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學生為甚麼不喜歡上學


        這個世界上,也許只有視讀書為消遣娛樂及能力表演的學霸喜歡上學;點解學生不喜歡上學,理由數之不盡,最多學生會答上學很枯燥乏味,有點要求的學生會答學不到跟生活有關的知識,更有要求的學生會答點解要教過時的知識,但又吹噓說可以用來應付明天的挑戰。PISA測試之父安德烈亞斯•施萊歇爾(Andreas Schleicher)在其新著《超越PISA:如何建構21世紀學校體系》中說:「我們目前的學校是工業時代的發明產物。當時普遍遵守的規範是符合標準與服從規定。」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永智在這本書的序言說:「工業社會的教育體系,一方面通過篩選機制讓優質的資源集中在精英的培養上,另一方面通過標準化、知識複製來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所需要的大量同質化、功能化勞動力的生產。今天,我們幸運地置身於一場嶄新的、歷史性的教育與技術較量的尖峰時刻。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日益普及,正在革命性地建構信息社會的政治形態。在信息社會,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關鍵在『因材施教』,動力源於學習者的興趣。」換言之,活在信息社會的學生是原住民,校長、教師及家長只是初到貴境的新移民。可是,教育的話語權卻牢不可破地被掌握在政府、學校及家長手上,仍然用工業化的知識去教育信息社會的學生,何來可以應付明天更信息化社會的挑戰,學生怎會喜歡上學呢!

腦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學生為甚麼不喜歡上學
        晚近發現,人為甚麼能學習,主要是因為我們腦袋裡有鏡像神經,透過模仿,就可以習得各種知識及技能。這種已學的知識及技能很快儲存到海馬體內,要用的時候就馬上調閱。因此,其實人不是很喜歡思考,或者說人經常依靠記憶來解決困難。
    說到面對困難,我們腦袋裡有個杏仁核,左右各一個。遇上突發的危機或困難,本能會給予三個選擇,戰、守或逃。當有把握應付時就會主動出擊,一旦發現毫無把握時,就會馬上逃離現場,直到安全為止。另外,當只是五十五十時,也許採取守勢亦是不錯的選擇,穩守突擊就是其中一個選項。通常,我們都會在戰或逃的過程中牽引許多不安的情緒,而情緒亦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及健康。
        當然,人不僅僅靠本能生活,最重要的是靠有意義的學習而生存。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尼爾•威靈漢(Daniel T. Willingham)新著《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學?:認知心理學家解開大腦學習的運作結構,原來大腦喜歡這樣學》就明言說:「人類大腦的演化其實是儘量不思考,因為思考的速度太慢也太耗能了,這就是為何我們不喜歡學習。然而,我們已經不是生活在充滿毒蛇猛獸的史前時代,很多時候得三思後而行。儘管我們通常懶得思考,可是很多人還是喜歡玩益智遊戲且樂此不疲,就像跑步很累、很辛苦,可是喜歡路跑的人卻沒卻步。」換言之,要喚起學生樂意上學的動機,必須從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持續讓學生有興趣、能力及需要去學習。
        近年,腦神經科學已延伸到提升學校及組織機構的績效,信任因子(Trust Factor)就是集中研究這課題。簡單而言,一個充滿相互信任的文化,就是一個能提升學生及員工的文化。腦神經科學家保羅•扎克(Paul J. Zak)在其新著《信任因子:信任如何影響大腦運作、激勵員工、達到組織目標》一書中就強調信任文化能刺激個人分泌增進互信的催產素,釋放愉快學習的多巴胺,使學生及教師有顛鋒的表現,即是說學校機構樂於推行親和、正面及平等對話的文化,學生及教師的表現就越優良。目下一般學校均制定相當嚴密負面的校規,從遲到缺席到成績不及格,都會構成記缺點小過大過,甚至操行不及格,或兩次留級要被勒令開除等。另一方面,無論是作業、默書、測驗考試,均以扣分制評核。種種學校體制不約而同地宣揚不信任的因子,自然,學生因為不喜歡這種負面制度所產生的殺傷力而不喜歡上學。

看芬蘭及以色列如何引領孩子走進信息時代的優質教育景致
        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的領導人Irmeli Halinen站在信息社會的前沿,發表了推動這項跨時代的教育改革時說:「我們常常被問到為甚麼要改進一個已經被評為全世界最優質的教育系統。但真正的答案是因為世界不斷在改變。我們必須要思考、再思考和學校有關的一切。並且,我們必須了解:如今在社會和工作之中所需要的能力早已改變了。」2020 年之後,芬蘭所有「科目」都從學校課程中移除,例如數學課、地理課等常見的學科。反之,教育現象學及教育敘事大行其道,希望打造的是一種「依據現象(phenomenon-based)的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學習架構。學生將不再研讀特定的學科,而是研究「事件」、「現象」及「故事」,從氣候變遷、大量信奉伊斯蘭教的移民湧入歐洲諸國造成的各種影響等,均以各式各樣的主題進行討論,在爭論中學習包容及理性尊重。
    以色列人口只有八百多萬,二十年內卻誕生了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創新科技媲美美國矽谷等,只看特拉維夫已有超過六千間創新科技公司,谷歌、蘋果等科技龍頭也在此設立研發中心。有說猶太人得天獨厚,特別受到上主的祝福,天生聰明,其實,對以色列有深入研究的專家認為,教育才是令他們強大的原因。科學和以人為本是以色列立國後最重要的資本,因此從幼稚園到高中也重視科學教育的投入,學生會以LEGO砌太空船和車仔,再接駁到電腦的特別程式,了解零件和組裝方法如何運作。小朋友年紀這樣小就探索深奧的科學知識,效果全球有目共睹。
        以色列高中學生一週至少要花十六小時作宗教研習,當中團契(Havruta)是猶太人古老的學習方式,兩至三人一組一起研習《聖經》,針對經文提出各自想法和論點,透過討論及辯論,鞏固學生的宗教、人文及文學素養。慢慢,這種學習方法廣泛應用在不同科目上,以色列人相信透過好友同伴一起學習,知識就能提升更高的層次,遠比老師站着講課,學生抄筆記要有效很多。
        仍然在工業時代載浮載沉的澳門教育體制,正面臨信息社會的巨大衝擊,教育要繼續抱殘守缺,還是勇往直前,讓學生真心喜歡上學,端視掌管教育者的領導智慧。

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沙漠教父如何教現代人走出情緒的苦路 《轉化負能量,成為生命助力》與《讓助人專業者成為別人的祝福》演講實錄

   
    926日上下午,世界著名心靈培育演說家古倫神父再度蒞臨澳門,於聖公會專業培訓中心主講:《轉化負能量,成為生命助力》與《讓助人專業者成為別人的祝福》,台灣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吳信如女士即時傳譯。本人有幸參與是次心靈饗宴,內容精彩絕倫,很值得與大家分享。

古倫神父(Anselm Grün)簡介
     1945年,古倫神父生於德國Junkershausen,自19歲起就是天主教聖本篤修會位於烏茲堡的「Münsterschwarzach修道院」的修士,獲得神學博士、哲學與企管碩士。古倫神父在聖本篤修道院擔任經營主管30年之久,善用聖本篤修會與天主教信仰的精神,結合榮格心理學與企管學,開設人性領導課程,幫助現代人突破個人、婚姻、家庭與職場種種困境。他也負責管理修道院所屬二十多家公司行號與三百多名員工,是修道院的經濟管理人。
    古倫神父雖然管理數以億計的《聖本篤會》財產,亦不斷為世界名牌企業提供財產管理諮商服務。更令人欽佩的是,他始終奉行神貧、貞潔與服從的極簡樸生活,只有兩套修士服、住在50平方呎的房間,與其他修士共用浴廁設施。他自駕二手車出勤,所有演講、寫作的收入,全部歸修道院所有。
    古倫神父著作等身,主要作品已由台灣南北出版社翻譯成中文,澳門聖保祿書局有售。他擅長把深奧神學靈修哲理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困境,且能以最淺顯的文字讓讀者輕易瞭解,德國聯邦政府於2007年向他頒發「十字功績勳章」,肯定他對社會心靈與價值領導所作的貢獻。是次演講的主題為情緒,可參閱古倫神父新著:《情緒,有關係!》--雅各井邊轉化情緒與人我關係的16場深度對話。

《轉化負能量,成為生命助力》演講
     情緒的英文是emotion,拉丁文motere是指力量的泉源。情緒,在亞洲不鼓勵講,常被視為不禮貌而壓抑下來。其實,情緒在這裡被壓抑了,卻會在那裡爆發出來。美國為首的心理學文化力倡「改變」,但是,「改變」即否定過去一切的努力,是極具入侵性的想法,而情緒是要透過緩和的「轉化」歷程才能成為有價值的生命助力。
    轉化的前提包括:1.接納自己過去到現在的生命故事;2.情緒不單與個人,更與整個組織息息相關;3.相信轉化是可以做得到的。
    從男女兩性分別而言,女性通常比男性長壽,主要原因是男性誤以為情緒是個人的事情,不便與人討論。男性喜歡講外面的事情,如足球比賽、買車買樓,但就不太願意講情緒。女性比較願意與人坦然談情緒,相信情緒跟家人,甚至組織企業有關。其實,情緒表達完全是人際關係發展的成果,簡單而言,無論是人與人間,或是組織與組織間的衝突,其核心根本就是情緒。舉例:太太想與丈夫分享情緒感受,丈夫卻說我用冥想就可以,當中的潛台詞是男生比較理性,高女生一等,女生卻經常透過發脾氣宣洩情緒。真相可能是男生很怕面對情緒,難以應付情緒的挑戰。
    攻擊性情緒有三種,即生氣、憤怒及仇恨,這些情緒自然且正常。人通常可以兩種態度面對,其一是越想對方的不是,就更加生氣;其二是轉化衝突,勇敢跟自己的情緒對話,找出背後的意義與價值。
    生氣是對方的語言、行為入侵了你的底線,情緒表達是用來跟對方劃清界線,好使對方收歛。要學會解讀入侵、底線與劃清界線等訊息,轉化成積極正面的力量,好等下次再來時可以用更好的方法處理。
    憤怒爆發,要想到是甚麼東西讓你爆發,例如是對方的言語行為刺痛你的過去。換言之,如果你的內裡沒有傷口,對方不會刺痛到你。又或者,過去有太多被壓抑的事情,一經對方挑起就馬上爆發。其實,對方碰到你的壓力是好事,讓你更有機會察覺問題所在。
    痛恨別人時,一個好的天主教徒會感到既不可以放縱,但又難以壓抑,導致不斷自我譴責。中世紀之前的沙漠教父一直相信並且教導我們:天主的愛會流到我們痛恨對方的中心,嘗試找一段福音與憤恨對話,可能5分鐘就可以緩解憤恨情緒。
    嫉妒是指別人比自己更好更厲害。問問自己有一天,你真的跟對方看齊時,你真的會快樂嗎?你還是你自己嗎?懂得這樣想,你自然會比較感恩現在的你,可以活出自己,而不是自我中心。一個真實的自己,才比較容易與別人相處,才可以從中欣賞及享受別人的長處,那時候,嫉妒再沒有必要了。
    呷醋是人際關係的問題。存在主義哲學祈克果說:「人類一切的難過與痛苦皆源自跟別人比較。」看福音中馬爾大偏要跟馬利亞比較。要接受自己是天主獨一無二的創造,包括好的壞的,甚至是自卑的,看福音矮仔稅吏匝凱一直受到人群的排擠,非常自卑,為一睹耶穌的風采,竟攀到樹上。請注意耶穌的抬頭一看,希臘文指的是匝凱頭上的一片天,寓意匝凱也有光明正向的另一面,耶穌向他說:「匝凱,你快下來!因為我今天必須住在你家中。」頓時,匝凱被耶穌全然的愛與接納治癒。
   
恐懼是因為怕做錯事而被拒絕,同時因為長期活在別人的評價裡。我們恐懼不完美、恐懼生病、恐懼死亡、恐懼失控。我們要問自己,到底要由天主來決定你的價值,還是由別人來決定你的價值呢至少,可以為自己仍活著而喜悅,把握每一個現在的時刻,認真活好每一個當下。
    悲傷、頹喪及憂鬱猶如一位穿著黑色衣服的女士來敲門,總教人害怕憂心。不要怕,打開門,集中看她一定有重要的事情告訴你,就是你對生命錯誤期待而受傷。我們可以默想耶穌的五傷來療癒自己的傷痛。例如默想耶穌腳上的傷口,想像我們站不起來是因為自己與人比較造成,所以,沒有站起來的勇氣,更害怕被人拒絕;默想耶穌身上的傷口,想像我們亦是被別人的指指點點釘死了;默想耶穌手上的釘口,想像我們被別人的手打傷,不允許我們喜歡自己。還有別人支持的手突然鬆開,肆意看扁我們。耶穌的傷口可以治癒我們的傷口,我們的傷口亦可以治癒別人的傷口。
    情緒處理是一輩子的事,沒完沒了。亞洲文化講體面。可是,怎樣才算是體面的作法,用意志及理智壓抑只會使我們更加無力,只有把負面情緒轉化成激情及力量,從假裝的心理平衡轉化成真正的內在平衡。個人如是,組織亦如是,要讓組織的成員不受評斷及責備,鼓勵說出真正的感受,問題才會逐漸浮現出來,才有機會去處理好。
    真正的自我自由平安,不刻意表現和諧,不必戴面具,學會用健康的方式去彼此理解。如說,你講的這些說話比較容易讓我敏感及受傷,察覺彼此的敏感,等於劃清彼此間的界限,亦多了察覺的自由空間,避免過高的期望及想像,學會接納真正的自己及對方。

《讓助人專業者成為別人的祝福》演講
    古倫神父引用瑪竇福音第25章,明確說出助人者的七大善工:1.幫助饑餓的人,想像成幫助心靈饑餓的弟兄;給口渴的人喝水,想像成愛給予缺愛者;給赤裸者穿衣,想像成幫助被羞辱的人;看有病的人想像成要關顧有內心需要的弱者;給沒瓦遮頭的人入住,想像成幫助孤獨陌生人;探訪囚犯想像成幫助不自由的人;古倫神父多加一個,埋葬死者想像成陪伴死者家屬。
    祝福的意思是:1.說好的話;2.給予豐富的果實;3.帶來一個保護的空間;4.帶給人很大的力量。
    亞巴郎是天主首選的祝福者,我們是家庭及社會的祝福。我們要像亞巴郎一樣離鄉出走,走出別人的錯誤觀感,從被綑綁出走成一個真實自由的人,獨一無二的人才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雅各伯的名字其實是影子的意思,舊約描述雅各伯被自己的影子摔倒。我們必須要跟自己黑暗影子搏鬥,你才慢慢學會轉化這些黑暗力量成為自己及別人的祝福。誠如希臘名言說:「只有受過傷的人,才能成為別人的醫生。」成年人可以成為年輕人的祝福,同樣,年輕人亦可以成為成年人的祝福。天主的聖言就是祝福,這祝福能治癒我們的病痛。
    我們身上有天主的小孩,是原始、完整及不受傷害的;同時亦有一個受傷的小孩,長大後,受傷會痛,亦會哭。不受傷的小孩去幫助別人,亦同時幫助內在受傷的小孩。
    伴侶發生衝突時,是一方說的話刺開對方的缺口,讓對方的受傷小孩跑了出來。要轉化這些刺痛的說話成為查詢受傷小孩的狀況,從而懂得擁抱受傷的小孩,使之邁向健康成長的道路。

    祝福對方前,首要了解對方的意願及需要。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

從《搜索》到《人肉搜尋》



        剛剛獲得第三屆澳門國際影展暨頒奬禮電影精神成就獎的中國導演陳凱歌,帶著六年前的電影搜索及女主角姚晨蒞澳,向澳門市民介紹當年的賣座電影,解說人肉搜尋的可怕。無獨有偶,之前就去電影院看了一齣美國電影《人肉搜尋》。前者講人言可畏到毀了一條人命,後者講人言可尋回九死一生的生命。
    在通訊不便的傳統社會,要照相只能用照相機,要拍片只能用不是人人買得起的攝影機,要傳遞信息非要打短長途電話,甚至只能用電報。而在網絡時代,無數撲面而來的資訊,包括信息、文字、照片及影片,讓人們更無所適從。活在後真相時期,人們要看到也不一定是真相,而是想要看到自己所想要看到的,還有一些人是想要達到自己所想要達到的。真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人的心思念慮。
  電影搜索》中的女主角葉藍秋有漂亮的面容,苗條的身裁,優雅的舉止,大集團第一女秘書的身份,深得老闆信任,同事羡慕,似乎一切都很美妙順遂。一天,她在一份保險單要做的身體檢查意外發現自己罹患中晚期淋巴癌,一切徹底改變,可怕的未來旋即衝過來,不知所措。在回家的路上,她坐在公車上發呆,怨天尤人,拒絕讓座給老人,還出言不遜,要坐就坐在她的大腿上,一切給在車廂內的憤怒群眾拍下來,輾轉到了狗仔隊手上,成為類似電視東張西望般的女主角。
        人肉搜尋馬上鋪天蓋地展開,關於不讓座事件,公眾看到的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真相,因為除了葉藍秋以外,無人知道內在的隱情。葉藍秋後來已經真誠道歉了,但電視台仍然要起底,仍然要大張旗鼓的報導,讓她躲不了。
狗仔隊記者陳若兮所追求的也不是真相,而是想利用事件吸引觀眾眼球,使收視率彪升,藉此上位成名,之後可以買房子,然後結婚。沒料到,未婚夫楊守誠偶遇葉藍秋,葉藍秋用老闆給她的錢雇了他當七天保鏢。其實,葉藍秋並非別無他路,淋巴癌已經可以通過積極有效的治療而緩解,甚至痊癒,至少可以保命。可是,葉藍秋只看到生命快到盡頭,而陳若兮的未婚夫竟然移情別戀到葉藍秋去了。楊守誠不顧陳若兮的情份,願意陪伴葉藍秋,沒料到,葉藍秋竟在醫院天台一躍而下,了結自認走到盡頭的生命。
     
《人肉搜尋》重新認識身邊人
        互聯網時代,手機和電腦不僅僅是讀書及工作的必然工具,原來,當身邊的親人無故消失,也能成為破案的有力線索,《人肉搜尋》是一齣把網路搜索玩到出神入化的懸疑好電影。上世紀七十年代,我有個哥哥經常離家出走,母親在晚飯後打點我們睡覺後,就會四出找尋哥哥的蹤影,通常都會在公園找到他。現在,如果你的青春期孩子突然逃家翹課失蹤了,你第一個反應會從哪裡開始找?問親朋、問同學、問老師,都毫無消息,最後,才會像個「癲婆」四出尋找。
        生活在互聯網時代的我們,肯定率先查核裝在孩子手機的秘密追蹤程式,發現孩子早知道,已經「封鎖」你了,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你一定會上網搜尋,特別是「神通廣大」的社交媒體。最近成為全球熱話的荷里活電影《人肉搜尋》(Searching),說的就是一位父親完全依靠智慧手機和電腦螢幕尋找他失蹤的十六歲女兒的故事。
        老實說,這齣《人肉搜尋》是我看過最刺激最動人的懸疑片,它不但把懸疑、推理劇情與父女親情結合得很好,更重要的是透過屏幕上顯示的資訊,竟然擴闊了父親對女兒的深層認識。再者,全片有三分之二的內容都發生在電腦和手機螢幕上,這是一部真正屬於互聯網時代的電影。
       《人肉搜尋》是印度裔美國導演Aneesh Chaganty的第一部長篇電影,由韓裔演員John Cho主演。影片開頭就是一段五分多鐘的電腦檔和google搜索組成的蒙太奇(Montage),快速展現男主角大衛(John Cho飾演)一家從幸福的三人生活到妻子癌症去世的故事背景。
        大衛妻子因病去世後,兩父女相依為命,然而兩人都將這股哀傷埋藏心底。一天晚上,女兒瑪格去參加學習小組後並沒有歸家,期間給父親打過三個電話,在睡覺的大衛沒有接到,之後就再也不見女兒的消息了。大衛打電話報警,案件由一名叫維克的女警主動追查。當維克在外搜查辦案的時候,大衛則在家裡通過電腦和網路尋找蛛絲馬跡,聯繫瑪克的老師、同學、朋友,登陸上了她的facebookInstagramtum等社交媒體。隨著大衛的調查越來越深入,大衛發現女兒過得並不像他想像中生活如意,在學校也沒甚麼知交朋友。
        電影中,大衛本身是一個從事電腦程式運作的專業人士,習慣一切問題都用網路手段解決,這顯然並不是很真實,卻因流暢的剪輯能力,讓真正要置女兒於死的女警維克無所遁形,而最後,瑪克在懸崖下被拯救回來。
        全片大部分鏡頭都是在屏攝(Screenshots)中找尋蛛絲馬跡,真的看到頭昏腦脹。但是,大衛的搜索內容和在對話方塊裡打出的文字,無論是節奏、停頓,甚至打了一大段又刪掉重寫的這些行為充份流露大衛的異常擔心及永不放棄的態度。看似冷冰冰的文字與對話方塊,其實背後藏著令人揪心的親情。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最近,澳門觀察報邀請香港教區關俊棠神父蒞澳演講,就情慾愛展開了動人心弦的剖析。陳偉智社長引述曾經聽過神父的幽默演說,甚麼叫地獄就是你晨早醒來,發現你的枕邊人原來不是你所愛的。葉藍秋被狗仔隊窮追不捨,自亂陣腳,誤打誤撞,找到所愛卻甘願放棄,孤身進地獄。大衛本在地獄裡搜索他的女兒,卻在不斷認識女兒的過程中把女兒自地獄拯救出來。
        搜尋是現代人每天在做的例行公事,惟是,搜尋可以找到天堂,亦可能身陷地獄,一念之轉,不在乎搜尋,而在於領悟,更在於好好與你既愛又恨的人事物和平共存。 


比比皆是的命懸一線

      
        我家睡房有一個偌大的窗,為了能遮擋猛烈的陽光,所以懸掛起一幅灰藍色大窗簾布,就像傳統電影院深紅色的布幕。時光飛逝,一掛就多年了,亦懶得拆下來清洗。日前,終於決定要拆下來清洗。我一個一個拔掉用來懸掛的鉤子,沒料到,用來夾住整幅窗簾鉤子的白布,竟在拔出鉤子的過程中變成粉末,更教我吃驚的是,平常看過去完好的窗簾布竟在頃刻間撕裂成一條條小破布。頓時,腦際裡跑出一句當下很有感受的成語,就是命懸一線。原來,經過多年被猛烈陽光曝曬的窗簾布,不動就似是安然無恙,一動就支離破碎。窗簾布如是,生活如是,生命如是,甚至政治社會亦如是。

比比皆是的命懸一線  
        冬天驟來,隨意在衣櫃裡找來一件最暖的外衣穿上。這件外衣已經穿了多年,除了拉鍊以外,還有鈕釦。多年來,因為有拉鍊的關係,就放任鈕釦越來越鬆弛,有幾顆快要掉下來,如果鈕釦有生命的話,一定不停地向我發出命懸一線的求救訊號。由於年代久遠,丟失了就無法配上一模一樣的釦子。前兩天,在路上真的掉了一顆,女兒馬上幫我撿起,放到我背包裡。一回家,想起窗簾布突然粉碎的事件,感受良多,亦提高了警覺性。所以,立時用針線拉緊,免除釦子命懸一線的危機,意料之外,竟然還換來很踏實的感受。
        根據不完全的數據顯示,跑國際馬拉松比賽的死亡率是1/50000。一場馬拉松賽事可能高達兩萬多人報名,平均兩場馬拉松賽事,可能會發生一起猝死事件。其實,很多馬拉松跑手,一直以為長期運動身體一定很健康,許多心臟專科醫生卻不以為然,因為不少悴死的案例正好說明很多頑疾是沒有預警的,一觸即發,一發索命。
        沒想到,GDP快要冠絕全球的澳門,竟然有不少弱勢社群生活非常拮据,甚至無家可歸。當大家早晨去光顧快餐店時,總會發現有三五個麥難民仍然旁若無人地酣睡。2017年,澳門錄得62例自殺個案,當中53人為澳門居民,分別為35男和18女。據衛生局表示:「雖然本澳總自殺率近年似乎有下降趨勢,但社會上愈來愈多人精神處於亞健康狀態,不能掉以輕心。根據社區醫學家認為,社會越繁榮發達,人心可能會越是軟弱,特別是社會歷練未深的學生,未成熟的心智容易走向末路。
       流亡美國作家余杰日前在台灣蘋果日報撰談到打得火熱的孟晚舟事件時說:「孟晚舟身居高位,卻是一名法盲,她應當感謝的不是祖國和人民,而是加拿大,若加拿大不是一個司法獨立的法治國家,她的命運如何可想而知。如今,她處於加拿大政府保護之下,不會像薄熙來的金主徐明那樣蹊蹺地死在監獄中,也不會像海航董事長王健那樣拍照失足而死──在中國,富可敵國的人,往往命懸一線。

校園亦響起命懸一線的警報
        近年,香港不時聽聞有學生自殺輕生事件,單是去年已超過七十多宗。日前,香港法庭就去年一名十六歲學生墮樓案展開聆訊。去年三月,一名中四男生疑不堪學業壓力逃學,後來,接到訓導老師揭發翹課稱要「記大過」,曾通電央求「放過我」,可惜,訓導主任並沒有察覺到他已命懸一線。不久,男生就墮樓死亡。
    學校英文是School,這個單字最早源自古希臘文的schole,意思就是「休閒時間」(leisure)。這是因為在古希臘時代,不必農忙或其他煩瑣事纏身,才能好好愉快學習。換言之,學校是應該架設寬鬆的環境,提供能滿足孩子好奇心及求知慾的活動,以便孩子在快樂學習中成長。
        工業革命後,現代學校應運而生,學校成為職業先修所,有不少教育社會家嚴厲批評現代學校「仲衰過監獄,孩子一座就十五年,連大學四年算快要坐二十年。如果說囚犯不自由,學生可能比囚犯更缺少自由,休息睡眠的時間比犯人更少得多。一群天真爛漫、生龍活虎的孩子,本來可以自由自在的探討人生價值,可以在科海泛舟,可以自由從事創作藝術,打球,組織各種社會活動,也可以輔修戀愛課。但現實是,孩子已經成了呆坐教室的讀書機器。
        受強制填鴨酷刑,灌輸到腦袋的知識與日常生活脫節,且支離破碎。教師只會照本宣科,把需要考試的內容教給學生,與考試無關的內容千萬不能教,否則就是不務正業,還很可能被家長學生投訴。知識以外,學校的人文精神教育欠奉,孩子在功利主義氛圍裡長大。
    猛烈照射的陽光,其紫外線會逐漸傷害幼嫩的皮膚,甚至會引發皮膚癌。同樣,長期受學校體制壓迫,如記缺點、小過、大過;還有默默、測驗及考試不及格而引發的留級危機,都會讓學身陷命懸一線的困境。不想當讀書機器的好成績學生,仍然活在父母期望不得不讀書的學生,尤其命懸一線。根據專家指出,意圖自殺的佔很大比例是成績優良及不滿意自己成績的孩子。

命懸一線的同義成語是外強中乾
        無論是家中懸掛多年的窗簾布,又或是體態強壯的馬拉松賽手,再來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甚至是強國,有誰知道這外表美麗強大,原來內在是多麼的脆弱不堪。免除命懸一線的險境,唯經常反思、提高自身透明度、允許更完善的監督檢查,更重要的是要正本清源,事事重返正軌,回到初衷。

    

台灣之旅的十個人文景觀(一)


       趁回歸假期,家人一起到台灣探望兒女,亦一起旅遊散心,無意中發現有許多值得思索的人文景觀。

第一景觀:我是接體員
        下了飛機,馬上把行李放在住宿的活動中心,旋即到誠品打書釘。無意中,發現有自稱大師兄的人寫了一本名為《你好,我是接體員的怪書。一個在銘傳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的胖子,只好當接體員,所謂的接體員是指去接屍體回殯儀館的工作。在書裡,作者介紹自己說:「我是大師兄,一個沒有目標的肥宅,曾經當過運鈔車司機和照服員,現在是殯儀館的接體人員。每天都快樂,不想買房,不想買車,不想交女朋友,也不想發大財。夢想是奢侈的,但我知道我跟別人不一樣,我很喜歡上班。在上班之中遇到的一些案件,一些故事,都給我一些啟發。不論是好的或是壞的,我都覺得很有意思。現在我只要能吃飯就覺得很快樂!一早起床能呼吸就覺得很愉快!
    我兒子亦當過接體員,聽他講過很多動人但很讓人心酸的故事。大師兄這幾年處理過很多自殺的屍體,當然亦多少了解背後的故事,他說:「吊死叫盪鞦韆、跳樓叫小飛俠、腐屍叫綠巨人、燒炭是小黑。我們都反對自殺,都認定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只把問題丟給在生的親友,絕對是懦夫的行徑。大師兄有另一番見解說:「當過接體員後,才想通除非你能有辦法幫想自殺的人,要不然,我們沒有資格阻止別人用自殺去解決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

第二景觀甜檸檬
        翌日下午,我們到達南投清境農場,有許多攤販在叫賣,其中有一個女攤販嗓門特別高,費盡氣力推銷一種新改良的水果,名字是甜檸檬,換言之,就是把本來味道酸的檸檬改造成甜味。有一位女士走近攤檔,攤販更加落力推銷,豈料女士拿起一個甜檸檬,開始發表她的哲學偉論說:「檸檬本來就是酸的,為何要扭曲其本質,硬要把酸改成甜。就如人生本來就是五味紛陳,為何偏要刻意改成只有甜的人生,你不覺得很童話般脫離現實嗎?攤販頓時語塞。

第三景觀天天不同的晨光第一線
        去年,住過清境農場海拔兩千公尺高的民宿,為的就是要看日出,晨光第一線美不勝收。這一趟重返,就是要再看日出,而且是連看兩天才甘心。第一天早上五點五十五分,太陽並未有像接待員所說的按時升上來,有點失望,還好沒有放棄,癡癡地等換來更美日出景觀。天還黑山還黑,但天與山之間透出一道白光,我背後的天從黑轉紅,紅色的雲密集往同一個方向衝去,就像幾枚炮彈剛飛越猛襲,真讓人嘆為觀止。瞬間,紅雲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藍天白雲。另一邊,太陽急速爬上來,光芒刺眼。第二天,我們再度守候,但是,已沒有昨天的雲景觀。突然,遠處有一道光聚焦直射我左側的山脊,慢慢,光面越來越寬。頓時,太陽不像昨天的猛烈,換成溫柔的羞色,慢慢從山上爬上來,晨光第一線光芒四射,既激勵又療癒。

第四景觀:偶遇賽德克巴萊婆婆
        一一年,曾經看過台灣導演魏德聖的悲劇電影《賽德克巴萊》,片名是賽德克語,意為「真正的人」。故事起始於十九世紀末,世居台灣高山原住民賽德克族,向以恪守祖先訓示,遵循四季流轉的方式,過著男狩獵女編織的傳統山林部落生活。台灣進入日治時代,為保家園,賽德克族展開生死之戰。片中有一名女原住民吟唱所有歌曲,最後亦被吊死,異常悲慟。
    妻子對於原住民手工編織一向非常感興趣,找來司機帶我們去見識。沒想到,在南投會遇上這位女歌手,她開了一個張媽媽教室,已經八十多歲,一年兩季開傳統的賽族編織班,教導族中女生這門傳統手藝。小孫子方舟一見鍾情,在張媽媽指導下,很快就學會基本編織,成功織就一條纏在額頭的彩帶。還說要再來,我亦想再來,因為我很想再聽賽族的故事。

第五景觀車禍現場
        從南投回來,馬上轉往新竹。傍晚,我們打算在城隍廟附近吃貢丸米粉。我們老老少少八人正要橫過斑馬線時,女兒牽著小孫女走在最前。突然,左下側有一輛電單車衝過來,幸好在女兒孫女前緊煞車,可是,後面趕上來的電單車追撞前車,來不及人車倒地,年輕的女車手旋即扛起電單車,看去有輕微瘀傷。她不許我們離開,馬上報警,我們只好奉陪。很快,交通警員來了,三方均要錄口供。  
        首先是第一輛已能在斑馬線前急煞停車的女車手,再來是後來的女車手,她堅持在黃燈結束前已趕上來,沒有違反交通規則。第三是女兒,她說我們踏上斑馬線時已看到左右兩方都沒來車,而且前面已有兩人都過了馬路。的確,我們都沒看到在對面遠處兩點鐘方向有紅綠燈,當然沒有注意到那一刻的燈號。警員要求大家如實給予口供,聲明會調動視像佐證,違者必究。
        過了一會兒,警員跟我們說可以走了,此事故與我們無關。可是,追撞女車手卻不罷休,她已叫來兩位保險經紀來幫拖。但是,警員說看了片段發現,女車手說謊,她猛衝過來時黃燈已轉成紅燈,即只有她違法。一時間,女車手崩潰了,泣不成聲。警員說:「你現在情緒激動,等你安頓後再跟你解說。」然後轉過頭跟我說:「交通事故對就對,錯就錯,沒有灰色地帶,行人在斑馬線上有優先過路權。」

        的確,交通事故真相在視像下無所遁形是人心所向的,但是,解說人文景觀,如果只是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那就真的過於簡單無趣了

沒有完善的生命教育何來有生命價值感

      《福布斯》公布今年全球最富裕國家與地區排名,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估算的各國家或地區的人均 GDP 所得出的購買力平價 ( PPP ) 調整後,盧森堡以 14.37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排名第一;澳門以 13.41 萬美元緊隨其後,兼為亞洲區第一。...