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異見者的正見力量


    蘇格拉底是道德思想的異見者;柏拉圖是政治思想的異見者;孔子是仁愛思想的異見者;佛祖是涅槃思想的異見者;耶穌是出死入生的異見者;安徒生童話國王的新衣》中說真話的小孩是威權政治的異見者;牛頓及愛因斯坦是物理學的異見者。所有異見者都是不容於當時社會政治的先知。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昨天的異見者,有很多已經成為今天備受推崇的創見者。也許,世界理應走向更包容,主流意見與異見應該相輔相成,綻放異彩。

異見者的悲歌
    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柏拉圖(Plato)是觀念論的創始者,借用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數學模型學說,創造了模仿(imitate)這個詞表達一個生活現象是在模仿一套觀念的哲學學說。換言之,在現實生活中的感官經歷,極其量只是觀念世界的反射,真理只存在於觀念世界。柏拉圖用了一個精彩的比喻去解釋感官世界的模仿和真實世界的對立。在《理想國》(The Republic)第七卷裡,試圖用洞穴比喻(The Allegory of the Cave)來說明人追求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異見者落得悲劇的下場。
    比喻說到有一群囚犯在地下洞穴裡,囚犯的雙手被縛,背對洞穴出口,只能看著洞穴外射進裡面牆上的幻影。後來,站在最後的一人終於掙脫了枷鎖,重獲自由。剛走出洞穴外,很不習慣強烈的光線,使他無法分辨事物的真假,於是,只好先從影子、水中倒影開始,然後,慢慢適應,才看到真實的世界,恍然大悟過去誤把幻象視作真實。所以,他急不及待重返洞穴來解救他的同胞,很想把他們帶到真實的世界一看究竟。但是,令他意外的是,沒有人相信他的話,且在他繼續勸解同伴離開洞穴時,卻被憤怒的囚徒們活活打死。
    從洞穴比喻可以看到柏拉圖描繪了一位異見者的正見受到反智的對待。今天,異見者仍然在我們的世界存在,到底,如何作一個聰明的異見者,既能引領群眾走向光明,而又能避免壯烈犧牲」,真的值得好好思索

蘇格拉底及耶穌是堅守道德真理的異見者
    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絕對是一位讓人五體投地的異見者。蘇氏自認無知,很喜歡與人交談,特別喜愛問問題,如甚麼叫勇敢。許多次,被問的人總以為自知何謂勇敢,但到最後都被蘇氏詰問到破綻百出,且無辭以對。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他的謙恭其實來自於對無知的自覺,而他在別人眼中的「異見」亦來自於坦白揭露別人的無知。
    相對其他只講宇宙本體的先哲,蘇格拉底實在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人間,尤其喜愛討論善惡道德問題。但是,這樣做其實更讓人懷疑他的用意為何為何你要挑戰我們一般都接受的看法?這些看法完全顛覆雅典人的傳統價值。於是,認定蘇格拉底是敵國斯巴達早已聘請的思想毒藥專家。雖然,有多次機會蘇格拉底免死,但為了證明自己是無罪,蘇格拉底進行了異見者的公民抗命,寧願飲毒酒捨命以明志。
    聖經新約路加福音中,耶穌說:「沒有一個先知在本鄉受悅納的。一語成在耶穌身處的猶太人社會,如何能接受安息日行奇蹟,與稅吏同桌吃飯,與犯姦淫的婦女對話等等離經叛道的行徑。耶穌不見容於當時的政治社會宗教威權,最終被判釘死在十字架上。可是,據最新統計,今天,全球信奉耶穌的基督徒超過二十四億人。
    耶穌創造了一個獨一卻非常包容的信仰,就連無神論者如哲學家羅素、科學家霍金,都不得不佩服耶穌的言行。今天,正是因為這份包容,連無神論者對信仰堅強有力的挑戰,反而更彰顯信仰免於膚淺、離地或形式化。例如,無神論者對信仰的一個最基本挑戰是:如果有天主,並且天主是全能和全善的,為甚麼世上還有那麼多的苦難呢?當然,這問題不是無神論者的專利,正正無神論者有力的詰問,才能逼使宗教信仰者必須面對真實世界中的苦難和荒謬。真正理解宗教信仰的人應該會欣賞無神論者,同樣的,無神論者也應該學習欣賞宗教信仰者。在彼此都認定對方是異見者的同時,我們學習彼此對話和聆聽,因為差異只存在於真正的對話和聆聽當中。

「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這是法國哲學泰斗伏爾泰熱切倡議的對異見者該有的文明態度。二一四年,香港佔中三子發起佔領中環,旋即引發雨傘運動,這一切都被視為異見,其實只是挑戰威權政權。上週,佔中九子因為公民抗命,其中四人被判煽惑群眾這莫須有罪名即時判刑下獄。戴耀廷的「苦杯」、陳健民的「燃燈」及朱耀明牧師的「敲鐘」成了香港民主抗爭歷史的重大標記(Icons)。沒料到,世界金融之都的香港連言論自由的權利都被所謂的法治(rule by law)拖垮了,淪為用法律去整治異見者。

看看《異見的力量》怎麼說
    剛出版的新書《異見的力量》──心理學家的7堂決策思考課,是美國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查蘭內米斯CHARLAN NEMETH)嘔心瀝血的作品。這本書很異見地警告我們從眾及共識會容易形成偏見及威權。因為,共識會窄化我們的理性思考,容易陷於墮性思考。但是,異見反而能強化思考,讓想法多元化。異見與主見不一定矛盾衝突,反而能拓寬我們的視野及心胸。更甚者,訴諸歷史及文明發展史,一如柏拉圖的《洞穴比喻》,又或是耶穌說的先知不受歡迎,都只是先知先覺者走在文明進步的前端,只要我們願意創造彼此聆聽的空間,才能創造真正有差異的多元社會。沒有差異,就無需聆聽;沒有聆聽,就沒有對談,更談不上理解,只有誤解、衝突和嚴重撕裂。
    德國思辨哲學大師黑格爾曾說:「人類從歷史中所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記取歷史教訓。剛過去的星期日四月二十八日,自雨傘運動以後,有超過13萬人上街,其實就是提醒香港特區政府切勿執迷不悟,汲取歷史教訓,尊重民意,樂意聆聽異見者的聲音,順應普世民主發展態勢施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