一五年十二月中旬,澳門理工學院和經濟學會主辦的一個研究報告顯示,澳門人總體幸福指數達到六點九九分,在世界著名的經合組織美好生活指數排名中排第十七位。

    澳門一九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第二,達到了九萬兩千多美元。在二一九年發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顯示,澳門在全球一百八十個經濟體中排名三十四位,在亞太地區四十三個經濟體中排名第九位,成为世界最活躍的微型經濟體之一。

 

澳門人的快樂指數

    一份以澳門打工仔為對象的雜誌《哈囉好工週刊》於二一八年六月,做了一個澳門人,你快樂嗎?》的調查,雖然沒有公佈調查了多少人,有點不科學,但不乏參考價值。其中有68%受訪打工仔覺得澳門人比其他地方的人快樂,因為:70% 澳門政府福利好,每年派發現金分享;68% 澳門的社會穩定且自由;45% 澳門人人工高,福利好;當中有32%受訪打工仔覺得其他地方的人比澳門人快樂,因為:59% 澳門通貨膨脹,人工趕不上物價上漲;50% 澳門外地人口太多,城市太擁擠,社會浮躁;有30% 澳門改變太大,澳門不像以前的鄉土人情,溫馨團結;關於未來十年最擔憂的事有1、自己身體及家人身體越來越差;2、樓價越來越高,無錢買樓;3、收入未能追上通脹;4、工作競爭大;5、孩子的教育水平不夠高。

    看起來,要令澳門人快樂真的很簡單,因為澳門人就很簡單,知足、甘於現狀、穩定勝過一切。與香港及其它中國大城市比較,澳門人真的不想陷於過於激烈的競爭才能獲得幸福的困局裡。

 

    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彌爾頓在其名著《失樂園》(Paradise Lost)中說:「心是自己的家,能把天堂變地獄,地獄變天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繫於一念之轉。同樣,幸福的確依賴良好物資及生活條件,但更需要正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許,該從家庭開始,從小與孩子一起建構端正的幸福人生觀,如樂學有成、樂口良藥,不用苦盡也可以甘來。

    原來,幸福本身就是一種天賦的良性競爭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