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卡一出,誰與爭鋒;消費卡一刷,慾望奔馳。
特區政府為了振興經濟,推出消費卡,第一輪三千大元,第二輪加碼五千大元,大人細路人手一卡。疫情緩和,家家戶戶拿著消費卡飲飲食食,食肆生意倍興隆,佔消費卡使用總額的23.2%。聰明的父母,為免被孩子指責挪用其消費卡,特意帶同仔女到書局買圖書文具,在刷卡時跟仔女說,媽媽沒有用你的錢,都是用來買有益圖書文具。除此以外,亦有很多父母用仔女的消費卡去超市購買日用品,佔消費卡使用總額的21.4%,同時為零售業中最高。
據經濟局發放消息指,消費卡計劃頭二十天已超過908萬宗交易,消費總額已達9.62億澳門元,超過已發放消費卡總額的一半,逾五十六萬人使用過電子消費卡,平均每人已使用1714元,近六成的消費卡已使用超過一千五百元。無疑,消費卡真的帶旺經濟,亦讓悶抗疫情的市民藉消費放鬆心情。但是,也推高通貨膨脹,更讓人擔心的是,澳門年年派錢,可是,在社區及學校推行過理財及消費教育並不普及,試看一個二○○八年在澳出生的孩子,十三年來總共領取本104000元,很少聽聞有家長及小孩真的能把整筆錢存起來。澳門儼然成為消費天堂,很難抵擋金錢的誘惑而不胡亂消費,有幾多就花幾多乃人之常情。對正在成長的未成熟孩子,到底是利多於弊,還是弊多於利呢?
我消費故我在
消費可以說一面鏡子,如果消費只是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鏡子會如實地反照出平實的自己;如果消費是為了按捺不安及尋求別人的認同,鏡子會如凸鏡般反照出一個矮化的自我;如果消費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及聲譽,鏡子會如凹鏡般反照出一個誇大的自我。
當論及消費與滿足的關係時,就會出現三種消費行為。一是投入的消費與獲得的滿足對等,如有人拿消費卡去買市值三千元的金飾,每天店員刷最高消費額三百元,十天後,顧客連金帶卡取回,非常滿足;二是高消費低滿足,如有人用幾張消費卡去買美容套餐,發現物非所值,很不爽;三是低消費高滿足,如許多超市及食肆用消費卡花三百元回贈五十元兼有贈品。
在美國,有一個倡導善用金錢的非牟利組織「新路圖基金會」(New Road Map Foundation),長年到處宣揚「低消費,高滿足」的生活模式,指出消費者懂得「金錢與足夠的真正意義」,就不會過度消費,而造成浪費。
心理學家佛洛姆(Eric Formm)晚年,寫了一本關於慾望的名著《佔有還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指出人們會透過兩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一是透過不斷擁有(To Have),一是透過不斷自我改變及成長(To Be)。前者要透過購買來滿足擁有的慾望,後者是透過不斷內省及簡約生活來持續成長。今天,物慾橫流,很可能把成長中的孩子推向一個不斷擁有的懸崖。
一九九五年上網(internet)正式商業化,走進千家萬戶,更走進i世代。二○○七年iphone問世,二○一○年ipad來到,徹底改變了世界的通訊及搜尋模式。當前的澳門,一人一手機,連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都知道怎麼上網,無論是建立個人社交網絡,還是在疫情間上網找資料做功課。
美國專門研究擁有手機的青少年的心理學家珍•特溫格( Jean M. Twengei)在其新著《i世代報告: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 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 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一書中,列出有十個i世代的明顯特徵,其中有八個非常讓人擔心,包括:一、不急著長大;二、上網時間有增無減;三、不重視親身與人交往;四、不安;五、備受保護,欠缺內在動力;六、宗教冷漠;七、對收入缺乏安全感;八、對未來充滿不明確感。
想想,i世代的家長都能感受到孩子的不安情緒,但不知所措,更不懂如何教養他們。也許,只要不學壞,乖乖讀書,透過消費滿足孩子的不安,是無辦法中的辦法。近年,網購大行其道,不必拋頭露面,不必討價還價,就能滿足消費慾望,更助長i世代的消費及不安黑洞無限擴大。
建立i世代的理財能力,與他們同行
今天,澳門已經是一個鼓吹消費文化的信息社會,一旦收到有漂亮口罩的訊息,就馬上按手機買下,又或直奔藥房搶購。賭權開放後的澳門,吃喝玩樂的設施林立,更助長追求享受的消費文化。疫情導致很多家長的收入大減,消費卡總有用盡的一天,特首都開腔說大家開始過緊日子了。是時候與i世代好好坐下來,與他們一起商討,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並且與孩子同心同行。以下是重點的建議:
一、與孩子一起訂定零用錢金額:香港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廉政公署時,就展開理財教育,發展出第一套理財教材就是教導孩子如何使用零用錢。透過每週,然後每月發放零用錢,雙方各提出基本開支所需金額,累計出零用錢總額。當然,金額有上下限調整的空間,雙方共同訂定,達致雙贏的局面。
二、建立先儲蓄後消費的生活態度:有零用,自然有剩餘,亦可能超支,透過了解孩子的開支紀錄,務實地養成儲蓄的生活態度。誠如上述,自現金分享發放到現在,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已應儲備十萬以上;若是管理不善,深信已經花光。所以,與孩子到銀行開立聯名戶口,把用不上的錢全存到銀行備用。
三、教導孩子懂得分辨「必要」與「想要」的分別:必要是基本需要,想要是心頭好。如進入超市購物,最好事前羅列好購物清單,按本子辦事,可以很大程度避免過度購物。又如疫情過後的假期,很多家庭會舉家旅行,購物尤其是個陷阱,經常買了很多「唔等使」的東西回來。所以,平時,就應該好好教養孩子練就出甚麼是「必要」及甚麼「想要」的分辨能力。
四、教導孩子懂得做開支預算:中國人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今日,「先使未來錢」這股歪風正在荼毒孩子,一定要教好孩子做購物預算,除了學精打細算外,亦讓孩子學習等待,期間,好好思索這一筆錢是不是真的要花,是不是物有所值。
五、教導孩子格價是必要的理財能力:近月,豬價爆漲,同一街市,肉價相距可以一倍;消費卡一出,超市間同一貨品的價格落差很大,帶孩子逛街市及超市學格價非常有用。我的大孫子有一台兒童玩具的零件壞了,四出格價,有三元的,亦有四元的,更有九元的,最後以最平價買到,非常得意洋洋。
六、父母的表率尤為重要:身為家長,理財有道是榜樣;勿以金錢獎勵孩子是良方;率先珍惜眼前一切,無論是人還是物;更重要的是率先成為節儉的模範,讓孩子不得不跟隨。
七、教導孩子慷慨解囊,樂善好施:要孩子明白擁有是一種福份,遇不幸者應伸出援手是義之所在。所以,無論是零用,或是預算,都鼓勵孩子能從多餘的捐出,更要鼓勵孩子能捐出手上珍愛之物,學會與人分享是崇高的美德。
消費浪潮風高浪急,與孩子並肩同行,穩住腳步,乘風破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