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目春風」作者蔡梓瑜|Choi Chi U,透過「瑜目」「U see」,將個人、家庭、職場及家國等生活範疇裡打滾了超過半個世紀的經歷,淬煉出的正向視野,與大家輕鬆自在走進如沐春風的理想世界;又一起略帶黑色幽默點出現實世界的種種魚目混珠。「See U!」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學生為甚麼不喜歡上學
這個世界上,也許只有視讀書為消遣娛樂及能力表演的學霸喜歡上學;點解學生不喜歡上學,理由數之不盡,最多學生會答上學很枯燥乏味,有點要求的學生會答學不到跟生活有關的知識,更有要求的學生會答點解要教過時的知識,但又吹噓說可以用來應付明天的挑戰。PISA測試之父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在其新著《超越PISA:如何建構21世紀學校體系》中說:「我們目前的學校是工業時代的發明產物。當時普遍遵守的規範是符合標準與服從規定。」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在這本書的序言說:「工業社會的教育體系,一方面通過篩選機制讓優質的資源集中在精英的培養上,另一方面通過標準化、知識複製來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所需要的大量同質化、功能化勞動力的生產。今天,我們幸運地置身於一場嶄新的、歷史性的教育與技術較量的尖峰時刻。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普及,正在革命性地建構信息社會的政治形態。在信息社會,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關鍵在『因材施教』,動力源於學習者的興趣。」換言之,活在信息社會的學生是原住民,校長、教師及家長只是初到貴境的新移民。可是,教育的話語權卻牢不可破地被掌握在政府、學校及家長手上,仍然用工業化的知識去教育信息社會的學生,何來可以應付明天更信息化社會的挑戰,學生怎會喜歡上學呢!
腦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學生為甚麼不喜歡上學
晚近發現,人為甚麼能學習,主要是因為我們腦袋裡有鏡像神經,透過模仿,就可以習得各種知識及技能。這種已學的知識及技能很快儲存到海馬體內,要用的時候就馬上調閱。因此,其實人不是很喜歡思考,或者說人經常依靠記憶來解決困難。
說到面對困難,我們腦袋裡有個杏仁核,左右各一個。遇上突發的危機或困難,本能會給予三個選擇,戰、守或逃。當有把握應付時就會主動出擊,一旦發現毫無把握時,就會馬上逃離現場,直到安全為止。另外,當只是五十五十時,也許採取守勢亦是不錯的選擇,穩守突擊就是其中一個選項。通常,我們都會在戰或逃的過程中牽引許多不安的情緒,而情緒亦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及健康。
當然,人不僅僅靠本能生活,最重要的是靠有意義的學習而生存。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尼爾•威靈漢(Daniel T. Willingham)新著《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認知心理學家解開大腦學習的運作結構,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就明言說:「人類大腦的演化其實是儘量不思考,因為思考的速度太慢也太耗能了,這就是為何我們不喜歡學習。然而,我們已經不是生活在充滿毒蛇猛獸的史前時代,很多時候得三思後而行。儘管我們通常懶得思考,可是很多人還是喜歡玩益智遊戲且樂此不疲,就像跑步很累、很辛苦,可是喜歡路跑的人卻沒卻步。」換言之,要喚起學生樂意上學的動機,必須從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持續讓學生有興趣、能力及需要去學習。
近年,腦神經科學已延伸到提升學校及組織機構的績效,信任因子(Trust Factor)就是集中研究這課題。簡單而言,一個充滿相互信任的文化,就是一個能提升學生及員工的文化。腦神經科學家保羅•扎克(Paul J. Zak)在其新著《信任因子:信任如何影響大腦運作、激勵員工、達到組織目標》一書中就強調信任文化能刺激個人分泌增進互信的催產素,釋放愉快學習的多巴胺,使學生及教師有顛鋒的表現,即是說學校機構樂於推行親和、正面及平等對話的文化,學生及教師的表現就越優良。目下一般學校均制定相當嚴密負面的校規,從遲到缺席到成績不及格,都會構成記缺點小過大過,甚至操行不及格,或兩次留級要被勒令開除等。另一方面,無論是作業、默書、測驗考試,均以扣分制評核。種種學校體制不約而同地宣揚不信任的因子,自然,學生因為不喜歡這種負面制度所產生的殺傷力而不喜歡上學。
看看芬蘭及以色列如何引領孩子走進信息時代的優質教育景致
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的領導人Irmeli Halinen站在信息社會的前沿,發表了推動這項跨時代的教育改革時說:「我們常常被問到為甚麼要改進一個已經被評為全世界最優質的教育系統。但真正的答案是因為世界不斷在改變。我們必須要思考、再思考和學校有關的一切。並且,我們必須了解:如今在社會和工作之中所需要的能力早已改變了。」2020 年之後,芬蘭所有「科目」都從學校課程中移除,例如數學課、地理課等常見的學科。反之,教育現象學及教育敘事大行其道,希望打造的是一種「依據現象(phenomenon-based)的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學習架構。學生將不再研讀特定的學科,而是研究「事件」、「現象」及「故事」,從氣候變遷、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移民湧入歐洲諸國造成的各種影響等,均以各式各樣的主題進行討論,在爭論中學習包容及理性尊重。
以色列人口只有八百多萬,二十年內卻誕生了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創新科技媲美美國矽谷等,只看特拉維夫已有超過六千間創新科技公司,谷歌、蘋果等科技龍頭也在此設立研發中心。有說猶太人得天獨厚,特別受到上主的祝福,天生聰明,其實,對以色列有深入研究的專家認為,教育才是令他們強大的原因。科學和以人為本是以色列立國後最重要的資本,因此從幼稚園到高中也重視科學教育的投入,學生會以LEGO砌太空船和車仔,再接駁到電腦的特別程式,了解零件和組裝方法如何運作。小朋友年紀這樣小就探索深奧的科學知識,效果全球有目共睹。
以色列高中學生一週至少要花十六小時作宗教研習,當中團契(Havruta)是猶太人古老的學習方式,兩至三人一組一起研習《聖經》,針對經文提出各自想法和論點,透過討論及辯論,鞏固學生的宗教、人文及文學素養。慢慢,這種學習方法廣泛應用在不同科目上,以色列人相信透過好友同伴一起學習,知識就能提升更高的層次,遠比老師站着講課,學生抄筆記要有效很多。
仍然在工業時代載浮載沉的澳門教育體制,正面臨信息社會的巨大衝擊,教育要繼續抱殘守缺,還是勇往直前,讓學生真心喜歡上學,端視掌管教育者的領導智慧。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
-
人的一生,都是先從被照顧者,獲得充裕的關愛後,慢慢轉變角色成為照顧者,然後,到了人生最後階段,又變回被照顧者。簡單而言,人就是活在被愛與去愛的互動場域中。 電影《桃姐》與《淪落人》都是低成本製作,講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間的故事,前者是小主人 Roger...
-
誠如上週本欄所述,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兩個星期內爆紅全世界,六月十二日有一百零三萬上人上街她面不改容,且於當晚遊行結束後十一點,宣佈 《逃犯條例》 仍然如期於十六日硬闖立法會,此舉「辣 㷫 」 全香港市民,立刻引爆當晚的警民衝突事件,還導致六月十六日兩百萬人上街遊行,高...
-
近日,一段二○一一年的香港小學辯論賽冠軍賽片段在社交媒體瘋傳,又重新引發熱議,點擊超過三十多萬。油麻地天主教小學與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就「香港兒童真幸福」為題展開激烈辯論,片中一名女生突然激動地質問對手:「你哋係咪嬲我呀?」這句話瞬間在網上爆紅。許多網民熱烈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