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0日 星期三

點解唔係細嘅復課先咩?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自農曆新年後,許多教師疲於奔命學怎樣透過視像教學,而中小幼及特教學生皆不用上學,中學家長大多數放手給孩子透過網上學習,有不少小幼家長在家執行停課不停學的硬任務,初時都幾開心,反正小學程度,溫故知新,應是卓卓有餘。不過,隨著疫情進一步擴大,復課預案一再跳票,家變成多功能室,有時是學校,有時是補習社,有時是遊戲機中心,日子久了,家更多時候是人間煉獄,與孩子困獸鬥,連發夢都非常期待早日復課,可以脫離苦海。
    連月來,天天收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每日例行記者會,但沒有一個衛生局或教青局官員有理有據地告訴家長,點解一定係高中復課先,點解唔係小學先,更讓人不解的是,難道幼稚園及特教生缺乏自理能力就無望復課,理據又何在呢
    五月四日,喜見高中復課,五月十一日初中復課;行政當局推出友善支援政策,讓小幼每級約十個缺法照顧及學習資源的學生可以回校托管。日前,教青局宣佈,五月二十五日高小復課,六月一日初小復課,而幼稚園及特教生就仍仍遙遙無期,分分鐘下學年再見。不錯,我們都未曾經歷過武漢肺炎,人人都摸著石頭過河,但綜觀許多家長的經歷,結合學者專家的學理研究,亦有道理告訴官員們及校方,應該是小幼及特教生復課先。

經濟學人》及經濟學都撐復課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報告,武漢肺炎導致全球四分三學生停課,歐洲疫情仍嚴竣,九月前難以復課。網絡上課成為新貴,英美有90%學童有足設備在家學習,日本有80%,中國只有40%,澳門呢
    經濟學人》三月底發表報告,停一天課一個人損失173美元,澳門有約5萬個中小幼生,以停課100天計算,損失是86千百萬美元,是不是好誇張呀,比對特首說的政府多年投入持續教教育津貼共17.9億,真是小巫見大巫。更甚的是,經濟學人》認為返學可以拉近貧富學生間的不平等,反之,停課拉遠貧富學生的階級距離。《經濟學人》亦說,如果孩子一年不上學,終身收入會減少10%
    前述《經濟學人》已交代停課的經濟損失。一般經濟學分析,學校除了提供教學的服務外,亦會提供若干免費及收費服務,免費如放學後留校運動,收費如午膳及督課,變相提供托兒服務,這樣能讓家長專心工作。換言之,學校提供的邊際服務變相帶給家長邊際利益,減輕家長若干的家庭及心理負擔。
   疫情期間,有不少人失業,亦有不少人放無薪假,更慘的是放無薪假卻要home office,收入大減,但仍要要供樓,經濟壓力非比尋常。換成經濟學的術語來說,疫情導致失業或減薪,要付出損失去的成本,卻要額外承擔學校教師的職責,但毫無收入。當然,可以告慰的是增進了親子相處的時間與空間,關係是否提升卻因家家有本不一樣難念的經而有所不同。

看看香港學者專家分析停課的損失
    近月,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在202021922日期間,成功透過社交平台收集6702位幼稚園及小學家長的回應。調查旨在了解停課期間,兒童的學習及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情況、家長面對的困難及所需的支援。調查顯示,近70%幼稚園及逾80%的小學家長認為,子女在家學習遇到困難,擔心其學習進度會因此落後;超過70%的家長認為子女在家學習時欠缺專注或興趣,近50%家長表示在家學習容易有其他家庭成員打擾,家長面對的其他困難尚包括欠缺有關物資或配套、父母欠缺耐性及相關知識等。此外,停課亦導致學童接觸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大增,近80%受訪家長表示,其就讀幼稚園的子女平均每日花多於1小時使用電子屏幕產品,超過世衞建議的標準。每日花超過4小時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小學學童則有近40%

看看國際經貿組織OECD及澳門大學的研究報告
    根據OECD2018PISA的調查數據,澳門3755名十五歲中學生、3781名家長及2808名在職中學教師中,學生在十歲前有接觸互聯網經驗的比例合計74%,十三歲前有相關經驗者達97%;在使用ICT設備方面,九歲前有經驗的學生比例合計78%,十三歲前提升至96%。顯示澳門十五歲學生對互聯網及ICT設備已相當熟悉。據學生回應,99.1%表示家裡可連接網絡,19.2%沒有桌上電腦,17.7%沒有手提電腦,綜合處理兩個選項數據,家裡擁有電腦的學生比例達97.1%,有儲存用的U盤達96.1%
    根據澳門大學教育測驗與評核研究中心麥瑞琪及何錫標的調查,一般課程按科目劃分,學生平均每周使用ICT學習特定科目的時間各有長短,學生每周用於專科學習的時間比例不多,除社會科學外,每星期使用ICT於各分科學習時間達60分鐘以上的學生皆不足10%,所有科目皆有40%以上學生表示每周未能為相應科目分配學習時間,可見學科的網上學習仍未普及。
    換句話說,澳門家庭擁有電腦上網設施情況不俗,但在家透過上網學習的時間及環境就強差人意。其實,高小學生及初中生已具備足夠的能力進行各類型的網絡學習。反而,小學低年級、幼稚園及特教生缺乏教師專業指導,其學習素質自然遠遜於初中及高中。有教育心理學者研究顯示,初小學生長期在一個非正規的學習環境進行不正式的學習,會遺忘之前的學習至少25%,甚至全部忘記。要重新啟動小孩的學習敏銳力,很可能是事倍功半;若是弱勢家庭的小孩,更可能難以彌補其損失。

看看腦身神經科學家怎麼說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這番警語不只導出德育先行於智育,更重要的是指出蒙童小兒的群育先於個人的智育。疫情期間,本來天生蹦蹦跳的小孩卻要屈在家,欠缺基本的體育及群育。
    腦神經科學家研究顯示,幼童是右腦發育先於左腦,即是說,幼童會透過先天敏銳的五感進行學習,透過不同的群體交往,學習管理喜怒哀樂等同理心,慢慢掌握與人相處的重要能力,就是所謂的共感。要完成群育最佳的場域就是學校。本來,平常上學,幼童已經坐在教室進行長時間的知識學習,成為過勞學習一族,但起碼學校都會有機會讓幼童進行群育的學習。疫情期間,困在家裡,所有群育歸零,左腦更被揠苗助長,得的多還是失的多不言而喻。

  無疑,疫情已讓一眾孩子變笨,學習敏感度大幅下降。事後孔明說,面對史無前例的武漢肺炎,我們都摸著石頭過河。香港大學微生物學家袁國勇教授認為,類似的疫症隨時變種捲土重來,也許是今年冬天,惑者是明年初。汲取教訓,讓我們重新思索,那一個階段的學生在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應最優先復課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